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毒妻(月色)-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寥嬷嬷见杨梅端着一口都没动的汤药进来,脸色刷的沉了下来,她皱眉问道:“姑娘还在看着药材发呆呢?”
杨梅赶紧将姑娘的情形说了一回,寥嬷嬷听说姑娘要买酒,不免低低叹了口气,姑娘如今虽说有了些银子,可也不能这么乱花呀,前几日在铺子里花了小四百两,今儿又要拿一百两银子买酒,就姑娘那点儿家底子可禁不起这么折腾。
杨梅和寥嬷嬷的想法差不多,她将汤药碗盖好放入蒸笼之中,又蹲下来用火钩子在灶堂中拨弄一回,灶堂中很快蹿起小火苗,杨梅赶紧往灶堂中填了一把柴火,然后才仰头看着寥嬷嬷,极为担忧的说道:“嬷嬷,您劝劝姑娘吧,姑娘好不容易有了点银子,可照这么花法,用不了两个月就全花光了,以后日子还长着呢,老爷又不是常在府中的,倘若姑娘有个不称手可怎么办?”
寥嬷嬷点点头道:“嗯,我会劝姑娘的,唉,要不是姑娘从前亏的太厉害好些需要的东西都置办不起,也不至于现在大把大把的花银子。”
杨梅拉动灶堂旁边的风箱,呼呼的风将灶堂中的火吹的越发旺盛,不过盏茶工夫便锅中的水烧开,热腾腾的蒸气很快将冷了的汤药热透,寥嬷嬷将汤药取出放到汤焐子里递给杨梅,飞快的说道:“杨梅,你先服侍姑娘吃药,我压了火锁好门立刻过去。”
因为府中有人几次三番下毒,所以寥嬷嬷极为警惕,惜雨轩的小厨房门禁极为森严,除了寥嬷嬷与杨梅之外,再不许其他人进入,寥嬷嬷只要不在小厨房,就一定会用一把大铜锁将小厨房严严实实的锁起来。她的这个举动让惜雨轩中其他丫鬟嬷嬷在背地里不知道说了多少酸话。原本惜雨轩刚设小厨房的时候,众多下人还以为自己也能跟着沾光或者到小厨房当差,厨房的油水最足,谁不想多捞些好处呢,不想寥嬷嬷看的紧,她们完全没有机会,怨言便在惜雨轩下人之间流传起来。
杜衡已经决定了九叶一枝莲的炮制方式,心中便如放下一块大石似的,顿时松快了许多,所以杨梅再次将汤药送来之时,杜衡便很痛快的将那盏汤药一饮而尽。她刚吃完药,寥嬷嬷便快步走了进来。
杜衡一见寥嬷嬷来了,便急急说道:“嬷嬷,快拿一百两银子给杨梅,让她送给杨虎去买酒。”
寥嬷嬷应了一声,先开箱子拿银票给杨梅,等杨梅出去送银子之后,寥嬷嬷方才来到杜衡的身边,跪下说道:“姑娘,老奴有说要说。”
杜衡忙拉着寥嬷嬷说道:“嬷嬷有话只管说,好好的跪下做甚?”
寥嬷嬷摇摇头道:“姑娘,老奴的话不中听,您还是让老奴跪着说吧。”
杜衡想了想,轻声说道:“嬷嬷可是想说这阵子银子花的太厉害了?若是,嬷嬷还是站起来慢慢说吧,我不会生气的。”
寥嬷嬷缓缓站起来,皱眉问道:“姑娘知道老奴想说此事?”
杜衡淡淡道:“方才嬷嬷开箱拿银子,你那两条眉毛拧的都快打结了,我是嬷嬷带大的,岂会不知道嬷嬷的心思。”
寥嬷嬷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老奴正为此事担心,姑娘,老话说坐吃山空,您如今虽然有铺子,可一年的收益至多不过三五千两,可象现在这么花法,一年怕不得花出个万把两银子,这亏空可万万拉不起也拉不得啊!”
