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天骄-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嘴边的银丝,楚九歌笑了,伸手,用指腹轻轻的,将北王唇边的银丝擦去,最后……

    指腹按在他的唇中间,轻轻的摩挲着……

    北王瞬间僵在原地,身体得紧紧的,他没有说话,但眼中满满都是期待。

    楚九歌笑了一声,却没有再进一步,而是……

    【支付宝红包口令:九歌撩人不自知】

第700章 北王,柔情与铁血

    无视北王期待的眼神,楚九歌收回手,放在自己唇间……

    轻轻的吻了一下,微微上挑,风情却又不纯真的眸子,挑衅的看向北王。

    带着一点点声响,很轻,很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

    北王听到了!

    那一声轻响,在北王耳边却如同响雷,震得天动地摇,震得他的心脏,一瞬间炸开了!

    满腔的感情、激动压在胸腔,让人恨不得立刻做些什么,用力地将心中过于激烈的情感释放出。

    这个时候,是个男人就忍不了,然而……

    北王是个男人,但他忍住了!

    “呼……”满腹的情意与激动,化为一道绵长的吐气,和一个炽热有力的怀抱……

    许久后,北王叹气:“你真是……要逼死本王!”

    在楚九歌面前,他的自制力果然很差,差到他随时都在失控的边缘,指不定下一秒,他就失控了而不自知。

    “你宠的。”楚九歌将脸埋在北王的怀里,笑得好不得已:“你看上的,你宠坏的。”

    “对,本王看上的,本王宠坏的。”所以,他认了。

    ……

    北王与楚九歌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但外部的环境,并没有因两人的感情渐好而变好,反倒……

    更加恶劣了!

    炎热的天气,致使温疫不断蔓延,甚至有些地方发生了病变,染上疫症的病人出现了新的症状,应池手中掌握的药方,根本不管用。

    疫症不断扩大范围,已有数十城遭殃。城中百姓不断染上瘟疫,致使田地无人耕种,小商小贩也不管进城,一座座鲜活的城池,瞬间失去了生机,如同一潭死水。

    应池在楚九歌手中得了甜头,知道比起丹药,中草药的医治疫症和小伤小病效果更佳。去年,他让人大量种植各种药草,同时广纳贤士,招有才能的大夫,能用中草药治病的大夫。

    这一年,擅用中草药的大夫,在东林地位大大提高,而随着他们的崛起,高高在上、傲慢不已的丹医,已变得可有可无。

    先前,他们撤离东林的举动,还能引得百姓慌恐,让百姓对北王不满,可随着擅用中草药的大夫崛起,随着应池用中草药,用比丹药廉价数倍的药材,医好了疫症,医好了其他的病症,对普通百姓来说,丹医已变得可有可无。

    本来,对普通百姓来说,丹医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丹医出诊的费用,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底层的百姓一生都不可能求丹医为其诊治,只能自己估摸着哪里不舒服,去买药来吃,或者请神婆上门。

    但不管哪一种,都是没有办法的选择,都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现在好了……

    朝廷已经证明了,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比丹医好用。

    一时间,普通百姓有病了,都不再硬扛,还有那些常年染病,卧床不起的,也不再抱着等死的心态了,而是想尽办法去找大夫看诊。

    要知道,请一个擅长用中草药的大大夫看病,比买一颗丹药的费用还要低,一般人都负担得起,而且有些大夫还特别好,你可以用他需要的中草药抵诊费。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不缺力气,不怕干活,就怕花钱……

    付出一点劳力,不用花钱就能把病治好,这世间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一时间,擅长用中草药的大夫,在东林特别抢手。这些人当中,有医术极佳的,也有半调子的,有治好了病的,自然也有没有治不好的……

    东林百姓有欢喜的,也有骂的,但总得来说还是比之前好了许多。至少,生病的人有了希望,不会像以前一样绝望,或者生一场不大小不小的病,就能将一个能温饱的家庭,拖累到卖儿卖女的地步。

    因中医的强势崛起,不管外在压力如何,东林内部还算平稳。至目前为止,百姓对朝廷,对皇上虽有不满,但不至于到失望的地步,更不至于起兵叛乱民……

    北王知道,楚九歌很关心那些擅长用中草药大夫的事,他回来后特意叮嘱下面的人,收集相关的消息给楚九歌看。

    这些事并不难收集,北王让他手底下的人,收集这种人尽皆知的消息,实在有些浪费人才,但……

    北王高兴!

