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般几日下来,倒是让那些不太情愿进门,存了送银子巴结心思的女客,反倒多了几分兴致。加者这包包实在是比荷包实用太多了,渐渐倒是真心喜欢上了。
  特别是丫鬟婆子们,出门时候拾掇一两件替换的衣衫,一包点心,简单的用物,都能放到包里,无论拎着还是背着都方便,可是比那些动不动就散掉的包裹皮好多了。
  就这般,日子一日日过着,眨眼就将近一月了。经过紧急准备,全民动员,东征事宜终于落定,朝堂上,承德帝亲口宣布,三日后,也就是四月十六大军出发,东征逍遥岛,为国除害,为东海百姓报仇!
  茶馆酒楼里,再次被热血檄文席卷,无数文人墨客以笔为刀,历数拜火教多年来对大元的压榨危害,惹得众人更是愤慨。恨不得一人一口口水,直接把逍遥岛淹没才好。
  镇南侯府里,小米也是忙的团团转。先前琢磨的那些伤药和药包,她只做了一个引导,成功之后就被毕三叔带去了军营,封泽早有吩咐,兵部后勤就准备了。
  她如今忙碌,只是为了自己东征之路的衣食住行。
  先前那些备下的肉酱,各色腊肉,干菜,都要装箱子,特意定做的两辆马车也送了过来。
  一辆马车平日要常坐,自然以舒服为主,各色放零食的暗阁,固定茶壶的小茶几,能塞下被褥的夹层,包了毛皮的车厢板…简直是但凡想得到的,都做到了。
  另一辆马车就是备着路上一边行军一边做吃食了。固定的小炉子,各色带着密封盖子的盆碗,调料食材,塞满了马车下的夹层还有棚顶的隔断。
  韩姨母早就同红梅商量好了,红梅留下,她则跟着小米一起出门。
  这一早晨忙碌下来,待得两辆马车都塞满,她很是有些哭笑不得。若不是整个京都都热血沸腾的如同要爆炸,她甚至以为这次出门不是作战,而是一次简单又欢快的野游呢。
  刀嬷嬷带着人抬了一只硕大的火腿走了进来,笑道,“韩家妹子,小姐呢?”
  “小姐去街上了,说是两样调料不足。”
  韩姨母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子,笑道,“可是火腿买回来了?”
  “是啊,先挂在灶间儿,等出发时候再塞车里吧。”
  “成,这东西也不怕发霉坏了,先吹着风,小姐回来听她安排。”
  韩姨母应了,很是替自己小姐这般饿了一冬的小兽一般拼命划拉吃食有些不好意思,又道,“我们小姐就喜欢折腾吃食,这路上生怕殿下吃不好,真是食材比药材带的都多呢。”
  刀嬷嬷在侯府这样的将门伺候一辈子,可是比韩姨母懂得太多了,听了这话就赶紧拉了她的手,笑道,“妹子,你可是不知道。行军在外,若是受伤忍一些疼痛,反倒是小事。最让人忍不了的,就是顿顿干饼就冷水。若是吃不到热饭,没两日就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小姐多准备一些食材,路上不必大鱼大肉,只是一碗热粥,都能让人吃出鲍鱼海参的滋味。”
  韩姨母这才恍然大悟,有些脸红道,“我还当小姐小孩子脾气,把出门做游玩了。没想到…”
  “小姐也是心疼殿下,殿下恐怕也是第一次出征,路上多有不便,多准备一些,也能多照料殿下。再说了,小姐那般心善的脾气,怕是连同高仁,墨玉郡主啊,还有伺候殿下的人手,都要照料周全呢。”
  刀嬷嬷毕竟年岁大,看事情看得更透彻,听得韩姨母连连点头。
  小米正好从街上回来,正好听了一半,就笑道,“嬷嬷,你是不是悄悄跑我心里去偷听了,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刀嬷嬷笑的爽朗,应道,“小姐回来了,老奴哪有那个本事,不过是小姐同我家夫人一个脾气,老奴伺候了夫人这么多年,自然在清楚不过了。”
  “那就劳烦嬷嬷帮着姨母看看,还缺些什么。我们毕竟都没出征过,按照出游准备,也不知道是不是遗漏了什么。”
  “好,小姐放心。”
  小米同韩姨母点点头,就进了屋子。留下韩姨母小声道,“我怎么瞧着小姐脸色不好,难道出门碰到什么烦心事了。”
  刀嬷嬷摆摆手,一边接过她递来的单子,一边低声道,“我听说三少爷报了随军书吏,小姐许是为这事心烦。”
  “什么?”韩姨母皱了眉头,“三少爷可是探花郎,进翰林院也成,或者外放也该是个从六品官,怎么去做了没品级的书吏?”
