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后升级路-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奇玮没有给你这奴才点好处吗?怎么一副委屈的样子?”康熙笑道。梁九功一般代表康熙传旨的时候,被传旨的人往往会给梁九功贿赂,不过梁九功虽然会收下,但是收完之后仍会禀报康熙。而康熙也会让梁九功把那些钱财留着。毕竟太监都是无后之人,贪点儿钱财对于康熙不算什么。

    “奇玮侍卫一听奴才说完就跟后头有人追着他似的,奴才哪里跟得上,奴才觉得奇玮侍卫分明是怕奴才在他那讨赏钱,才溜得这么快的。”梁九功说到最后有些愤愤不平,说实在的,梁九功确实有些贪财,但不至于在奇玮这个刚结交的人身上讨赏,他还是挺欣赏奇玮的。

    康熙听着梁九功数落奇玮,笑而不语,康熙哪里不知道梁九功是把奇玮看做了自己人才在这么数落的,若非如此就算是有人在梁九功面前奉上大礼也不见梁九功在他面前替别人说好话。

    而且之前梁九功还告诉康熙奇玮托他照顾侄女,这件事在康熙面前过了明路之后,梁九功就在康熙面前光明正大的提起奇玮也不突兀。

    让康熙知道奇玮虽然托了他照顾奇玮的侄女可却是连一文钱都没给他。梁九功也想借此淡化他这种看似太监和后妃结盟的关系。要知道康熙是极为忌惮这种关系,梁九功从前也没给那个后妃透露过消息。只是这次梁九功因为奇玮托付不好拒绝,再加上奇玮也并未提过要帮侄女争宠这才让梁九功答应此事。梁九功也就不惮于向康熙提起此事。

    康熙听见梁九功提起赏钱的事倒是不言语,不过对于梁九功亲近奇玮的事情也没多少忌讳,毕竟两人之间也没涉及到什么权钱交易,而且在康熙眼里梁九功跟无数重臣表面上都有交情,康熙也不会因此突然觉得梁九功是要勾结外戚。

    当然这就是梁九功的聪明之处了,像他这种一直跟随康熙的人,那不知道圣上最讨厌下边的人隐瞒不报或者欺骗他,因此梁九功从来不会隐瞒或者欺骗康熙,而且对于和重臣交好的事情,梁九功更是不会隐瞒丝毫。因为梁九功知道一旦被圣上知道了他隐瞒了一件事,就会迅速被圣上冷落打入冷宫,然后会有无数个惦记他的位置的人落井下石,因此梁九功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康熙也知道梁九功的小心机,不过梁九功从来不敢欺瞒于他,再加上梁九功还是在他小的时候先帝挑给他的,因此对于梁九功也有一份情分。而如今奇玮这个同样是先帝给他的人会被梁九功另眼相待康熙一点儿也不奇怪。

    康熙放下手中的折子,就道:“朕要去看看太皇太后,走吧!”

    “是,奴才马上去安排。”梁九功连忙答道。

    不过一会儿康熙就到了太皇太后住的慈宁宫,康熙一进门就看到太皇太后歪在床上有些虚弱的脸色。康熙看着太皇太后似乎老了很多的神态不由一惊,康熙在心里反思是否自己太过不孝了,康熙往日因为皇权与太皇太后暗地里一直较劲,或许该说是康熙单方面的较劲,康熙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因为他的一切掌握在太皇太后手里。可如今看到太皇太后根本不像是供养于宫廷的太皇太后,而是如寻常老妪那样苍老,康熙也有些不忍心了。

    心里想着的康熙也不由掉下眼泪道:“皇祖母怎么变成这样了,太医呢,怎么诊治的?”

