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萌夫-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自是可以的。自是老夫的折子递上去。没有将军的快……”他现在就想着越早能够卸下肩上的担子越好。
    “恩。”吕布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之后,陶谦给吕布介绍了一下郯城的官员。徐州能够拿得出手的武将,差不多也就曹豹一个。其他的都是文官。要说这些只会耍嘴皮的,要是平时,肯定没有这么好说话。不过,谁让今天吕布突然杀出来救了徐州呢?而且吕布不管怎么所。都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刘表,所以他们倒是不敢放肆。
    大家认识了之后,陶谦便让人上了酒菜,不过吕布等人并没有喝酒。倒不是说他们不好酒,而是当兵的都知道,战不打完。是不允许喝酒的,否则很容易喝酒误事。
    如今。曹军虽然败退了,但是依然在城外几十里,并没有彻底撤兵,所以他们还要随时保持警惕。
    第二天,曹军并没有再攻城,吕布闲来无事,先检查了一下郯城的防御工事,然后替陶谦往长安送了一份请辞奏章……
    陶谦的请辞奏章很快就到了刘表的手里。可以说,这对刘表,真是瞌睡,有人给送枕头。
    他正在愁,怎么拿下、或是削弱这些州牧手里的权势呢,没想到陶谦竟然主动提出去官回乡养老了。
    若是陶谦在这里,刘表一定会好好地夸一夸他,辞职的太是时候了。所以,刘表很大方的给陶谦的两个儿子,安排了一个好去处,去襄阳读书,读出来后,再根据他们的所长,给他们安排个职位。
    当然,跟着这个赏赐圣旨一起到徐州的,还有荀攸不久将会就任徐州州牧的消息。
    而洛阳,则由刘表的未来亲家,蔡邕接替……
    ******
    再说陶谦,接到刘表给他的密折,快高兴疯了,没想到陛下会看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顺便把他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的问题给解决了,这样一来,就算他现在就去了,也可以瞑目了。
    心情一好,这人身体也好了很多,陶谦一下子感觉年轻了好几岁,就连睡觉都安生了。
    这天晚上,用完饭,他将两个不成器的儿子陶商、陶应叫到跟前。
    “商儿,应儿,阿爹的请辞折子,陛下已经批了。待新的州牧大人一到,阿爹就回老家去了。你们两个……”
    “我们跟阿爹一起回去……”陶商、陶应虽然不成器,文不成武不就,却都是难得的孝子,对自家老子还是很孝顺的,一听说老子要回老家,立马出声要跟着一起。
    “不用,不用。”陶谦挥挥手,心里却很是为两个儿子的孝顺高兴,“陛下特招你们去襄阳读书,等读出来了,再给你们分配个职务。你们收拾一下,待曹军退走了,你们就动身。至于阿爹……这请辞的折子,虽然陛下私下里是同意了。可是大面上还得再往上送两次(这个只是走个形式,历史上的三让徐州跟这个其实是一个道理,并不是刘备不想要徐州,而是他要把姿态摆足,不是我要的,而是你硬要给我的),再等到新州牧大人到任,恐怕至少还得一两个月时间呢。”
    “那我们送阿爹回了老家再去。”听说能够去襄阳,陶商、陶应两人也很激动,互相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欣喜,不过虽然高兴,孝道,他们还没忘记。
    “没必要,这里距离丹阳(丹阳郡,今天的安徽宣城)不远,再说阿爹也不是一个人。”他回老家丹阳,到时候肯定会带走一批想要回家的丹阳兵,一路上,他并不缺护着的人。“倒是你们,此去襄阳有千里之遥,要小心。另外,去了襄阳那边,要好好用心学,不要给阿爹丢脸。”
    “阿爹放心,我们一定会用功的。”陶商、陶应齐声答应。
    “那就好……”
    交代完儿子,陶谦送出自己第二封请辞信的同时,趁着曹军没攻城,将手下都召集了起来。
    “诸位,谦已老迈。近来身体越发不如意,不能担当徐州州牧重任。前些时候,谦已经往长安递了折子,向陛下请辞,想来不日新州牧大人就会到来……”
    “州牧大人,您这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陶谦一说到请辞州牧之职。下面立马跟那沸油一般炸了锅。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诸位,诸位……”陶谦挥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噤声。“请辞的事儿。谦主意已定,想来陛下也会考虑老夫年迈,力不从心,重新着派合适之人前来接替。老夫想说的是。看在同僚一场,大家最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新的州牧大人应该一两个月内就会到任。”
    “如此,大人觉得陛下会派谁前来接任?大人可有举荐人选?”下首一人问道。
    “没有,不过现在天下依然还是乱局,想来陛下会派遣一可信之人前来。”至于这个可信之人具体是谁?陶谦就不清楚了。
    因为陶谦扔出的大炸弹。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都能看到徐州的官员,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低声私语。
    吕布有所发觉。也打听清楚了事情的始末,“公台。你说陛下会不会直接让某接替那陶恭祖(恭祖是陶谦的字)?”明晃晃的肥肉就在眼前,要说吕布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好像不太适合当州牧,虽然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哪里不合适。
    陈宫摇头,“州牧是文官,做的是文政,将军是武将……”言下之意,都不是一个系统的,根本不可能。
    “州牧如何是文官?州牧明明有调兵之权……”现在的州牧那可是一州之主,什么权利没有?
