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后升级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太皇太后所说的大清与蒙古联姻,康熙一个字都不相信。看这次太皇太后选的秀女不是科尔沁的人也与科尔沁有关。而蒙古可不是只有科尔沁,多年来科尔沁凭借着与大清的关系,占了多少水草丰盛的牧场。

    得到了这么大的利益,但本身科尔沁军事方面的实力并不是特别高,还不是凭借着大清的威慑才立足。

    在蒙古科尔沁的女儿们嫁到各部,后来的大清公主抚蒙政策多半借鉴科尔沁。科尔沁在草原上立足的根本就是强大的姻亲关系,而非是勇猛的战士。

    与其他不同的是,科尔沁闻名于世的多是女人,如孝端文皇后哲哲,她以侧福晋之礼嫁给皇太极,后来被册封为皇后。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常常被称为孝庄太后的顺治帝的生母,生下顺治帝福临得以封后。还有皇太极最爱的女人宸妃海兰珠。

    因此在崇尚勇武的蒙古大草原上,科尔沁并不能够服众。

    康熙发现在大清与其他蒙古诸部的交往中,科尔沁在其中起到的角色耐人寻味。在太皇太后掌权后,除了科尔沁部,其他的蒙古诸部与大清的关系日渐疏远。

    如嫁给太宗皇太极的懿靖大贵妃,当时地位上在孝庄太后之上,她是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原为末代可汗林丹汗囊囊福晋,生子阿布奈。天聪九年金军包围林丹汗的族人,准备正式征服察哈尔。新守寡的囊囊太后为了族人的性命向后金大汗皇太极让出北元的玉玺。也是孝庄太后敌人之一。

    随着懿靖大贵妃在孝庄掌握权力后,她所代表的势力逐渐与大清渐行渐远。之后因为董鄂妃的缘故,懿靖大贵妃更是恨极了孝庄太后。董鄂妃原本是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后来顺治帝福临抢夺弟妻,博穆博果尔死因不能说是没有孝庄太后的手笔。懿靖大贵妃与孝庄太后更是反目成仇,她指使自己的长子阿布奈(林丹汗儿子)对科尔沁多番打击,孝庄太后奈何不了懿靖大贵妃,也只是眼不见为净。

    后来在康熙八年,孝庄太后告诉康熙要除掉阿布奈,因为他疑似有叛乱之举,康熙并未怀疑孝庄太后的话,就以多年不朝觐等为由,削其亲王爵,将其监禁于盛京,并令其子布尔尼袭爵,将安亲王岳乐之女嫁予他为妻。

    康熙作为一个帝王所想的终究与孝庄太后一个女人不一样,孝庄对懿靖大贵妃这个抢夺自己丈夫的女人深恨不已,只要找到机会就要打击她的势力,出于女人天生的嫉妒心,孝庄太后对这个更得夫君看中的女子极为厌恶。

    而康熙看中的只是懿靖大贵妃深厚的实力,毕竟身为林丹汗的大福晋还生有儿子,林丹汗的大部分势力都由她继承。

    林丹汗身为蒙古的末代大汗,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达延汗的7世孙。地位尊贵,曾经是蒙古草原的共主,理论上整个蒙古都是他的。在大义上,即使是科尔沁,名义上也是他的属下。

    林丹汗在蒙古的号召力极高,康熙想要稳定蒙古,对于阿布奈虽然让其监禁在盛京,但并未亏待他。

    但在康熙接受顺治帝的势力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孝庄太后为了打击懿靖大贵妃而使出的计谋,这不由让康熙怀疑孝庄太后以别人危害他地位的名义害了多少人。

    康熙细思极恐,想着过去在太皇太后的建议下他除掉的人,如果他们都是无辜的,那么有多少人因此而敌视他的呢?这时康熙作为帝王常有的疑心开始冒出来。即使他们不是无辜的,但康熙想到自己可能一直在太皇太后的控制下处理朝政,多少理解了皇父顺治的无奈,可康熙作为一个能名闻后世的谥号为‘清圣祖’的皇帝来说,他怎么会甘心想自己的皇阿玛那样受到孝庄太后的钳制。

