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娘娘不想活-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
元歌眨了去眼中的水光,凝视的启元帝的双眼,仿佛用尽一生的力气恳求道:“我不求李家昌盛不绝,我不求李家有权有势,只愿家人福寿绵长。”
启元帝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心想这算什么心愿。便是他不出手护着李家,凭着李青志的本事,李家不说有三代富贵,至少有一世荣华。
但是紧接着,他品出这份心愿的本意,和她说这句话时的露出来的悲哀,才发觉出这个心愿,是有多么的难达成。
眼下他与李青志,似乎都在相互试探之中。但是他们这种人,从来不会把事情的转机,寄望在别人的手掌之下。他不会因为李青志,是自己心上人的父亲,便会相信李青志不会揽握大权。
而李青志,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珍重福乐儿,便会觉得他会放过李家。
便是撇开这些,谁又能保证,李家人都会好好的过完这一辈子呢?
见启元帝沉默不语,元歌轻笑了一声,嘲讽自己真是太天真了,难道被启元帝这些日子里的百依百顺给迷惑了吗?
凭什么就觉得他会愿意为了她,而对放李家人一马呢?而且就算启元帝应下了,她难道真的能相信他吗?
启元帝处在他的位置,根本就不可能后退。
“是臣妾不该说这样的话,皇上便也当做没有听到吧,是臣妾妄想了。”元歌收回视线,轻喃道。
启元帝一愣,连忙道:“不是,你这个心愿,我当然是允许的。我也希望福乐儿的家人,都能够一生顺遂寿尽而寝。。。。。。”
刘义早就在启元帝的示意下,远远的退开了,此时听到有人过来了,才上前一步轻咳一声提醒道:“皇上,娘娘,人来了。”
来的是翠浓和绿央。
翠浓怕绿央路上过来这边,高兴的嚷出声,让人听出什么端倪,没有将事情直接说出来。连拉带哄的将绿央带到采荷居,还不太乐意的直嘀咕。
翠浓好笑的瞥了绿央一眼,心想等会见到人,这个丫头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了。
“绿央,你瞧瞧前面。”
前面?绿央抬头看到了一个男人,一个满面大胡子的男人。她茫然的啊了一声,不明白翠浓带她来这边,指着一个大胡子男人给她看是什么意思。
不对,前面还有别人,一个高高的男人,身边还有一个年轻娇小的女子。
她能感觉到,她正静静的看着这边。
绿央愣愣的往前走了几步,觉得这人熟悉极了,却怎么也不敢相信,她想见的那个人会出现在这里。
“是。。。。。。小姐吗?”
元歌静静的站在那里,没有点头也没有出声,但是绿央却忽然哭了出来。
“是小姐!”
绿央此时已经能看清元歌的面容,激动的跨步冲过来,接着便飞快的扑了上来。她本以为自己会抱到小姐,没想到却抱了个空。
启元帝揽住元歌的腰,将她抱到了另一侧,不打算让她再和另一个丫鬟亲近。那一个好歹有点分寸,这一个却是直接要搂着人哭。
没抱到人的绿央委屈极了,眼巴巴的看着元歌,小声喊道:“小姐。。。。。。”
元歌没忍住,被绿央那可怜巴巴的表情,给逗的一下子笑了起来。
“小姐。”绿央又哀怨的喊了一声,但是脸上却是满满的笑意。
启元帝眼见身边人的心思和目兴,瞬间就从他的身上转开,又是憋屈又是暗恼。不过想到难得出宫,见到她喜欢的人,能让她这么高兴,便又把一切想法都压了下去。
不过,等回宫以后,他必要让她的眼光,一直都停留在他的身上!
启元帝眯着眼,在心中暗暗想道。
是的,这一次出宫,启元帝发现,他在她心中的地位,远比他想像的还要低。要是再不采取行动,别说得到她的心了,说不定他要是忙于政务,隔一段时日不去凤阳宫,她就会忘记他的脸长什么样了。
俩个新郎被灌的满脸发红的时候,送嫁的吉时也终于到了。李青志连忙出面,将俩个女婿给捞了出来,就怕再晚一小会,这俩个女婿就爬不上马背了。
俩个新郎见到了俩个一模一样的新娘,还当自己是已经喝醉,眼都已经开始发花了。
闹了一通后,元壁红着眼,将俩个姐姐依次背出家门,送到了来迎的花轿上。
送嫁的鞭炮响了起来,一片喜乐声中,有孩童唱着嫁女的歌谣。
李家有女初长成,闺阁梳妆等郎来。
一步踏出自家门,俩步踏进夫家槛。
哎呀哎哟哟,哎呀哎哎哟,哎呀哎呀哎哟~
莫回头呀莫回头,自此就是别家妇~
心难舍呀情难留,自此拜别亲爹娘~
送嫁的媒婆站轿前,掀起轿帘,高声喊道:“新娘子出阁喽!”
