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妃[金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心疼了,竟然病得连人都认不清了,他对严正道:“你把吴太医叫来。”
  严正呆住了。
  这吴太医是太子专用御医之一,寻常哪里会给一个贵人看病呀,而且还不是皇上的妃嫔,这不合规矩。
  可太子盯着他,他不去都不成。
  吴太医听说也是吃了一惊,不过他不是古板的人,要死守什么规矩的,再说,这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难道他还违抗不成?贵人便贵人罢,贵人指不定以后就是贵妃,他真不去,以后太子记恨,他就等着死罢。
  吴太医赶紧来了。
  太子等他看完,问道:“严重么?”
  吴太医沉吟会儿:“是有点儿麻烦,不过好在年轻……”又顿一顿,“冯贵人身体原本也需要调养。”
  瞧着人挺精神的,身上也不是没肉,怎么还要调养呢,太子道:“那你一会儿方子都开了,治病的,调养的,还有哪里,什么妇人科,你都看看。”
  妇科都出来了,吴太医忍不住看太子一眼。
  “那没问题。”吴太医道,言下之意,要怀上孩子不难。
  太子面色缓和了些。
  吴太医稍后就开了四个方子,但药材却不多。
  他们这些经验老道的大夫,只对症下药,不是说用药越多就越好的。
  钟嬷嬷把金大夫开的给吴太医看:“多了几味呢。”
  吴太医扫一眼,摇摇头:“还有得学呢。”说着,又把方子看看,这会儿点了点头,“还是有些本事的。”
  钟嬷嬷一听,看来以后都得叫金大夫了。
  金大夫人是年轻呢,但听吴太医的口气,将来肯定有前途。
  钟嬷嬷忙让大李小李去抓药。
  太子又去看了看冯怜容。
  冯怜容这回清醒过来一些,说道:“让殿下担心了,妾身其实也没什么……”
  “谁担心你呢?”太子有些生气,“光知道淋雨,不会回去?”
  太子妃下得命令,她怎么能……
  冯怜容眨巴着眼睛。
  太子叹一声,探探她额头,那里还烫着呢,他慢慢低下头。
  冯怜容忙往旁边挪:“会过给殿下的。”
  他要是为此生病了,她这罪可大!
  太子只得又直起腰。
  “那你好好养着罢。”他看出来了,他在这儿,她也不轻松,便告辞走了。
  钟嬷嬷又坐过来,笑眯眯道:“殿下亲自来看主子,多关心你啊,主子得快些好了,又能伺候殿下。”说着顿一顿,眉头皱起来,“罢了,也不急。”
  今日太子妃这举动很明显就在警告冯怜容,叫她收敛点儿,别独占着太子。
  她们这等贵人有时候也只能避开太子妃的锋芒。
  冯怜容默默闭起眼睛。
  却说太子妃今儿做了这事,李嬷嬷也担心,毕竟现在太子比较宠爱冯贵人,不然也不会专见她一个了,李嬷嬷生怕太子知道了会责怪太子妃,少不得要说两句。
  太子妃却不怕:“他要是来指责我,我就去找太后娘娘说理。”
  她身为太子妃,还没有办法治那些贵人了?
  如果是,她还要这个身份干什么,太子尽管废了她好了!
