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藏-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两个小厮溜回来告知两位钦差时,他们立刻决定时不我待,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不然不知淮阳王还要冲他们下什么黑手。
此时正好趁着看营的醉了大半,赶紧逃将出去,向朝廷禀报淮阳王的肆意妄为。
好在他们被禁足在营地边上,走不多远就是木板打造的营墙,两位钦差在小厮的帮助下,费了好大的劲才翻过了营墙,深一脚浅一脚地逃了出去。
其中一个钦差恨恨道:“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另一位一路踩着泥道:“他得罪的可不止我俩……一会到了前镇,我自有法子与石国丈的人联系……淮阳王后天就要攻打寇岛了,若是无人给他“助力”岂不遗憾?”
说到这,两个人倒是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继续往前赶路……他们走得快些,才好帮助淮阳王朝着鬼门关走得快些啊!
同样正暗骂淮阳王不是东西的,还有寇岛上的大将鹰司寺。
鹰司寺修筑老巢多年,而且数年来倭人每次在北海劫掠都是满载而回,物质充足,是以岛上无论是粮食还是□□守岛的器具俱是齐全。
最重要的是,还有那新铸的五门大炮。那是镇岛至宝,一旦出手,绝对叫北海的水军有来无回。
不过这等辎重却是寇岛上的秘密。为了迷惑淮阳王,他将粮食藏入山洞中,特意不给老弱病残的倭人食物,以致他们纷纷逃亡。他又屡次派倭人去北海采购粮食,就是要让淮阳王产生轻敌之念,放心来攻。
可是崔行舟也不知道在等什么,一直迟迟不见动静。
直到他忽然得了石国丈属下传来的消息,淮阳大军终于开始整顿,明日便要攻打寇岛。
鹰司寺筹谋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刻,他连忙将几个得力的部下都叫来,让他们准备好弓箭弹药,应对明日的大战,自己也顺着岛巡视一圈,确保每处都万无一失。
天还未亮,倭人就爬上了山头,码头等处高高的哨塔,举着西洋镜不停地在海面上寻找眞州军的身影。
不久,海上渐渐起了大雾,在朦朦雾气中,几点船影向寇岛而来,在雾中若隐若现。
鹰司寺探看到北海战船果然出现,心中大喜,立刻派人通知准备发射火炮,他要让淮阳王当做宝贝一般的战船连寇岛的边都摸不到就被炸沉海底,以雪上次自己战败之耻。
因为雾气的遮掩,那战船忽隐忽现,迟迟不肯过来。
鹰司寺知道这等大船是不会开到浅滩,所以只待进入射程就立刻击沉大船,决不让它们有机会放下小船。
只是那大船早早就抛锚停了下来,倭人炮手不得不将炮口调高,这样才能打到战船。
轰的一声巨响,火炮所在的山坡仿佛都抖了一抖,五门巨炮轮流射击起来。很快,远处一艘战船的船桅就倒下了,其它几艘战船连忙分开,躲避炮弹。
随着炮弹发射,天空渐渐下起刷刷的大雨来。雨水顺着炮口流入,慢慢汇集在炮筒底部,倭人不得不射几炮就调低炮口把里面积存的雨水倒掉。但是反复汇集雨水,也对炮筒产生严重影响,后面的射击,炮弹是越打越近,越打越偏,到了最后干脆就打不到海上了。
好在眞州战船的气数也已经到了尽头,最后只有几根桅杆孤零零地半隐半现在雾气雨水之中,渐渐消逝在海平面上。
寇岛上的倭人都发出欢呼。
第171章
鹰司寺嘴角也露出笑意,指派倭人赶到沙滩上,将一会上岸的落水眞州军都杀了。
他立在半山坡,眼看着自己的人马朝着海滩前进,便继续看着远方已经看不见船影的海平面。
不知为何,鹰司寺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可一时又说不出什么。
就在这时旁边的部下们已经兴奋地议论着:“这船沉得也够快的了,难道大燕的船队都是纸糊的不成?”
