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后升级路-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小宫女显然也见识了不少的场面,面对云瑶也不卑不亢,行礼道:“昭嫔娘娘,太后娘娘此时正有空,所以还请娘娘入宫。”
云瑶听了也是心中暗喜,知道自己这一步成了,彩玉听见这个宫女的话,也是十分高兴,外露的极为明显,就对着这个小宫女道:“还请这位姐姐领路。”
小宫女连道不敢,就引着云瑶进入寿康宫太后待着的地方。
云瑶一进宫门,就看见上首坐着一个贵妇人,云瑶不敢细瞧,连忙跪下行大礼,并道:“臣妾拜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过了一会儿,云瑶才还没等到太后开口。云瑶再来之前已经做好了被太后冷落的准备,见太后并未理她,云瑶还是一副恭敬行礼的样子,脸上丝毫没有不忿。
太后仔细的观察了昭嫔,想要知道她被皇帝如此维护的原因。不过见云瑶被怠慢也没有说什么,甚至依旧沉静如水,太后不得不承认昭嫔的确不可小觑,甚至昭嫔比当初的皇后和钮祜禄妃都要老练。
云瑶若是知道太后是这样想的,恐怕也会苦笑。云瑶这一身养气的功夫是在前世后宫里磨练出来的,凡是有一点儿不妥的,早就消失在宫廷里了。云瑶如今不过是多年磨练罢了!
太后凉够了云瑶,就道:“昭嫔平身!”
云瑶听了太后松口也是松了口气,即使她知道太后不会太过为难,可仍然担心。
云瑶连忙答道:“谢太后娘娘!”云瑶很快起身,也没有直视太后。
太后见云瑶起身,这才真正看清了云瑶的容貌,太后看着云瑶的脸有些面熟,正疑惑间,就听到旁边有人‘咦’了一声,太后知道自己身边只有乌兰,有些好奇乌兰的失态,就看向乌兰。
云瑶也听到了有人忽然发声,有些好奇谁在太后面前这么无理,但因为宫规云瑶不敢肆意妄为。
此时乌兰也反应过来自己失态,不过事关重大,乌兰也顾不得礼仪了,连忙道:“主子,您看昭嫔娘娘和您长得很是相似,还真是有缘啊!”
云瑶听了太后身边有人这样说,不由诧异,上辈子她虽然只是庶妃,可是在宫廷大宴上云瑶还是见过太后的,太后的形象在她心里一直是宽容仁厚的老妇人形象,云瑶也没发现自己和太后长得有哪些相似之处。
不过想到如今太后还没到知天命之年,云瑶猜测兴许是太后如今年轻,她才不知道自己与太后相像。云瑶想到这不由好奇的心痒痒,恨不得刚才看一眼太后长得什么样!
而太后听了乌兰的话有些莫名其妙,虽然刚才云瑶并未抬头,可是太后坐在上首也看清了云瑶的相貌,虽说云瑶的相貌让太后感到面熟,可是太后自认为知道自己的相貌,乌兰说的似乎有些无稽之谈了吧!
太后疑惑,就要问乌兰,乌兰见状就知道太后没有领会她的意思,就在太后耳边轻轻说道:“娜仁格格!”
其实乌兰的声音已经是极小的了,可是云瑶自从得了奇遇之后,五感变得更加敏锐,听力可能比白梅都不查什么,因此也听到了乌兰的话,云瑶不知道乌兰的话中的‘娜仁格格’是何人,可是也猜到了这个人很可能才是与她长相相似的人,要不然这个嬷嬷也不会这么惊讶,甚至不顾宫规的影响。
云瑶在这里猜测娜仁格格是何人,而太后听了乌兰的提示也是恍然大惊。又看向云瑶,仔细的看了云瑶一眼,就又温和的对云瑶道:“昭嫔,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你是真的长得像哀家?”
