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娘娘不想活-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便把你手上的那东西一并带走!
刘义没能看出自家主子眼神的意思,热泪盈眶的应了一声,便将东西放到了案桌上空着的地方。然后再谢恩,才退了出去。
启元帝:“。。。。。。”蠢货!
元歌才不管启元帝,那有些僵硬的笑脸,浅浅的笑着道:“皇上,冬日寒凉,臣妾听闻锦雀煲汤,可以暖肺温脾,便特意为皇上准备了这道锦雀汤。”
“皇上快趁热喝了吧。”
启元帝闻言便有些狐疑了起来,她明言说了这是什么汤,好像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啊。是他想的太过分了,竟怀疑起她的用心吗?
“既、既然这样好,那福乐儿便陪朕一道用吧!”启元帝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她的脸色,又怕她不高兴,用商量的语气道:“这样好的汤,朕怎么一人独享,福乐儿也尝一尝吧。”
元歌迎着启元帝的目光,缓缓的点了点头,笑着道:“既然皇上这样说,那臣妾便不客气了。”
竟然还真同意了!
启元帝顿时喜上心头,嘴角含笑眉间荡漾。这次她不是来捉弄他,而是真的来关心他的身体!
“福乐儿真是有心了。”他忍不住温声轻笑,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欢快的气息。简直像是吃了鲜鱼的凤喵儿,恨不能摇摇尾巴,来表示内心的喜悦。
“皇上喜欢就好。”元歌没有办法露出关心爱慕的目光,便只得状若娇羞的垂下了头。
俩人相携一同坐下,元歌在启元帝的微微忐忑的目光下,拿起调羹将一勺浓香的汤,缓缓的送进了嘴里,然后咽了下去。
“嗯,味道极好,皇上还不快尝尝?”
这下启元帝是彻底放了心,立刻便亲自动手,盛出一碗汤喝了起来。
“嗯,果然很不错。”他一边喝一边问道:“这是什么锦雀炖的汤?”便是不容易得,也要想办法弄一些来养着。
福乐儿怕冷怯寒,这样的补汤该多喝一些。
元歌放下手中的调羹,看着启元帝喝的没有丝毫犹豫,面带微笑张口便道:“这种锦雀叫做五色锦雀。”
“怎么样?皇上可还喜欢?”
启元帝点头,刚想说喜欢,却反应过来刚刚听到的话。
五、五色锦雀?
噗!
☆、261。第261章 一起背锅
见启元帝被呛的连连闷咳嗽,元歌微微蹙眉道:“皇上这是怎么了?怎的这样不小心?”说完便关心的靠过去,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背。
启元帝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后,看着碗里的汤,脸上的表情难以形容。他在心中斟酌了一番,小心措辞的问道:“怎么突然想起用五色锦雀来炖汤?”
是谁故意在福乐儿面前说了什么,才引的她如此行事吗?是想败坏她的名声?想到这里,启元帝脸便是一沉,这样的不安好心的人,他定然要重惩一番!
见启元帝沉下脸,元歌也并没有动容,只是平静的道:“眼见过了元宵,皇上又该忙碌起来,这身子可不得好好补补?”
“臣妾曾在一本古书上看过,五色锦雀很是滋补,正好珍兽苑有,臣妾便让膳房料理之后,就呈到皇上面前,希望能让皇上身子更健壮一些。”
启元帝听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她这份为他的心意,他当然是动感又心喜,只是福乐儿她到底知不知道,这五色锦雀是番邦贡上来的祥瑞啊。
此事可大可小,闹的严重了,便要上升到俩邦交好的诚意上去。
“福乐儿,这五色锦雀不仅稀少,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不凡。你的心意朕领了,但是以后可切莫再这样做了。”启元帝不得不正色叮嘱道。
元歌还当启元帝便是不怒,也要摆个脸色生生气,现在见她婉言相劝,愣了一愣便从善如流的点头,表示以后不会再这样做。
见她脸色平静,启元帝还有些怕她生气,又道:“福乐儿,朕不是怪你,只是。。。。。。”
“臣妾明白。”元歌不想听启元帝说样暖心的话,直接站起身,福礼道:“臣妾做错了事,皇上不仅不怪,还温婉相劝,臣妾明白皇上的意思。”
“不过事情都已经做下了,便不要浪费,皇上还是将这汤用了吧!”
