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后升级路-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见状道:“爱妃快起,怎么爱妃这时候来了,朕还说要去永寿宫看爱妃呢!”

    康熙这话一出,首先变色的就是董氏,不得不说康熙的话对他的暴击最大,感情圣上根本没有打算要收董氏啊!

    云瑶在下首也是看见了董氏的变脸,不由有些好笑。上辈子云瑶见过得董氏,那时候已经是端嫔了,那时她想来端着端嫔的架子,特别是在云瑶这种庶妃面前。

    如今董氏还不是端嫔,因此面对云瑶自然是十分嫉恨。

    云瑶笑着回答康熙的问话道:“臣妾的事情倒是不急,只是臣妾有些好奇皇上身边这位不知是何方神圣,见臣妾行礼也不躲开,哎呀,难不成这位是皇后娘娘?”

    云瑶这话一出简直是满室皆惊,谁也没想到云瑶竟然有此误会,就连梁九功这等知道真相的也是吓得合不拢嘴。

    见云瑶作势要行礼,康熙也反应了过来。连忙阻止云瑶的动作。康熙尴尬的回答道:“昭嫔认错了,她不过是一个侍候笔墨的宫女罢了。”

    云瑶听了康熙回话恍然大悟道:“臣妾忘了,皇后娘娘如今还在静养,这个怎么也不会是皇后娘娘。不过,这个宫女就着实有些不知礼数了吧!梁总管做事依旧不经心啊!”

    梁九功听了简直不知所措,连忙跪下向皇上和云瑶请罪道:“皇上娘娘恕罪,是奴才的疏忽!”

    这时候梁九功连忙把罪名揽到自己身上,若是不这么做,总不能对昭嫔辩解这个董氏是皇上亲口说调到乾清宫的吧!

    这时候康熙也是有些不满道:“昭嫔说的不错,梁九功你怎么挑选人的!”

    梁九功着实没想到康熙会这么说,不过这是皇上金口玉言,他只能认了,只好把账记到董氏身上。

    至于董氏,早在云瑶开口说她是不是皇后的时候就傻了眼。

    她摊到地上无力起身,特别是如今皇上也开口说她规矩不好,她就知道今日她无法翻身了!

    云瑶这时候也发现了不对,她可不信康熙会这么毫无愧疚心的说梁九功,就算是他面前。

    因此云瑶就试探道:“皇上,这董氏怎么是侍候笔墨的?不是一向由小太监做的吗?如今是改了规矩吗?”

    康熙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斥道:“梁九功,你怎么敢擅自安排一个宫女侍候笔墨?”

    其实云瑶和皇上的一番话里包含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在清朝时,由于他们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对于太监干政有了极大的警惕,所以清朝统治者是严厉禁止太监识字的,特别是侍候笔墨的小太监,更是大字不识一个。

    而董氏虽然是包衣出身,而且也有包衣不得识字的规定,可是实际上这些包衣但凡有点儿追求的就不可能不让子女识字。

    所以这条规定基本上就是名存实亡的,康熙也是知道,所以御前伺候笔墨的都是不识字的小太监。

    要知道在御前康熙经常会批改一些机密的折子,康熙自然不想让身边成为筛子,让人刺探到机密。

    梁九功这时候已经恨不得喊冤啊,

    这时候比梁九功更加着急的不是别人,反而是董氏,她知道若是皇上继续训斥梁九功,改日这话传出去,该有人说她狐媚惑主了!

    董氏连忙解释道:“皇上,奴婢是救了小阿哥的桂香啊!还是圣上您让奴婢在乾清宫伺候的。”

    此话一出,殿中立马变得极为安静,就好像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显然董氏也发了狠,知道自己若是在不说,到时候她就倒霉了!

    康熙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和他说了不少话的宫女竟然是救他儿子的宫女!

    不得不说,康熙是真的不知道,而董氏的话也让康熙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云瑶在听到董氏再提到她的名字时,云瑶差点儿忍不住笑出声来,暗道怪不得后来没人知道她的名字,不得不说这名字着实有些俗气。

    不过这时候云瑶解了围道:“臣妾听说皇上身边有一个救了小阿哥的宫女,皇上很是重用,不会就是她吧!”

