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半壁图-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秦晾晾
内容简介:
十九年前,长信王死于六弟之手,这场篡权变故,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命运。
十九年后,江淮替父报仇,蛰伏筹谋,于朝堂之上翻覆云雨,势要手刃仇敌,立于长安最高顶。
可就在她扶摇直上的时候,却被一只厚脸皮的狐狸拦住去路,他嬉笑道:“娘子,夫君我埋伏你多时了。”
【女主角不是好人】
标签:复仇 杀伐果断 权谋
【第一卷·杀机初现】
第一章 十九年后
卯时以至,天将拂晓,长空黑红相间,宛若鲜血融于浓墨中般潋滟,不多时,薄雾散去,一缕温和的阳光自云缝中映射而下,照亮八百里长安城。
洞庭峰素有中原第一峰之说,海拔足有四百五十丈高,中有扶摇江湍流而过,正所谓山水相依,是快精华宝地。
长安城就坐落在其山脚东南方向三十里外,傍附灵秀之气,得以一年四季风调雨顺。
此时,有两个小小的人影伫立在顶峰上,迎风而敞怀,先前的是大理寺卿的长女徐丹鸿,落后一个步子的则是先豫国公的次女,江淮。
眼瞧着天边的鱼肚白亮起,徐丹鸿狠狠的吸了口又刺又凉的空气,张开明亮的双眸,畅快道:“爬了两个多时辰,终于到山顶了!”
江淮拢了拢雪白的狐裘,云淡风轻的笑了笑,她大病初愈,薄唇尚无血色:“本来能再快点儿的,是我拖你后腿了。”
徐丹鸿没有回头,而是又往前靠了靠,听着脚下‘咯吱’的踩雪声,笑道:“无妨,这不是赶上日出了吗!”
江淮点头,走过去和她并肩,视线掠过,将这八百里美景尽收眼底:“老远一瞧,这长安城倒也不错,尤其是那最北的皇城,当真是壮观。”
徐丹鸿转过头来,语气颇有意味:“壮观又有何用,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你在朝中做官,怎会不知那里是天下最肮脏的地方。”
“这我自然知道,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江淮蹙眉,拿出手帕咳了几声。
徐丹鸿瞧着她,蓦地一笑:“说来也奇,江家与徐家在朝中世代为政敌,偏到了你我这辈成了莫逆知己,要让他们知道,还不气死。”
江淮闻听此言,目光幽深:“都说为自己而活,可谁不是为家族而活呢?他们老一辈的恩怨,却要咱们下一代来承担。”
徐丹鸿见她身态消瘦,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心下感激她亲自来为自己践行,道:“谁说不是呢,尤其是你。”
江淮捉摸着她话里的含义,却不着痕迹的转移了话题:“你这次要去哪儿啊?”
徐丹鸿转过身,遥望远处:“扬州。”
江淮不解:“你去年不是才去过吗?”
“美景如美人,百看却不厌。”徐丹鸿笑道,“你没去过扬州,自然不知道那里有多漂亮,碧澄的天,净白的云,如镜的湖水,还有石拱的小桥,在上面绕一天都不累。”
江淮挥手:“这些长安也有。”
“空有皮子罢了,我寻求的是意境。”徐丹鸿解释道,“这长安的水太混,盛不下我这条锦鲤,还是扬州的湖水清净。”
江淮听她这么说,不禁笑她的顾影自怜,徐丹鸿则趁势说道:“不如你同我一起去吧,告假一年,就当是养病了。”
江淮抬头,漆黑的眸子里映出一丝无奈,慢慢的推开她的手:“你知道我不能走。”
徐丹鸿敛了笑意,颇有感慨:“罢了,只是这长安虽好,却不如你幼时习武的大燕,虽然那时你目不能视,但一定比现在快活。”
江淮笑了笑:“是啊,那时我和师兄二人早上接露水,上午打野兔,中午饭也不吃就等着晚上放烟花,因为看不见,只能听声,还不小心烧了师娘晾在树上的衣服,被她拿着铁勺撵的满院子乱跑。”
徐丹鸿感伤一笑,遂问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件事来,我听丹青说,太后要把你指给端王?”