  “还不是为了小姐,三少爷这是不放心小姐跟着去东征呢。”
  刀嬷嬷眼底含了三分羡慕,大宅门里,别说妻妾之间,就是流了同样血脉的亲兄弟之间,也多有争斗。暗害阴私无数,什么离奇之事没有过啊。
  但如同陆家兄妹这般,妹妹照顾兄长堪比母亲,事无巨细,倾心倾力。而兄长为了护着妹妹,也是压上前程也眼睛都不眨一下。
  实在是不知让多少人羡慕,却又无法得到呢。
  韩姨母也是点头,但老熊岭住久了,倒是也习惯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二少爷不在,若是二少爷在,怕是一定要跟着,三少爷倒是可以留下了。”
  屋子里的小米听着两人在院子里一边忙碌一边说笑,低头转着手里的茶碗,心底很有几分复杂。
  她原本真没想到嫁给一国太子,做这个什么太子妃。
  在她看来,她有聪慧的大脑,前世带来的诸多知识做底蕴,不必富可敌国,日子想要富庶还是很简单的。
  若是能寻到一个相知相爱的人,可以保护她和家人,就最好不过了。
  哪里想到,这个人她找到了,却有些出乎意料的“强悍”。
  比如初始她想要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得到的却是一只直接挥开了满天乌云的大手,这愿望实现的实在有些太彻底了。
  如今,陆家从一个耕读传家的小门户,变成了国公府。
  陆老爹一辈子除了死心塌地的爱着白氏,就剩了读书,如今也赶鸭子上架学着做个国公爷。
  三个哥哥,大哥二哥中有一个要做世子,三哥如今刚刚踏上青云路,为了她就一拐弯跳进了东征大军…
  有时候,外人看着,她为老熊岭带来了山海一样的荣耀,鸡犬升天一般。
  其实在她看来,也许一家人终老老熊岭那处小小的世外桃源,才是最好的吧。
  “哐当!”
  她正想的出神,窗子却是突然被推开了。
  高仁怀里抱了个包裹,从窗外翻了进来,一脸不耐烦的把包裹扔到桌子上,嚷道,“喏,这是太子给你的!”
  “给我的,什么啊?”
  小米瞪了高仁一眼,放下茶碗,还没忘了训他一句,“下次走门,又不是小偷,总翻什么窗户?”
  高仁翻了个白眼,随手开了点心盒子寻吃的,完全当耳边风了。
  小米也是习惯了,又敲了他一记这才开了包裹。
  包裹里放了一匹浅青色的细纱,蝉翼一样薄,拿起来很是轻盈,低头嗅嗅,好似又带了一丝清新之气。
  “呀…这是雨华纱?”
  不等小米问询,端了茶水进来的刀嬷嬷就惊呼起来。
  “可是太子殿下送来的?”
  高仁许是噎到了,倒了一杯茶水灌下去,这才应道,“是,小米给他送了这么多日的饭菜,才给这么一匹纱做回礼,吝啬!”
  “哎呀,可不能这么说。”
  刀嬷嬷生怕他把手上的点心屑蹭到纱料上,抢着把包裹挪远一些,末了才道,“小姐,这料子可一定要保存好了啊。这是雨华纱啊,三年才出一批的绝好料子。据说这料子尘土不沾,自带雨后清新之气,若是能做一套衣衫,行路最是方便。殿下这是怕小姐跟着行军吃苦,特意寻来的。”
  说着话,她笑的更是欢喜,毕竟小米也是半个铁家闺女,这般得太子殿下的宠爱,也是她这个铁家忠仆乐于见到的。
  小米也是心里甜的好似喝了蜜,这般忙碌的时候,心爱的人依旧没忘了这般替她着想,这如何不让她欢喜。
  不过,这样的料子做衣衫…
  “嬷嬷,东征要行军千里赶到董海军,这样的天气,风尘仆仆,几乎挡不住。这料子做衣衫太可惜了,不如剪成小块,做成口罩,分发下去,赶路的时候,大家也都少吃些灰土。”
  “口罩是什么?”