  太子妃这气也不是憋了一天两天。
  结果李嬷嬷白担心了,太子一直都没有做出反应,见到太子妃的时候也并没有提起此事,好像他并不知道一样,然而,他早就去看过冯怜容了。
  这间接表明,太子是承认太子妃这个身份的。
  李嬷嬷松了口气。
  幸好太子跟皇上还是不一样的,不然这内殿也得乱了套了。
  这段时间,冯怜容自然就没有侍寝,她的病也没有好,太子妃倒没想到她身体这么娇,不过被雨淋一下,病那么久,她起先的目的只是为警醒冯怜容,没想过要她生病,倒是派人来瞧了瞧,叫她好好休养,等到痊愈了再请安不迟。
  钟嬷嬷暗地里就撇嘴,这会儿装什么好心,自个儿是正室没笼络住太子,无能么,偏看不得妾室受宠,光拿贵人出气呢。贵人也没做什么啊,太子叫着去,总得好好伺候,这是本分么,又有什么不对的。
  她这边愤愤不平的,冯怜容倒没什么,照样吃喝不误,就是大夫叮嘱不能吹风,这才不出门。
  就这样过了半个多月,这日冯怜容正在看书呢,金桂听小李说了几句,面上一惊,跑来说道:“旁边望霞殿住进两个贵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妻妾,这会儿太子正处于怎么寻找平衡中,女主受委屈啦,不过很快会补回来滴~


☆、第19章 母女


重生宠妃
作者:久岚     作 者 推 文
'收藏此章节' '下载'  '免费得晋江币' '举报色情反动、刷分、抄袭'
母女
  钟嬷嬷奇怪了,这要选贵人,总得有个风声呀,怎么她们事先一点不知,突然就来了?
  难不成不是经过皇太后,皇后之手的?
  冯怜容也是把手中书放下来。
  在她印象里,并没有这回事儿,赵佑樘在做皇帝之前,直到他登基,便一直只有三个贵人,怎么会多出来两个呢?
  众人都在猜东猜西的,小钟嬷嬷来了,与钟嬷嬷头靠头说道:“你不知哪儿来的罢?”
  钟嬷嬷忙就侧身问道:“你知道?”
  小钟嬷嬷嘿嘿笑了两声:“也是才打听到的。”
  “快些说罢你,还吊人胃口呢!”钟嬷嬷可没耐心等,“要不说,我进去了,反正多几个也是常事,早些晚些么。”
  小钟嬷嬷拉住她,皱了皱眉道:“别装的跟什么似的,难道你就不担心?我可听说了,那两个贵人都是如花似玉的,不比你们冯贵人长得差,人家那原是要服侍皇上的人。”
  “什么?”钟嬷嬷瞪大了眼睛,压低声音道,“原先就在宫里的?”
  “是啊,宫里这些还少呢?没被宠幸的几十上百,这两个……”小钟嬷嬷意味深长,“说是说皇上开口的,看太子身边人少,希望早些开枝散叶。”
  钟嬷嬷明白了,回去就告诉冯怜容。
  冯怜容心道,原来是这样。
  正当二人说话呢,那两个贵人就来了扶玉殿。
  头一个先拜会了冯怜容。
  两个贵人一个叫高梨花,一个叫张瑶。
  钟嬷嬷一看,果然生得不错,高梨花高挑美艳,张瑶一看就是江南来的,温婉端庄,书香气十足,像是念过不少书的。
  冯怜容与她们闲说几句,态度极为平淡,那二人自然告辞走了。
  钟嬷嬷道:“是不用与她们亲近。”
  这两人就算做了贵人,想必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儿去。
  事实上,确实如此。
  冯怜容因这两个人,浑身压力也是骤然一减。
  太子妃注意力全被转移了。
  每日就在给那两个贵人脸色看,想着怎么把她们弄走。
  冯怜容都觉得可怜。
  原本好好的美人儿,不管伺候不伺候皇上,日子总是平平静静的,这下可好,送到这里,出自那人之手,太子妃能不把她们当成敌人?以后但凡出点儿错,就是灭顶之灾。
  不过她也只能同情一下,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呐。
  等到那二人不成了,可能太子妃又会想到她的。
  却说皇帝还惦念安庆公主嫁人的事情,找机会就叫她见了见杨太复。
  结果好事办成坏事,这一见,安庆公主炸毛了,比起永嘉公主,她是没有她高调,可从小娇生惯养出来的,还是任性的很,那杨太复罢,长得实在差强人意,安庆公主一点儿看不上,当时就跟皇帝说不肯。
  皇帝耳根子软,从小没有多少主见的,女儿不肯就算了,反正朝中文武百官多得是呢,哪家的儿子不行?