    楚九歌得知中医得到百姓的认可,又重回了曾经的地位,心里也高兴了起来。

    楚九歌高兴,北王就更高兴了,北王一高兴,他底下的人就好过了,他手底下的人一好过,对北王交待下来的事就更尽心,做事就更拼了,然后……

    皇上、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就高兴不起来了!

    北王回来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他手下的人,负责北王安全与依仗的兵马,第一时间就赶来迎接北王。

    应颐阻止了,但没有用。

    以北王的名义,给北林皇帝的檄文,也在第一时间发了出去。

    北王在檄文上,严厉指责北林皇帝背信弃义的行为,强势的宣布,半个月内,北林如若不从荣兰退兵,北王将发兵攻打北林。

    为了安抚北林的百姓,檄文上特意写了,只要北林不屠杀东林的百姓,北王的大军将不会伤一个北林百姓。反之,十倍讨回,不死不休!

    是的,北王又要再一次打北林!

    这一次,北王要光明正大的打,还要让东林与北林的百姓支持。

    檄文一出,在北王手下那些人的安排下,第一时间传唱天下。

    听到北王说,伤东林百姓一人,必十倍讨回,东林的百姓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还是北王回来好!”

    “北王才是真爷们,朝廷那些软蛋,除了会割让城池和谈,还会做什么?”

    不说普通百姓,便是文人士子,亦竖起大拇指,高赞北王:“大丈夫是也!”

    不管北王此举,是为了收买人心还是为了造势,北王都成功了,极度的成功!

    一封宣战的檄文,不仅将北林皇帝,定在背信弃义、卑鄙小人的耻辱柱上,还将东林皇帝衬得软弱无能。

    一句不伤一个北林百姓,一句十倍讨回,不死不休,不仅得了东林百姓的民心,也拿下了北林百姓的心。

    有许多北林甚至在想,如若,如若……

    【支付宝口令: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701章 内乱,干掉皇上你就是皇上

    如若……

    他们是东林人,是被北王保护的人,那该多好?

    君不见,北王失踪的期间,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的驻军,就在东林境内,可也无一人敢动城中百姓吗?

    要说他们不是碍于北王的威胁,谁信?

    有这么一个,肯护着百姓又有能力的大将,东林的百姓真的很幸福,也很让人羡慕,尤其是北王征讨北林的檄文一出,北林的百姓更是又羡慕又害怕。

    羡慕东林的百姓有人保护,害怕他们的皇帝陛下,会为了荣兰,不顾他们的生死。

    天子脚下的百姓还好,他们根本不认为,北王凭着二十万兵马,能打到皇城脚下来了,靠近边境的百姓就惨了……

    北王手底下好歹有二十余万兵马,打不到皇城去,破边境几座城却是没有问题。

    “你说……这要如何是好?北王真要打过来了怎么办?”

    “逃吧!我相信北王的为人,但无法相信皇上。檄文上不是说了,咱们的皇帝就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他能做一次小人,就能做两次,他肯定不会管咱们的死活。”

    “我们的命,于那些权贵者而言,不过是蝼蚁,谁会在意蝼蚁的生死?这世间,也只有一个东林的北王,肯为百姓征战,肯为死去的百姓出头。”

    逃!

    现在就逃!

    逃离边境,去皇城,去离京城最近的城镇。

    北王的兵马不多,他能攻下几座城,却打不到皇城。

    北林边境城镇中的百姓,或者离边境较近的城镇。城镇中的百姓,凡是能走的,凡是有点路子的,纷纷打包行李、家产,离家朝皇城的方向走去。

    他们进不了皇城,也能到附近,好歹离皇城近,安全一些。

    城中的官员和守军,想要管,可是管不住。光明正大的不放人,他们就夜晚走,偷着走。

    猫有猫路,鼠有鼠道。

    凡是有点本事的人,都想尽办法离开了,便是冒着一死的风险,也要结伴离开,以防北王的兵马攻过来,屠城。

    别说百姓,就是城中的官员也想走。

    先前,北王的兵马屠了北林三城的百姓,城中的官员也没有幸免于难,甚至是第一批死的。

    当官的也怕死,但他们不能走,也不敢走……

    走不了的官员,看到一个个逃走了的百姓,自然会心生不满。一个个发了狠,要官差挡住所有出城的路,不让一个人离开。

    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心理,不是你要我往东,我偏要往西,而是你不让我走,肯定是城中有危险,我越是非走不可……

    至于那些官员口中说的,皇上不会让北王伤城中百姓,北林的百姓半点不信。

    没听说吗?

