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46章 
  何氏对燕家的恩情姜婳很清楚; 这么些年下来; 燕屼把她当做生母般对待。何氏当初摔过脑子; 人才变得有些呆。她与夫君成亲后,何氏待她是极好的,从不拿捏她,她不必和别家媳妇一样每日辰时去请安。这会儿突然听闻何氏摔跤,她也吓着一跳,嘱咐好小姜妤立刻跟桃花梨花回去燕府。
  珍珠匆匆回房,让翡翠阿大收拾行李去与姜家老爷太太告辞离开。
  一个时辰后,姜婳回到府里,过去何氏住的院子,有丫鬟婆子守在廊庑下,她过去沉声问道:“姨母怎么样?可请了郎中,姑爷回来了吗?”
  一圆脸丫鬟急忙说道:“大奶奶,郎中已经在里头给太太把脉,姑爷还未回,不过姑爷身边的静然默然两人已经去大理寺寻姑爷了,估摸着快回来了。”
  “我先进去瞧瞧姨母。”姜婳点头,踏上台阶推开房门; 里面守着两位嬷嬷,她绕过屏风见何氏躺在床榻上; 面色苍白,额头上缠着纱布,有丝丝血迹渗出; 郎中正在旁边开药方,她走上前俯身问道:“郎中,我姨母怎么样?”何氏看着还未醒的样子,她有些担忧。
  这是回春堂的余郎中,年过半百,胡子花白,对内伤很擅长,回头见是燕府的大奶奶,余郎中起身道:“回大奶奶的话,太太这是摔倒撞着头,外伤已经处理过,老夫也给太太把过脉,脉象并无大碍,这昏迷也是暂时的,待会儿就能醒来,只是听闻太太以前摔过一次,这次又摔着头,老夫也不敢保证太太醒来会如何,可能会无事,亦可能会痴傻,一切只能等太太醒来再说。”
  姜婳脸色立刻沉下去,又面露祈求之色,“郎中,求你一定要治好姨母。”
  余郎中道:“大奶奶请放心,老夫会留在府中等到太太醒来,这药方还劳烦大奶奶让人抓药回来先去煎药,等太太醒来就能喝药的。”
  姜婳点头道:“多谢郎中,还请郎中过去喝口茶吃些点心。”立刻有丫鬟嬷嬷上前领着余郎中过去偏厅吃茶,姜婳留在房中看过郎中看的药方,又亲自给何氏诊脉,的确如郎中说的,脉象没有大问题,因摔着脑子,要等到醒来问过才清楚的,药方是普通的安神方和治疗淤血的方子。
  药方上的药材她的书房里都有,书房里头两大药柜的药材。姜婳过去书房找齐药材,让丫鬟们去小厨房里煎药,她就守在何氏床榻边上。默然去大理寺通报时燕屼正好还有个案子要处理,他审问完立刻跟着小厮回到府里,路上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姨母怎么会摔倒的?”
  默然道:“是太太头晕,出门时撞到门主子,丫鬟婆子们也没反应过来。”
  燕屼皱眉,何氏这些年身子的确不太好,她年纪渐大,年轻时救他出来,死了亲生儿子,心里其实很压抑的,有些心病,他这些年也请过不少郎中帮着何氏调理身子却没甚效果的。很快回到府里,他进房发现婳婳正靠在床头,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婳婳,姨母可有事情?”
  姜婳听见他的声音,头也未回,摇头道:“郎中过来瞧过,说是姨母摔着头,要等醒来问诊过才能清楚。”刚说罢,床榻上的何氏幽幽醒来,她睁开眼睛望向床边的姜婳与燕屼,神色有几分清明,这于以往的何氏是不相同的,以往何氏的那双眸子看人总是有些浑浊的模样,眼下却清朗的很。
  “姨母,您醒了,身子可有哪儿不舒服的?”姜婳立刻过去床头问道,又回头喊外面的丫鬟把偏厅的余郎中叫过来。
  燕屼也俯身问道:“姨母,可有哪里不舒服的。”
  “阿屼,婳婳,别担心,我没事的。”何氏望着两个孩子,神色清明,说出来的话也很有条理,“我没甚大碍的,就是之前有些头晕摔了一跤,撞着头,现在醒来就没事的,脑子反而挺清醒的。”从未有过的清醒,若说原来的脑子是一团浆糊,现在她什么事情都能分辨清楚,她望着眼前的一对璧人,心底忽然叹了口气,曾经的她是糊涂的,可是现在的她不再糊涂了。
  燕屼微微愣住,“姨母?”