    康熙因此吩咐暗卫让其调查之前他曾在孝庄口中对他不利的人。

    康熙自继位后,真正除去的人并不多,鳌拜就是其中一个,也是被他引以为傲的功绩,还有关于四大臣,孝庄经常在康熙耳边灌输四大臣会是他亲政的阻碍,过去的康熙深信不疑,确实,随着康熙的成长,四位辅政大臣对他的决定反对的越来越多,太皇太后也时常教他一些方法对付他们,之后康熙与四位辅政大臣之间的嫌隙也越来越多。

    曾经他也疑惑作为皇阿玛的亲信,怎么对他这个皇阿玛的继任者那么敌对?他问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只告诉他是四大臣看不起他,要他努力将来扳倒他们。

    现在想来他们敌对的多半不是他,而是他背后的孝庄太后,即使康熙知道他们的确有可能是因为不愿失去得到的权利,但康熙固执地认为其中肯定有孝庄太后的作用。

 第二十六章 碧玉心思

    再说回储秀宫这里,今儿一大清早郭络罗·碧玉就让自己变成了新闻头条,她一夜之间改变形象的事传遍了整个后宫。鉴竟他们这些通过复选的秀女,十有八九都是赐给宗室和皇帝留用的,因此每次选秀后宫中人都会在储秀宫安插人手。

    连带着郭络罗·碧玉也彻底出名了,云瑶只以为是郭络罗·碧玉要小心翼翼的扭转别人对他的印象,最低也得不能让太皇太后厌恶,但没想到她竟然这么极端。

    不过云瑶以己度人,就明白了她的想法。首先她已经在初选和复选时一直保持这样的姿态,现在突兀的改变形象只会让人以为她是趋炎附势之徒,即使是撂牌子之后,消息传出宫他也不能得到什么好婚事了。

    那就索性让自己变成一个笑话,毕竟被自己的嫡母和妹妹算计这么多年,即使说她没心机别人陷害也好过说她心思不正。

    这样的她只会被上位的主子轻视而不是厌恶,说不定因此能让她被选入后宫。

    恐怕如皇后这样的人宁愿选一个蠢笨的,也不愿弄进宫一个精明足以给他们打擂台的。

    而且以三官保的位置来说,康熙还是很愿意让他家的女儿进宫的。毕竟就如云瑶记忆中的那样,在郭络罗·碧玉被撂牌子后,三年后他的嫡妹郭络罗。嘎鲁玳仍然被选入宫。

    三官保作为盛京内务府掌关防三大佐领之一,虽同为佐领,但云瑶的阿玛的佐领之职与三官保的不可同日而语。若非云瑶舅舅是马佳·图海,恐怕此次选秀最瞩目的就是郭络罗·碧玉了。

    顺治元年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为留都。盛京作为陪都,大概布局如京城般,陆续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各部设侍郎,置内大臣为总管,留守盛京。

    此时的盛京地位就像是明朝时的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陪都,南京的政治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北京有的部门在南京都有所设置。

    因此位置紧要的三官保,他的女儿早就被内定为后宫嫔妃了。若是碧玉被这次没有进宫,那她的两个嫡妹也会进宫的。到那时她就会屈居于弟妹之下,她的亲生额娘也会受到嫡夫人的嗟磨。这就不是碧玉能够接受的。因此若是搏一搏能够入宫为妃,那对碧玉就是峰回路转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撂牌子回家而已。

    而郭络罗碧玉虽然是庶女,但她的亲生额娘也是旗人,只是因为娘家败落才嫁三官保为妾,而且她的额娘自小与三官保相识,可谓青梅竹马,若非如此,碧玉的嫡母怎会这么防备碧玉母女。