    他们的陛下,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这样的小人谁给信?

    这样的陛下统领的朝廷,谁敢信?

    北林的百姓不信他们的皇上,不信朝廷的官员。地方上的官员,越是不让他们走,他们越是惶恐,越是想要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了。

    一时间,数个地方都爆发了民乱。北王的兵马还未到,北林人自己就打了起来。

    恐怕北王也没有想到,不过是一份檄文,却让北林皇上失了声誉,也让北林朝廷失去了公信度。

    消息传到各国的时候,各国皇上都傻了眼!

    “北王,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西凤的皇帝,傻愣愣的看着他失而复得,精明能干的太子。

    “北王,他深谙揽民心之道。”先前在北域,就做得极好。

    北域的百姓奉他如神明,对北王言听计丛,哪怕是北王要他们去死,他们也不眨一下眼。

    当然,不管是真爱民如子,还是假爱民如子,在爱护百姓与手下这一点上,北王都做得极好,超乎所有人认为的好。

    南凉的皇帝则是又怒又恐:“北王不会煽动咱们南凉的百姓吧?”他们南凉人做事,向来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真要揭开了,也不好看。

    这,这,这……不会出事吧?

    “陛下,咱们可没有国书落到北王手里。最主要,咱们可没有生事的蠢女人。”南凉的官员,一脸高深莫测的道。

    “你是说?”南凉皇帝,瞳孔猛地睁大,不可思议的看着说话的官员。

    这,这不会吧?

    北林那个摄政长公主,这么蠢?

    她不懂什么叫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吗?

    那官员矜持而得意的点了点头,一脸不屑的道:“女人嘛,陛下,咱不能对一个女人,要求太多。”

    “北林,毁于妇人之手也!”南凉皇帝顿时大闹。

    而此时,被南凉君臣不屑的北林摄政长公主,正暴跳如雷,愤怒的她,抄起桌上的纸镇,砸向跪在地上的人:“谁!谁准你这么做的?谁给你权利这么做的?你脑子里装得都是草吗?你以为拉下了皇上,本宫就能坐上去?你以为毁了皇上的名声,本宫就有好名声?本宫也是北林皇室!百姓不信皇上,就能信本宫不成?”

    摄政长公主说着说着就吼了出来,整个人都暴躁了,手上的东西,有一样砸一样。

    是,北王的檄文威力很大!

    是,北王的能力很强!

    是,北王隐藏了势力不可小觑。

    可别忘了,北王再强,手深得再长,在北林的力量也有限。

    北王的檄文能在这么快的时间,传遍北林上山,北林皇上背信弃义的小人名声,能在这么快传开,少不了北林人自己推波助澜。

    摄政长公主没想过做这些,她虽是女人,可从政数十年,她不比男儿差,但……

    架不住,她身后有拖后腿,想借此邀功的小人。

    那些人以为拉下皇上,她就能上位,一个个卖力抹黑皇上,结果就成了这样……

    北王还没有打,百姓就起义了。

    摄政长公主派人一查,就查到这里面,有她的人的人手笔,当然还有她几个侄子的手笔在。

    皇上那个位置,哪怕只是傀儡,大权在摄政长公主手里,也有不少人觊觎。

    而且,这世间总有一群心高气傲的人,自大的认为,要换作自己,一定会做得比那人更好。

    北林皇帝那些堂兄弟们就是这个想法,他们瞧不上登基多年,早已成年却仍旧无法执政的北林皇帝,坚信要是拉下皇上,换他上位,一定能压下摄政长公主。

    当他们发现摄政长公主的人,四处煽动百姓,抹黑北林皇帝,他们也悄悄的推了一把。

    于是,最后北林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都不用打,内里就斗得你死我活,成了四国的笑柄……

