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爷,王妃要逃跑-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王才是。”
云末兮很了解赵光义的性格脾气,想到他要娶自己的目的还有今日大殿受辱,只怕他不会善罢甘休。
赵霆伸手拉起她的手握住,小心翼翼的问:“真的不生气?”
云末兮没抽回手直视他的眼睛,“殿下一直以来的用心还有多次相救之恩,末兮无以为报。只是有几句话想要提醒殿下。”
“你说我听着!”赵霆开心的往前凑了凑。
“恕末兮多嘴,以前陛下和两位殿下是亲密无间的亲兄弟,一起打天下生死与共。可是得了天下以后从此便是身处权力顶端的皇室,有多少人为了那个至尊之位手足相残兵戎相见。并非无意挑拨,殿下有不争于世的赤子之心,虽然可贵但还请在这如履薄冰的权势之争中多一份警觉和防备。”由衷的说出心底的话。
只因知晓这乱世之中发生过的太多血腥,何况历朝历代无一幸免的荣耀的背后只有绝情的杀戮。
何况两人都亲身经历了邾邪鈗辰一路走上皇位的血腥之路。
想到赵光义刚才的眼神,她能看到他眼底的野心和蠢蠢欲动的血腥。
所以必须要说这些话,因为眼前的男子此刻和将来都是她想深藏心底的柔软,早已跟她的心牵绊在一起。
赵霆知道她的意思,将她的手放到唇边轻轻一吻,低声道:“你能跟我说这些,是不是说明你的心向我更跨进了一步?”
“末兮在跟殿下说正经的!”
盯着她的眼睛想要看到心底去,想要知道那里是否有他一席之地,“我也在跟你说正经的!”
他的眼神真挚热烈,“对于权势甚至皇位,我从未在乎过。只有你才是我最想要的。有了你的出现,我的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甜蜜的希望。即使你拒绝,可单只是爱着你这件事,已经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别说了!”她想抽回手。
却被他死死握着不放,“三哥对权势的贪婪和迷恋,我又岂会不知。最近动作频频拉拢朝中大臣,甚至军中也想尽办法替换他的属下。容忍是因为我对权势并不眷恋,只要不危害国家社稷大宋江山,有他辅佐皇兄,将来我也才好抽身……随你浪迹天涯!”
她听的倍感温暖,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
可想到他的责任和担负的使命岂是想要一走了之便可以的,何况若是没有自己的出现他也必定会去承担一切。
用力抽回双手,闭上眼不再看他也不想让他探知自己的内心,闭着嘴一声不吭。
赵霆看着空空的双手有些失落,随即微笑着摇头轻声叹息。
“总有一天你会彻底忘记他。我不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难过,认定的事就不会改变。你就是我此生的选择。”他轻声的说着,所有的拒绝都以为是因为她难以忘情。
她听的心中就像在滴血,就让他如此误会吧!总比他知道以后逼着彼此做出选择更好一些。
晋王府。
赵光义第二天醒来,因为宿醉的原因只觉得头疼欲裂。
慢慢脑中才想起昨夜宫宴上发生的事情,皇兄和四弟尽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自己难堪,还有那可恶的云末兮。
他气的从床上跳起来无处发泄,拿起房中物件摔了一遍,本来装饰奢华摆满名贵古董的卧房被砸的一片狼藉。
冷啸和侍卫们在门外吓的不敢进去,这时候谁进去谁就是死。
赵光义砸的累了,坐在榻上喘着粗气。
对云末兮他气,对赵霆他也气,可是对皇兄的态度却是怨恨。
当初为了助他夺得江山出了汗马功劳,在陈桥兵变之时,皇兄虽同意兵变废黜小皇帝,可却不肯自己当皇帝。
是自己和赵普商议之下,偷偷乘他醉酒之时将黄袍穿在他身上。
他醒来之后不得不既成事实只得称帝。
虽然后来赵光义回想起来,知道当初皇兄也只是半推半想为自己称帝找到更多的理由罢了,而他和赵普也及时的揣测到他的心意遵照行事。
但不管事实是如何,自己肯定是居功至伟。
可皇兄却把大部分权利给了霆儿,尤其军权。
还有母后的遗诏,更让他有鲠在喉。
这些一桩桩一件件让他日渐心生怨恨。
抢走了徐苏,如今就连云末兮——一个女人而已,皇兄都不肯给自己。
皇位要留给四弟,女人也要留给四弟。