    因而在三官保心里可没什么嫡庶之分,只是碧玉养成这副性子也是因为嫡夫人使的后宅手段。前头也说了,碧玉的额娘娘家败落,根本不知道太皇太后的忌讳。

    因此碧玉的性子人符其名,真真是个小家碧玉,而且他还不是那种强行装柔弱的女子,一点都不矫揉造作。

    这也是因为如此三官保一直没看出女儿性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毕竟三官保作为一个男人是有些粗心,不关注后宅的事,但他又不是傻子,一个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他还是知道的。

    毕竟在庶女的教养上,嫡夫人一直告诉三官保以讨皇上的欢心为主。之前嫡夫人与碧玉的额娘一直和睦相处,因此三官保也没想到这些。

    这也是嫡夫人手段的高明之处,她又没有将庶女养废,只是将庶女的性子养成太皇太后最讨厌的那一款,任谁也挑不出他的错来。

    这也是嫡夫人借着他们在盛京消息不通,若是在京城里,她使这样的手段也没用。京城的消息灵通,不是她这样一个简单的计谋能骗住的。

    所以说碧玉也是因为没有人手才吃亏的,这事儿说明做事要注意细节,若非是碧玉的实力不够强大,还有三官保的粗心,才让嫡夫人钻了空子。

    再说到碧玉的想法,其实她想要装成妹妹的性子还是很容易的。

    但她故意装成那种强撑着装直爽的女子,一是为了不让她的变化那么突兀,不然碧玉之前在众人面前的表演就白费了。

    二是因为碧玉也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她知道入宫有太皇太后在,之前表现的性情决不能在出现,但是太皇太后不喜欢她的性子不代表圣上不喜欢啊!她完全可以等到太皇太后去世后在以之前的面目见人。

    不得不说若是云瑶知道了碧玉的打算,只会对碧玉刮目相看,云瑶可真没看出来碧玉真正的面目,她还以为碧玉真是他表现的那样的呢!

    不过云瑶若是知道碧玉打着等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再行动的主意就要偷笑了,别看现在今年太皇太后身体看着不好,一直缠绵病榻似的,这可不代表她命不久矣了。

    若非云瑶知道太皇太后直到康熙二十六年才去世,她真要相信太皇太后命不久矣了!

    而且云瑶相信太皇太后可不一定真是病了,别看太皇太后的病闹得满城风雨的。连康熙这几日都在床前侍奉,可是选秀仍然进行着,以前若是太皇太后生病,若是碰见选秀,康熙可是将选秀延期了的。

    之前云瑶没想过参加选秀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年初起就有消息传出太皇太后身体不好,而且在三月份的选秀根本就没举行,让人以为太皇太后都快去世了。

    而到了现在快十月份了突然就开始选秀,这让很多八旗人家有些措手不及。之前一直有人等着太皇太后的死讯,可没想到太皇太后看着一直生病,也没如一些人的幻想去世。

    依云瑶看太皇太后这是耍猴呢,估计连康熙都骗了过去。不过也不奇怪,太皇太后在宫中经营了多年,恐怕太医院的大部分人都听从太皇太后的命令。只是做个一直生病的假象,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手到擒来。

    不过已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恐怕康熙已经回过味儿来了。要不然怎么会现在又举行选秀了呢?毕竟康熙标榜以孝治天下,他怎么可能会打自己的脸。

 第二十七章 孝庄病情

    就像是云瑶的猜测一样,康熙早就已经知道了太皇太后装病的事实。

    康熙在年初的时候,刚刚得到他皇父暗卫的投效,因为才知道顺治给他留有人手,康熙的心情自是有些不可言说。

    康熙看着眼前两个身穿侍卫服的男子,不由有些惊讶,“你们说你们是先皇留下来的暗卫?”康熙语气中有些奇怪又有些自己都察觉不出的暗喜。

    底下的暗卫统领和副统领听出了康熙的语气,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毕竟他们本该在皇帝登基时就像康熙投效,现在圣上已经登基了将近十年,这时才来向皇帝禀告,着实太晚了些。看到康熙的态度,他们多少轻松了许多。

