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女[银推]-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是,最重要的是,祖母身子更好,能长命百岁,将来还要看着我的孩子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温琼华一脸正经的反驳,老太太笑着叹气:“你呀,就不知羞。”

    “在祖母跟前,有什么好害羞的?”温琼华笑着说道:“祖母还能不知道我啊?祖母,咱们去江南吧,我这一辈子,还没出过京城呢。”

    老太太忍不住笑:“一辈子?你才多大啊?今年才十七!”

    温琼华伸出手指晃了晃:“不对,祖母,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已经十八了!”

    “好好,你已经十八了。”老太太笑道,伸手抚了抚她头发:“时间过的可真快啊,转眼间,你都十八了,我还记得,你当年刚住到嘉庆堂的时候,才这么高,小小年纪,总是绷着一张脸,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兔子,对周围所有的人,都保持着警惕,连睡觉都不安稳。在我面前,还总是爱做出一副端庄懂事听话的样子来,小小孩子,那样子别提多好笑了。”

    温琼华忍不住脸红了一下,当年刚穿越,睁眼就是灵堂,又听见各处议论说原身爹娘的死不简单,又知道自己唯一的弟弟一定会被二房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再加上状态没转换过来,那会儿可真是对寿命都如临大敌,稍有个风吹草动,就恨不得将温思华藏到自己身后。

    还是一个多月之后,才慢慢醒悟到,这个样子不行,太诡异了,连老太太都总说她太懂事儿了,真正的十岁小姑娘,铁定不会这样,这才慢慢的开始转换自己的态度,在老太太面前,将自己当成真正的小孩子。

    没想到,时间长了,自己的心性,竟然也真的从一个成人变成了一个孩子。不过,这样也好。要不然,顶着青春无敌粉嫩脸,走成熟腹黑御姐路,指不定哪天就要被人当妖怪给烧了。

    “那是因为祖母对我好啊。”温琼华笑嘻嘻的拍马屁:“我就觉得,有祖母在,我什么事情都不用担心了,自然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了,还得多谢祖母包容我呢,想想那会儿,我可真是够调皮的。”

    老太太大约也想到那会儿的事情,忍不住笑道:“确实是够调皮的,刘妈妈要做点心,你就将趁刘妈妈不注意,撒一把盐进去。珍珠要泡茶,你将在水壶里添一勺冷水,害的珍珠总以为茶叶坏掉了,泡出来的茶水一点儿味道都没有。”

    温琼华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了,那会儿不知道应该怎么体现自己的“孩子气”,就做各种的恶作剧,这会儿想起来,可真是一部黑历史。

    祖孙两个在园子里回忆了半天的当年,还是小佘氏见天都快黑了,派人过去接了她们,她们才回到嘉庆堂。

    大年初六,佘家老太太带着自己的儿媳上门,小佘氏倒是让温琼莹出来了一会儿,在佘家二夫人给过见面礼后,不等佘老太太说什么,就立马以温琼莹这几日身子有些不好为由,将温琼莹给送回去了。

    正月十六,佘家派了媒人上门。小佘氏早已经将温琼莹的院子给守的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自然是没让温琼莹知道这件事情的。然后,两边就交换了庚帖,因为温琼莹还在孝期,所以,这订亲就一切从简,佘家只送来了定亲礼。

    小佘氏半点儿没动那些定亲礼,给老太太过目之后,就添到了温琼莹的嫁妆里面。

    到了正月底,老太太终于磨不过温琼华,答应和她到江南住一段时间。二婶娘要管家,忙不过来,老太太不待见三婶娘,所以,四婶娘就请命跟着去了。

    温舜英和温舜颜也沾了温琼华的光,跟着坐上船。

    一群小姑娘,长这么大从来没出过京城,更别说坐船了。船刚离岸,就一个个兴奋的像是打了鸡血:“大姐大姐,快,船在动啊!”