甚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自己难堪,这往后人人心里更加只有魏王,哪里还会有他这个晋王的存在。
“拿酒来!”他大吼道。
侍卫们不敢不从,急忙的送酒进来。
他一杯接一杯的喝着,渐渐的又醉倒了。
连续几日都在府内醉酒,不出府也不上朝。
赵匡胤接到禀报,知道他的脾性,只是派人送些滋补药材去,并没斥责。
赵家兄弟本是五人,如今只剩下兄弟三人,况且两个兄弟都是辅助夺得江山的大功臣,也就任由他耍耍性子。
只是想到自己的两个兄弟为了云末兮闹的翻了脸,四弟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可是三弟却未必会不在意。
思来想去决定让赵霆尽快娶亲,至于魏王妃的人选,他想到了一人。
……
赵普被宣召进了御书房。
他为人圆滑,早年虽然不多才识也算一般,但是心机却很重城府颇深。
多年前的赵家是将门豪族,府中不乏才识渊博的谋士门客,赵普年轻时只是赵府的一个普通门客。
平日话不多谦虚低调,因为幼年不多在众多谋士里并不起眼,总是卑微恭顺的样子默默的站在一旁听众人高谈阔论。
一开始也没人留意和看得起他。
可是后来有了机会给赵匡胤的父亲出的主意和作战的策略让战役取得了胜利。
从此在府中地位提升得到重用,每每都能迎合主子的心意,出的点子也能切中要害。
最后成了赵府中最重要的谋士,后来也跟随赵匡胤在军中出谋划策。
即便大宋建立之后朝中大才比比皆是,赵匡胤依然器重他,以他为心腹。
还对他着意挺拔重用,也想要提拔以他为代表的寒门之人来打压那些豪门士族、名门之后。
所以他升迁极快,短短数年已经位列丞相之位。
此刻他跪在御书房中跪下行礼,陛下突然传召不知为了何事。
静静的等着,一向谨言慎行不了解事态之前绝对不会多话。
23
………………………………
第三百二十八章 抗旨拒婚
赵普静静的等着,一向谨言慎行不了解事态之前绝对不会多话。
赵匡胤亲自走过来扶起他,“爱卿请起!”
“谢陛下!”
“朕这几日在想,魏王也不小了。朕这个四弟什么都好,人中翘楚,只是对于男女之事却不甚在意,母后走的早,皇后又刚进宫年级尚轻。也只有朕能帮他操持此事。”
“陛下说的是何时?”
“魏王妃的人选,爱卿可有何建议?”
“这是皇族家事,臣不该多嘴。”
“朕让你说就说。”
“既然陛下垂询,微臣斗胆进言。魏王妃人选不能草率,需要德贤兼备的大家闺秀才可。”
“嗯”赵匡胤点头。
“陛下!”赵普看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上前一步低声道:“太后遗诏之事……魏王妃人选尤为重要,这可是未来大宋的皇后。微臣以为必定要出身豪门大族方可当得。”
“爱卿说的虽然不错。可朕却想,历朝历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朕重用你,就是想要让寒门庶族中有才识之士发挥其才能。挑选人才不拘一格,也要借机打压豪门士族的势力。否则朕治国之时必会受其掣肘。”
“陛下的意思是?”赵普试探着问。
“朕听说爱卿的长女已行过笄礼,可有许配人家?”
“回陛下,微臣的长女因自幼过于溺爱,任性的很吵着不肯出嫁,臣也没办法所以还未许配人家。”
“哈哈……”赵匡胤笑道,“倒是有些性格,女孩子跟爹娘耍耍小性子也是有的。”
赵普微笑着无奈的说:“这孩子虽然极为孝顺却是眼高于顶,上门提亲的不少都看不上,微臣也是头疼无奈啊!”
“不知朕的霆儿,她可看得上?”
“皇上说笑,魏王殿下文才武略但凡京城中有未出嫁的女儿,谁不想嫁入魏王府。”
“那便让你的女儿嫁给魏王当魏王妃如何?”
赵普大喜过望,急忙跪下,“小女有此荣幸,微臣感激涕零。”
“朕百年之后江山交到霆儿手中。若他的皇后出自豪门士族之女,初时纵然可以相助于他稳固皇位。可因为这些豪门士族的庞大势力,若皇权不稳固也有可能导致外戚干政坐大成为一祸。即便不能成祸,朕今日也要替霆儿考虑周全。”
“陛下考虑周详,微臣万不能及。”
“朕信任爱卿,待朕百年后,也希望爱卿能忠心辅佐霆儿。”
“陛下春秋正盛何出此言。微臣便是赵家的家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即便小女不能嫁入魏王府,微臣对魏王殿下也是同样一片丹心,必定尽心相助!”
