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后升级路-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彩玉见自家主子的表情不对,也不敢多加揣摩,直接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云瑶。

    “娘娘,今日奴婢在御花园的时候,听见两个小太监在议论着坤宁宫的事情,说皇后娘娘这阵子身体一直不好,太医开了不少药,但是好像都没有什么用处。不过奴婢想着这阵子都没有听过坤宁宫请太医,觉得这件事有些怪异,您说难道是这两个小太监扯谎?”

    云瑶听见皇后身子不好的一瞬间,差点把手上戴着的护甲给扎到肉里。彩玉或许不知道她说的话意味着什么,可是云瑶却知道,康熙早就恨不得让皇后‘病逝’了。

    之前因为还顾念着宣亲王以及赫舍里家的权势,康熙没有对意图逼宫的皇后有什么动作,只是把她打进了冷宫,如今估计是康熙已经忍耐不住了!

    云瑶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彩玉说道:“皇后娘娘向来不爱用太监,这是宫中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且能够知道这种隐秘的事情的人肯定都是皇后娘娘的心腹。

    坤宁宫的太监地位低下谁都知道,这两个小太监指不定是谁的人,你正好碰见这种事,也实在是太巧了!”

    云瑶面上虽然镇定,可心里却清楚地知道,皇后自从被康熙厌弃后,昔日那些仇人们都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而从坤宁宫出来的顾问行就是其中的一人。

    因为知道皇后天生厌恶看不起太监,故意将太监派到皇后身边伺候,这一点很少有人知道,若非当初云瑶为了了解乾清宫的动向,特意让人盯着顾问行,云瑶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出。

    而且云瑶更是知道,自从皇后被打入冷宫之后,身边伺候的人都被严加看管了起来,如今伺候皇后的大多都是康熙的人,这两个小太监若真是贴身伺候皇后的,那这件事绝不是表面的这么简单。

    所以云瑶对于这件事一点儿都不想掺和。

    彩玉却是不知道这个消息,对于云瑶的话深信不疑,然后有些恍然大悟的说道:“主子说的是,是奴婢忽略了此事,那那两个小太监估计并不是坤宁宫伺候的人,只是那两个小太监放出这种假消息做什么?”

    彩玉的疑惑云瑶并没有回答,只是敷衍的说道:“这个时候本宫不宜插手坤宁宫的事情,你也不要参与其中,免得让人被当做的替罪羊!”说到最后,云瑶的语气里带着警告。

    彩玉不知道云瑶真正的心思,所以以为云瑶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连忙对云瑶保证道:“娘娘放心,奴婢一定会小心行事的!”

    云瑶见彩玉听到心里,也放心了不少,然后又对彩玉说她累了,打发彩玉出去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考验云瑶

    乾清宫

    刚才康熙对云瑶说乾清宫有政事要处理并非虚言,养心殿得桌案上还放着不少未批阅的折子。

    但康熙并没有第一时间里处理这些折子,反而转头对在暗处的内卫说道:“去查查这个佛荪的事情,还有佛荪当年为何离京,这么多年为何一直不回来!”

    暗处的内卫一领命便悄然退下,而这个时候梁九功却是眼观口口观心的低着头默然不语,权当自己没有看见刚才那一幕。

    梁九功跟在康熙身边,自然深谙保命之道,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最好只当自己是一个木头人,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此时梁九功就是这么做的。

    只是梁九功还没装木头桩子有多久,康熙就忽然叫了梁九功一声。

    梁九功听见康熙叫他,连忙上前听候康熙吩咐。

    康熙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在御花园安排的那两个小太监怎么样了?”

    梁九功听见康熙说的是这件事,心里一凛,嘴上却是没耽搁的说道:“禀皇上,奴才已经让那两个伺候皇后娘娘的小太监故意将皇后娘娘的病情泄露给彩玉了!”

    康熙闻言首先瞪了梁九功一眼,语气里带着厌恶说道:“什么皇后,她哪里配!”

