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娘娘不想活-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也没有人当回事。
    就在这时,吏部侍郎出列,拱手禀道:“皇上,臣看张御史是无人可弹劾,竟把眼睛投到了皇上的后宫之中,此事简直荒唐至极!”
    张忠言满头的汗,但没有一点退却的意思,开口道:“皇上,臣并不敢窥伺后宫之事。只不过中宫皇后,乃是皇上的妻子,其身份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因此人选不得有一丝含糊,不然轻则让黎明百姓轻视皇室,重则动摇社稷根本,不能有一丝大意啊!”
    启元帝紧紧的捏着拳头,忍着让人将张忠言拖出去的冲动,怒气满满的说道:“张忠言,你当真以为忠言二字,便可以遮掩了你以下犯上的罪责么!”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沉声道:“皇贵妃李氏出自大家,幼承庭训,生性宽和,恭顺端庄,贤良淑德。是皇后的上上之人选,到底哪里不堪为后!”不过刚刚说完这些话,他心中便是一紧,因为他看见张忠言,紧皱的眉头似乎缓缓松开了一些。
    既然张忠言敢冒大不韪,在朝堂上公然弹劾他属意的皇后,定是有理有据的。而他因为愤怒,在这里大声斥问,反倒给了张忠言颠倒黑白的机会。
    眼见张忠言张口要说什么,启元帝连忙怒声道:“闭嘴,朕不想再听到你胡言乱语,退朝!”快点走,不能让其在这朝堂之上,说出不利她的话来!
    但是已经晚了。
    张忠言高声道:“皇贵妃李氏阴狠毒辣,只因芳华刘氏桀骜不驯,便毁其容貌害其性命!皇贵妃李氏生性刻薄冷血无情,只因乳母举止不当,便担心受其连累,害死了奶大自己的乳母!”
    “皇上三思啊,李氏如此手段,若是入主中宫,那大武就要到头啦!这样阴毒的女子,定会将后宫搅的天翻地覆,断了皇上的子嗣啊!”
    启元帝被这些诛心的话,气的血气上涌,终于停下脚步,扭头高声叱道:“你好大的狗胆,竟敢妄言朕后宫之事,实在是狂妄至极!”
    有人去拉扯张忠言,想让他闭嘴,但是他却一把将人推开,紧跟了几步,脸色涨红的吼道:“皇上,自古忠言逆耳,臣不忍心皇上被毒妇所蒙蔽,愿舍了这一条命让皇上清醒过来!”
    闻言所有人心头一凉,因为这话听着便是不详。果然,下一刻便看到张忠言朝殿上的龙柱冲了过去。
    “张御史且慢!”
    众人七嘴八舌的阻止,七手八脚的的去拦。离的最近的吏部侍郎,一把扯住了张忠言的袖子,刚想松一口气,却不知道被谁绊了一脚!
    吏部侍郎倒吸一口冷气,便在这样近的地方,亲眼看到张忠言撞在龙柱上,溅起一蓬血花。
    完了。
    吏部侍郎哆嗦了下,朝李相看去,只见李相脸色阴沉的站在那里,看样子便是气的狠了。
    但是再气,李青志也知道,这不是算帐的时候。若是真让张忠言这老东西死在这,不论他所说的话是真是假,有没有人相信。世人都会只记得,他张忠言死谏皇上,甘愿丢掉自己的一条性命!
    在其流芳百世时,世人也都会知道,他死谏的原因,是因为他李青志之女!
    “皇上,此事蹊跷。”李青志拱手道:“也不知道是何人在后主使,让张御史明面中伤皇贵妃,暗地里却是想陷皇上于不义之地。”
    启元帝咬牙切齿的道:“来人,请太医来诊治!”