    温舜英虽然一向不爱说话,这会儿也激动的脸颊发红:“大姐,你说,会不会有鱼儿从水里跳出来?”

    温琼华也兴奋的扒着窗户看,四婶娘简直忙不过来了:“琼华,别露出脸!这会儿岸上的人还能瞧见咱们!你可要小心些!舜英,别站在门口,先关上门。舜颜,别扒着桌子,一会儿桌子都要被你扒翻了,看上面的东西砸伤你!老太太,您感觉还好吧?有没有晕船?我带了薄荷膏,您含一点儿?”

    等过了三四天,姐妹三个的兴奋劲儿终于下去了。温琼华还好,不晕船,只觉得船晃的太厉害了,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温舜颜和温舜英则是有些晕船,一个天天吐,一个头晕晕,一个个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来。

    又过了四五天,简直就是度日如年了,天天掰着手指算还有几天才能靠岸。倒是老太太,虽然身子最不好,但是意外的适应船上的生活。

    二十多天之后,几个人终于到了江南,温思华早就收到了信,一大早就带了人在码头守着。见到挂着温字旗的船,立马瞪大了眼睛,领着几个婆子小厮开出一条路来。

    “祖母!”等看见温琼华和四婶娘扶了老太太出来,眼圈立马就红了,老太太看见很久没见的孙子,眼圈也跟着红,温琼华赶忙劝道:“可别在这里哭,思华都是男子汉了,在在外面哭多丢人啊,祖母又不能长时间站着,咱们先回去。”

    温思华赶紧点头,侧身露出身后的马车,先扶了老太太上车,又扶了四婶娘,最后是温琼华。行礼之类的东西,自有船上跟来的张妈妈和巧妈妈,以及程妈妈安排。

    院子也早已经收拾好了,不是温琼华之前给的那个庄子,那个庄子是在城外,虽然距离学院近,但是住在城外不太方便,于是温思华又重新在城里买了三进的院子。

    方续领了人在院子外等着,瞧见当先骑马的温思华,立马转身朝后面的婆子吩咐:“大厨房送了热水到各个院子里,还有鱼汤。”



144、江南

    第二一大早老太太就起身,还非得叫醒了温琼华,可怜姐妹三个,好不容易脚踏实地了,又不适应了。半个晚上没睡着,起床之后眼圈一个比一个黑。

    四婶娘一边给老太太端上了银耳汤,一边笑着问道:“老太太今儿起的这么早,是有什么事情吗?”

    “要去拜访一下学院的院长,还有思华的先生。”老太太喝了一口汤,这才含糊的说道,温思华愣了一下,温琼华也跟着愣了一下。

    老太太看了一眼温思华,才笑着说道:“按说拜师礼都是要长辈们出面的,那时候……”顿了顿,老太太脸上有几分愧疚:“既然这次来了,就拜访一下思华的先生,刘妈妈呢?”

    这个刘妈妈,和之前的那个,已经不是一个了。之前的刘妈妈年纪大了,她是老太太的陪嫁,岁数自然是和老太太差不多的。去年生了一次病,老太太就让她在家里休养了,平日里没事儿了,才让她到侯府陪着自己说说话。

    代替刘妈妈的,是刘妈妈的儿媳。

    这会儿听见老太太召唤,正在外面守着的刘妈妈赶紧进来:“老太太有什么吩咐?”

    “将我给你的那两张礼单拿出来,然后将那单子上的东西准备好,一会儿我们要出发去学院。”老太太笑着说道,刘妈妈赶紧应了一声。

    四婶娘推了一把温思华:“你还不赶紧派个人去和你先生说一声?”

