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仁笑嘻嘻抓了一个馅饼,一边烫的吸气一边大口吃着,很是享受这般被宠溺的模样。
  冯简在一边看的心头冒火,手里的木棍捏的噼啪断裂,落进灶堂烧成了灰。
  偏偏高仁还气死人不偿命,摇头晃脑,指挥小米继续擦擦抹抹。
  小米看着冯简脸色不好,还以为他不喜高仁到处玩耍,就推了高仁出去,“你快去安桌子,一会儿就吃饭。”
  末了待得高仁出去,她又劝着冯简,“高仁就是个小孩子,你也别太严厉了。”
  “以后离这个孩子…远一些!”
  冯简一口气哽在喉咙,眼角都在抖个不停。
  孩子…
  到底谁是孩子?
  小米却是无奈,本以为二哥走了,就没人同高仁一起吵闹了,没想到冯简却加入到了“吃醋”的队伍。
  吃醋?
  小米猛然红了脸,赶紧含糊迎了一声,就端着馅饼跑了出去…
  美食从来都是治愈最好的良药,没有什么是一个牛肉馅饼,一碗热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就吃两个!
  陆家老少吃的满嘴流油,一会儿赞馅饼好吃,一会儿赞土豆汤清爽。小米给这个夹馅饼,给那个添汤,笑的合不拢嘴。
  高仁吃饱喝足想起方才去偷听,于是就说道,“那些人说怕外人来偷学了种菜的法子,要在山口搭窝棚呢。轮流去守着,不认识的外人一个也不准进来。刘家因为那个丑侄女,比别人家要多守一个月。”
  陆老爹和陆老大都是心软,忍不住叹气道,“刘家是个好的,倒是被外人连累了。”
  小米倒是欢喜,老熊岭既然叫岭,自然地势有些高。岭上住人,岭下就是她们陆家的三十亩旱田,岭坡上因为土质不算太好,又存不住多少水分,所以,村人胡乱开了些地,种点荞麦之类。如今种的都是苞谷苗,日日都有人在地里走动,生怕被野兽糟蹋了。
  若是真的同高仁所说,村人在岭下山口盖个草棚值守,那外人真是一个都别想进来。
  到时候,她不管是试种新粮食,或者干脆把旱田改了水田,育秧种水稻,都不怕有人来去看在眼里,招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这般想着,她就开口劝道,“爹,咱家的地都在岭下,村里人这般守了山口,几乎就是在给咱家守地盘呢。不如,咱家出银子和粮食在谷口建两座土坯房子吧,值守的人少遭罪不说,将来万一家里来客人,也有住处。”
  陆老爹从来不管家计,琢磨着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自然应道,“好,一会儿我就去说。”
  “那我去给老冯爷装几个馅饼,毕三叔那里也让高仁送两个过去,省的他又生气。”
  小米麻利的安排妥当,陆老爹就端着盘子出门了。
  冯家院子里的人还没散去,突然见得陆老爹上门都是忐忑起身,暗暗猜测着,陆家是不是要反悔,收回教授村人种菜的承诺。
  没想到,陆老爹提都没提,只说众人出力守村寨就好,陆家出银钱米粮建房子。
  村人听得羞愧,都道陆家仁义,纷纷道谢。老冯爷就着茶水吃着馅饼,笑的也是老眼眯成一条缝儿了。
  老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好虎架不住群狼。只要村里人有良心,记得陆家的好,团结一致对外,老熊岭早晚都会发达起来,子孙后代的日子是不用愁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老冯爷慢悠悠擦了嘴,又把没吃完的馅饼给了小孙子,为今日之事下了个决断,“今后老熊岭上,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小米琢磨了什么新奇东西,还是村里人跟着种了什么,都不许漏出一句。若是谁家里,有一个不听话的,就全家撵下岭去,永远不能回来!”
