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女[银推]-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了,你平日里还要读书,还要练字,怎么有时间出去玩儿呢?”老太太摸着温思华的脑袋,笑盈盈的说道:“你若是真想出去玩,不如过几日祖母让先生给你放几天假,你在府里好好玩耍?”

    温思华有些不太高兴,温琼华赶忙笑道:“祖母……”

    老太太摆摆手:“你别给他求情,这几日外面冷的很,我着实有些不放心。北山那地方,又一向荒凉的很,思华去了,我也是不放心。”

    看出思华不高兴,老太太又哄到:“思华若真是想出门,不如明天祖母让人带你上街玩耍一天?”

    温思华只好不甘不愿的点头:“那好,我听祖母的,我不能让祖母担心。”

    “真是乖孩子。”老太太笑着摩挲了两下温思华的脑袋,温琼华看了看沙漏,伸手扶了一下老太太:“祖母,时候不早了,您也该休息了。”

    “哎,好,时间过的可真快,你们姐弟俩也赶紧都回去吧,这天黑的很,可让人多打了灯笼,路上小心一些。”老太太连忙嘱咐道,又叫了刘妈妈过来,让她去吩咐了婆子丫鬟送温琼华姐弟。

    在垂花门门口,姐弟俩分开,一个往前院,一个回清逸苑。

    齐姑姑站在门口,见温琼华回来,赶忙迎了过来。等进了屋,才发现温琼华脸色有些不虞:“大姑娘,可是有什么事情不高兴?”

    温琼华摇了摇头,坐下喝了半杯茶,才让自己的表情缓过来:“齐姑姑,你老家是哪儿的?家里还有什么人?”

    齐姑姑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回答了:“奴婢老家是福建路的,家里还有父母兄弟。”

    “福建路,那可是远得很啊。”温琼华想了一会儿,笑着说道:“家里人对你可还好?你以后,是怎么打算的?回家和家人团聚吗?”

    齐姑姑看了一眼温琼华,板着脸:“大姑娘,时候不早了,您该睡觉了,若不然,明早起来,眼睛会不好看,高门贵女,得随时保持着最美的仪态才行。更何况,您年纪小,太晚睡觉对身子不好。要奴婢为您守夜吗?”

    温琼华的表情僵了僵,随即就调转回来了,一脸温和端庄的笑意:“不用了,齐姑姑也累了一天了,早些休息吧,今儿该采榛和采然守夜了。”



50、中毒

    等齐姑姑出去,温琼华忍不住面露沮丧,果然,齐姑姑都不吃这一套,那应该怎么拉拢她?算了算了,人总有弱点的,只要自己用心找,害怕找不到齐姑姑的弱点吗?到时候,肯定能让齐姑姑为自己所用。

    下定决心,温琼华就暂且抛开了这主意,反正齐姑姑现在还在侯府,还担任着教养姑姑的名头,又不会忽然消失,她也不用太着急了。

    冬天的日子,过的很慢。自方蕊来过,已经是过了三天了,温琼华却觉得,自己就像是过了三年,整日里都是学规矩,做女红,都快提前进入退休时代了。

    “姑娘,不好了!”温琼华正盯着手里的半成品荷包叹气,就听采然在外面喊了一声,随后房门被人使劲撞开,采然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了:“大姑娘,快,少爷晕过去了!”

    “什么!”温琼华大吃一惊,迅速起身,连不小心带翻了的针线筐都来不及捡,直接冲到采然跟前:“你再说一遍,思华怎么了?昨儿不还好好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边说,一边就要往外冲,后面采榛迅速的从柜子里抽出来一件儿大氅,一边疾步跟上去,一边喊了齐姑姑和张妈妈:“快,姑娘这会儿着急,张妈妈你先去老太太那边回一声,齐姑姑你先去请个御医。”

