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妻_糯糯啊-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但说粉黛; 她能提供的岗位十分有限; 更何况都不是人人能够在粉黛的作坊里头干活。现在她手上在用的那些人; 都还是别院里细心教导过许久才开始用人的。
林若青知道; 如果自己想要做成这一件事,她必然还得另辟蹊径。
不过虽然这是个烦恼,却并不让她发愁。毕竟这趟与陈彦到边关来,为的不就是开拓眼界看看外面的新事物和新发展吗?说不准这里头就有什么机会呢。
边关还驻扎着军队,对来往商人的管理也都是他们在做。林若青和陈彦一起在街上转了一圈,就见到两次又巡逻的卫兵路过。
但从当地百姓以及来往商人的样子看,上面的管理并不严苛; 起码对于贸易是很鼓励的; 只要遵守规矩没有人会为难你什么。
边境管理严格; 要较真起来可能比京城里还要安全一些,毕竟这里当兵的比百姓人数还多,且军纪严格是不会出什么茬子的。
加上陈彦到了这里也的确才开始真正的忙碌,林若青便干脆与他分了两路; 自己带了随从出门了。
边关现在在贸易的物品从各种小物件到大件货; 林林总总虽然不算特别全面,但大概的种类都已经齐全。在各类商贩那里没有找到什么让林若青觉得能用的东西,倒是后面中午在客栈里吃饭的时候发现客栈老板的女儿正在织布。
虽然是织布,织布用的器具也和杭城那边没有太大的不一样,但是布匹上的纹路与花样却与宋国的审美大相径庭。
林若青寻了机会过去问,那小姑娘用口音浓重的官话回道:“这并不是给自己家里织的; 而是拿出去卖的,卖给那些异国的商人,他们有喜欢这个的,咱们国内的布样他们反而不喜欢。”
这就是审美不同了。宋国在纺织技术上其实十分领先于其他国家,不过说用此作为贸易却并不一样。起码现在来说还没有将布料大规模卖出去的。
林若青脑中灵光一闪,织布。织布都是谁在织?当然是女子。乡下女人每天也要跟着一块儿下地干活,却也自己纺织不少东西。而像是杭城里的普通人家,女主人闲来也是要织布绣花的。这是少有的女子能够用来做进项换钱的活。
陈家虽然做些布匹生意,占比却很小,严格说起来就几个布庄罢了,且也都是收的普通百姓拿来卖的布匹。毕竟赚钱的生意有不少,目前陈家手头做了的已经很多,的确不必费心出来再加一样来徒添负担。
林若青来了兴趣,也想抓住这次机会。她立刻托着这里帮忙翻译的关系人,找了个在收这类布匹的商人来谈。
这些商人其实过来做生意也不是为了一点布料,这些只能说是他们顺带捎回去的东西罢了。毕竟宋国的布料质量好,这边收来的价格回国以后就能翻上四五倍,且这东西又不是很占地方,不带白不带罢了。
这会儿子宋国的布料在国外也只是略有传闻,没到那等人人抢购的地步。换言之,如果把握得好将这一块经营起来,那就有一番十分广阔的天地了。
关系人领着林若青去商谈,等在那里的商人却没想到来的是个小女子。
但讶异归讶异,他对女子的包容度却比宋国人高上一些。即便这包容不是很多,可也容忍了女商人在内。
林若青开门见山道:“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做布料生意的打算?”
关系人帮着做翻译,交流倒也还算是顺畅。
这高鼻梁大眼睛名叫奇拉的商人道:“难道你有布料?我是收的,但是我得先看看样子,毕竟你知道,咱们两个国家对布料花纹的喜爱不太一样。”
奇拉所在的国家与宋国没有领土接壤,但是面积却和宋国差不了多少,算起来也是富庶的国家。
林若青笑道:“这我知道,所以我暂时也给不了你合心意的布料。”
奇拉听了翻译以后有些失望,又略带不解:“那么你找我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儿呢?”
林若青道:“我暂时不能给你合心意的布料,但是如果你能帮我一个忙,那么那些布料你要多少我就可以给你多少。”
奇拉好奇道:“什么忙?”
