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妃娘娘升职记-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玉闻言微笑道:“什么怎么办?”
“就是童金盛的事情,恐怕不出明日,府衙的人就要来人询问了,要不要属下动些手脚,免得牵连了咱们酒楼。”
慕容玉淡淡道:“牵连什么,酒楼正常经营,没有坑蒙拐骗,怕官府做什么?再说京中出了命案,死的还是奉天府尹家的公子,身为大晋臣民,理应配合官府调查,尽早抓到凶手,不是吗?”
第340章 各方算计(一)
“啊?”
梁奉听到慕容玉的话顿时傻眼。
慕容玉见状笑着道:“梁奉,你难道没听到童景州在见到他儿子尸体后喊得那句话吗?
梁奉闻言一怔,下一瞬睁大了眼:“殿下是说,王比槐和陈沣?”
“对,王比槐这几年步步高升,颇得父皇心意,一路坐上了吏部侍郎的位置,而陈沣更是太子太傅,三朝元老,在朝中人脉极广。太子这些年之所以能够稳坐储君之位,就是因为有陈家和王家的人在背后替他筹谋。想要扳倒太子,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除去他身后的这些助力,如果这次的事情当真和王比槐他们有关,那太子那边可就热闹了。”
梁奉闻言皱眉道:“可是殿下,你当真觉得这次的事情是王比槐他们做的?”
虽然上次王庆阳死的时候,陈家和王家根据童景州的一些举动,已经猜到了童景州是七皇子的人,而王庆阳则是成了七皇子陷害陈家和丞相府乃至五皇子的弃子,可是王比槐怎么会这么蠢,用这种毫无城府的手段来对付童景州,白白的把把柄送到别人手上去?
如果此时当真是王比槐做的,一旦查出来,不仅牵连陈家,就连太子也脱不了干系。
“当然不是。”
慕容玉把玩着手中酒杯微笑着道:“王比槐没这么蠢,就算他已经知道童景州是老七的人,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动手。太子这次南下,听说查到了不少事情,特别是征兵一事更是牵连甚广,不仅涉及到朝中很多大臣,更牵涉到京中各方势力,所以当初太子从西南回京之时,那个刘启山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刺杀之事。”
“太子侥幸回京之后,并没有立刻把查到的东西交上去,而是私下先行处理,就是因为太子他明白,以他如今的能力根本就承担不了这事情爆发之后的结果。父皇虽然厌恶贪污受贿,以官谋利,但是一次性清洗这么多人,就会动摇到朝廷根本,而太子一旦贸然把这些东西暴露出来,先不说他承不承受得了各方反击,就算撑过了这一次,朝中那些势力也会与他翻脸,转而投向其他人的麾下。”
“眼下太子手中握着那些东西,就等于是握着许多人的命脉,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凶险万分,一旦行差踏错就会粉身碎骨,将这么多年经营的势力全部化为乌有。”
“如今包括太子,皇后,以及太子身后的那些人在内,所有人行事都是小心谨慎,唯恐出了差错,朝中许多人都盯着太子,恨不得在他身上找出破绽来,王比槐和陈沣都是老奸巨猾的人,就算他们知道王庆阳的死和童景州有关,也绝对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来。”
梁奉闻言皱眉道:“那照殿下的意思,这次的事情是有人从中作梗,想要借童金盛的死来陷害王比槐和陈沣,继而对付太子?”
“未必是为了对付太子,王比槐和陈沣没有做过,就算事情查到最后也牵连不到他们身上,更何况是太子。我看倒像是有人在整老七,想要借这次的事情让老七和太子彻底对上,等到王庆阳的死被翻出来,老七恐怕就会有大麻烦了。”
梁奉听着慕容玉的话后眼前一亮,忍不住开口道:“那殿下的意思是?”
