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后升级路-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满洲贵族里,各大家族相互联姻,以此相互结成同盟。所以说姻亲要是不选好,以后不仅不能对自己有助力,还会带累家族。而顾八代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精通满蒙汉三语,学识渊博,后来更是担任了雍正的老师。在如今满人中文人缺少的情况下,顾八代的前程是肉眼可见的。
只是云瑶顾虑的是额娘马佳氏的态度。云瑶不担心马佳氏看低顾琳的家世,当初马佳氏嫁给吴禄本身就算是低嫁,她看中的只是是否适合凌泰,还有凌泰媳妇作为长嫂肯定也要找一个性情温厚的。还有马佳氏是否看中顾琳也是一个问题,毕竟自古以来婆媳之间的关系微妙,若是马佳氏一开始就看不中顾琳,那以后也是徒增祸事。
云瑶越想越远,只觉得自己的想法倒是漏洞多多。不过云瑶到不强求,毕竟这只是一个突发奇想。
云瑶放下心中思绪,专心与顾琳说话。
两人谈及宫中大选之事有些沉默,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后宫主子的手上,再过半月就是真正的考验来临。
云瑶见不得气氛这么沉闷,就转了个话题,“近日里碧玉姐姐和香宁姐姐好像很是要好?”云瑶见不远处郭络罗·碧玉和钮祜禄·香宁在小声交谈十分亲密。
顾琳见云瑶转移话题,连忙运转思绪。听见云瑶仍然称呼郭络罗·碧玉的原名,而非是玉录玳。有些好笑,点了一下云瑶的额头道:“你这小丫头倒是记仇,不过是一句闲言,竟然记得那么久。到如今也只有你在她面前称呼她的汉名了。”
顾琳说起这话倒是有缘故的,之前因为郭络罗碧玉改名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郭络罗·碧玉竟然想了个十分阴损的法子。她见到一个秀女就问起名字的事,特别是云瑶这种明显是取的汉名的人是重灾区。
郭络罗·碧玉这么大张旗鼓的搞事儿,明显是想找到更多的人取得是汉名而非满名。这样一来,碧玉的名字就没这么明显了,而且也挑起太皇太后对于他们这些取汉名秀女的不满。不过郭络罗·碧玉的这一行动弄得整个储秀宫都鸡飞狗跳的,好多满洲旗秀女里取汉名的人都将自己的满名给告知出来,不过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其实要云瑶说太皇太后也是一位奇女子,她通晓史书辅佐朝政,怎会因为名字的缘故就迁怒于人。最多是因为董鄂妃的缘故厌恶她那种女子。而且现在康熙正在致力于安抚汉臣,太皇太后也接触朝政多年,怎么会光明正大的对秀女们的名字是汉名而大动干戈呢!她要是出面那就是公开地对汉臣表示不满了,特别是在如今三藩蠢蠢欲动的情况下,太皇太后怎么可能将把柄诉诸于人。
秀女里汉军旗的秀女占了大多数,即使汉军旗里不全都是汉人,比如如今改姓为石姓的瓜尔佳氏,这个瓜尔佳氏与鳌拜有些亲戚关系,不过在八旗里大多数都有亲戚关系的情况下,石姓一家倒在鳌拜倒台的时候没有伤筋动骨,说来他就是将来康熙太子胤礽的太子妃瓜尔佳氏就是出自这一支。
可以说有好多与汉人接触较深的八旗贵族都将姓氏改为汉姓了。还有许多在前明时就迁到关内的满洲家族,他们就将名字改为汉名,例如之前所说的佟佳氏,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因此八旗里受汉化的人极多,要是追究的话,一大批人都逃脱不了,而且这也说不上是罪名。
因此云瑶觉得郭络罗·碧玉这次行事说不定会得罪一大批汉化的家族,不过说不得她能讨得太皇太后的欢心,太皇太后顾全大局表面不会将这些事放在心上,但是太皇太后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要知道太皇太后也是个女人,女人大多数都是小心眼的,特别是在这种她不喜欢的事儿上,她恐怕相当乐于有人能讨他的欢心。即使郭络罗·碧玉这事看起来特别让人嘲笑,上位者看重的大多数并非是能力,而是忠心。说不得太皇太后一高兴就对郭络罗·碧玉另眼相看了。