  “是,老冯爷放心。”
  “对,谁也不是没良心的。”
  “都看好家里媳妇儿,只要她们不回娘家胡说,就没什么大事。”
  “还有城里的货郎就别让进村了,这些人走村串寨,最是碎嘴。”

  ☆、第045章 喜讯

  众人都是七嘴八舌应和,转而又说了几句闲话儿,就散掉了。刘家连半个时辰都没耽搁,直接就把招娣儿送回了家。刘婶子顺带把兄弟骂了个半死,狠狠抓了弟媳妇个满脸开花,这才回了老熊岭。
  第二日小米寻了众人切土豆种,如同往常一样,第一个喊了刘婶子和桂枝儿婆媳,闲话儿时候又把过些时日众人建房子时候的一日三餐交给刘婶子负责。
  这份信任让刘婶子感激的偷偷抹眼泪,村里小媳妇儿们见了,也就抹去了那么一点点隔阂,重新待刘家婆媳亲热起来。
  几千斤土豆,听起来很多,但十几个妇人围在一起,边说笑边用小刀掰起来,也不过一日就忙完了。
  第三日一早,村里的汉子们就到了陆家,两人一只犁杖,一人前边拉,一人后边扶着,另外还有一人挎着篮子往犁杖豁开的垄沟里埋土豆种块。
  这相比栽苞谷苗可是个费工夫的活计,妇人们眼见这般,也是取了筐露帮忙埋土豆种。
  小米带着刘婶子在山口和地头交接之处转了好半晌,选了个平坦又遮风的地方,喊了村里后生帮忙先建了两间草棚。
  不过是木杆子埋进地里做支撑,左右和后侧用木板围住,棚顶蒙一层厚油纸和树枝,遮挡日头和风雨,不过半日,草棚就建成了。
  一间装粮食菜蔬和杂物,一间搭两个土灶,安上大铁锅,以后建房子或者秋收时候都能在这里张罗饭菜,省的岭上岭下来回折腾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里取水不方便,山上倒是有小溪流淌下来。但那只是雨水丰沛的夏季,其余三季,窄窄的河道都是干涸的。
  解决办法也简单,就是挖井。
  小米是个直爽又不拖泥带水的脾气,宁可晚建几日土坯房,也要把水井先挖出来。
  于是,田里栽完土豆之后,刘叔就同陆老大去镇里请了一个小包工队回来。带队的老头儿姓钟,看着很是老迈,头发都白透了,但实际年岁却没比陆老爹大多少,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困苦和艰难。
  小米心软,谈价格的时候,不但包了三餐,还多给了五百文工钱。
  钟老头儿带着几个子侄,很是感激,连连保证一定把水井挖深挖好。
  小米把挖井的事托给了刘叔,做饭的事托给了刘婶子,再有陆老大时不时帮把手,若是还不够,还有杨伯和冯简更是整日去田里转悠呢。
  这般下来,她倒是难得清闲了。偶尔算算账,练习一下针线,甚至还把菜棚里的豌豆苗和青瓜,紫瓜秧都挪去了山下特意留出的一片菜田。
  日子过得平顺,她就惦记起了去给书院送东西的二哥怎么还不回来。
  不想,二哥没盼回来,倒是陈掌柜兴冲冲上门了。
  小米还以为老掌柜又来割青菜,很是有些后悔。当初一是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二来也是海布太贵,总共也没种几棚子青菜。
  时日越久,离得春日越近,青菜价格越是掉的厉害。所以,几乎菜苗不到五寸高就割掉卖了,而新播的种子还不曾长出来,倒是有些青黄不接了。
  “陈掌柜,怕是您今日要白跑一趟了,青菜这两日割不下来。”
  不想,陈掌柜却是摆手,笑道,“不是啊,陆姑娘,我今日可不是来割菜的,是另一件大喜事。”
  “大喜事?”小米疑惑,但转而却是想起先前送走的毛绒玩偶,于是惊喜问道,“可是那些彼得兔卖掉了?”
  “对,对,就是那些兔子,简直卖疯了!”
  陈掌柜多年经商,自问也见过大场面,不至于为了一桩买卖就欢喜的如此失态。但小小几只兔子,卖出了天价,还是让他忍耐不住,几乎是一接到儿子的信,就立刻赶了过来。
  小米也是欢喜,跑去门口高声喊了高仁,“快去田里请冯大哥回来,就说我的兔子卖掉了!”
