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到。更何况,京都这地界,什么都缺,就不却有钱人啊。
  待得第一批客人红着脸膛,踩着虚浮的步子出了酒楼。
  喜洋洋得名号就传了出去,有人甚至直接就让下人去请了亲朋友人,直接又开了一桌儿…
  当然,把喜洋洋彻底推上风口浪尖的还是第二日黄昏那桌儿客人。带路的依旧是楚原,侍卫还是那么几个侍卫,宽袍大袖的侍读多了两三个,但被围在正中的人却是谁也看不清楚。
  陈信这个掌柜也被直接排除在外,根本连雅间的门口都没进去。若是这般还拆不出楚原带了大人物过来,陈信这脑子也就该送去喂狗了。
  他亲自去后厨监督厨子配菜,半途也不假人手,直接端了送去二楼。
  偶尔抬头的间隙,他好似看到一个孩子侧坐在楼梯木扶手上冲着他笑,头上的红绳分外显眼。他顾不得多想,待得忙儿了一日,晚上回家睡到却是突然惊醒。
  “哎呀,原来是他!”
  冯氏还以为自家男人梦魇,很是安慰了几句,陈信却是瞪眼睛望了房顶半晌没有合上,末了又疯狂大笑,差点儿惹的冯氏要去请大夫…
  京都大,不是任何一个州府能够比拟的。京都贵,随便一个小院子兴许住的兴许都是当朝二品大元。
  当然,京都最有名的就是钱多。权贵们兴许还有估计,是商贾富豪可是最喜欢大把撒银子抬抬身份了。
  于是,在传出太子吃过喜洋洋都称赞的流言之后,喜洋洋就红透了半边天,当真是客似云来。
  别说二楼的包厢雅间,就是一楼大堂都是一桌儿难求。
  城外小庄送来的青菜,简直是按棵卖了,那也不够疯狂的食客们抢夺。
  陈信每晚盘账,有时候都不敢看那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而所有厨子伙计更是打了鸡血一般,早起晚睡,半点儿不觉累。即便他们最后分不到红包,那也不会沮丧半点儿,实在是白日里被那些商贾富豪们打赏的手软啊。
  西市繁华,酒楼饭馆扎堆儿,大伙儿生意虽然也有差别,但总差不了太多。
  喜洋洋这般如同抢钱一样日进斗金,免不了就犯了“众怒”,扎了很多人的眼。
  主家查账的时候,掌柜哭诉两句,罪名也就顺理成章的落到了陈信头上。
  有那嚣张成性的权贵,让人查了查,自以为夏洋洋背后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东宫侍读,虽然放出的话是太子都来捧场,但多半不过是个噱头罢了。
  这样的对手若是不除掉,岂不是没有各家的活路了。当然,这片肥肉能落到嘴里,吞下肚子就更好不过了。
  于是,暗流涌动之下,一些自认有些身份的纨绔们就骑马直奔郊外的小河滩了。
  京都哪里有消息闭塞的门第啊,几乎是这些不入流的纨绔一出城门,消息就传开了。
  当真清楚内情的人,都是笑的诡异,等着看笑话呢。
  但是不入流的纨绔们却是哪里知道这些,纵马呼喝着跑在官路上,简直是雄赳赳气昂昂,气势比之得胜归来的大将军差不到哪里去啊。
  小庄里,第一座暖房里青菜被割了大半,续种的也已经三寸高,倒是第二座暖房里,木箱里的黑土湿润,刚刚撒种没过一日,正是希望孕育的关键时候。
  李五爷欢喜的背着手出了暖房,即便迎面吹来的冷风寒凉,也抹不去他眼角眉间的笑意。
  天气越冷越好啊,这般才显得暖房里的青菜金贵,酒楼的生意也就更好啊。听说每日里都有一千两银子的进项啊,这般算下来,一个月是多少,几万两?
