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魔教卖甜饼-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煜还有一万多个问题想要问。
  他许久不见舒浅了,知道很多问题还只能问舒浅才能得到答案。
  夏煜一个接着一个问:“娘娘,南京六部已建起来了,几位先生都看法不一,您怎么看呀?”
  舒浅回着也轻易:“短期利大于弊,长期弊大于利。终究看京城天子,以及朝中大臣。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便要你去多听,多看,多想。”
  夏煜疑惑:“那要是利弊差不多的时候,这可怎么办?怎么分呢?”
  舒浅回着他:“那时,就是你该做决断的时候,有的事情只会越拖,越复杂。”
  夏煜点点小脑袋。
  他又问:“殿试那题,状元郎答得可合了娘娘的意?”
  萧子鸿钦点的状元,当然符合他的意。
  舒浅这般说着:“寥寥千万字,是说不尽这个题的。状元郎今后能否就着他的想法,去做陛下想要他做到的事,那才是我和陛下期待的。”
  夏煜听明白了。
  其实状元郎的答卷,先生与他讲过,分析过。
  褒奖之心溢于言表,但也事后说过,这位状元郎还不够有冲劲,像是被遮掩住了。
  想来这也和娘娘是秉持了一样的观点。
  说得是符合了陛下和娘娘的想法,但说得再好,也要看做得如何。
  说了一会儿,夏煜一时间想不起自己还要问什么了。
  他犹豫了一下,小声问了一句:“娘娘,小羊这段时间还有没有去历险呀?”
  舒浅这坤宁宫都不让眼生的人进了,她无聊也就只能写写东西。
  “有呀,我让人给你拿去讲。你若是喜欢,誊抄一份走也成。这书可要记得还我。”舒浅吩咐宫女去拿了书来。
  夏煜眼睛都亮了,重重点头。
  他这些月在一群臣子的教导下,已有了小小的太子样子。
  现在看着有自己喜欢的书,顿时又变成了原先那乖巧听话天真浪漫的小世子模样。
  舒浅看着好笑:“可别因为这个,将先生的功课给忘了。”
  夏煜当下答应了:“不会。”
  旁边的伴读也说:“臣会帮忙看着的。”
  舒浅应了:“下回我再写个锅碗瓢盆海外历险记。”
  学了几年四书五经的伴读很认真想了想:锅碗瓢盆要怎么去海外历险?
  可夏煜没想到那么多。他想起那两个孩子,竟是有点羡慕了:“那,能有小马么?”
  “小马是锅碗瓢盆的哥哥,支持他们去海外历险。是很重要的。”舒浅这般说。
  夏煜高兴起来:“嗯。”
  他带着伴读,拿着书,临着走还和舒浅不住强调:“一定要有小马啊。”
  舒浅非常肯定和夏煜说着:“一定会有小马的。”
  回去路上,伴读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夏煜一听,极为佩服:“不愧是进士,我都没想到这问题。”
  小伴读侧头想了想:“可我还不足。”
  于是两人兴冲冲回去,继续学习去了。


第121章 
  人生在世; 诸多事情都是头一遭走。
  如第一回成亲; 第一回当皇后; 第一回生子,第一回养孩子。
  舒浅生孩子前,想得极为多,比如她要去在外闯荡时; 孩子便留给萧子鸿和太后照看。可真到了这会儿,她却是犹豫了。
  她怕孩子教不好; 也怕后宫中人护不住她孩子。
  可让她带在身边,似乎又是让孩子陪着她受苦了。
  平日在外,哪里有太医常伴呢?万一孩子有个一处不察; 岂不是要悔恨终生?