江淮面无表情:“这种宫里瞎诌的胡话,徐丹青也肯告诉你。”
徐丹鸿挑眉:“既然敢这么传,就一定不是空穴来风,端王倾心于你,长安人尽皆知,只是不成想这天下之大,竟有端王这样的男人,虽然样貌才学皆是上佳,可论起懦弱无能,百年来挑不出一个能与其比肩,若不是写的一手好字,我连话都懒得跟他说。”
江淮淡淡道:“你是了解我的。”
“我知道你也不屑于他。”徐丹鸿不安的说道,“可他是皇子,又是邓淑妃所出,在皇上面前颇得宠爱,若是哪日祖疼孙,父疼子,真将你许给他,你怎么办?总不能违抗皇命吧?”
江淮盯着脚上的绣鞋,声音轻巧:“若真有那日,我自有办法对付,你还是回去劝劝你三妹,别再胡乱打听别人的事了。”
徐丹鸿撇嘴:“得了吧,别看我和丹青是一母同胞的姐妹,但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文学见解,从来都是分歧不断,她想做仕途中屡屡折桂的金蟾,我想做江湖中闲游四散的野鹤,哪里谈的来。”
江淮笑了笑,没有言语。
徐丹鸿见她如此,依旧固执道:“你既不愿和我走,我也不为难你,只是我警告你,终身大事不可小觑,穆雎已经便宜给黎家那个臭小子了,你和花君是万万不能再陷泥潭的。”
江淮似笑非笑,点了点头。
徐丹鸿犹豫着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枚深褐色的六棱木牌来,递到她眼前:“这是你前些日子托我弄的东西。”
江淮眼前一亮,伸手方要拿,徐丹鸿却一下子把手背在身后,警惕道:“你要这东西做什么?”
江淮的手僵在半空中,抬头看她:“阎王帖一出,必有人殒命,你不知道?”
徐丹鸿面色凝重:“就是因为我知道,所以才要问你。”说着,她又多疑的接了一句,“而且,这枚阎王帖出自青云斋,那可是旭王手下的宗门,你要做什么?”
江淮神态自若,却没有回答。
徐丹鸿打量着她,知道她有苦难言,只好将木牌递过去,沉声道:“如果它能帮你,给你也无妨,只是我有话要嘱咐你。”
江淮点头,轻轻的转了下拇指上那枚晶润的鸽血扳指。
徐丹鸿凝望着她,片刻,怅然道:“我知道你现在是皇上身边风头最盛的掌外女官,可参权涉政,和那些朝中公卿平起平坐,但你也要时刻谨记你的身份,别忘了,你父豫国公生前可是长信旧臣!你是长信旧臣之后!”
江淮眼底一深,转过身去:“十九年来,我一刻都不曾忘。”
徐丹鸿点了点头:“十九年前,佛门之变,皇上篡权夺帝位,一杯鸩酒杀了长信王,留下你父等一行旧臣继续在朝任职,说是慈悲仁德,其实就是为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他连自己的亲手足都能杀,又何来慈悲?何来仁德?”
江淮微叹了口气:“我知道。”
“就算你知道,我也要再三托付。”徐丹鸿双眸谨慎,“七年前,令尊染病去世,皇上是怕长信旧臣没了主心骨会内生骚乱,以至朝局动荡,才不得不举你为女官,其目的就是想要以你为质,牵制住其余人罢了,说白了,那就是在枕边放了柄刀子,手边养了条饿狼!明面上对你如同己出,私底下不知道如何忌惮,如何防备呢!”
