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8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萧战会走路,就试图把加福带出去买买买,哄加福喜欢。会走路以后,不上学以前,京内外大小集市是常客。

    人人都说梁山王府小王爷手面儿大,买东西给的赏钱多。把常珏惹恼。

    常珏要是也去学买东西,还得罪不到战哥。

    但时常是萧战唤着福姐儿走一边,另一边常珏带着个亲戚小姑娘,较劲头儿似的局面。

    萧战没怎么痛揍常珏,是他眼里没有这位小王爷。战哥不用出拳头,只带加福去大铺面,花上五千以上的银子,常珏就老实吓跑,他家里不肯给这么多的钱。

    侥幸有一天常珏讨的钱多,也不能和深得家人宠爱的战哥相比。战哥为加福花再多的钱,梁山老王妃和王妃都愿意。战哥就加码,买一万,买数万的东西,常珏又得憋着气回家。

    等到常珏长大懂事,这一段是他的胆怯事。最怕遇上的,就是已长大的萧战。战哥小王爷要是报复一记,常珏哪敢承受。

    ……

    听过江沿的话,常珏慌了手脚,写信给祖父只添烦恼,他的依靠还是董家,当时董大学士已西去,他写信给董大人。

    董张既握手言和,这难题又好解决,董大人把信转给张大学士。

    张大学士做到什么地步?

    让女儿奉着婆婆忠勇王妃,带着外孙常玟出京,亲自来看望常珏,亲口许给他:“家里出尽银子为你打点,也得把你留下。”

    常珏不知道张大学士对袁训一说就得,大学士道:“换个人吧,让执瑜点名把珏哥留下帮衬。”袁训说好,这事儿就成。梁山王既知道是执瑜多个帮手,指名不要常珏,江沿也没起疑心。

    珏哥不知道,还以为全家为他出多少力气,感激的泪眼汪汪,兄弟们感情又增一步,和祖母、大伯母也说好些家常。一家人分别后,从此常珏自知也欠足执瑜人情。

    对江家的观察,常珏也私下写信给执瑜过。见到执瑜敢在层层叠叠海涛上小船前行,常珏前来帮忙,也在这里。

    他不对执瑜恭敬,内心里说不过去。

    ……

    “轰隆”,又一艘战船炸开,炸开的同时把离得近的江家战船砸坏一艘。

    “好啊好啊,大侄子神威。”白卜一边稳战船,一边欢跳不已。

    欢声隐约传来,常珏抛去感激,深深的敬佩由心底上来。

    看邸报,小王爷萧战已战功不少,执瑜也早有战功。这些小时见过的孩子们,一个一个比自己强。又一层羞愧浮上常珏心头。

    他低垂着脑袋,在战船摇晃中躲避海浪时也没有抬起。直到执瑜唤他:“珏哥,咱们要上岸了。”常珏抬起头,见海盗船已拉到海边,忙道:

    “是是,我听到。”

    执瑜走来笑,把一道绳索给他:“握好了,拿住班仁有重赏,有你的就是有你的。”

    这是缚住班仁的绳索一头,常珏接过,嘴唇动上几动,泪水已涟涟。

    “执瑜,以后我唯你马首是瞻,把我调到你军中吧。”常珏诚恳的道。

    执瑜挤挤眼笑回:“开什么玩笑,江家倒下来,你的上司将军没了,正是你博名头儿的时候。跟我去只是副将,有我压着你可不自由。”

    常珏知道他说的对,吸溜下鼻子感慨万千。小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他们好来着?小的时候可真不聪明。

    ……

    皇帝扬眉吐气,他让把班仁送回京里受审,认为以班仁能耐不止一处搞鬼。让镇南王出面嘉奖常珏、尹谢等人,他和长公主独自见执瑜。

    鉴于执瑜年青,为他再升官还是为难,就不顾长公主白眼儿,问执瑜要什么。

    执瑜要的是:“别对太后说浪高风急,不然我要回京呆着当世子,听别人说我仗着长辈这样的话。”

    皇帝大乐一回。

    当天,他做出新的决定。亲眼见到海盗凶残,要往沿海城镇走走。镇南王知道不肯答应,皇帝打发长公主带他回房,不管什么法子让镇南王闭嘴。

    第二天一早,镇南王不再阻拦。皇帝给太子去信,王爷给家中去信,长公主大力举荐执瑜战船在海上跟随护驾。执瑜登船,皇帝一行开始新的行程。

    皇帝和长公主都很开心,一路上谈论着元皓去扬州,元皓去苏州。镇南王几次插嘴说扬州苏州离海还在距离,但没有人搭理他。

    ……

    太子把信拿回来和加寿同看,加寿听完挑一挑眉头:“这么说,父皇和姑姑姑丈继续游玩?”