云瑶也发现了太后忽然变得温和的态度,有些诧异,不过听口气那个娜仁格格应该不是太后的敌人,否则对她这个长相相似的人态度也不会这么好,所以云瑶也放下了一半心,至于另一半,云瑶觉得自己至少在知道真相之前是不能放心了!
云瑶依言道:“是,太后娘娘!”云瑶抬起头来,看向太后,这时候云瑶也看见了如今太后的模样,只是与她想象中差别很大。
太后正式被人重视的时候,太后已经是将近四十了,这个年龄在古代都可以自称一声‘老身’了,可是如今太后三十岁的生辰还未过去,太后虽然因为顺治早逝没有穿一些鲜亮的衣裳,可是太后也不是后来一心守寡的老妇人,。
如今太后也许是掌管宫权的缘故,一身威严,看着竟是与太皇太后有些仿似。云瑶在心中暗叹,没想到自己的举动竟然让太后掌管宫权,又有了这么大的改变,真不知是福是祸?
太后也许真正的面目并不是后来那样温柔可亲的样子,而是如今这样,不过想到太后也是蒙古格格出身,如此爽利的模样恐怕才是她真正的面目。不由暗叹这宫廷实在可怕,能将一个人改变成这样。
云瑶在心里一直想着事,而太后却是将云瑶细细看了一遍,结果却是越看越喜,看向乌兰,显然也发现了云瑶真的长得颇像故人。
乌兰自从云瑶进了殿,看到云瑶的容貌后,对于云瑶的恶感也变得小了很多,而且见到如此相像的外貌,乌兰怀疑这位昭嫔娘娘很可能与娜仁格格有着不小的关系。因此柔声道:“主子,昭嫔娘娘自入宫后还没坐下呢,主子不如给娘娘赐坐可好?”
太后看着乌兰态度大变,也知道乌兰怀疑起云瑶的来历,不过她也是有些怀疑,就笑着道:“既然如此,还不给昭嫔赐坐。”
太后说完就有小宫女上前为云瑶搬了一个绣凳,云瑶连忙谢恩道:“谢太后娘娘体恤!”之后才小心翼翼的坐到绣凳上。
太后见云瑶坐定,就温声问:“昭嫔,哀家见你很是面善,倒是缘分呢!”
云瑶还未说话,乌兰嬷嬷就凑趣道:“是了,是了,昭嫔娘娘和主子您的眼睛很像。”
云瑶听了也是才发现自己的眼睛真的和太后很是相似,受宠若惊道:“能和娘娘长得相像,是臣妾的福气。”
太后也是笑道:“这倒也是缘分,昭嫔不必自谦。”之后太后又问:“昭嫔年纪看着不大,家中还有长辈吗?”
云瑶恭敬的道:“太后娘娘,臣妾家中父母具在,只是祖父祖母已经仙逝,臣妾只见过祖父,祖母在臣妾出生后不久就病逝了。不过听说祖母也是蒙古人,能有幸和太后娘娘同族。”
太后想到自己认识的那人的年龄,如今算来至少是云瑶的祖母辈,而云瑶的祖母恰巧又是蒙古人,但是又去世了,心中咯噔一下。
太后又问:“昭嫔的样貌颇似哀家这样的蒙古人,难不成昭嫔的相貌是继承自祖母吗?”
云瑶道:“娘娘说的正是,据说臣妾出生后不久,臣妾的玛法见了臣妾就说是像祖母,现如今阿玛也说是这样的,想必臣妾的容貌并不比祖母万一。”
云瑶这话让太后一下子把桌上的杯子给碰到地上了,而且太后身边的乌兰嬷嬷也是一脸震惊的看向云瑶。
第一百三十章
云瑶看着眼前失态的两人,有些莫名其妙。云瑶不知道自己究竟和太后有什么关联,可是云瑶想到上辈子并未出现这样的事情不由怀疑,太后认识的人应该和她无关才对。
云瑶没有吭声,可是太后却是坐不住了。能够得到故人的消息太后哪里不心急,就急忙问道:“昭嫔,你的祖母的名字可是叫娜仁?”