    温思华这才反应过来,赶忙站起身到书房去写帖子,准备一会儿自己亲自送过去。老太太喝了半碗粥,又对温琼华说道:“你也去吧,院长和先生都是思华的长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是晚辈,去拜见一下也是应该的。舜英和舜颜就不要去了,你们两个不是跟着你们大姐学了怎么管家吗?你们就留下来,将咱们带来的东西布置一下,然后安排一下咱们明儿要去哪儿。”

    温舜英和温舜颜第一次接到这种大任务,两个人都有些忐忑。四婶娘笑着安慰道:“别担心,有什么不明白的,多问问管家,思华之前不是说了,这院子里的管家,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吗?肯定是对江南十分熟悉的,咱们是来游玩的,你们多问些这方面的事情就行了。”

    温舜英点了点头:“好的,那咱们出门要带的东西……”

    老太太点了点头:“都交给你们,我就只管出来玩就行了。”

    “祖母,四婶娘,大姐,你们放心,我和三姐一定会好好完成任务的。”温舜颜倒是积极的很,兴奋的应了下来,差点儿连早膳都不愿意用了,恨不得立马出来安排事情。

    等用过早膳,老太太和四婶娘,以及温琼华照旧是坐马车,温思华和方续则是在外面骑马。一行人绕到学院后面,直接从后门进去的。因着这次过来不是入学,而是要拜访,所以走正门是不太合适的。

    温思华先带了众人去见院长,老太太准备的礼物还是很拿得出手的,名家画作,名家字迹,以及两方贵重的砚台和陈墨。也因为这些年方家对温思华帮助很多,所以,老太太顺便也给方续准备了礼物,所以给的东西,都是双份儿的。

    院长是个胡子花白的老伯伯,夸赞了温思华和方续几句,就陪着老太太去拜访了温思华的先生。温思华的先生不过三十多岁,穿着一身青衣,很是儒雅。

    送走了院长,回头老太太就是一个大鞠躬:“这些年,思华多亏先生教导了,我老太婆感激不尽。”

    “哎,老太太快快请起。”那先生惊了一下,赶忙过来将老太太扶起来:“思华是我最看重的弟子,我教导他是应当的,思华也是有这个天分的。”

    “不管怎么说,都是我老婆子的错,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老太太是又想到了温瑞言,沉默了一会儿才勉强笑道:“我以前又只觉得,只要孩子活的好好的就行,就没有太注意过他的功课,还请先生多多见谅。”

    拜师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光是要长辈在场。拜师和联姻相比,几乎是差不多一样重了,甚至有事情,比联姻更可靠。拜了师之后,按说,两家人是应该经常走动的,过节送节礼什么的,这还是一般的程序。

    而温思华,拜师的时候温家没一个人出面。拜师之后,每年的节礼,也都是温思华自己听从外祖父的,或者是跟着表哥学,自己准备的节礼。

    “之前怠慢了先生,还望先生不要和我这个老糊涂计较。”老太太很有诚意的赔罪,那先生笑着扶了老太太:“老太太这话可折杀我了,思华的情况我多少是知道一些的,我并不是很放在心里,我看重的是思华这个学生,并非是思华身后的家族,老太太并不用太放在心上。”

    饶是老太太做好了被不待见的准备,依然有些脸红,这话可真是够打脸的,你侯府做事不地道,不将我的弟子当成一家人看,我又何必在乎你侯府的态度呢?我的弟子就是温思华,我也只看重温思一个人的表现。

    “老太太快请坐吧。”那先生也是个大度的,只讽刺了一句,就收敛了情绪,伸手请老太太坐下。顺便吩咐温思华去泡茶:“这两位是……”

    “先生,这位是我四婶娘,我爹娘过世之后,四婶娘也很是照顾我和姐姐。”温思华端着托盘过来,赶忙介绍道:“这个是我大姐。”

    先生和四婶娘没什么要说的,倒是夸奖了温琼华几句:“之前总是听思华提起他的姐姐,原本还想着他是夸大其词了,现在见了,才觉得他说的很对,温姑娘果然是钟灵毓秀,端庄贤淑。”

    “先生过奖了。”温琼华赶紧红着脸行礼:“先生大才,这些年,多谢先生照顾思华。”

    客气了两句,老太太又咨询了一下温思华的学习进度学习情况,以及在学院里的生活状况,再次对先生表达了十二分的谢意,然后才送上了礼物。

    先生也没推辞,直接让温思华将礼物抱到书房去了。随后又笑道:“你们初到江南,不看看江南的风景实在是可惜了。思华这几日也不用来学院了,让他陪着你们到处走走吧。”

    老太太有些犹豫:“不会耽误了思华学习吧?”

