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娘娘不想活-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儿委屈的直眨眼,她哪里知道会这样,只以为小主在皇太妃的面前伺候,哪知她却跑到这鬼地方来了。
    俩人搀扶着回到慈安宫时,宫门都已经快落栓了。因为并没有人同守门的交待过,慈安宫里还有一个清答应没有回来。
    晚上启元帝来凤阳宫后,一问之下发现,让一笑停下攻击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要元歌亲自去阻拦,立刻便沉下了脸。
    “以后不准这样做,一笑再是有灵性,也是一只不懂人言的兽类,若是它一时收不住野性,伤到了你该怎么办?”
    一笑直到天彻底黑了下来,才丢下已经累的开始喘气的木笼,快速的回到了凤阳宫里。只因它现在****,都要捉一尾灿金鲤来喂凤喵儿。
    元歌看着生吃鱼的凤喵儿,侧脸问道:“皇上,臣妾就是怕一笑野性不减,以后再闯了祸伤到了不能伤的人,这才求了皇上让人管教。”
    “结果呢?皇上不仅让侍卫训练一笑的身手,现在竟然还主动让它和人对打。他日一笑要是闯下了弥天大祸,这可都是皇上的缘故。”
    启元帝顿时哑然,这下他也想起了白天里,快要被她灼穿了的视线。虽然在一笑离开后,她就挪开目光不再瞪着他,结果他反而生出了一股失落的感觉。
    他想要让她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上,再也不会注意到旁的人。
    “朕,也是想让一笑保护你。”一句话勾的人完全看过来,启元帝只觉得身上每一处都兴奋了起来,他笑着道:“猞猁是难得的珍兽,尤其这种黑色的连朕都不曾听说过。”
    “它灵性十足,又身手不凡,调教的好了,让它呆在你的身边,朕也能放心许多。”虽然他已经让人暗中保护她,不过再多一份保护也是好的。
    “也不必担心它会闯祸,朕给你的侍卫长,就是拿来限制一笑的。一笑速度极快,除了他等闲没有人能够跟的上它的速度。”
    启元帝一边安抚,一边在心里面想着,他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她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上。

  ☆、288。第288章 求娶

万寿节过后,各国使国都已经开始准备回国,虽然没能将带来的公主送出去,他们也不气馁。只是在心中打算着,下一次一定要带来更美的公主。
    唯有高丽和吐蕃迟迟没有动身,高丽是想求得帮助,而吐蕃却是在拒了送来的公主后,竟然开口想要求娶一位公主回去。
    凤阳宫里,启元帝恼怒的道:“吐蕃实在是狼子野心,竟敢妄想我大武的皇室公主!”
    元歌看着启元帝那副,仿佛被人觊觎了心爱女儿的模样,扯了扯嘴角道:“皇上何必生气,左右眼下宫中也没有吐蕃想要的公主。”
    现在皇室当中,没有一位还在室的公主,启元帝最小的妹妹如今也都已经十七。早在去年上旬便已经由皇太妃作主嫁出去,带着驸马住在公主府里了。
    启元帝闻言道:“这个朕知道,可是吐蕃此举不是因为看重哪位公主,而是看重我大武公主的身份罢了。当时朕便已经言明没有在室的姐妹,结果吐蕃竟然放言说,愿意等朕的公主长成!”
    一群狼子野心的混账东西,他的女儿都还没有出世,竟然就敢觊觎起他的女儿!
    这才是启元帝生气的原因吧。
    元歌不由轻笑了一声,启元帝这副样子她不讨厌。不过也不知启元帝是怎么想的,他每一世都是很晚才会有孩子出生。
    后几世她死的早,甚至都没有见到启元帝有孩子。记忆中,那几个生养了孩子的,全都是家世平平,位份也较低的妃嫔。
    “那皇上又是如何回了吐蕃的呢?”元歌回过神,随口问道,哪知听到这一句,启元帝好像更生气了。
    “呵。”启元帝皮笑肉不笑的道:“朕告诉吐蕃使臣,朕尚未有皇子皇女降生,结果那个库赞便一脸的惊讶,然后告诉朕有病要尽早治!”