第702章 教导,心爱的儿子

    北林内乱的消息不是秘密,也隐瞒不了,南凉、西凤知道,东林很快也收到了消息。

    没了国师用巫族秘术,用人命给皇上续命,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为了能多活几年,为了能把武王教出来,皇上这段时间,一直把武王带在身边,教导他为君之道。

    武王这人……在谢家虽被谢老太年宠坏了,后来又被福寿膏坏了身子,但他本身还是极聪慧的一个人,就是有些不着调。

    经福寿膏一事后,他人倒是沉稳了下来,看着比之前靠谱了不少,群臣虽然对他不满,但他上有皇上支持,下还有一个十分聪慧的儿子,而且中间他还有谢家的支持。

    谢老太爷对这位武王,可真是好的没有边了。

    明明不是自己的种,却金尊玉贵的养了几十年,现在武王认祖归宗,一直半退隐的谢老太爷,也为了他重新出山,利用父亲的身份,以孝道为名,从谢大人手中夺了谢家大部分的权利。

    谢大人……谢大人的能力手段样样不缺,可他缺一个继承人,而且他与武王有杀子之仇。谢家族人又不是傻子,武王是当今圣上钦定的继承人,谢大人没有继承人,他们倒向谁还需要说吗?

    谢大人是有能力,可再有能力不得上位者信任有什么用?

    现在的谢家,可不是当年的谢家。谢家需要皇上的信任,需要与下一任帝王打好关系。

    不是说谢老太爷的本事多强,而是他的选择,符合谢家的利益,谢家族人自然会支持他,谢家的势力也自然会朝他倾斜。

    再加上武王的帮扶,谢老太爷在谢家的地位,已远在谢大人之上。

    这种事无关能力,不过是利益。

    有了谢家的支持,武王的地位也越来越稳了,而且皇上也对外说了,武王已经戒了福寿膏,不会再受福寿膏影响。

    群臣几次见武王,武王也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看不出半点染上福寿膏的样子。

    如此一来,群臣就是再不满,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默许皇上培养武王。

    皇上年纪已大,这两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皇上名下成年的皇子,只有废太子、平王与武王。废太子已经彻底的废,不可能复立,他们除了支持武王,还能怎么办?

    支持平王吗?

    平王那个样子,不说以后子嗣困难,就皇上不喜欢他这一条,足已将他从继承人的行列抹除。

    而且武王已有继承人,武王要是实在不堪,好歹还有小皇孙撑着,皇家不会绝后。

    矮子里拔高的,武王便在这种情况下,坐稳了他储君的位置,皇上就更没有顾忌了,不管处理什么事,都是把武王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导他。

    底下的暗探,前来汇报北林的情况,皇上也没有隐瞒武王,让他跟着一起听。

    听完,便问道:“我儿,你怎么看?”

    皇上把对爱子的一腔热情,全部灌注在武王身上,对武王那是要星星不给月亮。

    “北王……他真会攻打北林吗?父皇,真要攻打北林,不是咱们发征战檄文吗?北王此举,是不是大逆不道?”对北王,武王是极度厌恶的……

    他可没有忘记,北王为楚九歌撑腰的事,也没有忘记他毒瘾发作,在楚九歌面前痛哭打滚的场景,更没有忘记……谢玄的死。

    他与楚九歌之间有太多的仇恨,无法共存。北王支持楚九歌,就是与他作对。

    他的父皇和养父谢老太爷也说了,北王不死,他的皇位就坐不稳。

    所以,北王必须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的父皇无用,弄不死北王,但他不一样。

    等他继位,他下旨要北天骄死,北天骄敢抗旨不成?