这话音未落,鹰司寺的眼睛已经开始圆瞪了起来,他慢慢调转方向看着说话的部下,将那部下吓得笑意凝在了脸上。
“混蛋,我上当了!”鹰司寺突然暴喝起来,命令已经下了炮台的炮手再次爬上炮台严阵以待。
就在这时,在一片滂沱的雨雾中,又有几个巨大的黑影出现了――那是北海水军最新的战船,毫发未损,前行的速度甚快,若巨兽一般朝着寇岛逼近。
就在这时,炮台上的炮手也在鹰司寺的怒吼下手忙脚乱地调整方向,重新填弹装炮。
可是因为方才发炮太频繁,加之炮口冲上的缘故,已经进了不少雨水进去。就算撑了雨棚,但怎么也点不着大炮。就算勉强点燃,也不过是发出沉闷的哑炮,再无半点威力可言。
眼看着大船渐渐逼近,一旁的部下们也慌神了,手足无措地问鹰司寺:“鹰司大将,他……他们怎么还有这么多战船。”
鹰司寺的眼珠子都变得布满血丝了――北海自然会有战船,因为方才损耗了他们无数弹药打下的牙根就是框架子的假船!
若是真船的话,压根不会沉得那么的快。
若不是雨雾弥漫,再加上之前石义宽派人送来密报,让鹰司寺笃定崔行舟会今日来袭,先入为主,其实这点很容易叫人发现。
现在,鹰司寺终于明白:崔行舟这是特意放出风声,又挑拣着天气前来攻岛的啊!居然使出了这么个李代桃僵!
就在这时,那大船已经驶近。虽然战船上的火炮不若寇岛陆地上的吨位,可是当拉近距离时,寇岛的浅滩便在射程范围之内了。
淮阳王立在船头,微微抬手一挥,十门准备好了的火炮对准浅滩开始点火轰炮!
伴着隆隆的巨响,这个浅滩都被炸开了过,那五门大炮也纷纷被掀倒了。
之前在浅滩上等着落水北海兵卒上的倭人们毫无防备,一个个是被炸得血肉模糊,哭爹喊娘。
而浅滩上的倭人们发现出现的不是因为落水而精疲力尽的眞州兵,而是一艘艘满载着士兵的小船,穿破雾气冲到沙滩上。
当崔行舟的人马终于乘着小艇上岸时,岸上的倭人们已经被火炮轰得溃不成军,只能束手就擒。
兵卒们找到鹰司寺时,他还没有死,只是半个身子都压在了火炮之下,人也已经半残了。
崔行舟看着嘴里冒着血泡的他,冷冷地一笑:“来人将他拖出来,再好好审一审,他的那个神秘的京城内应!
这一次攻岛,北海的水军可以说是毫发无损,便将北海多年的毒瘤拔了下来。
但水军扫荡了寇岛,留下了清点物资的兵卒后,便凯旋归来。
此时大雨散去,海面之上是无垠的水洗蓝天。
在苍梧郡的船坞头处,已经有无数的百姓在翘首等着船只回来。
眠棠也坐在马车里,抱着小熠儿等着消息。
崔芙坐在一对行李包的上面,一时没有坐稳,要不是眠棠手疾眼快伸手扶了一下,差点栽倒。
她惊魂未定地抚摸了下自己怀孕的肚子,忍不住抱怨:“你可真是的,行舟怎么会吃败仗?居然将家里的行李细软都裹在车上了,难道他败了,你便不管他,只自己要跑不成?”
当初弟弟可是跟她说过,柳眠棠一路跟随着他去西北时,是生死相随,死也要将他的尸骨带回故里的。
亏得她那时听了还感动了一下。谁知在北海见识到了,弟媳妇竟然是这副随时卷铺盖走人的架势。
柳眠棠现如今可没有以前跟崔芙的客客气气,听了这话,直瞪着她道:“既然打仗,必有输赢。早些做准备,总比到时候意外来时,手足无措强。再说,你弟弟若打输了,倭人必定乘胜上岸,大肆掳掠杀抢一番,你留下来又有何用?”
