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妃[金推]-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伸手拍拍他肩膀以示鼓励。
  过得半日,一切都准备好,太子就去与皇太后,皇上等人辞行。
  他这一走,就感觉整个东宫都是空落落的,哪怕是太子妃都不太有劲儿,孙秀几个贵人去请安,她常不露面便让她们走了,而冯怜容,自是不用去的,只安心养胎。
  这日太子御用大厨,王齐派人来问冯怜容,可有合适的人给他打个下手。
  冯怜容奇怪了,怎么这大厨还能缺这些人?
  平常他怎么给太子烧饭的?
  钟嬷嬷笑眯眯的解释:“主子,定是王大厨摸不准主子的喜好呢,你想想,殿下亲自点他给主子烧饭,他这不也担心么,怕主子吃得不高兴,故而要个熟悉主子口味的,给他时时提个醒儿。”
  冯怜容心想,自己这地位越发上去了啊,以前她哪儿吃得上王大厨亲手烧的,别说还能挑三拣四。
  钟嬷嬷问:“主子觉得选哪个好?”
  冯怜容对厨房的人不太熟,自然也记不太清名字,她皱了皱眉,忽然想到那天日蚀,大李去取油时好像提到过谁的。
  是孙俞?
  她想起来了,笑道:“就那个叫孙俞的罢。”
  钟嬷嬷便去回了。
  王大厨立马就把孙俞叫了去。
  这对孙俞来说,那是喜讯从天而降。
  要知道,王大厨可是御膳房的厨子,管理御膳房的黄门都是高级别的,他一个奉御在里头真算不得啥,也就只能给人打下手,不过孙俞很高兴,他借此不就能多认识人了么。
  他抽空过来见大李,再三感谢,还往他手里塞银子。
  大李没要:“不过一句话么,还得谢谢贵人呢。”
  “这我知道,只贵人,我也见不着呀。反正李小弟你记着这句话,只要贵人有要我出力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大李好笑,就一个厨房里的事儿,能有什么:“能让咱们贵人吃得满意就行啦。”
  孙俞连忙保证。
  自此后,王大厨烧的饭菜自然是越来越合冯怜容的胃口。
  毕竟冯怜容以往点什么菜,孙俞差不多心里都有数,给王大厨一说,王大厨就知道什么菜,怎么烧了。
  故而短短时间,冯怜容这脸就开始发圆。
  有日仔细照镜子,她自己都吓一跳,摸了摸心想,这不行啊,等太子回来,她都胖成什么样了,还能看呢?
  冯怜容本身长得还是很好的,鹅蛋脸,水汪汪的眼睛,皮肤又白,没什么缺点,她知道太子宠她,与长相的原因肯定也离不开关系。
  “今儿要少吃点了。”她同钟嬷嬷讲。
  钟嬷嬷道:“少吃什么啊,肚子里孩子还得吃呢。”她一边伸出手给她在脸上按,“每日这样揉揉会好一点儿,主子现在只是脸上肉一点,以后整个人都得肿了,难道还能不吃饭那,只要生下来了,再慢慢减就好。”
  冯怜容上辈子没生过孩子,倒是不太清楚,听钟嬷嬷说得有道理,也就罢了。
  下午,太子妃又派人来看,问这问那的,没有一点儿疏漏。
  原先钟嬷嬷还怕太子妃使坏呢,送来的东西一样样叫人尝过才吃,后来才发现,太子妃倒是真心的,她甚至还吩咐孙秀几个贵人不得送吃食给冯怜容。
  钟嬷嬷慢慢的就没那么杯弓蛇影。
  不过她这也奇怪,太子妃一早还对冯怜容不满的很,可怀上孩子了,竟然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变。
  钟嬷嬷忽然又有心思了。
  最近皇后终于给安庆相中了驸马,乃是谢家三公子,人是长得风流倜傥,才华也有,而且谢家也是书香门第,只不太显眼罢了。
  安庆一开始并不肯,毕竟这皇后与她生母是水火不容的,她不相信皇后能找个好的,结果自个儿一看,当时就喜欢上了。
  这谢三公子谢安,不止容貌英俊,人还很温柔,说起话来跟春风拂柳一样的,安庆满心高兴。
  皇太后听了笑笑,到底是小丫头,少女怀春,这会儿早把胡贵妃抛到脑后去了。
  想当年,胡贵妃要亲手抚养三个孩子,她就没有阻止,一早便料到这胡贵妃人是精明,可眼界狭窄的很,教出来的能有几个好的?