    “北王……”皇上问的是北林的事,但对武王的问题,他也没有置之不理,他头痛的按了按太阳穴,道:“北王已经生了二心,他不会明着叛乱,但也不会再听朕的话。他发檄文就是朕的试探,对朝廷的试探。朕要反应过激,南凉、西凤和北林必会高兴,朕要没有反应,北王日后必会有恃无恐,旁的将领也不会将朕看在眼时在,这事……需要好好把握一个度,要是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是朕授意的,最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他以前没有切身的感觉,只觉得北王桀骜不驯,天生反骨,非得敲打才能听话,现在才明白……

    便是敲打也无用,北王不想听话,他连一点办法也没有。

    谁叫,兵权在北王手上。

    “难道,就要任他张狂,不把父皇您看在眼里?”武王自知没有能力对付北王,便在皇上面前煽风点火。

    “我儿想如何做?”像北王这种人,无人能驾驭,他驾驭不了北王,武王若有心计,那是再好不过……

    “父皇,给儿臣兵马,儿臣带兵灭了他。”武王志高意满的道。

    皇上苦笑一声,拒绝了:“现在东林不能乱。”这也是他容不得北王,也不得不容的原因。

    打鼠伤玉瓶,北天骄一无所有,唯一的一块领地,寸草不生不生,还不适合人居住,北王可以毫无顾忌的放手一博,但是他不行……

    他坐拥万里江山,手握大权,他不敢拿自己的江山,去跟北王那块尖石碰。

    就如同北林……

    北林真要与北王交战,凭借北林的百万大军,北王能讨到什么好?

    但,北林不会这么做。

    与北王打一场,赢了又能如何?

    北王是个狠人,是个一无所有的狠人,北林就是能赢也必将元气大损。届时,南凉、西凤,甚至他们东林,会放过北林这块肥肉?

    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联盟,今天南凉、西凤和北林,为了利益能结盟,共同对付东林。来日,东林也能与西凤和南凉结盟,共同对付北林。

    皇上见武王一脸不忿,耐着性子解释了一句:“我们的精力与兵力,不能用在攻打北王身上。”

    四国和谈原本已告一段落,可因着北王的出现,和谈又出现新的情况,和谈一日不结束南凉、西凤和北林的兵马,就不会轻易退出东林。

    这时候,就是皇上再不愿意,也不得不说……

第703章 驯狼,此去九死一生

    北王是特殊的存在,他一个人便能改变四国的国局。

    北王手中的势力,虽无法与一国相匹配,但他能轻易影响了四国局势。

    北王现在的情况,有点像荣兰。北王他倒向谁,谁就能得利;反之,北王与谁对着来,谁就得倒霉。

    但与荣兰不同的是,荣兰没有自保的能力,如同三岁娃娃抱金砖走在闹事,有本事的人都能抢一抢。

    北王……

    他是一匹狼,一匹孤傲难驯的狼,他不仅有自保的能力,他还能咬人。四国原本微妙的平衡,也因北王被打破。

    四国皇帝,谁都想拉拢北王,只要一拉拢北王,不管是南凉、西凤和北林都能瞬间成为四国最强,甚至有灭了其他三国的能力。

    东林亦是如此,但……

    没有一国皇帝敢这么做。

    他们没有那个自信,能驾驭的住北王,他们怕引狼入室,反倒被北王架空了。

    同样,他们谁也不愿出头对付北王,更不可能联手,事情就只能僵着,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北王嚣张……

    北王是一块硬骨头,不对,是刺猬。

    是碰扎谁的手,想要拉拢,又拉拢不了。

    北王不把皇上看在眼里,以北王府的名义,向北林发征战檄文,皇上也捏着鼻子认了。

    北王的兵马说消失就消失,说出现就出现,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瞎子。

    不认,不当瞎子能如何?

    他可以杀了北王,但不能把北王逼走,不能把北王的兵马逼走。不然,他这个皇位,都有可能坐不稳。

    先前,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联手攻打东林,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不是他棋差一着,没有弄死北王,反倒让北王把兵马悄悄的转移到荣兰,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又怎敢对东林出兵?

    有北王坐镇,有北域兵马坐镇的东林,就是猛虎,谁也不敢惹。

    这些道理,他不止一次跟武王说过,但显然……

    到现在,武王还是不能接受,也不能认同。

    不过,武王好歹知道,下圣旨斥责北王无用,知道用兵了。

    要知道,先前他问武王如何处置北王的问题,武王都是一句:“下圣旨召北王回来,让他把兵权交出来,进京认罪。”

    “抗旨是杀他的大罪,北王他敢抗旨?”

    “下旨,杀了便是。”

    这话确实符合“帝王”的高傲,但……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当皇帝也没有这么简单。

    像北王这样的人,先不说他的能力能让所有帝王垂涎,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帝王都舍不得杀他,就说凭北王的能力,谁能轻易杀的了他?

