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萌夫-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上两人刚刚打斗了这么长时间也确实饿了,一块接着一块的一直到把整盘糕点吃完,才住了嘴。
    “不错,挺好吃的,大姐,你以后多做做,手艺应该会更好。”吃完糕点,两小子都不想动,三人便坐下来聊起了天。
    “海松说的对,姐姐这手艺真心不错,姐姐以后还要多做给弟弟吃。”
    “好,以后你们想吃了,就告诉姐姐,姐姐给你们做。”自己做的吃的,被人肯定,海棠还是很开心的,不过想到刘表说的话,海棠便又严肃了下来,“我听义父说,你们最近特别拼?怎么回事?”
    刘琦和海松相视一眼,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好一会儿,刘琦才主动开口道,“姐姐,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听阿爹的意思,似乎要打战了,可是自己却帮不上一点忙,有点沮丧……”
    “沮丧也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啊?再说,你们还小呢?现在是学本事的时候,现在学好了本事,以后机会多得是啊?”
    “可是黄叙哥哥和海诚哥哥也不比我们大多少啊?他们都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大不了多少那也是大啊?再说现在让你们学好本领,那也是为了以后你们不管是武艺还是文才都能有所建树啊?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切不可一时贪多,损了身体,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刘琦、海松若有所思,想了一会儿,刘琦才抬头道,“恩,我知道了,姐姐放心,以后我不会再这么莽撞了。”
    “小松,你呢?”刘琦已经表了态,海棠看向海松。
    “大姐放心,我心里有分寸的。”其实海松也是被黄叙和海诚的事儿给刺激到了,自己的姐夫,大哥都是小小年纪就一身本事,他也想像他们一样能够独当一面,所以难免有点急于求成了,如今被海棠及时点醒,自然也就没事了。
    “行了,你们自己知道分寸,就好,好好努力,不要让家人为你们担心,知道吗?”海棠依次揉了揉两人的脑袋。
    “知道了。”
    说服了海松跟刘琦,海棠让他们自己去休息,如果不累的话就去读读书,而她则又去了厨房,将刚刚做的糕点,又做了几份,给海松和刘琦留下两份他们饿了吃,给外书房的刘表送了一份,给陈氏那边送了一份。
    然后才去跟陈氏告别。
    回了海府,张氏闲来无事,正在房里跟李氏,海氏一起绣花,海雪招呼她一起,海棠想着反正回去海棠苑也无事,便叫小草回去拿了她不经常用的针线笸箩,跟着大家一起做起了针线。
    这么多人里,海棠的女红是最差的,做的慢不说,绣活也不够精致,不过海棠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张氏等人的参详下配色,选线,起针,做了个像模像样的荷包。
    荷包不大,也就她巴掌大小,蓝色的底色,上面简简单单的用黑色的线,绣了两个字——平安,为了好看,海棠在字旁边绣了些打底的纹路,看着像是太极八卦图。
    恩,还不错,虽然小,用来放点药丸什么的刚刚好。
    打量了荷包两眼,海棠收了最后一针。
    有的事情忙的时候,时间过得就很快,海棠做完一个荷包,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张氏留了李氏,海氏几人吃了饭,这才各自回了各自的小院。
    海棠苑跟陆采住的地方离得近,两人便一路回,路上陆采看上去似乎烦恼,眉头轻皱。
    “表姐?怎么了?”
    “棠儿,哥哥要去益州的事情,你知道吧?”陆采停下脚步,看向海棠。
    “知道啊,上次表哥就已经说了啊?怎么了?”海棠疑惑的看向陆采。
    “阿娘近些日子老是睡得不好,我看着似乎是不太愿意哥哥去益州的样子。”陆采也是头疼,她也知道哥哥一心想去益州,可是阿娘的状态又明显不对,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啊?这样啊?可是表哥似乎主意已定啊,上次碰到表哥,他还说东西已经都快准备好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出发了呢?”
    “是啊,这个哥哥也跟阿娘说了,可是就是因为他跟阿娘说了,阿娘才每日里提心吊胆的啊……”陆采发愁,现在人还没离开呢,就愁上了,要是真的走了,阿娘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表哥陆元要去益州,姑姑虽然无奈同意了,心里却依然很担心,这个海棠都可以理解,可是要说有什么办法她还真心想不出来,“要不,表姐平时没事儿多带姑姑出去转转?散散心,也许会好些?或者找些其他事情让她转移一下注意力?”L

☆、第一百三十六章 喜事(求订阅求收藏)

不得不说,人的智慧有时候真是无穷无尽的,陆采每日想着怎么转移海氏的注意力,这天刚巧黄夫人过来说起侄女锦绣的亲事,这让陆采突然来了灵感,若是让阿娘给她张罗亲事,是不是可以转移阿娘的注意力?