林若青说:“如果你能在我离开之前给我一些你想要布料的图样,那么我就能够将它生产出来给你,你想要多少我就能生产出多少来。”
奇拉听到这里倒是真的有了些兴趣,如果把宋国布匹的质量加上他们国家人民喜欢的花样,大规模生产起来是不愁没有人买的,而且价格还能比他们国内本地的高上不少。
数量越多当然利润就越高。林若青这句“想要多少就能生产出多少”让奇拉很是心动。
不过做生意不能冒进,他想了想说:“如果咱们做这单生意,你下次过来又是什么时候?我再过来起码要四个月以后,到时我会在这里停留一个月。”
这还基本都是花在来回路上的。
林若青说:“我也需要一些准备的时间,不过等到四个月以后一定是可以的,当然,前提是咱们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如果可以成功合作,那么所有钱可以等拿货的时候再给,你现在只需要给我图样即可。”
这倒不是林若青多放心奇拉,而是她清楚,奇拉那个国家的商人不止他一个。布料生产出来以后只要运送到边关,就算不是奇拉也会有其他人要,并不发愁卖不出去。
奇拉做生意多年,也自然看得出林若青无论从言谈举止还是穿衣打扮,虽然不像是个纯正的生意人,但也并不可能是个骗子。
且他现在只需要出图样罢了,还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喜欢的做规划,没有什么吃亏的地方。
“好,那我两天以内会把图样给你。”奇拉下了决心,也给了林若青准话。
林若青点了点头,为了保险加了个限定:“不过这第一次,我只能给你一千匹,如果到时候你觉得可以,那么后面可以再追加。”
奇拉笑道:“可以。”
这正和他意,第一次买卖还是要谨慎来的好。
林若青和陈彦在边关呆到了过年,陈彦几乎是比在家里的时候还要忙碌,而林若青在拿到奇拉给的图样以后,虽然每天也都还出去转转,不过却不是忙生意上的事儿,而是挑房子去了。
这是陈彦的意思。
虽然以后他们夫妻两个一起过来的次数不会太多,但是陈家的生意往后在这城里要有一个扎根的地方。不可能每回过来都要住在客栈里面,还不如直接买个院子来得方便。
这边的房子建成年数都不久,新房子也多。且加上移民多的原因,这里对外人买房子也没有太多限制。林若青最后挑中了一间三进的小院子,和杭城比起来是差得远了,不过在边关这地方却是一等的好房子了。
这样一直等到了过年,车队的人多,此时要再踏上行程便已经太晚了,况且现在走,过年还得在路上,那也太不喜气了。加上过年这段时间北方大雪,车马难行,林若青和陈彦便又多呆了一阵。
林若青坐在房里的炕上,暖融融到不想动弹。杭城那边冬天不冷,根本用不上炕。现在她是新奇又舒服,懒洋洋躺着不想动。
陈彦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拎了两条鱼。
他站在院子里将鱼递给翠竹道:“中午红烧了吧。”
翠竹点头,拎着鱼走了,不过目光还是挺新奇,将那鱼看了又看。
陈彦在外间脱了自己的披风,进了屋里就是铺面的暖气。又见林若青只穿着薄薄的袄子,笑着走上去用手摸了摸她的脸,冻的林若青往后猛一缩脑袋,又是一眼瞪过去。
“爷!”
他们两人在边关生活这一阵子,倒是有些像了普通夫妻。
陈彦在林若青身边坐下,伸手接住了林若青给他倒的热茶,然后道:“再过四五天,咱们就能启程回家了。”
林若青歪靠着软垫问:“刚才我好像听爷说鱼什么的?”
边关这少河,他们用的吃的都是井水,过来这么久倒是没有吃过河鲜类的东西。
陈彦笑着说:“嗯,早上在市场里见着的,听说是农人自家抓来的,不多,一共就两条,兴许是卖得贵了些,还没有人买走,我想你可能喜欢,就买了回来。”
林若青的确觉得嘴里寡淡,想到红烧鱼的味道,眉眼就笑开了。
陈彦又说:“明天我要去马场看马,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儿去?我挑一匹你喜欢的,教你骑马好不好?”
第72章
“家里也有马场,不过咱们的马和关外的没法比; 如果明天能够挑到合适的; 便直接从这儿带回家去。”陈彦解释道。
林若青自然愿意; 唯一遗憾是:“可惜回家以后就少有骑马的机会了。”
陈彦道:“你若是想骑; 那在家里的时候咱们也可以去马场,平时出门倒是没有必要了,骑马哪儿有坐马车舒服,实在颠得慌。”
两人在屋里说话,扶柳和翠竹那边已经做好了今天的饭菜,林若青和陈彦在屋里炕上一起吃。
吃着吃着林若青忍不住笑了出来。
不是其他,而是她忽然觉得; 如果陈彦和她真的住在这边关的地方; 拥有这么一处小院子; 家里再有三两个仆人,那样的生活也许就能让她交出心去。
陈彦抬头看她,有些不解:“笑什么?”