杜衡听寥嬷嬷这么一算,不由吓了一大跳,她急忙说道:“嬷嬷,我不会总这么花钱的。嬷嬷,你知道那些药材我早就想买的。”
寥嬷嬷点点头道:“姑娘的想法老奴明白,只是这日子还长着呢,姑娘不要急于一时,您这两次买的药材也够用一段时间的了。”
杜衡想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嬷嬷说的也是。这样吧,嬷嬷,上半年就花买酒的钱,我保证再不乱花了行么?”
寥嬷嬷极为疼爱杜衡,她见不得自家姑娘受一丁点儿委屈,听姑娘说的可怜,寥嬷嬷立刻心软了,她赶紧笑着说道:“姑娘也别这么说,如今您还有一千四百两银子,不如把一千两拿去买个庄子,也好长长久久的有出息,留四百两做您的花费?”
杜衡立刻点头道:“好好,就这么办!”
看到姑娘那亮晶晶的眼神,寥嬷嬷突然觉得只要让姑娘高兴,花银子就花银子呗。她想办法多赚些银子也就是了。
☆、第六十回战事将起
第六十回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京城百姓都沉浸在过节的兴奋喜悦之中,皇上早就颁下圣旨,要于正月十五晚上在五凤楼与百姓共赏明月花灯,而且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这三天晚上都会取消宵禁,百姓们可以彻夜欢度上元佳节。
从正月十四开始,天色刚一擦黑,京城百姓都早早打扮整齐,纷纷涌出家门逛街赏灯,若是运气足够好,说不准还能远远的看皇上皇后皇子公主王爷王妃一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皇家总是充满了无比的神秘之感。
正月十五之夜,今上率皇子王爷世子及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登上五凤楼与民同乐,做为二品建威将军的杜大海自然要随王伴驾。当今武宗皇帝萧德光正当壮年,素怀开疆拓土之志,立誓要让大梁威加海内万邦来朝。对内,武宗禀承祖训,奉行轻徭薄藏富于民之国策,对外,武宗铁血铁腕,对于任何胆敢来犯之敌,虽远隔万里也必以铁骑尽诛之。
夜色渐浓,天上一轮明月如皎皎玉盘,人间街市上悬着各色花灯好似点点繁星,让观灯之人几乎分不清自己在天上观灯还是在人间赏月。如此良辰美景真真是难得一见,君臣百姓都沉浸在这用言语难以形容穷尽的美景之中。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着一阵声嘶力竭的高呼:“闪开……闪开……报……八百里加急……”
街市之上观灯赏月的百姓极多,别说是骑马,就算是走路都挤的很艰难,所以尽管那高呼之声一声急过一声,他还是被密集的百姓挡住了去路。楼下街市上的骚动引起武宗的注意,他立刻问身边的太监道:“下面发生了什么事?快命人下去看看。”
那个太监侧耳听了片刻,赶紧对武宗低声说道:“回皇上,底下有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快,怀恩,将折子取来。”武宗皇帝一听八百里加急,双眉立刻拧起沉声下令,他知道若非有天大的事情,再不会有官员在正月里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送文书,一定是哪里出了要命的事情。
刚才禀报的太监应了一声,只见他飞身从五凤楼头跳下,双臂舒展如同鹰隼一般在半空中划过,只见他在街市上的百姓头顶几借力起落,便已经飞到了百丈以外的驿卒所在之处。大内总管太监怀恩一把拎住驿卒的腰带,将他打横拎起来,复又纵身向五凤楼方向跃去。虽然手中拎着驿卒,可怀恩的速度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不过盏茶工夫他便飞个了来回,将惊魂未定的驿卒拎到了武宗的面前。
可怜那驿卒又累又饿又惊又吓,见到武宗之后连话都没有说上一句便眼前一黑昏死过去。武宗皱了皱眉头,沉声道:“怀恩,取下塘报。”
怀恩应了一声,很粗鲁的将驿卒外袍撕开,扯下他腰间扎着的一条四寸宽的夹层革带,将革带夹层拆开,果然里面有一份火漆封缄的塘报,怀恩一看塘报上的火漆封印是北镇宣抚使大印,心里不由咯噔一下暗暗叫了一声“不好”!他赶紧将塘报呈送到武宗的面前。
武宗拆开塘报飞快看了一遍,脸色倒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再没了与民同乐的兴致,他沉沉问道:“建威将军今日可曾随驾?”
