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她知道送来这珠花的人是谁,这就足够了。
  小米解开了辫子,快手快脚挽起一个小髻,小心把珠花插上,对着镜子照了半晌,这才打开了匣子底下那封信。
  轻轻薄薄的重量,好似没有几页纸。果然,信封里只有一页纸,纸上也只有一行字。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十个字,墨色隐约透过纸张浸透了桌面,页脚零星一点点的墨迹,直接把写字的人当初那般千言万语不知如何落笔的模样出卖的清清楚楚。
  小米鼻子一酸,红了眼圈儿。
  平生不识情滋味,才知情滋味,就一一尝遍。
  吃饭的时候,不自觉会夹起他钟爱的那道菜。睡觉的时候会翻来覆去夜不成寐,因为那个人已经不在某个房间,不会因为风吹草动,立刻赶到。走路的时候,身边没了人。说话的时候,没有那个人接口。不说话的时候,也没了那个人一个眼神就明白一切。
  生老病死,爱憎恶,生离别,求不得。
  如今就是生离别,不会痛彻心扉,却在心底藏了一张针毡,只要心动,就会密密麻麻的疼,说不出,道不明。
  “噗”,蜡烛被轻轻吹灭。屋子里突然陷入了黑暗,夜风偶尔吹打着窗棱,不但没有显得热闹,反倒添了三分寂寥。
  小米手里握了珠花,想念着同样寒夜里,不知在何处的那个人,慢慢睡了过去…
  陆家的早饭桌儿不知何时又恢复了简单模样,软糯的红枣粥,白面馒头,三四碟子酱菜,就是全部了。
  别说在山林里跑了好几日的陆老二,就是对饭食一向不在意的陆老爹都觉得有些没地方下筷子。
  小米却是毫无所觉,夹了一根芥菜条半晌也没放进嘴里去。
  陆老二忍耐不住抱怨道,“小米,以后早饭也炒两个菜,或者来盆肉酱面啊。这根本吃不下啊!
  小米被惊了一跳,扫了一眼饭桌儿,也觉得有些心虚,但依旧反驳道,“这几人太累,早起就不爱折腾盆碗了。再说了,以前家里没银钱的时候,白面馒头都没有,你不也裹了。这会儿挑拣什么?”
  陆老二闻言,老实的低了头,一口口咬着白馒头,很有些可怜模样。
  果然小米看不得他这个样子,又填了一句,“你今日有空闲就进城一趟,采买一些东西回来,以后我多做就是了。”
  “好,正好很多日子没看到小刀了,我也去酒楼转一圈儿。”
  陆老二眉开眼笑,也不嫌弃馒头没味道了,几口就进去一个。
  但小米依旧没有胃口,琢磨一晚上的话在嘴边含着,还是期期艾艾说了出来。
  “爹,我想…嗯,去趟京都。一来,冬日清闲村里没有大事,二来,我也惦记看看京都的酒楼…”
  可惜不等她说完,原本默默吃饭,温和得好似绵羊一样的陆老爹却是突然变身虎豹,大发雷霆。
  “不行!你哪里也不能去!”
  小米其实也没指望老爹一口答应,但这般一巴掌被拍回来,也同样不再她预料啊。
  她心里一时委屈,就顶了嘴,“为什么不能去啊?爹!家里如今也不缺人手做饭洗衣,村里也没什么事?你若是怕我自己出门不安全,我可以让二哥跟我一起进京啊?”