    暗卫统领乐山连忙回道:“奴才是康熙六年就任的统领,之前的暗卫统领去世,才有奴才接手这一职位。”乐山不敢大出气,等待着康熙的裁决。

    乐山没说的是,在康熙六年之前,他们大多听从鳌拜的指示,在顺治去世前,先皇将暗卫托付给心腹大臣,让他们在康熙亲政时交给皇帝。这鳌拜就是其中一个,而最要命的是前任统领与鳌拜交好,直到上面这位将鳌拜给擒了之后,那位暗卫统领表面身份与鳌拜交好,也就被牵连了,之后就是他继任统领之位。

    而他继任统领之位后有些不知何去何从,后来在他的副手奇玮,也就是他身边的副统领的建议下,暂时隐藏踪迹,不能让皇上把他们当成鳌拜余党给杀了。

    而且他们这支暗卫本不在太皇太后手里,当太皇太后知道他们的存在后一直企图消灭他们。要不是之前的暗卫统领与鳌拜交好,他们暗卫早就被太皇太后给毁尸灭迹了。

    乐山多少为鳌拜感到可惜,毕竟鳌拜以前是先皇的心腹,对先皇忠心耿耿,要不是太皇太后捧杀,他还落不到这个地步。其实在鳌拜生前,前统领就警告过鳌拜了,可惜鳌拜自视甚高,没把孝庄太后看在眼里,结果落到了这样的下场。

    不过他都登基八年了,他皇父的势力才来投效,这让康熙不得不怀疑其中的实情。

    康熙听到了乐山的话,稍一思索就知道乐山为何这样禀报了。康熙六年,那是他擒获鳌拜的年份,恐怕暗卫之前是鳌拜。统领的。

    康熙欲详问暗卫情况时,正在这时,突然宫门外传来慈宁宫中太皇太后突发恶疾的消息。康熙听到连忙到慈宁宫看望太皇太后。此时的康熙虽然与孝庄太后的政见常常不同,时有分歧。即使如此康熙对皇祖母的濡慕之情仍然占了上风。因此康熙极为惶恐,担心祖母年事已高,老年得病,会有什么不好。

    康熙急匆匆的离开没看到底下暗卫统领和副统领之间面面相觑。这倒不是因为康熙对于他们的无视,毕竟他们是奴才,怎么也不会因此埋怨皇上。

    他们惊讶的是太皇太后的病情以及皇帝对太皇太后的感情。这两者都让他们大为惊讶。

    乐山和奇玮对视都看出了对方惊讶的眼神,慈宁宫一直有他们的人在监视,在他们来之前可没人来报说太皇太后患病了。而且这么多年来,他们与太皇太后一直在打交道,他们可是知道太皇太后基本上就没病过。之前的几次小恙,基本都有目的可言,要么是拿捏皇帝让她侍疾,要么是向皇帝示弱,以达成某些目的。

    要他们说,要是太皇太后对她的儿子顺治也是这样的策略,不至于母子之间闹得这么僵了。要知道太皇太后在她的儿子面前向来是颐指气使的。

    先皇的脾气其实并不算差,顶多是有些小任性,可孝庄太后愣是将儿子推得远远的,闹的母子离心。他们这支暗卫的存在就是因为孝庄太后时常从先皇面前打听消息,可以说先皇打了个喷嚏,孝庄太后就能立马知道。也不怪先皇不孝,孝庄太后连先皇去哪儿休息都要控制,恨不得将先皇当成傀儡。

    而且如今圣上对太皇太后的态度,不得不让他们拿捏。之前他们一直以为圣上对太皇太后不过是面子情,可如今看圣上这态度分明是对太皇太后挺敬爱的。

    可是他们暗卫最初诞生的目的,就是因为顺治要监视孝庄太后的一举一动才出现的。他们安慰最多的是太皇太后插手前朝后宫的黑料好不好。到时候圣上可不一定相信谁呢?

    再说康熙这边,康熙跑到慈宁宫看到皇祖母躺在床上,脸色灰白,极为担心。连忙问旁边的太医:“太皇太后的病是怎么回事?该如何用药?”