    梁九功见此也不敢多说什么,此时他也不好改变对皇后的称呼,倒不是梁九功担心赫舍里皇后会再次复起,而是因为梁九功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奴才,守规矩是最不容易出错的,哪怕心里对皇后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嘴上却不敢有一丝失礼。

    而且梁九功更加知道,别看如今皇上是这样的说辞,可是若他真的对皇后的语气有所不敬,那首先处置他梁九功的,就是面前的皇上!

    皇上最是注重名声,此时只要皇后没有被皇上废掉,那他一个奴才就不能有任何逾越。

    果然即使梁九功并没有说话,康熙也没对梁九功的态度有所改变。梁九功见了也只能暗道一声君心难测。

    康熙没有再理会梁九功,反而拿起了桌案上的折子看了起来,慢慢的批阅。

    梁九功见此也静悄悄的退在一旁,免得打扰康熙。

    过了好半晌,康熙把桌案上的奏折都批阅完成之后,起身走了两步。然后康熙就看见梁九功不知什么时候就悄悄地退了出去。

    康熙对此有些诧异,康熙知道梁九功这个人,自从被他敲打了几次之后,变得十分的谨小慎微,自然不会做什么逾越的举动,如今梁九功却擅离职守,只能说明有不小的事情发生。

    康熙等了一会儿,就看见梁九功又再次回来,康熙放下手中的茶杯,就问道:“你这老货,到哪里去偷懒了?”

    梁九功闻言连忙解释道:“皇上,刚才奴才并不是偷懒去了,而是永寿宫的人跟奴才送了个消息过来,事关之前御花园的事情,所以奴才不敢耽搁,才连忙出去。”

    梁九功说的永寿宫的人自然不是云瑶派来的,而是康熙派到各宫里的暗子。

    所以康熙听过之后,也询问起了梁九功,想要了解永寿宫发生了什么。

    梁九功连忙对康熙说起了之前云瑶在永寿宫听到彩玉禀报时候的表现。

    说起来当时云瑶因为心神不宁,根本没有察觉到有人在听她说话,幸而云瑶说话向来是滴水不漏,才没在康熙面前暴露。

    康熙听了却是有些哭笑不得,“难道昭嫔仅凭着赫舍里氏不爱用太监这件事,便以为遇到的御花园里的两个小太监说的是假的?”

    梁九功闻言嘴角也抽搐了起来,这一点梁九功在安排的时候可没有想到,连忙对康熙请罪道:“皇上,是奴才办事不力,还请皇上责罚!”

    康熙嘴角带着笑意,摆了摆手让梁九功起来,然后说道:“既然如此,就不必继续试探了,既然昭嫔这么认为,想必她也不知道坤宁宫的人已经被朕全给换了,要不然怎么会以为坤宁宫里全是宫女伺候赫舍里氏呢!”

    康熙对于梁九功在坤宁宫放太监也是默许的,因为宫女大都出身内务府,康熙不能保证这些人里会不会有别人的人,而太监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是孤儿,与外人没什么牵连,康熙用的也比较放心。

    梁九功见状也连忙附和道:“坤宁宫那里上上下下全都是皇上的人,昭嫔娘娘怎么会知道其中详情?”

    康熙点了点头,对梁九功的话没有多加评价,心里却是认同的,当然康熙没有想到,云瑶竟然会想到监视一个太监,也让坤宁宫的事情全都暴露在云瑶眼下。

    毕竟如今顾问行不仅是梁九功的干儿子,而且他还伺候着宣亲王,宣亲王毕竟是皇后亲子,谁也没有人会防备顾问行,还有他身边的人。

    弄清这件事之后,康熙心里对云瑶也产生了一些愧疚。说起来这次康熙之所以会试探云瑶,是因为康熙对于云瑶得品行还是有些担心。

    说起来赫舍里皇后对康熙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康熙在经历了赫舍里皇后这个既蠢且毒的皇后之后,对于后边的皇后要求就变得更加严苛了。