    或许是命不该绝,张忠言的额头都撞塌陷下去,他却依然活了下来。只是却口不能言半身不遂,形同废人。此事迅速的传了出去,人们不关心张忠言到底死不死,只想知道李氏皇贵妃会是个什么下场。
    眼下元歌背了俩项罪名,一是芳华刘氏之死,二是乳母南嬷嬷之死。前者倒也好办,因为刘义已经查明刘芳华,对身边婢女小莺小雀极其狠毒。所以刘芳华会死,是因为其俩婢怀恨在心,一起商谋害死了刘芳华。
    只是南嬷嬷之死,拿出来的说词,却没有人相信。觉得这是皇上在包庇皇贵妃,糟糕的是,这一项罪比害死刘芳华的影响还要大。
    时下乳母地位很高,曾经还有人,为其乳母请封诰命。而且不论乳母是否有子嗣,都要赡养乳母。虽然没有孝不孝一说,但是若是一人乳母言其不好,大多数人都会相信。
    因此害死乳母一说,影响非常的坏,让人直接怀疑皇贵妃的品德性情。老百姓们都觉得,这样的一个恶毒的女子,怎么可以当皇后?
    启元帝怒气冲天,听见人说皇贵妃不好,便立刻发话拖下去打。他压着怒气,让人将流萤真凰的祥瑞传出去,但是却没有多少作用。
    平民百姓们,虽然喜欢听这样的事迹,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只会让人起疑心。没有亲眼见到,他们是不会相信的。

  ☆、171。第171章 问

元歌神色淡漠的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柳嬷嬷并白嬷嬷俩人,沉默的守在一边,心里边急的不行,可偏偏主子一副魏然不动的模样。
    “主子?”柳嬷嬷出声唤道,现在可不是发呆的时候,外面传的风言风语的,该想个辙才是。
    “何事?”元歌转过头,轻声问道。
    柳嬷嬷小心斟酌着措辞,开口道:“主子,如今有人使坏,看样子是不想让主子顺利封后。咱不能就这么等着,该想法子将背后之人揪出来才是。”
    “主子,正是这个道理。”白嬷嬷也跟着劝道:“南嬷嬷的事,虽然只是个意外,但是旁人不知道啊。就是说出来,旁的人也不信呢,咱们该找个人把这事担下来。”
    她们俩人都是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该找谁来担。说起来明面之上,南嬷嬷的死也是一个意外。但是眼下谁也不会去相信,或者说不想相信。
    元歌闻言轻笑了下,开口道:“急什么,眼下这事已经有人在查,连条理都还没弄清楚,咱们要是真做了什么,他们还以为本宫是心虚,急着掩盖罪责呢。”
    柳嬷嬷难掩心中焦急,连忙道:“可是也不能听之任之啊,这事明摆着是有人捣鬼,不想让主子封后。”
    历来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所以柳嬷嬷也不知道,此事会不会真的会让主子无法封后。按说圣旨已下,封后之事已经是定局。
    但是御史死谏非同小可,世人不会管此事真假,但是天下人却在乎,当今皇上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若是选择将此事按下去,皇上一定会失去民心。
    此事除了会影响封后之事,柳嬷嬷等人到是不担心,会对主子造成什么其他的影响。南嬷嬷再是身份特别,那也是一个下人,没有道理为了一个下人,而对主子问罪。
    见柳嬷嬷俩人着急的模样,元歌只得安抚道:“放心吧,此事不用本宫动手,已经有人在暗中查了。”
    现在元歌依然还是觉得,自己成为皇后的事情有些悬。不过凤冠离她都只有一步之邀,就算有人拦在前面,她也会奋力的踏出一步。
    虽然相府还没有递消息进来,但是想也知道,现在她父亲已经在着手查那个张忠言了。而且如今的她,也有可以动用的人手。
    她已经吩咐过云帕,让她小心注意着宫中人的动向,最好将这一个月里的异动,都好好的查探一番。
    此时听到这话,柳嬷嬷俩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她们也想到了相府。她们的主子,可不是无依无靠的小门小户,相爷定是会为主子撑腰的。
    白嬷嬷舒了一口气,舔了舔嘴唇道:“主子,我是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是什么人做的。如今宫里边的妃嫔,可没有一人有和主子您相提的。”
    要说是宫中哪个妃嫔,和家中父兄做出来的,白嬷嬷那是一个字都不信。就算主子背负了骂名,难以为后,这些妃嫔也没有一个是提的起来的。
    既然这样,那必定是宫外之人。
    元歌笑笑的道:“宫内没有,可宫外有啊。”她看着挂在窗外檐下的鸟架,淡声道:“先皇后在位十余年,宫中定然有傅家的耳目。”
    “傅家如今有一嫡女,年方十三,若不是年岁小了些,此时定是已经在宫中了。”
    柳嬷嬷和白嬷嬷俩人对视一眼,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那位傅家小姐,可是皇上嫡亲的表妹!