  何氏柔声笑道:“阿屼,你想得没错,姨母已经清醒了,没想到这次摔到头反倒是因祸得福,我什么事情都记得起来,也看的明白了。”
  姜婳与燕屼都愣住,还是姜婳最先回神,欢喜道:“姨母能清醒过来真是再好不过,只是您撞着头,我与夫君始终不放心,让余郎中过来瞧瞧吧。”
  余郎中很快从偏厅过来给何氏检查,的确是没有大问题的,脉象平稳,脑中也无淤血,额头上的外伤养几日就能好起来。余郎中离开后,夫妻两人围绕床榻嘘寒问暖的,燕屼问道:“姨母可想吃些什么?”
  “不必的,没什么胃口。”何氏靠在姜黄色的绣牡丹软枕上,软声细语道:“就是有些困乏,我在歇会儿,你们也下去吧,不必管我,若有什么事情我会让丫鬟去寻你们的。”姜婳燕屼两人嘱咐几句,这才一起离开,何氏望着他们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阿屼和婳婳成亲都有六载了吧,孩子都没有,让她如何跟夫人交代啊。
  …………
  姜婳与燕屼两人离开何氏的庭院,四月的天还是有些凉寒的,姜婳从姜家回来的急,只穿着件薄薄的褙子,燕屼见她唇色发白,脱掉身上的大氅披在她肩上,“还是有些冷的,你披上吧。”他的大氅对于娇小的她有些过大,衣摆拖在地上,她有些不自在的扯了扯身上的氅衣,喃喃道:“谢谢。”
  自从神医死后,她性子就有些孤寂,似乎也与他生分不少。燕屼眸色渐沉,他停住步子,侧身握住她的手说道:“为何要这样跟我见外?你还是责怪我当初没有救下师父?婳婳,我们是夫妻,你心中若有怨言,尽管与我说就是。”
  姜婳低头呐呐道:“不是这样的。”她知道师父的死不能怪他,他当初是为她好的,没有想到那些后果,师父过世时她有些口不遮拦,也是情绪使然,这些日子过去,她早就想的清楚,只是一月未见,她觉得有些生分罢了。
  “婳婳,我们是夫妻。”燕屼回转身子,牵着她的手慢慢朝着正院走去,“不管有什么都要一同经历的,我们的日子还长久,我不希望因为一些事情影响夫妻的感情,我想与你走完剩下半辈子,所以不管你有不满或者不开心的,都要告诉我,可好?有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姜婳沉默许久,道出个好字。她心里隐有不好的预感,不知是为何,或许是因为何氏醒来,姨母能够醒来她很高兴,可是姨母脑子清醒过来,有些事情她会很清楚的看出来。姜婳伸手悄悄抚上小腹,眉头微蹙,只盼着是自个多想了。
  …………
  何氏醒来,阖府都是高兴的,燕屼每日都要去上衙,大理寺繁忙,府中他就顾不上太多,都交给姜婳。姜婳担忧何氏身子,每日早早的过去陪伴何氏,何氏清醒过来反倒更加忧愁的模样,有次姜婳进屋探望她,却瞧见她靠在窗棂下的贵妃榻上,眉目间满是忧愁,姜婳的心里也跟着缩起来。
  “姨母。”姜婳收拢面上的担忧,笑眯眯的走到何氏身旁,“姨母今日感觉如何?汤药可有喝掉?姨母想吃些什么,我让厨房里备着,对了,前两日弄了两条鲟鱼回来,用鲜虾一起清炖了可好?”