    想到就办,当天晚上,陆采就跟海氏提了她自己的亲事。为了让海氏彻底的忙起来,她给海氏设置了很多要求,什么人要长得好,眉清目秀;身体要好,能动刀剑;要有才学,出口成章;还要家里条件好等等。
    海氏听了后,倒没觉得自家女儿要求高,而是很欣慰的觉得女儿长大了,知道琢磨自己的亲事了,同时检讨她这个做娘的失败,都把女儿的亲事给忘记了。
    陆采的方法很管用,接下来几天,海氏忙着到处给女儿相看人家,确实忘了儿子要去益州的事儿,就连陆元离开出发前往益州,她也只是难过了一天,第二天就打起精神给女儿挑人家去了,再也没有发生半夜噩梦惊醒的事儿。
    再说黄夫人这边,上次王夫人给她说的那几个人选,她倒是回去好好琢磨了一番,甚至还派人出去就近打听,了解了一下三个人的人品,然后放到一起比较着给锦绣说了。
    锦绣一开始只说考虑一番,没过多久就答复了黄夫人,她看中了那个独生子王通。
    黄夫人一开始还不太愿意,因为独木不成林,古代讲究人多力量大,家里兄弟多,就不会受人欺负,所以黄夫人看中的是第一个。两人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最后海棠给出了个注意,那就是当场考察,她让人去试这两个人。
    考察的结果很明显,确实锦绣看中的那个王通在责任意识、个人担当等方面更加突出一些。
    黄夫人坦然承认自己的眼拙,然后转头便回复了王夫人,她们家看中了第二个,那个独生子王通。
    王夫人似乎也很意外。不过也没说什么。只是回去就去了王通家。
    “堂叔,我这可是给您报喜来了……”
    “何喜之有啊?”
    “前段时间不是也给您透露过两句吗?州牧大人义女海家大小姐未来的夫家侄女,那位锦绣姑娘准备挑人家……”
    “他婶子的意思。是那位姑娘挑中了我家小子?”王夫人的堂叔还没说啥,倒是旁边王通他娘有些激动。
    “是啊,挑中了你家小子,说是你家小子为人不错……我这不就是来给堂叔。给嫂子贺喜来了……”
    “哎呀,这可真是大好事啊。他婶子,这可是劳您费心,还得帮我们多跑两趟呢。”王通他娘也是个明白人,自家虽然有些底子。可是除了王家族人这个名头实在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原来她也想给儿子找个可以提携一下的亲族,奈何完全没这个人脉。如今时来运转,竟然碰到了这等好事。可不就是大喜事嘛。
    “哎,王通那也是我侄子,他好就是我好,我们一家人可不说两家话。我这呀,给您说说那位锦绣姑娘的情况,你们听听,心里也有个谱。”
    “诶,好,好。”
    “这锦绣姑娘啊,是黄夫人的娘家亲侄女,黄夫人知道吧?就是海家大小姐未来的婆婆,他家男人,儿子都很得州牧大人重用,现在都在外面当值。听我家老爷那边说,州牧大人对海家大小姐那个义女很是疼宠,想来这黄家肯定也差不了。不过,嫂子,我可也跟您说清楚了,这锦绣姑娘,她自己家里可没什么地位,也就是平民出身,家里有些田地罢了。您要是看不上人家,可得早点跟我说。堂叔,您也是,可别到时候娶回来再不满意,那可就把黄家、海家和州牧府都给得罪了。”
    “哎呦,哪儿能呢?其实这样才好,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们家也不过就是比那闺女家里日子过得好些罢了。人家还有那么多靠山,我又哪能轻看了人家。再说,我们家,你还不知道?就不是那捧高踩低的人。”王通他娘慌忙解释,就怕这门好亲事,因为自己一个不注意飞了。
    “那就好,那等晚些,王通回来,你们问问他自己的意思,若是他自己也愿意,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您什么时候准备好了聘礼,我就去给您提亲去。”
    “这不用问王通了吧?我同意不就行了?”