云瑶摇头道:“臣妾祖母早逝,家中长辈有不曾提起,臣妾亦不知。”
太后听到云瑶的理由,暗叹自己昏了头,笑着对云瑶道:“是本宫莽撞了,只是昭嫔你的祖母,哀家听着觉得颇像故人,所以哀家才问起,希望昭嫔不要怪罪。”
云瑶连忙道:“臣妾不敢,娘娘折杀臣妾了!”
太后摇摇头,这时候太后看着云瑶特别亲近,不是之前那样冷淡的样子。当太后得知云瑶可能是故人后人之后就是这幅状态了。
太后又温声问道:“昭嫔年龄不大,哀家一直昭嫔昭嫔的这样叫你,还不知道昭嫔的名字呢!”
云瑶见太后如此温和,有些受宠若惊。因此云瑶高兴地回答:“臣妾的名字是叫云瑶,是臣妾的舅舅取得。”
这里就要说清了,云瑶和太后交谈时使用的是满语,可是云瑶提到自己的名字的时候说的却是汉语。可是太后自从进了皇宫,只是学了一部分满语,而汉语却是一窍不通,因此太后听了有些没明白云瑶名字的意思。
太后因此就问道:“昭嫔的名字是什么?哀家没有听懂?”
云瑶这才发现自己的疏忽,太后又不懂汉语,她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又没有用,甚至可能因此而厌恶她。
云瑶因此就机灵的回答:“太后不知,云瑶这个名字是汉名,若是娘娘听不惯,娘娘可以叫臣妾的小名,是臣妾的祖母为臣妾取得。还望娘娘不要嫌弃。”
太后见云瑶提起她的祖母自然知道云瑶是借她的祖母获取自己的好感,不过太后并不介意,相反的她想从云瑶这知道更多的关于故人的事情。因此太后就问云瑶:“哦?是你的小名吗?昭嫔的小名是叫什么?”
云瑶恭敬的回答:“臣妾的小名是敖登。”
太后露出怀念的意思,小声念叨着:“敖登,小敖登,当初她也是这么叫我的。”
云瑶听了太后的小声低语有些诧异,没想到太后的那个故人对太后有这么大的影响,不过云瑶这时候已经想到自己该如何面对将来知道实情的太后的怒火了。
云瑶想到这里姿态不由更加恭敬了些。太后见此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云瑶谦虚的态度太后还很满意的,当然太后是觉得昭嫔想要和她攀上关系,也没见有轻狂之色,至少不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角色。如果是这样太后绝不会念着那点微不足道的情分的。
云瑶一直没有说话,而太后似乎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不可自拔,整个宫殿变得极为安静,而旁边的乌兰见事情发展的如此之快,对于云瑶的敌意也是小了很多,而且见云瑶十分尴尬,十分贴心的道:“主子,昭嫔娘娘一直等您说话呢,您这样吓到昭嫔娘娘了!”
云瑶连道不敢,太后回过神来见此场面笑道:“劳烦敖登陪我这老婆子了,如今这个时辰都晚了,想来皇上都要过去了,敖登快去准备吧!”
太后话音刚落,云瑶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就连回话也是跟蚊子般哼哼的声音,云瑶小声道:“那臣妾就不打扰太后娘娘了,臣妾告退。”
太后见此哈哈大笑,就让乌兰送云瑶出去。乌兰领旨送着云瑶走到宫门口,乌兰转过身向云瑶行礼道:“奴才就不继续送娘娘了,还请娘娘慢行。”
云瑶笑着说:“应该说是敖登麻烦嬷嬷了,只是嬷嬷这件事,敖登可以告知家中吗?”
乌兰笑着回道:“这件事想必很快就会传出去了,娘娘自然不许保密,只是若是娘娘的祖母是太后娘娘的故人,那时候昭嫔娘娘就是享福了!”
乌兰神秘的口气不仅没让云瑶欣喜,反而有些忧虑,太后娘娘如果真的因为得知故人消息才这么欣喜,那她若是知道自己找错了人,到时候恐怕如今有多大的福气,以后就是多大的罪名了!