“好!”赵匡胤高兴的一拍龙案。
……
过了几日,赐婚的圣旨便到了魏王府。
赵霆听达福宣读完圣旨,并没接旨,站起来一把抢过圣旨,怒气冲冲的进了宫。
赵匡胤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等不及宫人通禀已经大步冲了进来。
“拜见皇兄!”他气呼呼的行礼。
赵匡胤却低头专心的看着手中的奏折,没搭理。
过了一阵,赵霆忍不住说道:“皇兄必然知道臣弟所来何事!”
他依然没抬头,只是随口问道:“喔?何事?”
“赐婚之事。”
“赵爱卿长女赵芷茵,与你年龄相当,品貌出众,又出身宰相府,一切具都符合魏王妃的标准,你还有何不满意?”终于放下奏折抬头看向他。
“非是赵家小姐不好,而是臣弟心有所属,皇兄是知道的,为何要强行赐婚?”
“心有所属跟娶王妃并不冲突。你只要娶了赵芷茵,喜欢谁便纳谁为妾,纳多少都可以,皇兄并不阻拦!要是不够,宫里再挑些美人去伺候。”
“皇兄!”赵霆气的叫道,“臣弟发过誓此生只娶云曦一人,只有她才是臣弟的妻子。除此之外再无人能当魏王妃。”
赵匡胤一拍桌子怒道:“朕也跟你说过,她可以做你的妾室也好红颜知己也罢,都随便你。唯独魏王妃之位,她不能当!”
“为何?”他大声问毫不退让。
“堂堂魏王妃怎能是这样的出身?何况那日你三哥在宫宴上所说的那些话,虽然有些过分但也不无道理。她如今的声名不好,当过敌国宠妃岂能做魏王妃。”
“皇兄这话差异,云曦并没接受刘继元的册封,并不算宠妃。何况当初皇兄也不想册封徐贵妃为皇后,徐贵妃才是敌国宠妃,为何偏偏到了臣弟这里就不可以?”
“所以朕最终不是也听从你们的劝谏立了宋氏为后?你当时振振有词的劝谏,如今怎么自己想不通了。”
“这怎么相同?皇后当然要立可以母仪天下之人,而臣弟的妻子又不需要这些,只要彼此喜欢便是,又不会影响到大宋江山。”
“你以后就知道,无需多问。”赵匡胤不能多做解释,只得大声道。
“末兮的样貌才情哪一点当不得魏王妃?莫非就因为商贾之家不够体面?可如今她也是皇兄亲封的一品郡主,还有何当不了?”赵霆就是不理解当然要据理力争。
赵匡胤闭着嘴不说话,这些他自然知道,只是心中的无奈,为了将来考虑也只有硬着头皮强迫。
“皇兄!”赵霆走到近前恳求道,“臣弟从未求过皇兄,也从未要求过任何赏赐。唯独妻子,臣弟想自己做主,请皇兄收回圣旨。”
“君无戏言,圣旨既已下,又怎能收回。”
赵霆看着他咬牙道:“皇兄若执意如此,臣弟只有抗旨!”
“你……”没想到他如此坚持,气的站了起来,“朕不反对你和云末兮在一起,为何就不肯退一步?魏王妃的名分对她就那么重要吗?”
“不肯退一步的是皇兄!末兮不在乎名分,她在意的是两人的彼此忠诚和相守。她的心如此,臣弟的心亦如此。此生她可以不嫁臣弟也可以不娶,但我们之间再也容不得第三人。”
“你可知在你肩上担负多大的责任?岂可为了一个女子罔顾一切,大宋的江山于你就毫无意义?”
“皇兄何出此言?臣弟会尽心辅佐忠心守护大宋。可这跟臣弟对末兮的爱有何冲突?大宋臣弟要守护,可末兮也是臣弟要一生守护的人。”
“你可知抗旨该当何罪?”
赵霆跪下态度坚决的说道:“若皇兄不肯收回赐婚的圣旨,臣弟只能不受,甘愿领受任何责罚!”
“抗旨可是死罪?”他厉声喝道。
“臣弟对末兮的心,纵然身死,心亦不可改!”
从小带他长大比自己的儿子们还要亲近,从未见过如此忤逆过,甚至不惜违抗圣旨。
赵匡胤怒火中烧,恨声道:“朕这就下旨处死云末兮!”