    “将军大误。”陈宫摇头,“州牧确实是统领一州军政,可是将军觉得,有陛下在,会继续允许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撤州牧不过是早早晚晚的事儿,等到州牧一撤,那接替的官职可不就只是个文官?管理政事?
    若是将军现在做了州牧,到时候难道还要让陛下给你再换回去?不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朝廷里武将官职就那么多,陛下手下能将可不少,到时候将军再想要一个守卫疆土,杀敌立功的机会,恐怕都没了。”
    陈宫跟了吕布一段时间,深知其人是个彻彻底底的武人思维,根本不适合官场的那些弯弯绕绕,而且他怕吕布的心大了,到时候收不回来,所以一开始,他就不打算给吕布野心滋生的机会,直接告诉他,他就只适合做将军,打掉他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啊?那这样的话,就算了,某还是做这个镇中将军好了。”相比较跟文官叽叽歪歪,吕布还是喜欢拳头解决问题。
    “最近,可是有人跟将军说了什么?”陈宫怀疑有人在吕布耳边说了什么。
    “哦,就是蝶衣说了下,她不愿意多奔波,另外,魏续说州牧的权值比较大……”吕布也是个没心眼的,一下子就把两人给卖了,还不自知。
    蝶衣?魏续?很好,陈宫心下思索,应该怎么对这两个不安定因素。
    蝶衣倒是好办,不过是一个妾,虽然吕布比较重情,可是后头刘表又给吕布赏了几个美人,想要让她乖乖的,亦或是让吕布远离她非常简单。
    可是,魏续这边就不好弄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吕布的妻弟,可是把这个危险留在吕布身边,陈宫又不放心。这次是自己正好发现了,下一次如果没发现怎么办?
    陈宫思来想去,都没想到一个稳妥的办法,只能先把这事儿扔到一边,想办法先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让曹军退兵再说。
    再说,曹操这边,得知三千运粮队被吕布一口吃掉,还损失了那么多粮食,曹操的心疼的都在抽。
    原本,他以为刘表速度不会这么快,这样一来,他可以拿下徐州也就有了更下一步的希望。现在,徐州没拿下来,他还是只有陈留弹丸之地,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曹操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一方面,他想向刘表效忠,毕竟他还是心向汉室的;另一方面,来自身边的阻挠太多,太多人想要去博那万一的可能……
    “仲德,你说我该怎么做?”曹操现在是真的有些茫然。
    “这个,昱也帮不了主公,还是要看,主公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程昱云淡风轻的缕着胡子,眼睛要闭不闭的,竟然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
    “我最想要什么……”曹操喃喃自语。
    “主公,昱刚得到消息,陶谦已经向刘表请辞,卸任州牧之位,刘表已经同意了。另外,淮南袁术,攻击广陵郡……长安,已经准备派兵前往淮南……”
    “刘表这是要……”
    “杀鸡儆猴。”程昱睁眼看了眼曹操,继续道,“徐州陶谦一旦卸任,州牧之位落到刘表手中,刘表必然会派心腹之人前来治理。可以说,刘表此时已经把徐州看做了他自己的地盘。这时候淮南袁术却兴兵进犯广陵郡,那自然触犯了刘表的利益。
    前些时候,刘表刚刚给出大家选择,这时候正想着找只鸡出来杀杀,没想到袁术就倒霉的跳了出来。所以,如果老夫猜得不错,淮南很快就会落到刘表的手里。”
    “仲德告诉我这些是?”