“哭!”
坐在轿中的元诗瞬间就眼泪就掉了下来,轻轻的哽咽了起来。元词就不那么讲究了,立刻就咧嘴哭了起来,看样子就想从轿子里出来。
☆、248。第248章 喜气临门
媒婆吓了一跳,壮健的身子堵在轿前,不让元词真这样从轿子里出来了。
李青志携着小周氏站在门前,手中捧着一盆水,按例要在此时将水泼出去,代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被人催了好几次后,李青志青着脸把盆塞到了身后的莫安手里。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扬声道:“我李青志的女儿,嫁出去了也是我的骨肉。”
俩个新郎对视了一眼,都明白这个岳父的意思,齐齐撩起袍角跪下来道:“岳父放心,小婿必然好生对待妻子,不敢有一丝轻慢。”
元词平日里不如姐姐得父亲看重,此时听了李青志的话,又是一阵抽噎,带着哭腔喊道:“爹。”
李青志应了后安抚道:“词儿,那些嫁出去的就是别家妇的诨话别信,你是我李青志的女儿,若是有人敢欺负你,为父自会为你撑腰。”
元词盖着盖头,拼命的点头,这时媒婆又喊:“再哭!”
“呜呜呜~~”
元词哭的很起劲,媒婆都有些不敢喊第三哭了。旁人都好笑的看着俩位新郎中的一位。赵品言被看了脸色胀红,磨磨蹭蹭的走到花轿旁,轻声道:“词儿别哭了,以后我常陪你回来。”
立刻便有人调笑道:“赵公子真是会心疼人啊。”四周一片哄笑声。
元词听了都不哭了,很想掀起盖头来,狠狠的瞪一眼这个呆子!
三哭别双亲后,鞭炮又响了起来,送嫁的队伍便要动身了。
小周氏哭的俩眼红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依着李青志的肩膀无声的抹着泪。
元歌站在阁楼,看着慢慢离开的送嫁队伍,衷心希望俩个姐姐出嫁后,能万事顺心夫妻白头,儿孙满堂。
之前在采荷居里,她已经得知翠浓和绿央俩人,都已经定下了婚约。而且俩人的身契,也都早已经给了她们俩了,成了良家子。
俩人的夫婿都家有薄产,一家是布店的小儿,一家是酒楼的长子。其实不乏小官前来求娶翠浓绿央,但是小周氏觉得齐大非偶,这种人来求娶婢女,想的就是攀上相府这棵大树。
真娶到了手,不一定会对俩人好。
看在翠浓绿央伺候了元歌一场的份上,小周氏认真的为她们俩人选了合适的人。这一类人最是愿意娶,高门里出来的侍女,比一般人家的姑娘有见识的多。
喜乐声已经渐渐听不清,元歌看着已经安静下来的相府,心头突然冒出来了四个字。
曲终人散。
既然如此,那她也该走了。
元歌正转身想对身边的启元帝开口,忽然便听见前面一阵喧哗之声,抬眼一看竟看到,站在门前的小周氏忽然软软的倒了下去!
元歌的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启元帝也看见了,连忙安慰道:“别担心,李夫人许是累着了,又担心出嫁的女儿,才会一时昏厥过去。”
元歌慌乱的点了下头,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听清启元帝在说什么。如今她最怕的便是意外,最不想听到的就是世事无常!
李青志抱起小周氏送回房,一边吩咐人去请大夫,又怕是什么难症,让人取了他的帖子进宫请一位太医来。
大夫很快便被请到了,把了半天脉后,老大夫摸着胡子,语气平静的说了一句话,将房里的人都给震傻了。
“夫人是滑脉,这是有喜了。”
李青志傻愣愣的啊了一声。
大夫起身拱手道:“恭贺相爷老来得子,夫人已经有了俩个月的身孕。”
李青志虽然显的年轻,可是今年的确已经四十多了,可不是老来得子么。
小周氏只是难过的一时喘不上气,才会晕了过去,此时刚刚醒来便听到了大夫的话,顿时也愣了。
接着便脸色涨红了起来。
她,她这是要老蚌怀珠啊。。。。。。
最先回过神来的却是启元帝,挑眉笑了下道:“恭喜相爷要添丁了。”因着有外人在,他便随了旁人的叫法。
李青志回过味后,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拱手道:“同喜同喜。”
启元帝:“。。。。。。”他怎么觉得这老狐狸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味啊,透着那么一股得意?