    齐姑姑的身份,采榛也是模糊知道一些的,这侯府里自己请来的御医,采榛有些不太相信,既然齐姑姑是皇后派来的人,她去请的御医,必然是不用经过侯府这边的。

    却没想到,齐姑姑冷声拒绝:“御医自有侯府出面去请,我一个教养姑姑,能请到什么御医?采菲,你立即去前院,去求了侯爷请御医,采兰,你去找了四少爷身边的小厮,立马派人到方家,请方家也去请御医。”

    采榛这才反应过来,慌忙冲齐姑姑行了个礼,一路跑着去追了温琼华。

    “姑娘,今儿四少爷正在念书,忽然觉得有些头晕,起身走了两步,猛然间就晕过去了,幸好青虹等人跟在身边,只是,青虹说,四少爷像是中毒了,那脸色都有些发青。”采然跟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说道。

    “中毒?”温琼华更是又惊又怒,脚步又加快了几分:“四少爷房里的东西可有人动?他今儿早上都吃了些什么?还有茶水点心,这些可都让人看着了?”

    到了陶然居,温琼华一眼就瞧见金珠正慌慌忙忙的端着绿豆汤冲过来,温琼华也来不及问她情况,直接掀了帘子进去。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仔细瞧了,才发现地上有一堆的呕吐物。

    温琼华也顾不上这些,先扑到床边看温思华的脸色,见他脸色虽然有些白,却呼吸还算是平稳,心里就略微松了一口气。大概,是那几个小厮先给思华催吐了,这样,应该是能撑到御医过来的。

    “姑娘,”金珠正捏着温思华的下巴,要将那碗绿豆汤往温思华的嘴里灌,温琼华有些诧异:“这么一会儿工夫,绿豆汤就熬好了?”

    这可不是夏天,天天厨房里都有熬好的绿豆汤放着。

    金珠有些发愣:“我去厨房找绿豆,就发现灶台上正熬着绿豆汤……”说着,脸色就变了变,立马扬声喊道:“青虹,你快过来看看这碗绿豆汤。”

    金珠和青虹等人,都是大舅母送过来的,平日里也都是跟在温思华身边,自是十分熟悉的。

    青虹进屋,给温琼华行了礼之后,就拿了银针检查那碗绿豆汤。银针没变色,金珠转头看温琼华:“姑娘,这……”

    温琼华有些疑惑,但还是不放心将那绿豆汤给温思华用,想了想,就抬手将那绿豆汤倒在地上的呕吐物上,又示意青虹去检查那地上的东西,青虹将银针放过去,随后脸色就变了。

    瞧着那银针的金珠和温琼华也变了脸色,金珠更是愤怒:“太险恶了!那人肯定是早想到,我会去厨房给四少爷端绿豆汤!四少爷本来已经催吐过了,若是再喝下这剧毒……”

    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温琼华脸色也发白,她是知道,青虹是懂一些医术的,转头就问道:“青虹,思华现在如何?还能撑多久?”

    “回大姑娘的话,四少爷先前只是吃了些肉汤,刚才奴才检查了一下,发现那狗肉汤里有几块儿生半夏,所以四少爷才会中毒昏迷,奴才刚才已经给四少爷催吐过了,四少爷并无大碍,只要御医过来开了方子,多休养几天就会没事儿了。”

    生半夏是有毒的,切成块儿之后,粗看之下,生半夏和生姜是有些相似的。这大冬天的,厨房在汤水里放上生姜,根本就是常事儿。

    青虹顿了顿,见温琼华没说话,就接着说道:“那肉汤,应该是狗肉汤,绿豆汤和狗肉汤放在一起,是有毒的,分量大些,就是致人死地。”

    温琼华脸色更寒,转头吩咐金珠:“那肉汤,可还放着?”

    金珠刚点了点头,就听见外面老太太的声音:“我的儿啊,这都是这么回事?人呢?都死哪儿去了?御医去请了吗?这么御医还没过来?”

    然后就是二叔父劝解的声音:“娘您别着急,儿子已经打发人去请了御医,一会儿御医就能过来了,思华福大命大,定然是不会有事儿的,您慢着些。”

    老太太怒声斥道:“有你这么当叔父的吗?自己侄儿都中毒了,你还让我慢些,你操的是什么心?”