    柳嬷嬷有些张口结舌的道:“这傅家小姐还小了些,如今就算主子您不能为后,那也轮不到傅家吧!”
    “正是因为如此,傅家才会着急出手啊。”元歌淡笑着道:“在此之前,皇上是想加冠之后,再立皇后。到那时,傅家小姐的年龄可不是刚刚好?”
    不过这又是一个打算要落空的,虽然元歌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傅丹瑜只是在妃位,但是结果她却是清楚的。如果这一世她不能为后,那么傅丹瑜也只能是容妃。
    皇后,会是王熙昭。
    勤政殿里,启元帝怒极,猛的将书案上的奏章挥落在地,发出一声巨大的声响。
    他满脸怒容的道:“放肆!皇贵妃何等尊贵,尔等竟想当面问责于她。可曾将皇室放在眼里,可曾将朕放在眼里!”
    “皇上息怒。”大理寺卿务高信鸿,连忙跪地请罪道:“臣不敢轻视皇贵妃,但是此事闹的如此之大,若是不拿出个章程来,恐不能服众。”
    张忠言虽撞柱不死,却也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自然不能让他再开口说清事情原委。好在其奏章上,已经写明了一些情况,让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只是也仅此而已,无证无据,让人查都无从查起。而南嬷嬷的尸身,更是早就已经化成了灰,不能再验尸取证。唯今之计,竟只有当面和皇贵妃问清楚了。
    启元帝沉沉的看着跪着的人,半晌后开口道:“你可别忘了,皇贵妃已经是朕钦定的皇后,不是什么普通的妃子。这样当面问责,就是轻贱了她!”
    高信鸿当然也知道这样不妥,只是不这样的话,他真的不知该从哪里下手了。他是一名臣子,自然不能将手伸到皇上的后宫之中。
    此事事关后宫,查起来本就麻烦,要是不能从皇贵妃那里问一些事。那这件案子,他就查不下去。他也看明白皇上的态度,若是聪明人就该做做样子,抬手将此事揭过去。
    但是此事满朝文武,都盯着大理寺,他就是有心想站在皇上这一边,却也不能够如此含糊。
    “臣无能。”高信鸿跪地不起,道:“臣不知从何查起。”
    良久无声,启元帝攥紧了拳头,哑声道:“那朕来问,你候在一旁录案吧。”
    “退下吧,到时朕会让人去叫你。”
    “臣,遵旨。”高信鸿狠狠的松了一口气,这样是最好不过的了。不然真让他当面去问皇贵妃,皇上少不得要迁怒于他,给他记上一笔。

  ☆、172。第172章 蒙在鼓里

高信鸿一回到大理寺,就迎面看到了等着的俩位少卿,他们一个姓许,一个姓莫。他紧皱着眉,轻轻的叹了一下点头道:“不必担心了,此事皇上已经应允了。”
    “会由皇上来询问皇贵妃,我同行录案。”说完他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明显心神不定的莫知言,开口问道:“莫大人,何故脸色不好,可是有什么不妥?”