  刀嬷嬷听得疑惑,但更多的是心疼,“小姐,这么好的料子,剪碎了,实在太…”
  “嬷嬷听我的没错,咱们先做两个试试。”
  小米打定主意,说做就做。小小的口罩,不过几剪刀,几圈针线,两道细绳挂到耳朵上,如此简单。
  刀嬷嬷和随后进来的韩姨母,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两个。
  小米取了一个蒙上口鼻,果然这纱很是神奇,半点儿不觉得气闷,隐约还有觉得过滤的空气有些青草气息。

  ☆、第320章 誓师

  她站在风口,很是大喘了几口气,更觉舒服,于是就笑道,“嬷嬷,姨母,帮我多叫一些人手做口罩。最好明日都给封大哥送过去,就算不能全军每人一只,起码近卫军,还有斥候之类比较辛苦的兵卒要发一个啊。”
  刀嬷嬷同韩姨母对视一眼,都是无奈又心疼,但转而心里却是待小米更敬重了三分。
  不藏私心,一切以家国利益出发。这样的女子,才真的堪为一国之母,太子良配。
  怪不得满京都的贵女娇娘,太子就偏偏对这个农家姑娘死心塌地,爱若珍宝。
  一匹雨华纱送去,换来满满一箱子的古怪口罩。
  封泽也很疑惑,他拿起来一只,比量着戴到口鼻之上,试着呼吸了几次,嘴角忍不住也翘了起来。
  奉命前来送东西的刀嬷嬷,见此,赶紧笑道,“殿下,我们小姐说了,这么好的东西做衣衫可惜了,就吩咐我们帮忙做了这么多口罩。行路辛苦,风尘仆仆,遮一下口鼻,将士们也舒坦一些。”
  封泽点头,想了想吩咐一旁的福公公,“内造监送来的那批首饰,选两套给嬷嬷带回去。”
  “是,殿下。”福公公凑趣,笑道,“郡主同嬷嬷们为将士们如此着想,老奴看着都心暖,一定挑两套最好最精致的。”
  刀嬷嬷道谢,也没有多留,就行礼告辞,却被封泽拦住了,“嬷嬷,带句话给小米,要她放心,孤一切都安排好了。”
  刀嬷嬷猜到是陆谦随军做书吏一事,就赶紧应道,“是,殿下。小姐自从得了消息,一句都没问,想必也是知道殿下会安排妥当的。
  果然,这句话让封泽脸上神色更暖了三分。
  刀嬷嬷送了一箱子进宫,换回两只小匣子,到了侯府,惹得红梅和韩姨母,连同院子里伺候的几个有脸面的大丫鬟都是好奇。
  小米亲手开了盒子,只见盒子里分别放了两套发簪,一套赤金,一套纯银,都是以十二花色为主。迎春,玉兰,金菊,冬梅…
  内造监的大师傅们可是大元最厉害的匠人,手艺自然比外边的银楼要好上太多了。没支簪子都打磨的很是光滑精良,花头儿更是雕的栩栩如生,好似微风吹过,那花蕊都会颤抖一般。
  女子们无论老少,从来都对首饰没有抵抗力啊,更何况还是如此的好东西。
  “呀,这簪子真是漂亮。”
  “可不是,翠华楼都没这手艺啊。”
  就是刀嬷嬷都说,“前些年,宫里也常有赏赐下来,但这般精致的,还是第一次见。先前福公公还说要特意帮老奴选一选,老奴以为是客套话,没想到,居然是真的。这次可要谢谢他了。”
  小米也是喜爱,挨个拿起摸了摸,就推了出去。
  “嬷嬷,这次帮忙做口罩的,一人一根银簪,你跟姨母和红梅,一人再加根金簪,其余帮我放起来。留着让老冯爷带回去,给村里的姐妹们添妆。”