    康熙虽然也知道云瑶自幼饱读诗书,可康熙更担心云瑶会是一个既聪明又狠毒的人,再出现一个图谋他皇位的人,康熙表示他还是受不住的。

    所以康熙才设计让坤宁宫的真实情况暴露在了云瑶面前,想要看看云瑶接下来会怎么做。

    只是让康熙没有想到的是,云瑶竟然一开始就拒绝了知晓皇后的事,这么说康熙并不觉得不恰当。

    不是梁九功带着自满的认为坤宁宫里的事情不会有人发现,康熙知道有图海还有奇玮这两个在宫里人脉众多的亲人在,云瑶想要知道坤宁宫的真实情况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难,但康熙没想到云瑶压根就没关注坤宁宫的情况。

    当然对于这一点康熙也是在查过图海以及奇玮等人并没有多做什么动作而确定此事的,如今云瑶真的不知道这件事不过是佐证了康熙查到的情况,当然康熙更不知道,云瑶在宫里的人手并非只有图海以及奇玮那边的人,所以这件事还真是阴差阳错了。

    康熙对于云瑶这种谨守规矩的表现十分满意,毕竟康熙觉得,他在经历过一个不怎么样的皇后之后,可不想再来一个更糟心的,毕竟皇后之位至关重要,根本不能轻言废立,若非如此,康熙怎会放赫舍里氏逍遥至今。

    此时云瑶并不知道自己运道极好的躲过了康熙的试探,不过云瑶确实也没打算动什么手脚就是了!

 第二百八十章 康熙怒气

    云瑶尚且不知道这是康熙的试探,不过云瑶却知道皇后的病情绝对与康熙有关,也是因此,云瑶难免心生寒意。

    云瑶不是只有眼前的记忆,她可知道前世康熙对赫舍里氏有多爱重,甚至在赫舍里氏死后赐予她的谥号是‘仁孝皇后’,这个谥号足以说明康熙的态度,康熙前世恨不得将赫舍里氏捧在手心上,虽说其中有赫舍里氏死的太早的缘故,可康熙对赫舍里氏终究还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云瑶前世经历过的与如今这一世差别太大,让云瑶不由有些怀疑康熙是不是真的狠辣无情!

    当然云瑶并不知道的是,这一世康熙对赫舍里氏态度大变与云瑶有不小的关联。

    前世康熙身边的内卫在顺治年间都被索尼统领过一段时间,内卫有不少人是索尼的人,这些人从皇后进宫之后就开始听从皇后的命令,皇后利用手里边的暗卫在康熙身边出了不少风,所以这也导致康熙一直以为赫舍里氏是一个堪比古代贤后的女子。

    其实前世若是赫舍里皇后活得久一些,康熙恐怕就能发现赫舍里氏的真正面目。只是赫舍里皇后死的时候,康熙对于前朝后宫并没有太大的掌控力,所以皇后曾经利用暗卫在后宫做的事情也随着时间悄然无息的消失了,除了赫舍里家的知情人外,根本没有别的人知道。

    可是这一世不同,因为云瑶的影响,图海以及奇玮早早地投靠了康熙,康熙此时的力量,可比前世这个时候要强得多,自然能发觉内卫的不妥,以及赫舍里皇后的真面目。康熙自然也不会像前世一样的态度。

    而且赫舍里皇后竟然还打着扶持幼子上位的主意,康熙怎会能继续容忍赫舍里氏。而且康熙没有直接废后都已经是手下留情了!怎么还会容忍赫舍里皇后活着!

    云瑶也知道自己想的不对,云瑶也不是分不清楚轻重的人,知道若是皇后死了,受益最大的人是她,所以云瑶也就没那么矫情,把这种想法抛到了脑后,只是有没有在云瑶的心里留下痕迹就没人知道了!

    ————————————————

    乾清宫

    康熙正在处理眼前的这些折子,忽然看见一份遏必隆上的奏折,康熙有些好奇的打开看了看,结果康熙看完之后,直接把折子给摔了出去,还大骂道:“奸猾小人,居心拨测,是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

    梁九功闻言被吓了一跳,见康熙只是脸色发黑,并没有更多的举动,才小心翼翼的把康熙扔下去的奏折给收拾了起来。

    康熙见了,压抑着怒气,摆手对梁九功道:“把折子呈上来!”