江淮见她言辞诚恳,心中颇为感动,攥住她的手道:“我知道。”
徐丹鸿抽出手摸了摸她冰凉的发丝,叹道:“以你的身份在皇上眼皮底下行走,无疑是刀山火海中寻求生路,可谓钢丝之险,我盼你八面玲珑,事事都能轻易独挡,也怕你深陷其中,变得老谋深算。”
江淮眼底一闪红润,鼻尖微酸,回身俯瞰着蜿蜒百里的大汤疆土,胸口澎湃:“但愿我经历过腥风血雨后,仍能不忘初心。”
徐丹鸿望着她单薄的身影,只觉得那脆弱的骨骼里仿佛注入了无尽的能量,流淌的血液也逐渐沸腾起来,半晌,才欣慰道:“好,不忘初心。”
第二章 旭王容阳
三月一日,清晨。
今日是御史台大夫——慕容秋的甲子大寿,他官及一品,乃皇帝心腹,朝中诸官争相巴结,纷纷携礼来贺,使得本就车水马龙的街道更加嚷沸,迎来送往,络绎不绝。
“让开让开!”
人群中突然冲出来一行官兵,百姓们皆惊慌失措的躲避,稳住脚后,唏嘘着向那条路的尽头看去。
两人两马,缓缓驶来。
先行的男子面容俊朗,眉似利剑,目若繁星,呼吸间涤荡着一股潇洒之气,他端坐在马上,威风自得,正是皇长子,旭王宁容阳。
而落后他一个马身的人则是礼部尚书钱景春,他是唯一一个在朝中公开表明支持旭王立储的公卿,所以平日出行办事,总会大摇大摆的跟着,今日也不例外。
走了一会儿,钱景春瞥眼道:“殿下,皇上未登基之前,就视慕容秋为心腹,如今更是事事都与其商讨,您想要拉拢他,难于登天啊。”
望着周围百姓眼中的艳羡之色,旭王神采飞扬,他故意抻了抻马缰,让马慢些行:“他从前为避嫌,一直不与我们这些皇子来往,但再硬的石头也有被烧化的那一天,我近来屡献金银珍馐,他果然动心,多次在父皇面前为我美言,讨我的好。”
钱景春耷拉的眼皮下射出一抹精光:“那这么说,夺嫡之争,这慕容秋是想站在您这边了?”
“眼下明王被贬渝州,成王又无心皇位贵胄,朝中我独占鳌头,他还有得选吗?”旭王冷笑一声,“我今日亲自登门祝寿,若真能以诚心打动慕容秋,将他收于囊中,储位可得啊。”
“那是,殿下思虑周全。”钱景春附和着,却话锋一转,“对了,还有那个长欢公主,殿下打算怎么办?”
“再厉害也是个女人,能掀起多大风浪。”旭王捋了捋马鬃,漫不经心的说道,“她非嫡亲公主,地位尴尬,多年来费尽心力为成王奔走,不过是想要他登基后尊自己这个亲姐姐为嫡长公主罢了,后宫中人无法直接涉政,由她折腾去吧,出了事自有父皇处置。”
钱景春眼珠一转:“既如此,殿下为何不联络联络上御司的那位御典大人,她可是慕容秋的亲外甥女。”
旭王回头望他,眼底一片冷淡:“你说江淮?”
钱景春谄媚一笑,轻轻点头。
“江淮虽是慕容秋的外甥女,可这两人从不是一条草绳上的蚂蚱,各自蹦跶各自的,贪多嚼不烂。”旭王语气平淡,“再者说,江淮那人你也不是不知道,轻浮张扬至极,毫无德行,我自然不屑与其为伍。”
钱景春一捻细胡,精明的眼睛一闪不悦:“殿下说的不错,那江淮小小年纪,一身张狂之气,皇上也不知道看上她哪点,一直留用着,还重新开了上御司许她涉政,到底力压我们这些老臣一头,处处受气。”
“你别忘了,她的父亲豫国公可是长信旧臣之首,父皇虽然忌惮,却又不得不重用。”旭王瞥眼,冷冰冰道,“自打七年前豫国公死后,她是越升越高,再看看你,你花了多长时间才攀上这个礼部尚书的官儿啊?”