慕容玉把玩着手里的白玉酒杯,俊朗的脸上满是笑容:“这么好的机会,光是让老七栽进去多可惜?老七一向善于隐忍攀附,之前他眼巴巴的跑出城外救了遇险的太子,让父皇对他另眼相看,当初太子甚至为了老七险些与我难堪。如今我倒是要看看,太子和老七之间的兄弟友爱到底还能维系多久。这京中安静的太久,也该是时候热闹一下了。”
他一口将杯中之酒饮尽,淡淡道:“让人去把今天和童金盛一起的那两个人找出来,剩下的,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梁奉眼底冒着精光,点点头道:“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
梁奉匆匆忙忙的退了出去,不过一小会儿,酒楼里的伙计小三子就提着装着消息的篮子笑眯眯的出了醉仙楼。
慕容玉坐在窗边,看着小三子的身影灵活的消失在人群里后,这才用手指划拉着桌上的酒杯,突然开口道:“蒋罕,这两天可有丞相府的消息?”
“回殿下,一切都正常。”
“那日姑母和锦儿从宫里回去之后,没有去找外祖父和舅舅?”
蒋罕摇摇头,沉声道:“没有,我们的人一直盯着安平县主和李夫人,她们从宫里出来之后,就一直留在丞相府没有出过府,而庆国公府那边也没什么动静,没有人主动接触过安平县主他们。”
“那就奇怪了。”
慕容玉闻言皱眉,那天在长信宫里的事情他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当得知苏贵妃居然开口让李锦悠给他当侧妃的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苏贵妃简直是疯了。
先不说李锦悠是堂堂的相府嫡女,更是父皇亲封的县主,身份尊贵,就算最近名声有损,李修然因为李景铄的事情对她心生厌恶,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嫡出女儿给一个皇子当侧妃,明晃晃的打相府的脸面。
以李修然的性格,就算他再厌恶李锦悠,也势必会紧抓着李锦悠的婚事不放,做到物尽其用,压榨干净最后的利益直到李锦悠再无用处才肯真正放手。
还有苏氏,单从她宁肯跟庆国公府闹翻也不肯服软就知道她的性子有多刚烈,她那么疼爱李锦悠,怎么可能同意这种荒唐的事情。
更何况庆国公虽说和李修然闹翻,公然决裂,可是慕容玉不相信,外祖父和舅舅会对李锦悠的事情不闻不问。
李锦悠从小在庆国公府所受到的宠爱他可是亲眼看在眼里的,要是让外祖父和舅舅知道母妃居然说出这种话来,恐怕第一个责难他们的就是舅舅他们,而苏欢和苏霆几兄弟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揍他一顿。
第341章 各方算计(二)
那天长信宫里的事情虽然被瞒了下来,宫中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许多人都看到苏氏带着李锦悠出宫的时候脸色铁青,气的浑身发抖的样子。
如今宫中不少人都在猜测相府和长信宫之间起了嫌隙,更觉得苏贵妃和苏氏姐妹之间出了问题。
慕容玉曾经刻意观察过李锦悠,凭借她之前所表现出来睚眦必报的性格,她怎么会好好的把这件事情隐忍下来不告诉庆国公他们,任由苏氏和她自己在长信宫里白白受气?
“你确定没有遗漏什么,会不会她们假借其他人的手传递了消息?”慕容玉皱眉问道。
蒋罕沉声道:“不可能,属下让人亲自盯着安平县主和李夫人,就连她们身边的宫女嬤嬤也都没放过。这几天里她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出过丞相府,更没有跟国公府的人接触过。李家唯一有可能和庆国公府接触的就是李丞相,可是殿下也应该知道,庆国公和李丞相两看两相厌,除了在朝之时,其他时候从不来往,更遑论是传递消息了。”
慕容玉闻言皱眉:“李希慕呢?我记得他和苏霆都在武堂。”
“李希慕虽说也在武堂,可是和苏霆不过是泛泛之交,而且殿下可能不知道,李希慕那人生为庶子,性格却傲然无比,在武堂之中与其他人的关系并不好。武堂守卫森严,属下无法派人入内,却也从其他人口中打探了不少有关李希慕和苏霆的事情。”
慕容玉听到蒋罕的话后,想起以往见到李希慕的性子,和苏霆南辕北撤,确实不像是能交上朋友的人,他这才松了口气。
蒋罕的能力他是极为信任的,他既然这么肯定的说没有,那应该就是没有。
慕容玉端着酒杯若有所思的喃喃道:“难道是因为顾忌母妃如今身在高位,所以不愿意撕破脸吗?”