其实这种方法不是没人想到,但是弊端太大,也只有郭络罗碧玉这个快要被嫡母嫡妹逼上绝路的人才会用这种方法。有人也说了,既然有其他人同样像郭络罗·碧玉那样,为何只有她这么慌张。一呢,不管上位者对于底下人的冒犯有多仁慈,都改不了是上位者掌控下位者的命运,下位者怎么能寄希望于上位者的仁慈呢!二是郭络罗·碧玉是要立志进宫的,既然进宫那就不能惹上头的人生气了,要不然那就是典型的作死了。
不过云瑶倒不怕这种事,因为地位较高的下属还是有特权的,一是因为图海本人就是以文臣的形象出现的,他为外甥女取个汉名有何奇怪之处,二是以后清朝贵族取名都渐渐迎合汉学,康熙再为子嗣取名时就可以看出。
第四十五章 云瑶野心
云瑶作为一个实际意义上的代表她的舅舅向太皇太后和皇帝投效的证明,多少还是有些特权的。太皇太后怎么也不至于拿云瑶开刀,当然也不会有好感什么的了。应该说整个后宫都没有太皇太后喜欢的人,太皇太后只会看中来自科尔沁的秀女进入康熙的后宫,可惜康熙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不过太皇太后也不会因此对着后宫诸妃冷眼相对。太皇太后在明面上是非常看中皇后和钮祜禄妃的,早早地将后宫的宫权交给皇后和钮祜禄妃他们两人作为康熙后宫中唯二地位最高的人,掌管着康熙后宫。不过太皇太后最看重钮祜禄妃,平日里对她也好过皇后。只是在大面儿上从不打赫舍里皇后的脸,在后宫依礼行事。
因此若是进宫后,云瑶也并不担心太皇太后会因为名字的事儿找她的麻烦,云瑶觉得太皇太后是天生的政治生物,特别是在她还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只是不能犯了他的忌讳,否则的话,上位者们会在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将你打落深渊。
当然云瑶不会觉得被人利用是件很屈辱的事。有句话说得好,成年人做事只看利弊,小孩子才分对错。云瑶已经活了很多年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她知道自已要什么。她进宫来是因为想要保护自己一家,说到底也不是真心入宫。大哥不说二哥,这种事情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层出不穷。
因为云瑶被碧玉这件事彻底给恶心坏了,碧玉这事是再拿他们作筏子。因此在人前一直称呼她的汉名,弄得碧玉极为气急败坏。
在这些事上,云瑶觉得自己应该恣意一点儿,学学进宫的钮祜禄妃。
钮祜禄妃作为当年选后的失败者,可在宫里的日子相当潇洒。因为太皇太后不想让皇后一家独大,因此就顺势抬起了钮祜禄妃,钮祜禄妃估计也知道,不过她也顺势而为,借着太皇太后的光在宫里时不时的为难一下皇后,然后还在宫里无人敢惹。太皇太后也纵容她的行为。
而云瑶肯定不如钮祜禄妃那么厉害,毕竟在这个时候,她不仅有太皇太后的支持,而且钮祜禄家族的支持也足够钮祜禄妃在宫里耀武扬威了。
而她身后只有一个图海,图海是微末出身,马佳氏原姓费莫氏,光看这个姓氏就知道在图海以前,马佳一族还真没出过特别有出息的人物,云瑶是真的不明白有了他舅舅这个靠山后,马佳宗族的人怎么就没想过靠拢图海呢!还在图海发达以后一味地索要好处,但态度确是居高临下,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底气。云瑶在此之前真没想到以前在现代看书时经常在里出现的那种极品的家人竟然真的存在于现实里。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图海没有多少帮手,在清朝通常同姓的宗族之间是天然的同盟,一开始图海还想过扒拉几个出息的族人,可那些人生生的把这种机会给糟蹋了。图海之后也不再提起。
可钮祜禄家族里遏必隆可是有十五个兄弟,个个都是战功赫赫,遏必隆就算是再差,有了这么多的兄弟,旁人也不敢小看他。更何况遏必隆可不算差啊,而且遏必隆并非是纨绔子弟,后来能够当上辅政大臣虽然是有先父的遗泽,可这不代表他没能力啊!