  那能买多少粮食啊,多少棉花布匹,盖多少院子,攒多少闺女的嫁妆,多少后生的聘礼啊…
  留在小庄种菜的正是翠兰和江大力夫妻,许是因为江大娘在陆家帮佣的关系,老冯爷特意派了她们过来。
  江大力勤快,翠兰也是种菜,做饭,缝衣,甚至还会简单记几笔账目,实在是能耐。
  这夫妻俩待李五爷也家里长辈一般,很是孝顺。
  这会儿翠兰刚做好饭菜,喊了李五爷和自家男人上桌儿,肉片炒木耳,香油拌豆干,甚至还温了半壶老酒给爷俩暖身子。
  但不等开饭,就听得外边突然乱了起来。有佃户疯跑过来报信儿,“五爷,外边来了贵人,一定要进暖房,说是要买菜!”
  “什么?”
  李五爷同江大力立刻就恼了,虽然隔山不同音,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但再迥异的差别也打不过“法礼”俩字啊。
  上门买东西,不通过主家就擅自进门,这岂不是同抢夺没什么区别?
  “抄家伙!”
  李五爷呼喝了一声,就同江大力摘了墙上的弓箭出了门。
  翠兰咬咬牙,也是抄起门后的柴刀跟了出去。
  第二座暖房因为建的晚,倒是占了小庄口的位置,纨绔们方才踹翻了守门的佃户后生,开门就见了整齐的木箱子,黑黝黝的土坷垃,哪里有青菜的影子。
  待得再要去掀第一座暖房,李五爷等人已经赶来了,“你们是什么人,到底要做什么?”
  几个纨绔扭头,一见来人只有一个老头儿,外加一个男人,一个年轻女人,手里居然还提着猎弓和柴刀,于是就哈哈大笑起来。
  “哎呦,快看看,这些贱民这是把咱们当贼了?”
  “可不是,小爷踏上你们这破烂地儿就是给你们脸面了,居然还敢撵人不成?”
  有的纨绔心性狠毒些,扫了那柴刀和猎弓,眼珠一转就道,“京都重地,这些贱民居然私藏武器,是不是要报去京兆尹,抓了他们拷问看看,说不定审出什么来历,咱们还是大功一件呢!”
  “哈哈,这主意好,咱们今日出门实在是吉星高照!”
  纨绔们都是高声应和,半点儿没把李五爷三个放在眼里。
  在他们想来,他们虽然没带护卫,但给李五爷等人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伤他们啊。更何况,这反倒摘掉了他们仗势欺人的名头,多了个“正当防卫”的完美借口啊。
  可惜,他们却是不知道李五爷三个出自哪里?
  老熊岭!
  豺狼虎豹都要乖乖献上毛皮,悄悄去寻阎王爷报道的地方,讲理多奇葩,彪悍才是日常啊。
  更何况,陈信早就送了消息过来,但凡有欺负到头上的,不必“娇惯”,保管平安无事。
  李五爷这暴脾气哪里还会惯着,抬手就只利箭射了过去。
  当先的纨绔惊叫一声,抬手抓住了散乱的头发。
  原来李五爷的箭头射断了他头上的发簪,这等箭术,实在惊到了一众纨绔。

  ☆、第130章 与民争利

  “哎呦,贱民,居然真敢动手?”
  “给我打,打死算我的。我倒要看看,这京都谁敢保下他!”
  纨绔们叫嚣着就要上前,虽然心头也是畏惧,却依旧咬定李五爷不敢当真伤人,否则刚才中箭的就不是发簪,而是眼睛或者咽喉了。
  李五爷咬咬牙,待得再要拉开弓的时候,就听远处有个奸细的声音笑道,“哎呦,杂家多少时日不出来走动,这偶尔出来一次,还碰上热闹了!”
