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欢喜记[金推]-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 儿兴致勃勃地说着听来的八卦,“我听说行苦大师可灵了,一家人做生意总是不顺,后来过来请教大师,大师叫他们从院子里中庭起,往东走三丈,再往南走三丈, 退一尺,西挪四步,就地下挖。果然挖出了一幅棺材,然后按大师的吩咐将这幅棺材送到寺里超度后,那家人的生意从此顺顺当当,赚了大钱。那家人知大师灵验, 后来一口气给寺里捐了整整一百两银子。”
赵勇一咬牙,“咱们也去排队。”
赵长卿指指与行苦大师相临的门扉半掩的院子道,“爹,那是哪位大师的禅院?我看清静的很,不如咱们去问问。”
赵勇道,“平安寺就行苦大师最有名气。”
赵长卿思量片刻,笑,“爹,你想想,虽然行苦大师最有名气,看这院子方位,犹在行苦大师之上。若是这位禅师没有道行,如何能居行苦大师之上?行苦大师自然是高僧,但这世上也有许多名声不显而佛法高深之人。如能一见,也是缘分。”
赵长卿说完,不待赵勇犹豫就拽着赵勇的手去了另外一所禅院。赵勇给赵长卿说的心动,又实在不愿意排那长队,便随着女儿去了。
推开半掩木门,禅院里果然清静的很,知客僧都不见一个,只有个小沙弥在沙沙的扫院子。
小沙弥见有人来,一手拖着扫把,单掌微竖,道声佛号,“施主,行苦师叔的禅院在旁边。”
赵长卿道,“我们不是来找行苦大师的,请问令师可有闲暇,家父有些迷茫想请教令师。”
小沙弥有些犹豫,赵长卿问,“令师可有法旨,概不见客?”
小沙弥摇头,“这倒没有。”
“佛祖引渡我们至此,天赐机缘,岂可拒之门外?”
半敞的红木窗内忽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那声音如晨钟暮鼓,竟有令人心生凛然警醒之意,“既是天赐机缘,两位施主请进。”
赵勇毕竟是习武之人,一听这声音便知里面并非凡俗,顿时收起轻视小觑之心,牵着赵长卿的手进去了。
屋内并无半丝装饰,四周雪白墙壁,唯一蒲团一老僧,老僧面前摆一几一套茶具,几外地上另放着两个半旧蒲团,仿佛在等着来访的客人一般。
赵勇行个佛礼,道,“见过大师。”
“施主随便坐。”老僧说着,从茶壶中分出三盏茶来,“老衲十年前发愿十年面壁,今日刚刚出关,正遇着两位施主,的确是天赐机缘。”一面便个请的手势,“两位施主尝尝老衲的茶。”
赵勇喝茶向来是待茶温后,一气灌下,牛饮一般。此时自然不会如此唐突,于是端起来慢慢喝了一口,道,“好茶。”
老僧笑问,“好在何处?”
赵勇回味片刻,“不似我家的茶苦,觉着香气淡淡的,大师莫见怪,我是个粗人,不大说得上来。”
老僧一笑,“施主心胸直率豁达,福报从此而来。”他一双静如深海的眸子看向赵长卿,问,“小施主觉着这茶如何?”
赵长卿道,“入口微苦,回味清香,还有一丝甘甜,如今亦甘香不绝,的确是好茶。”
赵勇内心深处很自豪地:看她闺女说的这几句话就知有学问,好样的,书没白读!
老僧微微点头,问赵勇,“施主因何而来?”
赵勇有些不好意思,依旧开口,“年初二,内人为我诞下一子一女龙凤双生胎,实在大喜事。只是不知为何,我那小女每见到长女便啼哭不止。”赵勇又介绍,“长卿就是我的长女,她自来聪明懂事。”
老僧听完,问,“可否告知令爱八字?”
赵勇如实说了。
老僧眉梢微凝,片刻叹道,“令爱颇有些来历啊。”
赵勇心下对老僧更加信服,道,“不瞒大师,在生我家小女之前,内子曾做得一梦,说是梦到满池芙蓉花盛开,极是漂亮。偏生小女降生后,便天生有一枚花朵样的胎记。”
老僧温声道,“缘生孽起,夙世因果而已。”
“那可有何破解之道?”