    莫知言勉强笑了笑,然后开口道:“大人,此事非同一般,大人一人进宫录证可行?需要再带一人吗?”他解释道:“若是大人一人前去,恐怕不能让满朝臣子信服。”
    “不如大人向皇上进言,再多带一人前去。”
    高信鸿听了觉得有理,想了想道:“不错,当然还要再多带一人前去,那便劳动莫大人一同前去了。”说着又想到了什么,接着道:“皇上大约还会再让一位宗室中人在场,定要小心行事才是。”
    莫知言点头:“下官明白。”他面上平静无波,可内心却止不住的激动。
    虽然明知道进入了后宫,恐怕也不能知道他想要知道的东西,但是他还是忍不住的浑身颤栗了起来。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结果在一个月左右前,却全都变了。
    明面上看,好像一切都像计划的一样,但是和他们预想的结果却差了很多。先是进宫多年的妹妹,无声无息的就没了,然后便是女儿成了一个低位的宝林。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但是糟糕的是,连埋在宫中的耳目,似乎也被连根拔起,没有传出只言片字的消息。然后便是,无论莫家怎么打听,竟然都探不到女儿在宫中的情形。似乎连宫中其他的妃嫔们,对新封的宝林,都所知甚少。
    这一切,都让莫家的人惶惶不可终日。
    以莫知言的官位,每日早朝时,只能站在队尾末处。满朝的文武官员站在前方,他能看清皇上身上龙袍的颜色,那都是他眼神好。
    而让莫家恐慌起来的原因,不止是因为宫中没有一点消息,更因为有次早朝时。有一位臣子上奏,该给慧太嫔追封。离的那样远,莫知言都清楚的感觉了皇上语气中的冰冷。
    “不知所谓。”当时皇上这样道:“整日里不想着为民谋福,却钻妍这等微末之事,不堪大用。”
    那名官员,同莫家倒也有些关系,不然也不会上奏这样的事。只是却没能弄清楚内情,就这样触怒了皇上,被贬了官职打发出京去了。
    直到这时,莫知言才确定,其中定然是发生了什么。
    但是皇上不曾在明面上对莫家发怒,实在是让他摸不清内情。他花了重金打点了之后,才买到了一个后宫之中流传的消息。
    那就是慧太嫔给先帝戴了绿帽子。
    简直胡说八道!
    虽然莫知言已经不太记得妹妹的模样,但是记忆中的妹妹,何等的冰清玉洁娇憨可人,怎么可能做出这样不知羞耻的事来?
    他倒不是关心妹妹,俩人相差的年岁有些大,些微的兄妹情谊早已忘记了干净。现在他会如此忧心,只是担心唯一的嫡女,在宫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皇上知道了莫家的算计吗?
    他担心有什么事情,让皇上厌恶了女儿,更加担心皇上也厌恶了莫家,只等着事过境迁,就要对莫家下手。若是这一天已经快到了,那么至少,至少他要面见皇上一次,让他死也死个明白。
    凤阳宫里,元歌有些奇怪的道:“皇上要接本宫去御花园里赏菊?”
    刘无庸恭敬的应道:“正是如此,还请娘娘梳妆一番,随奴才去御花园面见皇上。”
    元歌:“。。。。。。”好好的赏什么菊,不是她自傲,御花园里虽然也有珍品,但是宫中唯有她的凤阳宫,品类最多最贵重。也只有皇太妃的慈安宫,不比她差太多。
    不过就当打发时间吧。
    “那便等本宫梳好妆吧。”
    刘无庸笑的殷勤:“娘娘慢慢来,皇上说不着急,他等着您。”他可没有说谎,这可是皇上的原话。不过可能是他多心了,怎么觉得皇上像是有些不想皇贵妃去呢?
