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爷,王妃要逃跑-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再用。”

    “本公子身体里流淌的是沙坨处月部族纯正的血统。所以才找你云家相助,统一中原,恢复我伟大部族的姓氏和往日的繁盛。”邾邪鈗辰蓝眸深邃,一字一句说道。

    云末兮笑道:“邾邪公子真会说笑,云家何德何能助公子完成大业?何况云家如今当家的是我——一个弱女子,能成什么大事?”

    “云家当家人是个女子,到是真的出乎我的预料。所以才一直找错了人,在等云博城出现。云家有多少斤两,是否配跟本公子合作。这个不由你决定。”他傲然道。

    “说到这个份上,末兮也不妨直言。云家纵然有些能力,但是也只是消息灵通,银子多些罢了。公子如果实力不够,谈何统一天下?这可是需要千军万马的事。”

    “敢谈天下,就有谈的资本。这千军万马是本公子考虑的事,你无需多虑。”
………………………………

第三十二章 筹谋已久

    “敢谈天下,就有谈的资本。这千军万马是本公子考虑的事,你无需多虑。”他傲然道。

    云末兮看着他,眼前的男子像雾一样看不透。

    这月余的时间,自己的属下想尽各种办法营救都被挡了回去。

    也想尽各种办法调查,都没有查出他的来历和更多资料。

    第一次,云末兮感觉到对一个人不可控。

    凭云家的实力和自己的才智,第一次让这件事处于掌控不了的状态。而自己的所有行动都仿佛被他看在眼里。

    “公子凭什么觉得云家会跟你联合呢?”

    邾邪鈗辰嘴角上扬,越发的邪魅冷酷,“很简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云末兮掩嘴笑道:“公子还真是直接!”

    邾邪鈗辰喝了口茶,“本来想对云博城说,待到事成之日,高官厚禄,万世功业,共享万里江山。许于宰相之位。可如今换成了你!如果你需要,这些话本公子也同样送给你。”

    “公子说笑,一介女子哪有逐鹿中原,统一天下的雄心?再说高官厚禄,宰相之位也不适合末兮。”

    “那你想要什么?既然没有贪欲,为何云家势力如此之大?云家的赤鸢、买卖遍布天下,你心里比我更清楚。没有野心?何须如此?已经富可敌国还这么不安分。只怕不是不想,而是在等待时机,等待合适的人选!没错吧?”

    他说的犀利而敏锐。

    云末兮心中震惊,没想到他竟然通晓一切。

    她又倒了一杯酒喝了下去。放下酒杯,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笑道:“吃饱了。末兮也该走了!”

    邾邪鈗辰眼中寒光一闪,“你当真不肯相助?”语气冰冷,透着危险的气息。

    云末兮提起桌上的酒壶,看着邾邪鈗辰,打开盖子,将一壶酒缓缓倒在了地上。

    邾邪鈗辰看着她的举动,脸色顿时大变。

    “公子非中原人士,却想逐鹿中原。但云家是汉人。只有能匡扶天下又能心怀百姓之人,才是云家相助之主。又岂能相助一个异族人略夺汉人的土地?”

    “哈哈哈……”邾邪鈗辰突然笑了起来,此刻的他仿佛真的很开心,没有冰冷的气息,没有暴戾的杀气。

    “所以你一路设局就是为了骗本公子来这万寿楼,吃下这酥鱼?”

    云末兮也笑了起来,“只因你防范的滴水不漏,也只有这万寿楼的酥鱼才能让你稍有兴趣。”

    “你怎知这酥鱼本公子一定会吃?”

    “因为你每一顿只吃鱼,并且对鱼的鲜美和烹煮有很高要求。而万寿楼的酥鱼是最鲜嫩肥美的,对于一个爱吃鱼的人来说,怎么可能不碰?”