    太皇太后看到康熙着急的表情心中满意,这些日子里太皇太后不是没有察觉到皇帝似乎对她有了不满,可是太皇太后掌控权利了一辈子那里愿意在康熙面前服软,只是想到他已经老了,而且科尔沁还在,她不能至科尔沁于不顾。太皇太后就借这次想让皇帝不在对她有芥蒂。

    “玄烨,皇祖母无事,只是伤筋动骨一百天,哪里能好那么快?”太皇太后安慰康熙。

    太皇太后当然不是如此,而是她之前服用阴阳散的后果,服用阴阳散是不能再服用其他药物的,准确的说有很多药物是和阴阳散相克的,以至于这次太皇太后根本不敢在服用任何药物。太皇太后的伤势也就一直迟迟不好。只有等到服用的阴阳散药效过后才能开始服用其他药物。

    康熙自然不知太皇太后的真实情况,在看到祖母惨状之后把心里厌恶太皇太后的心思去了大半儿。

    “皇祖母无事就好,孙儿还有一事要禀告皇祖母。”然后康熙就把佟格格受伤住在宫里,以及云瑶生病被她迁出宫并且赐了她一副嫔位使用的肩舆告诉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听完不可置否,“佟格格是你的表妹,这样处置也未尝不可,只是玄烨你不是不让佟格格入宫吗?留她在宫里到时流言蜚语还不得传的那里都是。到时坏了名声她怎么嫁的出去?”

    太皇太后的话里明摆着是在说佟格格不宜留在宫里,只是康熙因为舅舅的请求不得不如此,而且康熙哪里不知道舅舅的心思,他无非是想让表姐进宫,只是之前太皇太后已经驳了,现在看太皇太后受伤,想借太皇太后无暇理会的时候坐定事实。

    可是康熙到底也得给舅舅一家面子,即使之前佟国维意图欺骗他,可佟家也是康熙的母家,也代表他的面子。

    “表妹毕竟受伤严重,孙儿也不好送表姐出宫。”康熙没有正面回答太皇太后的意思,只是强调佟格格受伤严重的事实。

    太皇太后见碰了壁也有些恼怒,就又道:“钮祜禄氏呢?你送她出宫也罢,怎么还以嫔位的肩舆送她出宫?她的阿玛只是四品佐领,图海毕竟只是她舅舅,那里能封这么高?”

    太皇太后和康熙之前商量过云瑶的位分,只是打算给云瑶一个贵人的位分,没想到康熙这么一表态,云瑶的位分变成嫔位了。

 第六十七章 康熙不耐

    “皇祖母有所不知,地龙翻身那天是钮祜禄氏的叔叔及时救了朕,这给他侄女的位分也就不好太低了。”康熙道。

    其实按照康熙的想法,就算是没有奇玮救驾这一茬,封钮祜禄格格一个嫔位也不高,特别是图海在康熙心里可比遏必隆的地位高多了。康熙想到若非当年图海不知为何惹怒了先帝,现在的四大辅臣里就会变成五大辅臣了,图海与鳌拜同为正黄旗,而有图海钳制鳌拜的话,他今日就不那么艰难了。

    只是太皇太后明明很欣赏图海,却吝啬于对图海的外甥女封为高位。这一直让康熙困惑不解,太皇太后给出的解释是钮祜禄格格并非图海亲女,可这一解释康熙并不能让康熙相信,要知道太皇太后可不是这种看中血缘关系远近的人,在政治上只要是对她有利,这些都是细枝末节。

    太皇太后一听倒是没话说了,毕竟她又不能说救了皇帝一命不足以让钮祜禄氏封嫔,这话要是说出来不管是谁都不会同意的,要知道皇帝是九五之尊,自古以功高莫过于救驾,即使太皇太后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不过太皇太后到底不愿意代表图海的云瑶一下子封这么高,想做最后一次挣扎,只道:“宫里的钮祜禄妃已经封妃,这个钮祜禄格格也得封高位,宫里哪有姐妹同封高位的?”

