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敢多问啊,好不容易盼着娘带你回来,结果没到半月娘就过世了,我们也没机会问询外祖家的事。”
  陆武也是挠着后脑勺,无奈道,“我也没听娘说过,倒是你啊,什么都不记得了吗?我还以为你做那些新奇的饭菜,会管家,都是在外祖家里学的呢。”
  陆小米听得心头一跳,生怕牵扯出“换芯”的事,赶紧把话头收了回来。
  “我当初烧的厉害,脑子都糊涂了,也是想不起来了。娘的百日祭,我再想想办法吧。”
  小米摆摆手,饭也不吃了,转身回了后院。
  陆家三兄弟互相对视一眼,都是叹了气 。作为兄长,还要妹子操心家里的生计,这实在让他们愧疚之极。
  陆老三想了想就道,“左右明年秋日才大考呢,书院那里我先休学半年,等明年夏末再回去也不耽搁。”
  “那怎么成?”陆老大和陆老二都是异口同声的反对,“娘还在世的时候就说,家里再困难也要供你读书。将来你出息人了,还要护着家里和妹子呢。”
  陆老三苦笑,“别说护着小米了,我听着实在脸红,如今是小米在费心照料咱们呢。”
  “那你也不能不读书,明日我就上山去打猎!”
  陆老二一巴掌拍在陆老三肩膀上,疼得他差点儿掉下凳子,这事也就定下来了。
  小米不知道三个哥哥刚进行完一场“民主”会议,这会儿她正坐在自己的屋子里,翻检着先前卖猎物的几张银票。一百五十两,外加三十几两碎银子。
  虽然冯简已经说过这银子归她支配,但人家为了救陆老三受伤,如今又自己打猎赚银子用于养伤,说出去陆家就已经很失礼了。若是再拿这银子去给白氏做百日祭,给陆老三做束脩,陆小米想想就觉得脸红。
  但如今陆家的境况实在太窘迫了,不打这些银子的主意还真不成。
  陆小米犹豫了半晌,到底还是拿了银票去了前院儿。
  东厢房里,高仁不知道在哪里得了一把枣子,正一边吃一边吐得满地都是枣核,老杨笑呵呵的拿着扫帚在清扫。
  冯简依靠在窗户边,顺着轻启开的窗缝望着远处的山峦。昨日的大雪,执拗的终于给所有山林换了素衣,如今风停雪住,别有一番安静的美丽。
  陆小米从后院角门绕过来,素袄蓝花的小姑娘,刚刚抽条的身形有些细瘦,两条黑黝黝的辫子摆动,衬着她巴掌大的小脸儿更白皙了三分。只是眉眼间却少了往日的灵动,蒙了一层愁绪…
  冯简挑挑眉,回身问道,“陆家可是有事?”
  不等老杨应声,高仁吐出一个枣核,撇嘴应道,“那几个蠢物要大办祭礼,为难那小丫头呢!”
  他还想说几句,却听小米在外边扣门问道,“杨伯,冯大哥醒着吗,我有事要说。”

  ☆、第010章 借鸡生蛋

  冯简冲着老杨点点头,老杨赶紧开了门,笑呵呵迎了陆小米进来,应道,“方才我还念叨要去寻姑娘呢,我们少爷伤腿该换药了。”
  “杨伯,我记着呢,早晨已经让大哥去唤毕三叔了,午饭后就过来。”
  陆小米说话干脆又利落,家事也安排的妥当,特别是对冯简主仆的事很是细心,听得老杨笑的更欢喜了。
  “那好,劳烦陆姑娘费心了。”
  “杨伯客气了,都是一家人,这都是应该的。”
  陆小米坐在炕沿上,扫了一眼炕桌儿上的笔墨纸砚,这是她先前进城特意给冯简添置的,备着他平日书写之用。没想到今日她先派上用场了。
  冯简瞧着陆小米进屋不曾说话,先望着笔墨纸砚,眼底闪过一抹疑惑,开口问道,“陆姑娘可是要用纸笔?”
