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女悍嫡-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头当个女人可是真的不容易,在家的时候有爹娘疼爱还好,到了婆家以后,可就得步步为营的全靠自己打拼了。而这打拼的底气,除了丈夫和娘家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嫁妆,而嫁妆的多寡短期看似乎是娘家配送了多少就是多少,其实并不是这样,更重要的在于长期经营。
嫁妆经营的好与差说起来好像差不多,但五年十年的功夫下来可就是天差地别的,一家铺子每年赚三分,还是亏三分,一年上下就差了六成,日积月累下来就是个不容小觑的数字。更何况嫁人是一辈子的事儿,又何止是五年十年的功夫?
也正是这样,郑氏看到惠雅在经营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并且遇到困难积极思考还能想出好主意的时候,才会这么的高兴。惠雅现在能为郑氏的嫁妆铺子找出路,以后惠雅自己的嫁妆铺子就肯定差不了,想到闺女以后能够手中充裕的嫁人,郑氏又怎么能不高兴?
“雅儿你还都画了什么图样?都给娘瞧瞧,这些图样送到铺子里头去打首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做出来的东西定会让人惊艳不已。”郑氏脸上带着笑,心情越发的舒展了。
“我还画了好多呢,就怕娘亲觉得我画的太粗糙……”惠雅红着小脸儿牵着娘亲的手到了自己的闺房,把厚厚的一摞子图样送到了娘亲跟前。
“竟有这么多!”郑氏看到图样以后吃惊的很,随即将惠雅搂在了怀里头,“真是难为你了!”
母女两个在书桌旁边挑拣了许久,对惠雅画出的图样都是爱不释手,不过这些图样是不是真的能制出首饰来,母女两个心里头还真没有底。最终决定先挑出惠雅最爱的小狐狸的那张图样,放到铺子里头去打造首饰。
四天之后,满掌柜亲自登门,将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小狐狸首饰呈到了郑氏和惠雅的面前。
“哇,好可爱啊!”惠雅手里头拿着蹲坐的小狐狸样子的步摇爱不释手的感叹着,还有带着飞奔的小狐狸的镯子,小狐狸全家福的金项圈,每一样首饰都精致得让人不忍心挪开眼睛。只觉得上头圆滚滚毛绒绒的小狐狸实在是太可爱了,比自己画出来的还要逼真,还要动人似的。
“多亏了东家小姐的图样,老满我能打造出这么精致的小动物,实在是荣幸啊!”满掌柜的眼睛中放射着光芒看向郑氏,“东家,这图样可还有?要是有个十套八套的,相信铺子里头的生意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暖的。”
“自然是有。”郑氏也十分的高兴,手中摩挲着那纯金打造的狐狸发簪,这萌萌哒的发簪自己都爱不释手,更何况是年纪小的女孩子了?郑氏的心中雀跃着,仿佛已经看到了金银铺子重振辉煌的一天。
☆、第211章 赵老夫人
按照惠雅绘制的图样打出来的首饰十分的精美,就连郑氏这开了好多年首饰铺子的,都觉得爱不释手。
这不,在第一套小狐狸的金首饰打造出来了以后,郑氏和惠雅两个精挑细选一番,又陆陆续续的往铺子里头送了八张首饰图,一个月以后,成品就送到了赵府上。
“雅儿,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天赋,有了你的首饰图,相信铺子里头的生意很快就会好起来的。”郑氏看着盒子里头美轮美奂的首饰,眼睛里头满满的都是喜悦,要说第一套小狐狸首饰还是巧合的话,如今另外八套首饰打造出来以后也漂亮的让人爱不释手,那就绝对是惠雅的实力了。
“娘,那这些首饰,咱们是放到铺子里头卖掉,还是?”惠雅看着桌子上的那些首饰,除了自己那套小狐狸的金头面以外,桌上还有八套头面。
这八套头面里头有适合小孩子戴的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图样的,也有适合年轻夫人们戴的温柔婉约的图样的,还有一套,惠雅设计着是给年纪比较大夫人们戴的,端庄大气十分华美。
“这些,我看着,要不给各房都送上一套吧。”郑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
“各房都送一套?”惠雅的眼睛立马就睁圆了,颇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家娘亲。“娘,这是我辛辛苦苦画的图样,然后铺子里头的师傅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还没拿出去卖呢,为什么就要送给各房呀!”惠雅的心里头有些不高兴,嘟嘟囔囔的说了一堆。惠雅的态度很明显,送给祖母和三婶子还行。给惠芸一套也勉强,但是她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给大伯母还有惠凤和方纱香。
“傻孩子,都是一家人,做什么斤斤计较的呢?”郑氏看着惠雅小气的样子,笑着把她搂进了怀里头,“娘知道你不喜欢你大伯母。跟纱香也合不来。不过咱们总归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能厚此薄彼的。知道么?”