    梁九功也连忙接话道:“娘娘说的没错。”

    这时候云瑶又道:“皇上这就不对了,好歹这位桂香姑娘是小阿哥的救命恩人,怎么还让她做这等粗活,皇上好歹奖赏一下桂香姑娘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氏遭遇

    桂香听了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向云瑶的目光满是感激。

    云瑶好笑的看了看桂香的表现,暗道,若是你知道我会怎么让皇上奖赏,你应该就笑不出来了吧!

    康熙这时候才知道这董氏竟然还有这等关系,沉思片刻道:“爱妃说的是,是朕疏忽了,她到底是承钴的救命恩人,那爱妃说该怎么赏赐她呢?”

    云瑶笑呵呵的捂住嘴,有些撒娇的道:“皇上这不是为难臣妾不嘛?再怎么说,小阿哥是皇后娘娘的孩子,这于情于理都不该臣妾插手,这要传出去还不得戳着臣妾的脊梁骨骂啊!”

    康熙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有些不妥了,云瑶提到皇后让康熙始料未及,不过康熙也想到了当初皇后干的一系列的蠢事,又听到昭嫔想要让皇后处置,不由有些头疼。

    康熙不想说出皇后干的蠢事,所以只能道:“现如今皇后正在静养,朕又不能拿这些小事去打扰皇额娘,所以只能靠爱妃了!而且皇额娘还说她近日精力不济,所以想让爱妃你去帮忙,朕想了想就同意了!既然这样,这些事情爱妃处置也是名正言顺了。爱妃也就不用担心有人骂你了!”

    康熙其实没想让云瑶这么快就接手宫务的。可是一方面也许是太后觉得昭嫔是故人之后,想给她一个体面,另一方面太后久不掌宫务,太后对于宫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康熙暂时也不想让皇后出来,所以康熙就借着这次事情让云瑶初步接触了宫权。

    康熙这话一出,云瑶还没什么反应,跪在地上的董氏却是极为激动,恨不得替云瑶答应下来。

    别人不知道,董氏哪里不知道,若是真的让皇后处置,她绝不会讨得到好儿。所以当康熙拒绝昭嫔的提议后,只有她比昭嫔还要激动。

    云瑶倒是没在意董氏的小心思,只是严肃行礼道:“谢皇上厚爱,臣妾决不负皇上所托。”

    而梁九功见不过一会儿昭嫔竟然从皇上手里拿到了宫权,不由瞪大了双眼。

    显然梁九功本来以为请昭嫔来干的是苦差事,要不然他也不会给昭嫔不少好处。

    这时候梁九功也知道了昭嫔八成是猜到了皇上的意思,否则根本不会这么镇定。

    其实之前梁九功就已经知道太后向皇上提过要昭嫔同时处理宫务,可是皇上一直有些犹豫不决,如今皇上竟然顺水推舟的让昭嫔掌权,这一下子让昭嫔得了天大的好处。

    这时候康熙见云瑶信心满满的接过宫务,反而有些担心了,毕竟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当初皇后进宫后处理宫务时,也出了不少的乱子,康熙有些担心云瑶担不了重任。

    康熙这时候就开始考察云瑶,道:“爱妃,既然如今也管后宫事务,就给朕出个主意吧!”