    定是他太多心了。
    御花园里,摆了近万盆的菊花,无所事事的妃嫔们,自然是喜欢过来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今天御花园,却突然让人守在几个入口处,不再让人进去。
    连已经在里面的人,都被客气又强硬的请了出来。
    刘义小心翼翼的扶着一位,须发皆白连走路都要人搀扶的老人,朝御花园而去。他扶着的这一位,是连先帝爷都要叫一声爷爷的存在。此番被请过来,自然是为了在一旁听证。
    不过让刘义来说,皇上真是护皇贵妃护的紧,请了这么一位老祖宗,就是对着他耳朵吼,那也是啥都听不见的啊。可不是人人,都能像老镇公国似的,都八十多了还耳聪目明,走起路来脚下生风。
    “老祖宗,您老坐着喝喝茶赏赏菊,等晚些皇上便来了,到时再和您好好说话。”老祖宗不笑也是一脸菊花,笑起来就更像菊花了。刘义也知道他根本听不见,不过还是吩咐人好好伺候着。
    老实说,他都有点怕,就怕这位有点个什么,竖着进宫横着出宫。那事情可就全办砸了,别说让他为皇贵妃说好话了,更是让人要往皇贵妃身上泼脏水了。
    瞧!还不是皇后呢,就为她劳动老祖宗,把人给害死了!
    等高信鸿和莫知言被领过来后,就看到一位身着万字福衣的老人家,眯着眼睛笑呵呵的看着菊花。
    这人谁?
    不过不管是谁,身份肯定比他们贵重,不然怎么会人家坐着,他们站着。他老人家吃着喝着,他们俩人看着等着。
    高信鸿看了看四周,待看到那足有一人高,由花盆堆累起来的花墙,便明白等一会儿,皇上和皇贵妃二人,会出现在花墙的另一边。
    他忍不住微微探头看了下,才发现皇上竟然已经到了。他虽然没有看到人,但是却看到了停留不远的龙辇。

  ☆、173。第173章 信你

花墙的另一边悄然无声,高信鸿都没想到皇上都已经到了,而皇贵妃还没有影。不过他也不着急,在这里等着便是,皇贵妃就是不愿也得来。
    不过高信鸿没想到竟要等这样久,那位不知身份的老人,应该就是宗室中人,等来等去等的那老人家都睡了,皇贵妃还没有出现。
    见莫知言紧绷着一张脸,高信鸿只当他是紧张,结果就听见他开口低声道:“既然皇贵妃还未到,不如咱们出去给皇上请个安?”
    “不妥。”高信鸿皱眉道:“既然皇上命人将我等带到此外,自然便是让我们等在这里。现在去请安的话,只会惹的皇上不悦。”
    莫知言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只得打消了去见皇上的念头。不过到底不甘,眼睛一个劲的往花墙那边飘,惹的一旁伺候的太监,一直抬眼看过去。
    时间久了,就连高信鸿也有些耐不住了,心想也不知皇上现在是个什么表情。这世间竟然真的有人,敢让皇上就这么等着。
    他不知皇贵妃是怎样的一个人,只听人赞她端庄大气。如今看来,端庄大气不一定,却是个任性的女子。不然再是如何受宠,也不敢将皇上抛在一边,一等便是近一个时辰吧。
    终于在靠椅上的老人,已经睡的流起了口水的时候,才出现了一行人往这边过来了。
    高信鸿眯着眼,看着跟在步辇旁的太监的服色,心里面有些不明白。明明这一位是皇上身边的人,怎么却态度殷勤的跟在皇贵妃的步辇旁,而且这样还现在才到。
    他等这么久时间没什么,只是一想到皇上也跟着等了这么久,心里面就有些七上八下的。皇上对皇贵妃,果真是有几分情谊的?竟这样有耐心。
    步辇越来越近,高信鸿默默的收回了脚,将自己完全隐到了花墙之后。
    “臣妾来迟了,皇上可是等的急了?”元歌缓缓从步辇上走下来,还没有福身行礼,便被启元帝扶住了。
    “并不迟。”启元帝温和的笑:“这时来刚好,朕也刚来没一会儿。”
    元歌抬头见启元帝热的有些红的脸,扯着唇角轻轻笑了下。刚来这一会儿,便热成这样了么。她到不是故意来的这样迟,只是在凤阳宫里,她只着轻便的服饰。
    不过要出门见驾,那定是要重新妆扮起来,不是换套衣裳就能解决的事。左右都不着急了,那她便慢慢来好了。
    随着启元帝的力道,元歌坐到了华盖之下,才再一次开口问道:“好好的,怎的赏起菊来?莫是凤阳宫里的那些珍品,入不了皇上的眼?”