“娘……”惠雅还是觉得有些委屈,扯着娘亲的袖子不松手,嘴巴抿得紧紧的。
这桌上的首饰,虽然成本总的算起来也就是百两左右。但不管哪套拿到铺子里头卖,都能卖到二百两以上。白白的都送了出去,还有几套是送给不喜欢的人,实在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傻孩子,有舍才有得。这话娘亲今天教给你,你且慢慢的看着吧。”郑氏笑着安慰着惠雅,看着她情绪还不高的样子。便说要亲手下厨给惠雅做吃的。
“真的?娘亲给我做吃的?”惠雅的印象中,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吃过娘亲做的东西了。前世娘亲早逝,自己没有机会吃到,儿时的记忆也早就被磨没了,如今要是能吃到娘亲做的好吃的,别说是铺子里头送来的首饰了,就算是把自己的首饰送出去,惠雅也不心疼。
“好啦好啦,你真是个孩子!”郑氏看着惠雅兴奋的样子,心里头也高兴起来,换了身衣裳,便到厨房去给惠雅做饭去了。
郑氏做的不是什么费劲的东西,简简单单的一个莲藕炖排骨,就让惠雅的午饭吃得香极了,心里头也没有了怨言。
第二天便是府里头请安的日子,郑氏说通了惠雅,便让人捧了一共八套首饰盒子,往赵老夫人的院子里头去了。
因为要请安,赵大夫人和赵三夫人也都早早的起了床,带着各自的儿女到了赵老夫人的院子,各自行了礼请了安,伺候着赵老夫人吃了早饭,按常规来说,再说说话什么的,也就可以散了。
赵老夫人是个严肃的老夫人,如今才五十多岁,头发微微有些花白,却一丝不苟的挽成发髻,不笑的时候显得颇有几分威严。平日里头赵老夫人虽然也疼惜着儿子孙子,却并没有像旁人家的老封君一样,对儿孙宠溺的很,因此赵家的子孙对着她也没有过于亲近。
惠雅对这祖母的印象并不深,觉得祖母实在是太过严肃了,严肃得吓人的很。饶是有着两世的经历,惠雅也不敢像惠凤那样在祖母面前打溜须,她只是规规矩矩的做着孙女该做的事情,不多也不少,毕竟不是在祖母跟前长大的,生疏一些也是有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赵大夫人会带着惠凤跟赵老夫人跟前说些俏皮话,耗一耗时间,差不多了的时候也就各自散去了。不过今天,众人都看到了郑氏的丫环怀里头捧着的锦盒,心里头便猜测着到底是怎么回事,倒是比平日稍微冷清了些。
“娘,我陪嫁的首饰铺子里头新出了些花样,我看着东西还算精致,就拿回来几套,一来是孝敬娘亲,再有也送给嫂子和弟妹瞧个新鲜。”郑氏说着话,便让丫环把首饰盒子摆在了桌上,亲手打开了每一个首饰盒子,这屋子里头顿时就流光溢彩起来。
“哦?还有我们的份儿?”赵大夫人听到还有自己的份儿,眼睛就是一亮。
赵大夫人管家这么些年,虽然没少从公中捞油水,但大多数的银子却是用来贴补娘家去了,自己手里头存的银子少得可怜。别说是添置新首饰了,就是给惠凤存嫁妆,都有些捉襟见肘的,因此听到自己也有首饰,高兴得紧。
“咳……”赵老夫人还没说话呢,赵大夫人就已经冲到桌子边儿上去了,赵老夫人咳嗽一声,赵大夫人刚刚伸出来的手就又缩了回去,惺惺的蹭到赵老夫人跟前,扶着她的手往桌子边上来。
“嫂子自家的生意,多赚些银子给雅儿做嫁妆才是正经,哪里就要给我们这么些,这满桌子的首饰,都得快两千两银子了!”赵三夫人因为自家相公跟二哥好,平日里头跟郑氏走的也近些,看着桌上这些首饰,从外边买的话没有一千五百两的银子肯定下不来,低声跟郑氏说道。
“哪就要那么多银子了,不过是有了新花样,惦记着家里头的人罢了,来,挑挑可有中意的!”郑氏听着赵三夫人这小声说的话,觉得心里头很熨贴,都是一家人,自己掏心掏肺的对别人好的时候,自然也希望获得同样的真心。