    “如果主公想要那个位置,想要曹家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主公就势必要救下淮南或是拿下徐州,否则,刘表先拿下徐州,再攻取淮南,北面又有赵云,到时候陈留就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逃。若主公没这个野心,倒不如再刘表发兵之前提出投诚,这样还能跟着捞点功劳。”
    程昱其实私心里,是不想让曹操放弃的,然而现实太过不堪,说实话,曹操现在就算是继续走下来,路子也会很艰难,而且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倒不如现在回头,还能别人吃肉,他喝点汤。而且,有袁绍在,就不愁没有立功的机会。
    “让我想想。”曹操默。
    程昱理解的点头,曹操确实该想想了,而且这也是他最后的回头机会了。
    等到刘表把淮南拿下,曹操再想投诚,虽然,刘表也一定会接受,但是到那时曹操手里的优势可就全没了。L
    ps: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十月份又一般过去了。这周因为有个不错的推,所以数据都还不错,趁着这个机会,阡陌也厚着脸皮上来吼两嗓子,有月票的,打赏的都快投过来,没有的,推荐票阡陌也不嫌弃。谢谢大家。

☆、一百七十九章 曹操决定

当天晚上,曹操就把曹氏宗族、夏侯氏宗族的宗老,以及曹氏五虎曹真、曹纯、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中还在陈留的几个都叫到了书房。
    “如今,有两条路摆在曹氏、夏侯氏面前,操想听听各位的意见。”不是曹操不想直接拿主意,而是这件事情关系到两族日后的长远,他不希望将来若是一个不好,大家把责任都怪罪到他身上。
    “孟德,你说这些可可信?刘表真的已经派了大军前往淮南剿灭那袁术?”
    “是。”曹操点头,在这之前,他已经找人核实过了,程昱说的都是实情,并无丝毫夸大。
    “若是这样……那就只能递表文上去了……”宗老们虽然有心让曹家出头,却也都不是那蠢得,这种时候,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只是心下到底有些遗憾,原以为他们曹家有希望鱼跃龙门,没想到……哎……
    “孟德,真的没可能吗?”有人尚且不想放弃。
    曹操默然不语,那人看了看低头不语的曹操,又看了看旁边其他人,叹了口气,也不再说话了。
    待大家都默认接受了向刘表投诚这个提议,曹操这才将其中的好处,又向众人说了一下。
    “陛下现在虽然说已经议定要出兵淮南,但是到底兵马还没到,我们此时把投诚的表文送上去,还能跟他请战,若是我们能帮助陛下拿下淮南,抓到袁术,那功劳也是不小。除此之外,冀州袁绍,那是一定不会半路放弃的。到时候恐怕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虽然这利益最终分得人可能比较多,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捞点功劳还是可以的……”
    “话说这么说,就怕到时候,刘表他抓着咱家的小辫子不放啊。”万一,到时候刘表来个秋后算账。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应该不至于。”曹操摇头。“刘表这人我还算是了解,他倒不是那等人。只要不触及到他的底线,他一般不太记仇。”
    “希望如此吧……”
    事情议定。曹操立马就派人召回了攻打徐州的兵马,然后亲自上表陈情,称自己因为老父、兄弟被杀,一时激愤。犯下大错,肯定刘表降罪。同时。曹操还让人给朝中与曹家交好,又在大殿上说的上话的人送礼,恳请他们在朝中替自己美言。
    ******
    长安皇宫
    刘表拿着曹操的表文,久久不语。他也说不上来。自己是有些失望失去了曹操这样一个有力的对手,还是庆幸曹操及时悬崖勒马,救了他自己同曹氏、夏侯氏两族人的性命。
    不过。曹操的这篇表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整个大汉的局势。
    形势对刘表,越来越有利。
    “文若,兴霸、阿叙走了也有半个多月了,应该快到淮南了吧?”刘表随手将手中的表文交给旁边的荀彧。
    荀彧看完,抬头看向刘表,“估计还得要十天左右,陛下想要让曹军参战?”
    “恩”刘表点头,“这样一来可以安曹氏、夏侯氏的心;二来,战争就会有伤亡,曹操手里不需要太多的私兵……”
    “彧明白,那陈留那边,陛下打算让谁去管理?另外还有无主之地豫州、兖州陛下也应早作打算……”
    “兖州,张邈还是给他换个地方吧,文若,你回头就去拟一份圣旨,把张邈招到长安来,至于接任的人选……王粲上次幽州一行,事情办得很是不错,我有心历练他一下,就先让他去试试,另外再从襄阳学院中挑一些给他做帮手。武将方面有子龙坐镇,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豫州,那里现在基本上都是荒野,人口、剿匪是个大难题,我有心让你兄长荀谌去试试,我把魏延交给他调派,你看可行?”