  红梅和韩姨母还没觉得什么,毕竟小米一向大方,她们跟着她伺候这么久,什么好东西斗得过。但侯府的几个大丫鬟就觉得惶恐了,倒不是眼界多么窄,而是不过做了一点儿针线,实在是分内之事,如今得了这么贵重的赏赐,很是心虚啊。
  “小姐,奴婢不能要。”
  “是啊,小姐,都是应该的,不过是一些针线。”
  倒是刀嬷嬷眼见小米是真心,就道,“行了,小姐赏赐的,你们就拿着吧。若是觉得受之有愧,以后就多精心伺候小姐就成了。”
  几个丫鬟听了这话,对视一眼,都是欢欢喜喜的上前拿了一支银簪。待得她们退下,刀嬷嬷才同韩姨母和红梅挑了,小米顺手也拿一根插在头上,心情大好。
  眼看出征在即,小庄里众人也是闲不住,这次小米和陆谦都要随军,虽说有封泽和十万大军在,自然是安全无虞,但身边没有几个自家人,总是不放心啊。
  于是,老冯爷同陆老爹商量了几句,亲自点了八个后生。四个跟着小米,四个跟着陆谦,权且算作自家的护卫。有事时候,吩咐一声,总比外人要可靠很多。
  小米和陆谦被唤到小庄吃践行酒,听说这事,主动把后生们叫到跟前,听得他们愿意,这才点头同意。
  这次东征,虽说有些危险,但也是实打实的镀金之旅。只要平安回来,以后也算踏上半条青云路了。
  陆谦以后出仕,说不得最后要步步高升,身边的常随和护卫都要人手。小米更是了不得,无论太子妃还是皇后,必定要有自己的亲卫。
  后生们正值年轻气壮,怎么可能甘心同父辈一般留在村里种田忙作坊,京都的繁华,来过几次,已经在他们的血液里留下了太多的兴奋因子。不闯一闯,谁会甘心。
  事情既然定了下来,自然就更顺利了。
  待得大军出行那日,天色未曾放亮,小米就在小庄上了马车。她几乎留下了所有女装,束起了头发,换了短打衣裤,巴掌宽的腰带,拾掇的很是利落。待得戴上口罩,不仔细分辨都认不出她是个女子。
  高仁自然还是充做车夫,一鞭子下去,就驯的两匹拉扯的黄骠马老老实实。
  倒是韩姨母坐了车厢里,守着齐全的不能再齐全的行礼。
  后边装了厨具杂物的马车,则是村里的两个后生押着。其余都是骑了高头大马,背上简单的双肩旅行包,装的也是满满当当。
  待得小米一行走出二十里,到了京都外第一个驿站的时候,封泽带着大军还不曾出发。
  实在是出征的礼仪太过繁琐,祭天点将,战鼓声声。
  整个京都的人都来送行,大元最精锐的两万虎贲,这次随着太子出征,赶路到东海郡,同镇南侯铁无双的五万镇南军,还有五万东海军,共组十二万大军,誓言碾平逍遥岛,铲除拜火教。
  为东海两万冤死百姓复仇,为无辜遭受毒害的皇后报仇,为大元岁岁纳贡的屈辱血恨!
  缠绵病榻多年,挣扎篝火的承德帝,龙袍加身,冠冕遮面,对着苍天厚土,三叩九拜,虔诚祈愿。
  点将台下,所有百姓也都是跪倒磕头。这一刻,没有了平日茶楼酒馆里的高谈阔论,闲说八卦,尽皆为将士们壮行,为家国安宁祈愿。
  牛皮大鼓,没敲击一下,都好似地动山摇。
  两万将士黑盔黑甲,手执雪亮的刀枪,翻身上马。
  旌旗猎猎,怒焰涛涛。
  封泽一身金色盔甲,大红锦缎披风,如同上古战神,看得所有人热血沸腾。
  “东征必胜,大元威武!”
  “东征必胜,大元威武!”
  所有人都疯了一般高喊,为出征健儿助威!