  江南与京城又极为遥远。
  感过路; 知道艰难; 舒浅更是舍不得这两个孩子来回奔波。
  思来想去; 还是觉得这两个孩子放在一处安稳地方教养更为妥当。
  她犹豫了会儿,等着萧子鸿来坤宁宫后,再问问他的想法。
  萧子鸿几乎是每日都往坤宁宫跑的,只偶尔要处理的事物太多,他便会在乾清宫睡下。这种日子,他一定会让人给舒浅通禀一声。
  今日,他一样是早早来了坤宁宫,先是看了孩子,再是与舒浅一道用饭。
  两人都不是奢靡的人,这一顿吃的东西照旧是一般商户都能吃得起的。
  舒浅将自己的担忧和萧子鸿说了:“孩子留在你这儿; 我有些担心。孩子不留在你这儿,我更是担心。现在是两头都担心。”
  萧子鸿想了想:“留在宫中。可留在太后那儿。我会派人看着。宫里头现在安稳得很,母妃们不过是想好好过日子罢了。”
  不安分的早在他登基时,全被他处理了。
  顿了顿,他又说了一个想法:“或者你可以考虑考虑姚长青?”
  姚长青和蔺淑尚未有孩子,或许今后也不一定能有孩子。以姚家的家室,照料好两个孩子还是容易的。姚长青有姚常林在,大抵是会在京中任职。
  舒浅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一个法子。
  可……
  “这好么?”舒浅对这些家室中的绕绕弯弯不太了解。
  萧子鸿轻笑一下:“再看,我先让人去看一段日子。若蔺淑能将家里管住,那比养在宫中安全得多。再者,我想有太医帮忙照料蔺淑,指不定……”
  指不定哪日蔺淑就能站起来了。
  宫中太医擅长的地方都不一样,要是哪位就那么对上了,这人说站起来,也就能了。
  要说原先他是肯定不会让太医给蔺淑看病的,蔺淑能请到谁,那全是姚家的本事。
  但是他一旦开口,整个太医院都会倾尽全力给蔺淑看病。
  等到蔺淑能走路,能生孩子了,那舒浅和萧子鸿两人的孩子,也到了能带在身边的年纪。他们两个人,更希望这两个孩子能够多见见宫外的生活。
  否则便是如萧子鸿,一年到头除非偷溜,否则鲜少能有出宫的机会。毕竟身为皇帝,总要维持面子上光鲜的样子,出一趟宫门,那就必须要大张旗鼓,开销无数。
  劳民伤私库,萧子鸿宁愿将这点钱扔去军器监。
  舒浅应声:“妥。”
  两人这才将事情敲定下。
  两人用完饭,萧子鸿惯例问舒浅:“身子感觉如何?”
  舒浅已经完全能走动了,当然,没全大好。
  “还成。”舒浅走了两步给萧子鸿看,“太医的药是极好。”
  萧子鸿起身牵起舒浅,两人一道就在这坤宁宫随意闲逛着。
  他原本对舒浅就好,经此一遭后,更是将人护在最里头:“哪里有不适,一定要早些和我讲。我娘亲以前也喜欢和我说乱七八糟的事。她说她在宫外的生活,说她以前的挚友。”
  也说恨,不过那会儿的他不懂的太多了,等到了边塞,记得她大多的好,只记得对一人的恨。
  “她就是太少和我说她自己那时候的状态,也不说她身子是否舒服。”后来,那也是他没有想到,两世为人,他都没能救下她。
  舒浅明白这意思:“我要是不舒服,一定会说的。”
  萧子鸿笑了笑:“我也会说。想活久一些,与你一起。”
  舒浅抓着萧子鸿的手紧了紧。
  萧子鸿便也抓着她握得紧了点。
  然后两个人像是互相比谁手劲大一样,你来一下我来一下,到最后笑哼哼抽开自己的手。
  幼稚得一点不像是皇帝和皇后。
  到了更晚一些,萧子鸿就在舒浅屋里头看折子,舒浅在他身边看杂,比舒浅想象中多多了。
  纸普及后,百姓们能识字的多了,可有的书到底是少有能流出去的。在宫中的书,埋没在众多书之中,皇帝不翻看,更是没人看了。
  而百姓之间的本事,更相信口耳相传,常常会结成师徒。
  可惜有一些好的工艺,师傅没能收到徒弟,一不小心那就失传了。
  舒浅手中的书便是民间不曾听说过,宫里头以萧子鸿的性子,也不会去看的。她没什么事做,看得书还多了起来。
  看了一半自己手中这本,她抬起头想要和萧子鸿说什么。
  萧子鸿在灯火下,认真批改着折子。
  面上肃然,眼内有光。
  舒浅一时间忘记了要说什么,盯人盯了一会儿,随后又低下头。
  低下头看会儿书,又想起来她出了月子就要回崇明,马上就抬起头继续正大光明看起人来。愣是看得萧子鸿回头望她,一脸疑惑:“你看我做什么?”