  他想想,要么还是长兴侯的儿子好了。
  皇帝就去同胡贵妃说:“还是朕原先想得好,那杨大人的孙儿,总是不合适的。”
  胡贵妃心里咯噔一声:“皇上不是答应让安庆嫁给杨太复的么,怎么忽然又改变主意?”
  “不是安庆不愿意么。”
  胡贵妃道:“她还小么,哪里知道这些,嫁个相公就光看样貌了?皇上别烦心,妾身自会劝劝她的,她小孩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上何必那么看重她的想法?”
  皇帝皱了皱眉,他想到永嘉出嫁那年,皇后别的一无所求,只同他说,永嘉必得嫁个自个儿中意的,他当时也应了。
  现在,胡贵妃却是不一样。
  他审视胡贵妃一眼道:“朕只当你很疼安庆。”
  胡贵妃笑了:“妾身怎么会不疼呢,只安庆还是个小姑娘呀,哪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安庆看到杨太复,就说不喜欢,至少她并不喜欢啊。”皇帝心想,嫁人么,总会有个喜好的,难道自己还会一点不知?
  胡贵妃仍然坚持说道:“杨太复年少有为,安庆嫁给她,才是没嫁错人。”
  皇帝听了就有些不舒服。
  年少有为是好事儿,可安庆不喜欢也得嫁,这不是强人所难?他们又不是需要与别家联姻来维护利益的那些人家,安庆是公主,不同常人,何必要如此?
  他没有再说话。
  胡贵妃只当他答应了,一头就去劝安庆公主。
  可安庆公主不遂她心意,死活的不答应,胡贵妃好说歹说的,仍是没有成功,她生气了,只得下黑脸逼迫安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安庆公主性子刚烈,拿了剪子出来要绞头发。
  景华对皇太后道:“是真的,闹得不可开交呢。”
  皇太后慢悠悠喝掉半碗燕窝,站起来道:“瞧瞧去。”
  外头凤辇准备好,她坐了便去往安庆公主那儿。
  听到皇太后来了,胡贵妃不免心慌,迎出来道:“劳烦太后娘娘亲自来了,安庆不过是发小孩子脾气。”
  “发什么脾气,要剪头发呢?”皇太后从凤辇里出来,淡淡道,“可是你惹得她不高兴了?”
  胡贵妃神色一敛:“妾身只是来看看安庆的。”
  皇太后挑眉:“哦,那你可以走了,我进去看看。”
  胡贵妃就有些着急,可皇太后都说了,她倒是不敢造次,只得不甘的离开。
  安庆公主这会儿也不再闹,只是两只眼睛哭肿了,不过她还是与胡贵妃一条心的,并不说她的坏话,皇太后也不着急,只坐着安抚,只一会儿功夫,皇帝也来了,问起缘由。
  皇太后道:“还能有什么,自是胡贵妃要她嫁人,皇上是没见到呢,我晚一些来,安庆都得要去当尼姑了。”
  皇帝的脸沉下来。
  胡贵妃说什么劝,原来就是用这样的手段!
  她怎么能这么对自家女儿呢?
  “也是奇了怪了,安庆不肯就罢了,为何非得要她嫁给杨太复?女儿家么,有个人好好疼就是了,那杨家权利再怎么大,又如何了,胡贵妃也是,皇上,是不是该晋封下胡家?我看胡大人做个侯爷还不够呢。”
  若是平时,别人说胡贵妃的坏话,皇帝自是不高兴,可他现在已经对胡贵妃不满,皇太后这话,就是往烧着的柴火里添油,恰到好处的叫皇帝怒上加怒。
  他算是知道胡贵妃了,什么疼女儿呢,这不就要靠着女儿拉拢一个有权势的亲家么?
  皇帝咬着牙道:“安庆这事儿,就交给母后了,母后瞧着好的,安庆也愿意,便行。”
  皇太后道:“我一把年纪了,还管这些,你让皇后去办罢,上回永嘉不是嫁的挺好,夫妻恩恩爱爱的,那嫁人么,人好就行了,别的不说,皇上您还缺钱缺势呢?”
  皇帝嗯了一声:“是该让皇后来办,这事儿原本也不该她一个贵妃插手!”