  这几日,陆老爹不知道在哪里寻了一本古籍,拉着杨伯夜夜研读到很晚。小米就琢磨着给他们做些好克化的点心,夜里饿了就垫垫肚子。正巧,村里小媳妇儿们念着孩子们每日在陆家都要得些吃食,就合伙送了一篮子鸡蛋。她就蒸了最简单的白蛋糕,绵软又香甜,几乎立刻得到了全家的喜爱。
  特别是高仁,怎么吃也吃不够,今日更是从蛋糕一上蒸笼就守在灶间不肯动地方。
  这会儿听小米支使他跑腿,他自然有些不情愿,低了头装作听不到。
  小米好气又好笑,赶紧利诱,“快去,一会儿多分你两块蛋糕!”
  果然,高仁的听觉立刻就恢复了,一溜烟跑出门去了田里。
  很快,冯简就回来了。初春的暖风吹起了他的衣角,那般施施然迈过门槛,就如同从阳光里走出来一般。
  小米欢喜的扑了上去,嚷道,“冯大哥,我的兔子卖掉了,卖掉了!”
  “好,恭喜你还卖了个高价!”
  冯简扫了一眼堂屋里的陈掌柜,极力忍耐着没有把欢喜如同精灵一样绕着他飞舞的小米抱在怀里。但开口时候却是出了纰漏,惹得小米好奇问道,“你怎么知道是高价,我还没问陈掌柜呢?”
  冯简眉梢一挑,赶紧补救,“当然是猜的,若不是高价,陈掌柜也不至于特意赶来报喜。”
  两人说着话,已经进了堂屋。陈掌柜起身同冯简行礼,笑眯眯接口道,“冯公子猜的不错,犬子特意谴人送了书信说的明白。他运了那些兔子回去的时候,正好碰巧赶上大长公主府上的永宁郡主生辰,犬子费了一番功夫献了一只箱子上去,结果那些赴宴的贵女们都看中了,把剩下十几只箱子一抢而空。长公主也被惊动了,听说陆姑娘苦心操持家务,供给父兄读书,很是赞赏,特意多给了一倍银子做赏赐。”
  说着话儿,他就掏出了一只方方正正的荷包,荷包微微鼓起,装了厚厚一沓银票。
  “十六只兔子,第一只卖了五十两,其余都是一百两,总共一千五百五十两。我换了大通钱庄的银票,都在这里了。”
  小米看着银票,怔愣了好久,还是有些回不过神来。她也不是没想过,这些毛绒玩具也许会大卖。但多半猜测买家会是家境殷实的大户小姐,却从来没想过,这小小的兔子会杀进公主府,跳进那些郡主闺女的怀抱。
  随手做个小东西,就能得到推崇喜爱,这剧情不是那些玛丽苏穿越文的节奏吗?她一个老老实实种田的,就打算吃穿不愁,小富即安,怎么也乱入了一把?
  “这…实在太吓人了!”
  “哈哈,可不是嘛,我刚接了信,也是吓了一跳。”
  陈掌柜眼见小米惊得张口结舌,心头倒是莫名舒坦很多。本来就是嘛,一个小姑娘即便聪慧了些,总是历事少,怎么可能比他一个老商贾更沉稳?
  “不过,这可是大好事啊,陆姑娘。你看,是不是趁着京都那边大卖,咱们再缝制一批?”
  即便先前早有约定,陈掌柜也明白物依稀为贵的道理,但白花花的银子实在诱人,谁都想多赚一些啊。
  小米却摇头,坚持道,“陈掌柜,你也知道京都那些贵女,之所以追捧咱们的玩偶,多半是因为新奇和稀罕,若是卖得人手一只,怕是到时候就没人喜欢了,自然也不会有这样的高价了。”
  陈掌柜心疼的嘴里啧啧有声,到底还是忍痛叹气道,“好吧,姑娘别忘了早些把那些画本画出来,我家那小子还眼巴巴等着呢。若是不能按时送去,怕是那些贵女都能让人打上门去了。”
  说罢,他犹豫了一瞬,还是说道,“我家那小子已经不在唐家做事了,换了新东家。不过因为这兔子卖得好,我家小子也因祸得福,在京都认识了很多人,以后姑娘有事,尽管开口让他去办。”
  小米听得疑惑,还要再问的时候,冯简却是岔开了话头儿,“京都可还有旁的大事发生?”