    现在启元帝极少回自己的寝宫,这次重阳进上来的各种珍稀的菊花,竟全都送到了她的凤阳宫里,乾元宫里反倒只摆了一些普通的菊花。
    启元帝微微一滞,笑容不变的道:“自然是入的了朕的眼,只是福乐儿你总是坐在宫中,再好的景色也该看腻了,不若来御花园里走一走。”
    看着有些怪异的启元帝,元歌眉头一挑,开口道:“皇上有心了,臣妾的确该出来看一看。”看看他是要玩什么花样,这样神神秘秘的。
    启元帝有些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微微侧脸瞥了眼身后,才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其实,朕也是有些话想和你说,不论旁人说什么,朕都是信你的。”
    元歌有些讶然,不过很快便笑道:“臣妾不胜欢喜,只要皇上是相信臣妾的,那么臣妾便什么都不怕了。”
    隐在花墙之后的高信鸿,一脸震惊的和莫知言对视了一眼。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皇上和皇贵妃相处时,竟然是这个模样。
    不仅皇贵妃没有该有的恭敬,连皇上也是一派随和的口气。虽然他们看不到皇上的表情,但是那语气随和的,简直像是在讨好了。
    此时元歌虽然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心下一转,便知道启元帝话里暗指的是什么。自张忠言死谏之后,他在她的面前,一直都没有正面提起过,而是时时安抚她,让她相信他一定会还她一个清白。
    启元帝将在心底想了无数遍的措辞,缓缓的说了出来:“福乐儿,有人信口雌黄污蔑于你,朕自然是不信的。”明明在心中演练了很多次,但是等真要说出来了,他又觉得困难了起来。
    暗暗吞咽了一下,他才开口道:“不过到底怎么回事,朕还是有些不清楚。朕便当面来问你了,别人查到的,哪有问你来的清楚。”
    元歌斜了启元帝一眼,轻声笑道:“问臣妾?莫不是不管臣妾说了什么,皇上都是相信的?”
    “自然。”启元帝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朕知道你的脾性,你说的话自然不会有假。”
    知道她的脾性?
    闻言元歌几乎快要笑出来,咬了咬唇止住笑意,她飞了启元帝一眼,开口道:“既然皇上信任,那臣妾便将事情说给皇上听吧。”
    “在凤阳宫那晚走水之前,南嬷嬷便因为中了暑气病倒了。而之后在屋中养病,又因为贪凉爽,用了太多的冰,寒热交替身子竟一下子垮了下来。”
    元歌垂下眼,盯着手上新染的丹蔻,口中不停的道:“之后臣妾让一个宫女去照顾南嬷嬷,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或是宫女起夜打翻了油灯,造成了失火。”
    说完她抬起头,幽幽的道:“臣妾所知道的,便是这么一回事了,不知皇上可信?”
    明明启元帝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此时他却定定的道:“信,朕当然信。”他执起元歌的手,缓缓的道:“你不必伤心,她再是如何照顾你,也不过是一个下人。”
    “此后,朕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
    这样的语气太过诚肯,这样的目光太过缠绵,元歌禁不住的微微一颤,良久后才道:“有了皇上这样一句话,臣妾已经心满意足了。”
    俩人四眼相对,像是时间和空气都凝在了这一刻。而就在这时,元歌听到了轻微的鼾声。

  ☆、174。第174章 好

元歌听见了,启元帝自然也是听见了。他的表情一滞,顿了顿后,又若无其事的道:“福乐儿,朕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少有人知道,你一定会喜欢的。”
    听着那缓慢悠长的鼾声,元歌挑了挑眉,开口道:“臣妾明白了,这便动身吧。”
    只要启元帝的龙辇在,元歌从来都用不上自己的步辇,她随着启元帝坐上去后。在他有些紧张的目光下,像是随意一扫的,看了看花墙那边。
    她没能看到人,但是却看见了投射在地上的几抹人影。除了微微弓腰的太监,还有三人在,其中俩人站立一人坐躺。想必发出鼾声的那一位,便是坐躺的那个了。
    元歌收回视线,意味深长的看了启元帝一眼。她这是被审了?而那三人,便是听审的?