赵老夫人带着头,一家子的女眷们都聚在了圆桌边,你一言我一语的品评挑选起这金银铺子新制出来的漂亮首饰了。
☆、第212章 有舍有得
“二弟妹,不是我说,你这首饰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去年的时候,还没见到这么多精致的东西呢……”赵大夫人本是个小官的闺女,没什么见识也没有什么眼力见,眼见着这匣子里头满满登登的精致首饰,心里头酸酸的说道。
赵大夫人看着这八套首饰,虽然有的是孩子们戴的那种不适合自己,但每一套却都比自己出门赴宴时候戴的首饰还要强上几分。
赵大夫人想到春日里头为了赴宴所添置的首饰,想着郑氏既然有这么好的首饰,怎么不早点儿拿出来,自己也好省下那购置首饰的银子。别的不说,一套从银雀楼购置的首饰,至少能省出二三百两的银子呢,这么想着,赵大夫人的心里头便心疼的不行,嘴里头也跟着有些发酸。
“老大家的,老二家的拿出漂亮首饰来,是给咱们赏玩一二的。”赵老夫人的话说了一半,眼睛却冷冷的盯着赵大夫人,很有一副你要是再说那些有的没的,就休想分一杯羹的架势在里头。
赵大夫人被赵老夫人这么一说,觉得自己很是没脸,想要反驳却反驳不起来,想要甩甩袖子走人,却又是真心的喜欢这桌上的首饰舍不得离开。赵大夫人想着自己加上两个闺女,要是真的一人一套就能分到这桌上的小半呢,心里头更是舍不得了,这么犹豫纠结着站在原地不肯动,一张脸却慢慢的就变红了。
“娘,大嫂也是无心的,快来瞧瞧这套首饰,端庄大气,正适合娘您来用呢!”眼见着赵大夫人下不来台。郑氏又是送东西的人不好打圆场,赵三夫人无奈之下也只能挺身而出,拉着赵老夫人看首饰。
赵三夫人的眼光不差,一下子就挑出了八套首饰里头最为端庄大气,适合老夫人们戴的那一款,端到了赵老夫人跟前,让她看着首饰消消气。
“嗯。这首饰的样子真的不错。难为老二家的,有好东西还想着我们大伙儿。”赵老太太看着这盒子里头的首饰,虽然里头用的珠宝不是顶尖儿的。但凭着这份儿花样这份儿巧思,还有十分精湛的手艺,这套首饰就堪称精品了,点点头算是收下了郑氏的这番心意。
赵老夫人点头了。赵大夫人和赵三夫人的心里头就是一松,赵大夫人的眼睛滴溜溜的在这桌子上搜寻着。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首饰,顺便还要给自家两个闺女划拉两套回来。
而赵三夫人陪嫁铺子也不算少,娘家也是得力的,因此这时候倒是比赵大夫人多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淡定从容。细细的把玩着这盒子里头的首饰,时不时的与郑氏一起品鉴一番。
惠雅站在惠凤和惠芸中间,一边儿小声的跟她们说着话。一边儿听着娘亲和三婶子的点评。惠雅虽然有前世的见识在,却也知道自己这点儿道行。虚心的接受着各方的观点,就连惠芸这小丫头的意见,惠雅也在耐心的听取着。
各人的喜爱都有不同,加上这八套首饰是真的太漂亮了,不一会儿的功夫,在大家热热闹闹的讨论声中,各人都选好了自己喜欢的首饰。赵老夫人的是一套端庄大气的,赵大夫人选了一套富贵华丽的款式,赵三夫人选了一套温柔婉约的,惠凤选了一套清新宜人的,惠芸则是抱着那套小猫咪的爱不释手。
郑氏让丫环把剩下的三套首饰带回去,里头一套成人款的郑氏准备留给自己,另有一套小兔子的和一套小鸟儿的,郑氏准备送给方纱香一套,然后再给惠雅留一套。
各人都得了礼物,自然都是欢欢喜喜的,就连惯爱说酸话的赵大夫人,也是满脸的笑容。自己一房就得了三套首饰,都要顶上总量的一半儿了,赵大夫人得了便宜,自然是不能不笑的。
时间不早了,赵老夫人发了话,请安的众人便散了去,惠雅虽然有些心疼送出去的首饰,但也收到了不少有用的评价,虽然还是觉得送出去千把两的银子有些亏,但心里头也不算是太难过。