    太子佯装不悦:“父皇继续巡视,可不是游玩。”

    加寿吃吃的笑了,走到太子身边去。夫妻一个坐着,一个站着,加寿盈盈柔声:“那母后愈发孤单了吧?”

    太子想想:“这不一定吧,父皇回来,一个月里在母后宫中的日子有限,而且据我知道的,他们并不在同一个殿室歇息。”

    “但是在别人的眼里,母后更孤单。”加寿强调下“别人的眼光也重要”。

    太子就问:“那你的意思?”

    加寿凑近他说出一段话。

    太子眉眼儿动几动,把加寿双手包容在自己大手中,眸光柔和的胜过春夜最暖的星辰:“寿姐儿,你知道吗?有时候我想,你是老天给我的。”

    加寿轻轻地笑了,回他:“太子哥哥,对寿姐儿来说,你也是。”

    ……

    “你说什么?”皇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坐在面前的加寿张口结舌。

    在这里的,除去加寿,还有镇南王世子元皓小夫妻、小六小夫妻、韩正经、小十,外带没有花姑姑陪的容姐儿。

    乾哥在加寿怀里坐着。

    加寿对皇后道:“乾哥大了,比先更调皮,太子哥哥和我约束不住他,送来给母后教导。”

    眼泪打着滚儿的从皇后面颊滑下,这一回听懂了话,皇后当众失态,痛哭道:“这是真的吗?”

    加寿对皇太孙可不是这样的话,乾哥见到分外得意,从母亲膝上挣脱,小手在小胸脯上一抚,嚷着:“坏蛋舅舅,看看,皇祖母要我陪着才行。”

    为乾哥留在这里不吵闹,元皓等人和他打了个赌。就对乾哥露出不信任:“你真的能哄好吗?”

    乾哥夺过母亲的帕子,迈动小胖腿跑到皇后身边,踮脚尖把帕子放她面上。

    皇后抱住他的小身子,哭的就更凶。她一直想要,让柳至夫妻打消念头。今天加寿主动送来,不由得娘娘泪奔如雨。

    乾哥感到手指尖处的帕子湿,不由得手忙脚乱:“母亲再给我送帕子,坏蛋舅舅,好舅舅,送帕子来哟。”

    ------题外话------

    每天能写几千,幸福。

    么么哒,下次更新二十号。

   

 第八百四十四章,金殿论罪名

    乾哥急着要帕子,好舅舅小六不能送自己的给皇后使用,问姐姐讨一块。。。乾哥接过,又有皇后宫人也送上的帕子,约上五或七个,乾哥看也不看,一古脑儿全按皇后面上。

    宫人们也劝:“太子妃殿下体贴娘娘,娘娘不要再哭了。”

    皇后住了眼泪,把孙子搂在怀里,对加寿泣道:“寿姐儿,你是个好孩子。”

    陈年旧事,似在这句“好孩子”里冰消雪融,加寿忍不住也有了唏嘘。

    乾哥大叫:“我呢,我呢,皇祖母,我是不是好孩子?”把婆媳各自感伤的心情打断,皇后小心翼翼亲了亲孙子面庞,含泪中含笑:“你呀,是那上好的孩子,谁也比不得。”

    乾哥得意了,自吹自擂道:“我就说嘛,我比晗哥聪明,也比烨哥、炫哥好呢。”

    独对容姐儿放开一面,吐了吐舌头:“容姐姐是女孩儿,我可以让你一步。”

    容姐儿细声细气回他:“你是皇太孙,本就是最好的孩子,也不用让一步。”

    皇后听她说话得体,加意看上一眼。

    乾哥愈发对自己满意,对容姐儿要求道:“那你以后常进来看我是不是?”

    “是呀。”容姐儿答应他。

    又要求的是坏蛋舅舅等人,乾哥下巴高昂着:“坏蛋舅舅,看我很会陪吧,你输了的,”

    元皓对他扮鬼脸儿:“那晚上也不会哭?不哭的孩子,我们按时来看你。”

    “就这样说定了。”乾哥豪气万丈。又叮咛:“下回来,记得让晗哥、烨哥和炫哥也来看我,外面集市上的好东西,记得买给我。”

    要求母亲的是:“去外祖父家吃饭,记得来接我。”

    加寿对皇后笑道:“时常的,带他回忠毅侯府吃晚饭,吃完就送回来。”

    皇后说声知道了,又主动和加寿商议:“你送他来,可回过太后没有?太后面前有你八弟袁乖宝,还有多喜她们,也可以和乾哥玩耍。”