    待他们俩人走后,远远守着的刘义走过来,就见俩位大人,神色有些呆的,看着睡着了的老祖宗。
    高信鸿已经明白了皇上的意思,那就是此事竟是瞒着皇贵妃的。这样的做法,皇上似乎是不想让皇贵妃担心或生气。于是在鼾声响起的时候,他险些就要伸手去捂老祖宗的鼻子。
    高信鸿神色复杂的看一眼,已经走远了的龙辇,心想在皇上看来,这样难道就是已经问过了?
    皇上明摆着要袒护皇贵妃,别说问清楚细节了,根本连一个字都不肯多问,可真叫他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那也算是问过了?根本就是皇上单方面的表明心迹吧!
    而且,想到这里高信鸿眼轻轻眯了起来,张忠言奏章里所提到的宫女描撄,皇贵妃也完全没有提起。那个宫女,现在还活着吗?
    刘义守的远,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笑眯眯的直接开口道:“俩位大人辛苦了,奴才亲自领俩位大人出宫去吧。”
    回过神的高信鸿正想开口,莫知言就先一步道:“不敢不敢,刘公公事务繁忙,随意让一人送高大人和我出宫就可,不敢刘公公劳累了。”
    高信鸿淡淡的看了一眼莫知言,并没有多说什么。
    刘义也只是客气一下罢了,他还有差事要办呢。他眯眼笑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莫知言,转而朝高信鸿开口道:“多谢谢俩位大人体恤,那奴才这便不送了。”
    他对一直守在这里的小太监道:“好好的送俩位大人出去吧,差事办的好了回来有赏。”
    “是,小的明白了。”那太监腰一弯,笑眯眯的应道。
    看站他们离开的背影,刘义冷笑了一下,低声笑道:“莫大人?呵呵。”说完他转过身,站在还睡的香的老祖宗面前,温声道:“老祖宗,您该起了,奴才送您回去吧!”
    一连叫了好几声,老祖宗才总算清了过来,他口齿不清的道:“哦,天亮了啊,是不是要吃早膳了。”
    刘义嘴角一抽,连蒙带猜的才弄清楚这说的什么,他舔了舔嘴唇道:“回老祖宗,回去您就能吃晚膳了。”说着他眼睛一眯,慢慢的道:“刚刚和皇上说话的娘娘,就是皇上要娶的媳妇,您看娘娘她人好不好啊。”
    老祖宗迷茫的想了一会儿,才蹦出来一个好字,他用力点了下头道:“好极了!”嗯,太阳晒的好舒服,他睡的全身都松快了。
    刘义翘着嘴角笑了,轻柔的把人扶起来,笑着道:“等回去后,您老人家的儿孙问起来,您就照实说吧。”
    “好不好呀。”
    “好。”
    刘义轻快的笑了起来。
    莫知言走着走着,突然慢下了脚步,一脸痛苦的扶着宫墙,捂着肚子弯下了腰。
    “这是怎么了?”高信鸿问。
    莫知言下了狠手,用力的掐住肚子上的皮肉,狠狠一拧痛的满脸发青的道:“下官、下官好像吃坏了肚子。刚刚怕御前失仪,一直强忍着,现在已经忍不住了。”
    高信鸿闻言一愣,然后看向了带路的小太监。这个太监看的不起眼,但是想也知道其实并不简单。不然他也不会被留在那里,一同听着皇上和皇贵妃说话。
    虽然那些话的内容,也并没有什么机密。
    他温和的问道:“敢问小公公怎么称呼,能否找个地方,让他歇歇。”
    “公公不敢当。”小太监连忙笑了一下道:“小的叫严实,大人叫小的小实就可以,另外就请莫大人忍一忍吧,这皇宫重地可不是能够乱走的地方,小的也是无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