崔芙也算是将门之后,自然受了正统礼教熏陶,一瞪眼道:“就算要走,也得走得堂堂正正,哪有你这么未雨绸缪的?若是光才与行舟战死……你便带锦儿走,我……我一定会殉节与他们同去……”
说着,崔芙悲从中来,不禁掉下了眼泪。
柳眠棠却一脸正色道:“可不光是你我走,全苍梧郡的百姓也得走!你以为你弟弟没想着另一种可能?他一早就吩咐兵卒,做好了必要时的疏散准备。到时候百姓们都要跟我们上山,那山上一处峭壁绝境,已经做了滚石闸门。我藏在山上的粮食,也不是光一个人吃的。他们若死了,你为何也要跟他们死?杀他们的仇人还在,就不能死,总要养精蓄锐再杀将回去,亲手扒了贼人的皮,卸了他们的骨头!”
说这话时,眠棠咬牙切齿,那表情仿佛真的在给人扒皮一般,就连她怀里的小熠儿都在挥舞着手臂,发出模仿小老虎嗷嗷的叫声。
就在这时,马车外的人们突然像炸锅一般,发出一阵呼喊欢呼声。
眠棠将小熠儿交到了芳歇的手里,赶紧站起来遥望海平面。只见那几艘战船在灿烂的夕阳金辉下,缓缓向船坞头驶来。
眠棠眯起了眼睛,嘴里轻轻数着船夹板出正在舞动的红旗子。
那是崔行舟在临行前跟她和守军将军约定的旗语,若是他们凯而回,便三放二收。
若是没有人打旗语,就说明船上并非大燕的水军,要让陆地上的兵将早作准备,好掩护着她跟百姓们撤退。
眠棠看着那三放二收的旗语,激动地咬住了嘴唇。
虽然她知道他应该不会失败,毕竟她与他演练了那么多次,甚至失败后的撤退也都一一商讨练习了。
她依旧不记得跟崔行舟三年的时光,可是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却总让她有种不需千言万语,她已经尽懂了他的感觉。
尤其是安排行军布局时,总有种默契无间之感。当然若是惹恼了他,他便会用薄唇附住自己的。然后狠狠地吻住自己。那种唇舌的默契配合,更让人心动不止。
而如今,他终于凯旋归来,眠棠不禁激动地跳下了马车。
当大船停靠到岸时,一身金甲的淮阳王撩开披风,迈着穿着军靴的长腿下船,朝着眠棠大步走来,然后一把将她抱了起来。
北海民风奔放,看见得胜凯旋的王爷抱起娇俏的王妃。当真是俊美脱尘的一对,养眼极了!登时人群爆发出欢呼声,一时间热烈极了。
在这此起彼伏的欢呼道贺声里,崔行舟贴着眠棠的耳朵道:“你可跟我打了赌约,我若一条战船也没损毁,你便要让我上你的床……”
眠棠听他贴耳说不要脸的话,刚想反驳时,却越过崔行舟的肩膀看到了那些大战船――依旧如出发前那般,白帆招展,甲板闪亮,的确是半个炮弹都没有挨着的样子。
眠棠惊诧极了,若是从船上押送下一批批的倭人,她简直都要怀疑崔行舟打了个假仗,只不过带着下属出海巡游一圈去了。她当初说出那般玩笑言语,压根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一时间,眠棠便追问崔行舟是这么做到的。可惜崔行舟的嘴却像喝饱了水的蚌壳一般,半点不露缝隙。
引得眠棠百爪挠心,庆功宴上的酒肉都吃不踏实。
直到了庆功宴之后,崔行舟借着酒醉终于摸上了阔别已久寝室的大床,才微微透了口风,说出自己让船坞造了假船架子,支在迷雾中,诱惑着倭人火炮一顿狂轰,又倾斜了角度,让炮口倒灌入雨水的布局。
眠棠一时间听得入了迷,等晃过神来,才发觉自己的衣衫都快要被男人解来开了。
她羞恼交加,想要打人,可是崔行舟却先一步缚住了她的手脚,贴着她的耳朵道:“你不是想跟我学拳脚功夫吗?其实我还有一样最精深的技艺,现在慢慢教你可好?”