    像北王这样的人,如若不能一击将其狙杀,就绝对不能动他,不然……

    打蛇不死,反受苦害。

    就像他现在这样,他驾驭不住北王,也不敢说能杀得了北王,只能默许他的行为,假装不知,对外说北王的一切行为,都是他这个皇上允许的,是他放给自己扯一块遮羞布。

    这种放任是不得已而为知,但何尝也不是一种策略。

    放任北王为所欲为,放任北王不将他这个帝王放在眼里,放任北王与其他三国为敌。让北王去对付其他三国,或者让其他三国,对付北王,他这个皇帝坐收渔利,岂不是更妙?

    要知道,除非他这个皇帝,做出什么惹怒民怨的事,不然……

    北王绝不敢轻易谋反。

    一旦北王谋反,就是乱臣贼子,天下百姓不会同意,满朝大臣也不会同意。

    知道武王打小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不懂驭下之道,不懂平衡之道,皇上对武王的回答,虽有失望但无不满,他耐着性子一点一点掰碎了,把里面的道理说给武王听。

    武王听了,不断的点头,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但是……

    皇上看到了他满不在意的神情,和不屑的眼神,不用问就知他没有放在心上。

    武王离去后,皇上重重叹了口气,心底涌出一股浓浓的无奈,还有自责。

    他就不明白了,他不算多蠢的,她更是聪慧透人,本事比男儿还要强,他们二人生出来的孩子,怎么就一点也不像她呢?

    除了长相堪堪有几分相似外,旁的一点也不像。

    是因为,打小长在外面,被谢老太爷养蠢了的缘故吗?

    一定是这样的!

    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蠢,一定是谢家把他的皇儿养蠢了!

    皇上给武王找到了理由,心中那一点点失落,便被愧疚所取代了……

    如若,他能早早的找到这个孩子,他的皇儿就不会被谢家养成这般样子了。

    这一切,都是他的错……

    北王凭借一纸檄文,挑得北林大乱后,并在仪仗亲王的恭迎下,来到了北域二十万大军驻扎的地方。

    说来,也是老地方。

    北域大军驻扎的地方,就在嘉云关,也正因此,北王失踪的三个月内,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的大军,便是蠢蠢欲动,也不敢劝易攻打东林。

    北王手下这些兵,可是常年与魔族战斗的。北王手下这些兵,不说个个可为将材,那些领军的将军,确实个个都能独挡一面。

    没有北王坐镇,没有苏慕白指挥,他们的实力也许会弱上三成,但就算是这样,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更不用提,他们占了天时、地利。

    有这二十万大军镇守嘉云关,四国和谈才能继续,那几座被南凉、西凤和北林占据的城中百姓,才能平安的活下来。

    这些人回来后,朝廷没有为难他们,但也没有优待。皇上匆匆派了应颐前来接管,然而让皇上失望的是,应颐还没有驯服狼群,北王这个狼头就回来了。

    大军潜藏在山中,要走进嘉云关,需得走一条长达三十八里的羊肠小道。

    小道只能容两人并行,兵马进去后,要退出来就难了,只能硬着头发往前行。

    而且,小道两侧是群山,最适合设伏不过。

    当初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攻打嘉云关,从这条小道走过时,死伤之惨重,至今都让他们谈之色变。

    由此可见,这条小道有多危险。

    而今天,此刻,北王就带着他的人,站在小道的一头……

第704章 身世,跟皇上坦白

    羊肠小道,九死一生。

    谁也不知两侧有没有埋伏,谁也不知两侧有什么埋伏,谁也不知进去后,还能不能活着出来。

    “王爷,属下先去探探路。”北王的亲卫打马上前,主动说道。

    “不必。”北王抬手,阻止亲卫上前:“本王自己去。”

    对方要的是他的命,任何进去都无用。

    “王爷……”亲卫一脸不赞同,但北王心意已决,不是亲卫能改变的。亲卫退而求其次道:“属下随同您一起去。”

    “不必。”这种小路,进去的人越多越危险。

    更何况他们这里才百来人,便是全进去,又能派上什么用场?

    “王爷,这太危险了。”随同北王去海上的亲卫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