李青志是真的很高兴,大手一挥吩咐下去道:“来人去给镇公国报信,另外府上人人都多得一个月的赏钱。”
启元帝朝站在身边的元歌看去,却发现她神色呆怔,好像还没有回过神的样子,便低声道:“福乐儿,这下你不用担心了,这可是喜事。”
元歌茫然的抬头看了启元帝一眼,轻声附和道:“是啊,这可是喜事。”
虽然这是喜事,但是她却要更加担心了。
这几世里,小周氏从来没有怀过这一胎,或许是怀过了,但是李家却没有再添人口,她要从来没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出现。
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不会顺利的生出来。
想到这里,元歌的心便紧紧的揪了起来。她自己失了孩子,自然知道这种痛都多么锥心。也不知道到了那一天,小周氏能不能承受的起。
启元帝见元歌郁郁不开怀的样子,还当她是想起了小产了的孩子,便轻轻的握住了她的手,将手心的温暖传了过去。
“福乐儿,跟朕回宫吧。”
元歌缓缓的点了点头。
回宫后,启元帝得处理政务,元歌坐在凤阳宫里想了一会儿后,突然把许兴德叫过来问道:“本宫问你,宫中可有擅调养女人有孕的嬷嬷。”
许兴德还不知道相府的事,愣了下道:“这样的嬷嬷是有的,娘娘只管好好调养身子,待有了龙嗣,便会有嬷嬷来照顾了。”
虽然许兴德很是看不上这一位死气沉沉的模样,但是有一点他却是极满意的。不论是多么苦的药,或是付御医的针灸之术,这位娘娘从来都没有叫一声苦。
该吃的药吃,该受的罪受,比一般这个年岁的小姑娘能忍的多。
元歌听了直接吩咐道:“既然有,那便请许领事,替本宫找俩个可信得用的嬷嬷,然后送到相府去。”
☆、249。第249章 监管之人
“只要能保得我母亲这一胎,平平安安的生出来,本宫定然会重重赏之。”
元歌面色坚定的道:“不过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本宫便叫那俩人连死后都不得安宁,至于你。。。。。。”说到这里,她慢条斯理的斜了许兴德一眼,却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这人来历不简单,在宫中的手段定然不少,身后站着的人又是启元帝,她若冒冒然说出威胁之语,到像是一个笑话。有些话不必说出话,让对方领会到意思就成了。
“听懂本宫话里的意思了吗?”她淡淡的问道。
很久没有被人这样敲打了,许兴德的手忍不住动了俩下。他压下心中腾起的战意,笑眯眯的道:“老奴明白娘娘的意思了。”
“娘娘放心,昭和夫人这一胎,一定能顺顺利利的生下来。”
许兴德退下去后,元歌难得焦躁的在殿中来回的走了起来。她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一胎能够顺利的生下来,不仅仅是因为是小周氏,更因为若是她能比前几世里,多出一个弟弟或妹妹来,那么便说明这一切是能够改变的!
有变数一,便有变数二!许许多多的变数累积起来,便是她与李家的机会,无论是会变好,还是会变的更差,她都愿意再拼一次!
只要这一胎能顺利产下的话。
凤阳宫中的人发现,近来他们的皇贵妃主子,比起前一段时日里,整个人都有精神气多了。知道内情的,便觉得主子果然是想家了,回去过一次后,人变打起精神来了。
现在元歌也改了万事不管的作态,虽然事事还是交由许兴德同那俩个太监管,但是却每一天都会叫他们叫到跟前,将所有的事都细细的问上一遍。
尤其是挂在皇长子长公主名下,却由她来管理的俩座繁华城池。这俩座城原名是幸城和鹿城,但是现在已经改成九玄城和禄城。
九玄译为九重天上的玄女,正是青鸾长公主的封号。禄城则是被封为禄王的皇长子的封号。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不仅仅是多了俩座城池的税银。而是以后哪怕皇贵妃只生下一子或一女,母子二人也至少会有三所城池。
皇贵妃生下的子女,将会过继俩个孩子,成为皇长子禄王,还有九玄长公主的孩子,成为九玄城禄城真正的主人。
好在这俩座城池虽繁华,却只是俩座小城池,根本无法同别的城池相比。但是就算如此,朝堂上依然还是有很多的反对声音。
不过最终启元帝还是按下了那些声音,成功的将俩座城池变成了九玄城和禄城。
元歌摸着厚厚的帐册,在心中想道,这些东西都是她孩子的。虽然她并不在乎,但是至少现在她要替她的孩子守住。
不然等以后她真的能再次有孕,她却因为此时的颓废,将孩子们的东西给弄丢了可怎么好?