“全在施主身上。”
赵勇微惊,“这又怎么说?”赵勇原以为是小女儿与大女儿之间有何挂碍,不料竟应在自己身上!
“一年之内,施主万不可见令女之面,则因果自解。”
赵勇有些犹豫,“我家小女吗?我不能见她?”
老僧点头,“我再赐施主一道灵符,回家后午正之时焚于家门之处,且一年之内,不可让令女出门,亦不可见外姓男子。”
赵勇连忙应下,又问,“这样就能好吗?”
老僧微微一笑。
赵勇稍稍放心,又道,“大师,还有一事相求,我这一儿一女尚未有名字,想请大师赐个名儿,也沾一沾佛家福气。”
“佛家福气全靠自己修行。”老僧一笑,倒也未拒绝赵勇,倒是先问赵长卿,“不知小施主的名字是谁人所起?”
赵勇道,“原是我请了城西瞎半仙给算的。长卿,卿,原是公卿、卿相之意,给她用,也是愿她多福多寿的意思。”
老僧格外嘉许道,“小施主这名字极好,长卿,卿则通青,长青。看小施主的面相,有如树木双生,一枯一荣。若老衲所看无差,小施主当有个龙凤双生的兄弟,只是此子与贵府有缘无分。”
赵勇大为赞叹,深觉遇上了活菩萨,也顾不得赵长卿多想,坦诚相告,“是啊,长卿当初有个龙凤胎弟弟,只是那孩子胎中虚弱,落地不到半个时辰便夭折了。我这女儿生来伶俐懂事,现在就已念书识字,不瞒大师,能有幸见大师一面,也多亏长卿劝我。”
赵长卿深觉无语,她爹真是不懂谦虚,当着外人的面就这么夸自己闺女,她都想替她爹脸红一下。
老僧目光温和,“既是施主想为令子求一名字,嗯,依老衲看,这个‘宁’字很是不错。”
“家下有丁,曰之宁。又有安宁祥和之意,平安吉祥,此字上佳。”老僧道,“小施主名中‘长’字有延绵泽长之意,便叫长宁吧。”
赵勇高兴的道谢,老僧道,“至于令爱之名么,既然天赐其名,老衲便不再多言。”
赵勇有些不解,问,“大师,哪里有天赐其名呢?”
“小施主说呢?”
赵长卿并不推让,对她爹道,“爹,母亲梦得一池芙蓉花开得正好,这就是天兆。既如此,妹妹不如取名赵蓉便好。”
赵蓉,这倒是个女孩儿名字,赵勇见大师亦无他意,一笑就应了,心下更觉他家闺女灵秀,这小脑袋瓜子转的比他都快。看来,今天带闺女来实在带对了。
赵勇笑道,“今日多谢大师指点迷津。”捏捏袖管里的二两银子,可怎么送出去呢?
老僧一笑,“我一天三问,今日施主有两问,小施主既然也来了,小施主若有疑惑,亦可问询老衲。”
赵长卿摇摇头,“大师刚刚都说佛家福泽全在自己修行,我没什么要问的。”
老僧颌首而笑,“施主实在是灵慧之人。”
赵长卿笑,“大师的话,我只是记住罢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性随念起,因缘各生。”老僧道一声佛号,父女两个识趣的告辞。
赵勇想着将二两银子放到香火箱里去,刚出老僧禅院,赵长卿便遇到了熟人。
楚渝眼尖的打招呼,笑道,“哟,卿妹妹,真巧啊,你也来烧香?”
碍于职位原因,赵勇并不认得楚家人。楚将军倒是巡视过军队,只是赵勇职低位卑,愣没敢抬头看威仪万方的将军大人一眼,所以一望之下并没有认出来,只以为是闺女哪里认识的朋友。
楚越笑吟吟地对赵长卿眨眨眼,问母亲,“娘,你还记不记得长卿?”
楚夫人笑,“记得。”
赵长卿忙跟老爹介绍,“爹,这是楚伯伯楚伯母楚哥哥楚姐姐。”因在外面,赵长卿见楚家人也只是寻常出行,故此并未道破楚家人的身份。说着,赵长卿有模有样的福了福身,“我跟爹爹来找大师问些事,楚姐姐也是来算卦的吗?”