    二叔父没做声,老太太也不搭理他,自顾自进了门,瞧都不瞧其他人,直接往床边去,先是伸手摸了温思华的心跳,这才转头:“华丫头,你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温琼华眼圈通红,行了礼将事情说了一遍:“我过来的时候,金珠正要喂思华喝那绿豆汤,若非是我觉得有些不对劲,怕是,怕是……”

    只是,青虹会医术的事情,温琼华半个字都没有提起。她只说了,思华大约是吃了什么东西吃坏了身子。

    未说完,直接开始呜呜的哭了,连带着老太太也又怒又惊,十分心疼的将温琼华揽在身边:“你放心,思华这孩子是个有后福的,这次也必定会没事儿的,御医一会儿就来了,肯定能给思华看好的,别担心了。”

    温琼华一边擦眼泪,一边点头,偷偷去看二叔父,就见他皱着眉盯着地上的那一滩呕吐物,怕他让人收拾了这些东西,温琼华赶忙抱着老太太的胳膊,眼泪汪汪的问道:“祖母,让人先将这些装起来?等会儿御医过来,也好让御医瞧瞧。”

    二叔父抬头看了看温琼华,点头说道:“娘,琼华丫头说的很是,让御医瞧明白了,也好对症下药。”

    老太太看了他一眼,叫了珍珠过来:“你去将这些收拾了,你亲自动手,别让其他人碰了。”

    珍珠垂头应了下来,亲自去外面捧了个罐子进来。温琼华冷眼看着她,温思华身边,总共有四个丫鬟,两个大的,两个小的,还有四个小厮。

    之前她进门的时候,巧妈妈和郑妈妈已经得了采榛的吩咐,各自忙去了。大丫鬟金珠去端了绿豆汤,两个小丫鬟则是被小厮靛蓝给看管在另外一个房间里,墨白守在书房,书房里的肉汤什么的,是不能让人动的。绿橙是去打探消息了,看今儿大厨房是谁做的肉汤。

    唯独珍珠,不见人影。

    温琼华不想怀疑珍珠,因为珍珠是老太太身边的人,可是,整个院子里,最可疑的,就是珍珠了。这会儿老太太要将这种收集看守证据的机会,完全的,单独的给了珍珠,温琼华就有些放不下心了。

    但是,她不能说,由她提出珍珠不可靠,再换个人来收集证据,那就是她对老太太的质疑。

    “奴婢来帮忙吧,这陶然居伺候的人也没几个,珍珠姑娘还是去给老太太和老爷斟茶吧,等会儿估计夫人也要过来,还有御医,也该过来了,总不能连个招呼的人都没有。”就在温琼华为难之际,齐姑姑忽然站出来,一脸严肃的说道,没等老太太反对,就径自上前抱起了罐子。老太太去看温琼华,温琼华只做出担忧温思华的样子,盯着床上的温思华看,并不去看老太太的神情。

    老太太微微沉默了一会儿,点头说道:“那好,珍珠,你下去煮了茶水过来。”

    等齐姑姑这边收拾妥当,二婶娘也匆忙赶了过来:“我刚听说思华这边出事儿了,可是怎么一回事?思华呢,现在还好吧?哎呀,都怪我来的晚,刚刚在看账本,到了年关,事情也多,就吩咐人不能去打扰,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儿我就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喊了丫鬟过来问,这才知道思华出了事情,娘,思华现在怎么样了?”

    老太太还没出声,二叔父就冷声说道:“你是怎么当家的?这大厨房,都明目张胆的给主子下毒了!你赶紧让人将今儿去过大厨房的人都给关起来!”

    二婶娘一脸愧色:“都怨我,娘,老爷,你们别生气,思华受了苦,我是一定不会放过让他受苦的人的!”

    说着,就转身吩咐道:“按照老爷说的,但凡今儿进过大厨房的,不管是谁,一律关起来!若是四少爷醒过来就罢了,若是四少爷出了什么事情,我将他们一个个都打死扔到乱葬岗去!”