    加寿说已回过,皇后还是命人先备下衣裳:“等会儿,我也要去回一声。”

    话说到这里,外面有人回话:“太后面前多喜郡主,加喜姑娘,增喜姑娘,添喜姑娘,和袁家八爷来见娘娘。”

    皇后大喜说赶紧进来,乾哥扯上她已往外走。怕下台阶撞到,皇后带着在廊下站着。

    见到袁乖宝时,乾哥乐了,小手张着:“乖宝舅舅,我也进宫了。”跟他一年的袁乖宝晃着个大玩具:“坏蛋乖宝,姐姐带着我贺你乔迁。”

    皇后听到“乔迁”的话,知道孙子不会三天两天里就离开,看上去容光焕发。

    因为是“乔迁”,提醒皇后吩咐下去:“开库房,取出摆设被褥,由乾哥自己挑选,取衣料来,给他做衣裳。”

    加寿随身带来的又有乾哥习惯的玩具,椅子等,交给宫人摆设,皇后宫里一时忙成一团。

    元皓等人告辞,库房已开,皇后赏他们衣料和首饰,见容姐儿温柔和气,又年纪小,不是元皓等人各有差使,点名让她常进宫来陪乾哥。

    这是冲着加寿带她来才这样说,加寿谢过,又代钟家谢过。

    自此,皇太孙乾哥在皇后宫里住下来。

    ……

    柳夫人在家里忙起来,收到消息的她,一面收拾东西给乾哥送去,又把柳至的自幼奶妈和自己的自幼奶妈送进宫照看皇太孙。一面又把加寿夸个不停。抬眼见到柳至进来,对着他又是一通的说:“太子定下寿姐儿,是娘娘的福气,也是咱们家的福气,老爷你还不知道吧,寿姐儿今天把乾哥送去伴娘娘,这事儿多好啊。娘娘一直想要孙子……是了,老爷请这边来,这是我收拾送袁家的东西,忠毅侯可真是个大好人…。”

    柳至干笑着把妻子敷衍过,推说饭前歇息,在房里睡下。大睁双眼对帐顶子,国舅闷闷自语:“忠毅侯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明天大朝会上他等着发难不是……可真是个大好人。”

    ……。

    朝会没半个时辰,争论激烈的势同水火。

    皇帝不在,太上皇支撑病体和太子同时出现,刚问句有事回奏,袁训就走出来,把刑部参奏。

    他质问柳至:“东安世子是什么罪名,如果拿不出来罪名,你们扰乱朝纲,肆意枉法,险些致边城大乱,谁出来认罪?”

    柳至拿人是回过太子的,底气十足回袁训:“长城被攻,世子素有嫌疑,不能再委以边城重任,因此捉拿审讯。”

    袁训接受“嫌疑”这话,但是再次质问:“只凭嫌疑就拿边城主将,事先难道不知道寒了多少将士的心?东安世子部将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哗变,你刑部担得起这个责任?”

    柳至义正辞严:“没有刑部办案,就没有哗变过吗?但有哗变,是梁山王的事情。他弹压不住,是他无能,应该治他的罪名。”

    袁训恼火:“你们引起哗变,怎么能怪上他?是你们事先考虑不知,没有知会兵部,也没有知会梁山王?”

    他大声斥责:“难道以后我们兵部往刑部办差,也只对殿下说一声,就不计后果随意行事!知会过殿下是你们不考虑后果的挡箭牌!”

    柳至皮笑肉不笑:“如果我们刑部有人由兵部缉拿,请依法行事,我决不会说阻挠办案的话!”

    袁训冷笑:“阻挠办案?这话说的好!你糊涂装得过了!边城之所以没有乱,是梁山王早得到消息,查出边城有人鬼鬼祟祟行事。他想到东安世子刚为一出子嫌疑进过刑部,你刑部为他开脱罪名放回。梁山王不放心,亲自赶去,结果呢,拿住你们刑部的人!”

    游沿听到现在,忠毅侯步步紧逼,游侍郎早就忘记这是柳国舅的亲家。这分明是举着十八般兵器过来的对头!

    见忠毅侯居然还说出梁山王拿下他们过,羞耻恼怒一起爆发,游侍郎力卷袖子出了班列,对袁训怒容满面:“袁尚书!亏你们还好意思提起!正好,请你解释,梁山王为什么对我们动私刑?”