    云瑶笑咪咪的接过了任务,考虑了一会儿,云瑶才道:“皇上,这董氏毕竟救了小阿哥,论里说是该奖赏一番的,皇上将董氏调到乾清宫虽然对董氏看似很好,可是皇上不该将她布置到侍候笔墨的位子上。”

    康熙闻言点了点头,道:“爱妃说的没错,是朕疏忽了,往日这些都是皇后打理的,如今朕却是不好处置了。”

    董氏听了云瑶和康熙的回话,脸上不由浮现摄人的光彩,心里期盼着昭嫔和皇上把她封为皇上的后妃。

    梁九功在一旁看见了董氏的表情,不由在心里嗤笑,之前还在咱家面前装什么贞洁烈妇,如今昭嫔娘娘不过是露个话头就激动成这样,还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

    云瑶自然不在意董氏的心理活动,既然她决定要帮梁九功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会给他办好。因此董氏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

    云瑶符合着回答:“正式这个理呢!皇上是天下之主,这些后宫的琐事那里该是皇上干的,臣妾想着,既然董氏立下大功,不如就让她仿照皇上给几位乳母的封赏给予赏赐,小皇子虽比不得皇上,可是皇上可以借此褒奖董氏。”

    康熙听了云瑶的话陷入了沉思,说实话他是不在意董氏的,只是董氏的功劳又不得不酬,所以才暂且把董氏丢到乾清宫,只是没想到这个勾引他的宫女竟然是董氏,康熙自然不愿让这等人与他的乳母们比肩,所以对于云瑶的处置不是特别满意。

    云瑶也发现了皇上有些皱眉,就知道他不太满意这个结果。

    云瑶就又道:“董氏自然比不得几位夫人,要不就让董氏一家抬旗吧!之前包衣抬旗大多是因为功劳才提升的,如今董氏救下了小皇子,想必皇上应该不吝于奖赏一番吧!”

    康熙当然满意这又不用他出什么东西,只要一道圣旨的事情就好。康熙又不是对董氏印象不错,自然不觉得这个决定委屈了她。甚至他还有些不满意,觉得是否太过优待了些。

    康熙又道:“这赏赐有些重吧,到时朝堂上又该有人上奏了!”

    云瑶理直气壮的回道:“哪里重,救了皇上唯一的子嗣,再多重赏都不为过,更何况只是简简单单的抬旗罢了!那些人总不能说皇子不金贵吧!”

    康熙见云瑶提到他唯一的儿子承钴,面色不由柔和下来,康熙觉得看在嫡子的份儿上,董氏得到这些也不为过,当即大手一挥道:“爱妃说的是,看在承钴的面子上,董氏的赏赐也不为过。”

    这时候董氏已经快要激动的晕了过去,董氏想的很好,只要她有了八旗贵女的身份,在这后宫就不会有人瞧不起她。可惜的是她以为昭嫔会如她的愿吗?

    梁九功这时候也沉得住气,没有因为昭嫔给董氏讨赏而变脸,他虽不明白昭嫔的意思,可是他知道昭嫔绝对不会让董氏进宫就行。

    云瑶又接着说道:“皇上,这董氏既然已经不是包衣了,这在御前伺候就有些不合适了,皇上看是否让董氏离开乾清宫?”

    康熙这时候对于云瑶能否掌握宫权一点儿也不担心了,如今她的话连他这个做皇上的都套了进去,接下来康熙可以猜到昭嫔要说什么了,无非是董氏年龄不算小了,不如把她放出宫另行聘嫁云云。

    果然不出康熙所料,昭嫔接下来就是这副说辞,虽说之前董氏和他有些苗头,可是他也不是特别喜欢董氏,自然不会因为她拂了昭嫔的面子。

    因此康熙笑呵呵的看着云瑶回道:“昭嫔处置的不错,看来朕可以不用担心爱妃了!”

    云瑶状似羞涩,不敢让康熙看她的面色,连忙躲开。

    这两人开始有些你侬我侬的,不过董氏就不愿意了,就在云瑶说出对她的处置后,董氏一下子就傻了,这宫里的日子虽说并不太好过,可这也比宫外要好的多,董氏自然不愿再受这个苦。

    因此董氏急忙道:“皇上,昭嫔娘娘,奴才不愿意离开皇上,还请娘娘皇上开恩啊!”

    云瑶见此笑呵呵的劝道:“桂香姑娘是魔障了,你不过在圣上面前伺候了几天,怎么就舍不得皇上了,本宫还以为你会舍不得小阿哥呢!”