回到院子里头,惠雅就把收集到的意见统统写下来,然后细细的整理着,宝贵的建议对自己的首饰绘图很有好处,惠雅十分的珍惜。
原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告一段落了,却没想到下晌的时候,从各房都送来了回礼。
赵老夫人派人送来的算是赏赐,是一对儿碧玉的如意,雕工、水头和成色都是极好的,惠雅虽然不知道这玉如意价值几何,但肯定比自家送给赵老夫人的首饰要贵重许多。
赵老夫人用这对儿玉如意,表达着自己对郑氏送首饰这做法的赞成,毕竟是一家亲骨肉,平日里头你来我往的送些小东西,不但能增进感情,脸上也更好看些。
大房的赵大夫人比较抠门,虽然拿走了三套头面,却只送回来了一个巴掌大的金子打造的镇纸,看起来虽然工艺不行,但是分量颇重,要是卖掉的话,也能值些个银子。
赵三夫人的回礼是一对儿雨过天青色的梅瓶还有两匹漂亮的妆花缎,那梅瓶胎质细腻油润,颜色分布均匀好看,显见着也是极为不错的物件儿,惠雅十分的喜欢。而那妆花缎也是极美的,手摸上去的时候十分的细滑,颜色又鲜亮动人,正适合裁衣服用。
这几件儿回礼,以赵老夫人送来的最为珍贵,以赵三夫人送的最为实用,虽然赵大夫人送回来的比拿走的要少许多,但所有的回礼加起来的价值也与郑氏送出来的相差不远了。
“娘,我还以为咱们这回是净亏了几套簪环呢,没想到祖母竟然补了个这么好的东西给你。”惠雅是真的觉得惊讶,她刚才送出礼物去的时候,是真的以为只有送没有还的。
“傻孩子,这就是娘跟你说的有舍有得呀!你祖母是个明事理的,知道娘亲为了妯娌和睦相处出了血,怎么的也会把这点儿找补回来的。就算你祖母不找补,咱们是一家人,有好东西自然是要分享的。”郑氏轻轻的抚摸着惠雅的头发,笑得一脸慈爱。
“原来如此……”惠雅觉得自己的心被触动了一点儿,仿佛忽然之间明白了什么道理似的。但仔细想想的时候,却又抓不住自己到底被触动了什么,只是娘亲说的有舍有得四个字,慢慢的印在了惠雅的心里头。
ps:感谢亲@yh_yh1166@尾号118的数字君@云枫树@死骨头投出的月票呀~么么哒亲们~
十一假期誓言在家里头码字,坐一会儿肚子里头的小东西就开始乱动呢,特别有意思~
看着肚子上鼓起来的大包,想象着小东西在里头,一边儿踹着我的胯骨一边儿拱屁股的样子,誓言的心都要融化了~
☆、第213章 客似云来
有了好首饰的图样,制成了成品以后的效果也是惊人的好,满掌柜如今可是踌躇满志,每日里头也不站在铺子里头招呼客人浪费时间了,带着作坊里头的匠人们,夜以继日的打造着全新的首饰。
郑氏和惠雅商量了以后,觉得自家铺子直接叫金银首饰铺子实在是太土了,加上赵二爷和惠善,一家四口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让大家都还满意的名字,叫金玉斋。
而惠雅既然为了这首饰铺子费了不少的心力画图样,如今又取了好名字,自然是希望这首饰铺子能够恢复以往的荣光甚至是更上一层楼的。至于这怎么更上一层楼,要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如何一步步的进行下去,却是需要好好想想的了。
郑氏虽然操持着陪嫁铺子,但终归不是商人,对于客人的心里把握的并没有真正的商人那么细致入微。惠雅也知道这点,便趁着给连夫人送生辰礼物的时候,把这事儿问出口。
连夫人家里头是经商的,在靠山屯的时候又开茶坊又开点心坊的,做生意的道道自然是门清的,她细细的给惠雅讲了这其中的道道,又提了不少好建议,惠雅觉得受益匪浅,便准备按照翠姨给指点的方向,好好的筹备一下首饰铺子的事情。