站在武宗身后的太子萧绰立刻躬身回道:“回父皇,建威将军在。”太子如今在礼部行走,今日随驾官员的安排调度由他负责。
武宗点点头道:“传建威将军。”
少倾,杜大海奉旨来到武宗驾前,武宗也不说有什么事,只是命众人不必随驾,单只带了杜大海一人走到五凤楼的围栏之前,他低声说道:“杜卿,十日之前北蛮兴兵十万进犯云州,燕云六州十郡告急,刘光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
杜大海一听北蛮入侵,脸色立时变了,眼中涌起浓浓恨意与战意,他立刻抱拳躬身说道:“皇上,小小北蛮不足不惧,臣愿立刻率十万大军绞杀北蛮,直捣黑水府,彻底铲除北蛮之患。”
武宗点点头欣慰的说道:“朕就知道杜卿乃国之干臣,好,你要十万大军,朕与你十五万精兵,与朕割下乃达狗贼的狗头!”乃达是北蛮王的名字,他自从四十年前继任北蛮王位之后,屡次兴兵进犯大梁,其人狠如狼狡如狐,虽然与大梁的交战胜少败多,可是大梁军却一直没有将其擒获,可以说乃达是武宗最恨的敌人之一。
被留在原处的太子和其他皇子以及亲王世子文武百官们可都一直盯着皇上和建威将军的背影,他们见建威将军躬身抱拳说着什么,心里都犯起了猜疑,大家几乎不约而同的想到一处去了,“不知道哪里又起战事,又要打仗了!”
“皇上,看……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因武宗走到围栏之前,楼下许多百姓看到那个明黄的身影,便无比兴奋的尖叫起来,一众百姓纷纷跪下磕头,他们对于奉行轻徭薄赋国策的武宗还是相当拥戴的。
武宗看到兴奋的百姓们,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高声喊道:“免礼,今日朕与民同乐,大家都观灯赏月去吧……”
楼下跪着的百姓们轰然应声称是,大家又磕了头方才站起各自散去,武宗看着下方的百姓们,对身旁的杜大海说道:“杜卿,为了大梁百姓的安宁,卿一定要彻底打败北蛮,再不让其有死灰复燃之日!”
杜大海坚决应道:“臣遵旨,此番若不擒下乃达狗贼,荡平北蛮贼兵,臣杜大海誓不回京!”
☆、第六十一回牵挂
“姑娘,老爷来了……”门外一声通报打断了正要安置的杜衡,她微微蹙眉喃喃道:“父亲怎么这会儿来了?”
寥嬷嬷赶紧拿过杜衡刚刚换下的衣裳急急说道:“姑娘,老爷这会子过来一定有要紧事情,您快更衣去迎迎老爷吧。”
杜衡点点头,将那件玉色妆花缎窄裉紫貂褙子穿好,杨梅飞快拿一根海棠白玉长簪将杜衡的秀发绾起来,寥嬷嬷看看差不多了,边给杜衡披上大红羽缎出风毛斗篷,边急急催促道:“好了好了,姑娘快出去吧!”
杜衡点点头,匆匆走出卧房,朝惜雨轩大门方向走去。刚走到一半,她就看到身着朝服的父亲。
“请父亲安,父亲这是才退朝回府?”杜衡看着父亲身上的朝服,不免有些惊奇的问了起来,这会儿都已经过了酉时,怎么父亲还穿着朝服而没有换上便服,唯一的解释就是她的父亲刚刚回府。
“若儿,为父的确刚刚回府,有些事情要告诉你,就直接过来了。”杜大海声音略透着一丝沙哑,脸上也流露出些许倦意,想来这一天他挺累的。
杜衡看着面有倦意的父亲,想也没想便开口问道:“父亲可曾经用过晚饭?”