现在的图海算是文官,不是三藩之后已经积累了战功的他。因此图海此时面对钮祜禄·遏必隆没有胜算。当然在索额图面前还是很有底气的。清朝是以善战为荣的,爵位都是要靠军功才能获得。因此图海在别人眼里是低遏必隆一级的。
而且图海自家里也只他一个顶梁柱,和钮祜禄家族相比就有些凄凉了。本身就不能盖过遏必隆,还面对着一个大家族。因此云瑶还有自知之明。
不过幸好云瑶也是钮祜禄家族的一员,虽然只是旁支,云瑶也有自信他们不会害她的。前头也说了,封建时代古人家族观念极强,不管怎么说,云瑶都是姓钮祜禄的。她也代表着钮祜禄家族。
特别是现在钮祜禄妃迟迟未曾生育的情况下,云瑶的入宫也是他们所乐见的。云瑶可以猜到,或许他们已经传令给钮祜禄妃,让她和自己交好并且结成同盟。
云瑶想到这反倒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了,不过云瑶更担忧的是她进宫后的份位。其实说实话云瑶知道自己入宫后至少能有一个贵人的位分,只是云瑶想要更多。
因为她知道进宫后若是分位太低,之后很可能会被任人宰割,特别是在她现在受人瞩目的情况下。有句话叫爬得更高,摔得更狠。云瑶在入宫前因为舅舅的身份被人关注,因此注定了她的高调,云瑶当然不会怨恨舅舅让她成为一个靶子。
可是若不能爬高点,别人只会看她不顺眼,然后打压她。宫里素来是捧高踩低的,现在她已经是个靶子,只能以更高的位置才能打消众人对她的恶意。
而云瑶想要成为钮祜禄妃那样的人,因为她既不愿意委曲求全的在后宫里看别人的眼色,但又没有足够的家世在后宫里称王称霸。所以云瑶的目标是入宫后成为皇后和钮祜禄妃之下的第一人,云瑶知道这个想法很疯狂,因为她将面对更多的敌手。
康熙那些在史书上留名的妃子们,没有一个是好惹的,特别是惠宜德荣四妃,有个四大金刚的称号,这四人在康熙朝屹立不倒,还特别长寿,等到康熙死后他们才去世。可是若不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云瑶的前途只会大打折扣。
不过幸好他们现在未成气候,惠妃荣妃二人虽然已经进宫,但现在还在皇后和钮祜禄妃的威严下生存,没有站稳脚跟。他们后来能够高居妃位还是因为一个生下了康熙实际意义上的皇长子,和一个生下康熙最多孩子的妃子,即使大多都夭折了。
而德妃宜妃尚未进宫,在她有心算计下,云瑶觉得自己的胜算还是不少的。云瑶想到这只觉得她的野心在逐渐滋长。
第四十六章 碧玉惹祸
这一日,云瑶与众人学完规矩后正欲回房休息,钮祜禄·香宁突然叫住了她,道:“堂姑姑,这几日您都没和我说过话了?今日和侄女亲近一下可好?”
