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奶奶,可不能再吃的,螃蟹寒凉,吃多您夜里该嚷着胃疼的。”
  再喝一杯桂花姜茶,姜婳舒服的吁口气,笑眯眯指着圆桌上剩下的螃蟹:“把这些给小丫鬟们分下去,一人一只,给你们也尝尝鲜。对了,珍珠且去厨房问问杜师傅可会做醉蟹,剩余的螃蟹全都做成醉蟹,放置几天给姑爷送去,让他也尝尝鲜。”
  珍珠笑道:“奴婢这就去厨房一趟。”又喊来翡翠让她把剩余蒸螃蟹分发下去,这大闸蟹难得,小丫鬟们跟过节一样,开开心心的。
  姜婳吃的肚儿滚园,在庭院里走动消食儿,不大会儿珍珠回来道:“大奶奶,杜师傅说了,让大奶奶您放心,保证做出来的醉蟹入口软糯,鲜美芳香。”
  眨眼过去几日到十月中旬,厨房的醉蟹酿制好,姜婳尝了只,果然是软糯咸香,满口生津,她喊来静然,让他找人把醉蟹给燕屼送去,同送去的还有她的一封书信,上头都是她的叮嘱,让他当心身子,吃饱穿暖,不可废寝忘食,注意安全,不可逞强,又道她在府上安然无恙,过的都好,让他不必挂心,还说这醉蟹很鲜美,让他多吃些。
  静然找到个护卫,是燕屼留在府中报信的,快马加鞭的,不过三日就赶到南下,把包裹送到主子手中,一封书信和一罐子的醉蟹,一大包牛肉干。燕屼忙置戌时才回帐篷,跟着他一道过去的还有工部尚书曹青豫,曹青豫也有四十多岁,留着把美须髯,身材精瘦,连续忙碌这么多天,他老人家精神也有些不济。
  正想过来跟燕屼商量些事情就回去休息,曹青豫是工部尚书,也不能南下久留,等着这边东西置办差不多,再有两日他就要回京去。反正皇上给燕屼拨了禁卫军,也不怕这些地方官员使坏。他一进到燕屼的帐篷就闻到一股子鲜香的味道,抽抽鼻子笑眯眯的道:“燕郎中,这哪儿来的香味?”
  这些治水的地方日子过的艰难,才被水淹过,没甚吃食,地方官员虽说好吃的好喝的招呼他们,可他们也不敢吃啊,难保就着他们的道,这也不是没有的事儿。
  七年多前,皇帝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派中央官员去地方上整顿,那知地方官员设下鸿门宴,把那京城去的官员灌的大醉淋漓,塞了个府上的美貌小妾到床上一夜缠绵,第二天醒来,京城官员后悔不跌,被地方官员拿捏住,又有美貌小妾温言软语的吹枕头风。最后那京城官员什么事儿都没办成,还带着个美貌小妾回京,给皇上骂的狗血淋头,被京城的同僚们足足嘲笑半年之久。
  所以他们这些被皇上指派来地方上办事的京官儿都提心吊胆的,不敢胡乱吃喝,京城过惯好日子,曹青豫这段日子嘴巴里快淡出鸟味来,这次来燕屼的帐篷里闻见香味可就没打算走人的。
  燕屼回头看榻上一眼,默然上前道:“回大人的话,这是府上大奶奶今日刚遣人送来的醉蟹还有肉干。”又转头跟燕屼道:“爷,今儿大奶奶才派人送来的,奴才也不好打扰您,就搁在这儿了,大奶奶还特意交代,这次准备的是牛肉干,味道更好。”
  燕屼点点头,表示知晓,回头跟曹青豫道:“曹大人,属下内人今日正好送来些吃食,不若大人也留下用一些。”
  曹青豫抚抚胡须,笑眯眯的道:“甚好甚好。”
  静然手脚麻溜的摆了一盘子醉蟹在案几上,前两日他炒的花生米倒了一碟子出来,还有牛肉干,又买来两小坛清酒给两位大人喝。他还听了大奶奶的话,专门置办个小炉子,这会儿抓了几颗青菜,几把面条跟肉干煮面去,等着两位大人喝酒吃菜后正好垫垫胃。
  曹青豫一尝这醉蟹就哎哟一声,“燕郎中的娘子准备的这醉蟹味道可真地道,比我府里头的厨师做的还要好吃,等我回去可要借你府上的厨子使使啊,我家夫人最好这一口的。”
  燕屼无奈,“一会儿我写信给内人,让她去大人府中送两坛子过去就是。”
  两人虽是上峰属下的关系,但曹青豫极赏识燕屼,平日同他说话也是温和有礼,展露本性。再者两人在这地方相处两月有余,实在有一种共患难的感觉。皇上到底是怕燕屼年纪轻轻,镇不住这些官员,让他这个工部尚书来坐镇。