    梁九功见了也不敢多说,便将折子呈给了康熙。

    梁九功接过之后,又细细地看了一遍,心里的怒火却是没有一丝降下来的意思,反而是越看越怒,不过康熙这个时候面上反倒是平静了许多。

    而梁九功见了心里却更加害怕了,因为梁九功知道,此时的康熙比之前更加可怕,若说之前康熙还有可能没有这么大的怒火,如今皇上憋在心里,这怒火发出来恐怕会变得更加的厉害!

    康熙强忍着怒气在遏必隆呈上来的折子上抬笔写着什么,写完放下笔,康熙又看向梁九功,问道:“佛荪的资料查到了吗?”

    梁九功小心翼翼的说道:“佛荪大人离京久远,所以有些难查,奴才还并未全都查到。”

    康熙闻言,冷着一张脸说道:“先把查到的给朕呈上来,特别是佛荪当年还没有离京的时候发生过的事情。”

    梁九功连忙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沓纸,交到了康熙手上,还说道:“皇上,这是佛荪大人这些年在地方上任职的情况,还有一些是佛荪大人离京的原因,据说当初佛荪大人是得罪了一个大人物,只是那个大人物是谁奴才还没有查到,请皇上恕罪!”

    康熙接过梁九功手中的东西之后,仔细的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些都是佛荪这些年在地方上任职的具体表现,从资料上看,康熙发现佛荪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至少他在任上做官做得十分不错。

    佛荪是在福州任知府一职,正四品的官儿,只不过佛荪身上还带着额亦腾传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正三品的官位。

    康熙一开始并未注意到佛荪的功绩,毕竟一个多年未曾升官的人,康熙心里一开始是带着轻视的眼光看待的。只是康熙发现,佛荪在福州官声极好,也做了不少的实事,浑然忘了佛荪满人官员的身份。

    要知道这会儿南边的人对满人都相当敌视,而佛荪能做到这种程度说明他着实算得上是一个干吏了!

    康熙一开始根本没有对佛荪抱有什么期望,只是既然奇玮都在他耳边提起了佛荪,佛荪也和图海同龄,想来年纪也大了,康熙只想着给云瑶还有图海做一个脸面而已。

    可是越是知道佛荪的能耐,康熙越对遏必隆感到十分愤恨!遏必隆差点让他放过一个大才!

    没错,就和图海想的那样,遏必隆因为在宫廷中行走,自然知道图海以及奇玮要把佛荪调回来的事情,遏必隆也想出来了一个办法想要阻止佛荪回京。

    就像是当初让吴禄没有办法升官一样,遏必隆当时给了康熙上了一个折子,说自知自家子弟不够优秀,所以推拒了吴禄的官职,如今也一样,遏必隆同样给康熙上一个折子,说是佛荪托他推拒进京之事,康熙见了怎能不怒!

    康熙觉得自己若非是听过奇玮托他告知昭嫔的话,也指定会被遏必隆给骗过去。

    哪怕康熙手里的资料并不多,可康熙也从中看了出来,当年佛荪离京少不了遏必隆的推波助澜,身处宫中的这个大染缸,康熙从佛荪离京十多年没有回来这件事里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康熙也比较好奇能让遏必隆使出这边手段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不过此时康熙对于遏必隆的愤怒之情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康熙觉得遏必隆上这个折子实在是险恶用心,若他真的不知道这个佛荪是谁,很有可能他会一怒一下直接把佛荪给一撸到底,这样一来,他不仅会因此让图海以及奇玮等人离心,也会让正在怀孕的昭嫔因此而伤心,这样一来,那他就称得上是孤家寡人了!