    此时康熙对于太皇太后一再反驳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就道:“皇阿玛后宫里不也有姐妹同为高位的吗!皇额娘和淑惠太妃不也是同胞姐妹吗!还有皇祖母······皇祖母太过偏颇了。”

    太皇太后脸色一变,那里不知康熙未说出口的是她自己姑侄姐妹同侍一夫,而且他们三人一个是皇太极的哲哲皇后一个是元妃,连太皇太后都是庄妃。这样的太皇太后那里说别人姐妹不得同封为高位,她自己就是靠着姑姑和姐姐的遗泽封为庄妃的。

    康熙见太皇太后脸色变得极为不好,连忙道:“皇祖母说的也有道理,只是钮祜禄妃和钮祜禄格格虽然同姓,但关系早就远了,两人顶多算是同族,而且图海到底是两朝老臣,孙儿哪能不给图海一个面子。”

    太皇太后见康熙说到这个地步,也知道自己不能改变孙子的想法。

    只是太皇太后本来想借这两个钮祜禄氏想让科尔沁的几个格格都封为妃位,可是康熙竟然不接茬,只道她说得对,这摆明了要让科尔沁的格格只有一个才能封为高位。

    而且太皇太后怀疑皇帝是否会让科尔沁的贵女入宫,这些日子以来太皇太后一直见缝插针的表达让康熙让科尔沁的格格入宫的事情。

    太皇太后还传信让科尔沁送几个年龄合适的格格入宫,想要培养和皇帝的关系。此时康熙尚且不知太皇太后又要给他塞几个科尔沁的格格,只是见太皇太后似乎被他气的不轻,哪里再敢反驳,于是转移话题。

    “皇祖母,这些日子孙儿一直忙着没看过额涅,额涅的伤势怎么样了?”康熙问道。康熙口中的额涅就是指的苏麻喇,康熙因为自小被苏麻喇养育,因此称她为额涅,是蒙古语中的额娘的意思。

    太皇太后闻言有些异色,只道:“苏茉儿的伤势并无大碍,只是需要继续修养,玄烨你不必去打扰她了。”

    康熙没看出太皇太后的异常,就道:“皇祖母说的是,孙儿就不去打扰额涅了。”

    两人又说了一阵闲话,康熙就向太皇太后告辞。康熙出了宫门后,脸色立马变得阴沉起来,除了梁九功随侍在身边的看到,其他人根本没发现,不过梁九功也不敢言语。梁九功还专门扫了扫周围是否有人注意到皇帝的表情,不过幸好没人敢在皇帝面前抬头。

    “梁九功,去坤宁宫。”“是,皇上。”

    坤宁宫

    康熙一进坤宁宫,消息就报到皇后那里去了。皇后其实也是因为被前几次皇帝突然来坤宁宫,总让皇后在康熙面前出错,因此皇后特别在宫门口放了一个小太监,命他传递消息。

    梁九功也注意到了那个小太监,在心里腹诽皇后的作死。

    要是平时皇后这么做,康熙还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现在偏偏赶上康熙心情不好的时候,偏偏看见皇后宫门前一个小太监探头探脑的,一看见他这个皇帝竟然头也不回的往里跑,这就彻底让康熙爆发了。

    康熙是这样想的,一个小太监也敢无视朕,以为自己是谁啊!要知道现在的康熙只有十八岁,之前不过是因为云瑶的位分就在太皇太后那里和太皇太后扯皮了这么久,对于皇帝这种唯我独尊的生物来说,有人一再反驳他的意见绝对是在作死。就连英明如唐太宗,面对魏征几十年的劝谏,也在魏征死后挫骨扬灰,还把和魏征儿子的亲事给退了。这充分了证明了皇帝这种生物的小心眼。

    偏偏经常驳斥康熙的人是他的皇祖母,对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康熙来说,他不可能跟太皇太后计较。他的皇阿玛不过是不过是不愿娶蒙古皇后而已,就被天下人斥责为不孝。要知道没有那个强势的帝王会连自己的婚姻都无法掌控。

    要是康熙在大十岁就会知道他的皇祖母很多驳斥的意见才是老成持国,就会明白太皇太后做的事情才是正确的,可以康熙现在的年龄即使有一定的帝王心术,也没有达到那种老狐狸的境界,刚才在慈宁宫康熙一再的被太皇太后质疑,面上已经泄露出了不耐烦,而且也被太皇太后看在眼里。

