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魔教卖甜饼-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中有得到消息的人,心中暗叹果然。
没有得到消息的则是满是愕然。
这两个京都是怎么回事?
很快就又有臣子出列:“臣以为不妥。南北官员在朝中本就数量不同,暗中更有贬斥之事。若是有两个京都,岂不是南北对立愈演愈烈?”
这话却是说出了不少人的心里话。
皇帝在北边的京城里,到底是北边这才算真正朝廷,若是另设六部,那南方的京都算是什么事呢?
有名无实?
或是稍有权势?
若是今后一分为二……
“朕一半日子在北京,一半日子在南京。诸位为君为民,岂该南北对立?”萧子鸿其实早就决定好了,不过是放到朝廷上想要过个明路,“此事还要众位爱卿看看如何安排才妥当。这两京之间的路途,也要走起来越便利越好。”
否则他真的两个月在路上,他还上个什么朝?
他略加思索:“南京六部,只设到侍郎,尚书只设京城,统管两京六部。今年科举,翰林院、礼部、贡院,都要细着来。”
这一年走两回的路,也正好让他能够清楚看到天下在他的治理之下,是否步步变好。
众臣在下方互相对视着,不少都皱起了眉头。
要不是萧子鸿早与丞相以及六个尚书都说过这一事,今日朝上肯定是吵成一锅。
而即便是这样,不少臣子还是轮番上阵,纷纷说起了此行的益处和弊端。
要不是萧子鸿看着时辰差不多,喊了下朝,朝中众人估计能说上一整天。
而这一回早朝上讨论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城,又从京城传递了出去。
天下书生为此心中一喜。
南方要另设六部,原本翰林中有不少进士,而考了三回没中的举人也在可当官的名录上,但那也远远不够。不过怎么办,必然是从今后的考生中选取。
这可是大事情。
尤其是近日里还有传闻,官员的月钱要涨,远超先皇时期。新帝认为官员们有了足够的钱,就会大大减少去贪的可能性。
当这个消息传到崇明教,到了舒浅耳中时。
舒浅愣了愣:“两京制?”
前些天喝多了酒的姚旭揉了揉额头:“是。应天预计要改名为南京,京城则是直接叫京师。南京除了六部外,都察院一类也一并设立。”
舒浅觉得这法子短期内是可行,长远角度,却是有些不妥的。
“南京六部管辖哪些地方?”舒浅问姚旭。
姚旭思索片刻:“这个争议颇大,至今似乎都没有正式说定。新皇的意思是,统管长江以南,江南着一带。但是臣子们的意思大多是只管几个州府以及周边县。”
本来这事就算是江南牵扯起来的,若是势头太大,今后猛然割裂开南北,京师会被内外夹击,太危险了。
舒浅听了还觉得臣子们划分的地方太大了,这南京六部所能管的地方该是越小越好,比如只管南京。
她想了会儿,忽然失笑:“我在这儿想什么?”
想出来什么,也不可能朝廷上下听她的话来做。
“朝廷这事,有事也是百年后的事。哪能管那么多呢?”舒浅摆了摆手,“我知道了。你记得再去看看他们火器练得如何。我们该准备出海了。”
崇明教第二回出海,日子也是差不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朝是唯一一个朝代,设置了两京制度的。不过本文设定和历史上稍有差异,主要是南京六部等掌权和管辖范围的差异性。
第91章
第二回出海,舒浅早就和众人说定了; 她负责带着人一块儿出。
这回海舟经过几月修缮和改造; 还放上了几个隐蔽的移动火炮; 准备了一些弹丨药。
每艘船上都安排了弓箭手和炮手。
本来出海的该是毕山、舒浅,再带上教中一半出过海的和一半没有出过海的; 算是老带新,能够快速让教中教徒都习惯起出海日子。
但计划总是比不过意外的。
原本舒浅这几日带着人练火器; 手上脸上时常带着灰黑。
她跑上跑下的,也算是常见到乔曼。
教中很多事要乔曼看管着,乔曼还经常照料她; 给她准备洗漱擦拭的干净热水。
可这些天但凡遇到乔曼,乔曼便会说想要一道出海。一次两次都被舒浅含糊了过去; 等到第三次; 舒浅不得不劝乔曼再等等,说清了理由。
等过几回他们出海的航线稳定了; 乔曼想怎么出怎么出。
倒不是怕乔曼吃不起苦; 只是乔曼不会武,要是出了点差错,必然要人护着她。
舒浅不想在航线不安定的时候; 就将乔曼带出去。
即便毕山和乔曼才新婚; 毕山连着出海,在海上的日子都快比和乔曼在一起的日子多了。
这回她眼尖见着乔曼又过来欲言又止的模样,准备偷偷摸摸装作没看见赶紧开溜,却没想到乔曼径直朝着她走过来; 还叫住了她:“教,教主。”
舒浅很是无奈,侧头看向乔曼:“怎么了?”