接下来便是让人应接不暇,手脚瘫软的热吻。
眠棠恍惚间终于明白,原来他教的竟然是那个……已经为时已晚,被气力甚大的男人紧紧搂住,攻城陷地,毫无招架之力。
崔行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能第二次做新郎官。
这么甜美的女人,一脸新奇而惊慌可爱的样子,真是叫人吃也吃不够。
这么一吃,就是吃了半宿。到了第二天两个人都赖床了。
李妈妈知道王爷昨夜终于跟王妃合宿到了一处,欢喜得不得了,第二日还特意给王妃的早餐加了燕窝糖水鸡蛋,补一补体力。
眠棠嫌弃太甜,赖在被窝不想喝。可是崔行舟却披着衣服将碗端到她面前:“都喝了,不然一会你又要没气力了。”
眠棠听了这话,略微不信地瞪大眼,可他俊美的脸上却是泰然而淡定的模样,一时间她怀疑自己多想了,他话里的意思可能不是她想得那么禽兽吧?
第172章
结果眠棠那一整碗的燕窝汤鸡蛋没有白吃,愣是活活支撑到了中午。
屋外阳光缠烂,眠棠却睡得快要打呼噜了。
她在仰山上被崔行舟的人马追得满山跑时都没有这么心力交瘁过。而那时的她应该也没想到落到夙敌淮阳王的的手里,原来还能这么的……
不过淮阳王却是一副神清气爽,排了大毒舒畅劲儿,先是哄眠棠起来吃饭再睡,被他的爱妃无情地踹了一脚在脸上。
崔行舟倒是不以为意,只宠溺地替她将嫩脚丫子塞回到被子里,然后去吃饭再接着处理公务。
现在寇岛荡平,可是内患并没有解除。如果不是倭人跟朝廷立的蛀虫勾结,他们也不会在北海越来越肆无忌惮。
那五门精铁铸造的火炮,涉及到京城军器监里记录的火炮铸造技艺。
若是没有人给他们暗通这些秘不外传的图纸,鹰司寺这些东瀛人就算有了精铁,也压根铸造不出这么精密的火炮来。
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石义宽里通外敌的把柄,将这位国丈的老底掀开。
可惜的是,被火炮压断了双腿的鹰司寺倒是硬撑的汉子,死撑着就是不肯张嘴招供。
而他其他的部下也有不那么硬气的,被一通大刑伺候之后,终于开口承认,说是大将鹰司寺有专门的渠道,能得到各种兵器和海船图。
所以他们的海船一向是比北海地方水军的船都要灵活快速些。
可是那个给鹰司寺图纸的神秘人物为谁,他们也实在不知道,都是大将与他单线联系的。
至于那逃跑的两个钦差,在泄露北海水军出兵的日期后,也算是功德圆满,又一根毛都不差地被崔行舟派人抓捕回来。
淮阳王客客气气地请他们暂时委屈一下入了囚车,跟鹰司寺那帮子倭人一起去京城刑司好好讲述一下他们互相勾结的来龙去脉。
而这些情况,崔行舟也是一早就写在了奏折上直达天庭。
北海的寇匪一举歼灭,而且是毫发无损地缴获了倭人的战船之事很快便传达了京城。
一时间,万民沸腾,关于淮阳王的骁勇事迹又被神乎其神地写成了各种书段。然后这些演义在大燕的大小茶馆里被说书人津津乐道。
淮阳王在整顿了地方,肃清了倭人余孽之后,将缴获的倭人物资堆积在了小教场上,让眠棠带着一帮子军眷正东西分一分,给附近村寨的百姓们。
这些年来,这些村寨遭受荼毒得最厉害。
百姓们一个个过得苦哈哈的,许多穷人家十二三岁的女孩子,甚至连遮体的布裙子都没有,只用当地特有的一种棕榈叶子戳成细绳编成裙子围在腰间。
可再看寇岛之上那些各色物资,和打劫商船得来的布匹瓷器,简直堆成了小山。
除了要入国库的以外,拣选些普通的布料器具登记后,就可以分发给当地的穷苦百姓了,也算是感谢他们这段时间来对眞州子弟兵的帮衬。