  也就四皇子天赋不错,能说会道,其他两个,一个是胸无大志,一个天真任性,虽说皇后这人性格上也有缺点,可她教出来的两个孩子还是好一些。
  至少太子当得起这个身份,而永嘉,个性虽则跋扈,却未犯过错误,还特别的会维护皇后与太子,可见是个重感情的。
  皇太后就与皇帝说了,择日给安庆完婚。
  皇帝很满意,看来皇后并没有因为安庆是胡贵妃的女儿,就给随便选了,那不是个以公谋私的女人。
  谢三公子是个好人选,不比永嘉的驸马差。
  皇帝亲自去与皇后商量婚事。
  皇后看在皇太后的面子,没有跟他拉脸,还留他吃了顿饭。
  皇帝吃完饭,眼见皇后坐在对面,眉眼清淡,自有一股娴静如水月的气质,这就赖着不想走了。
  皇帝轻叹:“想来朕也有多年未歇在此处。”
  皇后淡淡道:“那皇上肯定睡不惯了,还是住您的乾清宫去罢,来人,送皇上。”
  皇帝这脸一下子黑的,比夜晚的天好不了多少。
  皇后看他气冲冲走了,鼻子轻轻一嗤。
  当年他说什么一双一世人,她亲信他,为个胡贵妃,她也原谅了他多次,如今多少爱恨都消磨掉了。
  现在做个名义上的夫妻,面上和和顺顺的,她无所谓,反正孩子也大了,可若他想破镜重圆,那是做梦呢!


☆、第22章 山东一行
  太子走了半个多月,终于到达山东,只见哀鸿遍野,处处饿殍,惨不忍睹,他沿路就命士兵发放了一些粮食。
  到得山东府,因一早得知太子驾到,整个山东府大小官员全都早早出来迎接,加起来也有上百号人,排了老长的队伍。
  太子扫一眼,叫他们各自报名,又问可有人没来的。
  众官员暗自庆幸,还好没有缺席,这不太子就惦记上了?
  其中唯有三名官员没来,太子听了,记在心里也没有发话,稍后就叫严正派人去调查一番。
  又去用宴席。
  因他这身份摆在这里,众官员哪里敢怠慢,弄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太子淡淡道:“我此行来山东,不是为游玩,今日就罢了,明日一切从简。”
  为首的山东知府连忙道:“殿下所言甚是,是小人们铺张浪费了,还请殿下赎罪!”
  太子瞧他一眼,又对众人声音清朗的道:“去年山东知府被斩,想必众位都知道原因,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只希望此次众位能团结一致,叫山东安稳渡过难关。”
  众官员连忙应是。
  太子用完饭就在大厅一一召见他们,询问灾后如何安置灾民,又如何重建房屋,开始农事等事情。
  官员们出来,个个都面色凝重。
  他们原以为太子不过是个年轻人,谁想到看问题一针见血,他们往往说上一段话,太子问一句,就要叫他们胆战心惊。
  太子直到深夜才回卧房休息。
  这休息的地方也是山东知府一早安排好的,就在衙门府邸内。
   严正派去的人回来,他听了就过来禀告道:“有一名官员染病,还有两位知县,都因事务缠身,没有来,都是旱灾最严重的地方,全部田地都已干涸。其中一位方 知县,救助了不少百姓,家中一贫如洗。还有一位何知县,甚为有趣。”说到这儿,严正笑了笑,“这等时候,还请人来表演傀儡戏给灾民看呢,又帮那些灾民去寻 活计,折腾的很。”
  太子听了点头:“挺有意思,另一位方知县你再查查,这等时候沽名钓誉的也不少。”
  严正应一声。
  太子在山东住了十来天,因有他坐镇,众官员没有敢偷懒松懈的,形势渐渐好转,一切都按部就班,可是,在西边华县忽然爆发了瘟疫出来,一时又有些乱。
  因为瘟疫这急病传染性强,一个没控制好,会死很多人,太子忙把几位太医院带来的大夫叫来询问。