    康熙听了云瑶的添油加醋,又看了看董氏闪烁不定的眼神,那里不知道昭嫔的猜测是对的,因此大怒道:“看来你也不过是一个不忠心的奴才!”

    董氏见康熙发怒不由吓傻了眼,她根本不知道事情是如何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如今皇上对她的评价也让她在后宫再无容身之地,毕竟谁会要一个不忠心的奴才呢!

    云瑶见状也道:“皇上莫要生气,想来桂香并不是故意的。”

    康熙这时候为他的儿子承钴有些不值,其实康熙若是知道董氏就是救他儿子的人,就根本不会和她有什么暧昧。

    因为康熙这些日子看过承钴多次,听过他提到过不少次桂香,可是谁知道这个桂香却只是为了攀龙附凤,丝毫不记得自己曾经的主子。

    康熙见儿子频频提起她,是准备把桂香分到儿子身边的,既然这样康熙自然不会动自己儿子身边的人。

    可也许是董氏察觉到了他的意思,竟然在某些人的帮助下想要爬上龙床,康熙这时候绝对没有对董氏产生各种感情。

    如今董氏的作态彻底让康熙作呕,康熙也不好食言取消刚才说的口谕,就直接命梁九功将董氏轰出宫去。

    梁九功见状跃跃欲试,看着极为高兴。

    梁九功一声令下就让小太监们把董氏的嘴捂上,以防她说出什么大不敬的话来。

    然后又让他们把董氏拖出宫,等到梁九功把董氏扔出宫门后,梁九功气宇昂昂的对董氏说道:“桂香姑娘,您何必闹得如此难看呢!既然圣上赏赐就接着好了,难不成您还想抗旨啊!”

    董氏看着梁九功凶恶的嘴脸吓得不敢乱动,只是小声辩驳道:“梁总管您不是之前劝我待在圣上身边吗?怎的如今变卦了!”

    梁九功见董氏还有勇气提起这件事,眼珠子都变红了,恶狠狠的对董氏道:“桂香姑娘还知道杂家啊!杂家以为桂香姑娘要害杂家呢!”

    董氏见此,那里不知道自己早就暴露了,脸色不由变得灰白。

    梁九功欣赏够了董氏的惨状,才转身离开,并且令人将董氏送出宫去。

    而宫门口的董氏拿着一个小包裹神情恍惚的盯着宫门,心里已经后悔自己得罪了梁九功,董氏在宫门口站了许久,结果宫门口的侍卫见董氏迟迟不离开想要把董氏抓住,董氏见状连忙逃跑离开。

    董氏一路上跌跌撞撞,终于跑到了家里,董氏跑到自家大门猛敲,不过一会儿,门内就有一个门房不耐烦的的过来开门,嘴里还骂咧咧的:“那个天杀的扰人清净!”

    结果那门房一开门就看见自家的大小姐出现在眼前狼狈的样子,门房不由住了嘴,没有在骂人。

    “大小姐,您怎么回来了?”门房又左右看了看董氏身后没有人影不由皱眉道:“您这是自己回来的?不是说您救下了小皇子,怎么没得什么赏赐?”

    董氏虽然失魂落魄,可是在一个区区门房面前还是很有傲气的,自然不愿回答他的问题。

    董氏只是不耐烦的道:“贵叔,你不必在问了,爹娘如今在家吗?”

    董氏边问边走进自己离开了好多年的院子。

    贵叔连忙关好门,随着董氏进门,道:“大小姐,这不是您救了小皇子的事传出来了吗!有好多人给咱府里送了不少的礼,老爷太太还在清点呢!”

    董氏听了贵叔的回话脚步一顿,看向贵叔,问道:“都有谁来礼了?”

    贵叔听了立刻极为得意的说道:“这几天送礼的人那可多了,不说左邻右舍,亲近的人都来沾沾大小姐的福气,还有不少八旗的老爷们都派人送礼了,大小姐可是要享福了!”

    董氏听了贵叔的话不由更加烦躁,挥手就让贵叔离开自己跑到了正院儿。

    这时候贵叔也发现了不对,有些好奇董氏的反应,而且在心里嘀咕着自家的小姐可别不是惹祸了吧!