    又看见苏麻喇在床边伺候,问道:“额涅,皇玛嬷怎么突然病了?”

    苏麻喇看着康熙欲言又止,康熙见状又问旁边的小宫女,“你说,太皇太后究竟如何变成这样的?”

    小宫女见圣上这样喝问,吓得跪在地上,急忙答道,“启禀皇上,是刚才懿靖大贵妃和太皇太后说话,结果懿靖大贵妃与太皇太后吵了起来,懿靖大贵妃发完脾气后就扬长而去。”

    小宫女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她的话分明是说懿靖大贵妃将太皇太后气成这样的。

    这让康熙更加愤怒,之前懿靖大贵妃一直对太皇太后不敬,但她身为长辈,康熙不好言说,没想到她嚣张至此,竟将太皇太后给气到了。

    康熙帝接着就以阿布鼐多年不朝觐等为由,削其亲王爵,将其监禁于盛京,并令其子布尔尼袭爵。

    康熙盛怒之下就牵怒到懿靖大贵妃的长子阿布鼐身上,众人见康熙气怒,整个宫殿都喘不过气来。

    之后康熙又下令让太医好生医治,而且康熙见太皇太后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就又下令宫中后妃与太皇太后祈福。

    又过了些时日,康熙见太皇太后的脉案毫无起色,而太医又语焉不详,只以为太皇太后挺不过这一关,吓得他又将选秀推迟,日夜在慈宁宫侍疾。

    康熙自太皇太后生病后一直忙着侍疾,连之前他的皇阿玛留给他的暗卫都忘了详细调查。这日太医说太皇太后有所好转,康熙想起前朝事务,就又去了乾清宫。

 第二十八章 暗卫戳穿【求收藏】

    因为太皇太后的病明明不是大病,却迟迟不好,康熙就想起那只暗卫,就连忙找来让他们调查太皇太后生病是否有小人作祟,也借此机会看看他们的实力。

    但乐山听到康熙的命令之后欲言又止,康熙见乐山面有难色,以为他探听不出太皇太后的慈宁宫,不由有些失望。不过他也知道太皇太后在宫中经营多年,想必也没人能害得了太皇太后。他皇父的势力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大,康熙觉得没趣儿,就欲将乐山打发下去。

    乐山见康熙的表情,想起奇玮说的话,就咬咬牙道:“奴才知道这些时日关于太皇太后病情的事。只是——”

    乐山说到这就停了下来,康熙见他似乎真的知道什么,就连忙问:“太皇太后重病可有什么内情?吞吞吐吐的做什么?”康熙还真以为是太皇太后着了别人的道了。

    乐山一脸英勇就义的表情答道:“启禀圣上,太皇太后她。。。她没病。”乐山闭着眼不敢看康熙的表情。

    康熙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毛病了,他看向乐山,只见乐山跪趴在地上,头低的低低的,身体似乎还在发颤。

    康熙大怒,“大胆,谁让你这奴才污蔑太皇太后的?”

    乐山听到康熙的话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只是面上不敢漏出来。幸好皇上没有完全不信,要不然现在他就被拉下去砍头了。

    他知道这次算是过关了,其实在皇上召见他来之前,他正在和副统领奇玮讨论慈宁宫送来的情报,当他们知道太皇太后是装病的时候,不知道该是否该告诉皇上。

    不过奇玮的一番话劝住了他,他说这事儿必定要告诉皇上的,可告诉皇上之后该怎么办才是问题。

    乐山之前看圣上对太皇太后的态度还是极为孝顺的,但是圣上与先皇是亲生父子,先皇的死和太皇太后有好像有些联系,他没想到康熙对太皇太后的感情一点也没掺假。

    不过奇玮说的也没错,圣上毕竟是皇帝,九五之尊,看着当今也是一个性子强硬的,怎么也不会听从太皇太后摆布。以太皇太后的性子,连性子没那么强硬的先帝都受不了。

    先皇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的交泰殿门前立下“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以限制太皇太后的行为,不过没想到太皇太后竟然说那道牌子是先帝用来限制太监干政的。不得不说太皇太后做这种事还真是熟练,不知道先皇在今上心中的印象被太皇太后抹黑成什么样了。

    而且当他这个暗卫统领吃干饭的吗?当他不知道太皇太后在前朝后宫一直宣传先皇不孝而且是什么风流帝王之类的?