  众人闻声望去,都是吃了一惊,原来方才两方对峙,谁都没注意。不知何时,小庄门口停了一辆黑漆平顶的大马车,车辕上的两个赶车人,连同车后骑在马上的都是侍卫装扮。只要那刚刚跳下马车,满脸笑眯眯模样的来客手拿拂尘,头戴高帽,显见是宫里的太监模样。
  纨绔们都是自觉不好,纷纷跳下马来,有平日见过这太监的,赶紧上前弯腰行礼,“李公公,您怎么出宫来了?这…”
  “杂家不出宫怎么成?再来晚一会儿,兴许来菜叶也带不回去一份,那陛下同太子殿下的午膳可就尝不到新鲜了。”
  李公公斜挑了眼睛,脸上带着笑,但说出的话却吓得纨绔们又把脑袋低了三分。
  别说他们这些不入流的庶子旁支,就是家里的老太爷也不敢同皇上和太子争抢一分一毫啊。
  全天下,不分百姓还是权贵豪门,都是皇家的奴才。胆敢同主子争抢东西的奴才,还没听说谁能好好活着呢。
  “不敢,不敢。李公公,今日这事就是…嗯,巧合。”
  “对,我们也是出来游玩,听说这里有青菜,就想着买一些献上去,孝敬皇上。没想到李公公亲自来了…”
  纨绔们吓的半死,七嘴八舌开始辩解,可惜李公公根本不听,冷哼道,“太子殿下前几日吃过那火锅就惦记献给皇上尝个新鲜,今日早早就派了杂家来采买青菜,倒是杂家有事耽搁了,不想差点儿连菜叶都捞不到一棵啊。”
  纨绔们闻言,膝盖又软了三分,直接跪倒在地,“李公公,我们真是一片忠心,求您回去一定替我们美言几句。”
  李公公却是不理会他们,转头笑着同呆愣的李五爷行了个礼,很是和气的问道,“老人家,听说你这里的青菜种的极好,杂家今日奉太子口谕,过来采买一些回宫。不知老人家可能每种青菜割个二三斤下来,让杂家回去交差啊?”
  “啊,啊!”
  李五爷激动的脑子都在轰轰作响,先前进京之前,他倒是想得到青菜种出来肯定会惊动整个京都,毕竟冬日青菜,哪里都是稀罕。但他可没想到,居然会有皇宫的采买过来,买了他种的青菜给皇帝和太子吃。
  那可是皇帝和太子啊,整个大元最尊贵的人,居然要吃他种的青菜?
  这简直是天大的荣耀,家里祖坟怕是都要冒青烟…
  “好,好,小老儿原本割好要送酒楼,都给皇上带回去。”
  李五爷也不会文绉绉的应对,真是有什么说什么。他扯了同样激动的脸色通红的江大力,跑进暖房直接抬了装好的菜筐出来。
  满眼的翠绿,足以让所有人垂涎。有几个纨绔,眼神很是有些恼怒愤恨。
  这样的肥肉,偏偏被李太监拦了一道,若是他们今日得手,学了这种菜之法,给家族开了财源,以后岂不是…
  李公公看在眼里,心头冷笑,但扭头却是冲着马车边的小太监摆摆手。
  小太监迅速上前半挡了众人的视线,手脚飞快的挨个菜筐检查了一番。末了才每样青菜挑了两把,装进了一只雕花极精致的箱子里。
  李公公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递给李五爷,“老人家,这是菜金。”
  “啊,不敢,不敢!”
  李五爷带着江大力夫妻直接跪了下来,惶恐道,“我们农家人没有别的好东西,就是几把菜,孝敬皇上和太子殿下,怎么能收银子?”
  李公公却是上前把银票塞到李五爷手里,笑道,“皇上平日常说民生艰难,于是不喜与民争利。你们种菜辛苦,得些菜金也是应该。”
  说罢,他瞟了一眼脸色瞬间惨白的纨绔们,随意一拱手,直接上车走掉了。
  来时悄无声息,走时乘风匆匆,若不是雪地上留下的车辙,众人怕是都要以为方才是一场梦。
  当然,纨绔们是这么希望,但偏偏他们难以实现啊。
  与民争利!
  皇上要吃青菜,尚且要付菜金,不愿与民争利,那他们呢,区区三流纨绔,难道比皇上还要霸道,还要强势…
  “走,回城。”
  不知谁说了一句,纨绔们神色各异从地上爬了起来,跌跌撞撞爬上马,很快就跑的没了影子。
  李五爷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子,方才太过惊险,尚且没有感觉,这会儿突然就觉得遍体生寒。
  若是没有方才那太监来买菜,是不是今日就要保不住暖房了?
  京都之地,果然人人都比野兽更凶残!