    想到这里贵叔心里不由一突,连忙安慰自己不过是瞎想,可是贵叔心中的隐忧却一直挥之不去。

    董氏当然不知道贵叔不过是一个照面就把她的事情猜的七七八八,如今她正在很是头疼的劝导自己的爹娘把那些礼物都退回去,可惜她的父母都是短视的人,自然不愿放弃这些利益。

    这时候董氏的娘亲连忙转移话题,道:“桂香,你这不年不节的,怎么主子放你出宫了?是不是主子有赏赐啊!”董氏的娘一提到赏赐就有些眼里发光。

    而董氏的爹也好不到哪去,也在猜测自己女儿是不是有了什么大机缘。

    董氏无奈,只能告诉爹娘,自己出宫了,还把自己出宫的始末都告诉了爹娘,还告诉他们自己一家已经是八旗子弟了,不再是包衣了!

    董氏夫妇听了后都有些发懵,显然没有消化完自家女儿说的话!

    但是这两个人没有反应过来,门外的董家小弟却是极为兴奋的闯进门来,兴奋的问道:“大姐,你说的是真的?我们一家不再是包衣了?我也不是包衣了是吗?”

    董氏夫妇显然也发现了自己儿子不正常的兴奋之情,这时候也反应过来,和儿子一起兴奋起来。

    要知道这抬旗前的包衣以及抬旗后的身份绝对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世道或许有包衣过的比普通的旗人日子要好,可是大多数的包衣是不如旗人的,不说待遇问题,旗人可是能领铁杆庄稼的,光着一点就够董氏夫妇高兴的。

    而董氏见自己一家这么高兴,也就没把自己是被圣上开口赶出来的说出来,至少让家人高兴一会儿。

 第一百三十五章 董家翻身

    虽说董氏想要瞒着父母自己的事情,可惜天不从人愿,这根本不是她想瞒就瞒得。

    因为她是被皇上亲自下令赶出来的,凡是在宫中消息灵通的人家都知道了这件事,而这些人有不少都给董家送过礼的,因为知道了这事,那里不知道自己送的礼都打水漂了。

    若是那等家境比较雄厚的自然不在意这一星半点儿的,可是那些想要攀附权贵的势力人家自然不肯罢休,非要从董家抠出来自己送的礼不成。甚至还有人打着董家的主意。

    所以有一杆人等前来闹事也不奇怪。

    而屋里的董氏和她父母还有董家小弟正在享受这难得的温情时光,可是门外的吵杂声打断了这一幕。

    其实这里可以说明一下,董家院子并不大,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二进院子,所以前门的动静一大在屋里的董氏一家很容易听到。

    这时候董氏的母亲董李氏听了外边喧闹的声音有些不耐烦的道:“这贵叔是年龄大了不中用了?怎的如此吵闹?”

    董李氏转头叫了一边的一个老嬷嬷道:“周贵家的,你去看看你家的那个在外边怎么回事?”

    董李氏口里的周贵家的连忙应了一声,出门看了情况。

    这周贵家的是董李氏身边伺候的,她和贵叔本是夫妻,因此董李氏才如此称呼她。

    结果过了没多久,周贵家的就一脸焦急的跑进门来,欲言又止。

    董李氏看不惯周贵家的吞吞吐吐,不耐烦道:“究竟出什么事情了,你怎的跟被猫咬了舌头似的。”

    周贵家的拿眼珠子瞟了瞟董氏,仍然没有言语。

    而董氏见周贵家的动作,哪里还能做得住,之前的担心终于化为现实了!