    元歌不由瞠大了双眼,吐蕃当真如此嚣张,竟然敢当众暗指启元帝的身体无法繁衍子孙?
    “他、他当真这样说的?”
    启元帝冷笑道:“他当然不敢这么说,不过他那语气,他的表情都是这样说的!”
    元歌忽然便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是第几回了啊,好像已经不是第一回有人关心启元帝这方面不对了。前一阵子,刘无庸还请她注意下这事。
    启元帝被元歌忽然而起的开怀笑声弄的一怔,接着一身的火气都散了,一起露出了笑容道:“怎的这样开心,朕被人这样质疑男子蕴育子嗣的能力,福乐儿觉得很是可乐吗?”
    元歌抹了下眼角笑出来的泪花,抬眼对上启元帝的目光,一时之间竟愣住了。离的如此之近,她清清楚楚的从他的眼里,看到了自己一张笑的开怀的脸。
    “臣妾只是笑吐蕃使臣的想法太过可笑了。”她缓缓的收住笑轻声回道:“吐蕃使臣如此放肆,皇上没有惩治一二吗?”
    启元帝见她的笑没了,眼神微微一暗,不过很快温声道:“朕直言吐蕃边境劫匪成灾,再加上这处理不完的政务,都不曾有时间亲近后宫妃嫔们,自然还不能育有皇子皇女。”
    大武男子多数十七八便成亲,最晚的也在二十五之前便娶妻生子。不像吐蕃人,男子不过十五便会娶妻,甚至已经有了孩子。
    反而是女子嫁人嫁的晚,多数都会比丈夫大上几岁,平日里家务孩子放牧都一手打理。而男子们,则会成群结队的去狩猎。
    草原上的狼,还有天上盘旋不去的鹰,都会来捕猎牛羊,甚至小小的孩童。
    启元帝说了那些话后,吐蕃使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在夸赞皇帝陛下心怀天下子民后,又改口想要求娶一名贵女回去。
    虽然启元帝不打算答应这个请求,但是当时也没有直言拒绝,只推说要再想一想。
    此时他想听听身边人的想法,便开口问道:“福乐儿,你觉得朕该不该答应这个要求。眼下吐蕃蠢蠢欲动,朕若是选出一名世家,或是宗室贵女嫁出去,那么吐蕃至少在五年里不敢妄动。”
    元歌不知道启元帝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她却知道,六世里大武都没有让哪个贵女,嫁到任何一个附属国去。所以论她说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她笑了笑道:“世祖帝开国时,番邦小国还不曾臣服大武。那时候吐蕃就曾向世祖帝求娶过公主,然而世祖帝顶着群臣的劝言,依然没有同意此事。”
    “世祖帝一句‘安定天下,若是要靠嫁女儿来安定的话,那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将劝公主下嫁的臣子们给骂的提袖掩面。”
    元歌说完含笑看着启元帝。
    启元帝立刻脸色一正,语气严肃的道:“朕虽然比不上世祖,但是也不会同意此事的。别说是求娶贵女,就是求取平民女子,朕也不会同意的。”
    若说他本来还觉得有一点想法,此时听了这些话,再不会起这样的心思,不然在福乐儿的眼里,他不就成了一个毫无心胸的皇帝了么。
    元歌点头笑道:“当年那样的乱世,世祖帝都不曾惧过吐蕃的铁蹄。如今大武兵强马壮,皇上自然也不会怕了吐蕃。”
    反正大武边境同吐蕃虽多有摩擦,但是却从来没有打起来过。启元帝年少登基,那时大武所有的不利因素,都被先帝扼杀于摇篮之中。
    如今吐蕃势壮,便想试探下启元帝的为人。若是启元帝无力支掌大武,那么等着大武的,便会是猛然来急的铁骑吧。
    启元帝被夸的心花怒放,第二天高丽使臣来求见的时候,便难得的给了个笑脸。