  看他脸上满是怒气,皇太后心中暗叹。
  他少时登基,便是她帮着处理政事,又有一大帮能干的大臣,这不,他本人就没怎么长大,皇太后说起来,也是有些后悔。可事已至此,也算了。
  至少这儿子还听听她的,只要在太子一事上不再折腾。
  皇太后便去同皇后说。
  皇后不太愿意,心里想安庆嫁谁关她屁事呢!
  她只管自己女儿,现永嘉嫁得好,另外一个儿子虽说不是亲生,但也不让她操心的,皇后基本上就等着养老,但最后还是禁不住皇太后软硬皆施的,只得接手过来。
  胡贵妃自然又不高兴了,自己亲生女儿的婚事竟然让皇后去处理,那还能有个好姻缘?
  她又要去找皇上。
  皇上不见,第二回给她吃了闭门羹。
  这次严重一点,她就是弹琴,那边也不理了。
  胡贵妃终于消停下来。
  鹬蚌相争,惠妃得利。
  皇上最近就去了她那儿,惠妃难得有这个机会,自然是百般温存。比起胡贵妃,惠妃年纪轻了不少的,有些地方,胡贵妃比不得,皇帝赏了惠妃不少东西。
  胡贵妃得知,气上加气,这次真得气的病了。
  皇后正儿八经的开始给安庆找驸马。
  过得一阵子,冯怜容的病就好了,又侍寝过几回,自那回淋雨事件过后,太子比以往收敛很多,不过每回见她的时间都挺长的,她总是待到很晚才回扶玉殿。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冯怜容精神也不太好,这几日吃得就比平常少一些。
  看她躺在美人榻上蔫儿吧唧的,钟嬷嬷不得不上心。
  自家主子平日里可不是这样的,哪怕热呢冷呢,都挺能吃,她想了想,忙让大李去请金大夫。
  冯怜容在里头听见,问道:“怎么去请大夫呢?”
  钟嬷嬷道:“看主子不太舒服,还是看一看罢。”
  她作为主子身边的嬷嬷,主子有点儿风吹草动,她都不能松懈的,这个月,主子的小日子推迟了几日,寻常罢,都很准的,最多上下两天,钟嬷嬷岂能不多想,那可是大事呢。
  现在是该要确认一下了。
  她虔诚的对天拜了拜。


☆、第20章 有喜
  金大夫很快就来了,听钟嬷嬷一说,这面色都严肃了几分。
  冯怜容伸出手给他。
  金大夫很认真的仔细把脉。
  过得许久,他才确认的一点头,笑容满面道:“贵人有喜啦,恭喜恭喜。”
  冯怜容眼睛瞪得老大。
  她有孩子了?
  “大夫,您没看错?”她忙问金大夫,“我真的怀上了?”
  金大夫笑笑:“是啊,肯定没错的。”
  他虽然年轻,可喜脉还是辨得出来,冯怜容这脉搏动得很分明,应该马上差不多都要满一个月了。
  钟嬷嬷大喜。
  几个宫女也是欣喜万分。
  要知道,太子可没有孩子啊,这万一自家主子一索得子,那是天大的福气!
  钟嬷嬷塞了锭银子给金大夫:“大夫您莫推迟了,以后贵人需要您多照看那。”
  金大夫笑了:“嬷嬷高兴的糊涂了罢?哪还用得上我那?”
  钟嬷嬷一拍脑袋,果然是!
  冯怜容肚子里那是太子的孩子,指不定就是太孙,定是要太医常来看的,金大夫还不够格呢,但她也不会收回银锭,笑道:“怎么也是您头一个看的,这喜气,您不沾沾?”
  金大夫就没有推辞。
  等到太子听完课,黄益三立时就把消息告知。
  太子疾步就往扶玉殿去了。
  结果碰到太子妃。
  这种大事,无人会瞒,太子妃定会知道,她先是派人告诉皇太后,皇后一声,这才往扶玉殿来,所以只比太子早一会儿。
  太子妃见到太子,笑道:“殿下也来了?”