云瑶看着突然冒出来的香宁有些奇怪,这些日子里,钮祜禄·香宁一直不曾亲近过她,哪怕是她和郭络罗·碧玉的关系也比和她关系要近得多。这次突然前来不知有什么事。只是毕竟有同族之谊,云瑶倒不好拂了她的面子。
因此云瑶就欣然同意道:“也好,香宁自入宫后也与姑姑没说过话了,这次倒要好好叙叙旧。”
于是云瑶两人在众人的眼里离去。秀女们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有些议论纷纷。
有一个姓佟佳氏的秀女嘲讽的看着郭络罗·碧玉,“有人还以为和人家能攀上关系呢!人家转眼就找自己的亲戚去了。依我看呐,还是同族的姐妹可靠。”
这人是在嘲讽碧玉为了攀附宫中的钮祜禄妃费力的找香宁交好,可到头来香宁还是去找云瑶交好去了。而碧玉在宫里反倒不找她同族的姐妹。
不过这就要说到碧玉在宫里的那个族姐了,自碧玉入宫后,碧玉没和她族姐说过一句话,就算是见了面也当做不认识,她那族姐跟她打招呼也当做没看见,给了她那族姐一个好大的没脸。
其实碧玉不和她族姐交谈一句也是因为她那族姐本来家里就只是个小官,只是她是嫡女,因此以前在家里,她那族姐也远比碧玉受宠。碧玉也因此十分忌恨,这次选秀因为碧玉受到家族关注,碧玉族姐因为父亲官职不高才不敌碧玉,碧玉在入宫后恨不得没有这个族姐,而且还常常给她脸色看。
而且这位佟佳氏的秀女与碧玉的族姐也是从小玩到大的,因此也认识碧玉,相比碧玉常年在盛京呆着,两人关系比碧玉更好。而且之前她也因为取的汉名被碧玉明里暗里的嘲笑,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起此事,这明摆着是要让她被太皇太后不喜。因此她就逮着时间就嘲讽碧玉。
“就是嘛,咱们也不求主子垂怜,只是也不能入宫一场就和姐妹们疏远啊!这要是别人知道了,还不得说咱们是白眼狼啊!”旁边一秀女附和道。
佟佳氏回道:“瞧你说的,这白眼儿狼又不是你,你何必担着罪名呢!这只能说有些人啊,好似是天生地养的,不是阿玛额娘生得一样,他们还专门给自己阿玛惹祸。”
在宫里的这些秀女们大多数根基深厚,因此在宫里多少也有眼线。之前碧玉做的事被他们传到宫外之后,宫外的三官保被一大帮人排挤,甚至在朝堂上有大批的人状告三官保,引得三官保遭到诸位大臣的攻击。
要知道朝堂上不只有满人,还有汉臣。现在三藩势大,虽然这意味着满清王朝的不稳定,可这也让朝堂上的汉臣还没有之后那么唯唯诺诺,在知道碧玉那无差别的大型攻击后,汉臣们纷纷上书,说三官保教女不严,意图挑起满汉之争。
当然朝堂上的大臣没有直接状告碧玉,只是状告三官保,这只是因为三官保是她的阿玛,她如今这样也是他自己教的。
旁边又一位秀女插嘴道:“姐姐说岔了,天生地养的是神仙,那种狼心狗肺的哪能与之相比,说了不怕遭了神仙的忌讳,到时惹神仙发怒就不好了。”
佟佳秀女连忙虚打了一下自己的嘴,“童言无忌,大风刮去,各路神仙莫要怪罪信女。是信女多嘴了,那些个白眼儿狼根本没有相比的可能。”
碧玉就好似没听到一样,只是加快了步伐,让自己不能听见后面的嘲笑声。
他不能反驳他们,因为她知道自己之前已经得罪了大部分秀女,这就意味着她已经被彻底敌视了。
至于现在碧玉为何如此忍气吞声,自从碧玉在宫中掀起那场风波之后没多久,没过多久就被三官保传来消息训斥她。原来三官保在外边突然受到同僚们的冷嘲热讽,恭维他坚守满洲传统,阴阳怪气的好似他招了众怒。
而且三官保还特地让人送信入宫告诉她如果她不想入宫就闹腾吧,到时即使她能够入宫也会受到众人的敌视,到时谁也帮不了她。
有了这个威胁,碧玉彻底安静了。她不敢再继续作乱。
碧玉没想到不过是一个名字的事儿,没想到自己已经得罪了大多数人,原先她想着只会得罪一些汉军旗的和部分满洲旗的,只是她没想到这范围竟然有这么大。甚至影响到朝堂上。
这也是因为她常年困在盛京,又是在内宅的嫡母眼皮底下,消息不通所致。导致她的眼界不大,这次就是一次教训。
碧玉想到这愈加愤恨,她觉得是嫡母让她变成人人讨厌的模样。不过她心里知道这是自己唯一能逃脱嫡母掌控的途径,若是这次选秀不能入宫,等到回到家中就要受嫡母嗟磨。
而且三官保的威胁她也记到心里。因为她知道三官保不是吓唬她,碧玉在三官保跟前长大,哪里不知道三官保言出必行的行事风格。碧玉心里深处仍然记得她的阿玛三官保的威严,让碧玉不敢摸三官保的虎须。