杜大海摇摇头道:“还不曾。”
杜衡立刻扭头看向寥嬷嬷说道:“嬷嬷,去煮碗面吧。”
寥嬷嬷听到姑娘主动关心老爷,心里高兴极了,她乐呵呵的应了一声,一阵风似的赶去小厨房。杜大海听到女儿的话,脸上的倦容瞬间消失无踪,他朗声大笑道:“好好,为父错过晚饭,正饿的很。”
杜衡吩咐完了才惊觉自己说了什么,小脸腾的红了起来,不自在的转过身子闷声道:“父亲请……”
杜大海哈哈一笑,与女儿一起向惜雨轩的正厅走去。杜大海边走边说道:“若儿,为父过几日便要出征,今日在宫中一整日,便是商议此事的。”
杜衡惊愕道:“什么,您要出兵打仗?”她才刚刚适应有父亲关爱照顾的生活,怎么父亲突然就要离开自己了。
杜大海笑笑道:“是啊,皇上命钦天监择定吉日,定于三日后大军出征。”
“三日后,这么快,什么都来不及准备啊!”杜衡眼中明显多了些惊慌之意。
杜大海见女儿这么关心自己,心里熨贴极了,便笑着解释道:“是有些来不及,所以为父三日之后先率大军携带十五日的粮草军需先行出征,押送粮草辎重的部队五日后起程。”
杜衡沉默片刻后方低声问道:“父亲此番去何处征战?”
杜大海沉声说道:“北蛮犯我边关,北镇燕云六州十郡告急,为父此去北镇,不彻底荡平北蛮誓不还朝。”
杜衡听到这句誓言,猛的抬头看向父亲,定定的看了好一阵子方才低声说道“刀箭无眼,父亲一定要多加小心。”
杜大海脸上浮起大大的笑容,他拍拍女儿的肩膀说道:“若儿,不用替为父担心,为父此番荡平北蛮,加官晋爵是一定的,说不定还能裂土封王,若真有那一日,为父一定为你请封郡主。”
杜衡低低头道:“我不想做什么郡主,只想父亲平平安安。”
这话说的更加贴心,杜大海心情越发舒畅,他哈哈笑道:“好好,若儿有这份心,为父心里真是高兴……”
说话间父女二人已经走入正厅,杜大海从袖袋中拿出厚厚一叠纸张放到女儿的面前,笑着说道:“若儿,为父此番出征,不知道何时才能还朝,这里有两万两银票和一张地契,还有几房下人的身契,银子是给你花用的,地契是京城西郊一处傍山的庄子,也没多大,也就四百亩,身契是庄头和几房下人的,杨虎知道路怎么走。为父走后,你要是在府里过的不痛快,就去庄子上住几日松快松快。为父把铜锤留下来,再给你十六名亲兵,有他们保护着,你出门的安全就有保证了。”
杜衡看着这一叠银票地契身契,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她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父亲一回府就到自己这里来就是给自己这些东西的。他这是放心不下自己,想尽可能安排的周详一些。有银子,有地,有下人还有护卫,她杜衡就算是离府独立门户都没问题了。而且父亲这样做还会狠狠的给祖母和继母难看,他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啊!
杜衡想说点儿什么,可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在此时,寥嬷嬷端着一只乌木托盘从外头走进来,托盘上放着一只青瓷大海碗,碗中盛着热气腾腾的面条。
杜衡看到寥嬷嬷走进来,赶紧上前接过托盘放到桌上,亲手将那一大海碗汤面端到父亲的面前,低头说道:“嬷嬷做的面极好吃,父亲请用。”
杜大海拿着银箸,点着头感慨的说道:“我吃,我吃!”
时间仓促,寥嬷嬷只能就着厨下现有的食材炒了一份浇头浇在手撖面上,幸亏如今惜雨轩的份例都是按最好的供应,所以这碗浇头中有鲜红的火腿丝嫩黄的蛋皮丝和翠生生雪菜丝,吃起来鲜香软嫩爽滑可口,杜大海吃的痛快极了,只听他哧溜哧溜吸个不停,不到盏茶工夫就将一大海碗盖浇面吃了个尽光,还吃出了一头大汗。
杜大海抬起头来意犹未尽的笑道:“果然好吃的很,橘红,你的手艺真的很好!”
寥嬷嬷屈膝笑道:“谢老爷夸奖。”
杜衡见父亲抬手抹了一下脸上的汗,便递上自己的帕子轻声道:“父亲,用若儿的帕子擦吧。”
杜大海一愣,抬起的手停在脸上,他看着女儿,这是他的女儿第一次在他面前自称“若儿”,她,应该是不再怪自己了吧?