再看苏醒苏大人,再没有以前那种冷冰冰的架子,主动带着人给王妃们搭建凉棚分拣东西,体贴周到得不行。
苏大人说了,他这辈子居然能亲眼见证大燕雄师驱除鞑虏,这辈子就算老死在北海,此生已然无憾。
对于这个活儿,眠棠也是驾轻就熟,这跟以前她在仰山上劫富济贫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想到她已经被淮阳王给睡招安了,还能再重操旧业。
崔芙虽然还没显怀,可是也怕累着,所以眠棠叫人在草棚子里,放了躺椅,叫崔芙在一旁饮着冰镇的椰子酪,看一看热闹就是了。
而柳眠棠则叫人端了把架梯,打着油伞坐在梯子顶端,居高临下,纵览全局,指挥着众人如何分检物品,再时不时提醒着一些爱占小便宜的妇人注意着点。
“那个周安家的,手轻些,把壶底带迎园拓印的茶具分拣出来,那玩意儿名贵着呢,你分给一般的百姓人家,他也不能当好东西用,打碎一下一百两的银子就没影了。我们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也得让皇帝,给朝廷见些好东西吧!那都是要孝敬皇帝的,可莫上错册子了……”
说着,她拎着小瓷茶壶灌了一口水,然后瞟了一眼又道:“还有李山家的,你屁股底下偷偷坐着什么呢?不是我说你,都多少回了,看见好看的布料子就想着往自己家里分,那将领的封赏,王爷都会另算,坐了那么多,都快把你顶上天了!你放心,分给你家的布料子都够你天天换裹脚布的了!”
这话一出,引得小广场上军眷哄堂大笑。那李山家底讪讪解释着,地凉所以才将布料子垫在裙子里的。
就在一团笑声里,突然有人急匆匆跑来。
“王妃,大小姐,大事不好了!”只见莫如跑得满头大汗。
眠棠皱眉道:“什么事,慢慢说,别一惊一乍的。”
莫如咽了咽吐沫道:“眞州老家传来了信儿,说是……说是老太妃不行了……”
这话一出,惊得崔芙立刻站了起来,身子都微微打晃。
眠棠连忙下梯子,过去扶着崔芙皱眉道:“究竟怎么回事?”
莫如摇了摇头道:“小的一时也说不清楚,还是请王妃和大小姐赶紧回府,跟王爷细问一下吧。”
等崔芙跟着眠棠一路心急火燎地坐轿子回府时,正看见崔行舟跟李光才坐在一起一脸严肃地商议事情。
崔芙人还没进去,便颤颤巍巍地问:“我……我娘怎么了?”
李光才连忙起身扶着她的胳膊安慰道:“莫急,岳母大人不过是染了风寒,待得名医调理自会好的。”
崔芙拿过家书一看,才知原来母亲最近赴宴时也不知着寒,还是怎么回事,刚开始只不过畏凉而已,可是时候,总是觉得后背酸痛,胸口烦闷,最近一次,竟然在王府园子里散步时,摔倒在地,若不是高管事及时叫来府里的郎中,含了丹参片续命,只怕差一点就要醒转不来了。
高管事可不敢跟王爷隐瞒老太妃的病情,连忙急急派人驿站快马给崔行舟送信。
若是平时,就算在朝廷当差的重臣,像父母病重这样的情况,万岁也要以孝字为先,让臣子返乡。
毕竟不能给高堂送终,简直是让人不能忍受的道德瑕疵。
依着这样的情况,崔行舟应该回眞州看望母亲,如果太妃真的熬不住这关卡的话,一旦离世,作为儿子当回乡丁忧守孝三年,也不可再入朝为官了。
柳眠棠现在对于婆婆太妃已经记不大得了。自然也无甚伤心的感情可言。
可是在回来的一路上,她一直听着崔芙说着母亲的身体有多么康健,看起来甚至比有些三十多岁的女子都年轻,怎么一下子就病得如此严重?