云瑶有些忧郁的说:“乌兰嬷嬷。论理来说我不该扰了太后娘娘的兴致,只是若是祖母并非是太后娘娘找的人该如何是好,到时候岂不是惹得太后伤心?”
乌兰闻言眼色一凝,不过转瞬间乌兰又笑着安慰云瑶道:“娘娘这么多年都没找到,如今有了消息已是天幸,自然不敢多求,若是找错了主子也不会放弃,所以娘娘不必担忧主子伤心。”
云瑶似乎没听出这话有什么意思,只是道:“既然如此,那本宫就告退了!”说着云瑶便转身离开。
云瑶在离开寿康宫的路上想着刚才的事情。
乌兰的眼神变化云瑶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接着又听了乌兰寓意不明的话更是让云瑶心惊,如今云瑶已经明白乌兰如今的好态度是建立在她是故人之后这个因素上除此之外,乌兰嬷嬷对于云瑶并没有任何好感,见到这种情况云瑶反而放心了些,至少太后以及她身边的人把喜恶摆在脸上,她至少不用担心太后会对她下手。
至于明面上云瑶更是十分有把握了,太后虽然在明面上地位颇高,可这都建立在有人支持她的情况下,之前太皇太后为了自己得尊荣不必分享给别人,于是就刻意打压太后,如今皇上和太皇太后摆明是在抬杠,所以太后才站到台前。
虽说蒙古也有支持太后的可能,可是太皇太后又不是软柿子,怎么可能允许太后抢夺她的权力,因此这个可能性趋近于零,即使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太后有了蒙古的支持,可是到那时候恐怕康熙早就把三藩给平了,也能腾出手收拾蒙古了,到时候太后也不会有太皇太后的地位的。
云瑶想到这里不由高兴起来,虽说这一趟寿康宫之行得了这么一场祸事,可是也有不小收获的,如今她完成了之前的目标,而且让后宫的人看到了她的态度,而且太后虽然态度有些暧昧不明,但是令乌兰送她出宫已经足够别人产生无数的遐想了,要知道乌兰可是太后最信任的人。
而这也是云瑶得知太后很可能误会了她是故人的后代之后,没有急切地证明太后认错人的原因。
毕竟云瑶若是很快打消太后的侥幸之心,直接否认此事,虽然可能会一时让太后不喜,可之后太后绝不会怪罪云瑶的。因为太后这时候并未保持着这么大的希冀。
可是云瑶并未说明未尝不是因为担心太后一时盛怒之下直接把她轰出宫门,虽然后边太后不会继续迁怒云瑶,可是她来寿康宫的目的就没法进行了,甚至康熙为了颜面会将她冷落,这就不是云瑶想要的局面了。
所以云瑶刚才虽然没有明说,可事实上云瑶一直在刻意引导太后的情绪,让太后更加坚信她的判断。这种小技巧云瑶在现代时就使用过的,云瑶现在使用倒也算是不浪费了。
至于太后这的没认错人这种可能,云瑶虽然想过,可是云瑶觉得若是真的恐怕她就中大奖了,以太后和她身边人的态度看来,不过就是因为她和故人有几分相似,进而得到疑似故人的消息,太后竟然能够不计前嫌对她十分温和。这种态度对于她一个区区的后宫妃嫔来说,绝对是金大腿。
太后即使没了圣上的看重想要刁难她还是十分容易的,毕竟云瑶又不是皇后,身为国母,即使太后也不能掠其锋芒。不说别的,太后只要在皇上过问妃嫔晋升的时候,随口说一句,只要皇上没有必需的理由晋升她,那皇上八成会考虑太后的意见,哪怕是名义上的。当然这建立在太后对她恨之入骨的情况上,若是平常太后自然不会插手。
当然云瑶虽然有这种幻想,可是也暗暗告诫自己不要想这种美事了。
云瑶在回去路上的时候,寿康宫里有个太监也在偷偷地离开寿康宫,往乾清宫跑去。
乾清宫
康熙的脸色晦暗不明,听着底下人的汇报康熙不得不说寿康宫的事情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就像是云瑶想的那样,康熙是想让云瑶主动挑起皇后和钮祜禄妃的芥蒂的,当云瑶要向太后请安的时候康熙也是知道的。
对于云瑶想出这样的方法康熙是乐见其成,毕竟昭嫔若是使些粗暴的手段,康熙还不如自己动手呢!