    “那可不成,人家黄夫人可是特意提过的,必须本人要同意,你还是等王通晚上回来,好好问问再给我回复的好。”
    “那行,那晚些时候等通儿回来,我问了,就给你答复。”
    当晚,王通从衙门里回来,他娘就把他叫了过来,当着他爹,老爷子的面,问了王通的意思。
    王通一开始还挺懵的,后来一听说是亲事,又想到此前的经历,心里倒是有些了然了,想来那些都是有人特意设计的吧?目的就是为了试一试他的人品,这样看来,对方也确实很重视,而且他也听说过跟在海家大小姐身边的那两位姑娘,私心里甚至觉得自己有点高攀。现在,人家好不容易看上了他,他怎么可能拒绝?
    “我同意,阿娘去跟婶子答复吧,这事儿我很赞同。”王通笑着看向他爹娘跟爷爷,点了点头。
    “通儿见过这位锦绣姑娘?”见儿子同意了,刚刚还很着急,就怕好媳妇跑了似得王通他娘反而不那么急了,竟然有时间打趣起了儿子。
    “没见过,不过听说过一些,都说是个好的。”
    “那就行了。他娘,你就去那边跑一趟把通儿的话跟他婶子说一下,抓紧时间把这事儿定下来吧?”
    “行,我这就亲自跑一趟,你们也累了一天了,赶紧去洗漱吧。等我说了事儿回来,我们就吃饭。”
    “行。”
    就这样。王通和锦绣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挑了八月初十这天好日子,王夫人带着聘礼上门下聘,黄府接了聘礼,这样两家的亲事就正式定了下来。正式过门定在腊月,原还想多留锦绣些日子的,不过海棠隐晦的跟黄夫人说起。年后可能不太太平。黄夫人就果断的把时间提前了。
    与此同时,海棠也得到了蔡家那边同意蔡琰跟刘琦亲事的消息。
    说起来,最近真是喜事多。锦绣这边刚刚定下,刘表已经让人准备了聘礼,不日将由荀彧亲自出发前往洛阳下聘……
    而另一边,原本只是为了分散海氏注意力的陆采。竟然也开始正式商量起了亲事。
    陆采出身江东陆氏,如今舅家又是荆州牧手下的爱将。表妹更是荆州牧宠爱的义女,婚事所寻的人家自然不是锦绣可比的。
    海氏一开始也想在襄阳给女儿找的,可是有门路的,她看不上。看得上的,又没门路,只能放弃。将目光放回江东。
    好在江东那边,也想借海家的势跟刘表搭上关系。所以对陆采的婚事,表现的非常积极。
    很快,陆采的婚事就定下了,对方是江东张家子弟,也算是大家族,听说是还是嫡子,文才相貌也都不凡。
    “表姐,锦绣的嫁期是已经定下了,你的定下来没有?”
    “还没,不过阿娘说要等到明年秋天。”海氏一方面不想亏待了女儿,想给她多准备点嫁妆,另一方面,也是想等儿子陆元回来,让儿子给女儿送嫁,这样说出去更好听些。
    “恩。”海棠点点头,“这样也好,我们可以多谢相处的时间。”
    几人接连定亲后,海棠突然一下子意识到自己似乎也不小了,不过想着黄叙答应过她等她满了十六再嫁,便放下了心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夏去秋来,秋去冬至。锦绣跟王通的婚期到了。
    “小草,你帮我看看,我穿的这个可行?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第一次参加古代姐妹的婚礼,海棠好多东西都不懂,好在有小草这个百事通,她很多时候才不至于出状况。
    “这个就行,小姐,你今天要给锦绣小姐准备的添妆礼准备好了吗?”前几天小草就开始提醒海棠准备添妆礼了,不过海棠一直说这个不急,她自己已经想好了,所以小草一直没见过,现在都要出门了,还得再提醒一遍才行。
    “已经准备好了,那,就那边那个匣子,你看看,成不成?”海棠一边整理衣服,一边用手指了指旁边梳妆台。
    小草拿了匣子打开看看,见里面是一套金镶玉首饰,便放下了,“这个就可以。”
    收拾好,两人急急去往正院,从那里跟着张氏一起去黄家。
    海棠到黄家时,锦绣作为新嫁娘已经差不多一切准备停当了,正在床上坐着等着新郎过来接。
    海棠上前送上添妆礼,锦绣很是开心的收了,然后便拉着海棠的手,小声跟海棠耳语,说她好紧张之类的。
    因为今天是锦绣大婚的日子,宛城那边,锦绣的家人也都过来了。
    海棠想着等她嫁过来也是一家人,便趁机认识了下黄夫人娘家那边的女眷。
    锦绣她娘,也就是黄叙的大舅母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估计是因为常年劳作,看上去很是苍老,手上一道道的茧子,摸你一下,感觉特别刮人。
    对于女儿能够嫁进王家,她应该是很满意的,因为全程脸上都带着笑。
    锦绣二婶,也就文绣她娘,黄叙的二舅母是个嘴碎的,自打海棠一进门,她的嘴就没停过,一直说一直说,期间更是把文绣拉到一边说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海棠都在怀疑她怎么就不渴?