听着这些话,眠棠不知怎么的突然想到,若是太妃病重,只怕石国丈在就可以借崔行舟不在朝堂的机会,推翻板上钉钉的铁证,逃过一场大劫了……
只是现在,也先想不得其他的了。幸好当初因为怕战败逃难,所以行李都是打包好的。
崔行舟准备第二日就出发,带着家眷先行回转眞州,待回去看了母亲的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回京。
晚上,崔行舟逗弄了一会小熠儿,待婆子将小熠儿抱走哄去睡觉后,对眠棠突然说道:“晚上刚刚收到消息,两位钦差和鹰司寺押送京城的路上有人行刺……”
眠棠皱了下眉,道:“石国丈这是狗急跳墙了,要除掉鹰司寺和两位钦差这样的人证,掩盖他勾结倭人,陷害王爷的罪名。怎么样?他们得手了嘛?”
崔行舟敛着眼目说道:“这些行刺之人行事甚是诡异,宛如特训的死士,毫不畏惧生死,身上皆绑着炸药包,闯不过去时就点燃炸药与守卫同归于尽。我派去的守卫很多,高手也有不少,居然硬生生地被他们用血肉之躯炸出一条路来。不过奇怪的是……那些刺客们都是冲着鹰司寺去的,竟没有一个去炸那两位钦差……最后鹰司寺被炸得粉身碎骨而死。”
眠棠听了,也是不解。算来算去,此番鹰司寺勾结倭人最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那两位钦差了,毕竟是他们故意走漏了军机给鹰司寺的啊!
没有道理那些死士们只杀鹰司寺,而留下两个活证的钦差啊!
难道?那些刺客并非石国丈派来的?那又会是谁?又想隐瞒什么要命的隐秘呢?
想了一阵,眠棠问道:“鹰司寺在岛上有间书房,专门处理信件,你们可曾验看了?”
崔行舟说道:“他书房里的所有物件我都命人带回来了,他的信件我都已然看过,包括倭文书写的也都请通倭语的人翻译过来了。里面确实有他和石国丈联络走私铁矿的作证信件,但是并没有提到五尊大炮。”
眠棠听了,默然沉思了半响,依然没有头绪,对崔行舟道:“我……想去看看鹰司寺所用之物,也许能发现些什么。”
夜晚有些寒凉,崔行舟拿起一件大氅给眠棠披上,两人携手出了屋子,在满天闪烁的星光清冷的月色下,步行到了一处院落。
那院子的门口有几个侍卫正守卫着。
眠棠和崔行舟走进屋子,点燃蜡烛,看到书案上,地面上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叠放整齐的信件和各种物件,一看便知已经细细查看过。
第173章
眠棠随手拾起一封书信,看了看。
这些都是崔行舟带着李光才,和一群文书们细细翻检过的,她这个半吊子也就没有必要再细看探究了。
所以她舍弃了文书,转而看向其它的物件。
崔行舟也知道在文书里找不出什么了,若有所思地指了指装满画轴的一个大瓷坛子道:“看来这位鹰司寺大将还是附庸风雅之人,特别喜欢收集山水画。”
眠棠听了,走了过去,伸手抽出了一幅,缓缓展开了画卷。
这副画的意境倒也甚美,乃是大燕境内有名的岱山。浮云缭绕,一派危峰兀立之势。不过并非名家之作,署名只有“嵬先生”的印章。
可是眠棠却皱紧眉头细细看了一遍,又接连抽出了坛子里另外几幅画,然后将它们逐个铺展开来。
崔行舟知道她在鉴赏画作上,有着独特的嗅觉。
要知道她当初跟赵嘉鱼争抢恨笔居士去自家瓷铺子画盘子时,可是慧眼独具,发现了画作里,蜻蜓眼睛暗藏仕女的玄机,争抢了镇南侯的风头,将赵嘉鱼气得着实不轻呢!
不过这些画作里,难道也如恨笔居士陈先生那般,在豆粒大的画纸中有另一番天地吗?