赵勇见这家人气度不凡,一抱拳,“西山寺的大师佛法高深,说的话很是灵验。”
楚渝楚越相视一笑,双双对赵勇见了礼,楚渝笑,“我们早听说了行苦大师的名声,只是排队的人太多,不知要排到何时?”
赵勇笑,“也不一定要找行苦大师。”热心肠的指了指那老僧所居禅院,“我与小女就请教的这位大师。”
楚越瞅一眼空荡荡的禅院,道,“行苦大师的禅院门庭若市,这位无名大师的禅院好生冷清。”
赵 勇生就好脾气,尤其他刚得了一对龙凤胎,见着楚渝楚越这一双兄妹就有几分喜爱。更因在家听惯了赵长卿高谈阔论,并不因楚越是女孩子就有所轻视,反是一笑 道,“先前我也这样说,还是小女提醒我说,这位大师禅院看方位犹在行苦大师之上,可知并非无名之辈。我带着小女进去一问,听大师几句话,仿如醍醐灌顶。大 师原是自十年前面壁修行,如今刚刚出关,正得一个巧字。若是楚兄有意,不妨一试。”
楚将军见赵勇坦荡率直,亦是一笑,“好,多谢提点。”
赵勇便不再耽搁楚家人的时间,带着赵长卿辞过楚家人,去大殿香火箱将身上的银两尽数捐出,携女儿回家去了。
坐在车上,赵勇方问,“丫头,这是你认识的朋友么?”
赵长卿好笑,“爹爹怎么不认得楚将军了?”
“楚将军?”赵勇浑身一颤,惊道,“那是楚将军啊!”
“是啊。”赵长卿面做无辜之色,道,“我不是还去吃过楚姐姐的生辰酒么?爹爹都知道的啊!难道爹爹没认出楚将军?我看爹爹侃侃而谈,别提多有派头了,还以为是爹爹故意表现给楚将军看呢。”
赵勇无奈,“你爹就一个总旗,哪里认得将军?”
赵长卿笑着安慰道,“那爹爹也不必担心,楚家人微服出来,哪里愿意被人叫破身份?再说,爹爹并没有失礼,爹爹举止言谈好极了。”
“真的?”乍一见将军大人,赵勇罕见的不自信了。
赵长卿笑,“我还能骗爹爹不成?爹爹不谦不卑坦荡诚恳,当真是大丈夫气派。”
赵勇一笑,揉揉赵长卿的包包头,笑,“你这丫头……其实我也觉着没有失礼。”他又不是想沾将军大人什么,只要不失礼就成。
赵勇并不是有什么野心的人,如今儿女双全,赵勇只觉着这小日子啊,过得越发有滋味了。
☆、第24章 父母之爱
两父女欢欢喜喜的回了家,先到老太太屋里把大师的话说了一遍。
老太太点头,“能破解就好,这眼瞅着就午时了,一会儿掐着时辰先将大师给的灵符烧了。二丫头还是个奶娃娃,一年不出门也没啥。”
正月里边城还冷的很,赵长卿伸出小手虚虚的往炭盆上烤着,笑,“原本我还想叫爹去给我买南香园的点心,不想爹把兜里的银子都捐了香火钱,只得直接回来了。”
赵勇接过柳儿端来的茶,笑,“你想吃,爹下次再给你买。”又跟赵老太太道,“那位大师实在灵验,我想着,诚心去的,便诚心捐些银子才是。”
平日里,赵老太太也多信神佛之事,笑,“长宁这个名字好,赵蓉也不错。”
把手烤暖和了,赵长卿拿块绿豆糕,得意的插句嘴,“大师说我名字最好,还夸我灵慧来着。爹,是不是这样?”