“九玄城同禄城的属官不必换,只要他们交上来的税银不比从前少便可。”元歌吩咐道:“不过你告诉他们,若是敢打着本宫的旗号,在那里为非作歹肆意妄为,那本宫便叫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元歌说完在心中想,那些人必然不会将她这个深宫女子放在眼中,尤其此时她还没有孩子,一定是能贪多少便贪多少。
既然这样,那便得派一个监管之人。
将信传回相府,元歌想让父亲为她挑一可以信任之人,结果却没有想到,父亲推荐的人是有过一面之缘的董文阳,她该唤一声表哥的董家人。
稍微犹豫了下后,她便点头同意了。
第一世里,李家会倒的那么快,除了她父亲挡了启元帝执掌大权外,还有很多的原因,便是原因李家算是寒门小族。
因为撇开父亲不谈,李家没有一个能拿的出手的子侄后人,唯一的助力只有镇国公府。
彼时先帝在世时,她父亲走的便是纯臣的路,不结党营私,不往朝中塞李家子侄。这才是她父亲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走到这个地步的原因。
因此一旦有时,弊端便显了出来,无人可帮衬。
她要选一个监管之人,李家都挑不出得用的人,反而用了没有什么往来的董家人。
其实李家已经在培养有才之人,只是早年先帝在,她父亲不能这样做。现在可以这样做,却一时又找不出得用的人来。
培养有用之人,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的。
元歌缓缓的叹了一声,应下了监管的人选。不过启元帝得知这件事后,一颗心便绷紧了,耐不住的跑到了凤阳宫里。
“福乐儿,你不能接见俩城的属官,不如朕挑一个得用之人,替你坐镇?”
元歌奇怪的瞥了眼启元帝,淡声道:“多谢皇上,只是臣妾已经有了人选,此时已经吩咐下去了。”
启元帝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表情,一脸好奇的问道:“也不知福乐儿选的是何人,要不朕替你查一查此人,看他可靠不可靠。”
“此人皇上也见过的,便是臣妾生母外家的人,姓董名文阳。”元歌不知启元帝想做什么,便直接说了出来。难道他是后悔了,不肯将这俩城给她,想派他的心腹过去吗?
“哦,原来是他啊。”启元帝有些酸溜溜的想,要是旁人听到他要派人,定然立刻就会答应下来,只有她却不为所动。
其实启元帝也知道自己这样很可笑,但是却忍不住的去想,若是他的福乐儿若是没有进宫,会不会就嫁给了这个姓董的表哥。
启元帝离开之前,刘义便已经先一步派人去清道,务必皇上出来的时候,不会遇到摔跤的妃嫔,或散心咏梅的妃嫔。
无他,如今启元帝只会出现在凤阳宫,因此这一条路上,各种姿色的妃嫔频频出没。
这些人虽然根本到不了御驾前,但是启元帝还是觉得烦心,总觉得自己像是一块上等的肉,被众多人所觊觎。因此便直接让人将路清了个干净,不想在路上见到花草这外的东西。
☆、250。第250章 送美
一直到了腊月,皇贵妃依然独宠不衰,这半年里宫中除了她,愣是没有别的妃嫔侍过寝。这下子再有耐心的人,也都有些坐不住了。
正当他们做点什么的时候,各家的耳目竟然传来消息,说是前天晚上,留宿凤阳宫的皇上,竟然在大半夜的时候,怒声叱骂了皇贵妃,然后拂袖离去。
这一天,有多少人都在等!
皇贵妃触怒皇上了!