这话有道理,启元帝犹豫了一瞬间,便点头道:“倒是这个理,那朕便奢侈一回。”
“这算什么奢侈?”元歌笑着道:“再好再珍贵的东西,也比不上皇上的龙体重要。天底下的珍奇之物,皇上都有资格享用。”
启元帝时常听人说恭维的话,但是此时听心爱之人,说出这样推崇之语,脸颊上都不由泛起了一点红。他有些不自在的干咳了一声,接着喝起碗里的汤。
嗯,五色锦雀如此珍贵,怪不得味道如此醇香。
凤阳宫的膳房里,庞太监看着脚边,闻香而来的凤喵儿,不由好好的打量了一番。不像啊,那五色锦雀身形不小,比一只长成的公鸡还要大,怎么就被这么个小东西给咬死了?
五色锦雀送过来的时候,庞太监一眼就看出来,那脖子上的伤,是被兽类咬断脖颈。想来想去,凤阳宫里也只有一只凤喵儿,可是这么小只的东西,真的有这样凶悍的本事吗?
之前偶尔拿来的鸟雀兔蛇,都是大冬天里找不到食,才能落到这只小猫儿的嘴里,怎的连五色锦雀也不敌这才长成的小猫?
“喵!”竟然还不上贡,愚蠢的人类!
见猫等的急了,庞太监连忙拿出好吃的招待,凤喵儿吃饱了后,才悠闲的摇着尾巴离开了。他在心里叹道,人不可貌像,猫也是一样的吧。
不知不觉中,凤喵儿在凤阳宫一众宫女太监中,突然就深不可测起来。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渐渐的都开始叫它喵小主。
从前人人都知道,凤阳宫的皇贵妃娘娘,养了一只能说会道的鹦鹉。不过后来再也没听见消息,只当是死了或是失了宠。
不过现在又知道凤阳宫里,现在多了一只猫。皇上不仅为其取了名,还御笔亲自写了下来,让人制成轻巧的牌子挂在了脖颈之上。
喵小主这个叫法,很快满宫人都知道了。有人暗地里嘲讽,皇贵妃果然是皇贵妃,连养只宠物也身份不凡,恐怕比她们这些正经的小主还要贵重。
这样的酸话,元歌很快便知道了,她也只是浅浅一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些人坐了半年的冷板凳,说说酸话也是正常。
这些人刚刚进宫时,还敢传她的流言,如今也学会了话里藏话,不再明着说她的不是了。一开始她们还互相针对,如今到是同气连枝起来,好的像是一家的亲姐妹,而她则被视为共同的敌人。
虽然再是卑微的人都不能小窥,元歌却明白,这些人眼下都不值一提,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实是这些人的家世,不过中等或者偏下,并没有多少能力来改变眼下的状态。
如今她担心的事有二,一是小周氏腹中的孩子,再是小小身子,却已经有了猫宝宝的凤喵儿。
小周氏还好,年宴时有她照顾,在宫中并没有吃什么苦,好好的进宫好好的回府,如今已经满了三个月,消息都已经传出去了。
而凤喵儿不是大武所有的种类,而是由缅甸圣猫,同波斯猫交混而出的。凤喵儿虽然同别的猫儿一样,都是在四个月大时发了情,但是此时便有了猫宝宝当真让人悬着心。
猫儿同人也不一样,人会好好休息,可是猫儿却依然上蹿下跳爬窗跳墙的。看了几回后,元歌紧张的简直想将凤喵儿拴起来。
“主子不用担心,猫儿天性如此,不会有事的。”柳嬷嬷好笑的劝道:“等喵小主身子沉了,它跳不起来了,也就没事了。”
元歌虽然担心,但也不能真的将凤喵儿绑起来,便只得随它去了。不过从前随它乱跑,现在却让俩个三等宫女,跟在它后面。
这样一来,越发坐实了喵小主的名头,没见那些小主连宫女都只有一个么。
在元宵这一天,元歌听到一个消息,那便有人在打听五色锦雀的事。不过珍兽苑的领事太监记她的恩,但凡有人来打听,都没有将五色锦雀的事推到她的头上,只是说五色锦雀给皇上炖了汤。
有本事,你去问皇上呀!