赵 勇心下好笑,想到赵长卿今日的表现,又自心底生出一股为人父的自豪感,道,“是啊,这大半的书没有白念。”便将行苦大师禅院的人如何多,赵长卿如何拉他去 另外禅院的事也同母亲说了,摸摸闺女的小头,笑望着母亲,“果然念书使人出息,儿子资质寻常,识得几个字也觉着便宜的很。长卿自来聪明,通些书册,的确是 增长见识。”这大半年,都是母亲再教女儿启蒙。
然后,赵勇做了个相当伟大的决定,“等过些日子,我托人打听着给长卿寻个女先生,多费些银钱倒也不怕。”笑看女儿一眼,赵勇打趣,“少吃两回南香园的点心就都有了。”
赵长卿立刻扑过去,撒娇,“爹,先生要请,点心也要吃。”
赵勇哈哈大笑。
赵勇过去同凌氏说话时,先请岳母将赵蓉抱离了凌氏身边,赵勇方带着赵长卿进了凌氏的屋子,将大师的话一五一十的对凌氏说了。
凌氏叹,“果然命中有些冤孽,罢了,她年纪还小,一年的功夫也不长,不出门不见外人也就是了。”
赵长卿在一畔拿手指戳赵长宁的胖脸,凌氏喊她,“长卿,你莫欺负弟弟。”
赵长卿扬起小脸儿笑,“母亲,先前妹妹总哭,我不敢到母亲这里来,还一直没仔细看过弟弟呢。你看,他可喜欢我逗他了。”赵长卿对着赵长宁做个鬼脸,嘴里还发出怪声,又挠挠赵长宁的肥下巴,赵长宁立刻咧开没牙的嘴笑出声来。
凌氏也跟着笑了,“偏你会逗他。”
“等他大了,我还要抱抱他,教他叫姐姐,教他走路,教他念书。”说着讨喜的话,赵长卿心里不禁叹口气。她是长姐,上一世弟弟妹妹都是她带大的,她自然会逗他们的。
“好啊,咱们长卿当真是大姐姐了。”凌氏摸摸赵长卿的头,对她道,“等妹妹长大了,你也要一样疼她。”
赵长卿一幅天真无邪的样子,“妹妹总哭,不如弟弟好。”
“等妹妹大了就不哭了啊。”
赵长卿道,“我喜欢弟弟。”
凌氏一笑,想她小孩子脾气,一时好一时歹也有的,索性不再说她。
元宵节那日,赵勇带着赵长卿出去看花灯,按赵长卿的要求,给她买了两盏小兔子灯。赵长卿高高兴兴的回家,先在赵老太太面前显摆了一遭,又去凌氏屋里,听白婆子说赵蓉在凌氏身边,赵长卿在屋外道,“把这个灯给弟弟,我就不进去了。”
白婆子将灯拿进去,凌氏笑,“挂在一畔吧。”又不禁道,“长卿这自从做了姐姐,倒格外懂事了。”
白婆子笑,“可不是么。我看大姐儿有什么好的都想着弟弟妹妹。”
想一想丈夫说的给闺女请女先生的事,虽然花费颇大,凌氏心里也有几分肯了。
赵 蓉却是一听赵长卿的名子就放声大哭起来,凌氏叹道,“你姐姐又没进来招惹你,你爹爹现在也不敢见你,你还哭什么?”凌氏既然能因赵长卿龙凤双生弟弟夭折之 事迁怒赵长卿,那对赵蓉也是一样的。哪怕凌氏觉着赵蓉来历有几分奇异,但,因着大师的话,赵勇不能见赵蓉,每次进来前必要叫岳母或是白婆子将赵蓉抱到隔间 儿才进屋。这般琐碎,赵勇也来的少了,多是在赵老太太屋里呆着。
凌氏与丈夫自来感情极佳,何况刚生了龙凤胎,正是母爱充沛柔情四溢之时,结果,竟不能常见丈夫。故此,对赵蓉热炭一般的心思也淡了些。
何况赵长卿每天都会随着赵勇来看赵长宁,赵长卿在哄小孩儿上颇有一手,一进屋就能将赵长宁哄的眉开眼笑,时间久了,赵长宁一见赵长卿便高兴,只要长眼的都能看出姐弟两个十分投缘。
凌氏心底,到底是更重儿子一些的。
赵蓉无法形容自己震惊的心情,因为太过震惊,她竟一时忘了哭泣。她实在无法想象,前世对她百依百顺宠爱非常的母亲竟然会说这样的话。
母亲不是,一直,都,非常,厌恶,赵长卿的么?