    只是太皇太后估计也没当一回事,在她心里也许还当康熙是完全依靠她才能坐稳皇帝之位。可康熙却不能不在意,康熙可以感觉到太皇太后对于他若有若无的轻视。

    康熙现在就像现代适逢青春期的少年,急于向别人证明他已经长大,证明自己已经是这个古老帝国的主人。可是太皇太后的存在提醒他,他并不能做主。

    而这个小太监不合时宜的动作让康熙觉得连坤宁宫里的小太监都竟敢无视他的威严,因此就示意梁九功把那个小太监给拉下去。而康熙过坤宁宫门口而不入回到了乾清宫。

 第六十八章 得罪太监

    此时坤宁宫的皇后可没想到康熙在她宫门前发了一场火,就回乾清宫了,她还在等着康熙的到来。只是不过一会儿,梁九功就领着人进来了,皇后见梁九功进来刚要露出欢喜的模样,可是竟没看到康熙的身影。

    皇后脸上的喜色瞬间褪去,换了一副高傲的样子,“梁九功,皇上呢?”

    梁九功看着皇后堪称变脸的技能心里有些惊叹,只是面上不露。他心知皇后向来高傲,看不起他们这些无根之人。连带着坤宁宫里的人都不怎么看得起太监。在坤宁宫的太监也没什么地位。

    梁九功也没在意皇后的态度,对于梁九功来说,他的主子永远只有皇上一人,就算是皇后和太皇太后也都不是他的主子。因此皇后的态度对于梁九功来说无关紧要。

    梁九功道:“回皇后娘娘,主子命奴才捉拿这个小太监,刚才他看见圣上龙驾却不行礼,实乃不敬,请皇后娘娘行个方便。”宫里规定,在皇帝驾到时,太监及宫女必须行礼迎接,像这个小太监看见龙驾却没有行礼反而跑开,是严重的失仪问题,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御前失仪,按宫里的规矩就是打死也不为过。

    皇后听完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她没想到不过是派一个小太监在门口传个消息,就被皇上给当场看见。心里暗恨那个小太监愚笨,让她也有了个御下不严的罪名。而且派人在宫门口盯着是宫里所有人都知道的潜规则,可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就意味着这种事情是不能在明面上说的。因此皇后只能吃个哑巴亏。

    不过皇后本来就不喜欢用太监,现在更是觉得太监实在是不上台面。就道:“梁九功,是本宫对这些奴才疏忽管教了,本宫将这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太监处置就好,不必劳烦你了。”

    梁九功脸色一抽,他实在没想到皇后竟然在他面前说太监上不得台面,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梁九功怀疑自己是否在以前得罪过皇后才让她指桑骂槐的。不过梁九功想了想觉得自己做人应该不错吧,不至于被人恨到当面骂啊!不过看到皇后身边那个心腹嬷嬷着急的脸,瞬间明白了皇后恐怕根本没意识到她在针对自己,应该说皇后根本没想过讨好自己,所以连得罪也无所谓了。

    就连皇后在心腹嬷嬷的提示下也发现自己话中的不妥之处了,不过皇后性格自卑又自傲,自然不肯在梁九功面前道歉,只当这件事没发生。而且以皇后的自信,自然不信梁九功敢怨恨于她。

    当然梁九功身为康熙亲近的人哪里会在明面上怨恨皇后,到时候不说皇后就连皇上也不会容忍得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梁九功就不恨了,其实太监也是相当小气的一群人,别看梁九功和奇玮关系挺好,可这不意味着梁九功是个大度的人。可以说若非是奇玮的性格,梁九功根本不会和奇玮这么快就交好。可是太监对于辱骂可是相当敏感的,梁九功也不例外,要是有机会落井下石,梁九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梁九功仍然保持着笑脸道:“奴才就把这个小太监带走了,就不牢皇后处置了。”别看梁九功的表情让人如沐春风,可话里就不客气了。

    说实在的,皇上要处置这个小太监的时候也没指定谁处置,梁九功若是想要给皇后卖个面子,把小太监交给皇后处置也未尝不可,可如今皇后都已经打到他脸上了,梁九功怎会在给皇后面子。