钱景春被戳到痛处,想起曾经身份卑微时受到的种种羞辱,脸色微僵:“二十六年,若不是殿下提携,下官还不知何时才能出头呢。”
旭王见他甚是识趣,得意道:“你知道就好,待本王登基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钱景春虽然不甘心被这个毛头小子摆弄,却不得不继续奉承着,两人走着,笑着,各会其意,不多时便到了御史府前。
旭王翻身下马,刚要让身后的小厮把备好的寿礼送进去,就听到不远处有人浅笑,声音仿佛山顶的碎雪,将要消融,却依旧刺骨。
“下官给殿下请安了。”
旭王回头,正是江淮,她风姿闲适,气质绰约,五官清晰分明,长眉若远山,幽目如深景,唇弧似溶月,信步而来,衣摆上绣的精致梅花徐徐绽开,劈开沿路的薄雪,甚是自在。
她自小在疆外长大,不似长安女子那般娇软,谈笑间总有一股甚是少见的凌厉,虽然不善,却让人耳目一新。
旭王心下冷笑,认为她不过是空有一副好皮囊,底子里却十分卑劣恶毒,如此蛇蝎心肠的女子,竟也能受到重用,当真是父皇看走眼了。
“殿下和钱尚书当真好早。”江淮虽然淡笑着,语气却说冷不冷,说暖不暖,亲切不起来。
旭王心底了然,不过是躲避不开的寒暄:“御典大人也不晚啊。”说着,让钱景春先行进府。
“今日是舅舅生辰,我自然不能怠慢。”江淮笑道,“倒是劳烦殿下亲自登门,听说舅舅闻得消息,还特地从通州请了一个戏班子来助兴呢。”
“当真是慕容大人抬举了。”旭王瞟了一眼江淮空无一物的双手,“大人如何没带寿礼?”
江淮极黑的眸子左右一动,神秘兮兮的一笑:“带了带了,就在府里呢,还是份儿大礼呢。”
旭王被她看的有些不自然,自打她入宫,两人相识起,他便觉得江淮的双眼有些不对劲,要比常人发黑发亮,若是天气转冷,还会变的灰蒙蒙的,诡异的很。
“殿下带了什么?”
旭王被她的话拽回心神,淡笑道:“大人心急了不是,一会儿进府不就知道了吗。”
江淮的语气多了一丝谨慎:“那一定是人间难闻的异宝了。”
旭王唇角得意:“昨日听父皇说大人抱恙,不能上职,今日一见这神色,倒不像是个病人。”
江淮低头笑了笑,转了转拇指上的鸽血扳指:“这病来得快,走得也快,不过偷闲一日罢了。”
“只可惜,错过了女官殿选的大日子。”旭王意有所指,“让别人得了脸。”
江淮知道她说的是谁,遂笑道:“骆御业的才学远在下官之上,这种事情,本来就该她做。”
旭王摇头,甚是不屑:“骆宛竹可不如你,昨日还得罪了卫国公家的千金,她不知道这说话……也是分人的。”
“殿下这话怎么说?”江淮目光颇深。
旭王挑眉:“俗话说,官场中人,一向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骆宛竹年小气盛,自然不懂要领,哪里学得了大人的八面玲珑。”
江淮知道旭王这是在指桑骂槐,也不愠怒,只是不着痕迹的反驳道:“正是殿下说的这个理,心口如一也罢,面面俱到也罢,终究都不是什么坏处,哪像有些卑鄙小人,说话做事含沙射影,总是另有企图。”
旭王脸色一青,绷着怒意,连个假笑也扯不出来。
江淮见势行了一礼,心情甚好的去了后院和舅母并几位表嫂闲叙。
“竟会逞口舌之快。”旭王瞪着双眼,长呼了口气,调整了下心绪,阔步走了进去。
寿宴设在正厅,左右已经满座,唯有慕容秋左手边的上座空着,他瞧见旭王,眼底微喜,老远就朗笑着举杯:“有劳殿下亲自登门给老夫拜寿,老夫惶恐啊!”