林若青含笑摇头:“没,只是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有趣。”
陈彦伸手给她夹了一块鱼肉:“有趣在哪里?”
他是真的想知道。
“你是觉得边关有趣; 还是这么吃饭有趣?”陈彦问。
林若青想了想说:“我觉得这样的日子有趣; 也许是因为难得才有趣吧,以后想起来也算是一份别有的记忆了。”
陈彦道:“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日子有趣,那么简单得很,回到家里以后咱们也能过这样的日子。”
林若青摇头:“家里就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林若青只摇头,眼睛里带着笑意,不肯多说了。
这个话题没什么好提起的; 反正每次提起来两个人都是不欢而散,久而久之兴许还要惹人厌烦。况且林若青又不打算纠结这个问题和陈彦闹出点什么结果来。
现在陈彦对她好,她也尽力对陈彦好,做一个合格的妻子。等陈彦没了耐心,或者对别人有了耐心,那么林若青也不会觉得难过。
她并不把陈彦当作生活的重心而生活。
陈彦见她不说,便也不问。两个人就这个问题已经逐渐有了一些默契。
林若青安然接受现在的和美,也做好了未来突变的准备,说到底她就是打从心里有着防备和不安全感。
而陈彦则清楚知道这一点,他也不想用言辞换来林若青表面的配合。林若青不信,他便用时间证明让她信罢了。
回程路上没什么艰难险阻,也比去的时候少了一些紧凑。
这回没有从京城过,而是直接南下回杭城,因为走得不快不慢,前后也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等他们到杭城时已经是春日好风光。
陈家的仆人早早就等在了城门口,眼巴巴盼着他们回来,一见陈家的马车从官道上拐过来,小厮立刻高高兴兴地骑上马回去报信,另外又有人迎上去接。
乐安院里这几个月一直是刘嬷嬷管着,加上郑嬷嬷和几个奶娘,都是有经验的人,照顾几个孩子绰绰有余。
阿冕已经九个多月大,由几个嬷嬷教着,口中已经能奶气地叫娘。而阿云六个月大,也已经比一开始弱弱小小的模样好上很多。
此时听见有人送信回来说大少爷和少夫人已经到了城门口,刘嬷嬷和郑嬷嬷都是喜不自禁地将孩子抱起来哄。
“母亲回来啦。”
林若青也十分想念孩子,只不过回来的头一件事还是不能直接去见孩子。
她和陈彦一起去了陈李氏那边。
陈李氏最看重的就是陈彦,同时也十分中意林若青。现在看两人一起平安无事回来了,又是忍不住一阵抹眼泪。
“这一阵子我烧香拜佛,素斋都不知道吃了多少,就盼着你们两个平安。”她拉着林若青的手道,“彦儿倒还好,你是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哪里放心得下。”
陈李氏对林若青的关心半分不假,说出来的话真心实意让林若青动容。
她温言道:“让母亲记挂担心是媳妇的不是。”
陈李氏用手帕擦了擦眼泪,又笑着说:“既然平安回来就好,你们刚走没多久我就听说有一伙山贼被官府绞杀了,越发有些不安心。”
林若青将话题移转开:“我之前从京城让人送回来的东西母亲收到了没有,用着可觉得还好?”
之前胭脂水粉和布料林若青都给陈李氏单独带了一份。
陈李氏笑着点头:“收到了,都好用,你有心了。”她顿了顿又说,“不过你那儿什么时候能出些胭脂水粉?现在用惯了咱们自家的东西,用外头的总是觉得欠了一些。”
林若青笑道:“嗯,咱们家也是要自己做的,不过方子还差一些,要慢慢研制。”
等在松陵院说好了话,夫妻两个才回到乐安院里。
嬷嬷们已经抱着两个孩子等着。
林若青远远看见便忍不住加快了脚步,等人到了眼前,见到已经长大一截的阿冕,她的心又有些发酸。
她自己肚子里的肉,半年没见哪里能不想。
林若青伸手想要抱阿冕,心里却又有些担心阿冕已经完全不认自己。
毕竟她走的时候才三个月,阿冕哪里还能记得住她。
阿冕的确已经忍不住自己的母亲了,不过他热情好客不怕生的性格倒是一点都没有变化。且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看清人长相,也分得出谁好看谁不好看。
他还没走出过陈家,而陈家里谁能和林若青比好看?