  两人一口气吃掉半坛子醉蟹,最后还是被默然收起来的,怕吃多两位大人受不住,吃饱喝足,曹青豫心满意足的离开。当天夜里睡下前,燕屼给姜婳回信,温情缠绵,最后才说曹大人很喜这醉蟹,让她得空去给工部尚书府送两坛子过去。
  过了两日,曹青豫神清气爽的跟燕屼挥手告别,骑马离开,等到燕屼的信送至京城,已经三日后,曹大人彼时也刚刚回京去,见到妻子儿女也不由想念的慌,于曹家办过家宴进宫复命。南下治水和水利的事情主要是燕屼监督的多,曹青豫懂的甚少,跟皇上汇报些,也是半吊子,皇上体恤让他回去休憩几日在上朝。
  这日早起用过早膳,检查过儿女功课,跟着妻子说说南下的事儿,外头婆子进来通传道:“夫人,燕府的大奶奶递了帖子进来,说是想要拜访。”
  曹夫人惊奇道:“燕府?”转头望着曹青豫,“老爷,可是你属下那位燕郎中的家室?怎么这突然来府中拜访……”
  曹青豫恍然大悟,笑着把那日跟燕屼一块吃醉蟹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我还说你最喜这口,要请燕府的厨子来府中帮着做些醉蟹呢,想来是燕郎中给他娘子递了信的来送醉蟹的。”
  曹夫人佯怒道:“哎呀,老爷这般说,到时候京城岂不是要传遍我是个贪吃的,老爷面上都要无光了。”
  曹青豫笑眯眯的道:“京城谁不知夫人你呀,就爱美食。”
  曹夫人白了曹青豫一眼,让婆子把人引过去正厅里,备上茶水点心,她过去亲自待客。
  姜婳收到夫君来信也颇为好笑,好在府中醉蟹做的不少,还剩下几坛子,所幸都给曹府送去,寻了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就要出门去,看着身边几坛子醉蟹,姜婳不由的感慨,别人家的太太夫人拜访上封,谁不是好茶好物的往里头送,她可好,就送这么几坛子醉蟹。
  去到曹府,婆子进门通传,很快过来,温声细语的跟她问好,又引着人过去厅里,身后跟着阿大拎着几坛子醉蟹,脚步沉稳。
  曹夫人坐在厅里上首位置,正捧着杯茶水啜着,一抬头就见到个雪肤花貌的姑娘,肤白如玉,眸子盈亮水润,着一身紫檀色缎织掐花对襟褙子,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挽着一个圆髻,发髻上插着一支赤金镶碧玺石簪子,这般老气的颜色她竟穿的极出彩,把那艳丽的容貌生生压制出,透出端庄明艳。
  曹夫人心里忍不住吸口气,暗暗道,好一副明艳清丽的容貌,京城这般容貌的姑娘怕是都没两个,幸好这燕家大奶奶不常在外走动,否则不知多少姑娘小媳妇的要嫉妒她这幅容貌的。
  等到婆子领人进来,曹夫人笑盈盈的起身迎过去,笑道:“可是燕家的大奶奶。”
  姜婳笑道:“正是,见过夫人,这般冒昧上门,还盼着没有打扰到夫人。”
  曹夫人热情的拉着姜婳入厅里坐下,笑道:“哎呀,还不是我家老爷,乱说什么话,嚷的处处都知道我是个好吃的。”
  这位曹夫人长的白净富态,看着和气,姜婳挨着她下首位置坐下,神情多几分真诚,“夫人说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见这饭食才是重中之重,若不吃饱吃好,如何能好好的安置家事,乃至于国事天下事,这口腹是任何人都不能抛弃的,也离不开的。我前些日子在家整整吃了五六只蒸蟹,可把我家丫鬟给吓着。”
  曹夫人仿佛找到可述说的人,拉着姜婳道:“可不是,这话说的有理儿。”又望着阿大手中拎着的坛子,笑道:“哎哟,这傻孩子,怎么还把这么沉的东西拎着在,赶紧搁一边去吧,然后去隔壁喝杯茶水吃些果子点心。”
  姜婳笑道:“这是我家丫鬟阿大,也是个能吃的。”
  “能吃才是福气。”曹夫人笑道。
  等着阿大离开,曹夫人揭开那坛子闻了口,眼睛一亮,笑道:“我原先还不信我家老爷的话,还想着这醉蟹当真能让他念叨这般久,如今一闻就知难怪了,这光是闻着就口舌生津,这可真是谢谢燕家大奶奶了。”
