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深日暖[金榜]-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要说起来,只跟王家塘挨个边,不过是发达了回来显摆一回,论起来还是王四郎穿着开裆裤时的事儿了,可他一听便起了心,细细问了族长那是到外头去当的什么官儿。

    只知道姓名,跟二十年前往前京城做官去了,此时倒不知在何处,王四郎记在心中,又拿了一百两出来:“到要请个好先生坐馆,叫王家子弟多出些高官。”

    这回送走族长,赶紧着收拾起东西来,秀娘得了信正奇,蓉姐儿“扑哧”一声笑起来,觑着没外人道:“爹这是怕了族长了,再不走,修桥铺路都要找上来了。”

    王四郎正迈腿进来,听见后一句应一声:“可不是,便是作功德,这十方功德也不能算我一人头上。”秀娘听见他这么说,鼻子里哼一声,日日在外头走着,哪个见了不称一声四爷,倒真当家里有金山银海了。

    又隔一日,举家俱回到泺水,这回也不便在泺水多呆了,沈家上不得门,孙兰娘隔了这些年竟又有了身子,老宅子又借给了桂娘住,里头挂的都是红绸,等着送嫁女儿。

    “萝姐儿不易,咱们便一径回江州罢。”红白事对冲不吉利,门都不进,只送了东西去添妆,又给娘家送了红布,还送了一堆茂哥儿玩的小刀小剑,讨个好彩头,盼着孙兰娘得男。

    江州倒还有些旧交在,悦姐儿知道蓉姐回来,坐了车上得门来,她比蓉姐儿还小一岁,竟是春天就出了阁,身量还未足,偏已经梳起妇人头来。

    “我姨姆家的老太太看着不好,娶我进门想着孙媳妇行了礼再走,谁晓得我一进门倒好起来。”悦姐儿还是一样性子不改,两个彼此打量一回,才说几句话便又亲近起来:“我如今还没圆房,要等办了笄礼才成的。”

    两个住是住到了一处,却不能同房,自小同她一处长大的表兄,住在一处又不一样,悦姐儿虽还是小姑娘家,懂的事儿却多:“你且不知道,我瞧见他悄摸的偷看春宫呢。”

    蓉姐儿眨眨眼儿,还不懂春宫是甚,悦姐儿红了脸,十分不肯说,抬了手轻轻拍了下自己的嘴,她身子还是姑娘家,却还有甚不懂的,姨姆跟亲娘都疼她,怕她糊里糊涂的就跟表兄成了事儿,身子没长成怀了胎,不独是她,孩子也不好,嫁人之前细细同她说一回,嫁人之后又拉了她关上门说一回。

    亲娘还同她睡一个被窝里,告诉她,男人要是想挨一挨碰一碰,倒不要紧,只不能解了裙子,她原不懂甚叫解了裙子,又是甚样算挨一挨碰一碰,嫁过去,没三日便全知道了。

    表哥是看着她长大的,两个打小就知道要作夫妻,先还拿她当妹妹,越长越大,又进了门,便拿她当老婆了。

    表哥也不过才十五岁,正是懵动的年纪,守着这个么小娘子光看有什么趣味儿,夜里两个一个说话,说着说着,便摸了手捏了脚。

    悦姐儿记着娘说的话,怎么也不肯叫他解裙子,可那香一口摸一把的事却没少做,舌头也尝过了,挨着身子也磨过了,有了这一回,便成日里的腻歪。

    姨姆还怕两个真的作了一对,日日叫老嬷嬷去看床,只见着沾乎乎的玩意儿,不曾见得红,这才算是安心了,也不再阻了他们睡一道,还看紧了丫头,就怕儿子叫哪个丫头引得知了人事。

    “那嫁人了,到底好不好?”蓉姐儿身边再没有出了嫁的姐儿,原来学里的姑娘俱都定亲,平五年纪比她们都大,两年前就嫁了人,跟着到外地去了。

    只悦姐儿嫁在本地,上边有个姨姆婆婆看着,丈夫又是表兄,年纪且还小,一家子都倒她当半个娃儿看,老太太这一辈儿只有孙子,这么个半大的孙媳妇进了门,只当是个小孙女似的养着。

    听见蓉姐儿这么问,悦姐儿红了脸,眼睛转一转点了头:“嗯!好!”想回娘家就有姨姆带了她去,比那些头年做儿媳妇家门口都迈不出去的不知强了多少,连表哥也哄着她,带她一起淘气,七夕节还把她打扮成男娃儿,带她到城外去玩。

    蓉姐儿听见了直笑,拉了悦姐儿的手,两个原来在八角亭子里头偷酒喝譬如昨日,这会子她倒先嫁了:“那便好,他真个带你去城外玩了?”