    董氏一脸惊慌,看着周贵家的把外边的情况都一五一十的说了个清楚。

    原来外边来的人都是这几日听闻董氏发达的前来攀附交好的,可是今天偏偏董氏又灰溜溜的回来了,让他们察觉到董氏根本不像表面上受重用,怎的不让他们这些攀附的人觉得亏的慌,因此他们就前来讨要东西来了。

    董氏听了简直是晴天霹雳,他没想到这件事传的这么快。

    董氏夫妇本来不信周贵家的说的,觉得她说的极为荒诞。可是转眼间看到自己的女儿一脸的苍白无力,董李氏的心里咯噔一下,惊慌的看向董氏,问道:“桂香,周贵家的说的是真的?你真的是被圣上赶出来的?不是说咱们一家被圣上抬旗了吗?”

    董氏听到母亲的问话,好似是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念叨着:“皇上还给咱们家抬旗了,不会再降罪了。娘你别担心。”

    听了董氏的回话,董李氏那里不知道外边的人说的是真的,要不然自己女儿怎么会说皇上降罪之类的,不由吓得软了身子。

    董氏的父亲见状连忙喝道:“你这是做什么样子,今日前来闹事的八成是不知道咱们家抬旗的,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来闹!女儿虽说不知道犯了什么忌讳,可是既然圣上给咱们抬旗了,这就证明圣上并不在意,咱们家马上就不是包衣了,他们哪还有这个底气闹!”董氏的父亲极为镇定的安抚着自家夫人,丝毫看不出他心中的慌乱。

    之后又转头看向董氏,带着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希冀问她:“女儿,你之前说的抬旗可是真的?不是哄你爹的吧!”

    董氏见父亲提起,连忙道:“这当然是真的,是昭嫔娘娘向皇上提议的。”

    董氏的阿玛这才松了口气,道:“只要这件事是真的,咱们一家就不怕外边的人闹事。”

    董氏的阿玛这样说不仅是董氏不明白,连董李氏都是一头雾水。

    董李氏疑惑的道:“老爷,这咱家姑娘惹了皇上厌弃,抬旗又有什么用啊!有好些旗人过的还不如那些包衣人家呢!”

    董氏也是一脸迷惑的等着父亲解释。

    不过这时候董家小弟却是替父亲回答了:“娘,姐姐,你们在后宅并不知道,有好多包衣人家都是想要抬旗的,可是抬旗并不容易,只有少数在战场上立大功的才有一丝可能抬旗,就算如此,抬旗的人依旧很少,而娘你说的很多旗人过的不如包衣人家,可那些包衣人家只是少数,咱们家可比不上。”

    接着董氏的父亲继续解释道:“而且抬旗之后,咱们家虽然可能因为桂香惹了皇上厌弃,可是只要这个旗人身份还在,咱们的子孙后代只要努力就有复起的一天,咱们这是为子孙后代计啊!”

    从董氏的父亲一番话里就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短视的人,如果让他在女儿成为皇上的妃子,和全家抬旗中选一个,毫无疑问他只会选后者。

    这倒不是他的目光长远,实际上他是因为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是皇上的妾,他们家还是包衣又有什么用?再加上他的儿子董家小弟现如今读书不错,可也没有必中的把握。

    如今他家成旗人了,到时候只要他儿子能够考中一个举人,他都可以拼尽全力的为自家儿子谋一个官职,他现在好歹是一个五品郎中。

    董氏的父亲见女儿面色仍有遗憾,不由担心女儿会犯傻。连忙劝道:“桂香,你告诉爹,你是不是在心里还记恨昭嫔娘娘?”

    董氏一脸被说中的心思表现在脸上,董氏的父亲大急连忙道:“你难不成还有要当皇上后妃的心思?若不是如此,你怎的会有这样的想法?”

    董氏显然有些不服气,道:“爹,若是女儿成为皇上的妃子,咱们家抬旗还不是女儿求求皇上就有的,那里需要她施舍?”

    董氏的爹听了气的恨不得抽醒这个女儿,但是还得让她知道其中的危害,只能解释道:“你当这抬旗是怎么来的,若不是昭嫔娘娘松了松手,你若是还是有那样的心思,昭嫔娘娘怎么可能便宜你?”

    董氏显然还是不服,就道:“如果女儿也能被封妃封嫔,何愁这些?”