    吩咐完,又回头安慰温琼华。只是温琼华这会儿没空和她演戏,只低着头不说话。

    随后,温云松等人也都一一过来。温琼华一边暗地里偷偷打量着这些人的神色,一边时不时的往外面看。总算,在她等的快要急死之前,御医过来了。



51、帖子

    “小公子是误食了有毒性的生半夏,老夫开个方子,只要吃上七天,保证小公子生龙活虎。”宋御医摸着胡子笑道,起身到桌边写了方子:“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小公子要有些忌口,我都写在上面了。”

    “多谢宋御医了。”老太太赶忙道谢,绿豆汤的事情,其实根本用不着问宋御医,谁家没个不能说出来的菜谱?

    让人送走了宋御医,老太太转回身,就开始问了:“老二家的,大厨房的人,你可都已经关好了?”

    二婶娘赶紧行礼:“是,老太太,媳妇让人将进过大厨房的人,都关在了柴房,谁都不许接近,谁都不许去探望,谁都不许去问话,老太太可是有什么要吩咐?”

    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吩咐珍珠:“今儿这一碗汤,是谁送来的?”

    “回老太太的话,奴婢当时正在给四少爷做衣服,并未注意到是谁送进来的,当时,是金珠在书房伺候着。”珍珠赶忙上前说道,温琼华再次皱眉,心里对珍珠更是不满了。

    金珠很是自觉的上前回话:“老太太,送汤的是大厨房的小杏儿。”

    老太太去看二婶娘,二婶娘赶忙笑道:“我这就让人将小杏儿带过来。”说着,又转头去看她那奶妈,那奶妈赶忙出去吩咐别人。

    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小杏儿就被带了进来。

    温琼华在内室,抓着温思华的手听外面的动静。想了一会儿,伸手招来了天青:“四少爷往日里的饮食,不是都让青虹检查过的吗?今儿是怎么回事?”

    天青凑到温琼华耳边低声说道:“奴婢刚才问过了,今儿四少爷正好吩咐了青虹去库房找书了。”

    说到库房,温琼华就明白了几分,他们的爹,留下的一大堆的书籍什么的,都是在库房放着的。思华大约是不放心别人,所以才让青虹去的。

    “后来青虹给思华催吐之后,没发现吐出来的东西是狗肉吗?”温琼华又问道,天青微微摇头:“青虹并没有看出来。”

    青虹只是懂医术,并非大夫。况且,这碗汤里面的肉处理的太好了,碎的别说是看见肉块儿了,连肉丝都没有,青虹之所以在最后能猜出是狗肉,还是因为那碗绿豆汤。

    温琼华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天青又猫着腰站到门口,去偷听顺办偷看外面外面的审讯了。

    “冤枉啊,奴婢冤枉啊,奴婢不知道什么生半夏啊,厨房大娘说是今儿天冷,老爷吩咐厨房为少爷们炖肉汤喝,每个少爷那里都送了,都是从一个锅里盛出来的。”

    小杏儿跪在地上拼命磕头:“奴婢不知道四少爷的这一碗怎么就突然有了什么生半夏啊,奴婢冤枉,老太太您要为奴婢做主,奴婢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老太太转头看二婶娘,二婶娘索性让人将大厨房的人都带了过来,又问了都是谁去给少爷送汤的,当时盛汤的都是谁,还有谁在场。

    证实小杏儿的话没错之后,老太太就厉声喝道:“按照你说的,这汤只经了你的手,别人那里就没事儿,只你这里出了事情,你还想抵赖吗?”