乔曼见舒浅那无奈笑着的模样,不由自主跟着笑了。
“教主上回说的我都明白了。我就是想着能不能跟着师华一道练火器?”乔曼知道自己没什么力气,刀砍不动人,弓拉不开弦,可她既然在崇明教,总不能什么御敌的方式都不会。
以前不会还能在教中待着,现在不会连和毕山一道出海都不行。
乔曼能主动提出这个是好事。
舒浅伸手指挠了挠脸:“成,反正她那儿有一队娘子军,你跟着一块儿就好。不过别太累着,你最擅长的地方是管理整个崇明教,而不是冲锋陷阵。”
要是乔曼真的冲锋陷阵去了,舒浅那可真是一个头顶两个大。
乔曼笑开:“嗯。”
舒浅见乔曼有分寸,便带着乔曼去寻师华。
师华这会儿也在练习,不过不是练习火器,而是练习射弓。
她手指上缠了不少的布条,为了减缓弓弦对手的伤害。
“师华,乔曼也想学火器,你看着教教她。”舒浅将人带到师华边上,顺带看了看师华的娘子军。
师华当初就带了一些女子到崇明教来,女子和男子一样,只有对教中有一定的贡献,又通过人引荐,层层考核后才能够进入崇明教。
除去这几个女子外,还有教中本来常在家中,又不擅长做菜女工的一些女眷。
以前这些女眷就是跟着丈夫一块儿种田,后来教中能做的事越来越多,她们也就各自寻了自己能做的事做了起来。
面前这几个,便是力气比较大,被师华选着拉去当了娘子军。
随着人数渐渐扩增,吉武关那儿守着一群,这儿也有一群。
师华朝着乔曼点点头,从边上取了两把闲置的,带着乔曼往边上走:“这边,我先教你怎么拿。”
女子身子到底是比男子要轻一定,想要减免冲击,姿势必须要比男子还要稳妥才可以。
师华的动作极为标准,看上去英姿飒爽。
一枪出去,正中远方空中摇摆着的布片。
乔曼学着师华的模样拿起了火器,不过姿势还不是很对。
师华便手把手教起来。
舒浅在一旁看了看,很快就走开了。
男子那儿人多,都要出海了,她要盯紧了点。
乔曼学了好一会儿,打空了十发,才堪堪擦上了布条的边沿。
她这会儿头上已隐隐冒了汗,朝着师华笑了下:“这可真难。娘子军都好生厉害。”
师华面上缓和:“你也很好。布条不容易打中,她们好些人以前总是晚上穿针引线,眼睛不算太好,初学时尚不如你。”
乔曼看了眼替换的:“我再来一次。”
不论什么,熟能生巧。
师华给乔曼换了把火器,让她继续试。
多练了会儿,乔曼算是知道为何自家教主总是会将自己弄得一身狼狈了。再好的衣服,沾染上火丨药,那都得成灰黑色的。
手上很快就会有一股子的硝烟味,连带着身上也有。
而当手不小心擦了脸,那脸上就跟着一起花了。
到了傍晚,乔曼不得不去擦洗了一下,这才去取了饭菜,和众人一块儿吃。
舒浅的小院子里有桌子,乔曼每回都要给舒浅送饭,就会被拉着和舒浅一起吃。毕山则是想和乔曼一块儿吃饭。
姚旭看着热闹,就时不时凑上来。
师华但凡不带着教徒们或者娘子军的人,就喜欢独来独往,便由于“酒肉情谊”被姚旭一起拉上。
还有谭毅早前被叮嘱着平常要跟着教主学习,也一块儿吃。
到后来就成了教中主要的几个人都在这桌子上一起吃饭。
乔曼端了一些吃食过来,走进了桌子,却不自觉皱了皱眉头。
舒浅看了眼乔曼手上端着的菜,接过后放在桌上:“你们一个拿了那么多肉,一个拿了那么多菜,倒是挺合适的。”
拿了一堆肉过来的毕山朝着乔曼笑,拉着她入座:“太瘦了,要补一补。”
主要是出海就没肉吃,他还想趁着这段时间多吃点肉。
乔曼拉扯出一个笑脸,顺着毕山的意思坐下,可皱起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
谭毅敏锐,疑惑看了眼乔曼。
教中最近也没什么事情,乔娘也不挑吃的,怎么眉头皱着?