  姜婳捧着茶盏笑道:“夫人若是喜欢也不枉费我跑这一趟。”
  曹夫人开心道:“明儿我使人给我那出嫁的大女儿送上一坛子去,她也喜欢吃这东西。”
  姜婳犹豫下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蟹性咸寒,曹家大姐姐要是在月事中或怀着身孕,这东西就碰不得,若无碍的话,吃过螃蟹喝杯姜茶再好不过的。”
  “你这丫头可真细心。”曹夫人温言道:“别担心,我家闺女都生过一胎,平日也总吃,不碍事的。”
  姜婳点头笑道:“如此便好。”
  两人闲聊不少家常话,曹夫人发现这位燕大奶奶脾气好,接地气,说起吃的来那是头头是道,听的她都有些饿了。


第82章 
  曹夫人与姜婳一番闲聊; 对这位燕大奶奶很有好感,还留她晌午在府中用膳; 姜婳急忙推辞; 表示家中婆婆还在; 要回去陪婆婆用饭的。燕家的情况,京城里有些头脸的人物都打听的一清二楚; 知晓燕家就剩下他们孤儿寡母,寡母还是姨母可怜孩子嫁到燕家去的; 这辈子不曾生育,好好把状元郎抚养长大; 实在令人钦佩。
  送姜婳出府,曹夫人张罗着给嫁入勇毅侯的大闺女送坛子醉蟹过去; 曹夫人育有两儿一女,长子已成亲孩子都有两个; 长女曹宜兰嫁到勇毅侯府里头; 还有个幼子今年不过十岁,养在身边,另外府中还有个老实巴交的姨娘跟庶女。
  曹宜兰长相随曹夫人,白净温和,略丰盈; 一双丹凤眼很是出挑; 两人的面相俱是看着和气,实则不然,脾气反倒有些强硬; 勇毅侯府的情况有些复杂,她嫁的是嫡长子,府中当家的却是勇毅侯夫人,这位勇毅侯夫人乃继室,表面瞧着和和气气的,惯会装柔弱,哄的勇毅侯服帖的很,往后的爵位还不定落在谁头上。
  当然了,勇毅侯的嫡长子只要没犯错,勇毅侯也不好把爵位求给小儿子,若真如此,大家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就连皇帝都不会肯。反正勇毅侯的情况复杂,好在侯府的嫡长子跟曹宜兰一条心,性子稳妥,曹宜兰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曹夫人上门让侯府下人跟侯夫人通报声,侯夫人跟她闺女也不对付,曹夫人懒得去应酬她,直接过去寻闺女说话,让她尝尝这醉蟹,同她说了燕家大奶奶的事儿,让闺女往后多照看照看,曹宜兰笑眯眯的称是,也不由的对这状元郎的娘子好奇几分。
  …………
  日子眨眼而过,转眼到十二月初,天儿越发冷,一早起来姜婳窝在屋子都不想动弹,还不住的跟珍珠翡翠道:“这京城的天儿怎么这般冷,这才十二月,等着过年那会儿可怎么过呀。”屋子里都备着两盆炭火,姜婳还甚是忧心。
  珍珠也是愁着,京城可比苏州冷的多,京城这地儿也不处在正北方,用不着炕,冬天一般都是地暖或者炭炉子取暖,这宅子没地暖,只能用炭火取暖,她思虑片刻道:“大奶奶,路管事儿前些日子置办的几处宅子,有个三进的,里头用的是地龙,若是大奶奶实在受不住这些冷气,不如……”
  姜婳摆摆手,“别吧,好歹熬过今年再说,等着姑爷回来再同他商议下吧。”那处的宅子她听路管事说起来过,距离这儿不远,三进的住处,比这里宽敞不少,府中再塞些护卫奴仆都是够的,而且里头各院的风景都不相同,有处腊梅院子,荷花塘,桃林,桂花林,虽说是三进,但可比如今住的二进的宅子宽敞快一倍。
  用过早饭,姜婳窝在铺着厚毯子的榻上看书,快晌午才起来转了转,推开房门出去看了眼,天空阴沉沉的,北风还刮着,她喃喃道:“怕是要落雪了。”
  姑爷待的那地方也不知怎样,他平日忙,姜婳亦不敢总给他写信,两人就联络过两次,他说过年会回来,还有两月才过年,只盼着他一切安好,平安归来。
  没甚事情可做,姜婳用过午膳小歇片刻,下午端来针线篓子,给姑爷做的两身厚实些的中衣,刚忙活一会儿,珍珠进来低声道:“大奶奶,护国公来人了。”
  陶家?姜婳皱眉道:“护国公府的人来作甚?”