  陈掌柜摇头,“那倒是没有,咱们这位君主英明,边境又是多年无战事,自是政通人和。太子又在太庙祈福,学习帝王之道,京都很是安静。”
  冯简眼底闪过一抹莫名,脸色却是和缓很多。
  小米数了四百两银票出来,推到陈掌柜跟前,“按照约定,这是掌柜该得的辛苦银钱。”
  “哎呀,多了,多了,只要三百两就好。”
  陈掌柜见多了几十两,赶紧推拒。
  小米却是坚持,“掌柜的不要客气,多出那几十两银子就置办一些土产给陈大哥送去,算是我谢他辛苦奔走了。”
  “那…那我就不客气了,”陈掌柜这才笑眯眯收了,转而夸赞道,“陆姑娘就是大方,若是身为男儿,怕是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要退避三舍了。”
  “不会,姜是老的辣,我还指望您老人家多提点我呢。”
  小米笑嘻嘻捧了一句,哄得陈掌柜眉开眼笑,随后又问道,“陆大少爷呢,我方才瞧着豌豆青瓜那些秧苗都栽下地了,若是大少爷不忙,带我到处看看,可好?”
  “这有什么难的?您稍等!”
  小米出了堂屋,正好见到自家大哥从院外进来,于是喊了他,嘱咐几句就送了陈老掌柜同他去了菜园。
  没了外人,小米立刻卸掉了沉稳的模样,捏了银票,小蜜蜂一般欢快的满屋乱飞。
  “哈哈,发财了,发财了!这可真是一本万利啊,早知道我就缝一百只兔子了,一只一百两,就是一万两!”

  ☆、第046章 有福同享

  冯简笑的翘起了嘴角,脸上刚硬的线条软的不能再软,脚下不着痕迹踢开挡路的小物件,生怕绊了她,口中打趣道,“你如今再缝也不晚。”
  “哎呀,不成,真送一百只兔子去,怕是就卖一两银了,太亏,太亏!”
  小米也不过是说着玩儿,哪里就真那么贪财。
  “一会儿提醒我啊,请陈掌柜回去之后送些衣料来。先前不知道兔子卖这么多银子,给嫂子们的工钱太少了。如今怎么也要补一些,正好春日来了,每人给块料子做新衣最好。”
  冯简最爱小米这个大方爽朗的脾气,心善又不心软。有了好东西,从来不会忘掉给予她帮助的人,遇到恶人也不会委曲求全。
  “好,你自己也多做几套好衣裙,买些首饰。”
  “我看看再说,倒是你和我爹他们都该添薄衣衫了。还要添一套粗布的,下地走动时候方便…”
  两人这样边笑边商量,倒是同普通人家的小夫妻话家常,没什么两样。
  偏偏两人都没什么知觉,倒是惹得跑来催促开锅的高仁翻着白眼又跑掉了。
  这时候,再贪吃也不能进去,主子的眼刀太吓人,毕竟小命还是比蛋糕重要…
  陈掌柜是个精明又本分的,带上一盒子小米准备的蛋糕,回城之后,才过午后就让小伙计送来了几只箱子,各种花色的布料塞得满满当当。绸缎颜色艳丽一些,细棉布就偏于素雅,但看得出都是好东西。
  小伙计笑嘻嘻行礼,说道,“陆姑娘,我们掌柜说了,请你用多少记个数目就好,剩下就等我们下次来运菜时候一起带回去。”
  “好,替我多谢陆掌柜。”
  小米本来就觉得料子有些多,这会儿听说陈掌柜是存了让她挑拣的心思,自然欢喜。记得去年秋日,她还为了家里没有余粮犯愁,如今不过半年,居然就如同大户人家一般,居然可以足不出户,坐在家里挑拣布料了。
  有时候想想,真是恍然如梦一般。但她却并不觉得哪里忐忑,或者不踏实。这样的日子是她一步步走来的,是她竭尽全力拼出来的!