  封泽手执长枪,奋力向前一指,那枪尖好似划破了长空,为大元开辟一块全新的世界。
  马蹄声声,脚步隆隆。
  东征拉开了序幕,也注定要了结多年的仇恨夙愿…
  蓝天沁提了马缰绳,小步跑到封泽旁边,一脸疲惫的问道,“到哪里扎营,折腾一上午才出门,我渴死了!”
  封泽却是不理会她,她恼的无法又道,“小米呢,她不是也要跟着吗?不会是平日喊得欢,这时候当真躲在京都享福吧?”
  封泽扫了她一眼,眼底有些冷色。浅青色的雨华纱做成的口罩蒙在她口鼻上,使得她半点儿没因为风沙而停了嘴巴。他忽然有些后悔,不该把口罩分给她。
  蓝天沁被看的有些脊背寒凉,还要说话的时候,前边却有匹马跑了过来,一个打扮很是利落的,但并未罩甲的后生,马后插了一杆不算高的红旗,顺利穿过前军,到了封泽跟前,低声道,“殿下,我们郡主已经到了驿站,准备好了饭食。”
  “好,告诉你们郡主少沾手,不可太累,孤随后就到。”
  封泽的神色好似四月春日,几分凉意眨眼间就变得艳阳高照。
  蓝天沁忍不住撇撇嘴,明智的立刻随着那后生跑走了。
  这会儿出京都还不算远,驿站附近有个乡镇,很是繁华,小米趁着天色不晚,抢着买了一些新鲜菜蔬肉食,借了驿站的锅灶,也没炒什么菜色,直接就是擀了一大案板的面条,煮了一大锅的骨头汤,拌了两个爽口的青菜,倒也方便。
  待得大队人马赶到,安营扎寨,忙的差不多,火头军们让每个兵卒都端起了撑着热菜汤的大陶碗,小米才拎着食盒进了中军大帐。
  蓝天沁同高仁跟在后边,晃晃悠悠,哪里有半点儿护卫模样,惹得两个在门前护卫的虎贲偏将很是皱了眉头。
  小米眼见封泽案板上,先前送来的润喉茶已经喝干了,就笑道,“饿了吧?”
  封泽揉揉眉心,虽说自幼就习学,但毕竟是纸上谈兵,当真作为一军主帅,统兵在外,才明白许多事情都不容易。
  只安营扎寨,前哨探行,安灶开伙,就有诸多规矩。
  但这些他却是不打算同小米说,于是应道,“还好。”
  小米也不多问,打开食盒摆了饭桌,“那就先吃饭。”
  一大一小两碗骨汤面,青花碗里,白生生的面条,翠绿的青菜,外加几片微红的牛肉,加上两盘凉拌菜,一盘酱肉,一盘酱瓜片,很是赏心悦目,让人看得胃口大开。
  封泽和小米一人抱了一碗,边吃边说着闲话儿。

  ☆、第321章 东海

  蓝天沁在大帐里转了一圈儿,凑去桌边捏了封泽碗里的一块牛肉塞嘴里。小米笑笑,好似不知道这是挑衅一般,把自己碗里的牛肉挑进封泽碗里,“多吃点儿,如今还没走出多远,做饭还方便,过些日子怕是喝完热汤都不容易了。”
  封泽点头,把牛肉又分回她碗里,应道,“明日随在我旁边一起走,不要单独行动了。”
  小米知道他这是担心,拜火教钻空子找她下手,就点了头。
  “好啊,我尽量不离开你身边,有事让韩姨母去采买。”
  “三哥那里送面条去了?”
  “没有,只送了一盘酱牛肉,三哥分给同伴了。”
  一盏灯,不算亮,照的两个吃面的人如同普通农家夫妻一般,说着普通的话,吃着普通的饭菜。若是陌生人见了,怕是半点儿也猜不出他们身份如何尊贵。
  蓝天沁眼底闪过一抹羡慕,微微又有些恼怒,可惜刚刚抬了手,却是被一颗果核打了正着。
  “喂,你凭什么打我?”
  高仁一点儿歉意都没有,被蓝天沁瞪着,照旧翻了白眼,“你站的不是地方,耽误我扔东西了!”