说起来别看康熙对于前朝忌惮颇多,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后宫豪无办法,别的暂且不说,如今后宫全在他的监视之下,他想要杀个把人甚至陷害什么人都是毫无压力的,可是这样做的坏处很多,不仅会损伤他的威望,觉得后宫成了筛子,而且康熙还是不想让自己住的地方充满杀机,毕竟一旦他先用了这等手段,后宫其他人难保不会浑水摸鱼。
以上说了这么多只是说明康熙希望以迂回的手段让后宫处于他的掌控之内,这种方法虽然见效慢,但是效果好,还不留遗患。而云瑶的进宫也是康熙精心选择的结果,一系列的原因让康熙注意到了云瑶,而之后云瑶的表现也让康熙满意。
可是如今寿康宫传来的这个消息不由让康熙皱眉,他实在没想到就连昭嫔也和太后有着这样深的关系,他不知道太后说的故人是真是假,可是如今事情似乎越来越超过他的掌控范围了。
康熙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阻止这件事,反而是任其发展。不说南边的三藩他还没有把握,现在又加上太皇太后与他翻脸,康熙自然要扶持太后与她相抗。
可是太皇太后这么多年的人脉根本不可小瞧,而昭嫔的祖母既然可能是太后的故人,可是能让太后如此挂念的人的身份想来并不低,这时候想尽办法收拢蒙古的人心才是他应该做的,若非是和太皇太后闹得关系已经十分破碎,康熙根本不会另选一条路。
当然这时候康熙也因为太皇太后的人在朝堂后宫明里暗里的挑衅感到愤怒,若是康熙自己不能承受这种代价,康熙自然早就找太皇太后修复关系了,毕竟康熙在某种时刻也是能屈能伸的人。
可是如今既然有了更好的选择,还能出一口被太皇太后压制的闷气,即使要冒更多的风险康熙也是愿意的。
因此康熙就召来暗十一,道:“你去查昭嫔祖母的身份,以及她身上所有的异常点,看她与太后究竟有什么关联?”
暗十一当即领命就匆匆退下,康熙想了片刻就对底下的太监吩咐道:“你这些日子时刻注意着太后的动向,还有将太后调查的关于昭嫔祖母的事情都告诉朕,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你要立即禀报此事。”
底下的太监也是恭敬的道:“奴才领命!”
康熙挥了挥手道:“你退下吧!”
太监听了应是,没有其他的言语,这个太监如同猫儿一般离开了乾清宫,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只是除了一个人。
旁边的人看见奇玮表情忽然变化,道:“奇玮,有什么事情吗?”
奇玮盯着那个太监离开的方向沉思,见同僚问起,就在脸上挂上笑容,笑呵呵的道:“刚才我看见似乎有一阵风吹过,把我刮了个透心儿凉,吓我一跳!”
同僚听了奇玮的解释也是笑呵呵的道:“奇玮你在这里待时间长了就知道了,这里经常会刮风,下次多穿些衣服不要着凉才是。”
奇玮谢过同僚关心,就再次想起同僚的话,“经常刮风”奇玮心里细细思量着这句话,看来圣上身边有不少他不知道的存在。
此时康熙也无心处理朝政,只在殿中走来走去,转头看见梁九功在一旁如同雕塑般不动声色,康熙忽然问梁九功:“梁九功,你觉得昭嫔是个什么样的人?”