    “使臣所言,朕俱已明了,只是高丽所需太多,便是大武也不可能将库存的粮食都拿出来。此事非同小可,朕便是同意了,大武的文武百官还有百姓们,却是不会同意的。”
    高丽使臣朴成义,这些日子里到处钻研,自有人前去提点过他。在万寿节之前,他便已经去信高丽,问了高丽王的意思。

  ☆、289。第289章 所图

高丽王的回信跑死了几匹马,现在终于到了,信上面说为了高丽的子民,愿将皇太子崔浩宇送到大武,学习上国的文化。
    朴成义听了这些好像同意,又好像没有同意的话,终于开口道:“尊贵的皇帝陛下,我王来信,说是仰慕大武的文化,想将皇太子送来学习。”
    “请陛下准许。”
    有了高丽使臣的这番话,接下来启元帝才终于松了口,答应出资帮助高丽。但是却没有答应,直接让高丽使臣带粮食回去。
    他命吏部的侍郎,和高丽使臣一同交往高丽,待弄明白受灾的程度,再拨粮取药运往高丽。
    这一次高丽来朝,所得的赏赐很是不同以往。朴成义站在车前,回头看到后面一车一车的粮食,心情很是有些复杂。
    虽然高丽是很需要粮食,但是直接把赏赐换成了粮食,这是不是有些太小气了点?以往所得的那些金银器物,可绝对比这些粮食要珍贵的多啊。
    很快吏部侍郎来信,但是所需求的粮食,却比高丽使臣索要的要少一大半还要多。结果问了才知道,史部侍郎在高丽呆了几天,便摆出一副贪婪的嘴脸,不停的张口索要财物。
    高丽王为了能要来更多的粮食,便不停的将以往从大武所得的金银,大笔大笔的塞给吏部侍郎。吏部侍郎面上不显,但是暗地里却极为恼火。
    高丽明明有这么多财物,却不肯拿出来去他国买粮,反而厚着脸皮找大武寻求帮助。吏部侍郎使计套出了大笔金银或器物,换成银两送回大武,请皇上准许高丽来买大武的粮食。
    经此,大武是名声得了,以前送出去的东西,也回来了不少,叫百官们心里都舒坦极了。只有高丽虽然度过了灾难,但是从上到下却都苦着一张脸。
    他们的金银财宝啊,都被那个狡诈的大武人,给送回大武去了。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把重要的皇太子也给弄丢了。
    打发了高丽,压制了吐蕃,满朝文武都以一种好心情,迎来了开国初就定下的春种。
    前一天晚上,处理完政务的启元帝,带着一张织机,来到了凤阳宫里。说是要教元歌织布,免的明天在百姓的面前让他们看了笑话。
    至今启元帝都还记得,他第一年登基,主持春种的时候,站在田里无处下手,结果被围观百姓们笑的面红耳赤的事。
    虽然封后之事还没有落实,但是满朝人都知道,皇上对皇贵妃是拿皇后来对待的。因此在决定由皇贵妃,领着后宫妃嫔们织布,便也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此时元歌看着面前的织机,抽了抽嘴角,朝启元帝问道:“皇上当真要教臣妾织布?”
    “皇上你会织布?”难道是她记忆出了差错,在春种时皇帝不仅要耕田插秧,其实还要织布?
    “会、会吧?”启元帝眨了下眼,不是很肯定的说道。他虽然没有织过布,但是却是看过他母后织过,而且为了这次,他特意还去了趟织造司,看人是怎么织的布。
    他当然不是对织布有兴趣,只是他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找一件事,然后同福乐儿一起做。然后她的目光,便会不停的落在他的身上。
    这样一来,他就会有一种,其实她也钟情于他的感觉。就算只是错觉,也能让他的心得到一丝慰藉。
    元歌当然是会织布的,就算每一世里,都只织过那么几回,加起来却不算是生手了。她看着启元帝有些不太肯定的表情,撇了撇嘴道:“若是皇上不会的话,那要怎么教臣妾,还是叫个织娘来吧。”
    启元帝怎么会肯,叫了织娘来,还有他什么事!