  能当上太医的自然不同凡响,对瘟疫各自都有不同的见解,太子想了想,叫他们把药方都献上来,然后把华县得病的人分成几部分,一部分人服用一种药方,等看哪个药方有效了,再大量熬药送去。
  很快,瘟疫就被抑制住了,没有大规模的蔓延开来。
  太子松了口气,想到他临行时,冯怜容说的话,心想倒是被她想到了,他这会儿也有个心理准备。
  不过山东有瘟疫的消息还是传到京城,皇太后仍有些担忧,派人去山东,结果去的人回来,说太子去华津府了。
  皇太后满心奇怪。
  来人道:“山东的瘟疫已经被太医们控制住,没死多少人,殿下为此繁忙多日,眼见都稳妥下来,便是要回京的,只顺路去了一趟华津府,见见怀王。”
  皇太后才明白过来。
  作为太子,向来深居宫中,寻常不出门,这次去山东,一来也是因为太子不再是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已渐趋成熟,二来是他自己请命,皇帝想看看他的本事,才同意的,没想到他还去了华津府。
  不过皇太后也没有诸多思虑,她对太子是放心的,心想应该很快就回京了。
  这会儿冯怜容怀上孩子也有两个月,除了脸圆一些,别的没什么不一样,就是口味奇怪了点儿,把王大厨折腾的够呛,总要一日烧上好多菜,有时候冯怜容只吃一碟,有时候又吃好多。
  而钟嬷嬷成日就在想,主子这肚子里的孩儿是男是女,问题是,这男女罢,难说,就是经验老道的太医都有看走眼的时候,所以也没有个确定的说法。
  这日孙秀过来看冯怜容。
  两个人摆了棋盘打上三盘,冯怜容居然赢了一盘。
  孙秀啧啧笑道:“看来殿下送的棋谱还是有用呢,这不姐姐开窍了,还能赢我了。”
  冯怜容也很高兴:“也不枉我看了多日。”又叫宝兰切西瓜吃,“这瓜儿又沙又甜的,跟糖一样呢,你也尝尝。”
  孙秀并不拒绝,拿了来吃,笑眯眯道:“是好吃,如今你这儿,就没有不好的,这瓜儿还是太后娘娘赏下来的罢?”
  母凭子贵,如今虽说不知道是男还是女,她已受到多方关注,要说,冯怜容也是有些压力的,她常想,这万一哪儿出了问题该怎么办呢,都不好交代。
  “要不咱们出去走走罢。”冯怜容叹口气,“老是闷着也难受,嬷嬷,我就在御花园动一动,朱太医也说要这样好呢。”
  钟嬷嬷不放心的看孙秀一眼。
  孙秀嘴角抽了抽,暗想就是给她十个胆子,她都不敢动那个念头啊!
  只是同为贵人,冯怜容如今顺风顺水的,她来投个好,也是常理,她这叫良禽择木而栖,与冯怜容关系做好了,以后自己也有个依靠不是,反正孙秀觉着,要得太子青睐,那基本是没什么戏。
  但她还得在宫中生活下去,一直到老呢。
  比起阮若琳,孙秀算是通达点儿,也是因为痛定思痛,觉得这是唯一的出路,反正太子妃,她是不愿巴结了,看着也是不得太子的心的。
  “你们扶着姐姐走,还能有什么,我反正离远一点儿,省得磕磕碰碰。”孙秀表明态度。
  小钟嬷嬷白了钟嬷嬷一眼。
  钟嬷嬷也不能草木皆兵,冯怜容总得出门的,就叫宝兰珠兰两个人一左一右的扶着出去。
  动静传来,阮若琳这屋的宫人往外张望几眼,静梅小声道:“原来是冯贵人去园子游玩呢。”
  现在已是到夏末,没有先前那么热了,阮若琳正歪着看书,闻言一下就把书扔在地上,眸中闪着怒火,还不解恨,随手一挥,又把茶盏也给打碎了。
  她对冯怜容的仇怨日积月累,已是很深。
  想当初可是她第一个侍寝,若没有冯怜容,肯定会继续下去,结果冯怜容被太子召见后,就再也没有她的份了,如今冯怜容竟然还怀上孩子,就连太子妃都呵护非常,她原还想期待太子妃打压冯怜容的,这会儿岂能不恨?