  太子点点头,示意她不必多礼,又去看冯怜容。
  冯怜容正端端正正的坐着呢,刚才听太子妃各种警戒,这个不准,那个不准的,害得她紧张的要死,动都不敢乱动,这会儿看到太子,那眼神别提有多可怜。
  见她这样,太子自然是想去抱一抱,可太子妃在,他也不合适这样,便只能当做没有看见。
  太子妃又叮嘱几句,这才完结了一番长篇大论。
  看得出来,她很重视这个孩子,还能亲自来一趟,说的也都到位,就这点,太子还挺满意。
  太子妃也说得口渴了,这便要走,她看着太子:“殿下……”
  太子道:“你先走罢,等会儿吃饭时,我也有事情与你说。”
  前面一句叫太子妃恼火,可后面太子说一起吃饭,太子妃面色又缓和一些。
  毕竟冯怜容怀的是他的孩子,在意些也是人之常情,而且这段时间,他也给过她面子了,总比以前好上许多,太子妃便先行走了。
  太子过去拥住冯怜容,揉揉她的脑袋笑道:“你还挺争气呀,这就怀上了。”
  突然来这一句话,冯怜容未免莫名其妙,什么叫争气呀,她压根儿就没想过会有孩子。
  因为上一世,太子第一个孩子并不是她生的,而是太子妃,所以冯怜容刚才知道自己有喜了,也是吃惊了好一阵子,命运就是复杂啊,千变万化的,叫人总也猜不到。
  太子看她一脸懵懂,忍不住捏她的脸,在她耳边道:“你当我出那么多力,只为舒服那?”
  冯怜容整个人僵住了。
  原来他每回弄她这么久是为这个啊!
  她皱了皱眉:“早知道……”
  “早知道?”他问。
  她低声道:“嬷嬷教了几个姿势的,说是容易有,可我,我不好意思做,我也不知道殿下想我生呢。”
  太子嘴角抽了抽。
  他年纪不小了,要个孩子不过分罢?可她居然都没有想到这些。
  “你说说,你到底是为什么来当贵人的。”太子一敲她脑袋,“真是块大木头,以后别生个孩子出来,也跟你一样。”
  冯怜容吐舌头:“要是个女儿的话,像妾身不挺好的。”
  “怎么好了?”太子瞧她还得意。
  “殿下不是挺喜欢妾身么,若是个女儿,长大了,有个人跟殿下一样疼她,也够了呢。”
  太子轻笑:“脸皮可比以前厚了,谁喜欢你呢?”
  冯怜容小声:“不喜欢还抱着人家。”她身子在他怀里扭一扭:“那妾身下来了,反正也不讨喜欢的。”
  太子一下子抱得更紧,低头咬她耳朵:“越发会使性子了,当我在这儿,就不能罚你啦?”
  她的脸颊立时红了。
  宫人都很知情识趣,这会儿早不见人,太子的手不安分起来,在她身上到处抚摸,这天气穿得又少,跟光的也差不了多少的,冯怜容忍不住就发出些许声音。
  太子本是弄她玩儿,到后来自己差点把持不住,一想她有孩子了,不好同房,当下才住了手。
  冯怜容却一下收不回来,紧紧抱着他不放。
  太子的头上开始冒汗,咬牙道:“别胡来了,你忘了你有喜呢?”
  冯怜容头脑清醒了,埋怨得看他一眼。
  抱是他抱的,摸也是,她原先也没有想怎么样,是他弄得两个人都跟起火似的,冯怜容脸上满是红潮,浑身难受,她现在对这事儿吃到甜头了,跟以往也不太一样。
  太子摸摸她的头:“等过几月再说,你现在这胎儿可不稳呢。”
  几个月啊。
  冯怜容心一颤,问道:“那殿下几个月都不见妾身啦?”
  太子看她着急,微微一笑道:“怎么,现在不见我都不成了?”
  听他这么一问,冯怜容的心就直沉下去。
  她忽然想到一开始她是怎么告诫自己的,那会儿,她早就打定主意,不要把一颗心都放在太子身上,他见她,她欢欢喜喜的,他不见,她也不要难过。
  可是,怎么才过去那么一段时间,这就不一样了?