不过现在碧玉已经骑虎难下,她若是落选一定不会有好姻缘了,而且碧玉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她不能想到自己只是看着别人在后宫享受荣华富贵,而她自己在宫外嫁给一个小官为着全家人的生活忙碌。最后成为一个黄脸婆,还有跟丈夫的小妾斗智斗勇。
而进宫的话,即使她只是一个庶妃,也有斗志继续为将来的荣华富贵奋斗,甚至可能生下一个皇子,登上皇位,而她就会成为太后。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景,碧玉就会特别的有斗志。她也相信自己有那个能力站到后宫的高处,不会屈居人下。倒是如今的这些人都将倒在她的脚下。
碧玉一直在心里坚信这个道理,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围着这个目标奋斗。
第四十七章 香宁之事
这边的云瑶提前与香宁走了,因此没有听见众人对碧玉的冷嘲热讽。不过就算云瑶不知道,她也能猜得出碧玉的窘境。因为此事发生后,云瑶也推波助澜了一把。
她甚至也将这些事传到那些汉臣的耳朵里。因为国朝初立,清朝的统治者又是满人,让朝中的汉臣们大都如鹌鹑般不敢言语。不过这事儿还是触及了他们的底线,毕竟身为臣子,他们那个没有想要改造帝王的愿望。他们恨不得将这个不是汉人的帝王改造成标准的汉人王朝的帝王。如果就像碧玉那样不准满人汉化,那么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失败。因此碧玉着实挑起了一个火药桶。
而且云瑶毕竟在现代的两世里都是汉族,二十一世纪都说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云瑶在现代也没感觉出不同民族中之间有什么区别。除了在高考的时候少数民族加了点儿分,让她有些愤愤不平外,其他压根看不出什么差别来。
而且她是在高考加分的时候才知道班上的同学不是汉族来着。因此云瑶心里是没什么满汉之争的。只是在这个时代,汉人低下的地位让云瑶有些难受。
因此云瑶对于碧玉无意识的对汉人的轻蔑极为反感,偏偏现在她是满人,对于这种事又不能反驳。只能想办法把这事闹大,让汉臣们自己争取,驳斥碧玉的做法。
云瑶现在不知道碧玉的处境,只是在和香宁说着闲话。香宁将云瑶带来偏偏不说正事,让云瑶有些无奈,云瑶知道香宁只是想让她先开口以此占据两人谈话的主权。
不过云瑶也是耐性极好,反而和香宁的话题越扯越远,丝毫不提正题。
香宁见云瑶不动声色的表现有些急了,她一直想要借机比云瑶向她服软,可是云瑶的表现却表明她压根不吃自己的这一套。香宁想到这里不由有些泄气。
其实香宁在之前一直不喜欢云瑶,可是云瑶却一直不在乎。对于香宁在选秀中的冷落,云瑶甚至都没有说什么,只是和那个顾琳开始交好了。这让香宁心里隐秘的希望破碎,她一直以为云瑶只是运气好罢了,若非图海是她的舅舅,云瑶怎么会比她更受家族的重视。如果她的舅舅是图海的话,那么她也会是如今受人恭维的一方,而非得一直恭维别人。
当然香宁没想到,若是图海真是他的舅舅,那早让她那重视利益的阿玛给抛弃了,哪能等到现在图海官复原职后享受如今的地位。
香宁见云瑶的行事极为稳重,丝毫不像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说实话在之前香宁对于云瑶还是极为轻视的,认为不过是一个娇蛮的小女孩,她只要略施小计就能将云瑶掌握在手中为她所用。
因此她在入宫后疏远云瑶,让云瑶感受一下秀女之间的交锋,然后她再从中做好人让云瑶对她产生感激。这样就能让云瑶对她产生依赖,然后从云瑶手里掏出图海给她的东西。
只是云瑶在入宫后,开始与顾琳交好。之后在面对碧玉的挑衅时更是将碧玉的脸皮撕下来,狠狠地教训了她一把。
这让香宁开始惶恐自己的打算是否正确时,突然这时传来了碧玉的阿玛因为碧玉而遭到朝堂上的打击。香宁一下子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她以为是云瑶向图海告状才让碧玉的阿玛出了那么多的麻烦,不然的话,除了云瑶真正和碧玉冲突外,还有谁能为此打击她呢!