凤阳宫里,柳嬷嬷苦着脸劝道:“主子,既然皇上不喜欢您这样,那您便低个头,去给皇上认错赔罪吧。”
元歌冷着脸坐在那里,闻言并不理会,只是抱着凤喵儿轻轻的抚着它的背。摸着那软绵绵暖乎乎的手感,她心中的郁气才少了一些。
前几天她左思右想,都觉得若不想让群臣对李家下手,便要让启元帝宠幸别的妃子。不过她没有拉拢任何妃嫔的打算,而是直接叫来了李微。
李微长的其实不错,小巧的嘴红嫩嫩的,不笑也像是在笑很是可人。只是在宫中众多佳人中一比,才会显的样貌平平。不过看着倒也看顺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最要紧的神色言语间都透露着对李家还有她的恭敬。
因此,她便在启元帝来凤阳宫,用过膳后,借口要去泡去寒的药浴,将启元帝留在殿中。
然后让李微出来奉茶。
只是元歌没有想到,启元帝的反应竟然是勃然大怒,他将李微狠狠训斥了一顿,在她赶过来了后,狠狠的看了她一会儿,便甩袖子离开了。
李微被吓的直哭,她只得劝了俩句,便让人下去了。
她挥了担心的柳嬷嬷等人后,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启元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便是不喜李微,不理她便是了,何必如此恼怒。
难道是不想再幸李家女?
元歌想着便冷笑了起来,若是当真如此,那之前又何必应了父亲,同意了李微进宫呢?
她还以为这半年都过去了,此时启元帝再幸旁人,正是合理的时机。既不会显的她这个皇贵妃不得宠,又不会太得宠招来百官侧目。
她唯没有料到的是,启元帝会是这样的反应。
这几天里,启元帝不仅没有再来凤阳宫,也没有再派人来寻问过。而之前便是他忙于政务,都会派刘义或刘无庸来一趟,问她的起居饮食。
柳嬷嬷等人,都觉得她该主动一些,去启元帝面前认错赔罪。虽然她不想去认错,不过此时她也不想和启元帝将关系闹僵。
只是这个错,要怎么认,是她说了算。
勤政殿里,御前伺候的人,个个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动静惹怒了皇上,立刻便要被拖下去打。
自从皇上在凤阳宫那天发怒后,这几天里一直都是阴沉沉的。朝堂上不少臣子都被甩了脸色,那嘲讽的话语,让他们简直怀疑换了一个皇上。
实在是之前的皇上,无论听到什么,都能够稳稳的端着,从来没有露出痕迹来。结果现在谁开口,都会被皇上呛的说不出话来。
最最奇怪的是,每一件事,皇上都要问一次李相,而李相说完皇上也不表态,只是不冷不热的笑了声,转而说起别的。
这下可都看出来了,皇上这是在和皇贵妃赌气,才会看李相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刘义以为皇上最多再气俩天就过去了,只是没有想到,今天却有人敢来触眉头。
敬事房的领事太监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捧着木盘的小太监,只盼着皇上就是心情不好,也不要迁怒到他们才是。
近来宫中人人都知道,皇上同皇贵妃闹了别扭,已经有几天没有去凤阳宫了。宫中人都在猜,皇贵妃什么时候会前来请罪,或是下一个会是哪个妃嫔侍寝。
都已经有不少妃嫔,来敬事房塞银子,就盼着她们的花令,能摆在显眼一点的位置。
其实这几天,敬事房里也在等,等皇上传召他们来奉花令。但是等来等去,没能等到皇上的传召,敬事房却等来了皇贵妃的命令。
皇贵妃是谁啊,仅差一道册封礼,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她的话敬事房的人不敢不听。因此,明知道皇上没有传召,而且皇上心情不好,他还是带着人来了。
知道这件事后,刘义玩了一个心眼,他没有直接道明来的人是敬事房的人,而是在问明情况后,直接回禀是皇贵妃娘娘派了人来见皇上。
启元帝听了后,心里便松了一口气。那天他一看到那个李微,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是他会同意李微进宫,只是作了一个最坏的准备。
只有这俩年里,依然不能调好福乐儿的身子,他才会幸了这个李家女,让其生下孩子充做她的孩子。这样一来,那些人便不能以无子的现由,阻拦他封后了。
但是眼下,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宠幸别的女子。没有想到,那些臣子尚且还没有跳出来,他心爱之人反倒想劝他‘雨露均沾’了。
她无心于他。
她不在乎他。
所以,她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启元帝一想起这件事,心里面便是一阵钝痛,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好。这几天里他一直很想她,但是这件事是真的伤了他的心,不敢再去凤阳宫,见到她那事无所谓的面孔。
已经僵持了几天,他都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她才终于派人到他这里来。
启元帝缓缓绽出了一抹笑容。
刘义见了心中一沉,便是却并不后悔。皇贵妃一直对皇上过于冷淡,并不值的皇上这样对待。在他来看,皇贵妃不过是仗着皇上对她好,才会一直这样对皇上爱理不理的。
要是皇贵妃知道,皇上也是会生气,从而不理她。到时候皇贵妃再是傲气,也要低头。
其实不低头也无妨,只要皇上不低头就成了。
皇上贵为九五之尊,因一时被****迷了眼,才会如此纵容皇贵妃。但是皇上本性却是骄傲的,此次若是恼的很了,说不定便丢开手了。
☆、251。第251章 明白人
当启元帝看见,进来的人并没有在凤阳宫里见过,心里便有些奇怪了,再看服色就明白来人是哪里的。果然,后面进来的人,躬着腰手里奉着装着花令的木盘。
是敬事房的人。
启元帝的脸沉了下去,但是心中尚有一丝希冀,想着会不会是她拉不下脸来找她,才会让敬事房的人过来。比如那木盘里,只放了她一人的花令。
但是坐在这里,那太监捧着的东西,他一览无遗,里面放着满满的花令。
启元帝寒声道:“朕并没有传召敬事房,尔等为何无诏前来。”
敬事房的领事太监,抖着腿回道:“回皇上,奴才奉皇贵妃娘娘之命,前来奉上花令。”
果然是她。
启元帝闭了闭眼,手紧紧的捏成了拳头,心里面又开始觉得钝钝的痛。
她怎么敢!她怎么敢!