  将来对她来说,已经没有盼头了!
  纪嬷嬷哎哟一声:“主子这是干什么呀,好好的发什么脾气。”
  阮若琳冷笑:“不干什么,我也去瞧瞧。”
  “主子就莫凑热闹了。”纪嬷嬷忙道,“好些人围着呢,主子何必自讨没趣?”
  阮若琳挑眉,瞪着纪嬷嬷道:“怎么,那园子就她逛得,我逛不得?她再怎么有喜,也不过是个贵人,与我是一样的!”
  纪嬷嬷没法子,只恨刚才静梅多嘴,这不捅了马蜂窝了。
  纪嬷嬷告诫:“主子去归去,可别做什么啊。”
  她看得出来,阮若琳对冯怜容的不满。
  阮若琳没吭声,叫静竹,静梅把衣服拿过来给她换,等到她们走开,她眼见手边箱笼里摆着针线,手一伸,就挑了几根长针藏在袖中,这一举动,纪嬷嬷也没有发觉。
  只一会儿功夫,她就穿好衣服去了御花园。
  冯怜容正跟孙秀随意走着呢,阮若琳一见孙秀,嘴角挑了挑,笑意盈盈道:“两位贵人都在呢,正好,咱们既然遇见了,一起四处看看,现在还有好些花儿开着。”
  钟嬷嬷见到她,眉头一皱,但也没说什么。
  现在主子有喜,她能不找事儿就不找事儿,这阮若琳罢,也是贵人,来走一走,她管不着,只照顾好主子就行。她就不信这么多人,阮若琳敢怎么样,这不是找死呢。
  冯怜容敷衍一笑,只管与孙秀在前头走。
  阮若琳在后面。
  几人到得一个池塘边,冯怜容要去观鱼,她左右有宫人围着,孙秀身边又是几个,难免混成一片,这会儿阮若琳也慢慢走过去,眼见她们看得专注,她眼眉间浮起毒辣之气,正当要把长针抽出来时,冯怜容却忽地说:“也站不动了,咱们还是回去罢。”
  众人都转过身。
  阮若琳皱眉,只得把针收起来。
  钟嬷嬷奇怪道:“怎么突然要走了?”
  其实冯怜容才出来一会儿呢,按照以前,应还是要走一阵子的。
  冯怜容自然不会告诉钟嬷嬷真实的原因,笑了笑道:“今儿好像挺乏的,也不知怎么回事呢。”她侧头看了看阮若琳。
  阮若琳心虚,被她一看,面色就有些僵,握着长针的手微微一抖。
  其实,冯怜容是想到阮若琳当初怎么死的了。
  现在这情况跟那会儿大差不差,也是在这池塘边,只是怀了孩子的人不是她,而是另外一个还没有出现的妃嫔。


☆、第23章 回京
  因这回忆,冯怜容自然会忌惮阮若琳,哪里还会留在此地,当下便转身走了。
  阮若琳抱着偷袭的心思,最后没有得逞,心里就跟被猫儿挠着一般难受。
  去年,她被选入宫,也不是心甘情愿,但侍寝过后,只当太子会钟爱她,结果现实让她失望,以后的日子像是能一眼看到头,什么都没有意思了。
  阮若琳看着宫墙,拿出针,往自己手腕上一扎,鲜血立时冒出来,痛得她浑身发抖。
  这是真实的,一点儿不是做梦。
  纪嬷嬷看见,吓得脸都白了,叫道:“主子,主子,你这手怎么了?”一边连忙唤来静竹,静梅给她包扎。
  阮若琳嗤笑道:“还不如叫我死了呢!”