  “好看。”
  舒浅回答。
  这话听着还真耳熟。
  萧子鸿莞尔,随后摇头:“当初就被你这句话骗了。”
  “我,崇明教教主。”舒浅这般说着,端正了自己的坐姿,“当朝皇后,母仪天下,说出的话怎么会是骗呢?”
  萧子鸿唇角含笑,低头继续批折子。
  当初他答应做压寨相公,可真没想那么多。
  后来成真了,可不就是骗了。
  他是被骗了,也是骗了人,反正扯平。
  舒浅见萧子鸿这般认真,也不打扰他。她悄然起身,去看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吃了睡,睡了吃。现在这会儿在睡,到时候晚上还要醒来闹腾。
  傻孩子睡得迷糊了,还不自觉吐泡泡,不知道是否在做梦,梦里又会有什么。
  她静静看了会儿,唇角不自觉泛笑。
  嗯?
  舒浅摸了摸自己的嘴角。
  这笑意怎么和刚才萧子鸿经她闹腾,笑得一模一样?
  满是,宠溺。
  弯了下眼,舒浅又悄然折返,回到了萧子鸿身边。
  萧子鸿没有抬头:“还在睡吧。”
  “是。”舒浅这般说着。
  萧子鸿吩咐着:“你行动不变,早些睡了。我很快看好。”
  “陛下。”舒浅想了想,换了个称呼,“萧郎。”
  萧子鸿侧头,停顿了一下,随后搁下笔,看向舒浅:“怎么了?”
  舒浅喊完觉得不妥,思考了下:“你先看着,我就是随意喊一喊。”
  萧子鸿又露出了和刚才一样的笑,回头继续拿起笔。
  舒浅侧身细看,心想,果真是一样的。
  她拿着书去了床上,往里头一钻,看了片刻。
  床那儿光亮不足,看多了伤便不看了,将书搁置在一旁。再过了会儿,她困意泛上来,不自觉就睡去了。
  等萧子鸿真看完了原定好的那些,走到床边,就见舒浅已窝在那儿睡熟了。
  “舒娘……”萧子鸿念了念舒浅的姓氏,随后隐约明白刚才舒浅叫他时,心里头的念头。
  随意喊一喊,正是情之所至。
  不是轰轰烈烈的那种情爱,而是水到渠成。
  忽然间,就想两人在宫里头,这么互相守一辈子。
  萧子鸿褪去了衣物,躺到舒浅身边,闭上眼。
  唯一剩下的念头,便是感慨着皇家的情感,原来也能和老百姓一样。
  萧子鸿和舒浅就这么看似平淡,实则继续推着目之所及的天下朝前走着。
  舒浅身子基本好了个透,也舍弃了那些身上不适的束缚,觉得自己又能够出门折腾事了。
  她实在是待不住,就这个休憩月,还连往六部间接扔了一堆的东西去。萧子鸿替她扛着六位尚书的怨念,当然也替她赏了点钱给众臣。
  太惨了,他身为天子都看不下去。
  鉴于姚旭都快可以不顾姚家,冲到京城来了,舒浅总算是依依不舍和自己的两个孩子道了别,再与萧子鸿道别。
  两个孩子不日就会被萧子鸿悄然送到姚家去。
  姚长青有才,蔺淑贤能,萧子鸿作为交换,很自然帮他们摆平了姚家那些长辈,也给蔺淑在太医院挂上了号。
  临别时,舒浅坐在马车上,掀着帘子和萧子鸿说话。
  “萧郎,来年到南京,我们去河上看姑娘。”舒浅小声说着。
  江南女子,各个好看。日子好了,女子都乐于出门了。
  萧子鸿浅笑婉拒:“来年去南京,我们还是在宫中就好。宫中给你造个小船。”
  舒浅听了这话,深深叹息:“也妥。反正有你在,我也不需要看姑娘。”
  萧子鸿:“……”
  萧子鸿原本看着舒浅迟迟不走,一样有些不舍。现在是半点不舍都没了,还含笑亲自给她合上了帘子:“再不出门,城门要关了。”
  大白天的关什么城门?