  珍珠也是满面愁容的,“说是给大奶奶递帖子的,这会儿正在厅里等着在,大奶奶可要见人,奴婢估摸着是想邀大奶奶去护国公府做客的,听闻陶府每年十二月都都会邀人去府中赏梅听戏,奴婢估摸着,这陶县君没安好心,大奶奶若是不想见人,奴婢就推说您身子不舒服,不能见客,拒了这次吧。”
  满京城的谁不知道陶家那位县君性子娇蛮,又跟她们家大奶奶有过节,怎么会好心来邀大奶奶去府里头赏花吃茶,怕就是想落大奶奶的面子,让大奶奶出丑呢,着实可恶的很。
  “这怕是不成的。”姜婳坐直身子,盯着案几上的针线篓子,“前些日子我也出门应酬过两次,如何能用生病糊弄县君?她若真心是想为难我的,定不会让我如意,我若真说身子不舒服,她就敢立刻去宫里头找太医帮我诊治,你说我如何能用这个借口。”怕是任何借口都不能用的,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姜婳搁在手中缝制一半的衣裳,淡声道:“扶我起来吧,我过去瞧瞧。”
  穿戴整齐,姜婳过去正厅见那位陶家的嬷嬷,这位嬷嬷生的瘦瘦小小,见到姜婳愣了下,才慌忙福了福身,“老奴见过燕大奶奶,燕大奶奶安好。”
  姜婳笑眯眯的把嬷嬷扶起来,“嬷嬷使不得。”又喊珍珠去端些热点心过来,“这大冷天的,劳烦嬷嬷跑一趟,不知嬷嬷是?”
  “我是护国公府的万嬷嬷。”万嬷嬷自报家门,继续笑道:“我家县君使老奴跑一趟,给燕大奶奶递封帖子,后日是个吉日,护国公府腊梅开的正旺,邀请大奶奶去府中做客呢,哎,我们县君也是悔着,当初大奶奶才入京,县君冤枉您一番,着实心里过意不去,便说趁着这个机会把事儿说开,往后也好来往。”
  万嬷嬷叨叨絮絮的:“我们县君是个好姑娘,当初被下人糊弄才误会着大奶奶,今日就特意使唤老奴给大奶奶送帖子,大奶奶后日可一定要去的。”
  姜婳可不信一个娇蛮的县君会找她和解,何况这县君还惦记着她男人呢,怎么可能是真心结交她。当然了,她也清楚不去是不可能的,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她笑眯眯的道:“劳烦嬷嬷跑上一趟,后日定会登门拜访。”
  万嬷嬷惊奇的望着姜婳,县君使唤她来喊人时,还同她吩咐,若是这位燕大奶奶托病不肯来,就说帮她找个太医瞧瞧,似乎很肯定她会以病为借口推脱,竟没想到燕大奶奶一口都同意下来。
  姜婳让珍珠去拿了赏钱出来塞给万嬷嬷,亲自送着出门,回来冻的都有些蔫蔫的,暗道这国公府的人有毛病,大冷天的待客,指不定后日就要落雪的。
  还真给姜婳猜对,后日一大早起来,外面开始落雪,好歹北风是停下来,没有呼啸着,反倒没前两日冷。姜婳躺在床榻上滚了两圈,叹气道:“真不想出门啊。”
  珍珠担心道:“奴婢担心大奶奶今天去国公府,不定县君怎么为难你。”当初集市上,陶县君都能骄横如此,这次大奶奶还羊入虎口,她都不知该怎么办。
  姜婳慢腾腾的从厚实的锦被里钻出去,打个哈欠懒洋洋的道:“还能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况且我去国公府做客县君总不能再我吃的点心里下毒毒死我吧,她除非连着陶家的名声都不想要,估摸着也就是为难为难我,机灵些就是,今儿你不用去,我带阿大去。”阿大跟着吴教头学了一年多的功夫,那可不是白学的。