  她烦躁透了。
  “别胡说啊主子!”纪嬷嬷又被吓了一回,“主子年纪轻轻说什么死呢,这不还长着呢,主子切莫灰心啊。”她苦口婆心道,“任何事都得有耐心,好些人都熬了十几年呢不是,主子好吃好住的,又何必如此?”
  阮若琳笑笑:“好吃好住?我稀罕么,我原本在家中不是好吃好住呢?”她忽然呸的一声骂道,“也就那贱人运气好,她长得不如我,也不见得比我聪明,你说她凭什么呢?”
  纪嬷嬷急得都要哭了。
  怎么自己这么命苦要伺候阮贵人啊!
  这话要被别人听见还能得了?
  纪嬷嬷看着阮若琳,真是伤心,原先她也不是这样的,记得阮若琳刚刚入宫时,什么规矩不好,人也长得美,不然当初太子也不会第一个叫她侍寝了,怎么短短工夫,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主子,您就别说了罢,好好休息,睡一觉,会舒服点儿。”纪嬷嬷已经不知道怎么劝她。
  阮若琳也是很没精神,去休息了。
  静竹小声跟纪嬷嬷道:“主子这样,咱们是不是得看紧点儿,以后……”
  要她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儿,她们这些宫人都得跟着倒霉。
  纪嬷嬷点头:“是要盯着,你们一定不能松懈了!”
  二人都应一声。
  却说皇太后那里得知太子去了华津府,但事实上,他并没有直接前往,而是在路途停顿了一段时间,表面上是巡查沿路民情,可私底早派了心腹先行去华津府探查。
  直到半个月之后,他才进入华津。
  怀王得知,万分惊讶。
  他知道太子去山东的事,却并不知会上这儿来,他连忙打点一番,亲自去城门口迎接。
  叔侄两个闲话几句,怀王笑道:“山东事宜必是处理妥当了罢,不然也不至于还有闲心来此。”
  “官员们都很尽力,我反倒没费什么心。”太子环视一圈,“早听闻华津富庶秀美,今日一见,果是如此,刚才沿路也是安定繁华,侄儿真需向三叔多多学习呢。”
  怀王摇头:“都是华津知府的功劳,前些时间,也有巡抚来此,我不过游山玩水,能管什么。”
  太子笑笑。
  二人一路入府。
  怀王妃与两个儿子在此等候,怀王妃笑眯眯道:“佑樘你来这儿竟也不提前告知,这不都没什么准备么。”
  “也是一时想到淑儿,才来的。”太子道,“上回你们入京,想必没料到淑儿会留在京城,侄儿心想顺道来一趟,把淑儿平常喜欢的物什带过去。二来,难得出京,不免玩心起了。”
  怀王拍拍他肩膀:“你想得真周到,不过既然来了,就多住几日罢,三叔带你去四处走走。”
  太子并不推辞,笑着道好。
  这一住又住了好几日。
  直到八月底才回京。
  路上,太子也不要坐车,严正给他牵来一匹高头大马,他翻身上去骑了一段路,叫严正把夏伯玉叫来。
  夏伯玉是锦衣卫指挥同知,负责太子出巡一事,这是他肩负的重任,不过除此以外,他也是太子的心腹,之前去探查怀王,便是他部署的,这会儿打马上来,躬身问候。
  太子正立在路边一处茶寮下,见到他,面色温和。
  夏伯玉早前就被派来护卫他周身安全,这几年,也因他暗地里出力,夏伯玉与禁军指挥使王齐的官途才会如此顺畅。
  “以你所见,怀王如何?”太子问。
   夏伯玉派人多方考察,心中已有结果,不疾不徐的说道:“怀王此人极不简单,他在华津府,甚至周边城县都很得民心,诸多拥戴,加之怀王曾数次率军北征,在 军中影响也很大。现华津府有六万大军闲置,皆对他唯命是从,就在殿下还未入府时,怀王才亲自去视察过将士操练。”他顿一顿,“战马也足,多购置母马,马栏 俱满。”
  太子越听,面色越严肃,眼眸微微一眯道:“此事不必与其他人提起,我自有主张。”
  夏伯玉应一声,退开了。
  严正与另外一个小黄门唐季亮互相看一眼,心里少不得都生些凉意出来。
  他们这些黄门,一般太子只交代些简单的事情,而别的,都是要用到夏伯玉这类人的,所以他们根本不知这事儿,如今听起来,这怀王不妥当啊!