    “好。。。。。。很好……”邾邪鈗辰微笑着点头,“在你刚才说云博城来不了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既然不可能来,那兵械坊中又怎会出现他的飞鸽传书。”

    “公子不是想不到,只是一直以来都能很好的掌控住末兮,自然也就会松懈。”

    两人就像是朋友在聊天一般,都面带笑容,聊的很是融洽愉悦。

    云末兮看了看外面的夜色,站了起来,最后看了他一眼,“公子保重!希望莫要再见!”

    转身毫不迟疑的走出了雅间。

    邾邪鈗辰端坐不动,并不阻止,眼中却带着浓烈的怒气。

    他不是不想阻止,而是在自己想动的时候发现已经动不了了。

    只得拼力长啸一声,声音传出数里。

    这一声催动了内力,浑身顿时麻痹,感到血液一点点在凝固,急忙闭目调息,眉头深锁。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窗子外面一起跃进来两个人。

    一男一女两个青衣人,疾步到邾邪鈗辰面前单膝跪下,一起说道:“属下来迟,还请主子责罚!”

    “云末兮呢?”邾邪鈗辰并没睁开眼睛,声音低哑的问。

    “没看到云末兮走出万寿楼,只是听到主子发出指令急着想进来查看,可是被云家的影卫阻拦,所以才来迟了。”青衣男子这才发现云末兮不在屋内。

    “其余的人呢?”

    “死了大半,云家此次伏击的人武功甚高,属下以为包围了万寿楼,没想到暗中早已被云家影卫给包围。看来云家早已设了埋伏。”

    “属下和玄武护送您尽快离开这里吧!”青衣女子接口道。

    “他们的目的不是冲进来,只是阻止你们去追云末兮而已。”邾邪鈗辰说。

    “属下这就去追她!”叫玄武的青衣男子说。

    “就你们两个,只怕冲不出去。他们不进来,不等于可以放你走。除非云末兮已经逃的绝对安全,否则外面的人不会撤。”

    “属下该死,请主子责罚!”玄武跪下说道。

    青衣女子名叫朱雀,也跟着跪下。

    “任务失败你说该怎么罚?”邾邪鈗辰闭着眼平淡的一句话却让两人浑身一震。

    两人相视一眼,头磕到地,说道:“主子保重!”抬起手掌就要击向自己的天灵盖。

    邾邪鈗辰睁开星目,寒光一闪,“这次的责罚暂且记下,找回云末兮将功折罪。”

    “是!”两人的头重重磕到地上,后背冷汗尽湿。

    邾邪鈗辰站起来,突然一阵眩晕,身体一晃,扶住桌子才勉强站稳。

    “主子……”玄武和朱雀同时惊呼出声,急忙站起来想去搀扶。

    邾邪鈗辰一抬手,两人不敢上前,躬身站在后面,心中惊讶无比。

    “主子……是不是受伤了?”玄武大着胆子问。

    邾邪鈗辰头晕目眩,只得又坐下,脸色更加苍白,“中毒!”

    “中毒?”朱雀失声叫道,“主子乃百毒不侵之身,怎会中毒?”

    “这云末兮到是有不少稀奇的玩意儿,要是猜的不错的话,她用的应该是碧落。”邾邪鈗辰说。

    “碧落?可是传说中无色无味,能让人瞬间失去功力、浑身瘫软无力的奇药?”玄武吃惊的问。

    他点点头,“碧落其实不是毒药,除了你说的这些之外不会伤人性命。并且只要有酒便可解。”

    说着看了看地上,被云末兮倒掉的酒。难怪平日没见过她喝酒,今日突然喝了。

    无语的冷笑,自己今日竟然如此大意。

    他本是百毒不侵之身,正因为碧落并非毒药所以对他反而有效。

    只是云末兮是如何得知?还是碰巧用了碧落?”