    “陛下?荀氏……”荀彧想说刘表用荀氏的人用的太多,以后不利于朝堂稳固,可是看刘表的样子,似乎其意义决,便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文若可是担心荀氏?”荀彧对汉室是真的忠心,这一点刘表这个朝夕相处之人看的分外明白,所以相比起荀攸,刘表更相信荀彧。
    至于用荀氏,刘表想的比荀彧要多。荀氏现在出仕的有三人,荀彧、荀攸、荀谌,他可以说给了他们很大的权限,但是刘表并不担心荀家背叛,因为荀氏没有兵权。
    现在在刘表所管辖的范围内,刘表实行的全部是政权、兵权分离,只要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刘表可以放心的使用世家大族的有能之士。
    “文若不用担心”刘表怕荀彧一时想不明白,最终还是点了点荀彧,“豫州我并非只交给你二哥,他是州牧,其下长史、主簿、功曹等却都是我从荆州选派,军事上也有魏延挑头……”言下之意,就是你二哥想要做什么,也做不了,更何况,难道你荀氏还有谋反之心?
    谋反之心,荀氏自然是没有的,所以荀彧知道刘表的心意后,也就彻底的放了心。
    “对了,陈留那边,既然将曹操的兵马调出来了,我就不想再让他们回去。陈留我打算让异度去任太守之位。等到淮南拿下了,我会在淮南中挑一个地方,给曹家安排个人,算是安抚。”
    “陛下考虑的很周全。”
    ******
    再说徐州,曹操从徐州撤兵,徐州上下一片欢腾。
    同时收到消息,新州牧荀攸已经在前往徐州的路上,陶谦可以说高兴的一宿都没睡好觉。
    隔日一早,陶谦早早就爬起来关心两个儿子去襄阳的准备进度。
    陶商、陶应其实东西早就准备好了,说实在的也没啥好准备的,就是准备些吃食、衣物,这些下人都会帮着准备。他们一拖再拖的,其实只不过是想要多跟陶谦多相处一段时间罢了。
    “既然。东西都准备好了,那今天就去跟吕将军辞行,明天你们就往襄阳去吧。”陶谦也舍不得儿子,毕竟他的年纪都这么大了,说不好听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闭眼了。可是此事事关儿子前途,这时候。他决不能心软。
    “是。”
    “回头去了襄阳。记得要去州牧府拜访,虽然还没有册封皇后,太子。大家也都还是公子、公子的叫着,可是,你们心里要有数,见到琦公子一定要恭敬。明白吗?”刘表之所以不册封皇后、太子,不把老婆孩子接到长安去。其实陶谦也差不多能想到。现在长安还没有完全掌握在刘表手里,而且长安四面都是敌人,还不如襄阳安全,最起码那里是刘表的大本营。老婆孩子呆在襄阳,他很放心。
    “孩儿知道,一定对琦公子恭恭敬敬的。”陶商、陶应点头。
    “另外还有一个人。你们也要记住,虽然遇到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我听说她是襄阳学院里的算学老师,可能会遇上。”
    “???阿爹说的是谁?”