    “不必叫织娘,朕织给你看,保证你能学会。”启元帝没有怎么犹豫的道,丝毫没有觉得此事,会损了他帝王的英名。
    说完也不管元歌微妙的表情,直接挥退了伺候的人,然后撩起袍角,便坐到了织机的面前。
    元歌:“。。。。。。”她真是弄不明白,启元帝这样到底是图了什么!
    启元帝等坐下了,才发现有点不知从哪里下手,最后回想了下织娘是怎么织的布,便拿起了木梭串过线,试着开始织布。
    站在一边的元歌看了一会儿后,忍不住开口道:“不能这样,会弄出结来的。”说完心下便一凉,此时的她该是从来没有见过织机,当然也不该知道这样织不对。
    启元帝却是没有多想,笑着改了动作,抬头道:“福乐儿好生聪慧,竟然只是看一看,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果然是心灵手巧。”
    元歌被夸的扯了扯嘴角,淡声道:“皇上过誉了,臣妾不过是动动嘴,哪比的上皇上手巧,竟还会织起布来,满宫的妃嫔都无人会呢。”
    这几句话里的揶揄扑面而来,启元帝挑了挑眉,没有说什么,低下头接着织起了布。不出所料,又笨手笨脚的出了错,将丝线弄的一团糟。
    “说了不是这样了!”元歌不能就这么丢下启元帝离开,站在一边又忍不住的张口提示。她就不明白了,明明是一个聪慧的人,为什么会总是犯同一个错误,声音便忍不住提高了。
    启元帝被人高声呵斥,却忍不住露出了满脸的笑,立刻从善如流的改过来,温声道:“莫急,是这样对吧,朕已经明白了。”等下换一个地方错吧,总是在这里弄错,都将她弄急了。
    这样真好,她一直都在看着他。
    亲自进来换热茶的柳嬷嬷,一抬眼便发现了坐在织机前的,不是自家的主子,却是皇上坐在那里。放下茶盏后,忍不住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嗯,没错,确实是皇上在织布。
    柳嬷嬷进来又出去,织机边的俩人,却没有一个发现她的,叫她忍不住笑了笑。她希望主子,和皇上能一直这样好下去,可别再出什么篓子了。
    她一出来,便对站在门口,朝里面探头探脑的碧影白了一眼,没有好气的道:“学的规矩都忘了不曾,站都站不好?”

  ☆、290。第290章 农妇

碧影听了连忙站直了,讨好的笑了笑,轻声道:“主子和皇上真要好啊,咱们这些伺候的,也都跟着高兴起来了。”
    柳嬷嬷勾了勾嘴角,凉凉的看了一眼碧影,没有理她这句话。她已经从白嬷嬷那里知道,碧影这个丫头对皇上动了心思。
    这不奇怪,宫里但凡长的好一些的宫女,都觉得只要有机会,皇上就一定会看上她们。不过动了心思的人很多,但是有胆量敢做出来的却少。
    碧影这个丫头要是自往死路上走,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亲自出手把她给收拾了。
    元歌同启元帝忙活了好一会儿,但是却只织出了一块巴掌大的布。还松紧不一,紧的地方僵硬的像是过了浆,松的地方一根手指都能穿过去。
    又破又烂的,连乞儿身上的破衣都不如。
    瞪着手上的这块勉强称之为布的东西,元歌抽了抽嘴角,半晌说不出话来。看来就算她织过几回布,却也是刚学没什么区别。
    启元帝拍拍她的手,安慰道:“这已经很不错了,福乐儿头一回织布,就能织出来,是少有的巧手啊。”
    元歌恨不得把这破布扔到他的脸上去!