☆、262。第262章 元宵灯会
启元帝发现,这俩天来求见的臣子,都用一种宽容而又欣慰的目光看他。不明所以的他,让人查了之后才知道,虽然他吃了五色锦雀,百官们却没有一个当回事的。
之前的启元帝,在百官的心中,虽然行事有些稚嫩,但是可算是完美无缺。不重色不贪名,但是这些臣子,怕的却就是这样的皇上。
为人臣子,他们自然都希望上面有一个宽宏大量的皇上。但是皇上年纪轻轻,便极为沉的住气,叫他们一众人心里直打鼓,就怕惹怒了龙颜也不自知。
现在好了,皇上竟然是个重口腹之欲的人,叫他们都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什么?五色锦雀意义非凡?根本不是事,不是还有三只么,该多养一些才是,皇上吃了心情好,他们也能轻松点不是。
哭笑不得的启元帝,发现这件事过后,百官们竟对他亲切了不少。在心里想了想后,他便决定继续让人以为他是个重口腹之欲的人。
元宵这一天,接到皇上密令的李青志,脸色不由沉重了起来。因为皇上说,今天晚上他要带着元歌,去相府里做客。
他想劝皇上这样很危险,但是最终还是闭嘴没开口。他的妻子小周氏,现在没事就念叨由她一手养大的三个女儿。
只是长女次女新嫁,总是回娘家不太好。如今皇上要过府为客,定然是带着小女儿的。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好歹也能安慰她一番。
决定后,李青志便花了大价钱,采买了极为难得的乳鸽,打算好好招待下要来的皇上。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带着他女儿来了后,用了晚膳,便将人拐到街上去了。
元歌戴着帏帽,面纱下的神情还呆怔着。今是宫中有小宴,招待皇室宗亲。但是她不过是出面坐了一会儿,便被启元帝派来的人叫回了凤阳宫。
等着她的,是已经换了常服,脸上还贴着山羊胡的启元帝。他手中还拿着一把折扇,哗的一声打开后,笑盈盈的看着她。
忍了忍,她还是口把心里想问的话,给问了出来。
“皇上,您不冷吗?”
启元帝这才意识到,拿着一把扇子有些不妥。干脆的将扇子抛到一边,他走过来将她推到梳妆镜前坐下,对着镜中的她道:“今天老爷带夫人去看花灯可好?”
此时的元歌,梳了妇人的发髻,被启元帝挽着手,在满满都是人的街道上行走。
“福、夫人,你喜欢什么样的灯,为夫去替你取来。”启元帝也没有看逛过灯会,声音里有着明显的兴奋。他看过的话本里,有一本说的便是一对青年男女,在花灯会上定了情。
他和福乐儿已经同夫妻一般,虽然用不着再定情,但是能增进感情也是好的。而且花灯会这样热闹,福乐儿一定会喜欢的。
元歌听出启元帝语气里的跃跃欲试,嘴角不由轻轻抽了一下。抬眼看到街道俩旁,都是挂满了各式各样花灯的摊位,她并没有觉得稀奇,而是抬脚靠近了启元帝的身边,低声对他问了一句话。
“您出来了,宫中等会该怎么办?”这可不是平时,到了时辰启元帝就要登上城楼,点燃特制的巨大花灯,对着城楼下的百姓们说一些吉祥话,与民同乐。
呵呵,这一位现在拉着她去猜灯谜,不像一位九五之尊的皇上,到像是哪家的年轻公子。
启元帝揽住她的腰,也用同样轻的声音道:“不必担心,宫中自有人代替,不会出乱子的。”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有许许多多的替身。
那些叔伯兄弟总以为能弄死他的时候,其实死的都是特意培养出来的替身。
元歌一听之下也明白了,不过谁担心了?她只是担心出了什么事,自己会被连累。眼下不看到小周氏这一胎尘埃落定,她是舍不得死心,也舍不得死的。
街上虽然挤的满人是,但是元歌却不用担心自己被挤到,她同启元帝的身边,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卫护。无论怎么挤,都不会有人能挤进来的。
此时启元帝又问道:“怎么样?你想好了想要什么样的灯了吗?”