    游沿不了解袁训的能耐,柳至却知道。这是大朝会,因为梁山王在中间力主,今天兵部跟刑部好不了,袁训说出来的话,决计不是为自己挖的坑。柳至就对游沿挤眼,让他别说了,游沿气头上没有看到,想说的话一句也没少。

    袁训微微一笑,由对柳至的愤怒而转为平静。

    这种水面无波似的平静,自家兄弟全看得出来,就连方鸿都对柳至幸灾乐祸的偷笑,那意思,你们让这“老袁”拿住了把柄。

    袁训反驳游沿的时候,柳至实在无奈。

    袁训面对太子和百官朗朗有声:“梁山王对我说,他拿住游侍郎和刑部的捕快在边城鬼鬼祟祟,我还不信。游侍郎亲口说出来,我信了。”

    转向游沿,面容一沉:“游侍郎,和你部柳尚书公文交涉上,及他刚才回答我的话,到今天为止,对外能说的,东安世子是嫌疑,并不能定罪是不是?”

    游沿心想你明白,你还跟我们过不去做什么。对外能说的,只能是嫌疑。不奉圣旨,谁敢把安王当众揭露出来。响亮回答:“是!”

    柳至差点儿用手拍拍额头,暗道这个呆板笨蛋。眼角边闪过一抹嘲笑,看时,是对面班列里的小二对他挤着眼睛坏笑,就知道小二也听出游沿回答中的不对。

    游沿以为自己回答的挺好,打算就着袁训的话和他理论下梁山王动私刑。但就在他自以为占住理时,袁训劈面反问过来。

    “东安世子既然只是嫌疑,你们凭什么不知会兵部!如果说嫌疑过重,你们理当不惊动人的抓捕!”

    瞪住游沿:“你,也是早年有名声的差人!柳至举荐你为侍郎,难道说不惊动是什么意思,你也不懂!”

    游沿张口结舌,电光火石般明了,后悔腾腾而来,袁训已不理他,对太子道:“回太上皇,回殿下,刑部办差不用心,不思量,理当治罪。

    办这案件应该悄悄,却连离开几座边城的梁山王都发现有鬼鬼祟祟之人出没!梁山王才能及时赶到东安世子的边城!边城奸细太多,梁山王谈不上动私刑,打一顿求实话,这跟刑部动刑没有不同。游侍郎是老公吏,办差一能让别人发现,二能让人拿下,这差使办的倒有多马虎!证实是刑部的人以后,梁山王当即放他们回去,又命东安世子配合办案,一同进京。这是梁山王忠君爱国,素守律法,办事得体。但消息传开,三军将士一起寒心。都说有嫌疑刑部就派侍郎抓人,跑远路花费公差银两,他们不服!”

    袁训拜倒:“兵部亦不服!”

    一堆话如同无边无际的冰雪迎头浇下,游沿僵在原地浑身冰寒。心里只有一句话反复转腾,忠毅侯好张利口。

    本来是梁山王干扰办案,在他的地盘里查出刑部有公差也寻常。但让忠毅侯这样一说,游侍郎成了大笨蛋,柳尚书成了无能人,跟去的捕快清一色是混蛋。

    这是一定要让刑部当殿认罪,但认了这个罪名,刑部有阵子名头难以响亮。出门办案都会有人墙倒一起推……

    游沿刚想到这里,耳边有人说话,走出一个官员跪倒在袁训之后:“回太上皇回太子殿下,刑部办案素来胆大妄为,去年查臣衙门,也是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们说什么,就敢以此定罪名。”

    这是第一个推墙的人。

    第二个走出来:“回太上皇回太子殿下,臣衙门里旧案,还是张良陵尚书在时所查,臣一直疑惑,刑部可否把证据、口供、有没有逼供等,公之于众?让为臣明白是什么起因,什么结局定的罪名?”

    “回太上皇回太子殿下……”这是第三个。

    游侍郎恨不能晕过去,但身子骨儿不错晕不了,只能无声的磨着牙,感觉牙齿里有个人叫梁山王,把他狠狠的磨着。

    下一个传到耳边的话音,是柳至:“臣布置不当,处置有亏,臣请罪。”

    游沿眼前一黑,完了!