“皇兄!”赵霆心中大骇,上前重重磕了一个头,但并没有求情。掷地有声,“皇兄若如此做,臣弟便随她一起。生亦同生,死亦同死!”
“你威胁朕?”赵匡胤气的发抖。
………………………………
第三百二十九章 抵死不从
“你威胁朕?”赵匡胤气的发抖。
赵霆抬起头,额头已被砸破流出了血,“并非威胁,臣弟的心意便是如此。”
赵匡胤看着他额头上的流下来,流过眼角和脸颊最后低落到前襟。
这个弟弟的脾性他怎会不了解,一向心志坚定,果断刚毅。从未见他在自己面前如此坚持和争取过。心中不忍,可想到一旦退缩关系到未来皇后人选。
心疼也头疼,若非如此也不舍得逼迫他。
“她到底给你灌什么**汤,让你如此痴迷?”
“情之一字有时可让人欣喜有时可让人心碎,无力自拔宁愿深陷其中欲生欲死。臣弟曾不屑于儿女私情,可尝过之后却有如重生一般。重新审视自己一生所求,其实人若要简单的活着无非也就是快乐二字。自从爱上她,臣弟的心才是真正的活了,即使她不爱我,可依然快乐无比。皇兄也曾爱过想必能体会臣弟所言。”
赵匡胤当然明白他说的意思,有片刻的恍惚,可是心底更强烈的渴望还是皇位和江山。
所以可以放弃徐苏可以放下自己的快乐。
这是一个帝王该有的心也该做的正确选择,想着赵霆如今还年轻,为情所困也能理解。
看他坚定固执的眼神,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无力的坐回龙椅上揉着太阳穴,“出去!”命令道。
“皇兄不收回圣旨,臣弟不出去。”他直直的跪着,任由血流下来不为所动。
“来人!”
大总管达福带着几个太监跑了进来。
“把他给朕拉出去!”赵匡胤暴怒大吼。
可是几个太监的力气哪里有赵霆大,手一甩就将太监们摔的四仰八叉。
“再来人拖出去!”
殿外的侍卫都跑了进来,一拥而上去拉赵霆。
外面走进来两个人,一个是晋王赵光义,另一个便是赵普。
赵光义和赵普刚才就到了,本来要进来,可是被外面的达福挡住说里面陛下和魏王在商议要事。
两人只好在御书房外等着,却听到殿内大声的争吵声,因为太大声争吵内容在外面都听的一清二楚。
赵普面上毫无表情装作没听到,内心却是波澜激荡。
他是为数不多知道太后遗诏的人。
当听到陛下要让自己女儿当魏王妃的时候,是无比的兴奋和高兴。
因为出身不高,这么多年通过努力和机智,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才最终当上大宋宰相,何其不易和荣幸。
将来自己的女儿能当上皇后,再生个皇子继承皇位。那他们赵家也就光宗耀祖,从此便也跻身豪门士族之列,没有人再敢嘲笑他出生寒门。
以前不敢想,但自从知道女儿要当魏王妃开始,这一切便时刻在脑中盘桓,兴奋的这段日子都睡不着吃不下。
原来人太高兴也是会寝食不安。
今日奉陛下的皇命去了晋王府,因为晋王这段日子不肯路面不肯早朝闹得实在有些过分。
所以赵匡胤只有命赵普亲自去叫,毕竟赵普是赵家多年的谋士,跟赵家所有人交情都不错。何况能言善辩又是宰相,亲自去了晋王也不好不给他面子。
果然赵光义即使不情愿见到赵匡胤还是跟着一起进了宫。
因为赐婚之事已经传遍朝野,想到云末兮拒绝自己一心想当魏王妃最终却当不了,赵光义心中郁闷纾解了很多。
心情一好话也就多了起来,一路上对赵普也是一番恭贺。
赵普听着这些恭喜之言当然高兴,感觉春风如意。
一路上两人谈笑风生。
没想到了御书房外却突然听到殿内大声的争执声,竟然是魏王抵死不肯娶自己的宝贝女儿。
心想陛下一向疼爱魏王,若是最后真的收回皇命取消赐婚,那么这几日编织的那些美梦不就成了一场空?