  马夫绳子一动,马车立刻动了。
  虽是离别,舒浅和萧子鸿面上却无伤感,反倒是笑意颇多。
  没了宫里头束缚的舒浅,在马车中静坐了会儿,想了想,将身上的贵重东西都收下了,将这些日子里维持的皇后姿态放下了。
  她半窝在马车里,感受着这官道的平坦。
  当初她跑那么一趟,臀都差点崩四瓣了,没想转眼坐马车能这么舒坦。
  出宫之后,才知这天下。
  她侧身掀开了帘子,望着外头往来百姓。百姓们穿着朴素,来来往往赶着匆忙,虽多为肃然,却少见愁苦。
  这边是明君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上次看到一条说,这文的甜宠是女主宠男主,笑到炸裂,只好最近多给点萧皇出镜镜头。(虽然我承认是真的!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椤木 80瓶、独孤恨 10瓶、turn 8瓶、不吸猫(兔子酱) 8瓶、加加加加Plus 4瓶、阳光下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22章 
  崇明教。
  姚旭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的文章; 夸赞了他的女儿。
  女儿真是太可爱了。
  软软糯糯; 且一日胜过一日。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女儿更值得怜爱么?有,那是他的妻; 师华。
  他总算明白; 为何有人要酿一坛女儿红; 为何有人要为女儿值颗树。
  这就是爱啊。
  每家有新生孩子的父母; 都和姚旭一样; 会为了孩子而动容。最怕文人动容,一动容就是大笔一挥; 百字嫌少; 千字正好,万字更佳!
  要不是教中事情太多; 姚旭能挑灯写出一篇旷世奇书,专门讲述他这段时间的心理历程。
  所以; 今天教主回来了没?
  没有。
  姚旭笔一搁; 冷笑一声。
  果然男人就应该找个传统的压寨相公; 找个皇帝干什么?教都不要了,整日折腾在外头!
  教中都出海回来了; 这教主都还没回来。
  周边的暗街都改造好了,这教主都还没回来。
  他孩子都出生了,这教主都还没回来。
  气死。
  一时气上来了; 字也没心思写下去了。
  姚旭摸着刚被师华刷刷两刀清理干净的下巴:“唉,该是去京城抓人好?还是去京城抓人好?”
  否则这日子没法过了。
  皇帝算什么?
  天大地大教主最大。
  区区一个压寨相公。
  呵。
  等姚旭出了屋子,摇着扇子; 感受着这秋日的凉爽,就见着教中忽然忙碌了起来。
  他轻挑眉毛,拽过旁边一个匆忙的教徒:“怎么了?”
  那教徒挠挠头:“听说好像是教主回来了,大家都想见见她。好久没见了。”
  掐指一算,都已有大半年,或者说近一年没见着了。
  教主这回回来,该是过年就会留在教中啦!
  教徒们都是跟着教主一块儿从无到有的,这回能一起欢庆,能不忙碌和激动么?