  陆老二听说有出门游玩的机会,自然也是欢喜,赶紧给妹子打帮手。
  “是啊,爹,我师傅那里最近也没事,家里活计也用不上我,不如我带小米…”
  “闭嘴!”陆老爹待闺女还容忍几分,待儿子哪里还需要客气,直接一巴掌拍到了陆老二的脑袋上。
  末了气呼呼扔下碗筷就回屋去了,陆老二皮糙肉厚,被打一下倒不觉得如何疼,但老爹这般发脾气还是很少见的,于是小心翼翼望向妹子,“小米啊,若不然就在家里猫个冬,明年开春,就算爹不同意,二哥也偷偷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小米一口气堵在胸口,鼻子酸的厉害,极力压低眼帘才算把眼泪咽了回去。
  相思成灾,一日如隔三秋都是短的,度日如年才是真。
  她也不确定进京就能见到冯简,但就是想要离他近一些,看看他自小长大的都城是什么样子,也许在某个街头就会见到他的飘扬的青色衣袍…
  她以前从来不觉想念是这么可怕的东西,无论再多人在身边都会觉得缺了那个人,就缺了整个世界。
  她想忙碌起来,一点点收回这分心,填补这块缺失。但发现越是努力,那缺失却大。
  原来有些东西,给出去了,就再也收不回来。
  比如,爱和真心…
  陆家的早饭桌儿第一次不欢而散,青花青玉两个小丫头低眉顺眼的捡了碗筷去灶间,偷偷扯了正吃饭的韩姨母同江大娘,小声说道,“姑娘同先生吵架了,姑娘要进京呢,先生不准。”
  江大娘扫了韩姨母一眼,虽然韩姨母住在陆家,但时日尚短,村人还是当她是半个客人,这会儿江大娘就怕“客人”笑话自家人,于是赶紧应道,“小米这是惦记京都的生意吧,不过,陆先生定然是担心她身子不好,先前两场发热,实在让大伙儿吓坏了。”
  韩姨母也是笑道,“这些生意都是四姑娘张罗起来的,惦记去看看也是应该。我原来的主家夫人也是一个月必定要到店铺里巡看的,就是天气不好,路途遥远,出门太辛苦了。”
  “可不是,当爹娘的啊,最怕儿女受苦了。”
  两人说了两句,也就把话头儿差了过去,韩姨母帮忙洗了碗筷,喊了青花儿,“昨日鹿栏那里不是说搭了新棚子挡雪吗,不如你陪着姑娘去看看。”
  青花儿年纪小,心性活泼,最是喜欢小动物,听得这话就道,“对啊,我去寻姑娘说一声,昨晚剩下的白菜根儿正好拿去喂小鹿。”
  小米本来百无聊赖的翻开账册,却一笔账也没核对,听得青花儿来说去鹿栏,就穿了挡风的大袄出了门。
  这一个秋日,老熊岭的叔伯兄弟们,外加陆老二,初一和高仁,只要上山就会带回一两只活鹿,有些伤了腿,止血敷药,不过几日就活蹦乱跳了。
  如今齐齐聚在鹿栏里,足足三十几头,大大小小,倒也和乐融融。
  冬日天寒,负责照料鹿栏的几个老爷子很是尽心,生怕之前搭起的草棚不够鹿群挡雪取暖,昨日又搭建了一间,虽然只是木栅栏外围了草帘子,棚顶多压两层,但确实比站在风雪里要暖和许多。
  有两只小鹿见小米手里拎了白菜根儿,就冲破父母的阻拦,无知无畏的跑了过来。
  小米一手喂它们吃白菜,一手摸着它们的耳朵,自觉手心痒痒,就笑了出来。倒是让跟在后边的青花儿,很是欢喜。
  见惯了自家姑娘笑眯眯的样子,她这几日突然沉着脸,就好像老熊岭的天都阴了。
  别说村里老少,就是淘气娃子下学都不敢去灶间要点心吃了。
  果然,几个老爷子远远见到也是笑得眯了眼,一边吧嗒着烟袋锅,一边踱步过来,问道,“小米,有只公鹿性子太强,圈了这么些时日还是不服帖,眼见快瘦成骨架了,不如杀吃肉算了。”
  “是吗,还有这样烈脾气的鹿?”