一切的美好将会消失,更会成为整个朝堂,特别要受到那些豪门士族的嘲笑。
不但不能光宗耀祖整个赵家都会被国人嘲笑,而女儿那么心高气傲如果知道自己被退婚将会多么伤心。
外面的赵普听着殿内的对话,心越听越往下坠去。
看到里面陛下大喊,太监侍卫都跑了进去。
晋王耐不住性子也往里走去,赵普也不好自己一个人站在外面,只得硬着头皮也跟了进去。
走进去看到魏王一脸血污的跪着,态度坚定决绝不肯起来。
被摔倒的太监们都爬了起来不敢再上前,侍卫们一拥而上。
赵普只觉得脚步异常的沉重,太过失望所以只有呆呆的站在一旁看着,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侍卫们试着去拉赵霆,可他死死的跪着使了千斤坠,几个侍卫也不可能拉得动他。
赵光义浑身还带着昨夜宿醉的酒气,走到他面前,斥道:“就为了云末兮,你不惜当众跟三哥翻脸,如今竟然敢抗旨要跟皇兄也翻脸不成?她到底有什么好?”
“自始至终,我所愿唯她而已,两位皇兄为何不能成全?”
“她就是野心太大,当不了北汉的皇后就来大宋纠缠你。”赵光义气道。
“此时跟三哥没有关系,还是站在一旁不要说话。”赵霆不想跟他辩解,不留情面的说道。
“你……”赵光义举起手想打又忍了下来。
赵匡胤大声道:“朕叫你出去!”
赵光义冷冷的说道:“你再闹下去,本王倒是可以替皇兄去惩罚一下那个贪心的女人。本王不会杀了她但却可让她痛不欲生。”
“你敢!”赵霆怒目瞪着他。
“敢不敢你自己想想。”
赵霆也知道这样也不是办法,怕他真的对末兮不利。
自己受累受苦无所谓,只是怕他们迁怒到末兮身上。
于是站了起来,“赐婚之事臣弟绝对不会接受。对云曦谁也不能伤害她,臣弟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说完也不等他们说话,行礼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达福带着众人也急忙退了下去。
赵匡胤头疼的只得叹口气。
看到赵普低头站在一旁,有些过意不去,出声安慰道:“爱卿不要往心里去。霆儿并非对爱卿不满才反对,只是为情所扰一时糊涂罢了。少年人心性未稳,过段日子自己便会想通,自然就没事了。”
“微臣不敢!”赵普赶紧说道。
赵光义站在一旁,自己要求赐婚一个女人都不同意,皇兄却给赵霆安排宰相做姻亲增强势力。
总之一切好的都只想到四弟。
看到皇兄心底的恨意又升了起来。
“三弟!”
“臣弟在!”他有气无力的回答。
赵匡胤刚才的火气还没下去,此刻见到赵光义的样子头又疼了起来。
23
………………………………
第三百三十章 棘手难题
赵匡胤刚才的火气还没下去,此刻见到赵光义的样子头又疼了起来。
“你已有大半月不上朝也不进宫,日日在府上欢歌宴饮。身为堂堂晋王,朕的亲兄弟。怎可终日纵情酒色?朕还指望你辅助平定天下,治理江山,如此颓废如何当得?”语气甚是责备。
赵光义这段日子就没完全清醒过,今日也是丞相赵普亲自去拗不过面子才来的。
本就宿醉未消头疼欲裂,此刻又被无端斥责一番,知道是皇兄将对赵霆的怒气发到自己身上,心中火便往上升。
“皇兄有四弟相助,何须还用臣弟。”语气不善的赌气说道。
赵匡胤叱道:“你这是何意?两个皇弟在朕心中都是同样重要。
“同样重要?孰轻孰重皇兄心里明白。”
“还在为朕没给你赐婚赌气?”
“不敢!”
“不敢?那为何不进宫不上朝?”
“身体不适!”他梗着脖子叫道。
看他样子很是火大,本来还想斥责,可是想到赵普在场。
毕竟是当着臣子的面,刚才已经跟霆儿闹的不可开交,如今再和三弟闹起来,传出去有损皇家颜面。
于是只得忍了下去,软语问道:“看你精神不振,脸也瘦了许多,朕派人送去的补药可有吃?”
赵光义想到这段日子皇兄派人送去的那些补药,都是各国进贡的珍稀药材,态度也稍微软了下来,“多谢皇兄赏赐,臣弟无大碍!”
“嗯!”赵匡胤点头,“今日召你们来,是为了商讨出兵北汉之事。想先说说你们的想法。”
赵光义一听顿时精神一振,急切的说道:“如今天下大半已是大宋的,只差北汉。只要皇兄一声皇令,臣弟愿领兵前往!”