因此阿冕一见林若青对自己伸出手,又叫了自己的名字,便乐乐呵呵心无芥蒂地抬起小胖手扑了过去。
林若青将孩子抱进怀里,这才安心地舒了一口气,同时偏过脸在阿冕肉肉的脸颊上亲了一大口。
刘嬷嬷在旁边鼓励阿冕:“阿冕,这是你娘,叫娘。”
阿冕是会叫娘的,不过偏头看见林若青又有些愣,这就是他娘吗?
阿冕犹犹豫豫地开口:“娘?”
林若青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
陈彦心疼她,他一把搂过林若青,又接过嬷嬷递上来的帕子给她擦着眼泪低声道:“咱们进屋里头说去,这里冷。”
林若青点点头,一行人这才进屋去。
不仅是林若青,陈彦再见着阿冕也很是想亲近。且阿冕的性子好,不哭也不闹,见了他们还咯咯笑。倒是阿云,胆子怯弱不少,还没待一会儿就哭起来要找奶娘。
奶娘只能将她给抱出去哄,屋里只留下一家三口坐在榻上,林若青和陈彦笑着凑在一起逗弄阿冕,倒也很有趣。
郑嬷嬷站在房门口偏头看了一眼阿云那边的房门,听见里头隐约传来的哭声,不免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没福气。”
林若青和陈彦出去一趟有大半年的功夫,回来各自生意上要关心的事儿岂止一点半点。因此逗完孩子,等阿冕睡着,他们都没有歇一会儿的功夫,就各自出了门。
林若青径直去了粉黛。
元胡提前算着林若青这些天该回来了,因此早早就在粉黛等着她。林若青有一大堆想要问的,元胡也有一大堆想要说的。
这几个月里他什么都没干,就关起门来研究脂膏了。其中有两个方子试验出来都很不错,比预期之中的顺利很多。不过元胡还是压着没有立刻投入生产,毕竟粉黛并不是他做主。
另外,林若青上一回从京城让人送回来的东西他也研究过了,对那个,他更有一肚子话想要告诉林若青,因为那堆东西完全打开了元胡的新思路了。
而粉黛这几个月的经营状况也节节高。
推陈出新的频率虽然降低了很多,改成了一个半月一种,可是物美的名声传出去了,便半点不愁卖家。如今每个月林林总总加起来盈利千两也轻轻松松。
这还只是粉黛的,黛色那边虽然还是面临人手不足的情况,可是盈利也十分可观。一个月里头有个四五百两也很容易。且这还是人手不足预约远排到后面的情况下。
而人手的问题在林若青去边关之前就投入了教导和训练,大半年过去,已经有十几个还算可以的被挑选出来,这一阵子正好都在黛色之中跟着有经验的红姐儿与月姐儿一块儿打下手,等着铺子扩张起来就亲自上阵了。
林若青亲自听刘平南说了这些情况,又看过了这段时间的账目,心里也觉得十分有动力。
现在的粉黛已经不需要刘平南亲自管着,便另外从下面调了一个掌柜过来。
正好,林若青也打算让刘平南帮她另外做些事情。
元胡在外面等了一阵,见刘平南出来,他赶紧就上前走了一步,刘平南笑着对他招招手:“小姐在等你了。”
元胡精神气十足,同半年前又有些不一样。要说半年前他还有一团孩子气,现在却是正正经经像个大人样了。
林若青先是看了元胡自己拟出来的那几个方子,这都是在他另外加了各种花草的基础上改进的。
“这几个方子做出来的东西是这样的。”元胡将随身带过来的瓷盒递给林若青,“里面改了药味,多了花草香气。”
林若青打开瓷盒闻了闻,的确是如此,清清亮亮让人有一阵心旷神怡。
“刘叔有没有和你说过这方子的价格?”林若青笑着问。
这方子肯定是要粉黛给买断下来的,要不然后面麻烦事儿可多得很。
元胡一愣,他对钱的概念不是那么重,且自己和蜜香在别院里管吃管住,蜜香还跟着读书绣花,过日子同个小姐一样。他自己都已经将别院给当成自家了。
“还有什么价格?”元胡疑惑道。
在他看来那些吃喝住宿都已经很足够了,他研制这个全从兴趣出发,成本还是林若青在承担,她还要给自己什么钱?