姚旭见众人都到了,动起了筷子:“等你们出海,我们就能闲一些日子。这喝酒第二天还要一大早起来做事,可实在太累了。”
舒浅掐指一算:“你们留在教中,还要看好新种下的田,继续研究如何扩大亩产。还要去和京城里联系,那别院改日造起来,恐怕我们还要借点工匠过去。”
朝廷会缺他们这点工匠?
姚旭哼了一声:“随他去。连个工匠都要找我们借,岂不是混得太惨了点?”
他非常记仇,现在还记得几次的催婚。
说着,他还瞥了眼毕山。
都怪毕山,让人去找个压寨相公结果找了个萧子鸿回来。
姚旭全然没想,当初分明是他先提出“压寨相公”这一个事情的。
自己没成亲,反而先催着别人成亲,总是会得到点“回报”的。
舒浅笑出了声,拿了筷子也夹起了菜。
大家一起吃东西,总觉得东西的味道和一个人吃是不一样的。
毕山附议:“就是,男人怎么能总是靠女子养着。”
毕山和姚旭两人又说了两句萧子鸿,说得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无理取闹,跟着就笑起来。
乔曼伸出了筷子,犹豫选了一个普通的菜夹入碗中。她今日格外寡言,面上是带着笑的,可到现在都没怎么说话。
慢慢将菜让入嘴里,慢慢咀嚼,慢慢下咽。
完整吃了下去,乔曼才暗自松了口气。
当饭下去了一个边,毕山也发现了乔曼的不对劲:“怎么了?吃不下?”
乔曼微微点头:“可能是刚才去练火器,有点累着了。”
毕山有点担心,低声劝了劝:“不想吃别强塞,晚上饿了我再给你去厨房拿。”
乔曼应声。
两人声音是低,桌上的几个却都听到了。
舒浅见乔曼这样子:“今晚上早点睡,明天要是还成就去练一会儿,不成就休息。教里头火器会你一个不多。”
乔曼朝着舒浅笑:“知道的。今天没练很久,中间还被师娘子拉着休息了很久。”
师华是觉得乔曼的身子比平常人看着弱一点,先前见乔曼没练多久就头上冒汗,就让人多休息了会儿。
没想到还是受不住。
“要不,喝点汤?”毕山点了点桌上的一大碗汤。
乔曼应声:“嗯。”
毕山给她盛了一碗,放到她面前:“正好能喝,慢点喝。”
乔曼捧起碗,慢慢喝起来。
汤是煮了点肉丸,加了点菜的,很会爽口。
可乔曼就吃了小半碗,脸色变了变,忙搁下了碗,仓促起身,朝着院子外跑去。
她还没来得及彻底跑出院子,就对着路旁边一阵吐。
毕山脸色大变,大步跟上拍着乔曼的后背:“这怎么了?我背你去找大夫!”
师华站起来:“别让她动,我去把大夫找过来。”
说完她就快步离开,去找教中留着的大夫了。
这下谁都没心思吃饭。
舒浅放下筷子,面上绷紧,很是担忧:“怎么忽然吐成这样……”
姚旭也很是意外。
乔曼看着弱,可平日里也少有生病。他还是第一回见乔曼吐成这样。
谭毅看了看桌上刚喝了小半的碗,再看看远处吐了后,缓了缓又开始干呕的乔曼,面上若有所思。
大夫很快被师华拽了过来,衣服都被师华给拽歪了。
他来教中有点日子了,少有被这么拽的。
见人干呕不断,他也没说什么,脸色一正,忙扶着乔曼把脉。
嗯……
嗯?
大夫挑了挑眉毛,笑起来:“这是滑脉。”
舒浅在旁边听着,有些茫然:“什么滑脉?”
和她一样茫然的,还有小谭毅,迷瞪瞪跟着问:“滑脉是什么?”