    这些年来因为先皇的不孝形象,竟然为太皇太后增了不少光。而且太皇太后借此一直把持朝政,和鳌拜等人分庭抗礼。

    他们这些年来,除了前些年因为鳌拜的缘故一直没向皇帝效忠,等到鳌拜死后又过了这么些年,要不是因为太皇太后的原因,他们早就跟皇帝联系上了。怎么也不能现在才来啊!

    乐山在下面趴在地上胡思乱想,看着圣上的意思,不是不疑心的。这样乐山就放心许多,幸好圣上不是愚孝的。而康熙心中却是一团乱麻,他一面想着这是不是鳌拜余党弄出来离间他们祖孙的,一面又想着说不定太皇太后确实是骗他的。

    乐山见康熙有些神思不属,咬咬牙道:“如是皇上不信,奴才这里还有证据,而且奴才这里还有这些年太皇太后在朝堂上与朝臣们联系的证据。”乐山彻底豁出去了,他知道成败在此一举,若是此时不向皇上彻底投诚,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被太皇太后扣上鳌拜余党的帽子摘不下来了。

    康熙听到有些呆滞,不过他毕竟是一个帝王,很快就收拾好表情,面目冷然。

    “将证据交上来。”康熙觉得今天看到的有可能会颠覆他的三观。

    乐山听到连忙起身,从怀里掏出奏折,上前几步交给皇上。

    康熙接过后打开一看,奏折中写了好多太皇太后与朝臣联系的证据,还有太皇太后为科尔沁私下做了很多,为了科尔沁的繁荣,太皇太后还将其他归顺的蒙古部落弄的天怨人怒。

    康熙看着这些名单依稀是曾经太皇太后告诉他的对大清不满的一些蒙古部落。可康熙现在才明白,他们那是怨恨朝廷啊,分明是怨恨太皇太后。以前他一直以为这些人是贪婪,现在才明白原来一直有人在从中作梗。

    这些年来康熙一直为蒙古局势担心,因为除了太皇太后所在的科尔沁安稳外,其他的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而且南方三藩势大,康熙一直想削藩,这就要保证蒙古安定才行。

    而这些年太皇太后一直以蒙古不稳为借口,不允许他动南边儿。他一直以为太皇太后是老成持重,现在才知道一些都是太皇太后从中作梗。

    当然孝庄太后不让康熙削藩不只是因为如此,还因为他知道三藩势大,以朝廷的势力恐不能敌。

    当然现在的康熙可不会考虑这些,他现在只是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即使做了皇帝这么多年,还带着少年人的心性。现在他满脑子都在想着这些日子在朝堂上受到的打击,现在一下找到了发泄的地方。

    当然乐山和奇玮就不一定不清楚了,只是他们也不提醒康熙,毕竟他们变得如此落魄也是因为太皇太后。

    乐山一直在心里捉摸着奇玮竟然将圣上的心思都猜透了,看来要和奇玮多多交流了,指不定哪天他就飞黄腾达了。这次奇玮叮嘱他先将太皇太后在蒙古做的事,导致蒙古不稳的事禀告圣上,没想到圣上立马转变之前对太皇太后孝顺的态度,对太皇太后变得圣心难测。

    乐山在这里想着事,但康熙越看越愤怒,怒极将御案上的杯子扔到地上。

    乐山吓得连忙道,“皇上息怒。”