领军北伐可以得到兵权又可以增加威望,自然要积极争取。
赵匡胤微微一笑,看向赵普,问道:“赵爱卿以为?”
“启禀陛下,北汉一直骚扰大宋边民,屡屡犯境。那刘继元野心甚大,两国之间必难共存。只是北地苦寒,地形复杂,眼看就要过冬,不可贸然出兵,还需筹备周详。”
“爱卿所言甚是!大宋这几年都在南征,虽统一了南方各国,却是劳民伤财损耗不小。反而北汉虽经历朝局动荡皇位更替,可刘钧和刘继元均是治国之才,多年未有对外的大战,国力损耗不大。”
“皇兄别忘了辽国。”赵光义说道,“北汉和辽国互为联盟多年,一旦北伐,辽国必定出兵相助北汉。”
“正因为如此,朕才找你们商议,希望你们能督办筹备军需粮草之事。”
“这些不是户部筹办的吗?”赵光义问。
“大宋建立以来征战各方,国库已是空虚,北伐更是需要耗损巨资。可大部分田地、粮食都囤积在豪族大户的手中,可也正是这些人拖欠税款最多。你二人在朝臣之中都有很高威望,朕想由你们出面去跟他们商讨,追缴这些税款如何?”
赵普面有难色低下了头。
如今虽贵为宰相可因为出身寒族,好不容易才站住脚,一直努力融进豪族大户的行列之中,又怎肯去得罪人。
何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来豪强大族越是有钱有势越是吝啬自私。皇帝已经发了几次指令都没有人肯带头缴纳税款,一个个比着赛着的哭穷。
若真要强行征收那就是得罪人的事,出力不讨好。不能很好的完成会受到皇帝责罚,若是完成的好则会从此在朝中成了被孤立的对象。
赵普本来就圆滑哪里敢带头得罪这些人,到时候即使皇上再宠幸,只怕在这高位上也是岌岌可危。
所以静默着根本不敢接茬。
赵光义也马上沉默下来,刚才还豪言壮语想着抢兵权占军功,此刻一听是得罪人的事就缩了起来。
何况他跟那些达官显贵重臣豪族关系相连,相互都是一体。平时又极力的敛财,皇上多次封赏田产无数,加上他的军功和继承老赵家的产业,晋王尊贵的身份早已经是权倾朝野,富可敌国。
要说如今朝中最大的大户便是他赵光义自己。
若要带头去追讨税款,自己就要先割肉出血。
出钱也到罢了,只是这样一来就要得罪朝中的豪族显贵。他的野心可不是一个王爷能满足的,若是都得罪光了,将来谁会支持自己抢夺皇位?
所以顿时没了刚才嚣张兴奋的气焰。
赵匡胤看他们都不说话了,当然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可是如果他们是朝臣的楷模,若是不出面,那些豪族显贵又怎会乖乖听话把银子拿出来。
何况,也希望自己的三弟能带头把欠的税款交出来,若晋王都交了其他人就没有不缴的理由。
他希望赵光义自己提出来。
可是看着他沉默的低着头并没有这个意思,赵匡胤失望极了。
赵光义可以装傻充愣,可赵普毕竟是臣子,皇上都发话了自己不能一直不说话。
等了片刻,只有硬着头皮说道:“启禀陛下,臣如今虽为丞相,可只是寒士出身,那些豪族显贵从不把微臣放在眼里。此事若是由臣出面带头,只怕很难完成。何况微臣手上又无兵权别人根本就不会惧怕。”
“那爱卿觉得谁人能胜任?”
“臣以为……魏王殿下可担任。”
“为何?”
“魏王殿下一向雷厉风行不讲私人情面,在京城中甚少结交权贵所以不存在太多的人情和裙带关系。何况威望极高特别在军中,只要一呼军中武将必定相应。若是将军们如数缴纳税款文臣自然也就不能再推脱。何况殿下手握兵权,号令既出谁敢不遵从谁敢得罪。”
虽然说的有道理,可是赵匡胤沉吟不语。
知道这个四弟对钱财从不在意,朝廷的封赏时常拿出来转赠给部下和那些战死士兵的亲眷。平日跟京城里的豪族显贵文武百官也很少结交往来,只有常年跟随他的一些武将有些来往。
如果由他出面办理这件事,依他的能力自然会不顾情面。
兵权在手,豪强显贵畏惧于他不敢不交。只是如此一来,势必要得罪所有的达官显贵满朝文武,几乎是跟整个朝堂上的朝臣为敌。
若是将来无人拥戴那么储君之位也做不稳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