梁九功听了不由在心中苦笑,皇上这句问话摆明了是在为难他,谁不知道他梁九功刚与昭嫔娘娘结怨,这让他该如何回答?
梁九功做恭谨状,道:“主子折煞奴才了,奴才哪敢妄议娘娘!”
康熙摆摆手不耐烦的道:“不必拘礼,你只在朕面前说说就行。”
梁九功见推脱不过,就道:“昭嫔娘娘是个性情中人!”
第一百三十一章 御花园惊
康熙听了梁九功的回话,细细思量了片刻,忽然笑道:“可不是,昭嫔是个性情中人!”
昭嫔性子虽然不是圆滑,可更多的时候昭嫔是不肯委屈自己的,爱恨分明,让人觉得这个人是个可交的。虽说进宫以来昭嫔和不少人都有过冲突,就像他身边的梁九功,可即使如此,梁九功对于昭嫔的评价却是十分中肯的,而且梁九功说的应该是他的心里话才对。
康熙心中想着昭嫔的为人,不由好笑。这满皇宫的人,除了太皇太后以及太后,还有一些老太妃等人,康熙根本找不到这样性格的人,就连皇后和钮祜禄妃在他面前也是一副温柔娴淑的模样,而只有昭嫔是在他面前的形象是极其鲜活的,所以不知不觉间康熙对云瑶充满了好感。
梁九功见皇上提起昭嫔时候的脸色柔和起来,觉得自己幸好没有在皇上面前给昭嫔上眼药,看如今皇上的情状,梁九功从来没有见过皇上是这副模样,想到先帝太祖世祖二人都是独宠于一人,梁九功心里咯噔了一下,虽说这两个例子下场都不怎么好,可是也足够让梁九功忌惮起昭嫔了。
梁九功见康熙一直坐在书桌前,拿着一支狼毫却是停在那里毫无动静,梁九功见状就小声劝道:“万岁爷,这都将近晌午了,是不是该歇歇了?”
康熙听了放下手中的笔,看了看天色,又道:“都这个时辰了!”
梁九功笑着道:“可不是,万岁爷何不趁着时候出去走走,今儿天气着实不错。”
康熙见梁九功这样说,又看了看窗外的天气,唇角一勾道:“朕确实不能辜负这大好时光啊!走,去御花园!”
梁九功听见康熙如此回答,连忙让人把御花园的无关人士都给清出去,他可不想让人打扰主子的兴致。
康熙慢慢的走向御花园,如今康熙心情舒爽,面对着宜人的秋色也有了心情欣赏。一路上梁九功见康熙心情十分不错,也在心里也自得于自己的建议。
不过很快的梁九功的心情就没有这么舒爽了,因为梁九功看见前面一个岔道上有一个着宫女服装样式的女子在前头做着什么,好似根本没有注意这边有人过来。
梁九功看见这个宫女简直都要气死了,他都不敢看皇上的脸色。
此时梁九功不敢抬头,所以根本不知道康熙此时并不是十分愤怒,反而是饶有兴致的看向那个宫女的方位。
这当然不是说康熙真的被这个宫女给迷住了,而是宫女出场的方式让康熙很感兴趣。他当然知道这个宫女绝不会是梁九功安排的,就像梁九功了解他一样,他也了解梁九功,梁九功生性谨慎,做事细心,而且不会给人留下丝毫把柄。有时候即使你知道是他做的,可愣是找不到证据。
所以这个宫女能够突破梁九功来到他身边,这其中是谁在使力,让康熙很感兴趣。
就像康熙想的那样,梁九功也在心里暗骂陷害他的人,他梁九功若是想要让一个宫女爬上皇上的床,有的是办法,怎么会用这么粗糙的手段。
不过梁九功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了,不过这件事的布局这么粗糙,丝毫不见那个人的手段,让梁九功怀疑自己是否找错了人。
梁九功这时候已经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不让皇上误认为这是他的手笔,梁九功思及此,连忙跪下请罪。
“奴才办事不力,请主子恕罪。”梁九功一下子跪在了康熙的身后。
康熙并未回头,只是抬起右手往后挥了挥,就道:“你先下去!”