  小米顺着老爷子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草棚角落里单独关了一只很雄壮的公鹿,头上鹿茸如同树枝一般很是漂亮,显见已经在山林里活跃了几年了。就是不知道,这次怎么栽到了老熊岭的叔伯手里。
  许是已经少进食水有些时日了,这会儿雄鹿瘦的厉害,几乎就是皮包骨了。但它依旧高抬着头颅,望向小米的眼神有种愤怒和倔强。
  小米不知为何心头一缩,好似看到了先前的自己,虽然她平日捣鼓种菜啊,建作坊啊,扩山庄啊,有主见又自由。但这自由还是有所限定。
  她能进城,却不能留宿,她能开铺子,却不能抛头露面去经营…
  雄鹿被鹿栏限制了自由,她被规矩礼法限制了自由。不同的身份,同样的境遇…
  “咱们家里如今都不缺肉吃,这雄鹿也实在瘦的厉害,不如就放它回山林吧。”

  ☆、第136章 饺子与来客

  听得小米这么说,几个老爷子互相对视一眼,想开口说什么最后还是打开了鹿栏。
  雄鹿仿佛猜到了它获得自由这个事实,支撑着爬起来,迅速出了鹿栏,撒欢跑向远处的山林。
  小米眼见它的影子彻底消失,缓缓呼出一口气,笑道,“今日立冬,我回家包饺子去,等下让初一送过来,几位爷爷多吃点儿啊。”
  “好,我们今日有口福了。”
  几个老爷子笑眯眯摆摆手,待得小米回了院子,就叹气道,“那雄鹿走路都打晃儿了,就是咱们不吃,放回山林怕是也要进了大野兽的嘴。”
  “这倒是啊,不过小米这些日子也没个笑模样,难得她说话,就当哄她笑笑了。”
  “可不是,这丫头平日带着大伙折腾赚银钱,想必也是累厉害了。”
  小米不知道她好心办了坏事,回屋子换了衣衫就兴致勃勃钻进灶间和面,调馅儿。韩姨母本来带了几个“弟子”在做针线,听得青花儿报信儿就道,“你们家里也少做饺子,今日赶得巧,不如帮着姑娘动动手,也学样儿本事。”
  姑娘们都是欢喜的连连点头,小米做吃食味道好,满村里谁不知道啊。若是学到三分,将来总有好处就是了。
  小米听了韩姨母过来请示,也是欢喜有人免费做“劳工”,于是就多合了一盆面,填了两盆馅料,打定主意让姑娘们一次学会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小姑娘们即便没嫁人,但天生里也带了八卦技能,平日虽然喜爱羡慕小米,但少有接触的机会,这次聚在一起,围坐在大炕上,眼见小米笑嘻嘻的样子很是亲近,慢慢就放下了羞涩,叽叽咋咋说了起来。
  “小米姐姐,城里的酒楼听说生意很好?”
  “对啊,我哥哥说那些贵人打赏都不给铜钱,都给银角子呢。”
  “我怎么听说是金豆子啊?”
  “小米姐姐,你的珠花是城里银楼买的吗,好漂亮!”
  “我出嫁时候,让我娘也给我买一只。”
  “好不羞,没定亲就想嫁人了。”
  韩姨母同江大娘帮忙摆饺子,不是手把手教小丫头们捏个花边饺子,偶尔抬头见小米笑的眉开眼笑,都是心头熨帖。
  明明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平日就是老成的厉害,比之那些大户人家的主母还要费心思。这般笑着多好,才是青春年少的样子。
  人多好干活儿,说笑间姑娘们已经包了十几帘子饺子。
  陆家摆饺子的帘子是刘叔用高粱杆上最细的一截串成的,直径足有两尺,摆一百多饺子不在话下。
  小米算计着足够众人吃一顿,就让青花青玉去烧水,预备留姑娘们吃了饺子再回家。
  前院淘气小子们嗅到了香气,下了学都是磨蹭了不肯走,结果被家里姐姐们拎着耳朵,“平日就见你拿了点心回家馋我,今日也该你们淌口水了!”
  “哼,我回家告诉娘去!”
  淘气小子揉了耳朵,屁颠儿跑回家去了,惹得众人都是笑。
  大锅烧水,翻滚时候下了饺子,一只只小白鹅一样在水里嬉戏。待得熟透盛进白瓷盘,哪怕不吃,只这么看着,也让姑娘都是笑开了脸。
  小米生怕小姑娘们抹不开脸面,特意在自己屋子里开了一桌儿,笑着招呼她们,“趁热赶紧吃啊,凉了味道就差很多。等过些时日,我再请你们吃火锅,那个冬日吃最好了,再让小刀哥捎一坛果酒回来,咱们也偷偷喝一杯。”
  “呀,真的?”