元歌无奈,只得随手指了一个摊位上,一只看起来还算精致的蝴蝶花灯。她虽然的确少出门,但是也不至于也连花灯会都没有来过。
不过那时她身子不好,不能久行,都只是坐在酒楼的窗前赏灯罢了。
启元帝抬眼看了看,立刻便拉着她,往那摊位上走去。没有意外的,他猜出了灯上的谜面,那盏蝴蝶样式的灯,便送到了元歌的手里。
俩人也不在同一摊位上久留,而是一家只取一盏灯。一连换了十余家,启元帝每每都能一语猜中灯上写着的谜面。
灯自然不用俩人亲自拿,启元帝又猜出一道谜面后,拿过灯笑着道:“这些谜面虽然有些趣味,但是却一点难度都没有。”
这些谜面,都是摊主自己出的题,或是请了人来作的。听到启元帝这样说也不生气,和气的笑笑道:“公子高才,自然觉得不难。”
这时边上传来一道年轻的声音道:“公子若是觉得此处题目容易,不如去沧海楼那里。那里搭了一个台子,说是谁能过五关斩六将,猜出七七四十九道题目,便能拿到一只灯王,且还有白银千两呢!”
元歌回头去看,便看到一位身着青衫的男子,见她和启元帝看过去,便朝这边微微点了下头。
启元帝笑着道:“多谢兄台,小弟这便带着内子前去看一看,说不定真有能幸拿到那只灯王。”
离开那摊位后,元歌不禁好奇的看着启元帝的侧脸。这一世她看过启元帝,很多从前没有表现出来的样子。这样熟练的同人寒暄,仿佛真是一普通书生的模样,让她有些惊讶。
启元帝察觉到她的视线,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低下头轻声道:“这有什么难,话本子里面都写了啊。”
“福乐儿,刚刚一直都是朕在猜,等一下你也来试试如何?”
☆、263。第263章 沧海楼
对于这个,元歌确实没有兴趣,未免启元帝纠缠,她直接抬手揉了揉额头。她放缓声音,用仿佛有些虚弱的语气道:“不必了,猜来猜去伤神的很,这街上有些嘈杂,已经有些头疼了。”
启元帝脸上的兴奋瞬间就没了,语带自责的道:“都是我不好,竟然没有顾忌到你。找个地方坐一坐,若是你觉得无趣,那便回宫吧。”
隔着帏帽,元歌看着启元帝好一会儿,才点头道:“那便找个地坐一会儿吧,待会再去沧海楼。”不过她就是担心,这个时候到处都已经坐满了人。若不提前预定好位置,跑断腿都不一定能找到地方歇脚。
启元帝听了神秘一笑,道:“不用等会再去,咱们现在直接去沧海楼就是了。”迎着她疑惑的视线,他微微有些自得的低声笑道:“沧海楼,是我的私产。”
元歌还是头一回听说,身为皇帝竟然还会有私产的,他有那些塞的满是珍奇宝物的私库,竟然还要在宫外置私产,这不是与民争利么?