  “杨伯,帮我给这位小兄弟取两块蛋糕路上垫肚子。我先选选料子,咱们全家都做两套新衣。”
  “好啊。”
  杨伯笑眯眯拎着烟袋锅带了小伙计出门,从护食的高仁手里抢了两块蛋糕,送走了满脸惊喜的小伙计。
  陆家老少听得消息,正好天色也将近黄昏就都凑了回来。
  小米如同春日里的蝴蝶一般,上下翻飞,这匹布料给老爹比比,那匹铺到冯简身上量量,忙的满头汗珠,依旧笑嘻嘻的不肯停手…
  陆家的晚饭,难得擀了面条,简单配了肉酱就糊弄了一顿。
  但却没人抱怨,就是高仁都是老老实实站在那里任凭小米在身上比来比去,不时参合几句。
  “我不要领子太高的!”
  “我要大红!”
  可惜,最后都在小米的“爆栗子”下,被无情镇压了。
  “老实呆着,又不是成亲,整天穿什么大红色,春日了也穿点儿鲜嫩的,这个荷叶绿最好,做条裤子也耐脏。”
  一家子吵吵嚷嚷,倒也热闹。
  陆老爹一手拿着书,却是不肯进屋去看,不时扫两眼众人,脸上笑的欢喜。
  老杨更是笑眯眯的,嘴里吧嗒着烟袋,吐几个惬意的烟圈儿…
  待得全家都量好尺寸,又定好花色,天色已经都暗了下来。
  想起出门在外的陆老二,还有书院的陆老三,小米很是惦记,但陈掌柜已经答应再去丰州的时候顺路打听一下了。本身陆老二又是个武艺高强的,他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倒是不用担心他被人欺负。
  于是,这事也就被她扔去了脑后。
  自从进了春日,天色就一日比一日长。虽然山林里已经重新热闹起来,但猎人们却是遵循祖上传下的规矩,绝对不在这个时候进林子。
  因为春日野兽繁衍,若是大肆捕杀绝了根儿,暂时是富庶了,却也绝了子孙后代糊口活命的根基。
  好在,今年有陆家帮扶,家家户户的田里都栽了包谷苗。男人们白日里去帮陆家做活儿,又带出去一张嘴,孩子们在学堂也是常常吃饱肚子回来。这么里外一算,家里粮食就省下很多,老人和女人们也就能放心吃饱了。
  这般下来,整个老熊岭的男女老少,不但没有如同往年春时苦熬的干瘦,反倒各个红光满面,胖了许多。
  年轻小夫妻免不得夜里就多“活动”一下,于是,年后村里已经接二连三听得很多次好消息了。
  小米还是在喊了老少妇人们来家里分布料的时候,听得刘婶子说起的。
  原本这话不该跟她一个小姑娘说,但陆家没有女主人,小米又是掌家的,平日聪慧的不像小姑娘,刘婶子也就同她说说,备着到时候走个礼之类。
  小米倒是替那怀孕的两个小嫂子欢喜,转而想起自家没成亲的三个哥哥,算起来,陆老大已经有十九了,足够成家立业了。
  虽说要守娘亲白氏的孝期二十七个月,但农家一般过了半年就允准儿女成亲的,毕竟亡者已逝,活人还要继续活着啊。
  小米心里把这事划了一笔,眼下却不是着急这事的时候。
  “嫂子们,今日寻你们过来,是有件大好事要说。那些送去京都售卖的兔子,卖了个好价钱。我当初说过,要给嫂子们分些布料做新衣裙。今日陈掌柜那里派人送了不少绸缎,花色特别好,你们赶紧选选。春日了,咱们都做套新衣裙穿!”
  “哎呀,兔子卖出去了!”
  “昨日我们闲话还说起,就怕兔子卖不出去,可惜小米妹子投进去那些本钱了。不曾想,真卖出去了,太好了!”
  “就是,就是,昨日我家狗剩儿爹抓了一只活兔子回来,我还念叨呢。一只兔子的本钱都够买十只活兔子了!”