旭王同满堂的官员大笑,直接掠过众官,不客气的走向上座:“慕容大人乃两朝重臣,为国操劳一生,辛苦功高,于情于理我都该亲自来贺啊。”
慕容秋宽硕的身躯缓缓坐下:“殿下客气。”
旭王会心痛饮。
席间几番推杯,旭王略显醉意,钱景春在一旁看着,唯恐他贪杯误事,连忙提醒道:“殿下,听说您今日新得了个宝贝,价值万金,不如拿出来给我们看看可好?”
旭王打了一个酒嗝,回递给他一个放心的眼神,对慕容秋笑道:“那宝贝价值连城,我特地拿来作为寿礼送与大人,正好诸位都在,打开来看看无妨?”
慕容秋被两人说的甚是期待:“既是宝贝,自然要拿给诸位一观。”说罢,吩咐人拆开那个鎏金锦盒,从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卷精美的画卷,在桌上摊开,足有五尺长,两尺宽。
众人抬眼瞧去,竟是九江之一,景江图。
仔细端详,那图画风磅礴,气韵独到,大到群山,小至卵石,无一不精,无处不妙,让人爱不释手。
慕容秋生平最爱这些字画,当真是欣赏的如痴如醉。
旭王瞧着他的神情,瞟了一眼钱景春,两人皆得意至极,认为今日能意满得归。
突然。
慕容秋皱眉,可惜的‘啧’了一声。
这一声,可叫旭王的心提了起来,酒也醒了不少,慕容秋可是父皇的心腹,擅自拉拢极冒风险,稍有不慎,被他告到御前,下场比被贬去渝州的明王好不了多少。
第三章 曹殃之死
这一声‘啧’后,宴上的气氛瞬间凝重了起来,谁也没摸清这素来喜怒无常的慕容秋到底是怎么了。
钱景春面色微微一变,连忙开口询问:“大人?怎么了?”
慕容秋望着他脸上的紧张之色,稍稍将画推了推,语气深长:“少了一副寿词在上面,可惜啊。”
此话一出,旭王心里顿时松了口气:“原来如此,是我疏忽了,那不如就当场题一副,如何?”
“也好,去叫君幸过来。”慕容秋轻轻点头,“老夫那个外甥女虽然不通女工,却极善书法,尤其是草书,笔走蛇龙,十分不错。”
旭王微醺的脑袋缓了两秒才反应过来,这‘君幸’二字,是五年前江淮初入上御司,升为掌外女官时,父皇钦赐的幼名。
不多时,江淮款步而来,面容沉静,依礼与诸官一一见过,走到慕容秋身前:“舅舅找我来有何事吗?”
慕容秋粗厚的手指掠过桌上摊开的画轴,淡淡道:“你来看看,这是旭王送给老夫的景江图,什么都好,就是缺一副寿词,你草书极好,给舅舅亲手题一副如何?”
“自然。”江淮瞟了一眼那画,眼神微深,故意提高了声音,“哎呦,这一瞧就是出自如意馆的齐蒙山齐大家之手啊。”
这齐蒙山是宫中如意馆的主人,堪称汤朝第一国手,按规矩只为皇帝一人执笔。诸官听闻,不由得唏嘘起来,看着旭王的目光也颇含意味。
慕容秋听着,笑容略带欣慰:“果然不错。”
江淮瞧着旭王那得意的模样,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齐大家性格乖僻,画作轻易不肯送人,旭王殿下好大的面子。”
旭王闻言,愈发挺直了脊背,话中意有所指:“只要心诚,没有什么是求不来的。”
江淮再次俯身,视线紧盯着画卷左下角的一颗梧桐树,它临近江水,枝繁叶茂,拂着春日温阳,上栖息着一只高贵的五彩凤凰。
她微蹙了下眉,这‘凤栖梧桐’与整幅画格格不入,却又难舍难分,眨了下眼,心中便已然明白。
良禽择佳木而栖,良臣择贤主而事。
旭王的用意,明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尤其是这凤栖梧桐,妙绝啊。”她直接顺水推舟。
慕容秋早已瞟见,此番被江淮明挑出来,索性道:“这凤栖梧桐最为精致,最显心诚啊。”
旭王闻言,会意而笑,不作言语。
慕容秋淡淡的呷了口酒,颇有深思。
他位极人臣,本不用巴结旭王,一心效忠皇帝即可,可是皇帝实在是多疑,他的亲妹妹嫁到江家,他便不得已和江家扯上关系,和长信旧臣扯上关系。
皇帝最为顾忌长信旧臣,他即便深得其信任,却未必可高枕无忧,还是另寻出路的好。
在他思忖间,江淮大力挥毫,收放自如,转瞬间便扬洒下一副寿词:
喜享遐龄,寿比南山松不老;
欣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
落笔,钱景春发自内心的赞赏:“大人这几个字当真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啊,当今草书,唯御典大人一人耳!”