    细想一路上,心中有一些了然,内力高强的人即使不是百毒不侵之身,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内力逼出毒素,未必能伤到。

    云末兮不容许失手,否则邾邪鈗辰必定不会放过她,便选择了碧落,无论武功高强之人一旦服下,避无可避。

    虽不能要他的命,却至少无力阻止她逃脱。

    而且看今晚的情形,只怕她筹谋已久。
………………………………

第三十三章 巧计脱困

    而且看今晚的情形,只怕云末兮是筹谋已久。

    只是这段时间以来两人都是在一起,她是如何传递消息?安排的如此周密?

    想到这些,邾邪鈗辰不怒反笑,这些年都没吃过这种亏,心中好似有了一些期待,期待着再见到她时,还能使什么花招逃脱。

    但是有一点,他是坚信的——那就是他想要得到的,想要做到的,还没有得不到过。

    所以云末兮就算再聪明,也不会逃出他的手掌心。

    他微微一笑,嘴角上扬,带着嘲讽带着傲视一切,更带着一丝邪魅。

    玄武和朱雀对视一眼,心中都觉得异常奇怪,今日的公子跟往日很是不同。

    不但意外的没责罚他们,还说了这么多话,关键是被云末兮下了毒——这可是这么久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失败。

    他竟好似并没有生气。

    两人心中更是没底,恭谨的站着不敢说话。

    “去找壶酒来!”

    “是!”玄武不一会就拿着一壶酒回来了,“属下试过了,没毒!”

    邾邪鈗辰接过喝了一大口,又调息了一会,脸色才恢复过来。“万寿楼的人呢?”

    “人去楼空,外面一个人也没有。”

    “这楼里必定有密道。外面影卫牵制住你们,她从密道中撤走了。”

    “是否要搜查?”玄武问。

    “哼!”他冷哼道,“等你们找到密道她也走远了。”

    “是属下失职!”

    邾邪鈗辰没理他,只是说道:“碧落果然厉害,不愧是传说中的奇药。用我的功力竟然只能压制但却逼不出来。”

    “主子武功如此高强,又有百毒不侵之身,这云末兮用了碧落,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得逞了。”玄武不得不佩服云末兮,竟然能令主子吃亏。

    “刚才知道她才是云家真正的主人时,我便应该警戒。她故意编造云博城在汴京的消息,便是引我来此。”

    “云家还确实厉害,难怪主子如此看重。”

    邾邪鈗辰站起来走到窗边,他此时已能行动自如,只是碧落的药性要数日才能消解。一旦自己内力压制不住,还是会有突然全身麻痹的可能。

    看着外面的夜色,他淡淡的说道:“这样才有意思。也才值得我这么用心,不枉费折了这么多属下。”

    “等云家归附,那主子将如虎添翼。”

    他看着窗外,夜风吹着衣袖轻轻摆动,为收服云家花费时日甚久,若要征伐天下,云家便是第一个要攻破的壁垒。

    可是云末兮的眼睛浮现在他面前,那双又大又明亮的眼睛里满是聪慧的光芒,眼底的坚毅让他不确定起来。

    要控制她,完全收服她为己所用竟然难过以往任何一个人。

    也是第一次他不再那么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突然感到一阵烦躁,他不喜欢这种感觉。

    他喜欢掌控一切,得到一些,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

    深吸口气,稳住心神!

    “云家的人都已经撤了!”他说。

    他功力深厚,站在窗边便能听出周围是否有埋伏。

    “属下是否去追?”玄武问。

    “此刻去追也追不上。若我猜的没错的话,她应该会去一个地方,只要去那里等着,就不怕她不自投罗网。”

    “什么地方?”

    邾邪鈗辰看着夜空,低沉的说道:“蜀国!”