  陆小米赶紧收回心神,笑道,“许是一会儿要用,我有事先同冯大哥说一说。”
  “好,陆姑娘尽管说。”
  “嗯,冯大哥这几日住下来,想必也猜得出我们家中窘迫,否则也不会让高仁跟着小刀哥他们去打猎。如今我们家中又要给母亲准备百日祭礼,我三哥也要交束脩了…”
  陆小米前世即便日子再艰苦,她宁可一天打四份工也没开口同别人借过钱,不想如今到了这里,有家有亲人反倒要厚着脸皮开口,一时间很是有些尴尬,话才说到一半,手里已经把衣角揉的不成样子。
  冯简双眼在陆小米通红的耳根上划过,难得打断她的话,“若是家里银钱不够,明日让高仁再上山一趟。”
  高仁翻个白眼,冷哼一声,却是没有拒绝,反而舔着嘴唇琢磨着,先前那红烧排骨真是好吃,若是上山,一定再猎头野猪回来。
  陆小米却是变了脸色,赶紧摆手拦阻,“不行!冯大哥你不知道,山上已经落了第二场雪了,彻底封山了。在山下猎些雪兔野鸡还好,若是上山就危险了。高仁就是功夫再好,也容易冻死在山上呢。”
  这般说着她也不好再磨蹭了,赶紧又说了来意,“我今日过来,不是要高仁再去打猎,反倒是要跟冯大哥谈个买卖。”
  “买卖?”
  冯简挑眉,就是老杨和高仁也好奇望过来。
  陆小米郑重点头,“冯大哥,明年开春,我打算沤肥耕种家里的田地,看看能不能让庄稼早些收割。另外,还有几样小东西也要试做,也许都是财源。但是,我手里一两本钱都没有。所以,才来寻冯大哥说说。先前卖猎物剩下的那一百八十两银子,可不可以借给我?待得明年秋末,我愿意双倍偿还。口说无凭,我可以立下字据。若是明年秋末,我还不上欠款,嗯…我做饭的手艺还算不错,到时候我愿意跟着冯大哥做个厨娘,用工钱还债,直到还完为止。”
  最后四个字,陆小米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出来的。
  自由,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之一,若是有一点儿办法,她也不会赌上自己的自由,但事急从权,她要发家致富,要周全陆家老少好好活下去,要替原来的陆小米报母恩,就只能这么办了。
  冯简其实真没把这一百多两银子放在眼里,更何况先前又已经说过银子归陆家支配花用。如今听得陆小米说完,他皱眉就要开口,却见杨伯在陆小米身后轻轻摇头。
  他愣了一下,转而再望向陆小米梗着的细白脖颈,突然明白了什么。
  “好,就按照陆姑娘所说立字据吧。明日秋时,我让高仁再过来一趟。”
  “好,谢谢冯大哥。冯大哥放心,我明年秋日一定能还清。”
  陆小米欢喜之极,巴掌大的笑脸就像钻出层层乌云的太阳,微微有些耀眼,惹得冯简也跟着翘起了嘴角。
  老杨帮忙拿了笔墨,见陆小米字迹很是清秀,赞道,“姑娘写的好字!”