  “五爷,这会儿怎么办?”
  江大力上前扶了老爷子,神色还是担忧。
  倒是翠兰很有主见,干脆道,“左右也要送菜进城去问问陈掌柜,这种菜的法子既然早晚要被抢去,还不如献给皇上呢,起码以后别人也不敢欺负我们了。”
  “翠兰说的对,装车,我这就进城。”
  这会儿陈信正美滋滋站在柜台后核账,不过几日功夫,喜洋洋已经火遍了整个京都。客人是一日比一日多,先前那么多不肯正眼瞧他的豪门权贵家的管事,如今都是陪着笑脸来托人情,无非就是求个雅间包厢而已。
  做生意到这个地步,整个京都怕是也没有第二份了。
  当初小米提议开酒楼,他还百般怀疑,如今想来真是好笑。
  这位亲家姑娘,有时候看上去许是折腾的厉害一些,但仔细想想,她当真是财神座下童女转世吧,随便一个主意就是财源滚滚。
  以后,不管别人怎么样,他是打定主意就抱这条大腿了。更何况,这条大腿背后还有一条更粗的…
  他正是傻笑的时候,小伙计突然来禀报说李五爷来送菜了。
  陈信赶紧收拾了账册,起身去了后院。
  李五爷心头忐忑,也不敢耽搁,一见陈信就把事情说了一遍。
  陈信听得是又惊又怒,但末了听李五爷说要把种菜的法子献给太子,他神色又古怪起来。
  “这个…”
  李五爷还以为他是贪财,舍不得这条财路,就有些心急了,“陈掌柜,当初老头子我出门的时候,小米可是交代过得。不管什么时候,钱财都不重要,种菜的法子献上去,也省了那些没脸没皮的畜生继续闹事…”
  “五爷不要着急,这事儿,我已经在着手处置了。”
  陈信怕老爷子急坏了,赶紧安慰两句。李五爷会错了意,还以为陈信已经通过王家把种菜法子献上去了,于是放了心,眉开眼笑道,“怪不得今日来的那个公公很是客气。”
  说着话,他就把怀里的银票拿了出来,“这是那公公给的菜金,可要单独放好,以后拿回村里要供起来的。这可是皇上给的菜金啊,整个老熊岭的荣耀。”
  “好,五爷放心。”
  陈信笑着接过银票,“我今日就给家里写信,正好把这银票一同捎回去。”
  “好,好。”
  李五爷眉开眼笑,彻底放了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先前纨绔出城市后还惹得四方窥视,如今灰头土脸跑回来,自然人人好奇。
  于是,不出一个时辰消息就传开了。
  太子仁孝,念着给皇上换换口味,派人去买青菜,居然正巧遇到纨绔们强买,“与民争利”四个字的大帽子扣下来,任何一个豪门权贵和世家大族都担不起。
  不必说,就是冬日种菜这块肥肉再大再诱人,谁也不敢打主意了…
  再说李公公带着青菜回了公,他赶紧去找福总管禀报详情,不必说得了几句夸赞。
  “算你小子机灵,咱们殿下可是看重楚大人。这种菜的法子,咱们殿下都不曾进献给陛下,他们几个兔崽子算什么东西也敢打这主意。”
  李公公赶紧附和两句,很是为自己的机智得意,先前接了差事的时候,他眼见福公公的神色就暗自揣摩,太子殿下一向仁厚,先前微服出去游玩,还特意去吃过火锅,很有些为自己的侍读捧场的意味。如今再让他去买菜,一个“买”又说明了太多东西。
  于是,遇到纨绔们为恶,他就出头庇护了那么几句,果然拍马屁拍对了。
  养性阁里,宫女太监都被撵了出去,只有路公公同福公公两个伺候。
  皇上同太子父子二人,一如普通人家的父子一般,围坐在桌子旁边。上好的黄花梨木桌子中间掏了个洞,放了一口黄铜小火锅,桌下烧炭,锅里骨汤沸腾,一如喜洋洋里的火锅模样。
  先前从小庄里买回的青菜,已经洗的干干净净,如今正顶着水珠儿摆在白瓷盘里,更显得青翠喜人。
  加者微红的羊肉片,黑色的木耳,各色肉丸,五颜六色,很是惹人食欲大增。
  太子涮了羊肉涮青菜,涮了青菜涮鱼丸,眼见父亲吃的额头见寒,脸色红润,甚至脱了外边厚重的龙袍,嘴角就忍不住翘了起来。

  ☆、第131章 母与女

  皇上自然清楚儿子的心思,也是心情大好笑骂道,“太子笑什么,这般好东西不早些献上来,难道还等着朕出宫去那个什么酒楼?”