蒋罕沉默。
慕容玉也无意从他那里得知答案,片刻后才问道:“最近京中风云突变,让我们的人盯紧了那几人,有任何疑点,都要及时回报。”
蒋罕点点头,突然想起前几天的事情开口道:“对了殿下,有一件事情属下正想禀告,前几天宫宴结束之后,皇后突然赏了丞相府的四小姐,还亲下懿旨夸赞李四小姐温顺谦恭,属下打探了景昭宫里的口风,看样子好像是皇后有意让李四小姐入太子府。”
慕容玉手上动作一顿,皱眉道:“这消息确定?”
“十之八九,李家的人对李四小姐突然热情起来,傅家估计也是因为揣测到了皇后的心意,所以才会心甘情愿带着傅辛雅给相府赔礼道歉。”
那天宫宴上傅辛雅对李元瑶大打出手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虽然李元瑶没有当场闹起来,可是事后,明昭公主严惩了傅辛雅一顿,命人直接打了板子,而皇后虽然表面上没有加以处罚,但是显然也是有心要给傅辛雅和傅家一个教训。
一边,皇后下旨安抚李元瑶,对其嘉赏抚慰;另一边,皇后不仅没有阻拦明昭公主教训傅辛雅,甚至对于宫里头喧嚣于尘的议论也没有半点想要出手压制的打算。
所以宫宴之后不出一日,傅家千金当众殴打丞相府小姐,并且口出秽言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宫中,然后传出宫外。
虽然那一日的消息当场压了下来,可是傅家千金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
听说傅家在押着傅辛雅前往丞相府给李元瑶赔礼道歉之后,傅夫人又前往宫中陪情,回府之后,就将傅辛雅罚去了祠堂,想必在这次事情的余波没有彻底消散之前,亦或是傅辛雅的名声没有恢复的可能之前,傅家都不会再放傅辛雅出门了。
当时傅家前往丞相府赔礼道歉的事情闹的很大,慕容玉也是知道,那时候他还在怀疑,傅常年虽然官位不如李修然,可好歹也是一部尚书之职,傅家怎么肯压下脸面去给相府一个庶出女子赔罪,却原来皇后居然看中了李元瑶。
太子侍妾,虽说不好听,可任谁都知道太子将来的可能,傅家绝不会因为傅辛雅得罪了太子,亦或是将来的……天子!
“皇后为了太子也真是豁出去了,连妾室联姻的手段都用的出来。”慕容玉冷哼一声说道。
以往太子地位稳固的时候,皇后为显贤德,从来不会像其他嫔妃那样插手朝中的事情,如今朝中群雄并起,太子地位出现动摇,其他的人才露出一点想要与太子争锋的打算,她就舍了身份这么迫不及待的替太子拉拢朝中大臣。
只可惜,未必让她如愿!
太子已经什么都有了,还来希冀相府的权势,想得倒美!
“让人去盯着太子府还有老七的府上,还有那个李元瑶,绝对不能让她嫁进太子府!”