    启元帝今天晚上没被少瞪,早在之前的时候,他就已经被瞪的浑身发热。此时再也忍不住的哈哈一笑,打横将人抱起往床边走。
    “福乐儿,夜深了,歇了吧。”
    元歌心中气极,面上却是缓缓一笑,抬手搂住了启元帝的脖子,微笑着道:“好,臣妾听皇上的。”如今她的身子,已经习惯了欢好,不会轻易的觉得浑身酸痛了。
    明天,要耕地插秧的,又不是她。
    启元帝晨起的时候,便觉得腰有些不得劲。出了宫后,一开始耕地时还好,但是等他弯下腰插秧的时候,就忍不住面色狰狞了起来。
    “皇上,可是累了,要不要歇会?”
    跟着后面一起插秧的臣子开口关心,启元帝咬牙挤出了几个字:“不用,朕还挺的住。”
    哦,皇上您开心就好。
    开口的臣子看着皇上眼下的青黑,忍不住回头朝李相看去。然后他就看见,李相的眼下也是一片青黑,脸上微微狰狞的表情,和皇上如出一辙。
    臣子:“。。。。。。”皇上年轻正是气血旺盛的时候也就算了,怎么连李相也是一副被掏空了表情?要是他没有记错的庆,李相的夫人此时还怀着身孕啊。
    相府里,小周氏满脸红润的捧着肚子,懒懒的靠在椅子上,让人给她捏腿捶肩。昨天她问过了大夫,女子有孕满四月后,只要小心一些是可以行房的。
    眼见夫君素了这么久,昨天晚上她便贤惠的,好好伺候了他一回。然后她便发现,其实她也是想要的,事毕后觉得很是受用。
    不过为了腹中的孩儿,还是要节制点的好。
    京郊的农舍里,元歌坐在织机前,一身素色的粗布裙衫,看起来像是哪家新婚的小媳妇。在农妇的指点下,她有条有理的织着布。
    最后织出来的布,虽然疏疏密密的,但是却比昨天晚上,同启元帝一起织出来的要好的多。看着像模像样,能拿来用的由,她满意的笑了。
    宫中的妃嫔都跟着来了,但是她们却没能在屋子里织布。而是在门前的控地上,摆满了一张张的织机,就这样在外面织。
    来围观的农妇们,看着这么多漂亮的女子,交头接耳的小声讨论着。觉得果然是皇上啊,竟然有这么多的婆娘,还都长的这么漂亮。
    以妃嫔们的家世,自然也用不着自己织布,此时便让人教着织。不过农妇虽然知道这些人是皇帝的女人,但是教不会一急便会忍不住大声嚷嚷。
    何品慧位居官女子,其性子本身便不温婉,此时被农妇用这样的语气对待,整张脸都沉了下去,觉得自己是被冒犯了。
    “放肆,你以为是在和谁说话!”
    农妇被吓了一跳,不知所措的看了眼面前的女子,喃喃的道:“俺是在和你说话啊,这样织不对,线都毁的不能用了。”
    这农妇的语气虽说不够恭敬,但是却也没有太过无礼。但是在何品慧听来,这农妇就是不够尊敬她,对她太过轻慢了!
    “织错了又怎么样,你竟敢开口训斥于我,简直是对皇室不敬!”
    农妇傻了眼,她再也没有见识,对皇室不敬的严重还是知道的。连忙跪了下来,嘴里求饶道:“妃子娘娘别生气,是俺不好,您骂俺打骂都行,别说奄对皇室不敬。”
    何品慧也没有想对这农妇如何,不过是性子来了,趁机发泄罢了。在宫里的日子过的太憋屈,她谁都不敢得罪,这次出来便有些忘形了。
    此时见农妇服软,便也消了气,开口道:“既然你知错了,那就起来吧。”
    哪知这农妇刚起来,何品慧便听见看过来的另一农妇,小声的嘀咕道:“得意个什么啊,不过是个小老婆,看样子就不得皇帝老爷喜欢。”
    这句话简直是捅了马蜂窝!
    何品慧怒上心头,想也没有想的,便一步跨过去抬手就扇了俩耳光过去。她狠狠的瞪着说话的农妇,心想她在宫中,连个宫女都不敢随意打,出了宫难道连个出言冒犯的农妇也打不得吗?