  太子半点儿没有惶恐模样,示意路公公过来伺候,转而自己烫了肉沾了酱料送进嘴里,却是微微挑了眉头。
  一样的青菜肉片,一样方子熬出的骨汤,一样的酱料,偏偏味道就是比在老熊岭时候吃的差了很多。
  也许,这不是因为菜方里缺了什么调料,而是缺了那个人亲手准备羹汤的那份温柔和欢喜…
  “孩儿吃过比这更美味的。”
  皇上扫了一眼酒壶,路公公赶紧放下筷子,轻手轻脚在皇上同太子的白玉杯里注满了十年陈酿的莲花白,这酒性烈,皇上平日轻易不会喝一口,但今日欢喜,特意吩咐换了上来。
  太子双手端起酒杯,诚心说道,“祈愿父皇龙体安康,如意顺心。”
  皇上笑着点头,轻轻同儿子碰杯,末了一饮而尽。转而随口问道,“今日朝议江南水利防汛一事,你怎么看?”
  “儿臣认为,堵不如疏,趁着冬日百姓活计不多,起徭役,另加少量钱米,兴工修建,否则明年春日再开始,恐怕来不及。”
  太子有什么说什么,在皇上面前根本没有任何顾忌。若是被朝臣们看见,怕是都要惊疑不已。
  君臣父子,帝王家不同于普通百姓,君臣先于父子,涉及朝政,即便帝王再荣宠信重,太子也不能如此轻易开口,免不了越权的嫌疑。权柄这个东西,能让人一步登天,也能让人瞬间打落地狱。
  但无论是布菜的路公公,还是守在一旁的福公公,两人神色都是没什么异样,显见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毕竟太子从八九岁开始,皇上就同他私下这般相处,说话从来不避讳。什么权柄,什么帝王猜忌,什么父子相疑,半点儿不存在。皇上好似随时都准备把皇位传给太子,之所以他还安坐一日,就是等着太子多成长一日。
  父子两个说了半晌政事,也都吃的饱足,酒劲上了头,皇上眼前有些模糊,朦胧中见儿子的侧脸,棱角分明,眉眼同他年轻时候一般模样。
  他就是在这个年纪遇到了最心爱的女子,虽然不能白头,却是一生都在用心相守。
  这般想着,他心头就软了下来,低声问,“太子,你心仪陆家女?”
  太子楞了一下,却是郑重点头,“是,父皇,孩儿愿同她相守一生。”
  “不会反悔?”
  “不,只要有她在身边,盛夏无酷意,严冬不觉寒。”
  想起出宫这一年的日子,那些相守的安宁欢喜日子,太子神色越发温柔,“孩儿原本不知情爱滋味,还成羡慕您同母后,如今才知,没了那个人,日月无光,寝食难安。”
  皇上神色一暗,皇后病逝后,他也曾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但身为帝王,后宫同前朝干系千丝万缕,岂止是在身边放个女子那么简单。
  陆家,身份还是太低了些。即便陆家女封侧妃都不容易,更何况以太子的模样,怕是还要…
  皇上开口想说话,但是扫到桌上沸腾的火锅,又顿了一下。吃人嘴短,这话放到皇上身上也一样啊。
  许是心有灵犀,太子淡淡添了一句,“我让人在御花园西北角辟出一块空地,准备建个暖房,父皇过些时日想吃青菜可以亲手采摘,说不定过年时候还能看到桃花开。”
  “好,太子有心了。这种菜法子倒是百姓冬日谋生的一份好活计。若是下边有意进献…明年冬日,整个京都就不缺青菜吃了。”
  皇上又夹了一棵菠薐菜烫了烫,末了送进嘴里,任凭清香滋味在舌尖蔓延。
  罢了,有些事三分天意七分人为,陆家女到底坐上什么位置,看她本事了。兴许真有出人意料的结局也不一定呢,他倒是很期待…
  翻滚的骨汤,因为炭火的蒸烤已经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大半依旧散溢着香气。
  这香气顺着开了一条缝的殿门,钻了出去,随着冬日的微风飘过整个皇宫。
  丽秀宫里,贵妃正同公主用膳,七八个美貌宫女伺候这主子用菜,漱口,小心又仔细。
  但公主不知想些什么,有些心不在焉,抬手间打翻了汤碗,吓的一众宫女都是跪倒在地。
  “公主恕罪!”