“属下明白。”
京中风起云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太子身上,整个朝中仿佛绷紧的弓弦,稍一用力形势就会倾覆,谁都不敢行差踏错半步。
朝中看似平稳,可暗地里所有人都紧着一口气,不敢轻举妄动,谁都怕自己成了那个最后加力拉断弓弦的人,将整个局势推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在这种时候,童金盛的死就如同一泼热水,倒入了烧旺滚烫的油锅里,整个京城都沸腾起来,而那天在醉仙楼前,童景州怒极出口的那些话也传遍了朝野,惊动了无数人。
早朝之上景德帝过问了此事之后,太子下朝就连忙召集了陈沣和王比槐入府。
房中气氛冷凝,穿着一身藏青色湘丝扣衣,头上戴着四爪苍蟒镶珠金冠的慕容熙端坐在那里。他身上衣服上镶着代表富贵的金银锦绣,藏青色内衫外面罩着一袭石青色纱衣,腰间束着太明御丝带,一张消瘦了许多的容颜上带着几分病容后的苍白,嘴唇上没有太多血色,只余下浓眉之下一双眼睛黑的深不见底。
南下危局险死还生,如今太子归来,他往日清亮和煦的眼中敛去了往日的温和,却平白多了几分戾气。
此时他毫无血色的嘴唇紧抿着,心情极为恶劣。
第342章 太子的转变(一)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说过了吗,让你们姑且等一等不要动手,为什么会突然杀了童金盛?!”
慕容熙突然开口,他声音并不大,可话里的语气却十分严厉。
王比槐紧皱着眉头带着几分隐怒说道:“殿下,微臣已经说过,此事与微臣无关,我没有朝童景州动手。”
“那童景州儿子的死怎么和你们扯上了关系?”
慕容熙脸上带着怒气道:“如今满朝上下都在议论童金盛的死和你们有关,你们难道不知道眼下是什么情况吗?”
“满朝上下的人都在盯着太子府,我生怕行差踏错被那些人抓住了把柄,如今倒好,你们两人居然在大理寺和刑部都备上了案,就连父皇也开口过问了此事!”
王比槐闻言抬头看着太子,一字一句道:“太子殿下,臣是对犬子的死的确耿耿于怀,甚至想要杀了童景州为我儿子报仇,可是我绝对没有这么蠢,在这种时候对童景州的儿子动手,还做的这么明目张胆。”
说完见慕容熙仍旧不信,他心头也升起了几分怒气,横声道:“殿下,不管你信与不信,臣如果真的要对他们父子动手,有千百种办法让他们死的无声无息,谁都抓不到半丝把柄查到微臣身上来,而且臣如果真的要动手,要杀的也是童景州,而是不是他那个什么都不是的纨绔儿子!”
“你!”
慕容熙被王比槐直挺挺的话气的脸色难看,眼见着就想发怒。
陈沣连忙在旁开口道:“太子,比槐的性格我比谁都清楚,他如果真要动手去杀童景州,必定会处理好首尾,绝不会让人查到我们身上来,更何况比槐也绝不是这么分不清轻重缓急的人。”
“太子可以想想,之前我们调查童景州时,比槐就已经知道阳儿是死于童景州之手,如果真要报仇泄愤的话,比槐早就做了,也不会等到今日才来动手,手段还这般粗劣,这分明就像是有人知道我们和童景州之间的渊源,从中作梗想要借此事挑起纷争。”
慕容熙的怒火被陈沣几句话给浇灭了下来,他皱眉看着陈沣道:“太傅是说,有人从中挑拨,想要陷害太傅和王大人?”
陈沣点点头:“殿下难道没发现吗,此事出现的未免也太过巧合了。”
“巧合?”