    眼中泛起一丝神采——就像猎人看到猎物快要出来时的样子。

    对付云家,他不是只有一手装备。

    玄黄和朱雀对视一眼,不知道他为何如此笃定云末兮会去蜀国,只是不敢问出口。

    ********

    赵霆接到太后病危的圣旨赶回京城。

    昭宪太后杜氏一直体弱多病。

    赵匡胤、赵光义和赵霆都是一母同胞,杜太后所生。

    当年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常年带兵在外,还带着赵匡胤和赵霆。

    赵府中所有事情都是杜氏操持,虽然有赵光义留在府中陪伴在侧,她依然感到常年的独寂。

    又对在外的丈夫和儿子们担忧牵挂,本就体弱多病,常年忧思也就成了顽疾。

    如今虽然儿子当了皇帝,她也贵为太后,可依然不快乐,对儿子们的担忧更胜从前。

    即使锦衣玉食,住着宽屋大殿,心里依然空荡荡,要见三个儿子也比以前更难了。

    三个儿子忙于征伐,就连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龙椅还没坐热便又御驾亲征扬州。

    杜太后只觉得宁愿做个凡家小户的妇人还更加快乐一些。

    空荡荡的寝殿,孤寂冷漠的皇宫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困的她越发的心焦忧虑。

    赵匡胤从扬州凯旋,举国欢庆。

    每一次儿子们出征杜太后都牵肠挂肚,彻夜难眠,看儿子们平安回来,心情好了许多,便在宴席上多喝了两杯酒。

    谁知半夜便感觉到胸闷气喘,一病不起,太医们连夜诊治,吃了大半个月的药依然没有好转。

    这一次病势凶猛,杜太后也预感到自己恐怕时日无多。

    可是最心疼最牵挂的小儿子赵霆还未还朝,还留在扬州。

    对于赵霆,心底始终觉得亏欠,她一共生了五个儿子,老大和老五早夭,赵霆便成了最小的儿子。

    因为看着老五年幼便夭折,而老四赵霆也体弱多病,怕他也养不活。赵弘殷便决定带他去军中磨炼,于是从他五岁开始便跟着父亲和哥哥一起在军营中生活。

    赵弘殷没多久也死了,所以赵匡胤便带着这个年幼的弟弟,如兄如父,幸亏他的体质到确实在军中得到磨炼,再也不像小时候那般体弱。

    杜太后躺在病床上,时常想起多年前的这些往事,对赵霆越是思念和愧疚。

    于是下了懿旨宣召魏王回宫。

    见到带着风尘赶回来的儿子,杜太后的心情大好,病逝也仿佛好了许多。

    竟然坐起来拉着他的手说了许久的话。

    看母后好转,兄弟三人很是高兴,晋王和魏王也留宿宫中,轮流照看,日夜不离左右。

    可是好了没两日,又突然陷入昏迷。

    众御医连续两日彻夜诊断。

    御医们从内室退出来,个个满脸愁容,看到皇上和两位王爷都等在外殿,便急忙上前跪到。

    “皇上赎罪,太后的病是顽疾,这么多年撑下来,身子早已经亏空。臣等……已经尽力了。”太医令磕头禀告道。

    一群御医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

    晋王赵光义气的过去一脚踢翻了太医令,吼道:“要你们这帮太医署的人有何用?什么顽疾,又不是大毛病?怎么还好不了?”
………………………………

第三十四章 续命神丹

    太医令道:“太后的病虽不是大病,却是顽疾。这么多年没有好生调养,优思多虑,实在不能根治。”

    “医术不精,还为自己开脱,全都拉出去砍了。”赵光义大叫。

    “殿下饶命啊,皇上饶命!”一群御医哀叫出声,磕头如捣蒜。

    赵匡胤拧着浓眉,心烦的挥挥手,“都退下吧!”