  何况呀,县君真下毒她反而不怕呢,师父都说一般的毒可是毒不到她的,蒙汗药之类的药物她也不惧怕。她再怎么说也是状元郎的娘子,县君不敢动手的,她若猜的不错,无非是拿她商户的身份羞辱她呗,再就是什么琴棋书画的比试。
  穿好衣裳,姜婳坐在妆奁前让春蝉给她梳头,一番的梳妆打扮用过早饭才乘着马车朝着护国公府而去,今儿只有阿大跟着她,临行前,珍珠可是拉着阿大好一番交代,让她寸步不离的跟着主子,看好主子。
  弄的阿大也紧张兮兮的。
  很快到国公府,偌大的宅门前人来人往,车如流水马似龙,马车都依次沿着巷子停靠着,姜婳阿大下马车,立刻有丫鬟婆子引着两人朝着宅子里走去,随行的还有不少太太夫人姑娘们,见姜婳有些陌生,偏她那副容貌实在打眼的紧,一身紫棠色十样锦妆花遍地金通袖袄,下身是件月牙色素锦底杏黄牡丹花纹长裙,还披着件白底镶兔毛石榴红对襟羽缎斗篷。
  头上戴着斗篷,也瞧不清楚梳着什么发戴着什么首饰,只能见到一张端丽冠绝的玉面小脸被斗篷边镶的兔毛裹着。
  哟,这裹得严严实实的,穿的可比旁人多的多。
  姜婳也是没法子,她早上就穿着粉边镶领的中衣和通袖袄,裹着件斗篷一出门,冷的她打哆嗦,又回去让珍珠给里头加了件薄袄,裹的那叫一个严实,被阿大扶着,慢腾腾的走着。
  有位约莫二十来岁,做妇人打扮梳着圆髻的女子笑眯眯的道:“哎哟,这哪家的奶奶啊,瞧瞧这裹的。”
  姜婳听闻,摘掉斗篷帽子,露出被冻得有些发白的小脸,跟那位女子闲聊起来,“我是燕家的大奶奶,家里姓姜,敢问姐姐是哪个府上的呀?我才来京城,对京城也不太熟悉。而且这京城里头也忒冷了,冷的都有些受不住。”
  燕府啊,小妇人的陡然寻味起来,不过见姜婳冻得说话都有些不利索,语气也是和和气气的,心里还是挺有好感的,便笑道:“我是左都御史苏家的女儿,如今嫁到京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家中的次子,你唤我一声苏姐姐便是。”
  姜婳听的咋舌,京城这地儿啊,还真是遍地世家,左都御史那是督察院正二品的长官,京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家那身份也不低,从三品,她是记得京卫指挥使司里最大的指挥使大人是太子的舅舅来着吧,这关系简直盘综错杂的,往后她都不知要怎么应酬起来。
  心里思绪翻着,姜婳面上不显,双手合十诚恳道:“那我待会可要跟着苏姐姐,我这还是第一次来国公府,也怕行错事,姐姐可要指点指点我。”
  苏氏哪儿会不知道陶县君的主意,自幼都是京城里的贵女,陶若珺家世更是了得还素有才女之名,偏偏越大性子越骄纵,她也不喜陶若珺,深知她是个有仇必报的主儿,只怕今日喊燕大奶奶上门没好事儿。
  “好妹妹,好说。”苏氏挽住姜婳的手腕朝腊梅园而去,“妹妹跟着我就是,一会儿我帮你介绍里头的人认识。”
  姜婳欢喜道:“多谢苏姐姐。”
  苏氏打量她一眼,又忍不住失笑,她这裹的还真是严实。
  两人说说笑笑进来腊梅园,国公府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邀人赏花,遂苏氏对国公府的园子还是很熟悉的,这腊梅园占地颇广,旁边搭建着宽大的紫檀木雕花棚架,进到内里每个位置上都准备着案几,上头搁着手炉子,热茶点心一应俱全,丫鬟婆子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里头已经聚着不少人。