慕容秋朗笑几声,与诸官共同举杯:“那就借君幸吉言,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也祝我大汤盛世不朽,流芳千百!”
江淮同举起酒盅,甘醇的酒液方沾到唇边,便听堂下一人扑倒在地,凄厉嘶喊:“老爷!出事了!”
寿宴被打断,慕容秋不悦竖眉:“怎么了!”
那人满眸惊恐,脸色惨白如纸:“表少爷……表少爷……死了!”
此言一出,撼惊四座!
她的声音极为瑟缩,瞬间将宴上的喜悦涤荡的一干二净,只剩惊骇!
慕容秋面容骤冷,手上的酒盅登时坠地粉碎!
江淮掩在酒盅后的神情一愣,旋即轻微一笑,眸间的光芒犹如午夜幽森的鬼火般撩人。
等了许久,好戏终于开场了。
——
江淮赶至西院的厢房时,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她费力的挤进去,迎面‘唰’的扑来一股令人作呕的腥气,微蹙了蹙眉,掀开厢房的帘子,眼底一惊。
曹央一动不动,死了!
他的喉管被人活生生的割开,鲜血流尽而死,因而脸色惨白,浑身枯如干柴,只剩双眼睁得巨大,不肯瞑目!
温令漪哭的脱力,伏在慕容秋肩上,泣泪道:“我的央儿啊!”
慕容秋面色悲怆,不停的帮她顺气。
温令漪抓着袖口,双眼通红:“老爷啊!我姐姐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眼下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慕容秋见爱妻如此,气的青筋直爆:“怎么回事!”
方才禀事的那个丫头战战兢兢的答道:“回老爷的话,奴婢见日上三竿了表少爷还没醒,许是昨夜醉酒贪睡罢了,可谁知奴婢一进去……一进去就……”
“够了!”慕容秋摆手,“这贼人敢在老夫眼皮底下生事!当真是不把我慕容秋放在眼里了!”
旭王与诸官站在一旁,都被这天翻地覆的局势弄得摸不着头脑,他犹豫片刻,开口道:“慕容大人,眼下还是快请仵作来验尸吧。”
“还用验吗?”江淮走上前来,从慕容秋怀里接过温令漪,指着榻柱上那柄入木三分的蛇皮短匕厉声训斥,“分明是有人趁夜摸进舅舅府邸,用那柄匕首杀了曹央!”
旭王皱眉无言,自己刚才的话确实多余了,心口一时烦闷,大事将成,却突然被人搅了,暗道曹央活该。
温令漪挣脱开江淮的手,扑到曹央的尸身上,恸声呼喊:“央儿才来长安还不到半月,出了这档子事儿,要我怎么和姐姐交代啊……”
江淮扶住温令漪孱弱的身子,不停的劝慰着:“舅母,事已至此,唯有捉拿住真凶才是要紧……”
‘啪嗒——’
还未等江淮说完,一物的落地声闯入众人耳朵,在这气氛紧张的屋子里显得异常清晰。
原来,温令漪在扯弄曹央的袖口时,晃掉了一枚六棱木牌出来。
“那是何物?”旭王瞧着那满是血污的木牌,心底隐隐不安,他大抵猜出来是什么东西了。
江淮拾起,顺势用袖子擦了擦,不过两下便露出那木签的本色,神情骤惊。
旭王看清上面的图案后,更是登时色变!