香宁这样的想法倒也不能说错,毕竟她不是在朝堂上浸淫多年的老狐狸,看不出这次朝堂上的动静大多数是因为汉臣的反击,而非是图海的授意。不过云瑶也确实在其中出力了,不是因为那可笑的几句口角,而是对汉臣们处境的忧虑。
而香宁在将消息传到家里的时候,被香宁的阿玛知道香宁的猜测后,她的阿玛到是没有相信香宁的猜测。毕竟香宁的阿玛也在朝中打拼了多年,像这种朝中是谁打击三官保还能猜出来一点儿。
要说图海在其中插了一脚到有可能,因为他即将进宫的外甥女,可要说是图海全部引导设计的,那就不太可能了。
毕竟图海身为两朝老臣不太可能为了儿女间的私怨而在朝政上打击对手,这只会让太皇太后和皇上对他的行事不满。图海不会这么糊涂。
而这次对于三官保的攻击在香宁阿玛看来十有八九是朝中汉臣做的,至于消息怎么传出去的,那就应该是后宫里那两位汉军旗的妃子命人传出来的。毕竟他们虽然是旗人身份,但根儿上到底也是汉人,在明知道别人给了一个破绽后,还不去打击那就是棒槌了。
所以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三官保女儿的那张破嘴,给三官保带来了祸事。
不过图海在其中的动作也让香宁阿玛确信图海对于他的外甥女真的是关爱有加,毕竟插手满汉之争这种敏感的问题里只是为了给外甥女出气,这说不定会让圣上发怒的事情图海竟然也做了,与以前图海明哲保身的行事十分不相符。
这让香宁阿玛愈发坚定了心中的想法,那就是向与吴禄靠拢。说实话香宁阿玛虽然也是额亦腾的血脉,可是自从他的阿玛战死沙场,他家的情况就一日不如一日,因此在知道吴禄的女儿在靠着图海的面子进宫后,就有了这个想法,而如今图海对于吴禄女儿的关爱更是让他蠢蠢欲动。
至于他和吴禄的血缘关系不近,说实话钮祜禄一族里大部分的族人与吴禄的关系都不近,可香宁阿玛的想法是血缘关系只是他拉拢关系的敲门砖。只要拉上了关系,那么关系远近就不是靠血缘能够支撑的,而是靠着利益。
而就像是先帝最亲近的不是他的兄弟,反而是安亲王这个远支的宗室。甚至香宁阿玛还听过一些皇室秘事,据传先帝甚至有传给安亲王皇位的打算。当然他没奢望对方能将家业传给他,只是在能够分一杯羹的情况下,做些改变也是一件划算的事。
香宁的阿玛因此传信给香宁,让她先向云瑶表达善意,为以后的举动作铺垫。因此这也是香宁这次主动拉云瑶说话的原因之一。
第四十八章 香宁之事二
而这边香宁看着云瑶气定神闲的模样有些恼怒,她没想到云瑶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竟然有这么稳重地表现。这样想到之前他做的所有的一切说不定在云瑶面前只是一个笑话,乡宁觉得心里好像扎着一根刺一般,以至于每次看到云瑶的表情都觉得是在笑话她。也是因此之前在她的阿玛传信让香宁亲近云瑶时,香宁间隔了这么久才来。
最终香宁还是忍不住先开口道:“堂姑姑,不知你是否听说昨日里郭络罗大人被弹劾之事?”