母亲不是一直都只有这样嫌弃的口吻说赵长卿的么?
为什么,好像不一样了呢?
其实,不一样的不止是凌氏对赵长卿的态度与感情,就是赵勇因对这个小女儿见的少,心里是一样的喜欢,到底不若对赵长卿与赵长宁一般亲近自然。每次只是照例问一句,“蓉儿可还听话。”
凌氏答一句,“挺好的。”
夫妻两个便不再提及赵蓉,转而说起别的话来。
因为赵长卿每天会跟着赵勇来瞧弟弟,所以,一般的场景便是,夫妻两个商量家里的事,赵长卿逗赵长宁,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而被抱到隔间儿的赵蓉,听着母亲屋里传来的欢乐声,简直能咬碎银牙。当然,她现在还没牙,于是,把牙床给咬肿了。赵蓉是个机敏的人,她很快就察觉,再这样下去是不成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宠不争不行!何况,她失了先手!
于是,赵蓉果断的不哭不闹了,并且她时常在凌氏身边时笑呵呵的乖巧讨喜。天下做母亲的,没人不喜欢乖巧的孩子,凌氏笑,“看来大师的话还是管用的,如今可不是好许多了?”
白婆子笑,“平安寺的大师,再没有不灵的。”
待晚上赵勇回来,凌氏高兴的说一句,“果然灵验的很,蓉姐儿这两日颇是乖巧,除了拉了尿了饿了的,一声都不再哭。”
赵勇笑,“这就好,可见没白跑一趟。满月酒的帖子,我都给亲戚们送去了。既然大师的话灵验,满月时只让蓉姐儿在你这屋里见见亲戚们也就罢了,别抱她出去了。待过了这一年,再叫她出去见人,也是佑她平安的意思。”
儿女顺心,凌氏笑应了。
赵长卿道,“弟弟妹妹们的满月酒,肯定很多亲戚们过来,到时那些婶婶嫂子大娘的,少不得要带孩子过来,若有带儿子的,也不能把人家孩子撵出去?可是,若叫妹妹见了外姓男子,就违了大师的话。我觉着,这样不大妥当?”
凌氏皱眉思量片刻,“这也是,咱家虽有这样的妨碍,亲戚们自是不知道的,冲撞了也不好。”
赵勇笑,“这不必担心,到时你就出月子了。按理,亲戚们也是先去母亲那里。你只管抱着宁哥儿在母亲身边儿,让白婆子带着蓉姐儿在咱们这屋。你跟亲戚们随便搪塞一句,事情便也过去了。”
凌氏笑,“这也是。”又问丈夫,“项圈手镯可打好了?”这几年家里皮货铺子里生意不错,赵勇甭看只是个总旗,偶尔也有些灰色收入,即使不多,因赵家并非奢侈人家,故此日子颇是宽裕。满月酒时孩子要抱给亲戚朋友见一见的,自然要打扮的干净鲜亮讨喜才好。
“早上出门前你念叨了多少回,我怎么敢忘。”赵勇自怀里摸出个棉布包,打开来是两副银项圈银手镯,拿给妻子细看,道,“蓉姐儿这个上面刻了莲花纹,宁哥儿的是松柏花样。”
赵长卿也凑过去瞧一眼,这些东西,她也有,只是,她出生时家里日子不似现在,所以她的项圈上没啥纹彩。赵长卿心下一动,道,“母亲,要是弟弟在满月酒时要戴,把我的金项圈儿金手镯给弟弟用吧。这个银的平日给弟弟戴。”
凌氏笑,“哟,你这回可大方起来了。”
“弟弟听我的话,我喜欢他。”赵长卿强调一句,“就是暂时给弟弟戴,等他用完了还得还我。我以后长大了,再送给弟弟。”
原本凌氏也是想丈夫打一幅银项圈银手镯也就够了,赵长卿原就有一幅,现在并不常戴,把赵长卿那幅给小女儿用,新的给儿子用,这样儿子女儿的就都有了。奈何刚一提,赵长卿死活不肯,还发了顿脾气,赵勇干脆叫妻子多支了三两银子,打两幅新的算了。
因这事,凌氏没少说赵长卿是个小抠。
如今赵长卿忽然肯借金项圈儿,凌氏哭笑不得,念赵长卿一句,“你要总是这么明白就好了。”