  “我们可等着了,小米姐,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小米正夹了一个饺子,不等送到嘴边,却听得前院有人高声嚷着,“陆先生!小米!”
  小米一个手抖,饺子掉到了碟子里,溅起的老醋沾染到衣襟上,晕染开来,有些晦涩。她没来由的就觉心头一紧,但见得姑娘们都是停了筷子,就笑道,“估计是城里又来催青菜了,你们吃,我去看看。”
  小姑娘们都是单纯,平日又听爹娘长辈嘱咐了太多次听小米的话,于是就放了心,照旧吃喝说笑起来。
  小米披了一件大袄,开门去了前院,却见两个后生神色有些惊慌,陆老爹和路老二也是皱了眉头。
  她就问道,“出了什么事?”
  两个后生一见小米过来,如同抓到了主心骨,赶紧说道,“小米,我们守着山口,但是官路上好像有一队人马,直奔我们这里来了。我们怕…就赶紧来报信儿!”
  小米猜的是上次杜有才抢山头儿那事,在村里人心里留了阴影,特别是如今山庄里赚钱的买卖越来越多,村人戒备心就更重了。
  “看清多少人了吗?”
  “没看清,远远瞧着可是不少,应该有一二百人。”
  一个后生应声,转而道,“小米,怎么办啊,这会儿怕是人都到山口了。”
  “先去看看再说,兵来将挡,谁来土掩。”
  这次开口的是陆老爹,他平日凡事不理,都有闺女费心操持,但遇到家里有事还有个当爹的样子。
  陆老二也道,“对啊,小米放心,有我在呢,敢来欺负咱家,我就打死他。”
  陆老爹瞪了儿子一眼,到底没说什么出了门。
  村人这会儿也听得消息了,都放了饭碗赶来,正好随在陆老爹身后下了山。
  小米放心不下,喊了青花取件连帽披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也撵了上去。
  老熊岭山口,这会儿果然围了很多人,正是威远侯世子魏得胜同唐二少带了二百精兵,组成的巡防队伍。
  自从出了京,停停走走,遇见城池就小歇两日。当地官员看在威远侯的颜面上,招待酒席,甚至还预备美人伺候,照料周到的让魏得胜后悔怎么没有早些出来。
  若不是带队的校尉多次催促,他甚至想要把十几日的路程抻到俩月,连边防军城都不去了,直接回返京都最好。
  但威远侯深知儿子不成器,这次派出来的校尉是个极得力的,面冷又耿直,不论魏得胜如何呵斥,坚持一日五十里的行程,勉强没有耽搁太多。
  越往北地走,城镇越少,魏得胜是叫苦连天,今日走到老熊岭附近死活嚷着头晕,不肯前进半步。
  校尉没有办法,同唐二少商量几句就拐下官道,奔着老熊岭来了。
  他们倒也不知道这条山路通往哪里,但是瞧着修整的很是平坦,别处堆积厚厚白雪,这山路上却打扫干净,定然通向之处是个百姓勤快的村落。
  不想,如今站在山口,众人抬眼往里一张望,还都有意外。
  没想到这居然是一处山庄,三面半环山,正南的山岭上隐约有屋宇院落,这会儿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青烟,甚至风里还能嗅到饭菜的香气。
  两侧的山岭下,西侧建了一排屋舍,门前架着一列列木杆,不知有何用处。东侧很空旷,却能见到一眼眼石井,双龙戏珠一般排布着,环抱着山谷中间的几十亩良田。
  北边山口两侧则建了两座二进院子,簇新的样子显见才落成没有多少时日。另外还有三间土坯房守在栅栏口,两个穿着袄裤的后生,手里拎着长弓,神色紧张却没有半点儿惧怕。
  这还是冬日,若是夏日里山岭上开满花,绿如树荫,良田里庄稼旺盛生长,就是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啊。
  放在南边州府,或者京都附近,这样的山庄很常见,但放到贫瘠荒凉的北地就有些难得了。
  不等那校尉上前问话,站在车辕上看得更远的魏得胜却是不耐烦了,呵斥道,“还等什么呢,赶紧叫开门,本少爷要洗漱换衣,让这些贱民准备最好的房间,最好的饭菜!”