  惠敏公主扫了一眼脸色严肃的母妃,沮丧道,“起来吧,不是你们的错。”
  贵妃放下碗筷,淡淡吩咐,“都下去吧。”
  宫女们如蒙大赦,迅速退出了大殿,只留了苏嬷嬷伺候。
  苏嬷嬷看出公主尴尬,上前帮他擦抹衣襟上沾染的一滴汤水,笑道,“公主,可是这汤不合口味?老奴让御膳房再呈一盅…”
  “不用了,”惠敏公主难得打断老嬷嬷的话,抬头望向贵妃,期期艾艾说道,“母妃,听说太子哥居然从外边买了青菜,还吃那个火锅,城里酒楼可红火了…”
  “不行,”贵妃好似没有看到女儿眼里的期待,直接拒绝道,“你父皇同太子有政事要商量,你不好去打扰。还有,这几日你的功课怠慢很多,今日起开始苦读。本宫已经请了兵部曹尚书,尽早给你讲解《兵道古谈》。到时候,本宫三日一查问,你若是不能学有所得,就不必再出丽秀宫门。”
  “母妃!”
  公主急了,站起身想要辩解两句,贵妃却是脸色更沉,“下去吧,此事绝无转圜余地。”
  公主无奈,黑着脸行礼,转身快步出了门。
  贵妃随手扔了筷子,恼意更甚。
  苏嬷嬷小心上前扶了贵妃坐到窗前软榻上,低声劝道,“娘娘,公主还小,您不必如此心急。”
  “本宫怎么能不急,那个日子…”贵妃说了一半却是及时收了口,“总之,看好公主,不准去光明殿。既然她生为本宫的孩儿,注定要失去一些东西。但将来某日,她定然会感谢本宫今日所为。”
  “是,娘娘,公主必定会感恩您的一片苦心。”
  贵妃疲惫的闭了眼睛,就在老嬷嬷以为她睡了的时候,却听她又问了一句,“太子买菜,到底是何事?可有蹊跷?”
  苏嬷嬷赶紧低声道,“听说是东宫侍读楚原楚大人家里有个管事,北地老家琢磨出了暖房种菜的法子,特意献给主家开了酒楼,生意火爆。太子微服出宫时候去捧过场,今日派人又去郊外的暖房买了青菜,在养性阁开宴,先给陛下吃个新鲜。听说,皇上龙颜大悦,赞了太子孝顺。”
  “哼,”苏贵妃冷笑,眸底的神色晦暗不明,“好个父慈子孝。”
  老嬷嬷不敢接口,只能又道,“太子一向善待东宫众人,这事倒也看不出蹊跷。”
  “无论如何,把东宫盯紧了,有事随时报上来。”
  “是,娘娘。”
  苏嬷嬷又是安慰几句,就开了殿门,宫女太监们鱼贯进来,悄悄拾掇了桌子,墙角的金蟾蜍熏炉点起了冷冽的梅香,很快就掩盖了一室的沉闷…
  冬日的黑夜来的越来越早,不过是申时中,天地就都笼罩在一片暗色了。
  好在先前下了两场积雪,反射了月亮的光亮,也算是给归家的路人行了方便。
  西市里,这个时候却最是热闹。
  青楼里,依旧穿的清凉的花娘在媚笑着招揽多情人,酒楼饭馆里也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最为荣升京都酒楼领头羊的喜洋洋火锅,自然更是人满为患,人声沸腾。
  各个桌子上的铜锅翻滚着奶白或者红彤彤的骨汤,蒸汽汇聚,让大堂里热的如同春日一般。
  陈信忙着穿梭在客人之间,偶尔遇到熟识之人说笑两句,游刃有余的模样,不知让多少同行羡慕。
  王家的小厮找来的时候,好不容易等到陈信回了柜台,这才凑上前把自家主子的口信低声说了一遍。
  陈信听得眼里精光爆闪,脸上的喜色简直要化成岩浆淌出来。
  种菜之法献上去,这事回来之前,他同小米就商量过。不必说,这事躲不过。唯一需要争取的就是在这之前,多把这条独门财路攥在手里一些时日。
  如今,上边既然要明年推广种菜之法,那么就是说今年这个冬日没人敢争抢,只能眼睁睁看着喜洋洋日进斗金…
  “好,好!”