    “海家大小姐海棠,陛下认得义女。听说他很得陛下的宠,待遇上比之琦公子都不遑多让,你们遇到她也恭敬些。”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两个儿子,陶谦巴巴的去求了不少人,才得到了襄阳那边完整的消息。
    “阿爹放心,儿子们会注意的。”
    陶谦看了两个儿子良久,然后重重点头。
    第二天,天气晴好,万里无云,陶谦亲自将两个儿子送出城。因为之前已经交代的够多了,陶谦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一直看着护送儿子的队伍走得再也看不见了,才抹了把眼泪,回了城。
    陶谦将两个儿子送走没多久,荀攸就在一对护卫的保护下到了徐州。
    且不说徐州这边,荀攸如何‘新官上任三把火’,且说淮南。
    袁术在接到消息,刘表要派兵来围剿他时,就后悔听信袁绍之言,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出头了,可惜为时已晚。现在也只能勉力一战了。
    “刘表派了何人带兵?带了多少人马?会从哪路过来?可打听清楚了?”信息从来都是战争胜负关键所在,袁术虽然本领、能力一般,但是到底也是世家公子出身,这点基本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对此也很是关心。
    “已经打听清楚了,带兵的人是甘宁甘兴霸和黄叙,那甘宁,听说之前是荆州水贼出身,后来投了刘表,这是他投刘表后第一次带兵,因此具体本领还不是很清楚。黄叙是荆州宿将,虽说年纪不大,却颇通兵法,自身武艺也是不凡。
    这次他们兵马带了三万,不过,属下听说其中只有一万左右是老卒,其他的都是新近招募的新兵应该没什么战斗力。路线?这个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属下已经将夜不收都散出去了,他们这么多人想要隐藏也是不可能,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杨宏是袁术的长史深受袁术器重,这次袁术之所以‘响应’袁绍的号召袭击广陵郡,那也是有杨宏的‘功劳’在内。所以,听说刘表即将大军压境,杨宏也很是紧张,就怕,袁术一个不高兴,到时候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自己身上。
    “好。”袁术点头,“让他们打起精神,一定要探出甘宁、黄叙的行军路线。”
    “是”见袁术似乎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杨宏偷偷抹了把汗,退到了一边。
    其实,要说袁术对杨宏没有怨怼,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怨怼的同时,袁术却也清楚的知道,这个时候再多的怨怼也是没用的。
    眼看着刘表的大军就要到了,他还要靠杨宏帮着他出主意破敌,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不能把杨宏怎么样的。
    “主公,属下不久之前得到消息,吕布带兵救援徐州,陈留曹操已经从徐州撤兵。这次刘表来攻我淮南,广陵那边倒还好,之前纪灵将军为了吸引徐州的兵力,领兵一万驻扎广陵还没有撤回,就算是吕布真的带兵来袭,倒也不惧。可是,陈留那边,就怕曹孟德那厮也跟着插上一竿子。”
    “不至于吧,曹孟德之前多有仰仗我袁氏……”说心里话,以前在洛阳,袁术虽然几乎每天都跟袁绍、曹操混在一起,但是内心里他是看不起这两个的,袁绍一个庶子,曹操一个宦官之后,如何能跟他这样尊贵的嫡子相比较?然而,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现在竟然比之那两人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这让他心里如何能服?
    “您也说了,那是之前,此一时彼一时啊。”杨宏理解袁术世家公子的傲气,却也同样内心里鄙视,袁术时时刻刻将世家公子那一套放在嘴里。
    “这……”袁术想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语句。
    “当然,曹孟德并不一定就会出兵攻击我后方,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备无患,主公不若给二公子(袁绍)写一封信,请他若是曹孟德从后方偷袭,请他出兵,分散一下徐州、陈留的兵力。”
    袁术默然不语,显然心里不大乐意。
    “主公,虽说老主公之事,皆因二公子而起,可是不管怎么说,你们总是袁家亲兄弟,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当初冀州他有难不也想到了你,如今你有难处了,找他帮帮忙也不算掉份……”而且杨宏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只要袁术写这封信,袁绍不管想不想,都一定会帮忙。因为,目前为止公然反抗刘表的,只有他们袁氏两兄弟,若是袁术完了,刘表就会把兵力全部集中到冀州、并州去,到时候,袁绍也别想好。所以,即使是心下再不愿意,为了他冀州、并州着想,袁绍这一次也不会坐视淮南出事而不管。
    历史上,袁术虽然实力不敌袁绍很多,身边却围着袁遗等袁家子弟,再看袁绍,势力颇大,只差一点就统一了中原,却一个袁氏之人都没有。再联想历史上因为袁绍当选盟主带人围攻虎牢关,董卓一气之下,杀死留在洛阳的袁家满门,其中包括袁术一母同胞的亲哥哥袁基,以及袁氏的当家人袁魁等。作者有理由猜测,袁家子弟,对袁绍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怨言的。所以宁肯呆在文不成武不就,没什么出息的袁术身边,也不愿意到袁绍身边去。L

☆、第一百八十章 妥协

最终袁术还是妥协了。
    他亲自动手,给袁绍写了一封信,按照杨宏的意思,将利害关系尽数说与袁绍,并恳请袁绍出兵,替他看着后路的吕布、曹操。
    袁绍收到信件后,跟手下谋士一番合计,倒也没有拒绝。
    就像杨宏所言,袁术现在是袁绍最好的盟友,他需要袁术在淮南替他吸引刘表一部分注意力。
    不过,具体要如何牵扯住吕布、曹操的兵力,冀州还需要一番安排。
    再说徐州吕布。
    荀攸到了徐州后,陶谦将手上的事情跟荀攸做了一番交接,确定没什么事情,就带着家眷以及愿意回乡的一部分丹阳兵回老家去了。
    荀攸忙着接手徐州事务,将事情理顺,也没时间管吕布。
    刘表又没有给吕布下一步的任务,他便每日里除了在徐州到处乱转也没什么事儿。
    这天,他正在营中指导张辽、郝萌几人武艺,荀攸突然派人来将他叫到了州牧府,告诉他,淮南不久将会发生战事,刘表有意给他一个建功的机会。
    “这?”刘表的信,吕布看了,信中刘表只告诉他,在保证徐州不失的情况下,协助甘宁、黄叙攻取淮南,并没有具体告诉他要怎么做。
    “吕将军可知主公为何要说保证徐州不失?”荀攸问。
    吕布摇头,这也是他不理解的地方,现在陈留曹操已经退兵,而且看样子,不可能再出兵,徐州以及没了威胁。为何刘表还要说保证徐州不失?