    悦姐儿梳着妇人头发,人却还是娃儿性子,踢了腿儿,听着鞋子上鹦鹉扣桃的缀的小金珠子一串串的响:“真个,我们租了一条船,一直划到城外头去看月亮,表哥说带我去听牛郎织女说私房话。”

    船帘儿遮得密密实实的,她喝了酒面颊烧得火红,叫他骗着又是亲又是揉,才香上一口,她就撒起酒疯来,回去还是表哥把她背回去的。

    这却越了规矩,表哥不舍得她挨骂,一个人担下来,跪了一个时辰,她酒醉了他还不曾跪完,提溜着鞋子,带了一瓯儿虾蟹粥去看他。

    悦姐儿笑得眼睛里都是光:“我原当嫁人有多吓人,嫁之前还狠狠哭了一场,如今才知道好,我娘再管不着我了,姨姆要骂我,前边还有表哥顶着呢。”

    “你同你那个,可见过面不曾?”八角亭子里没别人,甘露一听见两个小娘子说私房话,便退到外头去了,香罗自有那一回蓉姐儿用酒槽把她吃醉的事,也对悦姐儿死心踏地,远远守着不上前来。

    “见过的呀。”蓉姐儿的耳朵粉透透的,徐礼抱了茂哥儿还跟她说,她小时候要轻的多,她笑眯眯的勾了悦姐儿的手:“你还没同我说,甚个是春宫呢?”

    悦姐儿啐了一声:“你去问他,我可不知道。”两个点了蜡烛偷摸看了,看的心头跟有个兔子在蹦似的,夜里不免又抱着挨在一处,想起来就羞煞人,她垂了眼睛再不肯多说。

    蓉姐儿咬咬嘴唇,又换一个问她:“那挨一个碰一下,是不是说摸耳朵?”徐礼摸过她的耳朵的,这话一说完,悦姐儿撑不住的笑,笑完了自家也不好意思起来:“嗯,就是摸耳朵。”

    蓉姐儿叫她这一笑,又吃不准了,看看悦姐儿的脸知道再问她也不肯说的,心里打定主意,等再见到徐礼就要问一问他,春宫是不是就是摸耳朵了。


第167章 回金陵知和离事守画舫作食生意

    在泺水江州住了小半年;还是要启程回金陵去;既在孝中也不好往别人家里走动,悦姐儿急巴巴的来那一回;还是她表哥帮着遮掩;若不是她同蓉姐儿实在要好;怎么也不会热孝里头上门。

    到了中秋更是冷清清的,王四郎一办完丧葬事就又往蜀地跑去,原是想着把潘氏沈老爹一同接来过节;算算日子还在百日里;两个老的不计较,秀娘还怕触了爹娘的霉头;只同女儿儿子两个在家里胡乱过了一回。

    不能吃酒,不能吃荤,更不能出去走月亮,虽也焚香点烛摆出“斋月宫”来,到底气闷的很,蓉姐儿闷在家里,对着什么都没趣味,看着案上供着的香斗,桌上菱角石榴柿子栗子白果摆在细巧的攒盒子里,两边还供了两盆子香椽,一屋子是香气。

    今岁却是连兔子灯都没得,茂哥儿不乐,他知道过中秋要有灯的,临河巷口家家都挂着红灯,便只王家门口的灯笼上贴了白纸,示意家中有孝。

    还是秀娘心疼儿子女儿:“那兔子灯是白的,买两个进来也就摆了,小娃儿屋子里总要摆盏灯才算过了节。”

    等中秋过了,秀娘便急着打点行装上路了,蓉姐儿还想混赖皮:“娘,咱们等重阳,等重阳过去好不好?”