寥嬷嬷见这父女二人难得如此亲近,低下头擦了擦眼中喜悦的泪,悄悄退出厅外,此时,正该让他们父女多多相处才是。寥嬷嬷清楚的知道只有老爷将姑娘牢牢的放在心坎上,姑娘以后才能有长久的好日子。
☆、第六十二回惜别
正月十八晚上,建威将军府的主子们齐集颐寿园,何老夫人在此设宴为儿子送行,正月十九清晨,杜大海便要率军远征北蛮,此一去关山迢迢吉凶难测,谁都不敢打包票,保证杜大海一定能够平安归来。
何老夫人知道自家的富贵全是儿子用命拼回来的,她虽然爱富贵,心里却也舍不得儿子,自从知道儿子又要出征之后,何老夫人眼中的泪就没有干过,北蛮人的凶残是大梁百姓尽人皆知的,何老夫人不放心啊!
苏夫人听说丈夫又要出征,心中先是暗喜,她知道丈夫这一走怕不得一年半载才能回京,她正好用这段时间把孩子生下来,将一些碍眼的麻烦全都处理干净,等丈夫回京之时她已经可以牢牢把持建威将军府了。日后她一人独大,看谁还能折腾出夭蛾子。因着这样的想法,苏夫人在听说丈夫将要出征之后,没有象从前那样担忧难过。不过该做的表面工夫她还是做了的,至少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苏夫人的眼睛一直红肿着,看上去仿佛哭过很久似的。
杜衡自从知道父亲将要出征之后,她先是去了一趟济仁药铺,回来之后就将自己关在房中整整一天一夜,连杨梅都不让进房服侍,只有寥嬷嬷知道自家姑娘正拼命制药,好给即将出征的父亲多加一重保障。而杜鹂杜鸢杜鹏三人一来年纪尚小,二来她们姐弟三人早就习惯了父亲长期不在府中,所以并没有觉得很难过,年纪最大的杜鹂甚至还心中暗喜,父亲不在府中,那霸了她的院子的小贱人就没了靠山,看她怎么收拾那个小贱人!
这场送行晚宴的气氛极为沉重压抑,每个人都食不知味,何老夫人极力说些吉祥话儿,只是她心头仿佛压着一块大石头,她怎么都轻松不起来。
杜大海见老母妻子女儿都很沉重,便故作轻松的笑着说道:“娘,苏氏,若儿,你们不用太担心了,北蛮人都是没有脑子的莽汉,他们根本不是我建威将军的对手,你们只等着收好消息吧。”
何老夫人含泪点头,苏夫人亦红着眼圈儿应道:“老爷说的是。”杜衡睁着一双清凌凌的眸子,定定的看着父亲,轻声说道:“爹爹,若儿盼您平安归来。”
杜大海看着大女儿,眼含欣慰的笑意大声说道:“若儿,爹答应你,一定平安归来!”
杜鹂见此情形心中浸了一缸酸醋,她“嘁”了一声,不屑的瞪了杜衡一眼大声嚷道:“爹爹当然会立下大功凯旋还朝!”