    “不会,思华年纪还小,并不用十分刻苦,慢慢来就行了。”先生摇摇头说道,温思华赶忙行礼应了下来:“多谢先生,那我明儿起就不过来了。”

    先生摸摸胡子:“虽然你不用来上学了,但是功课还是要做的,你自己自觉些,大字一日十张,十天写两篇文章,这几日你要跟着老太太一起逛的吧?”

    温思华点头,先生继续说道:“既然这样,那你看风景的时候,也别浪费了,一日一首诗,总共十首,每日的功课都要让方续带过来,知道吗?”

    温思华苦着一张脸,缠着先生耍赖:“先生,每日写一首诗会不会太多了?写诗是要灵感的,我到时候万一没有灵感,瞎拼凑了一首,那岂不是浪费纸张吗?三天一首好不好?”

    先生斜睨着他:“科举的时候,你觉得考官会让你等到灵感来吗?”

    温思华瞬间漏气,连身形都矮了一截儿:“那大字,能不能两天写一张?”

    先生冷笑了一声:“要不要在科举的时候考卷都写一半?”

    温思华身形更矮了:“一篇文章?”

    先生不说话了,直接从身后摸出来一个东西,长长扁扁,以温琼华的猜测,那应该是戒尺。温思华瞬间抖了抖身子,立马站直:“先生,我肯定会完成任务的,一天一篇大字,一天一首诗,五天一篇文章。”

    先生笑的很和蔼:“我现在觉得,这些太少了,你平日里很是用功学习,很是勤劳,想必就是放假在家,也会将学习放在心上的。既然如此,每日里再做两道明算题,我每日里会让方续将题目带给你的。”

    温思华愁眉苦脸,却不敢再讨价还价。目睹这一场师生对决的老太太和四婶娘已经是目瞪口呆了,唯有温琼华微微有些心酸,若是温瑞言还在,想必父子之间,就是这么相处的吧。

    “祖母,咱们中午到杏花林用午膳吧?杏花林是江南最好的酒楼了,用很多很多招牌菜。”温思华兴致勃勃的掰着手指数:“祖母最喜欢吃甜的,杏花楼有蜜汁鸭,是独家秘制的配方,甜而不腻,软香爽口,祖母咱们去尝尝?”

    老太太笑着摸了摸温思华的脑袋,点头答应:“好,既然思华说好吃,那定然是有独到之处的,咱们就去尝尝那蜜汁鸭。”

    温思华赶忙点头:“四婶娘最爱吃莲藕,杏花林的莲藕做的和别处的不同,另有一番滋味,四婶娘一定要好好尝尝。还有大姐最喜欢的各种豆子,杏花林有一道菜叫百豆斗,大姐一定要尝尝。”

    四婶娘笑的合不拢嘴:“还是思华贴心,要是换了云书他们,能记得自己喜欢吃什么就不错了。”

    “祖母和四婶娘都对我好,我自然也要对祖母和四婶娘好的。”温思华笑嘻嘻的说道,又开始说温舜英和温舜颜喜欢吃的:“可惜了,三姐和六妹都不在,要不然也能尝尝这好吃的。”

    温琼华转头看老太太:“祖母,不如让人回去叫了她们两个?反正时间还早,咱们不如先尝尝杏花林的点心?思华刚才可是大大的赞赏了呢。”

    老太太笑呵呵的点头应了:“也好,那就让刘妈妈去叫她们两个。”

    