  “我想站哪里,就站哪里,你算什么东西,敢管本郡主!”
  蓝天沁气得跳脚,高仁却根本不怕,抬手又是一颗果核,这次正中蓝天沁脑门儿。
  蓝天沁哪里忍耐的住,上前就要回手。高仁脚下一窜就出了大帐,蓝天沁立刻追了上去。
  两人一走,大帐里立刻安静下来。
  封泽喝了最后一口面汤,眼见小米也放了碗筷,就扯了她坐进怀里,替她放下粗布衣衫的袖子,低声道,“墨玉郡主,你…”
  小米伸手捂了他的嘴巴,笑道,“你不必解释,我当真不觉得她是个威胁,相反,我说感谢她也不是空话。若是没有她,我早就烧死了,哪里还能随你出征,给你做饭吃。相对于离开你这件事,其余都不重要。”
  封泽听得心里欢喜又温暖,低头在她手心亲了一记,热的小米咯咯笑。他却是叹气,“平常女子说句欢喜,都要脸红。你倒是在哪里学了这么多情话,铁人都能哄得软成面条。”
  小米偷偷吐舌头,她哪里敢说前世那些偶像剧和小言情文里比这肉麻多少倍。只能耍赖道,“那你不喜欢听,以后我不说了?”
  “不,喜欢听。”
  两人笑成一团,还要再说几句的时候,帐篷外却有亲兵高声禀报,“殿下,李将军求见。”
  小米赶紧拾掇了碗筷,装到食盒里同封泽挥挥手。
  走到门口时候,正遇到进门的将领,那将领赶紧行礼,小米笑着回礼,没有一点儿惶恐,也没有半丝倨傲,好似平常的如同邻人相见一般。
  那将领下意识摸了摸挂在腰侧的口罩,神色越发恭敬了三分…
  原本听说太子殿下出征要带上这位并不熟悉的郡主,实在是有些玩笑,毕竟战争从来都同女人无关。
  但从之前准备急救包,炒面做军粮,到处发前分下来的行军口罩,众人对这位未来的太子妃倒是越来越觉得亲近。毕竟不是哪位贵女都能体谅兵卒行军辛苦,而且又如此亲力亲为,想尽办法为众人解忧的。
  不论别人如何,全军上下,倒是很欢喜有这位郡主随行…
  一路无话,晓行夜宿,渐渐远离京都,每日行进百里,早晚两餐,这般不过七八日,就离得东海郡越来越近了。
  天高皇帝远,又临近东海,毗邻拜火教的逍遥岛,百姓自然对于拜火教平日的行事越发清楚。
  听说大军出征是为了碾平逍遥岛,几乎每到一个城镇都有百姓自发赶了家里的猪养送到军营。也有人送了家里的儿郎来投奔,哭诉间,太多的苦难,实在是在京都听不到的。
  有一个老汉拉了家里唯一的闺女跪在路边,一定要把闺女定给军伍里的将士,只为了闺女远离东海,远离拜火教。也有为了报答兵卒们出征,为他家死在拜火教侍卫队手里的三个儿子报仇。
  封泽脸色越来越黑,身为太子,虽然知道拜火教为祸,却哪里知道是如此惨烈。一直以为大元锦绣河山,鲜花遍布,如今就像突然被揭开了华丽的外衣,露出千疮百孔的内里。
  这让他的骄傲,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
  小米亲自出面劝慰老汉父女,又给女孩子拿了银子做嫁妆,感激的父女俩个哭着回去了。
  待得进入东海郡,行军路两旁越发荒凉,不说村落,城镇也多半是十室四空。不说比之京那般繁华,就是北地州府都多有不如。
  蓝天沁许是有些恶趣味,笃定了封泽不敢拿她怎么样,平日骑着马,每每都要提及几句,“太子殿下,怎么样,看到大元的州府如此繁华,可是心里欢喜?”