  姜婳就认识一个曹夫人,周家的没来,曹夫人正跟身边一个模样七八分相似的女子说着话,她猜测这位应该就是曹夫人已经出嫁的女儿,另外一侧坐着个安安静静容貌清秀的鹅蛋脸女子,也紧紧挨着曹夫人,三人有说有笑,这位该是曹夫人的儿媳。
  苏氏也正好认识曹夫人,过去跟曹夫人打过招呼,曹夫人笑眯眯看着姜婳,“这不是燕大奶奶,你今儿也来了呀,来来,快坐下,我来介绍你认识。”她指了指穿着雪里金遍地锦滚花狸毛长袄与她几分相似的女子,“这位是我家嫁到侯府的大闺女。”又指指穿胭脂红点赤金线缎子通袖袄的清秀女子,“这位是我的儿媳狄氏,你唤她们一声姐姐就是。”
  苏氏笑道:“原来你们都认识的阿。”
  姜婳环视一圈,苦笑道:“我就只认识夫人和几位姐姐了。”周遭的姑娘夫人们都朝着她看过来,姜婳略显不自在的摸了摸脸,悄悄的垂头,惹的曹夫人怜惜起来,“哎,这些个怕是没见过你这么好看的人儿,你别在意她们,坐下跟我们说话就是,不用担心,一会儿啊,你就跟着我们坐。”
  曹夫人这话相当是罩着姜婳了。
  姜婳暗下去的眸子瞬间亮起来,欢欢喜喜道:“那我就叨扰夫人和姐姐们了。”
  狄氏望一眼姜婳,心里也好奇的紧,她这位婆婆看着和气,实则不然,性子还挺高傲的,也不知道这位燕大奶奶怎么投其所好让她婆婆愿意护着她。
  曹宜兰也好奇打量姜婳几眼,见她生的这幅花容月貌,方才被众人注视也很无措,显然不适应这种场合,又想起那坛子醉蟹,的确该照顾她两分,听说她是商户人家出生的,待会也不知会不会被人拿身份做筏子来耻笑她,也是可怜的很,被陶若珺给惦记上。
  曹宜兰递给姜婳一个手炉子,笑道:“快些抱着吧,瞧你冻的,怎么这般怕冷,可仔细着别生了冻疮,好些个南边的来京城头几年就不习惯,一到冬天手脚都要给冻着的。”
  姜婳抱着手炉子,心有余悸的道:“曹家姐姐说的是,我一定记着。”
  “瞧你可怜的。”曹夫人也忍不住笑起来,又道:“前阵子你给送的醉蟹,我给宜兰送了坛子,这丫头两天都给吃完了。”
  曹宜兰佯怒道:“娘,您就揭我老底吧,谁人不知我是接娘的班啊。”
  “你这孩子。”
  几人笑作一团,姜婳也笑眯眯的道:“说起吃的,前两日,我家厨子做的火腿开封了,我让厨房做了些,光是切成薄皮清蒸出来,透亮浓香,肥不腻口,实在是美味的很,等着明日我让府中的管事儿给夫人和姐姐们送一条尝尝,这火腿选的放养山猪的后腿做成的,肥大,肉嫩。”她说起吃的来眼睛都是弯弯的,可见也是真喜欢吃。
  可不就是喜欢,她在京城实在没事干,每日也就是惦记着杜师傅做的那些吃食,特别是冬日里需要进补进补。
  曹夫人羡慕道:“你家厨子还真是什么都会。”
  姜婳笑道:“可不是,杜师傅原本是姜家的主厨,后面爹娘惦记我在京城吃不好,非要我把杜师傅给带上。”说起爹娘的心意,姜婳心里酸涩发紧,她想念爹娘了,也不知道他们在苏州过的如何。
  哎,虽是商户出生,可性子实在是挺好的,难道惹的曹夫人都喜欢,旁边坐着的苏氏忍不住想到。
  她们这里说成一团,别处也小声着议论起姜婳来,看她的目光不由带着两分嘲弄,姜婳只当做看不见。
  …………
  陶若珺在房中梳妆打扮好才过去腊梅园,一进到园子里,她几个相熟的好友便拉着她坐下,朝着后方角落里撇撇嘴,示意她去看,她扭头过去,见到一琼姿花貌的女子,那容貌当真惹眼极了,露出的脸庞犹如最好的羊脂玉般温润,对比这样的容貌,她的清丽面容生生被压制下去,心里头怒不可遏,压低声音问道:“那是谁家的?我怎么瞧着面生的紧。”