首饰铺子的兴起说复杂是真复杂,要是没有个懂门道的人帮衬着,想要把一间铺子起死回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而说简单却也真简单,连夫人只给惠雅指点了两个要素,一个是新颖且持续不断的首饰样子,金玉斋如今已经具备了,另一个便是丰富的客源。
惠雅取了经以后回来跟郑氏细细的研究起对策来,觉得这客源的事儿,可以借势而行。自家是武将之家,平日里头女眷间的往来不少,只要自家人多戴着那漂亮首饰出去走走。自然会有人打听消息。
要是再给相熟的府邸里头送上几套首饰赏玩,众多夫人知道了金玉斋有好首饰,还怕没有人来买么?
“不过这事儿不能急躁,得徐徐图之。”首饰这买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一套制作精美的首饰,需要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少。
因此要想一炮而红,并且这红火的生意能够持续下来,就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新花样新款式都用上。也不能一下子就把顾客们的胃口都给满足了,得抻着些吊着些才好。
有了这样的想法,在首饰铺子这边儿,这新制出来的首饰除了送进赵家的那几套,还有郑氏和惠雅准备送人用的以外,都压在库里头没放出去,要存货用的。但存货是存货,如果有人想要买新款首饰,却也不能把她们拒之门外不是,于是存货期间。虽然不卖成品,却可以接受预定的。
惠雅设计的首饰美轮美奂的,很多夫人怕卖完了以后与人家撞了款式,于是金玉斋又多了一条规矩,像这种精美款式的首饰,同一个款式售卖加上预定的数量最多为十套。且这十套之中,每套首饰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同,或是用料或是花样,极大的避免了簪环重复的问题,让来定首饰的女眷们十分的高兴。
做首饰买卖。是个十分压钱的事情,不说别的就说那作为原料的金银,还有买原石时候用的金银,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刚开始接受预定的时候。因为这金玉斋只改了名字,新首饰一套都没有流出去,除了几家老主顾在买东西的时候发现了新款式的钗环定下来以外,这新首饰的定制处于停滞阶段,自然也就压钱压得厉害。
郑氏知道这一点,二话没说的从自己的私房里头又投了两千两银子、一百两金子进去。全力支持着满掌柜。这样的信任让满掌柜激动不已,更是发了狠的要把铺子做好做大,不辜负东家的期望。
在满掌柜他们全力以赴的赶制新首饰的时候,郑氏做主给定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文修夫人、叶夫人还有连夫人,都送上了新颖别致的首饰,还有惠雅的小姐妹如月姝、月华她们,也收到了惠雅送出的新奇样式的小玩意儿。
惠雅送出去的,不光是有可爱的头面首饰,还有根据这头面首饰花样儿打出来的金银锞子,除了小狐狸的花样是留给自己的,剩下的小猫啊小兔子啊小鸟啊小松鼠啊,一袋子一套的金银锞子,花样翻新让人爱不释手。
赵府的老夫人还有各个女眷出门赏花或者参加宴会的时候,也会戴上郑氏送出的整套头面首饰,而与收到了首饰,又与惠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各家夫人,在闲聊的时候,也会偶尔称赞一句金玉斋打造的首饰十分的新颖。