    这个诊断结果兄弟三人也不是第一次听到,母后这些年时常发病,也是时好时坏。

    就算杀光了御医又有什么用,他并不似赵光义那般性急暴躁。

    “谢陛下!”太医们连滚带爬的退了出去。

    “皇兄!”赵光义叫。

    “好啦!母后的身体又不是一日两日。你把御医都砍了有何用?母后要知道了反而更加难过。”赵匡胤轻声训斥。

    “哎!”赵光义长叹一声,一跺脚走出了寝殿。

    而赵霆默默的走进内室,坐到太后的床边,看着病榻上的母亲形容枯槁,焦虑难过,只恨自己不懂医术,不能替母分忧。

    赵匡胤也走了进来。

    “母后这么多年操心焦虑,为咱们兄弟担惊受怕。所以才优思成疾。”赵霆低沉的说道。

    赵匡胤眉头深锁,虽做了皇帝,本该让母后颐享天年,没想到却旧疾复发。

    “母后乃是常年血气所亏,忧思所致,这世上要是有那仙丹妙药,即便是举国之力,朕也要取来给母后用。”

    赵霆听的心中一动,“皇兄,攻打扬州之时,云末兮曾经救了臣弟的性命。当时臣弟受伤甚重,可是她妙手回春,第二天就恢复大半。”

    “对,你当时回来是说过这件事。要不请云末兮来一试?”赵匡胤也想了起来。

    “可惜云末兮在府中被人所掳,臣弟找了许久都没找到。”此时提起,又勾起了赵霆心底的担忧。

    关系到云家,赵匡胤自然关心一些,问道:“何人如此大胆?”

    “是一个江湖中的杀手组织,叫鬼噬令,而其首领是一个叫鬼噬公子的人。对了,二哥当年也见过鬼噬令杀人的手段。”

    赵匡胤有些印象,当年也听赵光义讲过,当时并未放心上,“云家并非等闲之辈,云末兮竟然在府中被掳劫,此事很是蹊跷。”

    看了一眼杜太后,“加派人手去找,天涯海角也要找出来。不管是为了给母后看病,还是为了争取云家的支持,都应该出力救出云末兮。”

    “是,此事臣弟已经加紧在办。只是一直毫无音讯。不过当时她曾赠送一瓶碧蝉丹,确是疗伤圣品。既然如今御医都束手无策,不如让母后服一粒试试?”

    赵匡胤想了想,母后的病这些年也请了很多大夫,包括民间的一些江湖郎中,如今就连堪称医术最高明的太医署都没办法,那也不妨一试。

    也不会有更糟糕的情况了。

    于是点头道:“试试也无妨。”

    “是!”赵霆从怀里拿出丽姑送的小玉瓶,打开从里面倒出一粒黑色丹药,递给旁边服侍的宫女。

    宫女轻轻的伺候着放进了杜太后的嘴里。

    赵匡胤亲自喂了几勺汤水。

    大家都忐忑的等待着。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杜太后竟然真的醒了过来。

    “母后醒了!”赵匡胤和赵霆都高兴的叫道。

    杜太后虚弱的说:“哀家……是不是又睡着了?害你们……担心了吧!”

    赵匡胤安慰道:“母后,御医说了,只是气血亏些,调养些时日就能大好,放宽心吧!”

    “自己的身体……心里明白。只是这会儿到是舒坦了些……”她伸着手想要坐起来。

    兄弟两急忙上前扶着她半躺起来。

    她喘了几口气才渐渐平静下来,说道:“突然有些饿了……”

    “儿臣去给母后准备。”赵霆高兴的叫道,急急的冲出殿外去给杜太后准备吃的。

    没多久赵霆亲自端着托盘和赵光义一起走了进来。

    “母后醒了,真是太好了。”赵光义高兴的说。

    三人亲自伺候着,杜太后竟然喝了一碗人参汤,还用了一些粥。

    “母后许久都没吃这么多了。真是太好了。看来这碧蝉丹还真是仙丹妙药啊。”赵匡胤高兴的说。

    “碧蝉丹?哪里来的?怎么没听说过?”赵光义奇怪的问。

    “是云末兮上次救小弟时相赠了一瓶,给母后用了一粒,就醒了过来。不仅精神好起来,食欲也大增。看来这个碧蝉丹可以治疗母后的病。”赵霆也心情大好。

    “又是这云末兮,这小娘子小小年纪,倒真是不简单,医术竟也这般高明!”赵光义说。

    杜太后吃饱以后精神好了许多,眼睛也有神采。看着三个儿子围绕在床前,孝顺关心的样子,心中很是安慰。

    多少年了,就是希望一家人能这样在一起。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兄慈弟恭,平安和乐。