慕容秋看着那木签,低喝道:“这是什么狗屁东西!”
江淮声色皆冷:“阎王帖。”
在汤朝,有一种江湖势力,俗称宗门,而所有宗门都有一项‘收人钱财,替人寻仇’的业务,他们替雇主去除仇家后,会留下一枚六棱木牌,上印着自家宗门的名称和图腾,统称阎王帖。
慕容秋纵横庙堂多年,对江湖之事也有耳闻,自然也听说过这阎王帖,遂问道:“那,这枚阎王帖又是哪儿来的?”
江淮将木签翻过来,又用指腹蹭了蹭,露出三字小篆,上书:青云斋,下刻三朵青云图案。
她猛地看向旭王,眼底漫出一丝幸灾乐祸,回头对慕容秋说道:“舅舅,这是青云斋的阎王帖,我记着,这青云斋可是旭王殿下所掌的宗门啊!”
第四章 偷鸡不成
江淮语气平缓,可听在诸位耳朵里却字字惊心!
旭王早已瞧见,心头疑云遍布,江淮的话一出,他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只得无力辩驳:“怎么会……”
温令漪脸色惨白,颤抖着指着他:“殿下……不知央儿哪里得罪了殿下……要遭此灭顶之灾啊……”
慕容秋的怒气则更上一层楼,方才席间对旭王的好感一瞬全无,字字质问:“殿下,您这是何意啊!”
旭王百口莫辩:“替人寻仇的事,青云斋向来单独行动,不经我手,我也不知道,许是曹公子得罪了什么人,被人寻仇了吧……”
“笑话!”江淮声音凌厉,眼底冰封千里,“我表兄初来长安,人生地不熟的,怎么会有仇家寻仇,分明是有人蓄意暗害!”
厢房窄小,拉着厚厚的帐幔,江淮锋利的声音同曹央的血气掺杂在一起,一下一下的冲着旭王的思绪,他自知有理难辩,好半天才说道:“我……我也不知道……。”
江淮连连冷哼,暗瞟了一眼慕容秋:“我还以为殿下有多看重舅舅,今日还亲自登门拜贺,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
“你……”旭王气冲胸口,江淮这几句话看似没头没脑,却时刻暗示着慕容秋,是自己杀了曹央!
“君幸向来性子耿直,说话也冲动了些,还望殿下多担待。”慕容秋面色阴沉,似有山雨欲来之势。
旭王心底‘轰隆’一震,慕容秋此刻帮着江淮说话,怕是已经认定她的指控了。
“今日闹出这一档子事,实在是扫了大家的兴致,就都请回吧,改日老夫再设宴小聚。”慕容秋挥手,语气不容置否。
话说到这,诸官也不好意思再看热闹,纷纷道了几句节哀的话便离开了,唯有旭王不肯挪步,想说些什么挽回局面。
慕容秋心底涌上一层厌恶,直截了当的闷吼道:“君幸!送客!”
逐客令一下,纵使旭王脸皮厚如城墙也撑不住了,他双目眦红,大力的甩袖离开。
江淮左右各瞟一眼,面无表情的跟了出去。
旭王脚步匆忙,踏得院中残雪飞扬,他实在是想不通事情为何会发展成这样,自己半年的努力在电光火石间竟全白费了!
“殿下留步。”江淮飞速追上,嘴角勾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舅舅正在气头上,殿下切莫生气。”
旭王止步,回头盯着她:“大人说得好听,方才在房里可不是这个态度。”
“方才是什么态度?”江淮故作不知。
旭王最恨她这一手装傻充愣,不由得切齿道:“方才,你言辞凿凿,字字缝隙皆在打压于我,现下却要我切勿挂怀,笑话!”
“殿下太心急了。”江淮笑着,片刻微叹了口气,“即便是您与那曹央有仇,也不该误了您今日的‘大事’啊,这下子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好端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