145、出嫁

    江南这边的民风,比京城的是要开放一些的。再加上他们这群人有长辈,有男人,所以,倒也没那么多讲究,三个姑娘家都能跟着出门,姐妹几个可算是高兴坏了,简直就是不拿银子当钱看,见了什么都想买。

    后面跟着的温思华掏钱掏到手软,方续则是拎东西拎的手软。

    在江南停留了一个多月,老太太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心情越好,吃药的时候没那么排斥,身体就越发好了。甚至有时候,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老太太中过风。

    若不是二叔父亲自写了信来催,老太太都想在江南这边过个中秋再回去了。不过,到底京城那边才是家,老太太在京城生活了几十年,心底还是惦记着的。

    温琼华很是舍不得温思华,倒是温思华想的更开:“大姐,你先回去,再过两三个月,我也就回去了,到时候我们不就又能见面了吗?”

    温琼华一开始有些诧异,等瞧见温思华脸上促狭的笑容,这才明白过来,使劲瞪了一眼温思华,嘱咐道:“那你自己注意身体,我给你留下五千两银子,你若是不够花,就给我写信。”

    “大姐,我现在已经开始自己赚钱了,不用你再给我了。”温思华将温琼华的手退回去,温琼华伸手在他额头上点了点:“这些都是爹娘留给我们的,哪里还用分你我?你只管用就行了。”

    “那不行,爹娘留下的,都给大姐当嫁妆,我不要。”温思华摇摇头,见温琼华皱眉,赶紧讨好的说道:“大姐,你真不用给我留,爹娘留下的东西,我也是知道的,大部分都是死物,剩下的庄子铺子,若是没有你用心经营,哪里能赚钱?不被那些掌柜们坑死就好了。既然都是大姐自己赚回来的,我就更不能要了。”

    “可若是没有爹娘留下的这些,我去哪里赚钱?”温琼华皱眉说道,伸手捏了捏温思华的脸颊:“你放心吧,你既然知道大姐能用爹娘的铺子赚钱,就应该知道,以后大姐绝对是饿不死的,爹娘留下的东西,我都留给你,以后你也好娶个好娘子替你看家。”

    温思华摇摇头:“不行,我不要,大姐,我真的已经能赚钱了,你看,这个院子就是我自己买的,之前大姐给我的庄子,我每年能有三千两银子的收入呢,再拿去赚钱,我现在已经在江南买了两个铺子了,都是很赚钱的,大姐是女孩子家,这世道,原本就是女孩子家生活更难,不是靠娘家就是靠夫家,程大哥虽然能靠得住,但是永安侯夫人不一定能靠得住。”

    “我现在远在江南,怕是三两年内都回不去,就是回去了,也没个官职在身,暂时不能为大姐撑腰,大姐还是要多带些嫁妆才好,要用嫁妆将永安侯夫人给吓住,最少了,也得让她三五年内不敢对大姐说什么。”

    温思华笑着说道:“大姐,我是男孩子,你以前就说了,男孩子,是要靠自己的。再说了,这算是对我的考验和锻炼,我将来一定能再挣下一份儿更大的家业的。”

    温琼华坚定的摇摇头:“不行,我不会答应的。”想了想,又觉得和温思华说这些没用,到时候带什么嫁妆,还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吗?将方氏当年的嫁妆单子给老太太,老太太加加减减,明面上的,就是方氏的嫁妆的一部分,再加上侯府出的一部分就行了。

    暗地里的,自己带走多少,给温思华留下多少,还不都是自己说了算?