    秀娘点点她的鼻子:“大姑娘了还不知事。”如今回去也好往徐家通报丧事,徐礼怕是瞒着家里人来的泺水,这节不提,却也该请期了,原来的日子是正正巧定在及笄后,如今算来还不曾出一年孝,怎么也得请人再算一个日子出来。

    家具都打得了,嫁妆也都备好了,可别样事务还能配起来,人却配不齐,绿芽银叶也有十七八岁了,总要放出去,叫这两个在金陵便是调教小丫头的,等她们出去配人,甘露跟兰针就要能当得一面。

    四个丫头,还得再配几房人家,家里银子是不缺,东西也是件件精品的赔出去,可带什么人去倒难办,秀娘正为着这个头痛,身边又没个人能拿主意,倒想着紧着回去跟吴夫人通一通气儿,便是身上有孝,到了金陵也已过了百日了。

    萝姐儿出嫁,三朝回门,回的却是舅家,秀娘知道纪二郎不曾上门来闹,便是回了乡里叫人一顿打得起不来身,还得让纪老太太侍候着,他那嫂子原就蹿着自家男人来找王家要钱,经了这一回事,倒不敢了,她自己不独一个男人,还有两个儿子呢。

    这桩婚事有胡县令作大媒,谁敢上门来闹,胡县令还送了一块匾来,上边四个大字“佳偶天成”,便只有桂娘同诚哥儿高兴,当日这块匾还挂在堂前,第二天敬了茶,徐娘子给了萝姐儿一对金镯,萝姐儿才叫一声娘,就说这东西挂在堂前当菩萨,再大也大不过菩萨去,还是揭下来收到屋里去。

    徐娘子喜她有眼色,顺势点了头,诚哥儿还怕她受了委屈,夜里搂着不肯撒手,萝姐儿如今就是黑了灯也不再怕他,叫他搂住睡了几日,安稳的很。

    蓉姐儿听了悦姐的话,就一向想问问那春宫是个甚,觑着空儿又问了一回萝姐,拉了她的手在屋里问,萝姐儿听的满面羞红。

    绣娘有甚个来钱快,一是绣大件菩萨像,二是办那红白喜事,三便是绣这些个东西了,那精致些的人物眉眼,身上衣裳都要勾绣出来,姑子街里便有女人做这个,正经人家出来的绣娘,哪个肯绣,便是银钱再多,也不肯沾手的。

    她红了脸,蓉姐儿更奇了,抱了她的胳膊问,萝姐儿竟也只这一句:“等你嫁人了,去问他。”羞的不可自抑,大眼睛里水盈盈的,嘴角抿起来,笑出两个梨涡。

    蓉姐儿坐在船上还在想那到底是个甚样的好东西,一个个都不肯说,觑着神色也知道不能问秀娘,心里猫儿挠似的,又把徐礼想一回,一日念个十七八次,连甘露都打趣她:“姐儿赶紧别念叨了,不独徐家哥儿,我的耳廓也热了。”

    蓉姐儿噘噘嘴儿,秀娘还有些晕船,茂哥儿却跟只猴子似的跳上跳下,他守孝中无事,原来江州家中还留着蓉姐儿小时候习字的字帖子,叫秀娘翻出来给他,日日写两张大字,玩起来倒更疯了。

    茂哥儿是个小狗记性,头一天习字还乐呵呵的,第二日就挂了脸,叫秀娘骂一回:“你姐姐还有个三日兴头呢,你连三日都没有。”

    茂哥儿眼泪涟涟,他才五岁,读书背书拿手的很,张嘴就能来,可要他坐定了习字,那凳子上头就跟插了针似的,两三个字还能写,写两张再没这个耐性。

    茂哥儿守完这年孝就要开蒙了,家里蓉姐儿教他念书不算,徐礼在时也把初读书时的《幼学》《弟子规》说了一遍,若是正经送到族学里,也是从这两样学起来,《三字经》《千字文》里头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茂哥儿早已都会背了。

    秀娘自家不识字,对儿子却看得紧,每日里必在背三篇书,也不许他坐着,立在窗下,一面晒太阳一面背书,一屋子俱是茂哥儿的童声童语,背了手摇着小脑袋晃晃悠悠背完三篇书,再去习字。

    蓉姐儿便松快的多,等回去她虽还要去石家的女学,里边的姐儿却是一个个都定下亲事来,平日里也不再读经书了,只把待人接物,操持家事再说一回。

    没上船时舍不得走,上了船又恨不得快些到金陵,谁料得秀娘几个才回了金陵,蓉姐儿一问,才知道安哥儿宁姐儿带了母亲已是搬了出去。

    蓉姐儿唬了脸问金缕:“可是有人说了甚难听话?”