  “都是我娘教的,”陆小米仔细写好借据,最后想了想,又沾着墨汁按了个手印,嘱咐道,“过几日就是我娘忌日,家里要操办一下,到时候许是有些吵闹,怕是要扰到冯大哥清静了。”
  “不会。”
  冯简不知道想到什么,眼神暗了暗,“到时候,容我也上一炷香。”
  “多谢冯大哥。”
  陆小米达成了心愿,又说了几句闲话就出门去了。
  “穷人孩子早当家,这陆姑娘是个有骨气又懂事的。”
  老杨低声赞了一句,高仁却是把枣核当了暗器到处弹玩,反驳道,“死丫头,敢小瞧爷爷,明日…”
  “明日不准上山!”老杨难得冷脸呵斥,“先前若不是你擅自离开少爷身边,少爷怎么会被山贼伤了!你再敢如此,莫怪我不留情面。”
  高仁被骂得脸色涨红,窜起来就要回骂,甚至动手,但到底还有顾忌,最后一巴掌劈开窗户跳了出去。
  老杨神色淡淡的关了窗子,好似对于这样的事习以为常,再看冯简也是倚在厚厚的棉被上合眼养神…
  再说陆小米回屋再拿起那几张银票,心里滋味真是又复杂了三分。
  这些银票,以后就是她发家致富的本钱了,也是她肩头沉甸甸的负担。
  若是传扬出去,怕是整个老熊岭的乡亲都以为她疯了。
  不过,压力也是动力,如今这般,她可是没有退路了,只能绞尽脑汁儿想办法赚钱了。
  到底有什么买卖,见利快,还不需要投入多少本钱呢,最好人工都不搭…
  冬日的太阳,没有了夏日的活力,每日出来就是应付一下。中午刚过,就有气无力的躲进云层,打算彻底偷懒了。
  毕三叔背着药箱拍响陆家院门的时候,陆小米正在灶间里忙碌。
  生气跑掉的高仁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照旧扎进灶间里,打着帮忙的名义,行偷吃的小目的。
  今日倒是反常,就是陆老二也堵在门口探头探脑。
  听得有人拍门,陆小米赶紧擦了鼻尖上的汗珠子,一手一只糖葫芦塞到陆武和高仁手里,撵了他们出去。
  “一定是毕三叔来换药了,快去开门,给冯大哥报信儿。”
  陆武和高仁得了觊觎已久的吃食,都是眉开眼笑,一边撸着山楂一边出去了。
  毕三叔迈进院门,一见陆武啃着亮晶晶的山楂串子,猜着又是小米做新奇吃食了,就一伸手抢了过去。
  陆武跳脚,抗议道,“三叔,灶间里还有,你怎么抢我的?”
  “你自己再去拿,不知道我忙着吗?”毕三叔半点儿不客气,边吃边点头,“这山楂漫山遍野都是,怎么小米一拾掇就好吃多了呢!去,再给我拿两串。”
  小米在灶间里听说,就跑到门口笑嘻嘻招呼道,“三叔喜欢吃就好,回去时候多拿几串。”
  “好啊,家里几个孩子,怕是更喜欢这小玩意儿。”
  毕三叔说着话就进了东厢,陆小米不好进去,就站在门外听动静。
  冯简有习武的底子,身体比常人要好得多,这几日吃喝都精细,三顿药汤不离口,腿伤恢复自然很快。
  众人都是跟着欢喜,毕三叔也不客气,走时一手拎着卤好的猪肚,一手捏着几串糖葫芦,也是喜得眉毛胡子满天飞。
  老熊岭本就不大,淘气小子们从来也没有因为大雪就改了贪玩的脾气。毕三叔一路捏着糖葫芦招摇,自然也就把陆家做了好吃食的消息传了出去。
  于是,陆家的院门口很快就挤满了小脑袋。
  陆小米也不小气,一人一串糖葫芦,打点的孩子们笑嘻嘻跑掉了。
  东厢房里,冯简因为伤腿被挪动,疼得有些烦躁。老杨瞧见就出了门,很快就拿了一串糖葫芦进来。
  冯简倒不是嘴馋,下意识里就是想找什么事转移一下痛意,但是一口咬下去,满口的酸甜冰凉之意,口水瞬间泛滥,就是满心的烦躁都好像散了很多。
  老杨瞧着主子神色带了惊奇,就笑道,“陆姑娘怕是要卖这小玩意赚银钱呢!”