    清脆的耳光响起,引的所有的人都一起看了过来,位份最高的张容华皱了眉,开口问道:“怎么了,何妹妹为什么动手打人?”
    何品慧被刚刚那句话刺的心窝子都疼,现在打完人回过神,便发现这样的举动很出格。一时又气又急,眼中便泛了起了眼花,哽声道:“张姐姐,这农妇出言不训,说、说妹妹只是个小老婆,也不会得皇上喜欢。”
    张容华一眼扫过去,那多嘴的农妇便扑通一声跪下了。她被打的脸上空白,现在才知道自己说了多么得罪人的话,抖着趴在地上连一句求饶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时孟承徽开口道:“若不是你以势压人,怎么会引来讥讽的言语。妃子娘娘?你还真敢应下这一句啊,我怎不知宫中何时多了一位何妃?”

  ☆、291。第291章 大小之分

在场人当中,张容华位份最高,那她便要负起责任,不能闹出乱子来。见孟承徽出言打压,她不由斜了一眼过去。
    在宫中无论怎么闹都可以,现在出了宫,还这样针锋相对,让这些民妇们看了不是成了笑话吗?
    “孟妹妹不必再说,何妹妹不过一时生恼,才会出言吓唬吓唬人而已,怎么算的上是以势压人?”要是传出去,她们这些妃嫔对民妇以势相压,那些御史还不知道要怎么排揎呢。
    张容华又道:“何妹妹也不必往心里去,同不知事的民妇计较什么,没的失了身份。”
    何品慧福身谢过,才坐了回去。
    跪在地上的农妇还以为没事了,哪知面前却多了一双脚,一抬头便对上了一双淡漠的脸。
    张容华扯了扯嘴角道:“这是哪家的媳妇,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妻贤夫少祸。你出言刻薄毫无女德不说,难道就不怕给夫家惹来祸事吗?”
    刚刚这位农妇牙尖嘴利,此时却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一个劲的跪在地上磕头求饶。
    刚刚这农妇一句小老婆,再一句不得宠,可是将这里的妃嫔们给得罪了遍。此时张容华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开口做好人。
    张容华朝围过来的一众民妇中道:“这是哪家的媳妇,还是快领回去吧。我等确实不是正宫娘娘,但是却也不是你等能出言轻慢的。”
    “但我等不欲给皇上添乱,就饶了她一回。就由这媳妇的婆婆领回去,好好的教导一番吧。”
    一位胖胖的老妇人从人群里挤出来,跪到地上呯呯呯连磕了三个响头,道:“谢贵人不怪罪,妇人这就将这败家的婆娘带回去好好教训。”
    “去吧。”张容华挥了挥手。
    老妇人立刻一把揪起,瘫软在地上的儿媳妇,像是拖牲口一样的拉着往回走,一边走还一边狠狠的骂着。
    “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早先我就说了,你这张嘴早晚要惹祸。看吧看吧,要不是贵人大度,咱一家子都要给你连累了!”
    “再不改的话,老娘就让铁树休了你这个祸害!以后谁家都不敢要你!”
    张容华听了嘴角微微翘了翘,便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开始按着农妇所教的织布。
    坐在里面的元歌,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这样的事,当然不用她立刻出面处置。不过她没有想到,张容华的行事手段当真是不错,像是一位可交之人。
    元歌起身走到屋外,一众人立刻请安问好。她道了免礼后,朝张容华道:“你做的很好,没有仗势欺人,也不曾堕了皇室的颜面,回去后本宫会为你请封位份。”
    刚刚张容华还心怀忐忑,此时听到这番话,立刻露出一抹笑容,恭敬的回道:“婢妾时时刻刻记着娘娘的教导,为人要恭谦,不得有傲慢娇奢之态。这些都是娘娘的功劳,婢妾不敢居功。”
    元歌心中微诧,但是却还是点头笑道:“这些说的容易,但是却少有人做的到,你能做到便是你的好处,贵人之位你当的起!”