  封泽不曾言语,却是下令全军加速赶路。
  小米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尽量做些好吃食,引着蓝天沁上马车,堵了嘴巴,少惹封泽。
  这一日,大军终于到了东海郡外百里,远远的,有绣了“铁”字的大旗,带着几百骑士呼啸而来。
  早就前探哨马跑回禀报,“殿下,镇南侯同东海侯百里出迎。”
  小米在车里听见,欢喜的掀开车帘,站在车辕上眺望。
  远远地,路上尘土飞扬,渐渐露出几百骑士,显见是因为天气炎热,并没有罩盔。但铁无双那标志性的红衣和红披风实在太过显眼,绝对不会认错。
  “殿下,我义兄来了!”
  封泽点头,伸手把她从车辕上搂过,直接坐在他身前,打马跑了出去。
  两方人马越来越近,很快就碰到了一处。
  铁无双扫了一眼对面,神色一喜,飞身下马,高喊道,“末将铁无双,给殿下庆安。大元威武!”
  “起来吧,辛苦了,镇南侯。”
  封泽抬了手的马鞭,小米也是低了头,笑道,“大哥,你到了多少日了?干娘可好?”
  “好,母亲留在西南了,托我带了一些特产过来,晚上让人给你搬过去。”
  铁无双同小米使了个眼色,又低声道,“我让人准备好了,若是不累,晚上给大哥炖锅红烧肉,馋了一个月了。”
  “好,这个容易,大哥等着吃个够吧。”
  这兄妹俩多日未见,先前相处也真是如同亲兄妹一般,这会儿两军前说话,好似如同家里一般自然,听得随后上前的东海侯眼底闪过一摸异色,但心里的紧张也去了三分。
  “臣萧炎拜建殿下,大元威武!”
  一路行来,见多了东海郡的萧条,封泽心底压了太多的火气,但这会儿眼见东海侯花白的头发,晒得黑炭一般的脸颊,还有这明显蕴含了消灭拜火教的名字,他的火气就泄了三分。
  但微微皱着的眉头,还是让众人大气都不敢喘。
  铁无双同小米挤挤眼睛,小米赶紧扯了扯封泽的袖子,低声道,“封大哥,天气这么热,赶紧寻地方安营,煮些盐糖水给大伙儿喝吧,否则容易中暑呢。”
  盐糖水是先前路上小米灵机一动想起的法子,每日只要有条件,伙夫营就要煮了分下去。一开始众人都不喜欢味道,但行军就体会出这盐糖水的好处了。虽然一样的出汗,一样的疲惫,却是没有一个眩晕中暑,或者体力不支倒下的。
  果然,封泽抬手让东海侯起身,然后下令道,“镇南侯领路,安营之后再行禀报。”
  “是。”
  众人应声,纷纷上马继续赶路。
  东海侯扯了缰绳,走在路上,却是同铁无双感激的点点头。
  两人来的路上,他曾担心东海的萧条,会让太子殿下不满,当时有红衣杀神之称的铁无双却是摆手笑的一脸神秘,“放心,我家妹子在呢。”
  他自然不懂,为何铁无双口中的妹子在,太子殿下就不会恼怒。
  但这一刻,他彻底明白了。
  铁金刚,绕指柔,中间的距离,不过是一个女子,笑颜如花的女子…
  东海郡地处东海边缘,气候炎热,海产丰富。
  许是听说太子殿下亲征,大军到来,百姓们早早等在路旁。
  远远见了大军的影子就跪倒磕头,激动地痛哭流涕。
  封泽神色越发不好,倒不是怨怪萧炎治理不力,实在是憎恶自己为何没有早些到来。早些发兵征战,解救百姓于水火。
  小米知道他这个样子,劝慰无用,于是就悄悄脱离了队伍,带了高仁和七八个护卫进城去逛了逛水产市场。
  新鲜的鲍鱼,海参,各色海鱼,简直让她欢喜的如同掉进米缸的老鼠。
  带的满载而归,就大显身手,煎炒烹炸,惹得帅帐里,正神色严肃讨论战报的众人都是有些神思不属。
  到底还是铁无双当先开口,笑道,“殿下,难得来到东海,想必郡主已经整治好了饭菜。不如殿下尝尝本地特产,然后再讨论不迟。”
  封泽挑了眉头,扫了一眼外边有些泛黑的天色,点了点头。
  众人都是偷偷松了一口气,起身行礼告辞。
  小米正摆了碗筷,眼见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