    金缕赶紧摆手:“哪儿呀,是姐儿自家要去的,还连着节庆上门送礼呢。”中秋一盒子月饼,重阳又是一盒子重阳糕,俱是东西却也算是全了礼数。

    “说是回去买了田地房子,赔上银两,余下的赁了间屋,如今那船店已是开了起来。”金缕一径儿说了,又去看蓉姐儿的脸色:“若是姐儿实在想她,便把她请来罢。”不说蓉姐儿,便是金缕玉穗儿也想她,这么个姐儿,走的时候还一人送了她们一件禙子,也不知道做了多久。

    蓉姐儿听了挥挥手:“罢了,她生意才立起来,我又有孝,先把回礼送了去,等往后我去游船看她。”迈脚就去告诉秀娘,秀娘听了倒跟着叹一声:“安哥儿便是跟了咱们的船回去的,办了两三月,才把田地房子都卖了,有一片水田你爹原想买,只怕他说甚个恩情,要低价卖出来,还是托了人办的。”

    陈家那片水田在乡间一亩亩的置办,比王家那样连着买的不知精细多少,都是好田还带租户,王四郎提过一回,安哥儿把上等水田作平价给他,王四郎这才寻了中人来办这事。

    “还是老话说的着,宁欺白头翁,不欺少年穷,宁姐儿婚事难办,可这个哥哥在,便不至让妹子吃亏。”秀娘叹一回,又想起来:“还有你阿公阿婆捎带的东西要给她,做了这些年的老邻居,总该帮衬些。”大钱潘氏摸不出,五两十两还是有的,再有便是衣裳。

    衣裳里头还有些是陈阿婆的,两个互赠了,如今正好归还原主,秀娘叹一回又道:“你也把礼办起来,别个知礼,咱们更不能错了礼数。”

    直接给银钱宁姐儿兄妹两个是再不肯要的,打听的赁的屋子倒幽静,为着母亲养病,又要方便做生意,便往秦淮河边那机户人家后头寻了房子住着,也带一间小院,原来家里留的几房人也都发卖出去,只留一对老夫妻,带了来照顾母亲,看守门户。

    既有人看顾母亲,宁姐儿便把那船店开了出来,买了一条旧船,重刷一回油,打上幡儿,做得了吃食,便是这般店还开不出来,那秦淮河上不论是画舫还是渔船俱都要交缠裹钱,泊在岸边还得有停船位,夜里也要交银子让那巡河的看顾。

    这些东西一样样都少不得钱,还是安哥儿回来了,才到外头去跑,到衙门里头说自家遭了水匪,倒是有官员肯办,每月给出一两银子,租定了船位,拿上一块木牌子,往后便能在秦淮河上跑船了。

    宁姐儿头一日只做了些个羹汤,出了一日船,只卖出去三碗,还俱是船家买她的,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画舫俱是同人连好的,一说谁家汤水好,自有龟公儿帮着说项,她这样脸生又不曾孝敬过的,哪里肯为她兜揽。

    可她想做的便是正经生意,跟娼门勾勾搭搭,这生意哪里还能清白起来,也有别个船家说她:“你已是在秦淮河做生意,往出说哪个晓得你清白,使些小钱,再卖个俏,还有甚样活揽不回来,那龟公便不是男人了?”说着便哧哧发笑。

    宁姐儿回去直剁了一日菜馅儿,全做成冷团子,摆在汤锅边上卖,她用的整只鸭子炖汤,老火煨得骨肉酥烂,又包了些鲜鸭肉的馄饨,再切好香菜葱姜,拿薄纱罩着,别个要买,再下一碗。