第73章
“方子自然是要给钱的,要不然不是让你白辛苦了吗?”林若青道; “一个方子两百两; 一会儿我就让账房给你支钱去。”
一个方子二百两; 元胡手上有三个能用的方子; 加起来就是六百两银子。若是这六百两银子一次性给了,无疑是一般大笔银钱了。
“这怎么使得?”元胡却是连连摆手。
“使得,”林若青道,“这是生意上的事儿,自然是要清楚一切的,且这钱你又不是白拿的,往后这方子只能粉黛用; 其他人是不许的; 若从你这儿泄漏出去; 我还要追究呢。”
元胡听了这话才觉得有几分合理,他笑着说:“我人在别院,妹妹也在,跑不了。”
说起跑不了的问题; 林若青倒是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说起来; 你也该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吧?”过了年以后已经二十一岁的元胡,在这个时代里已经算是晚婚了。
林若青忽然问起这个,倒是让元胡始料未及。他脸颊有些微红:“这个,不是很着急。”
“嗯,”林若青点了点头,“这事儿的确是不算很着急; 不过如果有合适的对象不是也可以相看起来了么?”
她不等元胡说,继续道:“若是你不嫌,我帮你做个媒可好?”
元胡没想到林若青还关心这个,他抬起头来问:“小姐要说谁?”
林若青道:“我身边的丫头扶柳,她从小侍候我,同我的感情也算得上是姐妹了,等她嫁人,我就给她恢复良籍,当作自己妹妹一般嫁出去。
她的性子和善体贴,我看是合适的,且你现在手头也有了钱,如果想在城里买个小院子,也能将蜜香接过来三个人一起住。蜜香年纪到底小,有个人照顾是再好不过的。”
这一番话句句说到了元胡心上,让他十分心动。
且扶柳他是见过的,长得清秀可人,性格也的确温吞可亲。以往元胡没多想什么,现在结合林若青所说的这么再一深想,心里便不由自主地打起鼓来。
林若青接着说:“我这次就是先问问你的意思,扶柳那边我还没有去问过,所以这事儿成不成还要另外说,若是她觉得不妥,我也不能勉强的。”
元胡立刻点头:“是,这是自然的,一切还是要看扶柳姑娘的意思。”
话是这么说,可一想到若是扶柳觉得不妥,元胡已经有些遗憾起来。
林若青将他的神色收入眼底,笑着说:“那我就当你是愿意的了,等我回去问一问扶柳,后面在告诉你怎么样?”
“嗯。”元胡红着脸应下了。
两个丫头的婚事林若青早就在心里头打算起来。首先不能嫁的太远,其次又不能嫁的太差,因此来回琢磨都难以有个准数。
而翠竹和扶柳过了年都十九了,再拖下去就要成了老姑娘,婚姻的事儿不得不提上日程来说。
林若青回到府里,没有其他事直接就把两人叫道了自己面前来问。
“我之前就和你们两个说过,若是你们有中意谁就告诉我,若是合适我便嫁了你们,现在你们心里可有什么人选没有?”
两个丫头面对婚姻大事,也是难得有些害羞,一时之间都没有人说话。
林若青便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帮你们做个主,先是扶柳吧,元大夫你晓得的,我觉得他是个妥帖人,你若是觉得合适,改天我带着你再去看看人,要是有缘分就定个日子如何?”
扶柳自然也是知道元胡的,元胡长得英俊,且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她心里没什么不愿意,此时便也小声地说:“全听小姐安排。”
林若青见她平时落落大方此时却扭捏起来,心里便也有数,脸上不由带笑起来。
“那我就让人去给元大夫送个信,将日子定下。”
扶柳想了想又问:“若是,若是我嫁了,还能留在这儿伺候小姐吗?”
林若青道:“嫁了人以后我就把你的卖身契还给你了,以后你们自己过日子,还伺候我做什么?”
扶柳听见这话却变了脸色,她连连摇头:“那我不嫁人了。”
翠竹站在旁边也是一样的脸色。
她们侍候小姐这么多年,林若青可以说是她们的主心骨了,现在骤然要把这一根主心骨给抽了,翠竹和扶柳都觉得心慌。
林若青已经猜到她们会这么想,便直接说出了另外一个方案:“良籍是一定要恢复的,要不然你们还想世世代代伺候人不成?不过若是你们还想留在我身边照顾我,那我自然也是欢喜的,别人我还用不顺手呢。
这也是我嫁你们都嫁得近的缘故,到时候你们还是每日过来侍候我,不过夜里就回自家去,每个月另外领工钱就是了。”
这样倒是好,算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扶柳也就低声应了。
“还有你,”林若青又看向翠竹,“你呢,你就没有中意的人?”