  何氏隐去眉目间的忧愁,拉着姜婳的手温声笑道:“不必,我就是有些想吃豆腐,把豆腐切块,用豆油煎的两面微焦,再加水炖煮,味道就好的很,我与阿屼当年住在苏州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我就常常买些豆腐回来煎给阿屼吃,我们都很喜欢吃这个。”
  姜婳笑容不变,“那我待会就让厨房做些,一会儿陪着姨母一块吃。”
  “好孩子。”何氏轻拍着姜婳手背,“婳婳,这些年府中多亏你,还有阿屼,也是多亏你,当初要不是你们家的帮助,他哪里能有今日的成就。”以往的事情她都是记得,记得是婳婳恳求神医医治好她,记得是婳婳照顾她让阿屼安心去京城赶考,燕家能有今日这一切,婳婳是功不可没。所以她的那些心思,如何能说的出口啊,何氏在心底叹息一声,目光隐隐落在姜婳的小腹上。
  她若还是糊涂的该有多好,不必操心阿屼,不必操心燕家,可她清醒了过来,就必须为燕家的以后着想啊,夫人临终前把阿屼托付给她,要她看着阿屼长大,看着阿屼成家立业,看着燕家子孙满堂啊。


第147章 
  何氏没有对姜婳说什么; 她真心感谢姜家; 感激婳婳,小夫妻两口子感情好,她如何敢开口这时候让婳婳给燕屼纳妾?她也是个女子,知晓女子想要的是什么; 她不能开口啊。
  姜婳或许预料些什么,晚上陪着何氏用膳时明显话语不多,她陪何氏吃过才回正院,燕屼还没有回来,他最近很忙,听闻大理寺卿就要致仕; 下任大理寺卿会在大理寺左右少卿里头挑选个; 他或许会成为最年轻的大理寺卿,想到此处,姜婳垂眸,轻轻叹了口气,她站在窗棂下朝外看去; 庭院里郁郁葱葱的,生机勃勃。
  她的心中却一片茫然。
  七月的时候; 天气渐渐炎热,荆州那边有些地区出现夏涝; 因有水利,并未出现太大损失,就连伤亡都是没有的; 只是不少百姓家中都进了水,还是有些损失的,姜婳知晓后捐了不少粮食过去,天气太热,她也不愿出门,留在家中陪伴团子跟何氏,团子那只猫儿已经跟着她几年,从开始的小团子变成现在毛茸茸的大团子,也懒散不少,不愿四处走动,整日趴在房中懒洋洋的,不过它还是很喜欢粘着姜婳,有些惧怕燕屼。
  团子与何氏庭院里养的那只名六儿的鹦鹉关系很是好,两只经常一块玩在庭院里玩耍,这些日子,姜婳渐渐不太爱望何氏的院子去,何氏没有说她什么,可每次欲言又止的那副模样实在让她难过伤心。这日夜里,燕屼很晚归来,她已经吃过膳食睡下,迷迷糊糊间察觉被人拥在怀中,她模糊问道:“夫君回了。”
  有灼热的吻落在她颈间,姜婳听见燕屼低沉的声音,“回的有些晚,快些睡吧。”
  姜婳原本睡的不太踏实,等到他回被他拥着睡,鼻翼间都是她熟悉的味道,这才睡的安稳下来。次日早起,感觉身边的人起来,她也跟着睁开眼,还有些睡眼惺忪的模样,燕屼已经下了床榻正在穿官服,时辰还早,他这时间穿官服看来是要去早朝的,姜婳撑着身子靠在软枕上,玉白的手轻轻遮掩住嘴巴打了个哈欠,“夫君,可要我伺候你穿衣。”她的声音还有发软没睡醒的模样。
  燕屼转身半俯身帮她把薄毯遮住身子,温声道:“不必,我要去早朝,今日还有个案子要查,不出意外的话会出门些日子。”他经常出门办案的,姜婳都习惯的,她揉了揉眼,瞌睡清醒了些,问道:“这次要去多久呀?”