  姚旭一听是舒浅回来,书生的脸面都不要了。
  他转身回房间,取出了他平日里鲜少带出门的剑,气势汹汹朝着人群汇聚的地方去了。
  此刻的舒浅刚下马,正一边和教中的教徒们聊着天,一边在观察着近一年来教中的变化。
  草娃和谭毅够长高了不少,小脸蛋上与宫中的太子以及伴读不同,更多的是入世后的小小成熟。带着这点成熟后裂开嘴的高兴,更叫人感到欣慰。
  教中的路铺设得更为齐整。
  小小的教,如今看上去完全比得上瀛洲那些大地方。虽说没有皇宫中奢华夸张,可到底是真正符合老百姓的。看这路,这屋子,平日里能方便百姓不少。
  舒浅眼尖看到有不少人都用了砖头泥瓦来造屋子了。
  “教主,您的屋子我们商量着,给您在外头重新修了修,里头没敢进去动,不过打了些器具,全扔在您压寨相公那屋子里。”众人和舒浅这般说着。
  萧子鸿在教中的屋子,现在成了舒浅的杂物屋了。
  “大伙儿真的辛苦了。”
  舒浅看着一个个眉开眼笑跟她炫耀着的教徒,只憋出了那么一句。
  她想着她初来教中的日子,和今日眼前的一切对比。所谓天翻地覆,便是如此了吧。
  他们炫耀的东西,全部都来自于他们的勤劳,他们的付出。这该是他们应得的。
  天下苍生,大多所求并不多。
  不过吃好,穿暖,有一方地可住,有日子可盼。
  “不辛苦不辛苦。”教徒们连连这般和舒浅说着。他们半点不觉得辛苦。
  这会儿,姚旭幽幽的声音串了出来:“是挺辛苦的。”
  众教徒一听这声音,忽然就望天望地,还有就差点笑了出来。
  人群分开了条道,让姚旭得以进来。
  姚旭见着舒浅还胖了一小圈,心情复杂:“毕山和乔曼还在码头。”
  舒浅微微点头。
  “师华前些日子去吉武关了。萧公子在那儿建了一个临时类似军器监的地方。”专门制造火器供给江南这一代沿海的水师,以及卖点给崇明教。
  舒浅继续点头。
  姚旭说了自己:“我,今日正好轮到看家。这几个月来少有的几天,在教中!”
  这话说得是颇为沉痛。
  “我女儿这才出生!娘还要带着她去吉武关!毕山和乔曼还安慰我,说是他们也要带着孩子去码头看海!”
  听得舒浅都忍不住想要后退一步。
  姚旭看向舒浅,沉痛之后,态度诚恳:“教主,你下回生孩子,还是在教中生妥当。”
  舒浅讪笑:“这不一定会有下次。”
  锅碗瓢盆也就是个调侃,真生,她也受不了啊。
  “我当年以为你有了压寨相公,就不会在外头乱跑。这么天真想着了许久,谁料到这人,说跑就跑,孩子,说生就生。”姚旭举起了自己的剑,“答应不答应?”
  这杀鸡杀人都要吐,还敢拿剑威胁她了?
  舒浅没想到姚旭那么适合唱戏,差点笑场。
  她轻咳一声:“不答应你要砍我?”
  姚旭冷哼:“不答应,我自刎!”
  舒浅:“……”
  这态度怎么看着那么眼熟?