    董氏的爹见自己根本解释不通,而且女儿还似乎有着很大的自信,董氏的爹不由有些头疼。

    董氏的爹转眼一想,猛然惊醒道:“是不是有人给你许了好处,觉得自己能耐了?”

    董氏听闻自己父亲说中不由一脸心虚。

    董氏的父亲这下子彻底明白了,为何自家女儿这么自信了,最后只能怒骂她道:“若真有你说的这么好,怎么你还被皇上赶出宫了?据说还是梁九功赶你出来了。”

    董氏见她父亲说起梁九功不由想到梁九功当时在她出宫时说的那些,不由十分惊恐。

    董氏连忙对父亲道:“爹,可是这是皇上身边的魏公公说的,他说女儿凭着这次功劳,肯定能让皇上另眼相看的!”

    董氏当然不知道上一世她确实因为这些功劳很快被封为端嫔,可不一样的是提醒她的人换成了梁九功,但是过了几年,却是魏珠告发她和梁九功勾结,她这个端嫔也很快消失在宫廷之中。

    如今董氏因为云瑶的插手人生却是大变样了。当然董氏是不知道的,这时候她还在耿耿于怀云瑶的态度。

    这时候董氏的父亲那里不知道自己女儿很可能被那个魏公公给哄了。

    而且那个魏公公说的也不算错,他女儿入宫后,确实可能会因为这些功劳被圣上另眼相待,可是董氏的父亲也有私心,他觉得自己女儿又不是个非常聪明的,要是她进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当枪使了,到时候女儿带来的好处可就全没了,还不如现在的稳定呢!

    董氏的父亲知道自己的女儿不聪明,就哄她道:“你当那魏公公有什么好心吗?指不定是拿你陷害别人呢,说不得最后都是他得利!”

    这时候董氏心中也有些怀疑,甚至梁九功不同寻常的态度让董氏很是怀疑自己是不是魏珠用来陷害梁九功的。

    不说董氏在这里胡思乱想,而董家门外的人仍然持之以恒的闹着。董氏的父亲也没心情继续开解自家女儿,就出去看了看情况。

    结果过了不过一会儿,董氏坐在屋里就听到了自家爹的惨叫声,董氏连忙跟着董李氏出门看,原来和董氏父亲对峙的是内务府一家庞大势力的家族里的人,不知为何他们忽然翻脸不认人了,不听董氏父亲的解释就开始打人。

    那人打完之后就气哼哼的骂道:“你们董家还敢骗咱们家的东西?”边说边踢了董氏阿玛一脚,又说道:“不是说你们家姑娘被圣上看重嘛!怎的你家姑娘被赶出来了,还敢骗咱们家!正好,你家姑娘出宫了,就给爷当个姨太太好了,也就不追究你们董家的事了!”

    董氏见父亲惨状不由想要冲出去,董李氏连忙拦住女儿,小声吩咐女儿道:“桂香千万不要露头,这些人明摆着是要抓你的,千万不要出去!”

    说完把女儿给塞回房自己又出去了。

    董氏见状只能在房里哭,而董家小弟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劝阻自己姐姐千万不要出去,然后他就出去了。

    董氏在屋里十分煎熬的等着消息,结果没过一会儿,外边变得十分安静,董氏担心出现什么意外,连忙打开房门。

    结果董氏看见了一个身着太监服饰的人在大门外站着,而那个欺负她家里人的蛮横男子却是一脸惊慌的跪在地上,似乎吓得尿了裤子。

    而那个小太监见到董氏出现,连忙上前搭话道:“桂香姐姐,顾问行见过桂香姐姐!”

    董氏见状吓了一跳,顾问行是梁九功的干孙子,董氏见到他还以为是梁九功来秋后算账的!

    顾问行也是生的一副玲珑心肠,自然知道董氏为何这样。可是他如今可不是找董氏麻烦的,连忙道:“桂香姐姐,您这是走的太快了,不过昭嫔娘娘心善,特意劝皇上让奴才为姑娘准备一份厚礼,算是您的嫁妆,还有就是桂香姐姐一家如今终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