    也不说什么盖着帘子不叫人瞧见了,都瞧不见人,哪里还能闻得见香,掀了帘子,开锅把香风扇出去,越是离那画舫近,越是扇的狠些。

    这么着一锅馄饨汤水倒半点不费全卖了出去,哪里是看馄饨,看的却是宁姐儿,泺水女儿俱都得生雪白皮子,穿了蓝布衣裳,头上还簪了白绒花,叫别个一看总要买她一碗来吃。

    还有的贵人要问一问,她起先照实说了,除开卖馄饨得的钱,便又多得些赏钱,一碗馄饨不过十来文,这赏钱却翻了倍,竟还有人给一二两的,便是她卖上几日,也不够这些银子。

    这是个来钱的法子,可宁姐儿头一二回收了这样的赏钱,再往后便不愿出头露脸了:“这同那躺在街边唱莲花落托碗的乞儿有甚个分别,再不能做这样下贱事。”

    家里带来那对老夫妻,还领了个孙儿来,主家答应不卖了那个小男娃,他们是千恩万谢,那娃儿也有七八岁大了,被宁姐儿带出来,假称是姐弟,由着那男娃儿送吃食到客人船上去。

    客人见他年小,知道是跟着姐姐出来卖吃食,便也饶几个赏钱予他,生意从七八月直做到九月,先是亏本赚吆喝,后头才慢慢好了。

    既做了这桩生意,便要时时看人脸色,不独那画舫上的客人,便是妓家也得好声好气儿,但凡有一丝丝的不妥,那娼门也不给好脸子瞧。

    吃苦容易受气难,只想想娘亲要用药,哥哥在柜上那些辛苦,便又一一忍下去。这行当再没个歇业的时候,凭你天再热雨再大,总有人富家公子王孙有兴游湖,越是晚间越是人多,秦淮河上游船如织,密麻麻的挤得河道不通,天天到三更半夜才歇息。

    蓉姐儿记挂着她,备的礼也厚些,秀娘忙着先去吴夫人那儿探口风,谁晓得才要叫算盘送信去,算盘便回道:“太太不在金陵,吴家如今有些事体,还是隔一段再请罢。”

    吴家的事,便是吴少爷日日流连秦淮脂粉乡,家里那一个闹得要和离了。

第168章 和离女媒人上门恶名男另娶不易

    吴少爷自听了窈娘一回琵琶曲;有个气闷便来光顾,也不叫她侍候酒食,也不要龟公在边上传菜递帕;只是听琴,一曲完了再谈一曲;坐在楼中还嫌喧闹,便租了画舫;在船上听琴。

    他隔着两日就要去一回;吴夫人立时警醒起来,骂也骂过训也训过,他只是不改,跟了去的小厮回报说是听琴;在那画舫中哪里还能成事;一河都是船,便要弄,也得回楼子里头。

    吴夫人这才松出一口气来,知道儿子不曾沾那些烟花女子,正要回头劝着儿媳妇宽宽心,只当他是去茶馆里头听评书,一样是个弹唱的。

    谁知道吴少爷翻眼把窈娘包了下来,不叫她再接客,便是他不去,她也不必再去见别个,只日日在楼子里等着他便是。

    这一来同养个外室有甚个分别,吴少爷又去打听怎么能把她赎出来,教坊司里头俱是犯官妻女,窈娘便是十岁上下叫人押进去的,学了三四年的弹唱迎客看人脸色,到十三四岁便破了身接客,这要赎出来却不是有银子便够的,得拿到衙门恕令才成。

    窈娘原就有些性子,不肯十分接客,那些个瞧不上眼的,便是有钱也不肯见,很不得鸨母喜欢,如今巴结上了新任的百户,倒成了门子里头的娇客,闲着睡到日上三竿,高兴了就弹一曲,不高兴整日不梳洗,只叫贴身的丫头去外头指使了人买零嘴儿来吃。

    柳氏知道了闷在屋里整整一日,还强撑着请安用饭,到了夜里抱着养娘就哭,第二日自家去寻了吴夫人,说肯把那女子赎出来,抬进门当个二房。

    吴夫人看见她半晌不曾说出话来,重重叹一声,摆了摆手,这回再不把纳妾的事往后拖了,真个挑了个面目姣好,性子又老实的给儿子送了去:“你在外头怎么闹我如今也管不得你了,总不能到这个年纪了,还叫我同你爹连个孙孙也见不着。”