  特别像是朝中那些个,皇帝不答应,他们就用脑袋撞柱子的书生。
  果然天下书生一个样。
  舒浅屈服这种层次的“威胁”,只能哭笑不得答应了姚旭的话:“成,我答应我答应。你冷静一点。最近的账本也带我去看看。”
  最近出海后,账本又是多了一叠。
  舒浅要想知道教中如今的情况,看账本便会快速了解不少。
  姚旭收回了剑:“成,我现在就去拿。”
  他迈开步子潇洒离去,从背影依旧看不出刚才干过什么荒唐事。
  “噗,唔。”教徒中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又马上憋住。
  舒浅无奈摆手:“成了,各自去忙吧,别在我边上候着。我这还要去看账本,这段时间是不会再走了。”
  教徒们听见舒浅这段时间都留在教中,也就一一散去了。
  临着走还和舒浅招呼着,还有说等下给她送点最近田里刚收上来的玉米。这玉米三四个月就能收一批,舒浅回来这日子,这都第二批了。
  舒浅一一应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走去姚旭那儿,准备看账本。
  好在算账她当年教了乔曼汇总,否则她看原始的账本,能看到脸从白变青。
  舒浅一一看下去,遇到没能理解的,问一下姚旭或是翻看一下最初的账本。没花太多的时间,很快就明朗了教中在她不在时出海又带回了什么,教中又产出了什么。
  送往京城里的信她是有收到,里面自然不会有面前这些那么详细。
  等全部看完,她见姚旭脸色好了一些,这才和他说了一声:“我两个孩子交给姚长青了,萧郎答应让太医院给蔺淑看看。”
  姚旭听了这话,手在扇子上抚了一下:“他是长大了。”
  舒浅看他没什么表情,也不再多说。
  但是半响过后,姚旭开口:“若是有朝一日,我想托付孩子,恐怕也会希望先生……能将孩子带回姚家。”
  他没看舒浅,似乎就那么随口一说。
  “对了,孩子叫什么名字?”舒浅换了话问他。
  姚旭听到这问题,当下没了刚才的冷淡,“义愤填膺”:“我说叫姚华,她非说这名字听起来像吃的腰花。觉得女子不能起这种名字。”
  舒浅:“……”
  姚旭还在那说着呢:“下回生个男孩,一定要叫姚华,字我都想好了,叫姚慕之。”
  舒浅:“……”她觉得要是真有这么个男孩,恐怕这辈子都只想让人叫他的字。
  这话没法再说,舒浅怕说多了姚旭再给她上演一个不认同就自刎。
  庆幸,乔曼和毕山得了信,这会儿也回来了。
  他们一回来,人还没见着,毕山就在外头大声喊着:“教主,您可回来了!”
  门一看,舒浅看向门口,露出笑脸。
  乔曼施施然走进屋子,看到舒浅一切都好,很是高兴:“教主。”
  跟在后头的正是抱着孩子的毕山。
  他怀里的小孩,正发出奇怪的声音,挥舞着穿着厚衣服的双手,不知道在说点什么。
  “许久不见。”舒浅和两人笑着招呼着。
  两人走到舒浅身边,一人一语,不住和舒浅说着教中的事情。有的舒浅早就知道了,有的琐碎,舒浅还真是不知道,听着乐呵。
  中途还有教徒们不住往她这儿送吃的,刚开始她还收点,后来太多了,她吃不掉了,赶紧就一一回绝了。
  在教中和在宫中,感觉截然不同。
  各有各的欢喜。
  舒浅笑弯了眼,逗了一下乔曼的孩子,期待了一下这回的年:“崇明州今年过年可有有趣的?”
  乔曼当然是点了头:“多了去。去年教中就大伙儿一起凑了热闹过了个年,今年也弄,就在码头上。”
  那儿空旷,教中人多也不怕。
  “点了篝火,十来个人坐一圈,一块儿闹腾一起吃一顿。还放花炮。哎,有的那歌,唱得是真好听。”毕山一拍腿。
  教中哪里的人都有,渔夫们捕鱼爱唱歌,平日里在海上听着就特别好听,还有以前住山里的,会唱山歌,什么哥哥妹妹的一串词,听说要求婚才唱,逗得人笑得不停。
  “对对,还有人跳舞。”当然都是自己乱跳。
  朴实得和京城不同。
  舒浅听他们说得心动:“有意思。”
  姚旭也记得:“师娘子还舞了剑。”
  旁两人应和。
  舒浅觉得稀奇,问了一声:“那么你们表演了什么?”
  毕山拍了拍孩子:“好像该喂奶了,我去寻点羊奶。”
  姚旭咳嗽一声:“该吃饭了吧?我出去看看。”
  舒浅看向最后的乔曼。
  乔曼捂嘴笑:“他们去年喝多了,表演了一个毕山举姚旭,第二天姚旭就把毕山胡子给剃了。这才长回来。”
  舒浅:“……”
  是个狠人。
  作者有话要说:  是个狼人!