何老夫人听到二孙女儿这般大叫,双眉紧紧皱了起来,在她心里想的也是只要儿子平安,立不立功的都无所谓,反正如今建威将军府既富且贵,她也没有什么更进一步的野心了。所以大孙女儿杜衡的话更合何老夫人的心思,而二孙女儿则差了许多。
因为次日杜大海凌晨便得起身,所以晚宴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宴罢,苏夫人站起来看着丈夫说道:“老爷,今晚回房歇息吧,为妻还有些话要对老爷讲。”
杜大海眉头拧起,片刻之后方才沉沉点了点头,缓声道:“你先回去吧,回头我自会过去。”
苏夫人听了这话,只能向婆婆和丈夫躬身行礼,然后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先一步回了棠棣院。年前年后的数次折腾,让苏夫人原本很稳的胎相弱了许多,她现在是真的不敢再由着性子折腾了,只有平安生下腹中的胎儿,她才能重新在建威将军府站稳脚跟。
杜鹂杜鸢杜鹏三个也跟在她们娘亲身后回了棠棣院,只有杜衡没有急着回惜雨轩,而是随侍在父亲杜大海的身边。
何老夫人有一肚子的话想同儿子说,可是她怕耽误儿子休息,所以将千言万语化做一句:“大海,娘不求别的,只求你平平安安,娘为你求了一道平安符,你一定时时带在身边,菩萨一定会保佑你的。”
杜大海在娘亲面前双膝跪下,仰头看着老娘亲,粗声说道:“娘,儿子记下了,您放心。”
何老夫人将装平安符的荷包系在儿子身上,万分不舍的涩声说道:“时候不早了,大海,回去歇着吧,明天还得早起,若儿,送送你爹爹。”
杜衡躬身称是,杜大海伸手拉女儿跪在自己身侧,对何老夫人说道:“娘亲,儿子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班师还朝,儿子不在家,若儿就托付给您了,请您一定帮儿子照顾好若儿,别叫她再受委屈。”
何老夫人看着酷似前儿媳妇的大孙女儿,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可是她不想让儿子走的不放心,便重重点头说道:“大海你放心,为娘一定会好好照顾若儿,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杜衡没有想到父亲郑重将自己托付给祖母,她急忙说道:“爹爹不要为若儿担心,若儿在家中定会一切安好,爹爹要好好照顾自己才是。”
何老夫人听了大孙女儿之言,心中对她的不喜顿时去了五六分,她连连点头道:“若儿说的很是,大海,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家里有为娘,你尽管放心吧。”
杜大海这才拉着女儿站了起来,对母亲说道:“娘,儿子回去了。”
何老夫人点点头,看着转身离开的儿子,眼泪再度涌了出来,她用帕子死死捂住口,就怕一个忍不住会哭出声来。
出了颐寿园,杜衡陪父亲缓步走着,就快走到棠棣院的时候,杜衡突然说道:“父亲,您能先到惜雨轩一趟么,女儿有些东西要送给您。”
杜大海立刻笑道:“当然可以,若儿,你要送爹爹什么?”
来到惜雨轩中,杜衡将一条特制牛皮腰带放到桌上,轻声道:“爹爹,这是若儿为您准备的。”
杜大海看着这条有十来个小袋子的牛皮腰带,不解的问道:“若儿,这是什么东西?”
杜衡拿出一只巴掌大的小木匣子,打开放在父亲的面前,仔细解释道:“爹爹,这里有些解毒防身治伤的丸药,每一瓶上都有签子,您按着需要把这些小瓶子插到腰带的小袋子里,要用哪一个拔出来就行,为了方便您使用,每种药都制成丸药,一次吃一颗就行。”
杜大海看着木匣子里足有三十多只小瓶子,每只瓶子上都贴了小签子,用最简单直接的言语标明药名与效用,哪怕是不懂医术之人看了也能立刻知道如何使用。杜大海顿时觉得鼻子酸酸的,他抬眼看着女儿虎目泛红,双唇颤动半天却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寥嬷嬷在一旁看到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眼泪早就涌了出来。
许久之后,杜大海将腰带与小木匣仔细的收好,他伸手抚着女儿的秀发,涩声道:“好若儿,为父一定会平安回来。平日若是有什么事情,尽管给为父写信,她若再虐待你,你去庄子上或者让铜锤护着你到北镇来找为父都行。”
杜衡仰头看着父亲,清凌凌的大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光,“虎父岂有犬女?爹爹安心征战,若儿一定会保护好自己。”
杜大海满意的点点头,拍拍女儿的肩膀,带着女儿的心意离开了惜雨轩。
☆、第六十三回祖孙
杜大海出征之后,苏夫人并没有立刻去找继女杜衡的麻烦,而是在丈夫出门之后立刻命人将江嬷嬷接回棠棣院,这江嬷嬷着实命硬,她被打成那样,又被丢到四面漏风的破草棚子里,居然还没有病死冻死,硬是熬到了苏夫人派人来接她。
苏夫人见自己的奶嬷嬷只剩下半条命,赶紧张罗着为她延医请药,还命自己的贴身大丫鬟轮班儿的服侍江嬷嬷,给江嬷嬷瞧病的大夫说的清楚,江嬷嬷的伤病没有三五个月再难痊愈,所以苏夫人便将心思都放在安胎和为江嬷嬷治病之上,收拾杜衡之事一时便顾不上了。
杜衡在父亲出征之后,很有几天不适应,这日寥嬷嬷见姑娘还是神情恹恹的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便笑着建议道:“姑娘,眼看着就二月二了,您不出门么,上回拿了铺子里的帐册,您早就看完了,也该送回去了吧,张掌柜一定等着呢。”
杜衡想了想,点头说道:“原说过了十五就送回去的,上次去的匆忙也忘记带了,嬷嬷你去安排一下,明儿过去吧。”
寥嬷嬷笑道:“姑娘若是想去今儿去也使得,现在时辰还早呢,老爷出征之前吩咐过了,姑娘想出门随时都可以,不会有任何人为难姑娘。”
杜衡并不知道此事,惊讶的问道:“这是真的么,爹爹他真的这么交待过?”