    她感概道:“母后啊……自从十四岁嫁入赵家,这么多年操持这个家。你们的父亲不在了,而母后也陪不了你们多久了。从今往后你们三人一定要相亲相爱,相互扶持。”

    “母后放心!我们兄弟三人一定好好守好这片江山,光大赵家。”赵匡胤说。

    “身子不是已经好起来了,母后何必再说丧气的话。”赵光义说道。

    赵霆握着杜太后的手,安慰道:“母后的话,儿臣谨记!母后已经吃了灵药,必定会越来越好。”

    “哎,要是有的选择,母后宁愿你们生在普通人家,过着平凡人的日子,也不用整天打打杀杀,提心吊胆。”

    赵光义笑道:“这如今皇位已是咱们赵家的,母后还有啥可提心吊胆的。”

    “母后虽然不懂多少大道理,但是也知道守住江山才是最难的,所以很是担忧你们兄弟三人。此生所愿就是你们和睦相处。”

    “儿臣们都记下了,母后放宽心!”三人齐声安慰。

    杜太后看着赵光义,语重心长的说道:“母后最不放心的就是你。性子太急,又易冲动。凡事要忍耐多想,切不可急躁。有任何疑难之事都要跟你兄弟商议。不可轻信外人的谗言!天底下最亲最可信任的,只有你的同胞兄弟们,明白吗?”

    “儿臣知道。母后放心!”赵光义不以为然的回答。
………………………………

第三十五章 皇储人选

    “儿臣知道。母后放心!”赵光义不以为然的回答。

    她又拉过赵霆的手说:“我的霆儿,小小年纪就不在母后身边,对你最是亏欠。幸亏你长的这般英武健壮,你爹爹和皇兄当年对你的磨炼也算是对了。如今这么优秀,哀家的心很是安慰。”

    “皇兄把儿臣照顾的很好,并未吃苦,母后不用耿耿于怀。御医说母后就是忧思太甚,这些往事就不要去想了。”赵霆劝道。

    “因为对你亏欠,本来希望你能开心的过日子,远离权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怕平凡但是快乐。”杜太后说着眼中闪烁着光芒。

    “哎!”她转而叹口气,“可是咱们赵家,你爹爹、你们兄弟三人,这么多年打下的江山,实属不易。你又如此出类拔萃,母后只有自私的请求你能相助你皇兄,好好的治理国家。”

    “儿臣一定尽心竭力相助皇兄!”

    杜太后安慰的微笑着点点头。

    说了这些话有些累了。

    “你们两个先出去。母后要跟你们二哥单独说会儿话。”她喘息这说。

    “是,母后安心休息!儿臣告退。”赵光义和赵霆说着退了出来。

    赵霆心想既然云末兮给的药这么有效,那找到云末兮给母后治病更是急上之急,于是急急的去偏殿,着急询问属下是否有云末兮的消息。

    赵光义看到太后突然病情好转,他也很是开心。这么多年他都是留在赵府跟杜太后一起治理赵家,父兄在外征战,他也就成了赵府的男主人。跟母亲也自然比其他兄弟更亲近。

    所以他认为在母后的心目当中自己是最受疼爱的儿子。

    想着一会儿里面聊完,再进去陪陪她。

    于是就在殿门口等着。

    而寝殿内,杜太后看着赵匡胤,“我的儿啊,你走到今日实属不易。真是难为你了。”

    “母后今日怎的想这么多,还是躺下歇着吧!”