  唐二少没有应声,半垂的眼帘下满满都是不屑。
  那校尉也是皱了眉头,却依旧上前客套的同两个后生拱拱手,“两位老乡,请问你们这是村落还是谁家庄园?我们将军奉命巡边路过此地,天寒地冻,想要借宿一晚。不知能不能通禀乡老或者主家?”
  不等两个后生应声,魏得胜却是大大打了个喷嚏,催促骂道,“跟他们废什么话,赶紧把栅栏打开迎本将军进去啊!”
  那校尉实在忍耐不住,回头应道,“将军,军规有秋毫无犯这一条,若是村落,还好借宿,若是私产庄园,不经主家同意,咱们不能进。”
  “屁!穷乡僻壤的,本将军落脚是他们的荣幸,谁敢把本将军拒之门外。你们手里刀剑都是拴着好看的?”
  魏得胜这话说出来,别说那校尉,就是一众兵卒们都是脸色不好。他们虽然身上没有官职,却是城防营的精锐,若不是威远侯厚着脸皮同兵马司调人,他们还不愿跟着这酒囊饭袋世子走一趟呢。
  如今他们的刀剑没有砍刀敌人身上,反倒要拿大元百姓练手了?
  两个老熊岭的后生更是黑了脸,别说开门,恨不得在门上再加一道门栓才好。
  正是这样的时候,陆老爹带着村人终于赶到了。
  两个后生憋了一肚子气,半点儿没隐瞒,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方才的事说了一遍。
  老冯爷拍拍两人的肩膀,示意他们退到后边,然后望向陆老爹父女。

  ☆、第137章 天留客

  如今老熊岭的山地都被陆家买下来了,这处说是陆家的私产也没错,但老熊岭却是在府衙上了档子的村落。
  这般,山庄里有村,村外有山庄,实在不好界定是私产还是村落啊。
  若是放了官兵进村,那就是上了山顶,还不如让他们在山下的院子投宿了。
  那校尉见众人犹豫不定,生怕魏得胜再惹了众怒,赶紧上前抱拳又道,“老乡,我们有军规,秋毫无犯。今日也是无奈到此,眼见天色就黑了,还望老乡收留一晚,明日我们就开拔进城。”
  虽然大元二十年没有战事了,但百姓对于保家卫国的兵卒,始终都怀着三分敬意。再者猎户本性就是热情好客,倒是少有撵了上门客的事情发生。
  于是,老冯爷就道,“不如让他们在山下歇一晚吧?”
  陆老爹虽然瞧出魏得胜不是相处的,但这校尉行事有礼,众多兵卒也并没有一个聒噪,算是纪律严明,于是就点了头。
  “那就开门吧,”说罢,他回身吩咐小米,“来者是客,找刘婶子她们帮着烧热水,做饭。”
  “是,爹。”
  小米平日当家,但老爹只要开口,她却从不反驳,更何况还是这样当着村人和外人的面前。
  两扇厚重的木栅栏被四个后生抬着,慢慢打开。
  那校尉拱手道谢,末了示意一队兵卒先行进谷简单看了一圈儿,其余之人这才护着马车行进来。
  陆老大已经成亲,院子里还有陈月仙的嫁妆,平日红梅和小厮三狗子守着,自然不能给外人借住。
  好在,陆老二的院子同样宽敞,虽然没什么木器用具,但前院后院,东西厢房都有大炕,铺上草席,烧的热烫,足够睡个五六十人了。
  加者门房还有两铺大炕,这么算下来,也够兵卒们轮歇息了。
  那校尉眼见刘婶子带了七八个妇人从上山下来,进草棚就忙碌着刷锅烧水,还有后生送了粮食和白菜萝卜一类,猜的众人是要做饭招待他们,于是脸色就又和气了三分,同老冯爷道谢之后,又拿出二两银子,算作他们的吃住费用了。
  老冯爷自然要推辞,主家留客,哪里能要客人的银钱?