寥嬷嬷笑着说道:“再是千真万确不过的,老爷已经和老夫人夫人说过了,也吩咐过忠叔,姑娘尽管放心吧,杨虎每天都为姑娘备着马车呢。”
杜衡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道:“那就出去吧。”
寥嬷嬷开心的笑道:“杨梅,快服侍姑娘更衣,就换那套我才给姑娘做好的衣裳。”说罢,寥嬷嬷便飞快的跑了出去。
杨梅并没打开衣箱,而是去了外间将一个大大的包袱抱了进来,杜衡见了蹙眉嗔道:“杨梅,不是让你看着别让嬷嬷再动针线么,嬷嬷怎么又做衣裳了,我如今也不缺衣裳穿的。”
杨梅笑笑,走到床边将包袱放下解开,拎着一领浅艾绿妆花缎面一斗珠为衬里的将领男式袍服走了过来,杜衡一看便明白了,点点头说道:“还是嬷嬷想的周全,穿男装到底方便一些。”大梁贵女们偶尔穿男装出门逛个街什么的也不是犯禁之事,特别是武将之家,对家中女儿的约束要比文臣宽松许多,大梁街市常有女扮男装的姑娘自由走动,京城百姓早就已经习惯了。
在杨梅的服侍之下,杜衡穿上那袭浅艾绿妆花缎皮袍,将头发全部梳至顶心,以寸许高的镶宝金环束起,这正是大梁少年公子的惯常的装束。杜衡看看镜中的自己,不喜自己的皮肤太过白净,便薄薄敷了一层淡黄色的修颜粉,又描黑描粗了眉毛,这样她看上去不会显的太过纤弱白净了。杨梅又拿过一条浅艾绿腰封并玉佩荷包等物一一为主子系好,自然这些都是寥嬷嬷悄悄准备好的。
一切收拾停当之后,杜衡看着镜中的自己,满意的点了点头,对杨梅说道:“杨梅,这次还得委屈你在家里看屋子。”
杨梅笑着说道:“姑娘言重的,奴婢一点儿都不委屈,您现在身边得用的人不多,奴婢愿意给姑娘看屋子。”
杜衡点点头,心想得赶紧找几个可靠的下人,要不然以后事情越来越多,只凭寥嬷嬷与杨梅两个再是顾不过来的。
寥嬷嬷安排好马车和护卫之人,便匆匆回到了惜雨轩,一看到姑娘穿着自己做的衣裳,显得那么的俊秀清灵,寥嬷嬷便高兴的合不拢嘴,上前仔细端详一番,笑着说道:“姑娘天生丽质,真是穿什么都好看,姑娘,车马侍卫都安排好了,您现在就走么?”
杜衡想了想,轻声说道:“虽然父亲已经和祖母打过招呼,可也不能不禀报一声就擅自出门,还是先去一趟颐寿园吧。”
寥嬷嬷一拍额头懊恼的说道:“看老奴这猪脑子,怎么连这么要紧的事情都没想到,还是姑娘想的周全。”
主仆二人到了颐寿园,何老夫人正卧在榻上听两个老嬷嬷讲古,忽听下人禀报说是大姑娘来了。何老夫人心中诧异,不由皱眉问道:“你大姑娘来做什么?”毕竟此时离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