就这么的,在京城武将家眷的圈子里头,赵家的金银首饰新颖别致有意思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了。看过赵家人佩戴的金银首饰的夫人们,看着从来没有见过的花样,只觉得十分喜爱,恨不能人人都能拥有好几件。
有与赵家关系好的夫人们关系亲厚的,便借故过来打听,知道是郑氏的陪嫁铺子金玉斋里头打造的,打听了铺子的位置,又听说这铺子不是贵的要死的那种,便暗自琢磨着要去打造几套首饰,给自己或者闺女来戴。
有了好首饰,又有了好宣传,原本籍籍无名的金玉斋,一下子就火爆起来了。原本籍籍无名的小铺子,如今每日里头都有不少客人到来,买现货的定首饰的,真真的是客似云来。
“小姐,这半个月,首饰铺子又接到了三十二单首饰预定的单子,定金一共是一千二百三十五两。”大满趁着来拿首饰图样的时候,跟着惠雅汇报着首饰铺子的情况,半个月就能收到三十多单的预定单子,且成交额已经超过了三千两,这样好的销量在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嗯,预定的单子也要抓紧做,这一批批的首饰,预定的要比铺子里头的早三天出货。”惠雅费了不少心思画图还有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进行宣传,为的就是让金银首饰铺子的生意可以恢复,甚至是超过之前的状态,如今已经有了起色,自然是要步步为营才行。
惠雅绘制的首饰图样很多,每天都要画个三五张出来,但这些却不是一下子都投到首饰铺子里头去的。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是金玉斋定下来的出新款的时候,每次出三款新首饰,如今不过两个月过去,就已经在京城的首饰圈子里头兴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
惠雅听完大满的回禀,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头,唇角含笑的静静看着手中的账本,如今的金玉斋,虽然不说日进斗金,每个月的流水却逐步增长着,如今已经有上万两银子之多,足足抵得上铺子原本半年的量了。
☆、第214章 站队浪潮
郑氏和惠雅为了金玉斋的生意忙碌着,铺子里头的销量蒸蒸日上,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原来半年的量,这可远远的超出了之前的预料,让郑氏母女俩高兴不已,郑氏心里头对于儿女婚嫁的后顾之忧也少了不少,身体也越发的好起来了。
就这么的过了三四个月,眼看着铺子的名头打出去了,销量稳定了,首饰图样也存下了不少,郑氏和惠雅也就把这事儿慢慢的放开来了,毕竟满掌柜的资历在那里,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满掌柜就能把铺子打理得极好的。
忙碌的夏天转眼就过去了,眼见着秋高气爽正是气候宜人心情也好的时候,赵府的主子们,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过。
“夫君,父亲那没事儿吧?”郑氏看着颇有些灰头土脸的赵二爷,眼见着他眉间拧起了一个大疙瘩,强忍了半晌,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没事儿……”赵二爷的心情很低落,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应该对妻子怎么说。涉及到朝堂大事涉及到皇权之争,便是爹爹跟自己说话的时候也是三缄其口,自己又怎么能把这压力再加到身子刚刚好起来的郑氏身上?