  冯简点头,慢慢吃完,虽然很是喜欢,但心里实际上很有些不以为然。这样的小吃食就在于新奇两个字,仿制起来根本没什么难度。若是想长期做这个买卖,根本行不通。
  陆小米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她根本没打算长期经营。
  晚饭时候,陆小米实在没有空闲准备精细饭菜,就擀了热汤面。几瓣独头蒜,外加两样酱菜就对付一顿了。当然,冯简那碗是用鸡汤做了底子,又暖又补。
  众人照旧聚在东厢一起吃喝,陆武刚要开口说他明日上山,陆小米就抢了话头儿,“二哥,你一会儿去寻小刀哥他们,最好凑齐十个人。明日帮我进城去卖糖葫芦,还有,赶着让刘叔今晚加紧扎十个草把子出来。一会儿我给你图纸,特别简单。”
  陆武吸溜溜喝了一口汤,疑惑问道,“小妹,你要卖今日做的那个山楂串啊?能卖的出去吗?山楂可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你不是也很喜欢吃吗?怎么卖不出去!再说了,山楂不值什么,顶多搭二斤糖霜进去,不试试怎么成?你就别管了,帮我把这两件事办好就行了。”
  陆小米没心思同哥哥多解释,胡乱吃了几口面条就又跑回灶间去忙碌了。
  若是只卖山楂糖葫芦,还是有些单薄了,她准备多琢磨一些花样儿。
  做买卖从来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总保持在领先位置,哪怕坚持不了多少时日,进项也定然很可观。

  ☆、第011章 开门红

  第二日一早,刘小刀几个敲响陆家门的时候,小米忙碌了一宿,实在懒得回后院睡觉就依靠在灶台上睡了一个时辰。
  众人进来见她鼻尖上蹭了黑灰,都是笑起来。
  “小米昨晚是给灶王奶奶帮工去了吗?”
  小米胡乱用袖子抹了抹,也没工夫开玩笑,直接取了糖葫芦,每人发了一根儿。
  “小刀哥,你们尝尝,这是我做的糖葫芦。今日要劳烦你们进城帮我叫卖了,一根糖葫芦三文钱,若是有人买的多,可以十文钱四根儿。当然,进城一次冻个半死,我也不好让你们白挨累,一日给你们二十文的工钱,怎么样?”
  一众后生们啃着糖葫芦都觉得新奇又好吃,原本他们以为白帮工,没想到还有工钱,于是就赶紧推辞,“小米妹子,都是一个村里的,帮点儿小忙,可不好要工钱。回家说出去,我们怕是要挨藤条!”
  “哥哥们放心,还有我呢。这糖葫芦也不是卖一日,若我估量不错,怎么也要卖上半个多月。哥哥给我帮忙,耽误家里活计,我怎么好不给工钱。哥哥们别嫌少,攒起来,过年时候也给没过门的嫂子们买朵绢花戴。”
  一众后生们倒是大半都成亲或者订亲了,听得这话就都红了脸笑起来。
  他们也没在推辞,平日打了猎物也常进城售卖,倒是不打怵沿街吆喝,再说了,若是糖葫芦不好卖,他们不要工钱就是了。
  这般想着,众人就麻利的帮着把糖葫芦插上草把子,陆武套了爬犁。冯家的枣红马又被借用了,两辆爬犁坐了一群后生,浩浩荡荡进城去了。
  北风调皮的在爬犁上飞过,带了丝丝酸甜香气吹回老熊岭,惹得孩童们又跑去陆家门口张望。
  可惜,陆小米耐不住困倦,草草做了早饭就回房睡得昏天暗地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她做了该做的,至于小小的糖葫芦能不能卖个开门红,就真的要看运气和一众后生们的本事了。
  再说,陆武和刘小刀等人进城时候很因为这十几草把子的糖葫芦惹了些热闹。
  守门的兵痞子们见过无数运货进城的,轻的重的,长的短的,活的死的,但是这样插的跟刺猬一般的草把子,还是第一次见。
  刘小刀是个机灵的,每个兵卒送了一串。小小的糖葫芦,兵卒们一人三五口也就撸完了,算不得多喜爱,但他这份眼色和谦恭却是让人受用,于是破天荒的,众人居然没花一文钱就进了城门。