  冯怜容心想,是他对她的好,让她忘乎所以了,竟然只当他会一直这样呢,这怎么可能?
  他以后要当皇帝的,哪怕妃嫔不多,可出众的总有几个。
  冯怜容慢慢吐出一口气来,笑道:“见不到殿下自然叫人伤心了,不过妾身会好好养胎的,殿下放心罢。”
  太子看着她,有片刻的沉默。
  两个人都那么熟悉了,岂能看不出彼此的情绪。
  太子笑了笑道:“就是不见你,孩儿,我总要见的,就你这样的,我还不放心呢。”
  可冯怜容还没能从这种心境里出来,便是太子这样说了,她也觉得刚才被自个儿当头一棒敲了下,清醒了好些。
  她始终还是她,太子也始终还是那个太子。
  她不能抱有太多的期望。
  太子随后便去了内殿。
  太子妃已经叫人准备好晚膳了。
  太子道:“过几日我要去趟山东。”
  太子妃吃惊,这是要出远门了啊,她忙问道:“怎么突然要去山东呢?何时决定的?”
  “就前几日的事,今年山东又爆发旱灾,颗粒无收,父皇提起,我便想去看一看,父皇已经准了,到时候,我随同赈灾钱粮一起前往。”
  太子妃知道去年出过大事,那回便是关于赈灾粮的,山东好些官员被贬,被撤,也有被砍头的,乱的很呢,她自然担忧,说道:“殿下何必挑这个时机?殿下要有所作为,不必非得去山东。”
  太子看她一眼,淡淡道:“不好好安抚山东,难免祸及别府,到时候生出大乱,更是民不聊生,我此去,也是为国家安定。”
  太子妃想了想,倒是明白了,点点头:“那殿下路上务必小心些。”又想起冯怜容的事情,“也不必担心冯贵人。”
  太子没想到她会主动说起这桩事,原本他还想提醒她呢。
  看来,太子妃是真看重这个孩子,不像做假。
  太子的笑容温和:“辛苦你了。”
  这顿饭倒算是难得的融洽。
  那边皇太后,皇后得知冯怜容怀了孩子,皇太后立刻就派朱太医来了。
  朱太医的医术可是太医院数一数二的,寻常只给皇上,皇后,皇太后三人看病,可见皇太后的重视。
  冯怜容又给把了回脉。
  朱太医稍后就告知皇太后,说一切安好,只要顺顺当当的,不出什么事儿,这胎儿是铁定能安全生下来的,皇太后就又派了两个嬷嬷,四个宫女来。
  她这屋,人一下子就多了。
  皇太后还赏了一匣子珠宝,皇后跟太子妃知道,也忙赏了些东西。
  钟嬷嬷笑道:“等生下来了,还要赏更多呢,主子有福呀。”
  可冯怜容没那么高兴,因为她知道太子要去山东的消息了,她记得上一世,太子也去的,当初山东还出了瘟疫,皇太后听说,急忙派人去山东,要太子赶紧回宫。
  当然,太子没出什么事儿,可这次,她怀了孩子,命运已经改变,那太子的命运呢?
  冯怜容心想,是不是要阻止太子去山东?
  但她如何阻止?