    “行了,我也不和你说这些了,你只要安安心心的读书就行了。”温琼华想明白,也不皱眉了,笑着捏了一把温思华的脸颊:“这些钱,你留下来,一部分你自己花销用,另外一部分,你可以多买些礼物什么的,孝敬一下你先生,我瞧着他对你是十分看重,平日里不光是注重你的学习,还很是关心你的生活,你要将他当成你的再生父亲看。”

    温思华赶忙点了点头:“是,我以后一定会孝敬先生的。”

    “嗯,你自己也要多注意身体。”温琼华笑着说道,想了想,又拿出两千两银子:“这些你给四表弟,这些年都是他照顾你,我都没对他说谢谢呢。”

    “大姐,这个真的不用你给了,我和四表哥合伙开了个铺子,也是很赚钱的,到时候我多给四表哥一些分红就好了。我若是真给四表哥银票,他肯定会生气的。”

    温思华将银票又推回去,温琼华想了想,笑道:“倒是我想差了,那你和四表弟可要互相帮助,有什么事情,也要商量着解决,回头我再让人给你们送东西过来。”

    “大姐就爱瞎操心,有银子什么买不到?再说了,我们过几个月也要回京了,大姐你还是别让人来回折腾了。”温思华摇头拒绝,温琼华心里叹气,小孩子都是越大越不可爱啊,想想当年,那粉嫩嫩的小可爱,不管自己说什么,都奉若圣旨,哎,真是怀念啊。

    虽然温思华这会儿说的很潇洒,但是眼看着温琼华和四婶娘搀扶着老太太上船,温舜英和温舜颜跟在后面。随后大船渐渐远去,连伸出窗户摆动的手都模糊了,温思华的眼圈还是泛红了。

    方续伸手拍怕他的肩膀:“走吧,又不是再也见不到了,现在已经是五月了,他们到京城也差不多是六月了,咱们七月回去,正好八月到,算算,不过是两个月的功夫。”

    温思华斜眼看他:“从八月到五月是两个月的功夫?”

    方续瞪他:“你就不会将在路上的这一段给忽略掉吗?你再和我抬杠,我就去和你先生说,你那明算题,是让表姐帮你做的!”

    温思华瞬间哑火,好半天才嘟囔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告状!”

    方续嘿嘿笑了两声:“这要看你的表现了,走走,咱们哥俩儿去喝一杯,也省得你离愁别绪太多了。”

    温思华也没反对,反正四表哥是个有分寸的,他也不用担心喝酒误事。最最重要的是,先生知道他今儿要送祖母回去,给他放了一天假,不去喝酒就浪费掉了。

    温琼华她们到达京城的时候,是刚刚六月。温云松今年是十六岁,六月中旬的生日,今年要举办成年礼。举办完之后,就该给温云松说亲了。

    老太太有些担心小佘氏不上心,她现在身体也大好了,就跟着小佘氏一起挑选起来了。广安侯府那边,还真是放弃了温云松,去年定出去一个闺女,今年又火速将另外一个给定出去了。没办法,老太太只好重新开始挑选。

    不过,适龄的很真不多。

    这些事情温琼华也插不上手,也不愿意插手,所以就带着自己从江南买回来的特产,去将军府小住了几天。之后永安侯府派人再次过来确定婚期,在表示程尚德年龄大了之后,婚期就定在了八月十八,正好是温琼华生日后两天。

    老太太又丢开温云松的事情,开始着手给温琼华准备嫁妆,嫁妆单子列好之后,要将嫁妆装箱。还有压箱银子,老太太给准备的全部是金条。

    随后,各家过来拜访,顺便添妆。

    温琼华父母留下的东西,都是温琼华自己捏着的,她本来是打算在成亲前,将这些都留给温思华的。结果,温思华硬是比他之前说的提前一个月到了京城。

    姐弟俩差点儿因为这个吵起来,都是想要将东西给对方,最后没办法了,索性平均分成了三份儿,一份儿归温琼华,一份儿归温思华,另外一份再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了老太太,算是温瑞言和方氏给老太太尽孝了。