  “官爷,这银子不能要,粗茶淡饭,我们这乡野之地还请得起。”
  但那校尉却是以为老冯爷嫌少,很有些尴尬,毕竟二百人,才给二两银子,平均每人十文钱,怎么算都不够。
  但出门时候按照人头领的饷银,却因为路上耽搁,浪费大半,如今想多给一些也是没有了。
  “老丈,银子实在不多,您不要嫌弃,还是收下吧。”
  老冯爷人老成精,见此也就留了银子,末了喊着刘婶子,“大石他娘啊,炖菜里多放些肉片啊,还有炸些辣油,给这些冰爷暖暖肚肠。”
  “好咧,老冯爷放心,小米早就吩咐了,半扇猪肉呢,足够了。”
  刘婶子大嗓门,笑着应了一句,让听得的兵卒都是对晚饭期待起来了。
  这一路上,魏得胜和唐二少是吃喝玩乐,他们却是吃的包谷饼子就凉水,若是有口热汤就算万幸了。不想如今借宿在一个小山庄,还能有肉吃,实在是意外之喜。
  “这就好,小米一向大方。”
  老冯爷撸着胡子,还要同校尉说几句的时候,却有兵卒推开了门房的屋门,许是瞧着老冯爷在,低了头没有说话。
  老冯爷见此起身就要避一避,没想到却听陆老二的院子闹了起来。
  “这什么破茶,也敢给本将军端上来,换好的来!”
  茶碗摔在地上的清脆之声,在渐渐暗下来的夜色里分外清晰,兵卒们许是司空见惯了,又难得有热炕暖和,都是眉头都没皱一下。但老熊岭众人却是停了手,客人摔了主家的茶碗,这无论如何也算不得友好吧。
  那校尉暗暗咬牙,这会儿不必兵卒私下禀报,他也知道是何事了。
  他大步出了门,待得进了陆老二的院子正房,果然魏得胜满脸嫌弃的吐着口水,正吆喝唐老二,“怎么就没采买些好茶带着,害得本将军要喝劣茶,万一喝坏了肚子…”
  唐二少低头站在一旁,一副小意赔罪的模样,看的校尉一阵气闷。他实在忍耐不住,上前低声在魏得胜耳边说了句。
  魏得胜听得脸色变了又变,末了咬牙问道,“我爹真这么说?”
  那校尉退后两步,沉声应道,“属下不敢欺瞒将军。”
  “哼,晾你这狗才也不敢。”
  魏得胜骂了一句,好似这般就能勉强出一口气一般。末了他恼的起身,扔下一句就进屋了。
  “抬水进来,我要洗漱!”
  唐二少见此,这才一脸无奈的转向校尉,“王校尉,辛苦你了。”
  王校尉拱手,叹气道,“二少爷也辛苦了,坚持一月,待得回京都交差就好了。”
  不远处的草棚里,刘婶子带了几个妇人都是脸色不好,低声同老冯爷抱怨,“这些官老爷也太不是东西了,我们好心迎他们进来,怎么还摔茶碗?嫌弃我们老熊岭穷苦,怎么不进城去歇脚?”
  “就是,我们扔了家里跑来烧水忙活儿,难道还伺候出错来了。”
  老冯爷摆手示意妇人们停口,嘱咐道,“不管怎么说,已经开门迎客了,你们辛苦一下,把饭菜做好就回山上去。这里有我带着后生们守着,省的再多生事端。”
  妇人们听得变了脸色,都明白这是怕兵卒们吃饱喝足犯了“色戒”。
  于是,她们也不再抱怨,快手快叫的切菜,烧水,忙个不停。
  二百人的饭菜,说起来也真是不少。现发面已经是来不及,刘婶子就把荞麦粉掺在苞谷面里,大铁锅里扔了猪骨头,炖上白菜萝卜,三那么一层肥肉片。锅边贴饼子,锅上架秸秆帘子,再蒸上一层两合面发稿,也算勉强够吃了。
  正是犯愁做什么饭菜,送给那个难伺候的官老爷的时候,江大娘就端了一盖帘冻饺子从岭上下来了。
  “这是小米晌午带着姑娘们包的,本来留了一帘子给初一和老二半夜饿了煮着吃。这会儿送来应个急!”