    康熙平复心情,没有继续发怒。只是看着眼前的奏折,想到一会儿还要到慈宁宫侍疾,心中更是愤懑。康熙只觉得这些日子的担心全都喂了狗了。

 第二十九章 康熙觉醒【求收藏】

    康熙又看了看折子,抬头看向乐山。此时的康熙面色平静已经看不出刚才愤怒的样子,不过正是这样更让乐山心惊胆战。

    愤怒的康熙还能让乐山看出他的情绪,但现在康熙变得平静之后反而让他感叹康熙的帝王心术学的到家了。

    康熙对着乐山平静道:“把你知道的所有关于太皇太后的事情都告诉朕。”

    乐山只觉得现在的康熙是即将喷发的火山,在喷发前寂静的让人发慌。

    乐山不敢再和康熙耍心眼儿,这是的康熙绝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乐山不敢耽搁,详细的将他知道的关于太皇太后的事情都告诉康熙。

    乐山着重说了太皇太后在蒙古插手的事,主要是平日里她的种种为科尔沁牟利的行为,一直让其他的蒙古人愤怒,因为太皇太后主要是以伤害其他蒙古族人的利益来实现的。若是平时,康熙对太皇太后极为孝顺的时候,康熙只会一笑而过。

    可现在当他刚知道,太皇太后为了自己和科尔沁,竟然打着离间蒙古各族与大清的关系的主意,已达到让科尔沁独享利益的目的。

    这只会让康熙更加深信太皇太后在蒙古的行事是真的,因为康熙知道他的皇祖母一旦涉及到科尔沁,就会变得毫无理智可言。他仍然记得小时候见过的那一幕,那是太皇太后和皇阿玛在争吵关于科尔沁的事,那时因为皇阿玛要再次废一个皇后,即他的嫡母孝惠章皇后。

    当时太皇太后的话仍在他耳边回响,“福临,你是身上流着爱新觉罗和科尔沁的血脉,你就是再废一次皇后,你的新任皇后也得是科尔沁的尊贵的格格。”

    皇阿玛的表情他当时难以理解,可现在坐上了皇帝这个位子才明白,那是对自己不能掌控命运的悲愤,和一生都在皇额娘阴影下的无奈。当自己的一切都被掌控,即使是个普通人也无法忍受,更何况他还是一个皇帝。

    这时康熙的愤怒就不讲道理的在胸中聚集,随时有可能伤人伤己。康熙知道他终于褪去了天真,朝着一个真正的帝王之路走去。

    康熙听完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眼里的神情彷佛能吃了别人一样,此时的他正处在盛怒的状态,谁敢这时候撞上他的怒火,绝对是不要命了。现在的康熙已经初具后来千古一帝的风采,即使他现在有些稚嫩,依然不能让人小瞧。

    乐山虽然不想在康熙盛怒的时候撞枪口,可他也得向康熙汇报关于他们这支暗卫的事情,毕竟若是没有上位者支持,他们这种暗中的势力可无法维持。

    乐山有细细的向康熙讲述了暗卫的组成和其中的内幕。

    在之前乐山就与奇玮讨论过此事,他们想的是自己本来就是先皇留给圣上的,虽然有这么多年的波折,而且之前他们还带着太皇太后给扣的鳌拜余党的身份,把皇上亲信的身份给丢了,成了把官盐当私盐来卖。现在希望圣上到底能让圣上看在先皇的份上能有一份儿香火情。

    暗卫在前朝后宫多年,这么大的情报网若是没有康熙支持,就再也无力维持下去了。毕竟他们明面上的身份并不高。

    而且他们这些年虽然没有在康熙面前露面,但他们的人一直在暗中保护圣上。连当初圣上要擒获鳌拜的事,他们都没有泄露给鳌拜。要知道他们真要偏向鳌拜,康熙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不过他也不敢借此来邀功,就像是奇玮说的那样,圣上毕竟是主子,你还能因为干好了分内事向主子讨赏吗?

    不过康熙听到自己身边有了暗卫保护,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觉得安全,而是疑心他们是否要害他。不过乐山对于这一点倒是敢保证,对于圣上身边的人,先皇进行过精挑细选,不过发生什么事他们的第一要务一直是康熙的安全。就算是对于他这个统领的命令,只要对圣上的安全有碍,他们也不会执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