    不管老太太有多少不好,至少,她养大了温瑞言,并且给温瑞言娶妻了。她又养大了温琼华和温思华,还给温琼华订了一门好亲事。

    不管以后有多少恩怨,以后,温琼华都要是别人家的人了,而温思华,也不打算再为侯府出力了。

    还有一部分,则是再次分成两部分,分别留给了温舜英和温舜颜。哪怕是排除掉他们是一个爹的事实,就凭着这几年,她们两个一直站在温琼华身边,在温思华不在的时候,一直陪伴着温琼华,这一份儿,都是她们应得的。

    在定下亲事之后,时间就过的飞快,几乎是转眼之间,就到了八月十八。

    一大早,温琼华就被叫醒,开始梳妆打扮。不管哪个朝代,新娘子新婚这一天的打扮步骤,总是大同小异的,从净身到净脸,从梳头到穿衣,折腾了足足两个时辰!

    中午温琼华只吃了一些没味道的白粥,然后就是脸上上妆,一切做完,盖上盖头,捧着玉如意,就开始坐在床上发呆。

    这发呆要持续一个是时辰,一直到下午吉时,新郎过来迎亲。

    温思华作为“刁难新郎”主力军,加上温云松等温家男孩,再加上方家的表哥表弟,一群人差点儿没真将程尚德给拦在门外。

    温琼华是被温思华背出来的,十四岁的少年,身量还不是很高,但是,已经比温琼华有力气了,温琼莹硬是憋着没哭出来,只声音略有些沙哑:“思华,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

    旁边小佘氏和四婶娘扶着老太太,几个人都快哭成泪人儿了。

    花轿起,二叔父的一盆水泼出去,从此,温琼华就成了别人家的儿媳了。

   

146、拜堂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温琼华有些浑浑噩噩,心里感情很复杂,一边很是舍不得温思华,舍不得侯府,虽然里面有个十分让人厌烦的温琼莹,但是,三房的嫡女很可爱,四房的子女都很善良,二婶娘小佘氏又是好朋友,最最舍不得,还是老太太。

    一方面,温琼华又有些担忧以后的新生活。虽然,程尚德自己说过以后绝不纳妾,但是京城有八成的人都知道,永安侯夫人是个偏心偏到咯吱窝的人。若是她对自己不满意,那以后的生活岂不是要水深火热?还有侯府的其他人,也不知道都是个什么脾性,程尚德还有个妹妹没出嫁的吧?

    “送入洞房!”温琼华差点儿被司仪那忽然拔高的声音给吓一跳,幸好喜娘是一直在旁边扶着,也没让她出丑,还顺便扶了她一把,让她顺利转身。

    新房里人很多,温琼华从盖头下面看见有不少的鞋子,多是女人的,也有不少孩子的。被喜娘搀扶着坐在喜床上,温琼华更是紧张了,现下就要先见见永安侯府的人了,也不知道今儿的新娘妆有没有被蹭掉什么的。

    正想着,就听一群人起哄说要掀开盖头了。随即,温琼华就见盖头下面多了一截儿秤杆,然后,视野就敞亮起来了,先对上的,是程尚德的大红喜服。

    抬头,才对上程尚德含笑的脸。也不知道怎么的,温琼华就觉得脸上忽然烧起来了,视线都有些游移,不敢和程尚德那双太明亮的眼睛对上。

    “哟,是不是大嫂太漂亮了,所以大哥看傻了?”旁边有年轻妇人笑嘻嘻的问道,温琼华顺着声音看过去,就见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媳妇儿,脸蛋儿圆圆的,看着很是喜气。

    “大嫂长的果然漂亮,难怪大哥会那么护着呢。”另有一道声音响起,只是这话里的意思,就有些不太美妙了,温琼华表情不变,侧头看了看,是个十六七的姑娘,看着和程尚德有三分相似,那衣着打扮也挺漂亮的,就是有些晦气,谁会在别人的新房里穿素色的衣服?就算月白色不是白色,那也沾了个白字!

    “快喝交杯酒啊!”旁边年轻男子起哄喊了一声,温琼华眯着眼睛看,不太认识,不过既然是在新房里,那必然是和程尚德关系匪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