  妇人们没有一个问起兔子卖了多少钱,倒是都替小米没有折了本钱欢喜。
  这就是淳朴的乡情,无时无刻不让人心暖,也是小米有了什么好事都愿意拉着老熊岭家家户户的原因。
  她伸手打开地上的几只大箱子,招呼道,“嫂子们别只顾说话,赶紧上手。我家里需要用的,我都挑完了。嫂子们喜欢哪个花色的料子,尽管拿。怀了身孕的嫂子多拿一块细棉给没出世的小侄儿做包被,算是我这个当姑姑的提前疼他们了。”
  屋子里照旧点了两盏油灯,很是明亮。这会儿照在满箱子的布料上,五颜六色,喜得老少妇人们都是激动起来。
  “哎呀,这么多料子!”
  “这花色真好啊,我前日进城看一个富家小姐穿了这样的裙子!”
  “这怕是要不少银子吧,”有小媳妇儿特别懂事,犹豫着不肯伸手,“小米,你留着自己做衣裙吧,我们都有衣衫穿,再说平日已经没少得你的贴补了。”
  “嫂子们,我让你们拿,你们就尽管拿。我可是小气着呢,若是不赚银钱,怕是你们先前的工钱,我都要讨回来,哪里还能给你们分布料做新衣!”
  小米笑的得意,伸手扯了一块松花绸缎往刘婶子身上比量着,“婶子,这料子你做件衣衫,下边再配条棕裙,出去走动时候穿着,保管体面。”
  刘婶子摸着顺滑无比的绸面,哪有不喜欢的,忍不住感慨,“咱们京都那位皇上最是开明,早年下旨,不分贵贱,均可穿绸缎。否则就是小米有心,咱们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小米倒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她也不好多问,暴露自己不是“土著”的秘密。于是,笑嘻嘻拉了小媳妇们选料子。
  猎户们都是日子过得紧吧,平日去布庄多是选便宜的粗布料子,如今这么多绸缎和细棉放在跟前。
  爱美的小媳妇儿们都兴奋了,叽叽喳喳讨论着配色,绣什么花纹,做什么式样的衣裙,真是比过年都热闹。
  小米挑了一块天水碧的料子打算给自己做件衣衫,配一条白底撒花裙子。
  桂枝儿直接把料子抢了去,笑道,“你可别糟蹋好料子,还是我来做吧。”
  “好啊,嫂子手艺好,以后我出料子,嫂子出手艺,你肚里小侄儿的衣衫我也包了。”
  小米也不客气,直接当了甩手掌柜,听得众人都是笑起来,纷纷嚷着,“哎呀,这样的好事,我们也要分一份。”
  说笑了一阵,料子也分好了,就有心思活络的小媳妇儿试探问道,“小米,既然兔子卖了好价钱,咱们是不是多做一些啊?”
  “不用,咱们的兔子卖给了京都的贵人,她们喜欢的就是‘稀罕’俩字,若是满大街卖的都是,人家以后也不买了呢。”
  小米拾掇着箱子里剩余的布料,笑着应道,“我同那边的商家约好了,每三月出一种新式样的玩偶。这样算下来,针线活也不算太多。以后嫂子们,每隔三日的晚饭后,聚到我这里来,咱们一起做做针线,说说闲话儿,也就足够把活计都忙了。”
  “好,左右家里也没有活计,大长夜的,一起做活说话最好了。”
  “哎呀,你可别说晚上没活计。若是都闲着,你那肚子是怎么鼓起来的?”
  小媳妇儿们玩笑惯了,说着话儿就打闹起来。
  小米假装听不见,笑嘻嘻不肯应声。倒是那个口无遮拦的小媳妇儿被刘婶子狠狠瞪了一眼,捂了嘴笑个不停。

  ☆、第047章 声名远播

  很快,夜色就深了,众人纷纷告辞。
  临出门前,小米每人又塞了一样东西在她们手里,悄悄笑道,“这是贴补嫂子们的,怎么用我可是不管的。别人问起,我也不知道啊!”
  众人听得疑惑,但是夜色黑沉,来不及仔细探勘,倒得家里借着昏暗的油灯,这才发现,居然是一串铜钱。
  数一数,足有一百之数。
  已是睡了一觉的男人们被吵醒,含糊问道,“怎么还不睡?可是小米又寻你们帮忙做活儿了?”