  风雪新停,城里也算热闹,特别是商街左近,女人们出来买块料子做新袄,男人们逛个茶楼听个曲儿,住在两侧巷子的孩子跑进跑出玩耍儿,倒也热闹。
  后生们聚在一处商量几句,就分散开去,有的站在了茶楼下面,有的去了街头,有的去了点心铺子门前。
  待得吆喝声一起,红通通晶晶亮的糖葫芦就引来了众人的注意,特别是女人和孩子。
  待得听说只要三文一只,很快就有人买去尝尝。
  酸酸甜甜的味道,隐隐还带了一点儿蜜香,这味道不得守门兵卒的喜爱,却受到了所有女人和孩子的欢迎。
  三文钱,只能买一个肉包子,甚至交个进城税都不够,但买了糖葫芦,小小的红果子拿在手里新奇又漂亮。偶尔咬上一粒,酸甜儿,满口生津,滋味真是美妙。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个买的人,就有第二个,第一百个。
  十只草把子,每只一百根儿糖葫芦,总共一千只,不过两个时辰居然就卖光了。
  一众后生们都是欢喜的不能相信,陆武眼见天色到了正午,还要张罗着买些干粮垫肚子,却被刘小刀扯出了城。
  来时速度就不慢,众人急于报喜,回去一路更是风驰电掣一般。
  陆小米睡到日上三竿,等着城里的消息,总是有些患得患失,于是耐着性子把昨晚发好的面揉出来,准备包酸菜肉梭子馅儿的包子。
  先前那头野猪,请客那日吃了四分之一,昨日卤了下水做谢礼给了毕三叔,剩下的肥肉,她就割出来炸了半坛子荤油。
  荤油里捞出来的油梭子,多少还含了一些油脂,咬一口喷香,混上剁碎的酸菜包包子,最是美味不过了。
  陆老大在院子里劈柴,大冬日的居然热的满头大汗。陆老三也没有如同往日一般苦读,跑来灶间帮着妹子干活儿。
  可惜,他一个男子,自小也没下过厨,哪里是帮忙,简直是捣乱来了。
  陆小米当然能猜得出两个哥哥是因为昨日之事愧疚,有心想拒绝,又怕他们更难过,只能撵了大哥去挑水,三哥去烧火。
  陆老爹在屋子里听得动静,却是伸手关上了小小的窗缝儿。陆小米手下照旧忙碌,好似没有看到,其实心里却已经叹了气。
  有些事,有些深情,她理解,但却还是忍不住埋怨…
  都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第一锅酸菜大包子出锅的时候,陆武就带着一众后生们得胜归来了。
  黄橙橙的铜钱装了满满三布兜子,待得哗啦啦倒进柳条簸箩里,陆小米差点儿喜疯了。
  “呀,居然卖了这么多钱!”
  一众后生们都是抬了下巴,挺着胸脯,笑得合不拢嘴。
  “那些人都说糖葫芦好吃,有人都三五串的买回去。有没买到的,还问我们明日去不去呢!”
  “去,当然去了!”
  这簸箩铜钱,不足三千文,兑成银子也就三两多 ,但却是陆小米醒来之后第一次利用前世的记忆赚到的第一桶金。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么看来,她剩下的那些安排必定也会顺顺利利。
  这个好兆头,让她脸上的喜色怎么也落不下去。于是,白嫩的小手一挥!
  “二哥,带着小刀哥他们去洗手,我煮个紫菜鸡蛋汤就吃饭。酸菜油梭子馅儿的白面包子,管够吃!”
  “呀,居然有包子吃啊!”
  “太好了,刚才在城里还馋人家卖的包子,不想回家也能吃到啊!”
  一众后生们都是欢呼起来,争抢着去井边打水洗手。
  冬日的井水凉的刺骨,但是傻小子们本来就火力旺,又急着吃包子,哪个也没感觉到冷意,甚至有两个淘气的还互相甩了两把在脸上。
  陆家的院子,也因为多了这些后生热闹起来。
  老杨掀开门帘看了一会儿,回屋笑呵呵同主子报喜,“少爷,陆姑娘的糖葫芦都卖出去了,好似生意很不错。”