  怪不得太子不直接回京,要来华津府。
  但话又说回来,怀王此人温和似水,彬彬有礼的,就是对待他们黄门都不端架子,真会有这种野心吗?
  他们有点儿怀疑。
  不过依他们的身份,太子不出声,他们也没胆子敢主动提这事儿,只把自己当聋子一般,什么都没有听见。
  他们也只有常变成聋子瞎子,这命才能长久。
  严正跟唐季亮又去装聋作哑了。
  太子在九月初终于到京。
  他在山东样样事情都处置得当,皇帝自然是知道的,亲自迎了他回来,随行的还有皇太后。
  太子有些意外。
  皇帝笑着看他:“佑樘,你长大了,朕很欣慰。”
  太子忙道:“儿臣也是谨遵父皇教诲。”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
  他虽然宠爱胡贵妃,爱另外两个儿子也胜过太子,可他并不是一个昏君,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不然这国家也不至于有二十来年的平稳,这次见太子做事井井有条,不止安顿好灾民,还把瘟疫的事也给处理好了,期间并未出现任何纰漏,作为父亲,也很高兴。
  不过他有疑虑,问道:“没抓到几个贪官呢?”
  太子道:“儿臣没查处这些,事有轻重缓急,儿臣只想着先把赈灾的事情办好,这些官员,贪也好,不贪也好,只要能起到作用便可。父皇不是说过,世上的贪官根本是除不尽的么?儿臣也是这么想的。”
  皇帝笑起来:“也是,慢慢来,为今之计是安定百姓,贪官么,确实什么时候查都可以,再说,你亲自去,他们也不敢露出尾巴。这一查,耽搁时间不说,人心惶惶,反而生出事来。”
  父子两个难得的说得融洽。
  皇太后在一旁心想,没有胡贵妃,只怕皇帝是要把太子放在心上疼的,真是可惜了这孩子!不过依胡贵妃现在这德性,早晚也得把那份恩爱消磨殆尽。
  她问太子沿路的事情,嘘寒问暖。
  太子道:“孙儿没事,去见过三叔,三叔好好款待了孙儿,休息好了才回来的。”又笑一笑,“淑儿不是在这儿么,孙儿想着兴许三叔三婶有些东西需要捎过来呢,果然三婶拿了好些衣服,还有淑儿喜欢的物什。”
  “你倒有这份心。”皇帝又夸奖,“淑儿有你这个堂哥也是福气。”
  太子笑了笑,走几步,忽地道:“这回瘟疫的事情,幸好有冯贵人提醒,儿臣才多带了几位太医去,不然还有点儿忙不过来。”
  “哦?”皇帝挑眉,他想了想,记不起来冯贵人是谁。
  皇太后笑道:“是她啊,还挺聪明伶俐,”又对皇帝道,“是怀了你孙儿女的那个贵人。”
  皇帝哦了一声,恍然大悟,大笑道:“好,好,那可是我第一个孙儿女啊,赏!”
  随着这声赏,三人进入内宫,皇后,太子妃,三皇子,四皇子,还有两位公主都在。
  太子来之前就听黄益三说了,太子妃很是尽心尽力,他态度自然也好,上去握住她的手道:“这段时间辛苦了,宫里大大小小事情都要你看管着,人都瘦了。我从华津府带了不少布匹珠玉回来,等会儿你瞧瞧可喜欢。”
  他修眉俊眼,眸中光华比她头上发饰还要来得闪耀,太子妃被他看着,脸忽地就红了。
  她忙道:“也不算什么,总是分内之事。”
  殿中已摆了接风宴,皇帝道:“想来你一路也吃了不少苦头,一会儿吃完饭,好好歇息歇息,这听课么,也缓两日再说。”
  太子谢过皇帝。
  一众人往殿内走去。


☆、第24章 睡早了 
    他回京的消息早也传到各处。
    冯怜容万分欢喜。
    她是多想他呢!