大夫失笑:“有喜了。恭喜乔娘了。”
一句话掀起千层浪。
意外总是如此猝不及防。
舒浅看着忽然傻愣的乔曼,再看看猛然涨红了脸的毕山,觉得这回出海……
算了算了,换人吧。
作者有话要说: 包子孕育中
第92章
出海的名单从舒浅和毕山改为了舒浅、师华和姚旭。
乔曼有喜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崇明教。
毕山虽然五大三粗,但本来还是有点聪明劲的。可得知乔曼有喜后; 他这点聪明劲就彻底消失殆尽。
整张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笑容根本压制不住; 端茶送水极为殷勤,把其他什么事情都抛到了脑后。
好在舒浅在崇明教算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 但以前也算是有点经验。她反应过来之后,先是打赏了大夫; 再让大夫开了方子,给乔曼抓一点药。
教中的厨娘知道这个消息后,当即做了一些特殊的吃食送去给乔曼。
一时之间教中上上下下; 都将乔曼护了起来。
孩子们本就喜欢乔曼,如今不敢到乔曼身边转悠; 不过也都是隔着一段距离好奇看着乔曼。
教中上一回有新出生的孩子; 那还是舒浅来之前的事情了。
乔曼吐了两回,吃了点酸的; 很快就平稳了下来。
等她回过神; 发现自己这回几乎被众人供了起来,哭笑不得劝阻了几回,还都没劝阻成功。
教中有这种喜事; 舒浅再怎么丧心病狂; 也不会在这个关头还将毕山带出海。
以现在教中武艺程度来看,有了不少战场经验的师华算是仅次于毕山的武将。舒浅便选择了带上她出海。另外也带上了姚旭,以防万一。
好在两人先前去京城时就曾将自己的事情分摊下去过,这回几乎不需要怎么忙碌。很快两人就收拾好了东西; 处理好了私事,跟着舒浅入了出海的队伍中。
乔曼一有孕,教中不少事还是要舒浅亲自来做,等她忙得头昏脑涨,踏上了海舟的甲板,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这回是出海了。
临走前还没有给萧子鸿送一封信。
她望着码头上的人群,挠了挠自己的脸,微微叹口气:“希望别院早点建起来吧。”
出海的日子前几日总是充满了趣味的。
湛蓝苍穹,海鸟嘶鸣,太阳将大片的海面照成了鳞片,晃眼得很。
舒浅看着教徒们在船上忙来忙去,检查着船和火丨炮,抬头又看看船上挂起的白帆,心想,这可是崇明教的船啊。
她以前还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这般出海。
船边沿是不让人随意靠过去的,就怕颠簸大一点的时候,人一个不注意就落下去。
舒浅就寻了把简易的竹椅子,坐在了甲板上。
师华则是站在她身旁,有点恍惚望着一望无际的海面。
“你也没出过海吧?”舒浅问了一声师华。
师华应声:“是。闺中女子,能像我这般骑马射箭的就不多,能像这样出海的,万中无一。”
谁能想得到?
姚旭这会儿随意坐在甲板上,正在把玩着老舵手随意给他的大海螺壳。
他转来砖去看着大海螺壳,倒是还在听她们两个说话的:“女子为帝之前,谁也没想过还能有女子称王称霸的。谁知道千百年后又会是如何?”
舒浅倒是知道。
不过她知道的也不是这会儿的千百年后。
“或许是众生平等,人能上天入地,还能去月亮之上。”舒浅这般说着。
姚旭和师华听了这话,也开始想象起来。
师华:“月亮之上有嫦娥么?”
姚旭:“还有砍了不知道多少年树的吴刚。”
舒浅听了跟着打趣:“还有看着吴刚砍了不知道多少年树的玉兔。”
一个教徒路过,忍不住插了一句话:“指不定什么都没有。这满天神佛,我至今也一个没见着过啊。”
舒浅三人笑起来。
出海前,所有人都会想着海上有什么,海下有什么,等出了海,或许是蓬莱仙岛,或许是桃花仙境。出海后,才知道海外面一样有岛,一样有人,还有他们从未见过的活物,以及从未吃过的食物。
满天神佛,倒是真的没有见到。
海船这一回的航线,是大体沿着上一回的航线走。
先经过五岛,在上头稍作休整,随后朝着南边走,再变道朝着西。
上一回试探性接触的一些地方,方便去的没有战乱的区域,再去一回交换一些东西,接着便是试探能不能走得更远一点。
这一回她新增的航线,有到暹罗,到欧暹罗,再朝着苏门塔次去。
出海七日,舒浅还舒服吹着海风,感受着风将衣服吹起的惬意。
出海再过了七日,舒浅发现自己身上分层了。凡是露在外头的皮肤都黑了一层,脸上还晒出了红点点。
衣服渐渐换成了最朴素的麻布衣,头发随意束起。
船上补给足够后,迎来又一个七日。
这回舒浅说话都大声了起来。
在船上说话基本要靠吼,等碰到了海外人后,在海边码头做生意更是要靠吼。最可怕的是不少时候吼还不管用,别人听不懂。
再过了七日,船上原本带出来的东西渐渐变成了白银、金子、各式各样罕见的珠宝等等。舒浅会说的话,从原本的吴侬软语或者京城官话,变成了各式各样夹杂着奇怪口音的外语。
她会的话不多,好在买卖这种事情,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
无非就是问价讨价问货之类。
跟着她的姚旭和师华,一样万万没有想到海外的日子是这样的。
两人一个带着书生的傲慢,一个带着大家闺秀的疏离,在经历了一个岛接着一个岛,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疯狂给他们送钱求换物品后,也一个个大起了嗓门,身上有了一股子的江湖气。
姚旭在崇明教那么多年,在先皇后期乱世时,遇到山匪几乎难计数目。
可他也没曾有这般姿态过。
有时候碰到气急了说不听价格的,他说了八百遍还不能砍自己的客,拿起扇子合拢来就敲人脑门:“说了五十两一匹布,一袋糖,听不听得懂!听不听得懂!”