    虽然,因为她特意规避了众人,海棠听不到她说的什么,不过从文绣的表情来看,应该是说的婚事。
    海棠想,估计她是觉得锦绣嫁的不错,然后也想自己女儿机灵点,也嫁个好的吧?
    巳时正,王家也接人,按照婚俗,前面先有人拦了新郎官,然后各种考,好不容易新郎官经历几番轰炸到了房外,又被海棠这些小姐妹一番为难。
    最后,王通实在无法,送了几个大红包进来,海棠几人才开了门,扶了锦绣出去……
    锦绣出嫁后不过两天,海棠就接到消息,讨董的檄文来了……
    原来的历史上讨董檄文是谁弄出来的,海棠不知道,不过这一次,却是确确实实的,曹操让人发出来的。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在州牧府的外书房里,看到那张写的洋洋洒洒的檄文,海棠只觉得心神激荡,就好像现代看了阅兵式一样……
    “老爸,接下来,你是不是就要接下檄文,然后名正言顺的开始募兵,准备进兵洛阳了?”
    “自然……”刘表点头,不过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做点其他的事情,就是给洛阳的现任的刘协小皇帝写一封信,向他也向全天下声明,自己只是为了匡扶社稷,这才兴兵救难。
    “那真正的讨董,你们有商定是什么时候吗?”
    “这个肯定要到年后出了正月了。这个不急,荆州离洛阳不算最远的,等到别人动身了,我们再准备也来得及。现在老爸需要先确定的是,益州刘焉他会不会前往?”
    “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董,好像没有刘焉吧?”
    “虽然历史上是没有,不过现在不是变了吗?所以老爸要确认一下。”
    “然后呢?”
    “确认之后,如果刘焉不去,那么老爸就要争一争这个讨董联盟盟主的名头……如果刘焉去了,那老爸自然要退位让贤,毕竟刘焉要比老爸大……”
    “当了这个盟主又能有什么好处?历史上袁绍倒是盟主来着,最后还不是败给了曹操?”海棠不懂。
    “傻丫头,这怎么会一样?袁绍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他自己作,而且他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次盟主的机会,所以使得历史上郭嘉、荀谌、荀攸等好多人离开了他。但对如果利用的好呢?如果老爸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将董卓赶到长安,救下洛阳免于战火,救下洛阳千千万百姓,那时你想过吗?老爸的名声会如何?”
    “啊?我明白了。”海棠小鸡啄米般点头,“这样一来,天下民心肯定都会站在老爸这一边。”
    “不错。”刘表点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虽然不能说全对,却也十分有道理,所以老爸一定要提前确定刘焉是否前往,必要时刻还要施些手段让他去不了。”
    “施手段?怎么施手段?”海棠好奇的问道。
    “这个你就不用知道了,老爸自有办法……”刘表高深莫测的笑笑。其实很简单,刘焉身边有刘表安排的人,而且这个人很得刘焉的信任,想来如果他在刘焉跟前说几句话,应该可以让刘焉不出现在讨董联盟上,实在不行,到时候让人给他添点乱,后院起火,也是可以的。
    “那好吧”海棠嘟嘟嘴,识相的不再追问,跟刘表聊起了家事。“琦儿跟蔡大才女的婚事定下了,老爸打算什么时候给他们办?这眼瞅着,洛阳可就要大乱了?”