云瑶放下手中的茶杯,用手帕轻按了一下嘴角道:“香宁的消息倒是灵通,只是这事儿与我们这些的选秀的人无关吧!”
香宁见云瑶不接话茬,顿时有些急了,“堂姑姑,听说这件事图大人从中出力了?姑姑,图大人对你真好。”
云瑶听到这话倒是脸色一变,端起了长辈的架子正色道:“香宁莫要胡言乱语,朝堂诸公的事那里是你我可以多说的,小心祸从口出,不然郭络罗妹妹的事是前车之鉴啊!”
香宁听到这脸色一阵白一阵青的,她觉得是云瑶在敲打她,并且警告她再乱说话就让图海把她父亲也弹劾一个教女不严。因此香宁的神色变得更加难看,只觉得云瑶在羞辱她。
而且谁都是姓钮祜禄的凭什么云瑶就这么对她,根本就不顾念同族之谊。香宁想到这恨不得立马离开不在和云瑶一起说话。
云瑶看见香宁的表情暗叫不好,云瑶没想到看起来挺聪明的香宁会这么莽撞的在后宫大肆谈起前朝的朝政,甚至还议论朝廷重臣,特别是现在是在宫里,这个满是眼线的地方,以至于刚才云瑶开口训斥了香宁。
以往云瑶觉得香宁挺聪明的,特别是在秀女里,香宁的人缘儿相当不错,连郭络罗·碧玉那个和众人都闹翻的炸刺儿般的性格都能与香宁交好。当然这也有她早早表明了不会进宫的意思,不过这也足以表现出香宁对于交际方面有着很深的心得,这种天赋在后宫中可能没什么用处,但是若是香宁嫁到一般的官员家庭,以她的交际手腕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贤内助,想必对于她未来的丈夫会有很重要的帮助。
当然若是入宫的话,香宁的交际方面的才能就会被浪费了。
要知道现在康熙的后宫里现在可不是世家贵女心目中的好去处,说实话,他们还一直担心康熙想他的皇阿玛顺治帝一样会英年早逝呢。到时候就算是进宫生下儿子,若是康熙早死,就算是生下的儿子登上皇位,那她自己说不定就会被去母留子。
自从康熙正式与后妃行房后,孝庄太后就明里暗里的示意康熙早早留下子嗣,以防万一。云瑶觉得皇帝一定十分的郁闷,皇宫的人都担心他会随时去世,以至于让太皇太后一直想要他多生儿子,早期的庶妃都是那种易生养的,例如马佳庶妃。
就像当今圣上的生母孝康章太后明明熬到了儿子登上皇位,可偏偏在皇帝登基后不久就重病身亡了。这让谁都觉得孝康章太后的死因可疑。就连康熙也对自己的生母死因沉默以对,而佟家本身并没有多大权势,在康熙登基后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可是人终究是死了,所谓人死如灯灭,死了之后的荣华富贵都不知道归谁。像香宁这种家世中等的秀女宁愿出宫做外头的正头太太,也不愿意在宫里谋求那可见不可求的荣华富贵。
其实此时的满洲夫人嫁人后真的可以称为姑奶奶,嫁给夫家后姑奶奶就会当夫家的一半家,出去交际也可以代表自己的夫君行使权力。如果家里男子正好赶上战争,那么她就会变成全家的顶梁柱。
因此宫中的富贵离他太远,而现实里做一个正头太太更让香宁心动。
现在的康熙后宫里除了赫舍里皇后和钮祜禄妃这对儿当年争夺后位的互为仇敌得两人,还有汉军旗的李氏和王佳氏外,其他的妃嫔都是小官的女儿和包衣出身。这就可以看出有很多人都志不在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