翠竹红了脸没说话。
林若青故意道:“那我看就另外也安排你嫁了吧,粉黛铺子里几个伙计都是勤快肯干的,和他们一块儿日子也不会差,还能住在城里也能就近回府。”
翠竹这才着急了:“小姐,我,我有中意的人。”
翠竹红着脸将事情都说了。她心里喜欢那个遇见山贼时候拼死为她们挡刀的家奴呢。虽然那个家奴本来生得就一般,被乱刀砍了以后脸上还有疤痕,可是翠竹还是觉得他有男子气概极了,回来以后还去偷偷给人送过东西。
林若青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故意试探。
翠竹说:“我就不用回复良籍了,我都不用出府去。”
扶柳在旁边听了,伸手在翠竹的腰上掐了一把:“你这丫头,可藏的真深,竟然一句话都没告诉过我?”
翠竹躲闪着笑道:“这不是真好么,你嫁出去了,好歹还有我离小姐近一点呢。”
“你还存心气我呢!”
林若青看着她们打闹,心里却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那个家奴林若青也是有印象的,起码是个老实可靠的人。且又在陈府,就在她眼皮子底下也就更不怕翠竹会过不好了。
小夫妻两个本来就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在陈府这样家大业大的府里头倒是最舒服的。就算当个下人都能比外面小门小户过得舒坦呢。
过了两日抽出空来,林若青让人将那家奴找来,亲自问他这事儿。
那家奴跪在地上满脸受宠若惊,几乎要说不出话来了。
他只是个下等的奴仆,翠竹却是少夫人身边的一等丫头,纵使都是下人,可这之中也有云泥之别呢。
可他的确是喜欢翠竹的,前些天翠竹过来看他,还问他伤养得如何,还红了眼睛的时候他就已经吓了一跳。他都完全没有指望翠竹她能记住自己。
两个人没有戳破窗户纸,可心里头都是知道的。
现在恰逢林若青一问,那家奴低着头,紧紧捏着拳头道:“多谢少夫人,奴才以后一定好好对待翠竹姑娘,让她过好日子!”
林若青没想到他这么干脆,不过脸上忍不住跟着笑道:“好,这句话我记着,若是以后翠竹受了什么委屈,我唯你是问。”
翠竹躲在屏风后面脸红得像个熟透了的大苹果。
翠竹这边了了,扶柳那头也很顺利。
即便是元胡和她见了面以后一个站在这头一个站在那头半天没说话,可等两个人回来以后分别还是和林若青表达了一个一起。
扶柳一五一十将元胡的话都给林若青讲了:“他说准备在杭城里买个小院子,到时候再把蜜香接过来,白天我过来侍候小姐,下午他过来接我回家。”
不说别人,翠竹和扶柳两个是真真正正对林若青好,一心只想着她的,林若青自然也要这么对她们。
两个人的婚期都定了下来,元胡那边有钱,倒不用林若青帮着办多少,翠竹这边却是没什么厚底子,不过她却没有大办的意思。
照着翠竹自己的话说:“我自己这么些年也存了二十多两银子了,到时候摆两桌酒就成了,剩下的钱留着过日子足够了。”
她已经很感激林若青帮着去陈彦那里提了一句,将人收过去留用了,往后的日子总是有奔头的。
林若青对此也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思。
而两个丫头的婚事不过是这段日子中林若青要分出关注的其中一件,忙完了这些她要分神的事儿还很多。
诸如庵堂。
大半年的时间里,庵堂已经变化很大,不过由赵成松和马氏两个人管着,却还算是井井有条。
庵堂里面现在一共收容了二十多个孩子,最大的已经八岁,最小的还有上个月才救回来的两个月大的孩子。这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女婴,有一个男孩则是天生没有双手的。
庵堂里面林若青让赵成松请了一个秀才,每个月上半个月的课,另外还请了个大夫常住,也是每逢初一十五还会请几个杭城的大夫过去对周围的百姓开放免费看诊,半年以来名声已经传出去。
加上庵堂建在官道旁边,初一十五过路的人不少,日子久了庵堂门口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