    而且梁九功见近日来圣上对于皇后愈加不满,梁九功觉得自己可以添一把火以报今日之仇。

    皇后的脸都僵了,没想到她都给梁九功说软话了,梁九功这个卑贱的太监竟然还不松口。

    说实话,皇后绝非是一个谦和之人,这点从未来的皇太子身上就可以看到,皇太子胤礽脾气暴躁,任意鞭挞诸王、众臣,高高在上的胤礽不可一世、蛮横无礼、乖戾暴躁,而且胤礽稍有不忿就对宫人大加鞭笞,宫里的太监宫女更换的极快。

    可以说太子的性格一部分就承自于皇后,现在皇后自以为的低头在他人眼里看来不过是又一次的挑衅。

    梁九功即使心中恼怒仍然保持着礼仪,从皇后宫里退走。出宫后梁九功看着被绑住的小太监,怜悯的道:“不要怨咱家,只怪你没找个好主子。”

    那个小太监也是一脸悔恨,他在坤宁宫里因为皇后不喜太监伺候一直被冷落,直到皇后突然下了这样一个命令,小太监就急匆匆的抢了过来,哪知道会这么快就被皇后当做弃子啊!

    而坤宁宫里,李嬷嬷着急的对皇后道:“娘娘怎么在梁九功面前说那样的话,他毕竟是皇上身边的人,娘娘多少也要客气点儿。”

    “行了嬷嬷,不就是一个太监吗?你又不是不知道本宫最讨厌那些太监了,更何况本宫都给他说好话了,他竟然敢无视本宫,难不成真要本宫讨好他吗?”皇后一脸厌恶的说道。

    李嬷嬷看到皇后的表情,把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只是心里还在担心皇后会得罪皇上身边的亲信太监。只能在心理安慰自己皇后不需看别人脸色,只是心里还残存着忧虑。

    梁九功将那个小太监送到慎刑司,不过梁九功出于给皇后增加一个敌人的想法,并没有将这个小太监赶尽杀绝,甚至再打小太监三十杖前,让行杖的人注意分寸,不要把人给打死。

    杖刑分“用心打”和“着实打”,如果行杖的人脚尖张开,那么就是“用心打”,可能会导致残废,但没有性命之忧。而脚尖闭合,那么就是“着实打”,则受刑的人必死无疑。

    梁九功身为总管太监,自然有人想要攀附他,因此在梁九功发话后,那个小太监也只是受了皮肉之苦。

    小太监在杖刑之后专门谢过梁九功,不管梁九功为了给皇后添堵还是怎么样,毕竟他的命是梁九功保下的。而且小太监也是恨上了皇后,即使梁九功利用他,小太监也要谢过梁九功。

    梁九功见这个小太监倒是识趣,就起了栽培的心思问道:“你叫什么?”

    “梁爷爷,小的叫顾问行。”小太监道。

 第六十九章 九功脱身

    乾清宫

    康熙在回到乾清宫后就收敛了怒气,现在康熙已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加上康熙其实也并不信任自己的宫殿里没有别人的眼线。他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从慈宁宫出来后就一脸怒气冲冲的表情。让有心人知道了,不知会联想到什么。

    正在此时,梁九功从慎刑司回来,给康熙禀报刚才那个小太监的事情。说来可笑,康熙再吩咐梁九功把那个小太监拿下之后,康熙就开始有些后悔了。这倒不是康熙开始顾惜人命了,康熙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下之主怎么可能会把一个小太监放在眼里。而是因为康熙担心他今日处理了这个小太监,会被所有人看成有心处置皇后的迹象。

    康熙虽然近来因为皇后的种种行为对于皇后有所不满,可是在康熙这个封建帝王眼里,皇后对于他的意义终究不同。妻者,齐也。在某种方面夫妻一体这个词也是皇帝皇后的写照,一旦皇后出了什么差错,皇帝要么废后,要么一起承担皇后的过错。