“对,巧合!童金盛死于闹市,死因故意弄的和当初庆阳的死因一模一样,而且死在大庭广众之下,这分明是在刺激童景州,刻意让他下意识觉得,他儿子的死是因为当初庆阳之死所被牵累,否则以童景州谨慎的性格,哪怕他就是再心痛他儿子的死,也绝对不会一时气怒攻心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喊出那种话来,白白将把柄送到别人手里。”
陈沣略带浑浊的双眼中闪烁着精光,沉声道:“而且此事为什么那般巧合,童景州随口喊出一句话,就被最不可能出现在闹事的人听到。景王常年不出景王府,那天偏偏出现在了那里,黄青云从不与人应酬,不当职时甚至不出黄府,可偏偏当时也在那里,在加上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五皇子从中搅局。”
“若非这三人在场,童景州和七皇子事后势必会想办法把此事圆过去,绝不会平白把把柄送到外人手里,可偏偏他们在了,景王地位尊贵,黄青云又是大理寺卿,他们抓住此事不放,童景州就算临时想要改口都不可能。”
“如今事情愈演愈烈,大理寺和刑部接手了这起案子,以黄青云的性格势必会将这件事情一查到底,到时候当初庆阳的死,还有童景州陷害相府的事情必定会被翻出来,这些恐怕是连童景州和七皇子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所以太子殿下不妨想一想,这次的事情与其说是有人想要陷害老臣和比槐,倒不如说是有人想要把七皇子彻底推到殿下的对立面去,让你们之间彻底对上,他好从中渔翁得利!”
慕容熙听到陈沣的话后,苍白的脸上闪过抹激怒的红云。
他因为之前南下的事情心中满是猜忌,在加上回京之后被各方势力所压迫,神经一直紧绷,所以当知道王比槐居然惹出这么大的事情时才会直接大怒。
此时被陈沣一点醒后,他如同被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整个人瞬间清醒过来。
细想童金盛的死,的确是有太多巧合的地方,巧合的让人无法用一句碰巧来解释这一连串的事情,这冥冥之中就像是有一只大手,不断在暗中拨弄着一切,想要搅乱局面,挑起各方纷争。
慕容熙并不是蠢人,相反,他从小接受帝王教育,心思比谁都灵敏。
他不过细想片刻,就已经抓住了其中最为不合理的地方,下一瞬,他狠狠一拍桌子勃然大怒。
“是老五?!”
“一定是他在搞鬼!”
当时在场的除了景王、黄青云外,就只有五皇子慕容玉。
景王虽然位高权重,可自从几年前身体出了问题之后,他就一直退隐于景王府中,平日里根本不过问朝政外事,就连有的时候景德帝召见询问政事,景王也是时常拒绝入宫,每每都以身体欠安为由不理诸事,超然物外。
整个朝中的人都知道,只要不是有人刻意招惹景王,景王一向懒得理会这些事情,他手握三十万季家军,得皇家忌惮,却不必太过忌惮皇家,所以他一向不在乎谁人成为将来的皇帝;黄青云就更别说了,他性子执拗刚硬,对景德帝忠心耿耿,从不与任何人交往过密,更不参与任何争权夺利的事情,是朝中难得的纯臣表率。也正是因为黄青云这样的性子,景德帝才会把大理寺交给一个并非门阀出身的人,让他一个寒门士子位列九卿之一。
景王和黄青云都不会突然插手朝中的事情,更不会刻意挑起储君和七皇子之间的纷争,所以那一日的事情绝对和他们两人无关,但是慕容玉却不同。
他是皇子,是皇帝的儿子!
他一样有能够成为储君的资格,甚至于野心!
第343章 太子的转变(二)
慕容玉平日里表现的风度翩翩不争不抢,对谁都示好不和任何人起嫌隙,可是暗地里,慕容熙却一直知道自己这个五弟心思城府极为深沉。
慕容玉不止一次的抢了其他几位皇子的差事,不动声色的得了景德帝的夸赞。
而在他身后,有深得圣宠多年不衰的苏贵妃,有一门数将拥有军中大权的庆国公府,有原来的位居人臣的丞相府……
慕容熙不止一次的在慕容玉身上感受到了他对皇位,对他这个储君之位的觊觎,也不止一次看到慕容玉那张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表面下,那颗想要染指皇位图谋天下的野心!
当日在醉仙楼前的三人之中,景王和黄青云绝不会设计陷害于他,也只有想要染指皇位的慕容玉才会做出这种阴险狡诈的事情来!