赵长卿哼哼两声,“我那银项圈的确是还要戴的。再说,妹妹见了我总是哭,我才不要把我的东西给哭包戴。”
“你妹妹现在都不哭了。”如今凌氏也适应了赵长卿的牛脾气,道,“等明天你来瞧瞧她,她肯定喜欢你。”
赵长卿再次强调,“我喜欢弟弟。”
凌氏索性不再说她。
我喜欢弟弟。
她会让父母慢慢明白,她只喜欢弟弟。
她太明白赵蓉了,上一辈子,她原以为赵蓉是最贴心的妹妹,因为赵蓉会对她撒娇,跟她聊天说话,会在凌氏发作她时替她转圜说情。尽管或许赵蓉是为了获得一些别的东西,譬如,让她给她做一身最鲜亮的裙子。
但,她还是喜欢赵蓉。
相对于凌氏的嫌恶,赵蓉那些带有一点小算计的亲近让赵长卿觉着温暖。
只是,她未想到意在沛公的也是赵蓉。
她还活着,赵蓉已心心念念的要她去死,只为了取代她凌大奶奶的位置。那个可笑的位子,赵蓉,上一世,你过的还好吗?
不过,这一世,她不会再给赵蓉任何机会了。
如今她早已明白,任何东西都是可以争取来的,连同父母的爱亦是如此。她要的东西,不再需要任何人施舍。
至于她不要的东西,若赵蓉依旧当成宝贝,那且随赵蓉去吧。
她已经重新活过。
那么,赵蓉,你呢?
☆、第25章 干得好
赵家龙凤胎的满月酒眼瞅着就到了,连族长家都打发人送了些礼物过来,虽不贵重,到底是这么个意思。
要说族长家如何知晓的?
这年头大家讲究聚族而居,族长家掌握族谱,但凡婚丧嫁娶生产添丁之事,自然要知会族长家知道的。
凌氏抚摸着一匹丝绸,感叹道,“我生长卿时族长家可没给这两匹料子。”这也说明他家的日子的确是越过越好,连族长都愿意略给他家一些体面。
赵长卿笑,“母亲只管收着,以后弟弟有了大出息,且有母亲体面的时候,你和爹爹只管等着享福就是。”
凌氏心下舒畅熨帖,笑,“你这丫头,越发嘴甜了。明天来的都是亲戚,我估计得有不少孩子,别的不算,你舅舅家四个表姐妹和你表哥必然要来的,还有其他亲戚家的孩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这又是在咱家,你得像个主人一样好好照顾他们,知道吗?”
“表 哥已经进学,倒不一定会来。”赵长卿笑,“母亲你只管放心就是了。到时母亲与祖母肯定是在外间小厅里招待来的亲戚们,母亲只管在里间设两张矮些的桌子,小 孩儿们来了无非就是吃些点心水果而已,果子咱家窑里还有好些,只要多买些点心回来给,我带着他们一道吃,没什么问题。”
凌氏笑,“还说人家是小孩儿,你也没多大。”
赵长卿道,“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呗。”
“好,我知道了。”
刚刚用过晚饭的时辰,杏嫂子带着小梨花儿过来了。杏嫂子笑道,“婶子、妹妹,明儿个满月酒,我来问问,酒席可是如何安排的?是自家厨下张罗,还是从馆子里叫席面儿来?要是咱自家安排,我早些过来,也能做些厨下打下手的活儿。”
赵老太太笑,“亏他大娘想着,原也是准备自家张罗,人手总是不好安排,后来你兄弟说,干脆从馆子里叫席面儿吧,都轻省。明天你只管带着他们姐弟过来,是个热闹日子。”
杏嫂子笑,“我家那个小的刚会爬,半刻都离不开人。我原想着,若是咱家要找人帮忙,明天就让梨花儿在家里看她小弟弟,我过来。既然是直接从馆子叫席面儿,我叫梨花儿和梨子来凑个热闹。他们平日在家都要收拾活计,明天能玩耍一日,这也是沾婶子妹妹的光了。”
都是乡邻,赵老太太并不与杏嫂子客套,笑,“知你家里孩子小,离不得人,我也不让你,只管叫梨花儿梨子来,他们跟长卿自来玩儿的好。”