  “半个多月吧。”燕屼低声道,他修长的手指整理着官袍上微微的皱褶,“你若烦闷,可以去岳父岳母家中小住,等我回来再去接你。”
  姜婳有些迟疑,想起何氏来,到底还是道:“不必了,我留在家中陪姨母吧。”
  燕屼没有多说,俯身亲吻她的额头离开。他这一去就是半个多月,姜婳不清楚他在查什么案子,怕是个大案,她心里担忧,特意去寺庙求了平安符回来,跪在佛祖面前,她突然流泪满面,虔诚的给佛祖叩头,她跪着好一会儿才默默擦掉眼泪起身下了山,山脚下绿意盈然却遮不住热浪阵阵。
  回到燕府,她出了身汗,刚梳洗换过衣裳,何氏身边名叫海棠的丫鬟过来寻她,“大奶奶,太太找您过去一趟,说是想让你陪她用膳。”
  姜婳望着海棠,半晌才点头道:“好,我这就过去。”他随着海棠过去何氏的院子,何氏这段日子再养身子,长了些肉,面颊也红润些,她走过去温声道:“姨母,我今儿去寺庙给夫君求平安符的,希望夫君能够平安归来,他这次不知道去查什么案子,都半个多月还没信儿。”
  何氏挥退身边的丫鬟,握着姜婳的手温声道:“婳婳,有劳你了,我和阿屼多亏有你照顾。”
  姜婳轻声道:“姨母不必这样说。”她顿了下继续道:“姨母想吃些什么?我让厨房去准备,晚上留在这边陪姨母用膳。”
  “随便吃些什么都是可以的。”何氏不挑食,跟姜婳说起别的话,半个时辰后,丫鬟们端着膳食进来,都是些清淡些的,两人吃过后,丫鬟们撤下剩余的饭食,两人过去暖阁里吃了会茶,眼看时辰不早,姜婳明日还想回姜家一趟,起身跟何氏告辞,“姨母,我先回去梳洗,您也早些歇息,明儿若是得空,我陪您出去逛逛?”
  何氏来到京城这般久,甚少出门的。她摇头道:“不用,我也老了,不太爱四处走动。”她说着忽然抬头望向姜婳,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姜婳温声道:“姨母可是还有事情?”
  何氏深吸了口气,问道:“婳婳,我是有些话想问问你,你不必太在意的,我,我就是问问,你身子可是出了些问题?你与阿屼成亲都有六载,可还是没有孩子,姨母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你们到底该要个孩子了……”她问罢忐忑的握着手中的茶盏,其实她也不愿问这些话,可这些日子总是梦见夫人,夫人留着血泪眼睁睁的望着她,嘴巴无声的说着,‘燕家……燕家……”
  这是夫人惦记燕家的血脉啊。
  姜婳似早料到姨母会问出这般话来,是啊,燕家满门被抄斩,只剩燕屼一人,他要报仇,剩余最重要的就是给燕家一个血脉。何氏清醒过来她就知晓逃不开这些的,何氏很好,可是她也要为燕家着想。姜婳沉默半晌才轻声道:“的确是我身子出了些问题。”
  听见这话,何氏也手忙脚乱起来,她握着姜婳的手安慰道:“都是姨母不好,不该问这些的,没事的,到时候请郎中来瞧瞧,慢慢的调养,总能好起来的。”真是婳婳的身子有些问题,可有些话她却说不出口来,阿屼与婳婳感情好,她总不能让阿屼去纳妾的,她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幽幽叹口气,何氏心道,罢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
  离开何氏庭院时已月明星稀,七月中旬,正是炎热之时,她走的有些急,翡翠阿大跟着身后没敢多问,回到正院,桃花梨花已备好热水,她脱掉衣裳过去净房里梳洗,里头热气氤氲,她为调养身子,哪怕炎炎夏日都是热水梳洗,从不接触冷水,可到底还是不成啊。姜婳抱着膝坐在浴池里,她身子白嫩,肌肤莹白如玉,膝盖上当初在青城山跪下的那些血肉模糊的痕迹也早养好,看不出半点痕迹。
  姜婳望着膝盖发呆,她与师父的缘分从青城山那一跪开始的,膝盖上的伤也是师父处理的,没留下半点疤痕,她的双眸忽然就湿润起来,轻声呢喃道:“师父。”
  她想念师父了。
  又过去四五日,京城里头守卫忽然森严起来,进出城门都要严查盘问,姜婳没太注意这些,倒是府里的丫鬟们议论纷纷的,说是京城里肯定出了事儿,她们又打探不出来什么,只是在廊庑下小声的议论着,说是不是皇上在抓什么人,否则怎么城门处盘查的如此森严?