第123章 
  舒浅在崇明教; 与众人正许久不见; 相闹正欢。
  京城中萧子鸿为了两个孩子,也和需要太医院的姚长青达成了一场并没有见面的“交易”。
  京城太医院的医士大体上分为三等。
  三等之下为医学生; 想要评定为三等; 需要经历大考; 过关后方能够成为三等; 三等晋二等等同。
  二等医士想要成为一等医士; 不仅要大考合格,还需在各地; 包括州、县、乡、边关、狱等地任职九年以上。其中人员由太医院进行选派。
  一等医士则是大多为御医水平; 有了一定的品级,算是医官。他们会被选派到各地王府; 或直接京中轮值,为皇家看病医治。
  若天下有大疫病; 太医院自当领一干人马前往治疗。
  若朝中有年老重臣; 亦或者是重要外宾在京生病; 亦由帝王交由太医院负责诊断治疗。
  原本蔺家就想要在一等医士里面寻人给蔺淑看。
  若说是给姚家的家主治病,一等医士或许会考虑应了; 可蔺淑则是还不够格。后来蔺淑嫁入姚家,也不是由当值的一等医士查的身体,而是不再当值的老医士。
  当然; 太医院是直接听从帝王命令的。所以当萧子鸿下令让太医院给蔺淑治病,太医院的一等医士,自然将蔺淑的事摆在了前头。
  萧子鸿还挺狠的; 基本上是明晃晃说了怜惜姚家姚长青不容易,为两人之间情谊所感动,所以特派了人给蔺淑看病。
  他没点任何的姚家不对,却是依旧将姚家那些长辈的脸给打了一顿。
  为什么姚长青不容易?
  能考上进士的,哪一个容易的?都是家中上有老母亲老父亲,下指不定连孙子都有了。寒门都出了好几个,哪轮得到姚长青不容易?
  他可是个世家子弟哎!
  众人有心,便打探了姚家的事。这就让前些时候姚家宗族所作所为,从世家上层,彻底传遍了世家下层,再传遍了京城的老百姓。
  原本对于蔺淑不能生,还对姚长青有点想法的几户人家,更是绝口不提这事。这会儿冒头,可是要被千夫所指的。
  外头如此,太医院里众太医其实心里头也有些数。
  他们虽说每个太医擅长的并不相同,不过在一块儿讨论讨论还是可行的。
  “寻常而言,发生偏瘫有这些情况。”一位太医点出了自己所了解的所有偏瘫类型,“有的是撞了脑子,有的是撞了腰,有的是天生不足。还有便是其它病引发的。”
  “我看过诊断,蔺氏是马上摔下,有伤骨,正骨后还是动不了。脑是没有伤的。”另一位说了。
  “这些时日是在针灸吧?这法子好,不容易伤。就是见效慢。”
  “嗯,是位二等医士。赵老的徒弟。这些时日在京中安乐堂当值,和那异国人老凑在一块儿。”
  “哎,我也听说了。那海外,叫欧,欧暹巴对吧?”
  一群人这话一不小心就偏了原先的话题,说起了劳森。
  劳森在太医院登记过名字,他的治病方法,那是闻所未闻。太医院有的人受不住,可下过州县,去过边关的大多太医,倒是另有想法。
  在边关和在海上差不多,有的时候这伤,或者箭头嵌入了肉里,不动刀切割掉点肉,还真是没法治好的。
  自古至今,从医书而言就有《黄帝内经》等脏象学说,就医士而言,诸多留名医士都明白,只有明了人身构造、明了身理,随后才能更好看病。
  有朝代开国修订医术,更有帝王吩咐太医院解剖尸体以学习。
  大部分医士并不是迂腐之辈,只是寻常百姓不乐意让他们随意折腾身子。他们只是医士,御医就个八品的名头,还能逆着人念头来?京城里随便丢个石头,帽子都比他们高。
  因此医士学医,也都是学些老百姓能接受的。毕竟他们也要考虑吃饭的。
  现在来了个异国人,有了这种剖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