  陈信越想越欢喜,直接抓了一把铜钱赏赐了王家小厮,转而也顾不得招呼客人,直接喊了心腹管事安排起来。
  不过三日,城外小庄的两座暖房旁边又多了八个伙伴。李五爷同江大力翠兰夫妻,忙的脚不沾地,带了陈家送来的奴仆开始大面积种菜。
  至于城里,喜洋洋也迅速开了分店,甚至还多了一项“外卖业务。”
  毕竟男子们出入酒楼方便,那些后宅妇人和闺秀们想要出来一次却是千难万难。这般把火锅连同各色菜品送上门,不管是围炉赏雪也好,闺秀小聚也罢,可是新鲜又火热啊。
  正巧这个时候,同陆老大夫妻赶去泉州建作坊的陈家管事也送了第一批粉条和生粉过来。
  借着喜洋洋的势,粉条和生粉也红火起来。
  一时间京都的酒楼里,各家都推出了新菜谱,倒是惹得无数食客很是议论了几日。

  ☆、第132章 如此兄弟

  这一日,北地边城有奏报呈到京都,朝堂上文武百官商议了半上午,都觉得白草原好似有些异动,于是齐齐奏请派人巡视边关,查探异情。
  但在这人选上就有了分歧,查探不是出征,没什么性命之忧,却极容易混点儿功劳。
  若是查出异情,大功一件,查不出什么,也有苦劳一份。实在是个好差事,所以很多人都有些心动。
  不过这些人都是武将,文臣一来是不管边疆防卫之事,二来也是不把这样的小功劳放在眼里。毕竟写上一片好诗词,兴许都能让皇上龙颜大悦,提个一品的官职。
  但武将就不成了,功劳马上取,这些年大元没有战事,武将世家几乎是名存实亡,如今这样的功劳虽小,但蚊子腿也是肉啊,聊胜于无。
  于是,平日里团结之极的武将们,这时候都亮出了吵架的势力,脸红脖子粗争到最后,还是年老威望重的威远侯得了胜利,威远侯世子被皇上赏了一个游击将军的名头,奉命巡视北地边防。
  众人即便心有不甘,但事情有了定论,也就不再计较了。倒是无人注意坐在龙椅左下首听政的太子,眉梢微微挑起,嘴角喊了一抹轻蔑之色。若是真等这些尸位素餐的武将们发现什么军情,怕是大元都亡了一半了。
  当然,面子功夫还是要做,多个幌子在外面,私下派遣的人手也好行事。
  威远侯心情大好,下朝回了府邸,正好见得儿子一身红缎长袍,头戴金冠从二门里走出来,身边跟着的唐三儿却是一身翠绿长袍,宽幅大袖子,脸上敷的白粉恨不得有二指厚,俩人站一处,怎么看怎么是大写的两字,“蠢货!”
  威远侯立刻沉了脸,手里马鞭一甩怒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威远侯世子魏得胜本来欢喜同表弟一起出去吃喝玩乐,迎面见到老爹,恨不得大喊一声倒霉,想要逃走已是来不及。
  再看一旁的唐三儿更是腿肚子转筋,直接就要跪下的模样,他偷偷翻了个白眼,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