    一般来说,因为皇帝皇后本身并不平等,往往在皇后犯了什么错误之后,皇帝的选择就是废后。别看历代皇帝究竟是因为什么废后,可明面上总是说皇后犯下了什么大错之后,才引得皇帝废后云云。

    但是废后时的理由多半是什么性喜奢华,这个指的是顺治废后,不过天下谁都知道废后是因为出自蒙古才受顺治厌弃。还有关于巫蛊之祸等等,

    可如果这时候曝出皇后不敬长辈并且试图赶走长辈的事情,这种理由不仅是皇后被打落深渊,而皇帝也讨不了好。皇后侍奉太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为儿媳在康熙忙碌时理应孝敬长辈,可皇后竟然要接着为儿子祈福的幌子,意图赶太后出宫。别管别人是否在其中看到出了什么陷害的把戏,可众人还要义正言辞的讨伐皇后。

    而且就算是现代,儿媳妇要赶婆婆出去还要受到千夫所指呢,更何况礼教森严的古代呢!

    最重要的是康熙在皇后的事发后,可以表示废后表达对嫡母的悔恨之情,可康熙舍不得他唯一的儿子,还是嫡子。要是废后的话,这个废后所出的嫡子就废了。而且最要命的是皇后是以儿子的旗号干出这样的事,承钴可能连活路都没有。再加上承钴身上的秘药,在太医说有解药就能将承钴治好的情况下,康熙也不得不小心理清其中的关系,早日找到解药。

    现在马佳庶妃肚子里的那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而且在马佳庶妃生的儿子已经夭折过后,康熙是在不敢寄希望于马佳庶妃这个孩子。不得不说,康熙真相了,马佳庶妃肚子里的这个儿子还真没能活下去。

    所以在康熙回过神来就想到了此事,之前兴许是因为地震的缘故,皇后想要继续打击钮祜禄妃的事情停了下来,而背后推波助澜的人见皇后根本没有行事的迹象就只能等下去。因此康熙也松了一口气。

    只是双方都不动,康熙想要查处宫中隐藏的人手更加不容易。没错,康熙迟迟不下手就是为了找出背后的人进而一网打尽。说实话一到关键时刻康熙真正爱惜的只有自己,他能狠下心以皇后和嫡子一起为诱饵调出幕后的人。

    而康熙担心的是,一旦他这里流露出厌弃皇后的意思,那些人可能就不受控制,而且皇后可能变本加厉的排除异己。也不利于康熙的计划。

    因此康熙对于梁九功对那个小太监的处理情况十分关心。而梁九功看到康熙竟然这么关心那个小太监的事情,不由担心自己处理的是否有差错。

    梁九功就把小太监的情况一一告诉了康熙,而康熙知道小太监没有被打死后松了口气。

    梁九功见皇上似乎对于那个小太监的情况极为关心,心中叫苦,而且梁九功担心有人告他一个刁状,要知道他的位子有很多人眼红着呢!所以梁九功这么多年见风使舵的本领立马运转出来。

    梁九功立马跪下来道:“请主子恕罪,奴才一时不忍,把奴才那个干儿子给保了下来,还惹怒了皇后娘娘,还请主子制奴才死罪。”

    康熙见梁九功突然请罪有些困惑,问道:“梁九功,你说你的干儿子?”康熙脸色变得神秘莫测。盖因在后宫里,康熙曾多次下令不准太监宫女结干亲,违者从重处置。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对太监之间结干亲不是那么严格,因为宫女还好说,将来年龄到了出宫嫁人还有可能有自己的子嗣,而太监本身就不可能有后代,因此康熙对于太监结干亲的事也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此时梁九功竟然亲口承认自己明知故犯,康熙就不得不处置梁九功了!

    “梁九功,既然朕已经明言不准结干亲,你为何再犯?”