当天晚上,赵二爷一直怀着沉重的心情直到入睡,就连郑氏的软语安慰、闺女惠雅特意端上来的他最爱的甜汤,也只能让他略微展颜。
躺在床上,赵二爷直直的望着床帐,眉头皱的紧紧的。
原来,赵二爷晚上的时候刚刚下衙回来吃了饭,就被赵老爷叫到了书房里头。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父子对话罢了,却没想到大哥和三弟也在,且父子几人都是一脸沉重的样子。
原来,作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的赵老爷,因为京城里头发生的一件事故,在今天的朝会上,被御史弹劾了。原本被御史弹劾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哪个当官的没被御史弹劾过呢,但这事儿寸就寸在弹劾赵老爷的御史不是别人,是紧紧跟在安国公府肖家屁股后头的史御史。
“竟然是史御史!”赵二爷倒吸了一口凉气,史御史这人。在朝堂上不说话则矣,一说话就绝对代表了安国公府肖家的意思,而肖家是当今肖贵妃的母家,也是炙手可热的三皇子的外家,他们的一举一动不说是能左右整个朝堂。却足以让朝堂上为之震颤。
“爹爹,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家不是一向中立的么?”赵二爷官小不用上朝,又不像大哥和三弟一样跟爹爹在同一个衙门,获得消息迟钝了许多。
饶是这样,赵二爷也已经感觉到了一阵扑面而来的寒意,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这不是秋天之寒,而是马上就要兴起的夺嫡带来的血雨腥风,让赵二爷身上忍不住发寒。
“唉,就是有人看不得你爹爹我中立啊!”赵老爷忍不住叹息一声。戎马一生的他耿直惯了,更是只愿意做个纯臣罢了,如今皇上身子不虞,皇子年纪也都大了,这夺嫡的风波越演越烈,恨不能将一切都卷进其中似的。
屋子里头一度陷入了沉默,这中立的处境有多难,赵二爷的心中明镜儿似的。如今的皇上虽然已有四十春秋,但由于早年间身子不好,子嗣并不算旺盛。成年的皇子只有五个,而其中继承大统呼声最高的,莫过于太子还有三皇子了。
如今成年的几个皇子中,太子是体弱多病的钱皇后所生。虽然为嫡为长,却因为皇上宠信安国公府出身的肖贵妃,对太子也是不冷不热的,因此地位并不算稳固。
而钱皇后虽然名为皇后,也是出身于名声煊赫的鲁国公府,却因为鲁国公府里头只有她亲哥哥一个男丁、只剩下她侄儿一根独苗。人丁萧条得厉害,且自己总是体弱多病的,因此总是被肖贵妃压上一头不得喘息。
二皇子是皇上潜邸时候的侧妃所生,侧妃早已经去了多年,娘家也早已经没有了全是,而二皇子自己又不是个聪明伶俐的,因此并没有什么竞争力,不过是当个闲散王爷罢了。
三皇子是肖贵妃所出,因为皇上对肖贵妃宠爱长盛不衰,而肖贵妃出身的安国公府位高权重,因此朝堂上也很是有一部分人支持着废除太子,让三皇子当太子的。这群人上蹿下跳的闹腾着,权势威压、金钱拉拢、官位引诱,无所不用其极,这回赵老爷被弹劾的事儿,也是他们闹腾出来的。
四皇子和五皇子都是低等嫔妃所生,虽然娘亲还在,却声明不显,也没有得力的外家支援,因此夺嫡的呼声并不大。
有了三皇子跟太子打擂台,这朝堂上便泾渭分明的分出了派别来,分别是以鲁国公府钱家为首的太子派,以安国公府肖家为首的三皇子派,还有一大票没有站队的中间派。
若是单论两个国公府的势力,鲁国公府与安国公府名声上不相上下,但实力上鲁国公府却是逊了安国公府不止一筹。
鲁国公府一脉相传,每一代就只有一个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