难怪刚刚听那年轻男子说起沧海楼,他脸上的神色带着一抹微微的得意。
到了沧海楼,随行的刘义直接叫来了掌柜,附耳同他说了一句话,然后他们一行人,便被恭恭敬敬的迎到了顶楼的雅阁里。
元歌坐下来后,本不欲详问,启元帝却自发解释道:“这是世祖帝传下来的做法,我父皇在位时,经营的是一家叫做文澜馆的书社。”
“此举意在吸引文人才子,看看其中可有得用之人,再来就是掌控消息。”
比如那次福乐儿声誉为人所诟病,他立刻利用沧海楼的特殊,在文人当中建立了母慈女孝的说法。这些人作诗写词,传来传去便成了一段佳话。
意外听到这个秘密,元歌几乎想把刚刚摘下的帏帽,给再一次戴起来。启元帝这样知无不言的态度,当真叫她有些不能适应。
“那现在文澜馆呢?”她随口问道。
“文澜馆已经消失了,在我父皇驾崩后。”启元帝淡淡的笑道:“等我甍了后,沧海楼也会很快不见的,然后京中很快就会出现另一个‘沧海楼’。”
元歌没想到会听到这个结果,愣了一会儿,好像想起来了什么。她初学诗文书写的时候,曾经听人说过,京中曾经有一家文人才子极为推崇的书社。
但是那家书社在先帝驾崩后,便立刻取下了门上了牌匾。其馆主在门前痛哭,惋惜先帝的离去,引的无数文人才子写诗悲叹,让先帝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元歌虽然不出门,但是也知道沧海楼的,不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士子,都以都在沧海楼有一席之地,而感到荣幸。
正在这时,突然外面传来吵杂的声音,有一个年轻的男子高声怒道:“你们这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刚刚小爷来,就说没有雅阁。现在怎么领着人上来,把这最好的一间给了旁人?”
启元帝刚皱起起眉,刘义便找算出去闹事的人打发走,不过却被叫住了。
“让旁人去。”此处人多嘴杂,不乏一些权贵宗室中人,刘义虽然贴了胡子,但是也有可能被人认出来。尤其他的声音,同寻常男子终究是不同,容易被人猜出来历。
刘义听了便走到门边,隔着门朝外面的护卫低声道:“将那些人打发走,他们扰了老爷的清静。”
“是。”
不一会儿后,外面的声音便彻底消失了,恐怕是强行将人撵了出去。不过那人就算有来头,恐怕也比不上这沧海楼幕后之主来的大。
沧海楼前,被人狼狈丢出来的年轻男子,在众多文人的鄙视中,一无所觉的站着骂了好半天。然后毫无气度的呸了一声,才骂骂咧咧的带着人走了。
待身后的讥笑声远去后,年轻男子脸上的轻浮散去,沉下脸低声对身边的人吩咐道:“让人在门口守着,待那群人出来的时候,远远的缀着,看他们往哪个方向去。”
“是,世子爷。”
这年轻男子虽是世子,不过伯世子。虽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是却也是宗室中人。他曾经远远的见到过几次皇上,刚刚便看到了那一行人当中的男子,便觉得很是面熟。
他本来以为是哪家的世子,正想找个名头贴上去交个好,但是在走到那一层,看到门口的护卫时,脑子一下便醒悟了过来。
这些的作态,同宫中的护卫极像,本来还只是三分怀疑,但是在那护卫毫不客气的对他动手,他便有六分把所握,那里面的人便是当今圣上了。
不用亲眼看着他们进皇宫,只要看到他们往皇宫的方向回去,那么他便有十分把握了!