杏嫂子难得出来,与赵家婆媳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话,多是说家里帮工揽活儿补贴家用的事。杏嫂子是个温柔的人,笑道,“以往总觉着日子艰难,现在孩子们大了,我们娘儿几个做些手工起码吃穿不愁,和和乐乐,日子也有些滋味儿。”
凌氏瞅一眼与小梨花儿在一畔悄声说话的女儿,笑,“咱们这一片人家嫂子只管算算,哪家没三五个孩子,又有谁家孩子似梨花儿她们姐弟一般能干。就是卿丫头回家也常说梨花儿姐能干,她跟梨花儿在一起玩儿,也学着懂事许多。”
杏嫂子笑,“长卿本就懂事,心肠又好,这孩子,以后是有大福气的。”
凌氏如今儿女双全,何况赵长卿又常跟她说些贴心话,赵勇官职不高,却是个老实体贴的人,家里婆婆也是再宽容不过的性子。凌氏笑,“咱们哪,都是过孩子的日子,什么福不福气的,只盼着他们平安就好。”
杏嫂子说了会儿子话,见外头天黑,记挂家里两个儿子,便起身告辞了。
其实满月酒什么的,无非是亲戚朋友的聚到一处说说话,欢笑一阵。
小 梨花儿带着赵梨子一早就过来了,送了两套小孩子穿的衣裳与一篮子鸡蛋,小梨花儿有模有样的说道,“老太太、婶婶,我娘要在家照顾我小弟弟,叫我过来跟老太 太大婶婶说一声她就不过来了。今天婶婶家必然人多事忙,卿妹妹年纪小,我带了梨子过来,婶婶看我们可有能帮上忙的地方,莫要客套,只管吩咐我们就是。”
凌氏听小梨花儿这伶伶俐俐的一番话就笑了,“好孩子,真是懂事。你说的对,长卿年纪小,今天来的孩子多,咱们不是外人,你这样的聪明,要多提点长卿。”
小梨花儿本就秉性聪明,更兼她现在包揽些编篮子的小生意做,出去见的人多了,更是大有长进,笑道,“婶婶放心,卿妹妹本就是再妥当不过的人。我与卿妹妹就像亲姐妹一样,不必婶婶说我也会的。”
凌氏暗叹,当真是破窑出好瓷,赵大那样的不务正业,杏嫂子亦是个再软弱不过的人,不想生出这样聪颖机敏的女儿来。以往她只当赵长卿是个出挑儿的,如今看来小梨花儿果然也是个很不错的姑娘。
赵长卿拉着小梨花儿的手,招呼着梨子,对凌氏道,“母亲,我带着梨花儿姐和梨子去里间瞧瞧布置摆设去。”
凌氏笑允。
里间儿桌椅都摆好了,当然,还在整整一桌的点心,赵梨子一见就哗哗的口水长流,赵长卿笑着拿了一块递给赵梨子,说,“不用客气,这摆来就是给人吃的。”
小梨花儿瞪弟弟一眼,“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赵梨子推辞着,“卿妹妹,我看看就行了,等一会儿你家客人来齐了,大家一起吃时我再吃。”一面说着,一面吞吞口水。
赵长卿塞给他,笑,“咱们又不是外人,这么多点心呢,谁来谁吃,要是等人来齐,难道先来的人就只能干坐着伸长脖子等着后来的才能吃不成?梨子你别客气,你就跟我弟弟是一样的。”
赵梨子咬着点心撅撅嘴,“我比你大好几个月好不好?”
赵长卿笑,“有时会忘掉,习惯把你当弟弟了。”
三人一并围着桌子吃点心,不一时凌家人便到了,赵长卿起身说,“这是我外家亲戚,我出去瞧瞧。梨花儿姐,一会儿要来好些人,你帮我在屋里照看着些。”
小梨花儿笑,“你尽管去。”
赵长卿此方去了。
凌家全家出动,凌大舅凌二舅跟着凌太爷过来见过赵老太太,凌氏叫白婆子抱出赵长宁来给娘家人瞧过,凌家人自然是满嘴的好话。又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