    小杏儿愣了愣,好不容易想明白自己的话反而将自己绕进去了,又赶忙磕头:“老太太,奴婢说,奴婢拎着食盒过来的时候,半路遇见了嘉柔姐姐,她说自己掉了一直簪子,让奴婢帮忙找找,若是找到了,就给奴婢一两银子。”

    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个荷包,慌慌张张的将里面的东西倒出来,然后捏出个银块:“这不,这就是嘉柔姐姐给我的,我帮她在假山那边找到的簪子,就是在找簪子的时候,我将食盒放在了内仪门边上。”

    “老太太饶命啊,老太太饶命啊,奴婢当时四下看了,周围并没有其他人的,就因为找不到人,所以嘉柔姐姐才非要拉着奴婢找簪子,奴婢也并未离开太久,不超过一炷香的时间。”

    一边说一边使劲磕头,老太太没理会,转头问道:“这个嘉柔是谁?”

    二婶娘也有些不知所以:“这个,儿媳也不太清楚,老太太先等等,儿媳让人回去拿名册?”

    跪着的小杏儿抢着开口:“回老太太的话,嘉柔姐姐是明姨娘身边的大丫鬟。”

    明姨娘,温舜静的亲娘。

    温琼华皱眉想了半天,没想到自己和明姨娘有什么仇怨。明姨娘有的只是个女儿,又没儿子,就是想要害人,也是冲着她这个嫡长女来才是,绝对不应该牵扯到思华。

    更大的可能,是明姨娘是替别人背了黑锅。这个事情里面,谁受益最大,谁就有可能是凶手。之前她怀疑二叔父,但是又觉得,二叔父大约没有那么傻。

    自从二叔父接了自家死鬼爹的爵位之后,整日里都是兢兢业业的上朝管事儿,或者就是出去和同僚喝酒联络感情。唯一一次出手,还是之前那回事儿,若非是正好遇见了人,估计她和思华不死也要残,

    充分证明,二叔父的手段是很成熟的,争取一下到位。

    而这次的谋害,则是有些粗略,虽然看着布置的是挺有心计的。但是,生半夏虽然有毒,却并非是立即让人毒发身亡的,还能通过催吐减轻一些毒性。

    就是最后加上了绿豆汤和狗肉,但是,谁能保证绿豆汤就一定会被思华喝下?

    而且,二叔父上次出手,虽然会让人对他起猜忌,但是,没有证据。马车夫是证据,可是他从头到尾都不开口。刘大叔是证据,但是,他从头到尾都只说是自己看不惯温思华姐弟。

    可是这次,那碗汤是证据,绿豆汤是证据,甚至整个大厨房都是证据。只要抓住了大厨房,就绝对能摸出幕后之人。

    当然,前面那些分析都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温琼华姐弟俩的外祖父,方老太爷,要回来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或者就是后天,就会到了京城。

    二叔父除非是脑子坏掉了,才会在这一会儿对温思华出手。

    排除掉二叔父的可能,温琼华就锁定了另外一个人,等牵扯出了明姨娘,温琼华心里的三分肯定,就变成了五分肯定——同时除掉明姨娘和温思华,二婶娘以后就高枕无忧了。

    温琼华能想到的,老太太也能想到。所以,这会儿,老太太看向二婶娘的眼神,就像是带了刀子,恨不得直接从二婶娘身上刮下来几片肉!

    “去将那个嘉柔带过来!”老太太一字一顿的说道,二婶娘维持着脸上的笑容,立马将这一条命令给吩咐了下去。

    很快,那嘉柔就被带过来了,一脸迷茫的给老太太和二婶娘行了礼,就乖巧的站在一边了。不等老太太发话,二婶娘就先开口了:“贱婢!是谁允许你站起来的?给我跪下!”

    嘉柔被吓了一跳,但是反映也不慢,立马就跪下来了。二婶娘就开始审问,嘉柔更是疑惑:“夫人,奴婢今天并没有去过内仪门附近啊,奴婢更不可能在那边掉了簪子什么的,内仪门再往外,就是外院了,奴婢怎么可能会去那边?”