    “这事儿先不急,现在急也急不来,你放心,到时候老爸会提前让人进洛阳,接他们父女离开的。”
    “可是我觉得按照蔡中郎的性子,恐怕不会愿意。”
    “无妨,老爸自有办法让他离开,等到董卓一行回了长安,他(蔡邕)就算再想回去也回不去了,只能留下……”
    “还是老爸高明。”海棠给刘表竖了个大拇指。L

☆、第一百三十七章

得知了刘表的布置后,海棠一颗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刘表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布置,安排。
    首先,刘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益州刘焉放弃参加这次讨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表不动声色的让安插在益州州牧府的探子给刘焉下了点药,使得刘焉的身体看起来有些虚弱。
    与此同时,在刘焉的几个儿子为了刘焉继承人的身份闹得不可开交时,刘表让人在旁边煽风点火。
    再加上,益州本就不安定,周围少数民族时不时闹出点事情,需要益州州牧府出兵镇压。
    益州上下,虽说没有乱成一锅粥,刘焉却也根本没精力顾及讨董之事。
    解决了益州刘焉的问题,刘表一边跟讨董联盟主力曹操,袁绍等人联系,一边加快招募兵勇。
    之前黄巾起义之乱,荆州宛城附近受到很大影响,去年新野的瘟疫闹得也很大,可以说人丁损失惨重。好在,荆州其他地方都还好,没出什么问题,所以兵员相对来说,还比较充足,让刘表担心的是,兵员的质量问题。粮草等军需方面,刘表倒是早有准备,不然,还真有些麻烦。
    转眼,时间就到了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年底
    海府
    海诚过了年就要去新野,海棠过了年要跟刘表一起去洛阳,海柱也因为忙着训练没有回来,表哥陆元还在益州,这个年,海家过得有些冷清。
    新年这天一大早,海棠变换上了小草刻意给她准备好的喜庆的新裙装。去了正院给张氏请安。因为是节日,难得的海诚、海松两兄弟都在,海棠先跟哥哥弟弟问了好,然后才给张氏见礼。
    一家人行礼完,便让人上了早点,一边说话一边品尝美食。
    “大哥,你过了年就走?”最近海诚忙进忙出的。又让阿娘给准备出行用的东西。看着像是就要出门的样子。
    “嗯”,海诚点头,“过了初五就走。你呢?去洛阳,什么时候去?”
    “这个时间还不太确定,怎么也得出了正月吧?”具体什么时候出发,刘表还真没告诉海棠。是以她现在也只知道个大概时间。
    “大姐,你能不能跟州牧大人说说。让我跟琦公子也去?”提起去洛阳,海松也来了兴趣,自打听说了有这么回事之后,刘琦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很想去的,海松每天看着,心里也有些痒痒。
    “你们不是要好好练武、读书吗?义父应该不会同意吧?”主要是刘表好像从来没提过要带刘琦去。
    “大姐都没有说。怎么知道州牧大人就不同意,也许是州牧大人忘了呢?琦公子也不小了。一般人家,他这样的年纪都能上战场了。大姐你第一次跟阿爹出门都还没十岁呢?”海松也知道这个提议可能有点唐突,不过到底心里的渴望大过了一切,再说他也就想让大姐跟州牧大人提一提,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好吧,我试试。”想了想,海棠点了点头。
    “小松,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能让你大姐去问这种事?带不带琦公子,那是州牧大人的事,岂是你大姐能更改的?”儿女们大了,也都有了自己的事情,平日里说话,等闲张氏都不插嘴。此时见海松竟然撺掇海棠干预正事,这才出声阻止。
    海棠不以为意的挥挥手,“阿娘,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
    见张氏还要再劝,海松翻了个白眼,心里也有些恼,“阿娘,我不会害大姐的,只是让大姐去问问,惹怒不了州牧大人的。”海松每天在州牧府,虽然没见过海棠跟刘表相处,但只是从刘琦对海棠的态度,以及州牧府里丫头,仆从的敬畏就能看出,他这个大姐在州牧府地位可是不一般。
    而且,他还知道大姐经常被州牧大人单独叫到外书房说话,这可是连琦公子都没有的待遇。
    “棠儿,松儿说的是真的?真的不会让你难做?”张氏还有些不放心。
    “是,阿娘放心吧。”海棠点点头。
    之后,兄妹又聊了会儿其他的,海诚、海松便忙自己的事去了。海棠则留下给张氏帮忙,处理家事。
    这两天因为过年,家里事情比较多,首先是家里要彻底的打扫一遍,光是这一项就忙了好几天。