    “奴才是鬼迷心窍,只想着老了之后有个人能够上一炷香,而奴才有没有家人,只能···只能在宫里找一个干儿子依靠,皇上,求皇上恕罪啊!”梁九功回答的涕泗横流,不忍直视。

    康熙见梁九功可怜,倒是没有这么怒了。而且梁九功跟随他已经多年,康熙对于梁九功找一个干儿子养老的事情倒也不忍驳斥,就让他起来了。

    “那你之前说的惹怒皇后是怎么回事?”康熙问。

    梁九功见康熙把他叫起,就知道皇上对他的事情不追究了。就道:“奴才听皇后娘娘要将奴才那干儿子重重的打,奴才一时不忍心,就托了慎刑司的人下手轻点儿,留了他一条命。”

    康熙闻言倒是不奇怪皇后会这么做。在康熙的眼里,皇后在刚进宫时还稍稍谨慎一些,而在皇后掌握大权之后,对于宫人颇为严苛,但康熙并没有因此怪罪皇后的意思,毕竟在康熙眼里,宫人都是奴才,不至于为奴才们伤皇后的脸面。只是皇上终究存了一些不满。

    而皇后想把这个没有完成她任务的小太监重重的打也不奇怪,所谓重重的打就是把人打死的意思,康熙哪能不清楚。

    不过康熙见梁九功阴差阳错的救下了那个小太监,也就没再追究梁九功的过错。

    最后只道:“罢了,你这老奴去慎刑司挨十杖,再扣半年俸禄,以儆效尤。至于你那干儿子,就调到乾清宫来吧!”

    梁九功见状就知道康熙已经放过他了连忙道:“奴才谢过主子隆恩!”

 第七十章 行事缘由

    梁九功在心里庆幸自己脑子转得快想到了这个法子,实在是梁九功担心皇上从其他人那里听到对于自己的诋毁,虽说梁九功本身就不是什么良善的人,可梁九功依然坚定的认为那些人对他都是诋毁,这实在是一个无耻小人的自我辩护。

    不说梁九功内心奇怪的想法,只说之前梁九功费尽心思的在皇上面前坦白,还是因为梁九功发现皇上竟然关注起了那个顾问行,这对于梁九功来说是个不好的信号,不是梁九功担心被顾问行取而代之,梁九功还真不信一个小太监能把他拉下马,而是因为皇上一旦关注那个小太监,势必会关注到他在坤宁宫里的一番作为。

    梁九功在坤宁宫里因为皇后一句骂太监的话,一下冲动的把皇后给顶撞了,即使他的话在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什么证据,可是只要明眼人一听,就能发现梁九功在其中的阴阳怪气,到时根本不用什么证据,只需要皇上仔细的调查其中的事情,就能发现梁九功在其中的小动作。

    而梁九功情急之下在康熙面前说顾问行是他的干儿子,实在是神来之笔,一来梁九功就能接这个理由来解释他在坤宁宫的失态之举以及私下里做的小动作,毕竟护犊子是人之常情嘛!

    而来梁九功是真的想要认一个干儿子,梁九功自小入宫,他只记得自己仿佛是个孤儿,连乡籍都不知是哪,哪里还有什么亲人。因此梁九功难免忧虑自己老后无人奉养,而且死后没有香火祭拜,难免晚景凄凉。梁九功不是没想过找一个宫外的孩子抚养,算是继承香火,可梁九功更不会信任外边的人,一般人见到太监不是阿谀奉承就是破口大骂,梁九功也不想找一个整日给他惹祸的继子。

    因此梁九功就想在宫里找一个干儿子,以来给自己找个接班的,二来也能给他养老。只是不幸的是,因为圣上觉得宫中结干亲者众多,容易滋生结党,因此圣上下令不在允许皇宫里结干亲的习俗。但梁九功那里那么容易打消主意,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在皇上跟前当差,哪能一直明知故犯。因此一直在想办法让圣上开恩。平日里也在寻摸着好资质的小太监。

    一直到之前见到顾问行,梁九功的心也活了,在梁九功心里顾问行算是一个好人选,一来顾问行是在坤宁宫当差,不会碍到自己在圣上面前的地位,二来顾问行在坤宁宫里不受重视,只能依靠他这个干爹。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