  姜婳听闻,有些担忧起来,燕屼出去半月,他又是大理寺的人,京城里头的事情他会不会知情?或者同他有什么关系?她心里担心,喊来明安明成让他们去查查京城里出了何事,没想到两人出去一天,回来告诉她,查不出外面具体发生何事,只是打探到事情或许跟安亲王有关。
  姜婳是知道安亲王的,是皇上的兄长,并不是同一个母妃生的,京城里关于皇家的事情她略有耳闻,先帝在位时,如今的帝王只是四皇子,后来不知道怎么太子出事,四皇子登基坐上帝位,几个兄弟都被封为亲王,各自有封地,安亲王乃帝王的兄长,应该待在封地上的,怎么回京了?
  剩余的事情两人打探不出,姜婳没再多问,剩余几日都是提心吊胆的。又过去几日,这日晌午姜婳刚用过午膳,丫鬟们正忙着往外撤食案,外面忽然喧闹起来,跟着就是丫鬟们的惊呼声,阿大急匆匆的跑进来禀告道:“大奶奶,不好了,姑爷受伤了。”
  姜婳吓得脸色都变了,起身就朝外走去,“怎么回事?”
  阿大跟在她身后道:“奴婢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不过姑爷伤的不轻,是护卫搀扶着进来的。”
  阿大刚说完,姜婳已经到来屋外的廊庑下,瞧见几个护卫搀扶着燕屼过来,他衣袍上大片的血迹,她看着心都跟着颤抖起来,又抬头看他脸色,却发现他满脸肃然,受了这样的伤,他的眉头都没皱一下,她心里难受,过去帮着扶住他的手臂,也不言语,默默的帮着把人扶到房里。
  几个护卫她都认识,是他身边常用的人。
  进屋后护卫道:“大奶奶,可要去请郎中来?”


第148章 
  姜婳还未回答,燕屼坐在太师椅上挥手道:“不必请郎中来; 你们都退下去吧。”他话语刚落; 几个扶着他回来的属下已经退下; 姜婳立刻去到屋里拿出药箱; 回来见他半靠在太师椅上; 脸色苍白; 她心疼的慌; 上前把药箱搁在案几上,轻轻脱掉他身上的衣衫; 他是刀伤,伤的还不轻。
  衣物脱去; 燕屼胸前的上从胸口贯穿腰腹,鲜血淋淋的; 姜婳到底没忍住; 哽咽道:“不是说出去办案; 怎么伤成这个样子了?”她说着从药箱里取出纱布清理伤口; 伤口清理干净又继续缝合,没有麻沸散,伤口狰狞,缝合起来会很疼; 她抬眸望向他,眼底是浓浓的担忧; 他亦正低头看她; 目光柔软; 看出她的担心,他轻声道:“没多大事情的,别担心,我是去处理安亲王的事情,之前查出安亲王与好几年前太子失踪案有关,查到确切证据后禀明皇上,皇上宣安亲王进京,让我带人捉拿安亲王,没曾想安亲王早有防备,进京想要谋反,所幸并无大碍,事情已经过去了。”
  他说的轻松,姜婳却知当时的情况肯定很严重,前几日京城守备如此森严,他又受这样重的伤,只怕捉拿安亲王时不容易。她沉默不语,低头继续帮他缝合身上的伤口。
  伤口缝合好,姜婳帮他涂抹上药膏,最后包扎好,嘱咐道:“你要休息半月,伤口不能见水,还要忌口,我会吩咐厨房注意些的。”她说着顿了下继续道:“我让丫鬟去跟姨母说了声,待会儿姨母要过来,我先去厨房看看,虽许多东西不能吃,可想要伤口长好,也要吃的好些。”
  “你去吧。”燕屼握住她的手温声道。
  姜婳离开不到半刻钟,何氏就过来,她过来时燕屼半靠在榻上,半敞着春衫,还能看到缠在胸前透着淡淡血印的纱布,他脸色有些苍白,翻看着手中的案卷,大理寺还有些案子要处理,他虽不能去大理寺办公,案子却还要处理的,何氏见他伤成这样,踉跄走到榻前,哆嗦道:“怎得伤的这么严重?怎么回事,这是怎么了……”
  她有些语无伦次的,显然吓得不轻。
  “姨母别担心。”燕屼搁下手中的案卷,“没甚大碍,只是办案时受的些伤,过几日就好起来。”见何氏红着眼,他继续道:“姨母坐下吧,这些日子姨母在家里可都还好?”