太子狠狠摔碎了茶杯,气的脸颊通红。
如果慕容玉此时站在他面前,他恨不得手撕了他!
“这些混蛋!以往他们在暗地里做些小手段也就罢了,如今居然敢明目张胆的对孤动手,他们难道以为孤这个太子就是白当的吗,还是觉得孤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
先是慕容峥,以屈服之姿在他身边隐藏了十几年,让他掏心掏肺的对他好,就连母后也以为他是真心实意辅佐自己,对他百般照顾。朝中但凡有机会,他和母后都会拉拔慕容峥一把,而只要慕容峥受了屈辱,他都必定会将他护在身后替他找回公道。
这些年,慕容熙自认自己对慕容峥尽到了兄长的职责,甚至拿他当亲弟弟疼爱,处处照拂,他也一直以为慕容峥是用同等的心情来对待他,可是谁知道,慕容峥表面谦逊友爱,对他恭敬有加,可暗地里却是处处对他算计,用尽办法的对他暗施毒手拿他的太子身份当他的挡箭牌。
这次奉皇命南下调查西南征兵一案,如果不是他运气好识破了阴谋,如果不是那一日李锦悠状似无意的警告,如果不是他心存疑虑对沈离起了戒心,恳求父皇带上司马贺同行,恐怕他早就死在了西南境内,而且就算侥幸回到京城,恐怕到现在都还满心感激的拿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当最好的兄弟。
而眼下的慕容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摆着一副兄弟友爱的模样,明知道他眼下处境艰难,进退维谷,他却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兴风作浪,挑起他和慕容峥之间的争斗,想要搅乱局势,让他和慕容峥两败俱伤而他则在暗处得利。
先是慕容峥,再是慕容玉……
这些可真都是他的好弟弟,好的恨不得立刻将他置于死地,好取而代之!
慕容熙往日一向性格温和,对一众兄弟虽有防范,却从未起过伤害他们的心思,可是如今他却是第一次起了杀心。
他双眼阴鸷光芒闪烁,双手紧紧握拳重重落在桌上,发出巨大的声音。
“砰!”
撞击声响彻屋内,慕容熙拳头发红。
陈沣看到慕容熙的样子不由沉声道:“太子,你现在要做的是清醒,是冷静,无缘由的怒气只会毁了你的理智,反而中了他们的圈套。”
“你身处储君之位,早该知道你要面对的是什么,刀光剑影,阴谋诡计。从古至今,从来没有那个皇帝是不见血腥顺顺当当的坐上帝王之位的。殿下要记得,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将尚且如此,更别说是手握天下大权,掌握所有人生死的帝王之位,想要坐上那个位置,注定要手上染满血腥,也注定要应对无数的阴谋算计,更注定脚下踩着无数尸横遍野。”
“殿下要做的,是除去你心底无谓的仁慈,无谓的善良,帝王要的从来就不是这些,只有展露出你该有的手段,该有的心机,那些跟随你的人才会更加坚定,而那些摇摆不定的人也才会真心臣服于你!”
陈沣一席话说的掷地有声,甚至可以说是无比残酷。
他打破了慕容熙以往一直维持的安顺表面,直指人心。
慕容熙脸色不断变化。
他想着以前的自己,想着西南的一切,想着慕容峥的蛰伏背叛,想着慕容玉、慕容朔的步步紧逼,想着如今他的处境,想着不知诡秘的朝局,想着父皇的摇摆不定,想着曙光未定的将来……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在告诉他,他以前有多天真!
慕容熙脸上慢慢冷硬下来,以往的温煦仿佛一瞬间从他身上全部褪去,剩下的,只有那双越发深沉的眸子,和冷淡至极的消瘦容颜。
“以前是我太天真,以为只要做好自己,就能不顾周遭一切。如今我算是看明白了,什么兄弟友爱,什么骨肉亲情,都比不上那至高之位,比不上皇权盛世。从今以后,我不会再对他们留情。”
“我是太子,是将来大晋的天子,这大晋天下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
“我决不允许有人想要踩着我的尸骨爬上本该属于我的位置,更不允许有人觊觎那些本该属于我的东西,谁敢伸手,我便要谁去死!”