就在这时,柳眠棠指了指画上赭红色的一处山石道:“你看是不是这几幅画作里,每一处都有这星星点点的红色山石?”
崔行舟凝神看去,果然这几幅画作都有赭红色的山石。不过因为都是署名为“嵬先生”的画匠所画,画者相同,风格难免相类,那几处岩石并不显眼,也看不出什么异常。
可是眠棠却凑近了细看,然后挥手叫崔行舟给她拿来笔和白纸。
崔行舟被她挑起了好奇心,干脆也学了她,盘腿坐在地上,替她磨墨铺纸。
而柳眠棠则细细地看着那些画的日期,重新排布好顺序之后,将红色岩石的部分一点点地拓印了下来。
当几幅画作的红色岩石聚合到一处时,便会发现,这些石头连在了一处,如同孩童玩的七巧板一般,严丝合缝。而且……那些岩石上的纹路也渐渐连出了轮廓――那是一幅火炮的内部结构图。
崔行舟眼看着柳眠棠变戏法一般拓印出了画作里的秘密,不由得腾地站起了身来。
“你是如何发现的?”一般人若是不知内里蹊跷,是绝对联想不到用这种法子拼凑岩石的。
眠棠抬头看着他道:“以前在仰山上时……我曾经在刘淯的书房里看过类似的画。”
刘淯是是个喜欢书画的人,所以书房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名家之作。
而像这类名不见经传之人的画作能占一席之地,就显得有些特别的了。
“这种辨画的方法,是刘淯当时教给我的,只不过那时他的画里隐藏的并非岩石,而是飞鸟……飞鸟眼睛里是你粮草的运输的路线图……这些画作都是刘淯派人在山下镇里的画店买的,谁也不会留意,就算被官兵查到,若是不知玄机,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我也不知这人为谁……不过照画风来看,虽然略微有不同,却很相似……想来刘淯知道画者是谁,你若想知道,回京的时候,问问他就是了。”
崔行舟听到这里,眼皮都微微一蹦。
与仰山开战之初,他的子弟兵的确折损了不少粮草。当时他就疑心出了内奸,与仰山贼子里通外合,断了粮草后路。
于是后来他亲自指挥围剿仰山时,也顺便整顿了下内务,将所有的粮草官一律换下,又加盖了几处障眼粮仓,才算是止了消息的外泄。
万岁曾经也收过这样的画?那么他可也认识作画的“山鬼”?又或者暗中与鹰司寺勾结的会是万岁?
想到这,崔行舟眉眼间的都噙满寒霜。
他本以为刘淯在民间颠沛流离,当懂民间疾苦。可若是刘淯为了除掉他,而如此煞费苦心,甚至利用倭人借刀杀人的话,那也太不堪了!
如今事情还没有定论,他不愿意下往下深想,将大燕的九五至尊想得太过不堪。
只是一时间,脑子里浮现着许多的凌乱的线头,需要慢慢一一梳理对齐……
不过,他倒是淡淡纠正陆大当家的一件事情,:“他如今已经贵为九五至尊,你不可再直呼他的名姓。”
当初因为他吃醋,眠棠便哄着他,直说绝不再提刘淯的名字。可是现在,女山匪陆文刚刚冒将出来,重现江湖,说起话,也是肆无忌惮。
崔行舟少不得要纠正一下她,免得被有心人听了做文章。
柳眠棠却洒脱一笑:“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如今已经是几年过去,一切都不似从前了,得道的也早成仙了。”
说完,她便起身,想要回转,可是走几步,见崔行舟依旧不动,只靠着桌子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眠棠便又回去拉着他的手,将他拽回到了寝室里去,然后两人相拥躺下。
今日他惊闻母亲染了重病,本就心情不佳,如今又发现了个“嵬先生”,想必一夜都不能睡。可是明天他们还要赶路呢,眠棠倒是真有些心疼崔行舟了。
初时,她虽然对他感到陌生,可是就算记忆不在,夫妻这么久,那种生活诸多小细节上的契合便足以叫人心安。
譬如他从来都没有问过自己,鹰司寺劫持了她后,可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