师华没比他好多少,袖子都撸了起来,一刀砍在旁边的木桩上,冷冰冰扫视了一群人:“谁再给我插队试试?”
舒浅在后头算账,时不时还要吩咐旁边的教徒去吼一声:“三号红丝绸没货了!苏州刺绣还余下五百件!白糖管够!”
吃饭除非在海上能凑到一起,在陆地上根本只能边吃边谈买卖。
路途上依旧会有不着调的海盗过来想抢一两艘船。
可他们没能想到舒浅带着姚旭和师华,作战比毕山还要疯。
远了一些,就拿着火丨炮对着船边上的海一炮打过去。
近一点的时候,一枪一个,一箭一个。
再近一点,崇明教便又多了一条船,实在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这回出海,比舒浅预料走得更快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风的影响。
“苏门塔次就在前头。”姚旭经历了一次出海,叼着一根他特意留下的剔牙鱼骨头,比以前更浪荡风流,“照着地图来看是个大岛,四千里左右。传闻上头遍地黄金,不知道具体情况。”
老舵手听着笑呵呵:“哪个地方听起来不是遍地黄金?我们大朝在外头现在也是遍地黄金,人人可以吃得起白糖,穿得起丝绸,用得起瓷器。”
包括舒浅在内不由跟着笑:“吃不起穿不起也用不起。”
那些大多数普通百姓买不起多少,放在外头更加好卖一点。
没有去过的地方,总是要谨慎一点为好。
舒浅见能看到岸了,忙吩咐了下去:“都提起精神来,马上到地方了。”
教徒们忙应声,该拿的武器都拿上了。
大一些的海舟不能太过靠近岸,否则搁浅了就极为麻烦。
小海舟停靠得距离岸边近一些,众人便从大的海舟架上木板,到小海舟上,再从小的海舟落到岸上去。
这海岛果然并没有遍地黄金。
一样的沙子,沿海地带一眼望去都是大树,一时间竟是看不到人在哪里。
姚旭和师华先一步下了船,带着教徒们决定往里走走看。
舒浅稍落后一点距离,四处打量着这地方。
“咻——”一声。
师华敏锐将姚旭拽趴下一滚。
一支箭插在了刚才姚旭所在的位置。
师华还来不及动作,第二支箭疾驰而来,穿透跑上来想要护住两人的教徒。
箭深深插进胸膛,师华瞪大双眼,看到了贯穿教徒后的箭头。
姚旭一样看到了。他立刻起身,抬手将师华护在了身后:“顺着箭的方向看过去,那人爬在树上。找!”