  何氏坐下道:“姨母很好,阿屼不必担心,你这些日子可要好好的养伤,下次可千万注意些,你说你若是有个三张两短的,要姨母怎么办,还有燕家……”她的声音暗淡下来,“燕家只剩你一人,阿屼,你一定要好好的。”
  “姨母,我都记着的。”
  两人说了会儿话,何氏让他多多休息,这才离开。
  …………
  转眼半月过去,燕屼的伤好的差不多,大理寺又是忙碌的时候,大理寺卿已经致仕,他刚回大理寺皇上就下旨任他为新任的大理寺卿,早朝时候都是恭贺他的人,再加上新上任宴请同僚,还要忙碌大理寺的案子,稍微清闲时已经是八月底,天气渐凉,他伤口已经愈合,没甚大碍。
  姜婳这半月也是忙碌,夫君擢升大理寺卿,府中的是事情她都要料理,还要宴请夫君同僚的夫人太太们来吃宴赏花,天气凉爽时才清闲下来,这些日子姜家人只来过一次,恭贺吃宴后就离开的,她那时忙,也没仔细招呼,现在得空就回姜家一趟。
  次日,她与燕屼打过招呼,等着他去大理寺,她也带着两个丫鬟回了姜家探望姜清禄和许氏,临走前嘱咐府里的嬷嬷们照顾好何氏,还遣丫鬟去跟何氏说两声,何氏身子不太好,正靠在榻上打盹,听闻姜婳回娘家,也未多说,等着报信的桃花梨花离开,何氏靠在姜黄色牡丹刺绣软枕上,神色郁郁,最后忍不住低低的叹口气。
  入夜,天色渐黑,燕屼回来时,姜婳还未归,有姜家小厮过来递了信儿,大奶奶要晚些回。燕屼听闻,略颔首,让人把姜家小厮送出去,过去净房梳洗,刚换上常服出来,何氏身边的小丫鬟过来通报道:“大人,太太让您过去陪她用膳。”
  燕屼点头道:“你过去同姨母说,我这就过去。”
  他过去何氏院子时,廊庑下挂着的红绉纱灯笼散发出柔软光芒,他推门进去时,何氏正等着他,两人过去食案旁坐下,何氏给他夹了不少菜,温声道:“今儿有你爱吃的菜,多吃些,你这些日子忙碌的很,受苦了。”
  燕屼道:“姨母你也多吃些,这些年你受苦了。”
  何氏眼眶渐红,“我倒是没什么,我只是惦记着燕家,你知道的,姨母只是想你好好的。”她说着声音也哽咽起来,慢慢抬起头望着燕屼,“阿屼,姨母有些话想对你说,我清醒的也有些日子了,这些日子我反反复复的想,关于燕家的事情,燕家只剩下你这一个血脉,无论如何都不能断掉的,我知晓这话惹人烦,不该管你们夫妻的事情,可是啊……”
  何氏擦了泪水,坚定道:“可是我总是梦见夫人,当初我带你离开,夫人就曾嘱咐我,一定不能让你出事,一定要让燕家留后啊。不管如何,你总归要有个孩子的啊,这恶人就由着我来做好了,你,你收个丫头吧,挑个乖巧的通房,等着生了孩子,就把孩子留给婳婳照顾,那丫头送到偏远的庄子上,不会碍事的。”
  自从月前,她见到阿屼受到那么严重的伤,后怕不说,也想了许多。夫人把阿屼交给她时说过的,一定要给燕家留后,阿屼必须要有个孩子啊。
  “姨母。”燕屼搁下筷子,眉峰微皱:“这事情不用您来操心,我与婳婳都是知道的,她身子还在调养,等调养好了自然会有子嗣的。何况……”他的声音顿住,声音柔和了些,“在我心中,子嗣可有可无,婳婳却无可代替,姨母可明白我的意思了?我不会纳妾,更加不会与别的女子生子,这事情姨母就不必再管,我有分寸的。”
  何氏怔住,又苦笑:“罢了,既然你这般想的,我也不多说,是我不好,惹的阿屼厌烦。”
  燕屼叹声道:“姨母,您何苦这般说,您是知晓的,您便如何我的母亲一般,是我最敬重的人,您与婳婳都是我最在乎的人,所以还请姨母莫要有那些想法,我不想你们当中任何一人伤心的。”燕家欠着何氏太多太多了。