没想到皇上也是同道中人啊,元宵佳节携美同游。就是不知道戴着帏帽的那名女子,是不是传闻中,独得圣宠的李皇贵妃了。
沧海楼里,掌柜亲自奉来了几盏天工夺巧的灯,其中有俩盏甚至是琉璃灯。便是没有点燃,也熠熠生辉夺人眼目。
然后还有一张花笺,上面写的是沧海猜灯谜的最后一题。此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唯有答的最精采的人,才能获胜。
元歌眼睛都没有往上扫一眼,如今她最讨厌的事,除了同启元帝虚于委蛇外,便是这样耗损心神之事了。既然有幸出宫走走,她为何要去看这要费脑子的事。
启元帝见她兴致缺缺,便将那谜面放到了一边,转而同她说起了越皇室从前的事。世祖帝是他们越皇室的荣耀,后世子孙提起,个个都面带骄傲,启元帝也不例外。
元歌撇了撇嘴,打断了他的话,道:“我一个女子,这些建国立业之事听来枯燥无味,不若说一说世祖帝的那位长公主。”
“长公主啊。。。。。”
元歌发现,她在提到长公主的时候,启元帝的目光陡然锐利了起来。难道这样长公主,有什么奇特之处?听闻这样位长公主极为得宠,曾自行择嫁出一位驸马,但是驸马去了后,却养起了面首。
☆、264。第264章 面首
先帝宠爱的朋安历城俩位公主,暗地里有没有养面首,元歌虽然不清楚,但是至少明面上是没有的。大武历代公主都很尊贵,但是就算有传闻养了面首,那也只是传闻而已。
唯有世祖帝的长公主,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有人说起长公主养了多少多少面首。那位长公主一生,都活的极其肆意,便是异母弟弟登位后,也对她恭恭敬敬。
迎着元歌好奇的目光,启元帝难掩无奈笑了笑,轻声笑道:“那些不过是传闻而已,祖姑母她没有养过什么面首,一个都没有。”
“一个都没有?”元歌说不出的失望,前俩天冷的厉害,她只窝在寝殿中看一些野史话本。其中有一本,便叫做《公主令》,说的便是那位长公主,同一位世间少有美男子的感情故事。
启元帝肯定点头:“一个都没有。”事实上,大武历代公主,只有这一位没有养面首,至与其他的么基本都养了,只是有多有少罢了。
公主之尊天家血脉,养些面首又有何不可?若是他有女儿,也不会限制她的。
元歌觉得几世里都活的憋屈,所以在看到那位长公主的活法时,心中都舒畅了许多。没成想她看的那些,竟然都不是真的。
她有些不甘心的道:“当真一个都没有?皇上莫不是替长公主掩盖,还是隔的太久,皇上也不明其中真相?”
“真没有啊。”若是别的,启元帝还不敢肯定,唯有这位祖姑母的事,历代皇帝可都是知道的。其实他也是很好奇的,以那祖姑母的势力,别说是养面首了,她就是看哪个皇帝不顺眼,想换一位都简单的很。
怎么偏偏这面首之事,传了这么些年,竟然还传的这样有鼻子有眼睛的?
元歌失落的叹了一声,果然世间女子便是长公主之尊,也不可能活的那样肆意逍遥。
启元帝立刻警觉的起来,正色问道:“怎么祖姑母没有养面首,福乐儿看起来很是失望?”
“哦。”元歌无精打采的道:“只是觉得有些无趣罢了,原来话本子上说的都是假的。”
同样喜欢看话本子的启元帝,清了清嗓子道:“那些话本子都是那些读书人臆想出来的事,看着打发时光也就罢了,当不得真。”
元歌点点头,但是面上已经没有了刚刚的精神头,整个人看起来,都有些恹恹的。启元帝正想说点什么,来哄她开心,却见她抬起头朝他问了一句话。
“若是以后臣妾生下了一位皇女,若是她养了面首,皇上会不会发怒?”
“当然不会!”启元帝斩钉截铁的道:“朕怎么会对女儿生气,她就是养个百来位面首,也不会说她一句。”不过为什么一直纠结面首的事?
话音刚落,元歌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她就是再重生几百世,也没有福气过的那样肆意,但是她的女儿可以啊。她的女儿身为公主,养养面首活的肆意,她也算是替自己完成了心愿。
启元帝眯起了眼,心想他的福乐儿,该不会是也想养面首吧。若是可以,他甚至愿意将日月星辰捧到她的面前,但是养面首绝不可能!