    张容华欣喜的连忙谢恩,这下她算是有些明白,这位皇贵妃到底是怎样的人了。从她此番的举动来看,是个不喜人挑事的性子。
    之前皇贵妃除了惩治了几个挑事的,平时日里再没有动手打压过她们。虽然她们连皇上的面也见不着,根本不用打压,但是这位皇贵妃娘娘显然是个好说话的。
    张容华想起来,最初皇贵妃一进宫,她就是起了投效的心思。此次皇贵妃出言要替她请封,日后只要她不做糊涂事,就是皇贵妃那一边的人了。
    “婢妾谢过娘娘,定不敢忘记娘娘的教诲。”张容华深深的福下身,语气恭敬的说道。
    元歌转而对其他人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皇上出宫亲自为天下黎明百姓做表率,而你们跟着出来可别做出丢人现眼的事来。”
    “如若谁不肯待在这,那便同本宫说一声,立时便有车马送她回宫去!”
    这要是被送回去,那不是立刻便要被去了位份,降为宫女了。听到这话的妃嫔们,再不敢做张做乔,都老老实实的学起织布来。
    元歌扫了孟承徽和那个叫何品慧的官女子,直看的她们低下了头,才施施然的转身回到了屋子里。
    元歌离开后,一行人都嫉妒不已的看着张容华,不明白她只是说了几句漂亮话而已,竟然就得了皇贵妃的青眼,要荣升从五品的贵人之位了。
    旁边不知道情况的,只当这一位娘娘,就是皇帝的大老婆,一个个又小声的说起了悄悄话。
    “看到了没,那才是正头娘子的做派,这些娘娘都得给她行礼哩。”
    “就是就是,瞧瞧这说话的样子,就知道她是大的。本什么宫来的,听着就是气派人!”
    “那个叫本宫,肯定是正宫娘娘才能这样说话!”
    听到这些话的宁承则,很想告诉这些无知的蠢妇,皇贵妃虽然贵重,且还带了个皇字,但是也只是众多妃子中的一个,才不是什么正宫娘娘。
    不过最终她还是没有说什么,其实刚刚她也想说一说那个官女子,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毕竟她可是得到消息,此次她们来这里织布,不仅不准带宫女伺候,周边还有史官的人。
    若是言行不当,那可是要被载入史册的。
    史记:启元六年春三月初一,帝主持春种之礼,于田间务农,虽累却不肯休憩,直至夕阳落山,才起身离开了田地。
    启元帝趴在车里,轻轻捶着腰背,转过头脸色发青的道:“福乐儿,好福乐儿,快帮朕捏一捏,朕的腰快要断了!”
    元歌坐着不动,挑眉道:“臣妾不善此道,怕捏坏了皇上,还是叫人来伺候吧。”
    启元帝忽然便想起了,昨天夜里她露出的那抹微笑,还有之后的种种顺从,瞬间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你。。。。。。”他支起身,将人一把拉倒压住,轻叹着道:“又捉弄朕?嗯?你是不是早就算好了。”

  ☆、292。第292章 有可能嘛

启元帝可不想被史官记一笔,说他不过务了一天农,就累的连腰都直不起了,因此便不肯叫人来伺候。所以就死皮赖脸的缠着元歌,非要她替他捶腰。
    看着启元帝被晒的有些发红的脸,元歌有些心软,又不想和他纠缠,就点头道:“臣妾哪敢捉弄皇上,皇上既不肯叫人伺候,那臣妾便替皇上捶捏吧。”
    “还请皇上翻个身,容臣妾起来。”
    “嗯。”启元帝看了她一会,顺从的翻了个身,不再压着人。不过在趴好后,却一直盯着跪坐在身侧,挽着袖子替他捶背的人。
    元歌被盯的有些不自在,一低头便迎上启元帝专注而又执着的目光。她轻咬了下唇,主动的打开话匣子,开口道:“皇上,今天容华张氏行事妥当,臣妾以为当赏。”
    启元帝被捏的松快了很多,心里面又觉得很熨贴,闻言勾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