    “不!乘着现在精神还好,哀家要把想说的话说完。”

    “会好起来,等身子好了再慢慢说。”

    “你就让哀家说吧!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

    “母后想跟儿臣说什么?”

    “其实你坐上这把龙椅,哀家并不开心。”

    “是儿臣让母后劳心了。”赵匡胤心中有些酸涩。

    “咱们赵家历代都是忠臣良将。你推翻周皇自己当了皇帝,那也也是没法子,哀家能理解,只是从今往后这条路只有坚持走下去了。”

    “母后就是优思太重,不然身子早就好了。”赵匡胤帮她把被子整理好。

    “这段时日以来,哀家心中的话都没说出来,可是日子不多了。所以今日你我母子二人好好说说话。”

    “母后可是忧虑什么?”

    “哀家也知道为君者难的道理。”

    赵匡胤点点头。

    “当天子,统治万民,如果治世有道,则受百姓爱戴尊崇。如若无道,则遗臭万年,世代被人唾骂,青史之上只怕连一介匹夫都不如。如今身逢乱世,多少国主今日是天之骄子,明日便暴尸荒野。”她忧心忡忡的说道。

    “儿臣一定谨记!”

    “就是放心不下你们兄弟三人,乘现在还清醒,有些安排哀家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不知皇儿可愿意?”

    “不管什么安排,但凭母后吩咐。”

    “好,去宣赵普!”杜太后突然对一旁伺候的宫人说。

    宫人急忙出去宣赵普。

    因为这段时日太后病重,所以重臣们都候在偏殿,等着万一太后有不测的消息传来便要马上应对。所以不多会儿,赵普就跟着宫人进来了。

    这赵普是赵府多年以来的谋士谏臣。年少时读书虽不多,却素有智谋,颇有见识。

    相助赵匡胤多年,出谋划策,甚得重用。

    当初发动陈桥兵变,让赵匡胤黄袍加身,从而建立大宋,也是赵普极力鼓动和献策,是赵家的大功臣。所以赵家包括杜太后,对于赵普都是极度信任和重用。

    如今虽然只是右谏议大夫的官职,可是圣眷正浓,未来这宰相之位,赵匡胤早已属意于他,只是还需要寻个合适的机会提拔罢了。

    赵光义在殿外等的有些焦急,不知道母后和皇兄在聊什么,聊了这么久。

    突然看到里面的宫人急匆匆的跑出去,没多久那个宫人便带着赵普匆匆的走进太后所居的滋德殿。

    他心里想着莫不是母后的病情又加重了,担忧之下哪里还顾得上其他,也不做多想便跟了进去。

    刚进去便听到杜太后在说话,精神似乎还是好的很,他也就停住脚步,不敢再往里进。

    正好帷幔遮挡,赵光义刚想退出去,却听到杜太后说:“皇儿,你可知道你为何会得到这天下?”

    只听赵匡胤回答道:“请母后明示!”

    赵光义本想退出寝殿。可是一听如此说,心中好奇,便隐在帷幔处也想听一听。

    杜太后道:“母后想先听听皇儿的想法。”

    “儿臣能得天下,是父皇母后的庇佑和多年的教诲。”

    杜太后摇摇头道:“你这是为了让哀家暖心才如此说。当初这周国的国主柴荣突然驾崩,将皇位留给一个六岁的孩童,如此年幼如何护得住这万里江山?似你和李重进这些封疆大吏,手握重兵的一方节度使,又岂会甘愿拥戴一个孩童。”

    赵匡胤点点头,深以为是。

    “试想,如果当初柴荣薨世,能有一个年长聪慧的储君继承皇位,而不是一个小皇子。那么皇儿你也不会下决心造反,也没有机会和借口能推翻周国,建立大宋,哀家说的可对?”

    赵匡胤点头道:“是。正因幼帝继位,国家动荡,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儿臣才不得不应时而动。如若当初周国有一个贤明的储君,儿臣也必将效仿赵家先祖继续做忠臣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