  顺天府通判家的蓬渝薇低声道:“若珺,你真不认识呀,不是你邀她上府里头来赏花的吗,还说要让她出丑……”
  陶若珺不可置信瞪着蓬渝薇,“你,你是说那女子是燕家的大奶奶?”怎么可能?当初集市上两人撞上,她可是见过商户女的,虽带着帷帽,可看着身形瘦弱枯干,哪里是眼前那个嫩的快要掐出水的女子?当初去送帖子的万嬷嬷是同她说过那商户女长的不错,她都没当回事儿的,毕竟她的容貌在京城才女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当真是可恶!定是这幅狐媚子的容貌勾引的状元郎,不若那样的男儿怎么会娶一个商户女!陶若珺恨的咬牙切齿,却还要忍着,喝了口热茶才平复些。过了会儿,护国公府的大夫人顾氏出来招呼起宾客。这位顾氏便是陶若珺的娘,虽说老国公夫人还在,不过很少打理中馈,都是交由长媳打理。
  女眷们这种宴会也就是聚在一起说话吃茶赏花,等到晌午挪步到厅里吃筵,下午看戏,约莫就是这样的。姜婳躲在角落跟曹夫人聊吃的,不多时就见眼前一道阴影,抬头一看,正是陶县珺,她沉默下,主动起身问好。
  陶若珺挨着姜婳身边坐下道:“不必客气,快快坐下吧,突然邀请姜姐姐来,也怕唐突到,实在是心中有愧,想跟你道歉来着,当初在集市上撞上,我那时听信奴仆所言误会了你,后来又匆匆离去,实在不该,姜姐姐原谅我吧。”
  姜婳笑道:“就如同我那时说的一般,护国公大人高风亮节,一代贤臣,县君肯定也继承其祖父英姿,那时候只会误会,县君不必一直记挂的。”
  陶若珺笑道:“那就好,你这些日子一直称病在家,我还以为是当初惹你生气了呢。”
  姜婳继续笑,“自然不是生气,的确是养病来着,当初才来京城瘦的一阵风都能吹跑,县君也是亲眼见过的吧,后来养着一个多月才慢慢好起来,才偶尔出门走动走动的。”
  陶若珺心里头一鲠,掐着手里的手炉子笑道:“姜姐姐过去我们那边玩会儿吧,我们在玩行酒令,可好玩啦。”
  姜婳低眉顺目的:“多谢县君好意,可是我不会玩这个,怕搅了县君的兴致。”
  “这个很简单很好玩的,我教你玩吧。”陶若珺继续缠着姜婳。
  曹夫人正想阻止,见护国公府的大夫人顾氏过来笑盈盈的道:“曹姐姐,咱们也有些日子没见,快陪我说说话吧,让这些孩子们自个去玩,没得陪着我们这些老东西闷得慌。”


第83章 
  顾氏拉着曹夫人朝着另外侧的夫人们过去; 曹夫人回头给曹宜兰儿媳狄氏和苏氏使了个眼色; 三人意会,见陶若珺已经拉着姜婳过去右侧,哪里聚在不少年轻的姑娘和少奶奶们; 正笑盈盈的回头望着几人。曹宜兰起身笑道:“这个似乎挺好玩的,我也过去瞧瞧吧。”
  苏氏掩口笑道:“那岂不是留我跟你嫂子两人,我们也过去瞧瞧县君怎么玩的。”三人起身随后而来。
  陶若珺拉扯着姜婳的衣袖过到雕花棚架下的绣墩上坐下,这里已经围着一圈的姑娘们,都披着斗篷; 有个圆脸小姑娘也不嫌冷; 姜婳见她里头只穿着中衣与粉白撒花金色滚边缎面对襟褙子; 连个薄袄都没,披着的斗篷既不是皮毛也无加厚; 手中捧着个手炉子,脚边摆着盆炭火。
  棚架上搭着用竹木编的席,垂着珠帘; 棚架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