    想到这里康熙恨不得将遏必隆千刀万剐,只是康熙也知道这种事不可能明着责罚,毕竟遏必隆什么都没有多说。但康熙却是把遏必隆深深地记恨上了,只能说被康熙惦记上,遏必隆真是该自求多福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皇后态度

    坤宁宫

    此时脸色苍白,有些奄奄一息的赫舍里皇后,正不甘的瞪着眼前的嬷嬷。

    口中还怒骂道:“你这刁奴,竟然敢谋害本宫,来人啊,快把她拖下去杖毙!”

    赫舍里皇后面前的嬷嬷听见她这么说却是不动声色,仍然端着一碗褐色的药汁,要皇后喝下去。而身边其他伺候的人也恍若未闻。

    这个严厉的嬷嬷嘴里还道:“娘娘可不要任性,这人生病了总要喝药,娘娘要是不喝药,何时能好?”

    说着眼前这个嬷嬷不顾皇后反抗的态度,直接按住皇后,强迫她喝了下去,然后表情上带着冷笑说道:“娘娘可别怪奴婢逾礼了,您这样的态度让皇上看见了,少不得觉得皇后娘娘您心存死志,这样一来,娘娘岂不是要遭受更大的罪?还有娘娘的家人,还有宣亲王,都要受娘娘牵连!”

    这个嬷嬷的话并非是虚言,后妃自杀乃是大罪,到时候赫舍里皇后若是自杀,那她身边的人都讨不了好!

    赫舍里皇后也知道这一点,不过赫舍里氏可不是一般的后妃,带着讽刺的表情说道:“他们和本宫有什么关系,能够陪着本宫死是他们的荣幸!!!”

    皇后的话一出,吓得这个之前一直面不改色的苏嬷嬷脸色大变,一个不顾及自己家族还有孩子的皇后,让这个嬷嬷看到皇后的冰冷的眼神之后,便惊起了一身的冷汗!

    这个面色苍白的嬷嬷有些不死心的说道:“娘娘,您就不怕牵连到宣亲王身上吗?”

    赫舍里氏此时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一脸狰狞的说道:“他如今又不是本宫的儿子,本宫要他有何用?他本来应该是未来的皇上,结果竟然是这样的没用,真是让本宫失望!”

    此时眼前的苏嬷嬷已经被赫舍里氏吓到了,她没有想到皇后竟然对宣亲王这么绝情,只因为宣亲王被过继,就如此怨恨宣亲王,这样的额娘真是少见!

    苏嬷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匆匆的收拾好药碗之后,便退了出去,而赫舍里皇后也用讽刺的目光一直盯着苏嬷嬷离去,而屋内其他的人似乎如同隐形人一般,赫舍里氏见了更是心烦,挥手将一旁桌案上的东西给甩到地上,屋内的人也都习以为常,十分淡定的把皇后弄得烂摊子给收拾好,然后又站在一旁监视着皇后。

    离开的苏嬷嬷表情十分慌张的出了坤宁宫,往乾清宫走去,不是苏嬷嬷没有见过大世面,而是皇后的态度实在是把苏嬷嬷给吓住了,所以苏嬷嬷迫不及待的向给康熙禀报这件事。

    说起来苏嬷嬷之所以这么积极,完全是因为苏嬷嬷对康熙以及承钴的感情十分深刻,这个苏嬷嬷虽然不比曾经伺候康熙的乳母那样地位尊贵,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欺负的,康熙对她也算是比较信任所以康熙才会派这个苏嬷嬷到皇后身边伺候。

    一进乾清宫们,苏嬷嬷便看见梁九功正巧从门口出来,连忙拦住了梁九功,道:“梁公公,老奴有事要禀报圣上,还请梁公公通融一声!”

    梁九功看见苏嬷嬷身影也是十分吃惊,连忙问道:“你不是在皇后娘娘身边伺候,怎么这个时候跑到这了?可是皇后哪里出了篓子?”

    苏嬷嬷闻言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对梁九功道:“老奴刚才发觉皇后娘娘似乎有些异常,所以才特意禀报皇上!”

    梁九功听到这,也没有多问,只是对苏嬷嬷道:“既然你有要事,那杂家就进去通报一声,你且在这里等会儿!”