    二婶娘转头看老太太,老太太皱眉。

    接下来就是陷入僵局了,不管老太太怎么问,嘉柔都不承认自己去过那边,甚至还找了证人证明,自己今儿一整天都是呆在明姨娘那里的,最后,明姨娘都亲自出面作证了。

    小杏儿差点儿哭瞎了,跪行到嘉柔跟前,反反复复的就是一句话:“嘉柔姐姐你怎么能这样呢?明明就是你让我给你找的簪子,我还记得那簪子是蝴蝶簪,是金皮包铜的,你怎么能这样?”

    “老爷,外面有人递了帖子。”正当老太太要吩咐人杖责的时候,小厮忽然跑进来说道,二叔父一脸不耐烦:“打发了,就说我今儿身子不舒服,不能见客。”

    “老爷,是方家的帖子,来的是方家老太爷。”小厮赶忙说道,二叔父正要摸胡子的动作顿时停在那儿了,老太太也吃了一惊:“谁?”

    “方家老太爷,这会儿正在门外呢。”小厮又说了一遍。

    温琼华在里面听见,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之前齐姑姑的一连串吩咐,她也是听在耳朵里的,原本以为,会是大舅母或者二舅母带了御医过来,却没想到,来的竟然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外祖父。

    “思华,你听见了吗?咱们的外祖父,回来了。”温琼华眼圈一红,之前硬是压下来的委屈,彷徨,愤怒,不甘,悲伤,全部都涌了上来,忍了许久的眼泪,也忍不住了。

    在他们姐弟受尽委屈的时候,在她怀疑自己保护不了自己的弟弟的时候,在她觉得,这侯府就是一个要吞掉他们姐弟性命的地狱的时候,他们的救赎,终于出现了。

    “快,快去迎了亲家老太爷进来。”外面,老太太率先做出了反应,立马起身,一边吩咐道:“老二家的,你在这里暂且看住了这些人,谁都不许乱动。”

    温思华这会儿还没醒过来,她想要撒谎估计都圆不回来,而且宋御医刚走,琼华那丫头估计也藏不住情绪。所以,这事情,肯定是掩盖不下来的。

    与其躲躲藏藏让亲家老太爷猜疑不满,索性就直接摊开,表明自己也很重视这个事情,是绝对不会委屈了琼华姐弟俩的。这样,说不定方老太爷还能给他们留点儿面子。



52、拜访

    二叔父自己出门去迎了方老太爷进来,温琼华搀着老太太在院子门口等着,不过须臾,就见二叔父引着一个毛发皆白的老人进来,那老人腰背挺直,行走之间气势颇足。

    “亲家老爷大驾光临,老身有失远迎,还请亲家老爷见谅。”老太太赶忙往前走了两步,行了个见面礼,老太爷先是抱拳还了半礼:“亲家言重了,本就不应该劳动亲家出来相迎的,亲家迎出来,已经是给老夫面子了。”

    按照品级来算,老太太是一等候夫人,比一品命妇还要超前的。而方家老太爷,虽然有功勋在身,也被封了勋位,只是,那勋位还是没超出官员品级。

    所以,方老太爷应该是没有老太太的品级高的。

    可是呢,前朝后宅,男人女人,又是不同。老太太就算是是个一等候夫人,那也是在妇人里面品阶高。而老太爷,那可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虽然也快致仕了。

    方家老太爷说完之后,眼神直接转到扶着老太太的温琼华身上了,随即眼眶就有些泛红:“琼华丫头?”

    温琼华眼圈也瞬间红了,松开老太太的胳膊,噗通一声就跪下了:“不孝外孙女,给外祖父请安。”

    方老太爷赶忙伸手去扶:“快起来快起来,天气冷,可别冻坏了膝盖。”拉着温琼华起身,又伸手揉她脑袋,仔细打量了半天,才笑着说道:“眨眼间,你都这么大了,想当年,你娘带了你去边关探亲,你那会儿,才这么大……”

    老太爷比划了一下:“我都不敢使劲抱,生怕勒疼了你,这才几年,你都这么高了,也出落成大姑娘了。”

    说着,又有些哽咽:“若是你娘还在,看着你长这么大了,定然是……定然是……”

    “外祖父,您别伤心了,娘亲虽然不在了,但是,我相信,娘亲的灵魂一定在保护着我和弟弟,娘亲也定然是能看见我现在的样子的。外祖父您若是哭坏了身子,怕是我娘亲会责怪我呢。”

    温琼华赶忙说道,方老太爷虎着脸吓唬她:“谁说我哭了?那是沙子进眼睛里面了!”