    可是等到傍晚,也没见太子来,倒是等来了皇帝赏的东西。
    一柄白玉大如意,十二匹布,两盒子珍珠,虽然不算贵重,可胜在是皇帝亲自赏赐的,这就是无上的荣耀了,钟嬷嬷笑得合不拢嘴,同冯怜容道:“是殿下在皇上面前说了主子好话呢。”
    不然皇帝哪儿会赏。
    冯怜容心里就甜丝丝的,心想他到底是太子,一回来就直接见她这个贵人,那肯定是不合适的,毕竟还有太子妃呢,其实只要他平安的回来,只要他心里记着她就行了。
    冯怜容想通了,胃口大开,一连点了八样菜,肚子吃得圆滚滚的睡去了。
    却说太子与太子妃闲聊一会儿,太子问:“冯贵人现身体如何?”
    “挺好的,朱太医说很稳当。”太子妃笑笑,“殿下可是要去看看?”
    太子妃是在表现自己的大度,太子顺水推舟:“那我去看一眼冯贵人,一会儿再回。”
    意思是晚上还是要歇在她这儿的,太子妃忽略了那点儿不高兴,等太子走了,想起一事,问李嬷嬷:“皇上怎么会突然赏冯贵人?”
    刚才太子一直在,她倒是不好问。
    李嬷嬷道:“听说是冯贵人提醒殿下多带些太医去的。”
    太子妃眉头皱起来。
    看来这冯贵人在太子心中的地位还真高,这一回来,虽说没有急吼吼的就去见,但还是想着让她在皇帝面前留个好印象,这会儿又熬不住,仍是去了。
    太子妃那点儿不高兴越来越大。
    李嬷嬷忙劝道:“毕竟是怀了殿下的孩儿的,总是不一样,娘娘再忍忍,等她生下来就好了。”
    太子妃沉着脸,好一会儿才说话:“也是,不过仗着姿色么,以后殿下还能缺了美人?”
    她握着茶盏,像是要捏碎了它。
    太子很快就到扶玉殿。
    看门的几个黄门连忙跪下,太子一路就进去了。
    钟嬷嬷看到太子,眼睛一下瞪的老大,她也只当太子不来了呢,忙道:“宝兰,快,快去把主子叫醒了。”
    太子诧异:“她睡了?”又摆手,“别去叫了。”
    宝兰止住脚步。
    太子这心里未免有些不快,他以为冯怜容肯定会等着呢,他原本是不必那么着急来的,这还不是怕她见他不来,心里难受么,这倒好,居然舒舒服服的睡觉去了。
    他往里面走,一边道:“你们在外面等着。”
    直到他在床边坐下,冯怜容还是一无所知。
    太子身子往前倾了一点,借着窗外漏进来的月光看她。
    她脸儿胖了,圆嘟嘟的,乍一见到,竟然有些陌生,太子挑眉,这是怎么吃饭的啊,才分别三个多月,脸就这么圆了。不过想一想,也好,她吃得多,说明肚里孩儿也健康呢,到时候生下来肯定也是胖墩墩的。
    他伸手就想捏她的脸,要碰到时又移开,只拾起她一缕头发,放在鼻尖嗅了嗅,淡淡的清香,正是忍冬花的味道。
    他的脸不由自主贴得更近些,好把她看个清楚。
    冯怜容仍是没醒,呼吸均匀,嘴角还微微翘着,好像在做什么美梦。
    他微微一叹,怎么就那么早睡了,竟然也不等上一等,他那么多的话也说不了。
    太子又看了会儿方才离开。
    钟嬷嬷心头着急,帮冯怜容解释:“主子站在门口等了好久的,后来觉着殿下才回来,定是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也不方便来,主子才睡下的。主子因殿下平安回来,很高兴,比平日里多吃了好些饭呢。”
    太子听着,笑了笑。
    等到第二日,冯怜容起来,听说太子来过了,急得斥责钟嬷嬷怎么不把她弄醒。
    钟嬷嬷冤枉:“殿下下令的,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