  太子做事是很果断的,只要做了决定,自是无法更改,凭她一个贵人,怎么能劝得了他,她也不能透露重生的事情。
  冯怜容急得几晚上没睡好,早晨起来,嘴上居然呼出两个泡。
  可把钟嬷嬷吓的,那两个嬷嬷也害怕,又把朱太医请来看了一回,朱太医便叫冯怜容稍安勿躁,又说初次怀孩子,情绪是有些波动,叮嘱了好几句,也没开药。
  两个嬷嬷也是各种劝,她们怕冯怜容有个不好,孩子没了,她们的脑袋保不住。
  冯怜容忙抱歉几句。
  她没想到嘴上会起泡啊。
  太子这会儿来告别,最后看她一面,就要去山东,这不,也见到她那两个大泡了。


☆、第21章 分别
  冯怜容知道丑,拿纱巾把脸蒙起来。
  太子好笑,扯了纱巾道:“遮什么啊,说说,都干什么了,还起泡,朱太医虽说没事儿,可以前也不见你这样的。”
  冯怜容老实道:“知道殿下要去山东呢。”
  太子嗯了一声,他大概也猜到她是担心他,果然如此。
  “那边大旱。”她看着他,想跟他说,叫他不要去。
  太子道:“正是因为大旱才去呢,你啊,别瞎想了,山东离这儿也不远,我带了好些人的。”
  为这事儿,皇太后还不是一样,千叮嘱万叮嘱。
  冯怜容心里知道劝不了他,可一句不说,她又忍不住,只能尽可能的提醒道:“反正殿下不要样样事都亲力亲为,那些人饿着好久了,谁也不知道会做什么,指不定会抢钱抢粮呢。还有啊,这些地方一旦出了灾害,人的身体不好了,各种怪病都会生出来,治也治不好的。”
  “怪病?”这句话叫太子若有所思。
  冯怜容也不打搅他。
  过得一会儿,太子才开口:“你说的没错,是该谨慎些,我等会儿便去太医院一趟,再多带几个大夫。”
  太医院的大夫,应该对治疗瘟疫是有些把握的,至少能控制住罢?
  冯怜容稍许放心。
  太子握住她的手,笑道:“你挺聪明的么,还能想这么多。那你现在别担心了,我护卫有,大夫也有,吃穿住行,都很妥当的,大概两三个月就回来,倒是你,自个儿注意些,平时走路别摔了,也别乱吃东西……”说到这里,他顿一顿,“给我做膳的那厨子,你很喜欢罢?”
  冯怜容每回在他那里吃,都吃得挺高兴的。
  她笑道:“喜欢,做得好吃呢。”
  “那就留给你用,你有什么爱吃的,问过朱太医,再叫他做,别自作主张。”
  冯怜容满心的甜,太子对她还是很仔细的,她问道:“那殿下带什么厨子去呀?”
  “随便哪个,反正路上都在走呢,吃厨子的,不如尝尝各地的特色,等到山东了,那些官员也会给我准备,你不用管这个。”太子对生活要求并不精细,他很多事情上是不拘小节的。
  所以那一年,他才会亲自领兵,深入荒漠,没有好吃好喝的,人都瘦下一大圈,但因此也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他不止有雄才大略,也有对百姓的宽厚仁爱,在他的领导下,最初的几年盛世辉煌,冯怜容记得他是个好皇帝,至少一开始的时候是,而未来,她无从得知。
  她眼里满是爱慕之情。
  太子瞧这眼神恨不得都化作柔情丝系在自己身上了,不由一笑,低下头吻她。
  冯怜容伸手环住他的脖子,毫不犹豫的回应。
  他们要分别几个月了,不管如何,她肯定会很想念他的。
  两个人一番热吻,许久才分开。
  太子这就走了。
  冯怜容看着他背影,鼻子一酸。
  她伸手摸摸肚子,暗道,孩儿啊,你也要一起想着你父亲平安回来呢。
  太子回到正殿,他那几个心腹已经在指挥宫人打点行装了。
  太子对黄益三道:“你就不要跟去了。”
  黄益三一急:“殿下,这怎么成?”
  太子道:“我这一走,不知宫里宫外,你还是留下来。”他沉吟片刻,“万一冯贵人那里出事儿,你记得先去求见皇祖母,或有别的,通知余石,别做些没用的,耽搁时间。”
  他是相信皇太后的,也知道这一路,自己能当上太子,皇太后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子嗣,皇太后与他一样看重。
  至于余石,他是二十六卫亲军指挥使之一。
  黄益三虽然不舍得,可也应了。
  太子交托与他,那是信任。
  黄益三道:“请殿下放心,奴婢哪怕不睡觉,都不会松懈的。”
  太子伸手拍拍他肩膀以示鼓励。
  过得半日,一切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