  冯简点点头,眼底也是添了三分欢喜。不被困难吓倒,敢于尝试的人,从来都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更何况,还是一个小姑娘…
  陆小米不是小气的人,包出来的包子也极实惠,每个都同小海碗一般大小。后生们也不见外,大手抓了包子吃的是热火朝天。
  陆小米忙着又烧了一锅热汤给他们分了,然后才把陶罐里焖煮了一上午的骨汤粥,连同包子和几样酱菜送去了东厢。
  她也来不及同冯简主仆闲话几句,就赶紧跑去寻了麻绳串铜钱。
  二十文一串,总共十串,刘小刀那串额外多给了二十文,算是谢刘叔的草把子。
  很快,后生们吃的饱足,又喝了汤溜缝儿,几乎都撑得不会走路。
  待得拿上小米给的工钱,人人都是有些脸红,想推辞又觉得舍不得。好在,小米又嘱咐他们明日早些过来。
  于是众人纷纷拍着胸脯保证明日一定卖更多糖葫芦,这才欢天喜地回去。
  陆老大和老三听着陆老二说起白日里的好生意,都是起意明日一同进城。
  陆小米胡乱吃了两个包子,却是死活不同意陆老三进城卖糖葫芦。
  虽然她并不觉得卖东西有什么丢人的地方,但商贾在这里却是贱业,若是被陆老三的同窗遇到,恐怕他以后在书院要遭人背后鄙视诟病。
  不必说,这一晚,陆家的灶间又是灯火通明。
  好在,这一次陆家三兄弟都来帮忙,陆老大老二串山楂,陆老三帮忙烧火熬糖浆,不到夜半就又蘸了一千多串糖葫芦。
  第二日一大早,后生们就早早聚来了,各个都是一脸喜色,怀里还揣了老娘或者媳妇儿给准备的干粮。
  村人们淳朴,在他们看来,后生们已经是赚了陆家的工钱,就不该再吃陆家的饭,否则就有占便宜的嫌疑了。
  陆小米列了单子,仔细嘱咐陆武回来时候买齐全,这才送了他们出门。
  这一日,众人照旧是正午就赶回来了,又是一簸箩铜钱进账。
  但第三日却是拖延到太阳将要落山才回来,第四日干脆人人都扛回了半把子糖葫芦。
  陆小米早有所料,迎了众人进来,笑嘻嘻问道,“今日生意不好?可是有人也做了糖葫芦在卖?”
  后生们原本觉得拿了小米的工钱,却没有完成任务,都是有些愧疚,听得这话就嚷道,“小米,你怎么知道有人抢生意?好多人买了糖葫芦回去,偷偷照着样子仿造出来了,满大街叫卖,比咱们的糖葫芦还便宜一文钱!”
  “是啊,我们不愿降价,就被抢了很多生意。”
  陆小米摆手,安慰众人道,“哥哥们放心,糖葫芦拿几串回去给家里人吃,剩下的明日再卖。”
  这一次众人接过工钱的时候,都更是尴尬了。

  ☆、第012章 贵在知足

  后院的刘婶子耐不住脾气,当晚就抱了加紧赶出来的衣衫来了陆家。
  许是见得小米脸上并没有什么哭过的痕迹,这才放心回去了。
  小米把衣衫送去东厢,冯简试了新袄,眼见围着他忙来忙去的小姑娘,忍不住也添了一句,“若是有事需要帮忙,就尽管开口。”
  陆小米惊讶抬头,对上那双深黝的眼眸,却是笑了起来。
  “放心,冯大哥,我心里有数。”
  冯简不知为何,喉咙突然有些痒,干咳两声就收了话头。
  倒是高仁,跳着脚在一边喊着,“明日我也进城,打死那些抢生意的蠢货!”
  陆小米敲了他一个爆栗子,末了扯了他换新袄裤,“小小孩子,别总把打杀放在嘴边。再说了,都是辛苦求生的穷人,顶风冒雪的赚点儿辛苦钱也不容易。糖葫芦又不是什么好玩意,凭什么我能卖,人家就不能卖啊!”
  “哼!好心当做驴肝肺!”
  高仁气得翻白眼,手下却是没有推开替他系扣子的陆小米。
  生意遭到冷遇,一众后生们都是没有睡好,早起再赶到陆家的时候,各个都带了黑眼圈儿。
  但是看到陆小米搬出的草把子,却是人人都欢喜起来。
  “呀,小米妹妹,这也是糖葫芦?怎么不是山楂串儿?”
  陆小米笑的得意,晃着两条小辫子,应道,“谁规定糖葫芦只能串山楂?”