    吴少爷真个听了吴夫人的话,日日宿在通房屋子里,等她有孕了,便一举抬成了妾,算是如了吴夫人的意。

    柳氏只当他这回能收心,哪知道等那丫头有了孕,吴少爷又往秦淮河上听琴去了,她这回便如天塌了一般,丈夫虽不如她的意,到底不曾作践过她,如今到这么一出,却不是把她的脸踩到泥里。

    柳氏哭也哭过求也求过,为着他不日日往外跑,还拿自个儿的嫁妆银子去把窈娘赎回来,总归有路子可通,只要把这花娘抬进门,便算是收住了丈夫的心,叫他不日日往外头跑,全了脸面便是。

    吴少爷却再不听她说话,连她往婆婆跟前去求,吴夫人也只看着这个儿媳妇叹气,月下老儿合错姻缘,这两个一个是陶土一个是紫砂,便是揉碎了调成糊也烧不到一块去。

    柳氏愁眉不展,日日以泪洗面,撑得一月有余,只觉生无可恋,她已然只求个名份了,却连这一份体面也不留给她,还在吴家占着位子讨人嫌作甚。

    先是不肯吃药,而后又不肯用饭,养娘哭着求她,也照样滴水不进,吴夫人到床榻前去看儿媳妇,那劝她看开些的话说了一箩筐,她却只当听不见,实在无法,把儿子从画舫上喊了回来。

    “你真个把那花娘摆在心里了?”柳氏吐气无力,手指四刮着刻丝被子的的牡丹暗纹,恁的一幅花好月圆,却只盖了她一个人。

    吴少爷看着躺在床上面如死灰的柳氏,掀了袍角坐到她身边,见她微微侧过头去,沉吟道:“我写放妻书,和离罢。”

    柳氏眼睛一翻,昏死过去。

    等再醒过来,那放妻书已是摆在案头,柳氏一把拿过来想要扯破,却抖着手使不上力,捏得骨节发白,这还是她头一回,见着丈夫的字迹。

    原当他是个武夫,谁知道一笔字竟很能看,洋洋洒洒一大篇,一个一个字的看过来,恨不得在嘴里嚼碎了吐出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甚个鸳鸯双飞,花前共坐,如今只如猫鼠相憎,狼羊一处。

    吴少爷因着这张放妻书跪在吴家祖宗牌位前,叫吴夫人拿着鞭子狠抽,穿着单衣,一抽就是一条血印子,吴夫人一面哭一面打,打了他三下,便扔了鞭子捂着心口哭。

    这回他却是铁了心:“作什么非捆在一处,如今难道还有个别嫁就要死的说法不成?”皇帝的娘都另嫁了,是和离又不是休妻,初嫁由父母,再嫁听自身,择一个她想要的,不比这么枯藤枝子似的活着要强?

    柳氏提了笔写了多少闺怨,她以为他看不懂,夹在书中,放在绣绷子下边,他又有哪一句不明白,不说合卺之欢,连人伦都行不得,还作什么夫妻,不如各归本道,解怨再嫁。

    说着又开了库,把柳氏那些嫁妆俱都还回去,他这番作为却叫外头的都议论吴百户恋慕烟花,把个花娘当作天仙供了起来,家里的婆娘也不顾了,明明有妻有妾,妾还大了肚子,却要跟妻子和离,那金陵像样的人家,听见了哪个不啐上一口。

    柳氏病得昏沉沉叫人送上了船,吴少爷派了兵丁送她还乡,养娘丫头哭的泪人也似,那一柳氏送了来给他当妾的丫头,死活都不肯走,只说回去也无面目做人。

    吴少爷看着她伏在地上哭的梨花带雨,一声冷笑:“这就是你们姑娘挑出来的软和人。”说的养娘面红耳赤,上去批头打了她两巴掌,吴少爷背了手出门,转眼看看她:“要留便留下。”

    那丫头只当他要纳了自个儿,别家哪一个不是生了儿子才抬妾,那边屋里的看着就肚子圆,说不得生的就是女儿,只要她也能有孕,生下儿子来,就是长子。

    养娘听见这话,从柳氏箱笼里头捡出这丫头的身契,一口啐在她脸上,把那身契交给吴夫人跟前的刘嬷嬷,一行人登船离去。

    这事儿且不算完,柳氏好好的女儿被休了回去,虽则这些年都不曾生个花儿果儿出来,到底是孝顺公婆的,又肯给丈夫纳妾,半点都不妒忌,一听说吴少爷是为着个花娘把妻子休回了家,一家子读书的都炸开了锅。