难道他对她不好吗?为什么她会想养面首?他的心里很委屈。
俩人没等到猜谜结束,便要准备回去了。若是回去的晚了,再开宫门就太惹人注目了。
但是临出门的时候,元歌听到头顶上传来一道声音,那个声音道:“皇上,楼外面有人守着,正是之前那闹事人的下人,好像是一位世子。”
元歌皱起了眉,她不怕那位世子找茬,就怕那世子是认出了启元帝,故意让人等在那里。
启元帝握着她的手,安抚道:“无事,不会有人看出来的。”说完便扫了刘义一眼。
刘义躬身出去后,很快便回来,恭敬的道:“事情已经办妥了,一刻钟后,沧海楼里会走出三波人,守在那里的人不会看出来的。”
“嗯。”启元帝回头笑道:“如何?说了不会被看出来的吧。”
走出沧海楼时,门前停着一辆普通的马车,元歌登上马的时候,发现四周似乎有人在看着自己。她不由抬头四顾,然后看到了一位戴着鬼面具的年轻男子。
他正看着这边。
抿了抿唇,她搭着启元帝的手,最终收回视线,然后弯腰进到了马车里面。
大约是偶然看过来的吧。
启元帝也察觉到了那道视线,拧着眉快速的跳进了马车里,吩咐人绕城一圈再回宫。
马车离开后,鬼面男了揭下面具,露出气质不凡的面貌,低声道:“奇了,刚刚点灯有一个,现在这里又有一个,哪个才是真的?”
身后有人高声喊道:“兄台总算来了,某还当兄台不会再来了。”
“怎么会?”拿着面具转过身,他笑意满面的道:“既然说了会来,那就一定会来,大丈夫若言而无信,何以立足于天地之间。”
“哈哈哈,兄台果然大胸襟不是凡人。”
来人的同伴,插话道:“在下姓何,敢问这位兄台是姓谁名谁。”
来人忙为友人介绍道:“这位是yue公子,为人豪爽仗义,上次多亏了他解围,我才不曾在众人面前丢尽脸面。”
“yue?哪个yue?”友人面露疑惑,要知道,越可是皇家姓氏。
拿着鬼面的年轻男了,扭头看了一眼刚刚停着马车的地方,转过头来粲然一笑,语气缓缓的道:“在下姓岳,丘山岳。”
“原来是岳兄。”
回宫后,俩人洗漱后便睡下了。除了觉得有些累外,还因为明天有使臣来朝。别的使臣还好说,但是波斯国的新王,却要献上波斯的诚不得不重视。
元歌本以为没有自己的事,最多在赐宴时,陪坐在一边就是了。没成想几世里都没有出现过的人,却来到了大武,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波斯新王的同胞妹妹,同使臣一起来到了大武,说是仰慕大武的天子,愿以身侍君。
☆、265。第265章 波斯公主
这位来朝的波斯公主,名为安萨里伊宾,她高鼻深目浓眉大眼,肤白貌美腰纤丰腴。其发色也同大武女子不同,浅褐色的发,微微卷曲着,再加上一身异域的裙装,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这位安萨里公主,说话时微微带着一点异国腔调,初听时有些别扭,听久了却别有一番风味。此时她落落大方的站在殿中,目光丝毫没有收敛的看向上首的启元帝。
“尊敬的天子陛下你好,我是波斯最美的女子,和我王流着一样的血,名为安萨里伊宾。不过尊贵的陛下,可以同王兄一样称呼我为安萨里。”说完上身微倾,右手扶在左胸上,行了异国礼。
启元帝神情淡漠,开口道:“欢迎安萨里公主来到大武,朕恭贺波斯新王那凯斯登位,相信他一定会和居鲁士先王一样,同大武结下良好的友谊。”
安萨里公主的目光热情的盯着启元帝,同时嘴里道:“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