  “还是小米想的周到,”刘婶子冲着陆老二院子正房撇嘴,“那位官爷是个难伺候的,我还怕给村里惹祸呢。”
  江大娘点点头,又道,“小米说,让你们忙完就赶紧回山上去。”
  “这个我知道,老冯爷嘱咐过了。”
  刘婶子应了,棚子角落烤火的老冯爷也是点头,江大娘这才回山上传信儿了。
  很快,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饭菜终于准备好了。
  夏秋时候,老熊岭建院子,打水井,修水渠,每日都有一二百口吃大锅饭,倒是不缺桌椅碗筷。
  但如今外边寒风怒吼,倒是不好把桌子放在外边。
  好在那校尉极有眼色,挥手命令一队兵卒帮忙帮了桌椅进屋子,除了吃饭之用,晚上炕上睡不下,还能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
  所有兵卒一人一只大陶碗,碗里盛了热气腾腾的炖菜,洒了一层红彤彤的辣油,手里的筷子上插了两大块面饼,有的坐在桌边,有的上了大炕,有的干脆蹲在地上,就那么唏哩呼噜吃喝起来。
  窗外寒风呼啸,而手里的碗烫、汤辣、菜香、饼实,让所有人都觉得分外满足,头部抬眼不睁的,满心都是这一顿难得的晚饭。
  当然,也有人不知足,陆老二院子正房,魏得胜换了赶紧衣衫,正吃着饺子。酸菜猪肉馅儿,虽然在北地很是普通,但小米从来不在吃食上吝啬,搅馅儿的时候添了猪油和骨汤。饺子煮熟是一咬开就满口的油润鲜香,让魏得胜和唐二少都有些意外这样的穷乡僻壤还有这样的好手艺。
  但人心不足,唐二少没说什么,魏得胜吃的半饱,又开始不满没有配菜和好酒。开口骂着要护卫来寻王校尉,王校尉气的一口喝干碗里的汤,辣油不小心窜进嗓子,呛得他疯狂咳嗽起来。待得去寻老冯爷要酒水的时候,老冯爷见他眼睛通红,二话不说就让人回山上搬了一坛…
  一夜无话,第二日早起,小米爬起来预备好好做顿早饭,但开门瞧着院子里突然厚了很多的白雪,就皱了眉头。
  老话说,天留客,主不留。
  昨日是魏得胜这位娇娇将军吃不得辛苦,碰巧借宿,按如今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这么大的雪,已经没过战马膝盖了,行路艰难。
  就是老熊岭的乡亲合力把山路铲除来,官路也是南行。总要等着府城征徭役,发动百姓清雪才行。但如今路上没有多少车马,府衙会不会下令还不一定呢。
  也就是说,山下的客人怕是要多住两日了。
  显见刘婶子也想到这个问题了,很快就敲响了陆家的大门。
  小米正在熬粥,听得声音就过去开了门,嘱咐道,“婶子,山下客人的饭菜就按照先前建院子那时的大锅饭准备,至于那两个当官的,我这里做好就让初一送去。”
  “成啊,那最好不过了。我瞧着那当官的可不是好东西,你就别下去了,知道吗?”
  刘婶子爽快应了,末了匆匆下山去了。
  山下的兵卒眼见大雪留人倒很是欢喜,这一路吃苦无数,有这么一个好地方歇几日,谁心里都是一百个愿意。
  唯独魏得胜很是恼怒,后悔昨日不该犯懒,否则尽了府城,这会儿定然是吃喝玩乐,比这穷山僻壤好过许多

  ☆、第138章 厚脸皮

  早饭,刘婶子准备的是苞谷面粥,两合面的馒头,还有芥菜条炒了肉末。
  兵卒们直接把芥菜肉末倒进粥碗里一搅拌,喝一口粥,腰一口馒头,都是幸福的眉开眼笑。
  有职司的穿了盔甲守卫在外,不当值的人就赖在大炕上不动了。说说一路见闻,想想京都这时候是不是开始冰嬉了,很是热闹。
  正房里,魏得胜和唐二少的桌子上则放了瘦肉粥,腊肉炒了蘑菇,一盘干肠切片,还有一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