  “没有,”小媳妇儿赶紧把铜钱串子藏到了暗处,笑着应道,“小米的那些兔子卖出去了,一人分了我们一块料子做新衣衫呢。”
  “卖出去就好,快睡吧。”
  “好。”
  小媳妇儿麻利的把铜钱藏进箱子,躺在炕上悄悄盘算着,改日回了娘家,就把铜钱带去。自己日子过好了,总不能忘了受苦的爹娘。
  这般想法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几乎没几日,老熊岭上的小媳妇儿都提出要回娘家。
  没有公婆的还好些,男人们那里打个招呼就成了,有公婆的自然要费一番口舌,但也终于成行了。
  老熊岭先前实在太过贫穷,能嫁到这里的姑娘通常都是娘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或者在家不受重视,没人疼爱的孤女。
  如今这般穿了新衣裙回娘家,或者拎着点心烟叶酒坛子,或者干脆塞了私房钱给爹娘。
  即便她们记着村里的规矩,不肯多说半句,但总免不得让老熊岭发达的传言更盛了。
  很多事情,若是敞开了大大方方邀请人来看,兴许还没人感兴趣。但越藏着掖着,神神秘秘,反倒越多人想要一探究竟。
  之后,老熊岭这个名字在十里八村算是彻底红火了一把。
  往日,半个人影儿都找不到的山路上,居然繁忙了起来。
  赶来拜访亲家的,探望闺女或者姑姑姨母的,或者挑着担子叫卖点心小食和针头线脑儿的小贩,还有眼睛像钩子一样的媒婆,都是聚到了老熊岭。
  可惜,不管什么人,尽皆都被挡在了老熊岭的山口。
  钟老头儿带着子侄儿忙了这几日,对陆家可是感激的不成。以往给别人家做工,别说供给饭食,最后不克扣工钱就算厚道了。
  但陆家呢,早饭是粥和两合面儿馒头,中午晚上还有炖菜,菜里甚至有肉片,吃的他们老少几个,即便整日累得挥汗如雨,居然眼见着都胖了起来。
  人与人相处,从来都是两好合一好。陆家如此厚道,钟老头儿爷几个越发想把活计做好,恨不得把井壁青石都雕出花儿来。
  这一日正是歇晌儿的时候,村里两个后生用筷子穿了馒头,端了菜碗,一口馒头一口菜汤,守了山口说笑。
  结果,外人都聚在山口的时候,他们就有些拦阻不住了。
  钟老头儿一见这样,赶紧撵了小儿子去岭上报信儿,然后饭也不吃了,带了其余几个儿子侄子赶过去帮忙儿。
  待得岭上人家得了消息,老冯爷喊了一众汉子,亲自赶到了岭口。
  尚且离得很远,就听得一个老婆子扯着脖子叫嚷,“怎么的,我们家闺女嫁了过来,我这当娘的来看看都不成了?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把我闺女怎么着了?不成,我就是要进去!”
  老冯爷听得眉头紧皱,回身问一众村汉,“这是谁家亲戚?”
  有个中年汉子站出来,黑着脸应道,“是我们亲家,石头媳妇翠兰的娘。”
  “去喊翠兰来!”
  “好。”
  那中年汉子拔腿就往回跑,很快众人就到了谷口。老冯爷到了地头儿,一改往日的慈和模样,直接拱手同岭口外几个陌生人行礼,末了冷淡说道,“各位,不知有何贵干?我们老熊岭虽然是山野之地,可也不是谁都能来撒野的地方!有话赶紧说,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哎,你这老头子,怎么说话呢?我闺女嫁过来了,我这当娘的来看看,还不成啊?”
  那一脸横肉的刁婆子第一个开了口,翻着白眼的模样,很是有些讨厌。老冯爷没理她,又看向另外几人。
  另外几人却是没那婆子刁钻,或者说是货郎,或者说是来买毛皮。
  老冯爷这才恢复了笑脸,同几个外来人寒暄,“多谢各位有生意的时候,想着我们老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