陈沣和王比槐对视一眼,非但没有因为慕容熙的狠辣而心生忌惮,反而浮现抹高兴和欣慰之色。
太子什么都好,他才学兼备,德行出众,从小便接受帝王教育,十几岁时就开始学习如何处理朝政之事,是最合适的帝王人选,可唯独有一样,他却比不上朝中其他皇子,那就是他的心不够狠,对于那些阴诡手段更是瞧不上眼。
以往无论他们怎么劝,怎么说,太子从来都没有听进过心里去。
他们曾经多次提醒太子让他提防七皇子等人,可他每次都没有放在过心上,甚至有的时候说的太过,他反而还会恼怒他们。
这次的事情虽说让太子吃了个大亏,还险些丧命在西南,可至少太子学会了为人之君该有的手段。
当仁心时且仁心,当狠辣时则狠辣。
身为储君,身为未来的天子,就不要对那莫须有的亲情抱着太大的期望,否则只能害人害己!
第344章 太子的转变(三)
片刻之后,慕容熙的怒火才渐渐平复下来。
还未痊愈的身体被怒火刺激之后,慕容熙只觉得脑中一阵阵的眩晕。
他知道这种情况不止只是因为在回京路上所受的伤,还要多谢慕容峥之前神仙草的“厚赐”,若非如此,他又怎会过了数日还这般虚弱!
想起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慕容熙对自己这些个“好弟弟”就更添恨意。
慕容熙揉了揉眉心,强压下眩晕之感,这才椅子上沉声道:“老师,既然已经知道这次的事情和老五有关,恐怕老五此次绝非只是针对老七那么简单。”
“老五心性深沉,野心极大,他既然设下此计恐怕所图不小。老七恐怕不是他最主要的目标,我怕他在这件事情上做手脚,将童金盛的死嫁祸给你和王大人,届时若是出现了所谓的人证,恐怕你们都会陷入麻烦之中。”
陈沣闻言立刻回道:“太子大可放心,此事我早已经吩咐比槐有所准备。”
王比槐在旁沉声道:“殿下可还记得,前些时候流匪入京的事情?”
“当然记得,当时廖家满门被屠,京中乱成一团,父皇对此事还雷霆震怒,限令童景州在三天内抓捕凶手。我记得童景州不是已经抓到了凶手了吗,现在就关在奉天府衙门里。”
“不,殿下可能不知道,那些人并非是真正的流匪。”
“什么?!”慕容熙眼睛瞬间大了几分,带着几分惊色道:“你说童景州抓住的那些人不是真正的流匪?”
王比槐点点头无比肯定的说道:“殿下应该知道,微臣自从知道小儿之死中有疑之后,就一直在追查这件事情,前段时日查到童景州和七皇子身上后,臣原本打算隐忍些时日,等到殿下大计得成之后再行动手,谁知道就发现了童景州做下的事情。”
“当时这件事情闹的太大,京中勋贵那边每天追着陛下要结果,偏偏那些流匪来的蹊跷,无人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童景州为保住官位和性命,就想出了移花接木的办法。”
“牢里面现在关押待审的那几个人,本就是犯了事早就判了秋后处斩的死刑犯,童景州为保住官位,对那些人许以重利,答应替他们照顾他们的家人和亲眷,然后让人将那些人从原本的监牢里替换了出来,冒充前些时日在京中行凶的流匪。”
“廖家被屠一案告破,童景州已经把这消息上报了刑部,呈报了陛下,只等走个过场将那些人定罪,这件事情就得意完美结束,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被查出那些流匪的身份并不是真正的流匪,而是童景州找人冒充的,殿下以为陛下会如何,那些勋贵会如何?”
如何?
慕容熙眼底带着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