    苏嬷嬷见状连忙对梁九功道了谢,然后又看着梁九功进了宫门,焦急的等待着。

    不一会儿,梁九功就出来,对着苏嬷嬷一招手,让她进来。

    结果一进宫门,苏嬷嬷便看见皇上正一脸凝重的表情,让苏嬷嬷心提了起来。

    康熙见到苏嬷嬷,捏了捏眉头,有些疲累的问道:“皇后那里又出了什么事?”

    苏嬷嬷见康熙问及此事,连忙把刚才在坤宁宫的那一幕告诉了康熙,重点还说了皇后对宣亲王的态度。

    康熙对于赫舍里皇后变得这么疯狂也不奇怪,因为一来皇后性子本就偏激,变成这样也不是不可能,二来,皇后变成这样也有康熙一份功劳。

    康熙用的东西是上次从坤宁宫搜检出来的香料,这个香料就是巧香的姑母佩戴的那个香囊。这个香囊的作用就是使闻到香料的人变得更加暴躁易怒,而且对身体伤害很大。

    康熙在坤宁宫搜到这个的时候大吃一惊,他原本以为这件事早就结束了,而拿出这样的药物的人正是佟家,可是在坤宁宫里搜出这一个东西,让康熙觉得说不定什么时候皇后早就和佟家达成了什么协议,要不然当初佟家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将那种脏东西带进宫闱。

    且不说康熙对于佟家以及皇后的怀疑,康熙面对眼前苏嬷嬷有些眼巴巴的态度有些为难。

    康熙自己心里清楚,只要用那个香料的时日一长,就算皇后仍然活着,也会变成一个疯子。更何况皇后本就不怎么待见承钴,如今对承钴是这样的态度,康熙也不奇怪。

    只是这件事康熙做的极为隐秘,这件事面前的苏嬷嬷也不知道,康熙也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因为康熙不想因为赫舍里氏背上什么污点,而如果皇后疯了的话,康熙就有理由去做一些事情了!

    所以康熙便对苏嬷嬷道:“嬷嬷,皇后这样子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朕对皇后的情况也无能为力,若是嬷嬷担心,朕便让人去保护承钴吧,以防皇后会心生偏激伤害承钴。”

    康熙此时还不知道自己这个举动,竟然救了承钴一命,此事乃是后话暂且不提。

    如今康熙之所以会在这个地方做这些表面功夫,完全是因为不想让人知道他做过什么。所以面对苏嬷嬷便有些冠冕堂皇的意味。而且康熙早就对皇后有所防范,只是这种事不好暴露在苏嬷嬷面前。

    而苏嬷嬷见此也松了口气,转而又想到皇后对赫舍里家的怨恨,便大着胆子对康熙说道:“皇上,老奴看着皇后似乎对赫舍里家恨之入骨,恨不得欲除之而后快。”

    康熙闻言却是冷哼了一声说道:“他们赫舍里家养出这样狠辣不慈的皇后,难道还要朕以怨报德不成?朕没有责怪他们家就不错了,难道还想让朕给他们擦屁股不成?”

    苏嬷嬷见此,便知道康熙对于赫舍里家完全是放任自由的态度,所以苏嬷嬷也没有多说,毕竟赫舍里家与她也没有什么牵连。

 第二百八十二章 皇后身死

    康熙虽然不想皇后继续活着,可是也不想让皇后自杀,因为这对康熙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一方面皇后若是真的自杀会给康熙留下个不小的烂摊子,另一方面就是康熙对皇后十分厌恶,在康熙看来让皇后自杀而亡实在是太便宜她,所以康熙只希望皇后‘病重而亡’。

    所以说如今赫舍里皇后只会慢慢的病重而亡,这也是康熙心里最理想的方式。

    只是估计康熙的这个愿望是达不成了,今儿个一大早,苏嬷嬷着急忙慌的通知了乾清宫的人,原来赫舍里皇后死了!!!

    康熙此时正在上朝,所以并不知道这个消息,梁九功也跟着康熙一起去上朝去了,乾清宫里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头头,所以乾清宫的几个管事都十分急躁,不知道该不该去通知康熙。

    也不知道谁突然说道:“要不咱们去问一下伺候宣亲王的顾公公?”