    柳氏的爹跟哥哥一见着女儿回家,还当是省亲,等养娘哭倒在堂前,才知道是合离回家了,气得头顶冒烟,登船就往吴家去讨说法。

    到得吴家,吴夫人也病倒了,吴老爷出船不在,连着几天都不见吴少爷,跑到秦淮河边去寻女婿,风言风语一听,连面都不见,还扔了狠话:“便是不合离,叫咱们知道也要来讨放妻书的。”

    吴家不但还了嫁妆,还贴补柳氏这许多年的东西,嫁后做的衣裳打的首饰,还有给的东西,只要是她屋子里的,一应都给了她,半文也不曾讨还,除开这些,又给了一匣银子。

    柳氏在床榻上病了一月有余,到底是回了家,家人姊妹一径儿的骂吴少爷,她娘回回都要哭湿五六条绢子:“我苦命的女儿,早知道哪肯叫你受这样的苦。”

    一个这般说,她还恹恹着回不过神来,一家子都这么说,她便越听越是,为人…妻该做的她都做到了,是那人自家把心系在狐狸精身上,柳氏的娘还狠啐:“九条尾巴的狐狸精出世了,该帮你去打小人呢。”

    女婿这样便是升了百户千户又如何,说不得往后家业都是那狐狸精的,柳家只把吴家倒赔回来的东西当是理亏给的,还在柳氏面前盘算:“有这么些个,你便是再嫁个也不难!”

    柳氏已是不年轻了,便是再嫁,也不能寻个衬头的,总比过去要再低一等,她日日以泪洗面,却不再为着丈夫薄情,只哭自家命苦。

    还是养娘劝她:“姑娘何苦作践自个儿,如今这日子不比在吴家好的多?”她是受了苦所托非人,父母头一个就觉着对她不住,余下的姊妹一个个俱都这样教养长大,家里丈夫相敬如宾,知道柳氏一步都不曾踏错还叫人休了回来,把吴少爷骂得猪狗也似。

    自家里这么说着还不算,外头也一派宣扬,别个就是不曾见过人,也听过事,更兼有那两船东西,再嫁人,这些个可都由着她带走的。

    和离却不是休妻,媒人婆倒比过去柳氏做姑娘未嫁时来的更勤快,有讨她当续弦的,也有求她回去作当家主母的,自然也有想着嫁妆的。上回已是叫女儿吃了苦头,这回阖家都细细寻访,再不肯把女儿轻易嫁出去。

    柳氏的娘还放了话出去,说不拘是个什么家境,只要人好,女儿便能嫁得。这话一说原来那些不曾指望都请了媒人登门,有绸缎铺子的掌柜,有家里有田有地有佃户的田舍翁,还有那结庐苦读,前头死过一个浑身的秀才。

    这一来吴少爷的名声却是彻底坏了,秦淮河边哪个不知,新任的百户为着教坊司里头的花娘,把老婆都赶回家了。

    那头柳家大门叫媒人踩薄一层,这头吴少爷是个百户却无人上门,吴夫人撑着病体再想为儿子寻一门亲事,又有哪个媒人婆可肯,便是应的那些个,手上推出来的小娘子吴夫人也一个个都不中意。

    她为着儿子定亲时是想着要个知书达礼的儿媳妇,如今一看面子里子一样也没落着,这一回便不要那读书人家出来的:“只要能当得家,拿捏得住,不拘是个什么身份,便是商户也一样。”

    秀娘听了这事儿先为着柳氏一叹,这么一个软团团的人儿,说话都不曾高声大气过,竟就闹到了和离,她转脸又看着自家女儿,打定了主意要赶紧着及笄后就把她送出门去,如今那徐家哥儿还一颗心都放在她身上,若叫别个勾了去,吃苦的还是女儿家。

    想着又叹:“这一味的好性儿,别个也只当你好欺负。”叹完了这一句又叫管事理些药材出来,虽有孝在身不好登门去看吴夫人,礼数却不能错。

    蓉姐儿听的发怔,皱了眉头,一双圆眼睛眯缝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