    而后,各家的节礼也是个大头,这个从还没进去腊月,张氏就在准备。只是海家现在虽然不错了,到底底子薄,每家的节礼还是从海棠那里拿了一些果酒,再加一些没有出现过的时新糕点什么的这才勉强混过去。
    送完节礼,海家这一两年置办下的田地,铺子要核算收成,虽然这个主要是二叔海林在运作,可是最后的总账是要送到张氏这边来的。
    张氏之前不识字,后来勉强认识了一些却也算不上熟,只能海棠帮着看,这样一来,海棠的工作量就大了很多。
    好在,前世海棠怎么也是受过高中三年摧残的大学生,心算又不错,不过,就这,二十四本账本也花了海棠整整一天时间才统计完,要是留给张氏,恐怕得好几天。
    今天是年节,虽然大部分事情都已经处理完了,却还有些细枝末节的,之前没有顾及到的,要海棠处理一下,而且今晚除夕家宴,张氏要置办宴席,要准备给孩子们的红包,给家里仆从的红包等等,一堆事情,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海棠自然而然就成了免费的帮工。
    将张氏交代的事情处理完,时间已经到了年节这一天的下午申时,还有一个多时辰就要开始家宴了。
    海棠着急忙慌的回去好好沐浴了一番,换了身衣服,又让小草帮她重新梳了个新发型,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小姐?现在还有点儿时间,您今天也累了一天了。要不您先靠着榻上歇一会儿?”小草现在也不敢让海棠躺下,怕头发弄乱了,呆会儿又得费工夫收拾。
    “行,给我拿个靠枕过来,我眯一会儿。”海棠这一天也确实是累了,靠在靠枕上没多会儿就睡着了。
    “小姐,小姐。醒醒?小姐……”迷迷糊糊的。海棠被小草叫醒,想要睁开眼睛,却又怎么都睁不开。费了好大一番事儿。小草用湿毛巾给海棠擦了擦眼角,海棠这才睁开眼。
    “小姐,收拾收拾可以过去了,时间差不多了。”
    被海棠叫醒后。海棠又大概收拾了一下,这才动身往前院来。
    今天因为是家宴。所以其实也没有太多讲究,只是毕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所以大家的穿着都还是刻意注意了一下,以喜气为主。像海棠就是一身大红夹袄百花裙,表姐陆采则是枚红色的长裙配同色系的披风,海雪、海翼直接一身大红。喜庆热烈。就连海诚,海松都在张氏的坚持下特意换了一身或是暗红。或是黑中戴红的衣袍……
    “大姐,你今天这身衣服真好看。”海棠一出现,海雪便凑了上来,拽着海棠的衣袖就不愿意撒手。
    “你的衣服也很好看啊。怎么?自己不喜欢?”其实在海棠看来,海雪一身大红,加上她人又白,也挺好看的,只是似乎不太符合她自己的审美?
    “恩,我本来想穿另外一身水青色的来着,可是阿娘不让,说是这身衣服做就是为了今天穿的,其他时间穿不出去,而且已经做了,若是不穿就浪费了……”海雪不满的嘟嘴。
    “没事,没事,正月里,总是要出门逛逛的,到时候,你再穿上那身你最喜欢的水青色就是了……”海棠安慰。
    “就是,以后机会还多的是呢,又不是穿不出去了。”陆采见到海棠进来,也围了上来,刚好听到海棠两姐妹说话,便插了这么一句。
    “恩,便你们这么安慰一下,我的心情好多了,嘿嘿……”海雪笑笑。
    一家人到齐,便开始开宴,因为都是一大家子亲戚,张氏便没让人分桌,而是一大家子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饭。
    饭桌上,众人一边吃一边聊天。
    海棠、陆采、海雪三个小丫头凑在一起聊过几天出门要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首饰;二叔海林,大哥海诚,二弟海松在一边聊当前的局势,偶尔说一说家里的情况;张氏、海氏和抱着咿咿呀呀已经能够吐几个字的海翼的李氏则凑在一起说一些正月里请客和出门做客的事儿。
    一顿饭,吃的很欢腾,等到大家终于放下筷子,桌上好多菜都已经凉了。
    因为要守岁,吃完饭大家也都没走,让人收拾了桌子,上了香茶果点,继续聊天。
    也不知道是不是氛围太好,平日里看着都不怎么说话的人,这天晚上,一个两个全都变身话唠+话筒,众人一直聊天到三更才意犹未尽的散了……
    新年第一天,除了张氏这个必须早起的当家主母,家里好多人都起晚了,海棠更是一直睡到辰时末才爬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虽然大汉天下的局势一触即发,老百姓的日子,却依然沉浸在过节的欢乐中,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连续半个月,海棠几乎是今天这家、明天这家到处逛,有时候一天能收到好几家的邀请。
    作为姐妹,海雪自然也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