  “我知晓了。”何氏低低的叹了口气,再不多言。
  两人沉默的用过晚膳,燕屼回房处理公务,亥时刚过,姜婳跟丫鬟回来,他还在书房忙着。姜婳去净房梳洗罢出来,就见他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听见动静睁开眸子,他的那双眸子幽深,仿佛能够看穿人的心底,望向她的时候却收敛目光里所有的清冷,只有清浅温柔的笑意。
  已是初秋,房中却未通地暖,现在通地暖有些早的,何况她也是刚梳洗出来,穿的一身薄衫,经不住打了个寒颤。燕屼见她如此,起身扯过旁边的大氅披在她身上,“已入秋,夜里有些寒凉,梳洗出来记得披件衣裳,省得着凉。对了,岳父岳母可都安好?这些日子我有些忙,待空闲时再陪你去探望他们。”
  两人已走到太师椅旁,姜婳坐下,柔声道:“夫君不必操心,爹娘都还安好。”
  燕屼陪着她说话,“晚上吃的什么?可都有吃饱,用不用厨房准备些宵夜。”
  姜婳轻笑:“夫君不必管我,我吃的挺饱,夫君明儿一早还要早朝,快些去梳洗睡下吧。”
  燕屼握住她的柔荑,“我先去梳洗,你早些歇息吧。”
  姜婳去到内室的床榻上,丫鬟们已经铺好床榻,熄了外室的烛灯,只余内室一盏,她挥丫鬟们退下,裹在锦被等着夫君,半刻钟后他才洗好出来,披着常袍,进到内室时眉峰微冷,她瞧出他好像有些心事的模样,忍不住撑起身子趴在软枕上问道:“夫君可是有心事?”
  “无事。”燕屼回过神,走到烛台旁熄了灯这才回到床榻上,拥着姜婳入睡。他心里存着事情,夜里姨母对他说的那些话,他没打算告诉婳婳,当初张神医死在狱中,他与婳婳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两人的关系最近才算缓和,他不想任何事情破坏他与婳婳的感情了。
  燕家灭亡,他经历如此劫难,子嗣在他心中可有可无,否则当初亦不会同意入赘姜家。
  婳婳若知此事,心中定然难受的。
  “夫君。”姜婳俯在他的身上,白嫩的脸颊贴在他坚硬结实的胸膛上,青丝缠裹在他的身躯上,她柔声道:“夫君若是事情一定要告诉我。”


第149章 
  入秋后的夜格外寒凉,屋子外; 风声吹起落叶簌簌作响。燕屼慢慢闭上眼睛; 心里思绪沉沉,他轻轻抚摸姜婳柔软娇嫩的后背; 安慰道:“好的,有些事情婳婳不必操心,我会解决的,你今儿在跑了一天也累着的,早些歇了吧。”他的声音有些暗哑; 侧身亲吻她的额头; “睡吧。”
  …………
  次日姜婳醒来; 身旁早已无人,他如今是大理寺卿,公务繁忙,早出晚归都算好的。很多时候; 夜里她已睡下他却还在衙门里处理公务,她应该是习惯这样的日子,半靠在迎枕上待了会儿才由着丫鬟们服侍着起身梳洗用过早膳,何氏那边不用她陪着吃早膳,只是她用过膳后还是要过去陪陪何氏的。
  起床梳洗; 用过早膳。姜婳换了身蜜合色梅竹菊纹的对襟褙子,领着桃花梨花正打算过去何氏那边; 珍珠进来道:“大奶奶; 药已经煎好了; 可要现在端进来服用?”这药是温补身子的,当初她跟着师傅试药,身子寒凉落下病根,这药方也是师父当年给她的,要她坚持服用,这药她已服用几年。
  “不必,先放着吧,待会我回来再用。”
  姨母身子不好,那药味浓郁,若她带着药味过去,怕姨母晌午都不太吃下的膳。
  珍珠道:“那奴婢去把药放在小炉子上热着,等大奶奶回来在用。”
  姜婳点头,领着梨花桃花过去姨母院子。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