    没想到老太爷这么爱面子,温琼华心里的悲伤瞬间就被冲淡了一些,赶紧连连点头符合:“那是,我外祖父可是大英雄大将军呢,怎么可能会哭?外祖父,外面儿天冷,咱们进去说话?”

    老太太也笑道:“亲家,进去吧,你是今儿刚到的京城吧?这一路劳累的,先进屋歇会儿。”

    方老太爷点了点头,跟着往里面走,又有些疑惑:“思华那小子呢?还在上学吗?”

    “外祖父,学堂已经放假了。”温琼华赶忙说道,偷偷看了眼老太太,正对上老太太的眼神,温琼华吓了一跳,赶忙低下头,老太太叹口气:“我正要和亲家说这事情,还请亲家看在我们两家一向交好的份儿上,别太生气。”

    方老太爷有些不解的看温琼华,温琼华揪揪手帕,一边哭一边说道:“外祖父,弟弟现下正昏迷着,宋御医刚才来瞧了,说是吃了生半夏,中毒了,小厮们反应快,当即就催吐了,所以并无性命大碍,只是要好好休养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养回来。”

    去掉一些语气词,温琼华的描述并未带太多的色彩。

    老太太暗暗松了一口气,方老太爷的面色却变了变:“吃了生半夏?那东西,一般的药铺都不会卖的吧?侯府竟然如此容易就出现了这种东西?”

    “是我治家不严,让亲家看了笑话。”老太太面有愧色,弯腰给方老太爷行了大礼:“亲家过来之前,我正审问这事情,亲家若是愿意,等会儿就陪我一起听听,我也是想知道这生半夏,到底是从哪儿出来的。”

    老太太邀请的坦坦荡荡,但是老太爷却不能应。首先,老太太是侯府温家的内宅老太太,而他是方家的老太爷。其次,若是他真跟着去听了,表明的态度就是他信不过老太太。

    思华是男孩子,他总能想到办法将思华接出去教养的。可是,琼华是女孩子,有亲祖母在,别说是方家老太太没了,就是方家老太太在,温琼华也只能待在侯府。

    但是老太太的话也是在表明态度,方老太爷眼睛一扫,也瞧见了跪在院子里的一群人,心下了然,知道这亲家是没有糊弄自己,刚才确确实实的是在审问事情。

    亲家既然给出了一个态度,算是退了一步,他就不能逼人太甚,但是,这口气,他又咽不下去:“亲家客气了,我还能信不过亲家吗?这事情,由亲家处理,我也放心。再说,我一个大老粗,也不耐烦听这些。”

    说着,转头看琼华:“琼华丫头,你弟弟在哪儿?咱们先去瞧瞧你弟弟。”

    温琼华看老太太点头了,当即扶了老太爷往里面走:“外祖父,弟弟就在里屋,我带您过去。”

    老太爷点点头,跟着进去,见了温思华,忍不住又是一番悲痛。他就那么一个女儿,从小如珠似宝的捧在手心里长大,结果,一经选秀,远嫁京城,后半辈子见面的次数真是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可怜他的女儿,熬了这么些年,也没熬到他回来给她做主。只留下这一双儿女,却也是在侯府里过的胆战心惊。

    “琼华,跟外祖父回去住几天好不好?”看了半天,老太爷转身,拉了温琼华的手问道:“外祖父给你们带了礼物,都送到将军府了,你和弟弟去将军府住几日好不好?”

    温琼华愣了一下,这才明白老太爷刚才在院子里没发脾气的原因,感情是在这里等着呢。不过,这方法,倒也真是个好办法。一来替侯府遮掩了面子,只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