启元帝猛的站了起来,整张桌子都被他掀翻了,上面的奏章立刻摔了一地。
“皇上息怒!”
“皇上息怒!
满殿的人扑通一声都跪了下来,刘义胆战心惊的抬头瞄了一眼,便发现皇上气的俩眼发红,胸膛剧烈的起伏,额头青筋暴出。
启元帝突然走到了捧着花令的小太监面前,盯着那各色材质的花令,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朕便如了你的心愿!”
刘义轻轻的松了一口气,但是等了半天,都没有等到皇上的下一个动作,他只是站在那里,伸出的手一直没有落在别的花令上。
那红色玛瑙制的蔷薇花令,极其显眼的摆在所有花令的正中央。
那抹红,刺的启元帝双眼发热,在心中轻轻的问着自己,难道她对他真的没有丝毫情谊吗?果真如母后所说,后宫中的女人,是没有真心的吗?
启元帝将那枚蔷薇花令拿在了手中,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紧紧的捏住了花令。刘义见了,在心中无奈叹息,心想皇上果然还是丢不开手。
突然,启元帝开口道:“摆驾凤阳宫。”
刘义点头应是。
启元帝低头看着手中的精致的玛瑙蔷薇,在心中决定要去凤阳宫里当面问清楚。这一次他不会心存幻想,而是好好的问个明白。
若是她当真对他无意,那么他便顺了她的意思,不会再去烦她了。
他一定要问清楚。
于是,满宫翘首等着皇上来的妃嫔,就发现皇上的龙辇又一次往凤阳宫去了。
也不知道哭湿了多少帕子。
得到消息后,元歌微微松了一口气,她并没有把握启元帝,之后一定会来凤阳宫。不过就算他不来,她也有别的办法,只是自然还是来的好。
她冷着一张脸,福身道:“见过皇上。”
启元帝以前来凤阳宫,总是面色和缓,甚至带着浅浅的笑意。但是这一回,却黑着个脸,脸色极其冷漠,吓的宫女们连大气都不敢出。
“都退下去。”启元帝发话,柳嬷嬷等人虽然担心,但是也只能带着人都退了下去。
元歌见此,瞥了启元帝一眼,便往里走去。
启元帝捏紧了手中,已经被捂的温热的蔷薇花令,神色复杂的看着往里走的背影,眼中一片萧瑟。是了,她在他的面前,从来都是这样淡漠,只有他一个人傻开心却全然不知。
静静的站了一会儿,他终于抬脚跟着进去了。
元歌站在窗前,听见身后的动静,便知道进来的人是谁。她嘴角微微一翘,头也不回的冷声道:“皇上还来凤阳宫做什么,臣妾还当此宫要改名冷宫了。”
启元帝顿时被堵的张不开嘴,明明是她心中无情,做的事不对,竟然还敢倒打一耙?
元歌没有得到回应,再接再厉的道:“若是还不够的话,这皇贵妃的位份,皇上也拿回去吧,臣妾只待在这里一人孤老便是了。”
“你。。。。。。”启元帝语气难掩憋屈的道:“朕何时说过要褫夺你的位份了,更没有什么冷宫不冷宫的说法。”他又怎么会让她一人孤老!
民间听说某个妃子被打入冷宫,还当真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