梁九功简直瞪大了双眼,丝毫没想到皇上会这样。
梁九功欲言又止,不知如何劝导康熙。
康熙却没理会梁九功,径直往前面宫女的方位走去。
梁九功见次只能满足皇上的要求,连忙退了下去。不过梁九功也不是什么也没做,他立即召来手底下的小太监,询问今天清场御花园的问题。梁九功势必要查出其中究竟是谁在捣乱,否则的话这乾清宫他这个总管太监就做不下去了!
梁九功在这里询问负责清场的小太监,这个小太监显然也知道出了问题,战战兢兢地跪在梁九功面前。
梁九功面色阴沉的问道:“你叫个什么名字?”
这个小太监见梁九功发怒的厉害,吓得整个身体抖抖索索的,就连说话也是磕磕绊绊的,不成语调。
“启禀梁总管,小的···小的名叫小松子。”小太监回答道。
梁九功慢条斯理的用手扫了扫衣服上的褶皱,漫不经心的问:“小松子,你可知道,咱家早就已经给你说过了,今儿个万岁爷逛御花园,要把御花园的无关人士都给请走,怎么,小松子你这年纪轻轻的就耳聋眼花了?”
小松子见到梁九功如此作态吓得更是说不出话来,当然梁九功也没指望小松子说什么。
因此梁九功转头就道:“连咱家的问话都听不清,看来是真的不中用了!”梁九功感叹地摇了摇头,又道:“既然如此,来人啊!把他带到慎刑司去!”
梁九功话音刚落,这边小松子就已经崩溃了,小松子听了梁九功的话似乎有了无尽的勇气,连声求饶道:“梁总管,饶命啊!”
梁九功无动于衷,小松子有些绝望了,不过小松子又忽然想到自己之前发现的那件事,连忙道:“梁总管,小的知道那个宫女是怎么进去的了?”
梁九功这才转身,恐吓道:“把你知道的通通说一遍,否则的话,你这条小命就别想要了!”
小松子见梁九功说话,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道:“梁总管,今天进去的桂香说是奉您的命令才让奴才放进去的,小的不敢不放啊!”
梁九功阴着脸,继续问道:“还有呢!咱家还让你做了什么?”
小松子见梁九功这副表情连忙道:“小的也是在她进去后才想到的,那个给小的传信的人,以前小的曾经见过他和魏副总管说过话,所以可能是因为这,小的才被他骗过得。”
梁九功见有利于他的证词出现,到时候他在皇上面前总算是有了交待,而且想到小松子嘴里的魏副总管,梁九功想到他阴狠的笑了笑,又问小松子:“那个小太监是谁?竟然让你深信不疑?”
小松子连忙答道:“就是您跟前的王德福,之前他不是在您身边伺候吗?”
梁九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身边出了内鬼,不由后怕。想到自己之前还吩咐他来做事,若是他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那到时候他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无声无息的陷害了,甚至还辩驳不得。
梁九功得了这个消息后想要离开,不过梁九功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问小松子:“你刚才说的桂香是哪个?”
小松子迟疑的道:“梁总管不知道吗?桂香不正是刚调到乾清宫没多久的那个桂香吗?”
梁九功表情有些崩溃,忽然高声道:“你说的是坤宁宫来的那个董氏?”
小松子见梁九功竟然如此方寸大乱,不由心慌道:“正是那个董氏,梁总管,你怎么了!”
梁九功听了小松子的回答简直就是被打了一个闷棍,说实话,梁九功真没想到那个御花园的宫女竟然会是他先前接触过的那个董氏,这接下来若是查下去,他的嫌疑绝对是跑不掉了。
梁九功慌乱之中仍然没有放弃想办法渡过难关,不过想到他之前猜测的皇上一直知道他的动向,想到这里梁九功不由燃起了希望,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皇上会信任他了,除此之外,恐怕他就没有办法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