    “那吕将军不如回去好好请教一下陈公台,相信他会给吕将军解释清楚的。”荀攸事情很多,他原本可以直接把这信交给吕布自己处置,不过到底事关徐州,他这个新上任的州牧虽然忙碌,却也不能彻底不管,这才让人将吕布叫过来。以显重视之意。
    至于要给吕布解释这些。一来,荀攸忙得很,根本没时间;二来。陈宫是个不错的人选,以后,吕布还有诸多地方要依仗他,刘表曾经说过。要让吕布学会听陈宫的话,所以他也就把这事推给了陈宫。
    从州牧府出来。吕布也想了想,但是到底脑子不太好使,没想明白。
    “来人,去把公台、文远几个都叫过来。就说我有大事商议。”
    并州军现在事情不多,吕布命令传下去没多久,几人就陆陆续续的到了。
    吕布先把刘表的信件给几人传阅了一下。然后才看向陈宫,“公台。陛下说要保证徐州不失,是为何意?”
    “若你是那淮南袁氏,现有大部人马来攻,眼看你实力不济,你会如何?”陈宫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吕布,而是问了吕布一个假设的问题。
    “若是我?自知不敌,除了退走,自然是找人帮忙。”
    “袁术可有退路?”陈宫继续问。
    “没有。”吕布这次想了想,然后摇头。“哦,我明白了,陛下是要防着他找袁绍帮忙?”吕布也不傻,陈宫这么一番引导,立马就知道了答案。
    “不错。”陈宫点头,“陛下让你帮忙攻取淮南,袁绍为了给袁术解围,自然要在北边吸引我方的兵力……”
    “如此,你们看这次,我们应该留下谁帮助州牧大人守卫徐州?”吕布看向陈宫,张辽、高顺、曹性、郝萌、魏续等人。
    “要不,属下留下?”高顺一直都是个不争功的,平时话也不多,不过他带兵确实让人放心,那七百陷阵营,更是可以以一当十,守城上,高顺也很在行。
    “你们呢?”吕布继续看向几人,高顺留下守城确实不错,不过高顺手里的人到底少了一些,吕布不放心。
    “要不然,属下也留下吧。”曹性开口。
    “好,那就是高顺、曹性留下,兵力方面,除了陷阵营,我再给你们留两千人马。不管袁绍来不来,你们都要把徐州给我守住,若是徐州有失,那我们就算在淮南立了再大的功劳那也是无济于事。当然,高顺、曹性你们也放心,我们在淮南立的功劳也算你们一份。”
    商量好两边的人选,接下来吕布便开始布置,同时他也要去跟荀攸说一下,他们这边的安排,另外此次他要带人前往广陵郡还得要荀攸开具条陈给广陵太守陈纪说明情况。
    吕布这边有条不紊的布置,陈留曹操也动了起来。
    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此次攻取淮南的功劳,曹操把除了留守的曹真之外的其他四个曹氏五虎成员都给带上了。
    这样一来,陈留一下子便空虚了不少。
    而远在冀州得到消息的袁绍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消息。
    为了达到一举击溃曹操,迫使曹操无力增援淮南的计划,袁绍直接派出了身边两大虎将之一的文丑上阵。
    当然,徐州方面,他也没闲着,派出了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奈何徐州方面,开阳有臧霸,往南一点有高顺的陷阵营,高览几番攻城都失败了,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