    这话一出,众人首先都一脸反对,转而又想到顾问行不仅是皇后唯一儿子身边伺候的人,也是梁九功的干儿子,想到这众人脸上变得有些心动。

    苏嬷嬷见有人提了这么一个难得靠谱的建议,便忍不住说道:“这样不错,顾公公是梁公公的干儿子,想来也比咱们这些人有见识。”

    众人见苏嬷嬷同意,也松了口气,说实话,去通知康熙皇后死了的事情绝对是一个烫手山芋,但是到这个时候,他们又不能不报,毕竟皇后哪怕被打入冷宫,但身份还是在那呢,众人也不敢懈怠。

    而苏嬷嬷心里也十分忐忑,因为她有一件事没有告诉眼前的几个人,皇后并不是因为病重而亡,而是中毒而死!

    而且用的而是剧毒鹤顶红,若要问苏嬷嬷是如何知道的?呵呵,苏嬷嬷在宫里这么多年什么没有见过,喝过鹤顶红的人也不少!苏嬷嬷自然知道喝过鹤顶红的人死后是什么样子!

    苏嬷嬷知道这一点根本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传出去就会引起一片轩然大波。但这件事苏嬷嬷还得尽快通知康熙,让康熙早作准备才行,事情拖久了谁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

    苏嬷嬷觉得顾问行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一来顾问行是从乾清宫出去了,还与梁九功关系十分亲密,二来,如今宣亲王虽然被过继,但宣亲王到底是皇后的亲子,这种事于情于理也得让宣亲王身边的人知道才行!

    而且苏嬷嬷也准备把皇后死因是因为中毒的事情告诉顾问行,看看顾问行有没有什么办法通知皇上才行!

    苏嬷嬷在乾清宫和几个管事商量完毕之后,苏嬷嬷便连忙去了乾西五所,去找顾问行。

    等到了乾西五所,苏嬷嬷便看见顾问行正带着太医进门,苏嬷嬷心里一突,想到皇后生前对宣亲王的怨恨,苏嬷嬷连忙上前拉住顾问行。

    顾问行见如今在坤宁宫伺候的苏嬷嬷忽然拉住他,有些摸不着头脑,要知道,苏嬷嬷可和他没有什么交集,不过顾问行也知道苏嬷嬷是乾清宫出来的,对苏嬷嬷十分客气的问道:“苏嬷嬷,您怎么来这了?”

    苏嬷嬷没有回答顾问行的疑问,首先看向太医的方向,对顾问行急迫的问道:“可是宣亲王出了什么事?”

    顾问行见状心里一突,以为是有什么人要害宣亲王,但宣亲王也不过只是小病,顾问行便道:“宣亲王确实有点儿不舒服,不过只是今儿感染了风寒,所以才招来了太医。苏嬷嬷,你这么着急,可是知道什么事?”

    苏嬷嬷听见宣亲王只是风寒,却仍然有些不放心,但眼下重要的是皇后的事,所以只能对顾问行说道:“顾公公不如清退周围的人,我确实有事要说。”

    顾问行见状,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将周围的人全都清退,然后说道:“嬷嬷,如今可以说了!”

    苏嬷嬷也没耽搁就把今天的事全都给顾问行说了一遍,特别重点是皇后是中毒而死,以及皇后死前对于宣亲王以及赫舍里家的态度。

    顾问行这会儿才知道事情大条了,虽然顾问行深恨皇后,可没有想到皇后竟然在这个关头死了,还是中毒而死,任谁都知道这件事情绝不是小事。

    顾问行听完之后,脸上带着苦笑对苏嬷嬷道:“苏嬷嬷,您这是给我找了一个大麻烦啊!”

    苏嬷嬷也是一脸苦笑,对顾问行有些歉意的说道:“您也知道皇后的事情事关重大,更别提还有这样的变故,如今皇上正在上朝,可是不通知皇上也不成啊!再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