  说着,她指着草把子上五颜六色的糖葫芦,一一嘱咐。
  “这小黑枣儿糖葫芦两文钱一串,这个山楂蒸熟撒芝麻的糖葫芦还是三文钱一串。这个山葡萄的太难得,家里就冻了那么一篓子,所以卖五文钱。这个橘子瓣和苹果块,卖八文钱…”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摩拳擦掌预备着再次进城“大杀四方”,让那些抢生意的对手都看看。他们就算跟风仿制,再如何都跟不上他们创新的速度。
  果然,这一日商街上已经占好地盘的糖葫芦小贩,见到“陆家军”如此出奇出新,都是郁闷。有那聪明又脸皮薄的,主动扛着草把子穿街走巷叫卖去了。别说,两文钱一只,倒也有很多人家经不住孩子吵闹,买回去很多,生意实在算不得差。
  陆家的糖葫芦,这一次重新独占了商街的鳌头。山楂毕竟酸涩,虽然挂了糖浆,但除了孩童们喜欢一边酸的挤眉弄眼一边啃个不停,大人们却是尝过新鲜就罢了。
  不过,那些黑枣,山葡萄,还有橘子苹果糖葫芦,保留原本的果香,又添了几分甜意,就真是老少咸宜了。
  逛街的女子,出门采买的丫头婆子,酒楼里的客人都是纷纷掏出了荷包里的铜钱。
  后生们再一次带着空把子归来,惹得整个老熊岭都是热闹起来。
  虽然不是自家的买卖,但赚回来的工钱却是实实在在的。再说,老熊岭就这么十几户人家,谁家有点儿什么事业存不住。陆小米挖空心思赚钱,为了给老娘办百日祭的事,早就传的人尽皆知。
  这般孝顺又懂事的小姑娘,谁能狠心盼着她的小买卖赔钱呢。
  不过,这般欢喜只持续了两日就又消失了,原因无它,仿造者们紧跟了陆家的脚步,如今扛着草把子大街小巷里游逛的小贩们也卖起了杂果糖葫芦。
  小米果断收了小生意,招待后生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至此,就算彻底收手了。
  后生们每人赚了一百多文工钱,吃了几顿好饭,倒是没什么不知足的。唯一就是替小米可惜,若是没人跟风仿制,这小生意红火一冬,进项自然更多。
  小米虽然早有预料,多少还是有些遗憾,不过看了满满一箱子的铜钱,她又笑开了花。
  人活着,贵在知足,只不过熬了几晚,就有这么多进项,可不好再贪心了。
  山楂是秋日山上捡回来的,山葡萄是自家冻的,采买小黑枣儿和苹果橘子,糖霜,蜂蜜,总共用了一千多文钱,工钱付出去一千二百文,其余零零总总再扣去几百文。
  这次牛刀小试,总共赚了一万八千文,城里钱庄是一两银子兑换铜钱九百文,就是足足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
  陆小米忍不住抓了铜钱,欢喜的满炕打滚儿!
  “俺赚钱了,赚钱了!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俺赚钱了,赚钱了,今日买新衣,明日买朵花儿!”
  二十两银子也许对于富贵人家来说,只是一桌儿酒席或者一罐好茶叶的价钱,但对于陆小米来说却是一份希望。
  对,就是希望。
  她在这个时空,凭借她的记忆和才智,带着一家人过上富裕生活,衣食无忧,吃穿不愁的希望!
  陆老爹站在风雪里,眼见小女儿映在窗棂上的身影,一会儿翻滚,一会儿手舞足蹈,难得的活泼,神色里就添了几分欢喜,但转而又都变成了深深的悲伤,复杂之极。
  北风好奇的掀起他的衣襟,雪粒子灌进他的领口,到底催促着这个执拗懦弱的老书生,悄悄抬步回了前院。
  屋顶上,高仁缩在新皮袄里,一边啃着手里的糖葫芦一边撇着嘴,“什么血缘亲人最麻烦了,还不如我孤家寡人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可惜,他话音刚落地,就听老杨在前院喊着,“高仁,回来打水,少爷要洗漱!”
  高仁咬牙,恨恨嘟囔了一句,到底扔了手里的木头签字,翻身下了房顶…
  时日如同偷了母鸡的黄鼠狼,窜的飞快。
  眨眼间,陆小米重生醒来也快三个月了,而娘亲白氏也过世有九十几日,再有几日就是百日祭。
  依照陆老爹的想法,陆家三兄弟的默许,百日祭要大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