后头舒浅被人迅速护了起来。
她冷着脸举起了自己手上的火器,对准了箭发来的方向。
即便没有看到人,她也毫不犹豫开了枪。
枪声剧响,惊起了摊上的海鸟。
那人显然已换了位置,不知又潜藏到了哪里去,半响没有动静。
受伤的教徒很快被抬到了后头,止血的止血,给他拿药的拿药。
可惜随着一道来的大夫看着这箭射中的位置,试着拿刀剪断了箭,可最终还是不得不摇了摇头:“拔不出来。”
□□,等于死了。
这箭卡着,也不过是给人残喘的一点时间而已。
那教徒也明白,朝着众人笑了笑,想要说点什么,只是一开口就是一口血,什么都说不出。
出海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药根本止不住血,很快这教徒就咽了气。
舒浅迈开步子,走到姚旭和师华身边:“搜。把人给我找出来。”
姚旭等人面上一样极为沉重,分开带着人朝着岛内走去。
这里树大多极高,那人很可能还在树上。
一番搜寻,人没找到。
舒浅带着教徒们,却很快找到了居住在这岛上的百姓。
那些百姓穿着都算齐整,看着日子确实过得不错,此刻一个个惊疑看向舒浅等人。
作者有话要说: 今晚会统一捉一批虫子,一个几日不曾校对过错字的颓废老瓜留。
ps:下篇文预计开《锦衣卫家的小王爷》微破案甜宠!开坑时间约在4月。都去!收藏!冲鸭!
第93章
这个岛上确实能隐隐对上传说,百姓过得相当富足。
说不上遍地黄金; 但光从众人的样貌上以及所住所穿; 都能看出平日里日子过得是极为不错的。比起在海上贸易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日子风吹雨打的崇明教而言; 好不是一点两点。
鳞次栉比的房屋,涂抹上了当地特有的颜色; 看着让人心中舒坦。
本该是舒坦的。
舒浅绷着脸,带着教中几个最会说话的人; 走向了当地居民,用话和肢体语言,简单表述了一下崇明教上岛的目的; 以及遭受到的恶意对待。
那边居民们不少都围拢起来,一边警惕看着舒浅等人手上拿着的武器; 一边给自己的同伴隐隐鼓气。
语言不通是个大问题; 舒浅即便这般说了,对方叽里咕噜说了不少; 双方还不知道对方到底在说点什么。
后来对面出来了一个会说暹罗语的; 和教中一个也会说暹罗语的总算是彻底搭上了话。
崇明教的教徒重新说了一回他们的遭遇:“我们是带着船只想要来和你们做生意的,带来了我们国家极为上等的丰富物品,但是没想到一上岸; 我们一个教徒就被你们射杀了。”
那居民心中一惊; 忙解释了起来,很是沉痛解释了一下:“我们周边有一个城,上回也遇到过一个国家,说是来贸易。后来; 那个城被屠了。要不是我们君主英明,带着人打了回去,恐怕我们这儿也不好过。”
听到这里,教中人不由互相皱眉对视了一眼。
这才导致了当地人在沿海周边留了人看守,并且极为警惕和外人接触。
舒浅看着这群人不少略有敌意的目光,抿了抿唇。
就和崇明周边沿海一样,总有倭寇上岸试图打家劫舍,用的理由千奇百怪。寻常百姓基本性子朴实,没料到人心叵测,也根本斗不过带着精良武器的外来人。
要不是有崇明教逐步发展,控制且护住了沿海一带,恐怕早就出现与这岛相同的情况了。
姚旭头脑转得灵活:“我们迟早会和那帮人对上。”
师华看向姚旭。
“那些屠杀普通百姓的人,恐怕是从和我们完全相反的地方来的。但凡我们还要朝着西边去,迟早有一天会和他们的人撞上。”姚旭解释,“一战不可免。”
舒浅和当地人说着:“我们是带着我们国家皇帝的允诺,到海外各国进行物品买卖的。我们船上有着极多的物品,可以专门在岸边和诸位买卖交换,绝不轻易到你们住的地方。”
旁边的教徒将她的话一一改成暹罗语,说给了对方听。
对方也将话转述给自己的同胞。
对面一番一轮,舒浅则是继续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做这个生意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与你们的君主进行沟通,得到一些关于屠杀你们同胞的外来人消息。我们难免今后会碰到那些人,要有个心理准备。”
她说得很是诚恳。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虽然当地人信不过舒浅,但舒浅等人至今为止没有表现出一点强势,让他们有了一点动摇。
对方似乎是友善的。
当然,舒浅还有一个对于她,也对于崇明教最重要的恳求:“我们不过为了做买卖而上岛,却有无辜教徒被你们的人杀了。这件事也希望你们能给我们一个交代。”
这话说出后,对面的人都有点沉默。
他们是为了自身的安全,才留了人守在沿海。
击杀上岸之人,造成一定混乱后并且立刻折返通知周边居民,出发点是极为好的。可他们也没想,射杀了无辜的人该怎么办?
距离屠城那时已有了一段时日,沿海边守备如今是不算严了,这才让崇明教来的时候只迎来了一支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