    但是柳国舅不认呢,只怕引出更多的人落井下石。游沿是明白的,所以走出宫门的时候,愤怒没有用——他做不到一个人和一干子官员,及旧案新案对嘴。沮丧和伤心压得他浑浑噩噩的,双眼茫然的上了长街。

    对柳国舅再陪个不是,游侍郎都没有想起来。

    ……

    对于这样的结局,官员们没走出宫门,就有人窃窃私语,认为忠毅侯府有了皇太孙后自高自大,遇上事情就要把柳国舅拿到手心里,想一直维持太后在时的旧局面。

    太后到底上了年纪不是?说一声去也就去了。

    如果拿下柳家,柳皇后更不在话下,太子妃加寿将是真正的六宫之主。

    但太上皇和太子殿下却是满意之色。

    太子送太上皇回去的路上,太上皇悠悠地道:“太后不但诞下皇帝,也借皇帝的手培育出袁家这个外戚。太子,你用得好,就是水可以载舟。”

    都知道袁训和柳至为十年旧约,把官弄掉的地步。但公事公办上不循私情守足职责,太上皇大为放心,太子则为岳父和国舅生出骄傲。

    这以后将是太子一朝的重臣,年富力强,又有声望历练,他们两个要是相互包庇,太子可就睡不着觉。

    说着话,把太上皇送到宫门,见到一旁有人伸头探脑。太子认出是皇后的人,知道母后要自己过去,但没有多想,还是从容送进去,给太后请过安,再才出来。

    宫人见到他后焦急满面:“娘娘宫里出大事了,请太子殿下赶紧过去。”太子吃了一惊,就地盘问:“什么事情?”

    宫人急出满头的汗水和满眼的泪水,呜呜道:“有人对皇太孙下毒。”太子顿时也急了,嫌宫车行得缓慢,解下马来急奔到皇后宫中,进殿去头一眼寻找着,心怦怦的快要跳出来。

    小人儿眼尖,乾哥先看到父亲,招着小手,显摆的腔调:“快看我又哄祖母了,”

    他想跑过来,却让受到惊吓的皇后一直抱得紧紧,只能对父亲绽开笑脸儿乐呵呵。

    皇后没事,乾哥没事,太子惊魂稍定,扶着廊柱喘了几口大气,恢复一些体态,但走来还是大步:“母后,谁这么大胆?”伸出手要抱儿子。

    皇后战战兢兢,把乾哥抱着才能安心,见到儿子姿势也没有想到放开手。

    乾哥伶俐的对太子摆摆手,小声对他道:“皇祖母离不开我。”他以为这句话是个大秘密,所以说得悄声。说过,又大声显摆:“我哄皇祖母呢,我先哄着。”

    他的手边,宫人摆上一叠帕子,拿一个在小手上,往皇后面上抹去。可能是抹得习惯,这一回没有抹得没头没脑。先在面颊处拭拭,又在眼下接着泪水,看上去有章有法。

    小小子丝毫没受影响,太子又放不少心。宫人送上椅子,在皇后身边坐下,见皇后吓得不轻,太子放柔嗓音再问一遍:“母后,谁是案犯,对我说说你怎么处置?”

    皇后抖动着嘴唇想回话,乾哥因这句问话听得明白,又显摆是玩耍时必要做的,大声回答:“我知道,宫女小英惹皇祖母生气,皇祖母让人打她。”

    太子有了笑容,在儿子额头上拂一记,笑道:“你别说话。”又想了起来:“这话乾哥不能听,母后,你放开他,难道没有可靠的宫人?乾哥的奶妈在这里,让她抱会儿。”

    奶妈就走上来,后面又跟着两个上年纪的女人。

    太子一愣,本能的警惕:“她们不是母后宫里的宫人?”

    皇后哎呀一声回了魂,说话有了流利:“这是国舅和国舅夫人的自幼奶妈,就是她们眼明心亮,在果子汤没送上来的时候,半路上就发现不对截下来。”

    恨也出来:“小英才没有跑掉。原本,她把汤让别人送,她下值,又请过假,说是出宫见家里人,正准备离开。”

    太子就让柳家的奶妈说一说,为什么进宫,是怎么发现。

    两个奶妈先报上名字,把谁是柳至的奶妈,谁是柳夫人的奶妈说清楚。再堆上笑:“太子妃殿下孝敬娘娘,这是真正孝敬的媳妇才想得到。我家夫人一听说,就叫过我们,说皇太孙新到宫里,只怕六宫里有的是人来请安,但皇太孙人儿小眼睛生,可不能多见生人。夫人说娘娘是个软性子的人,未必肯全挡回去。这照顾小人儿,还得积年老人家才周到,就让我们进宫来。”

    说到这里,对站在这里,皇太孙的奶妈歉意:“这话可不是说你,我们来了一天,冷眼看着,你虽年青,却件件看得仔细。”

    奶妈对着她们拜谢:“远不如妈妈们早早发现,原凶也没有跑掉,这一回多亏了妈妈们。”

    接着又说的,是怎么发现汤水有问题。

    “那个叫小英的宫女,不是能接近皇太孙的身份,却打听来打听去。她以为我们老了眼睛花,却不知道我们看到她一会儿进来,看着皇太孙吃东西,一会儿看着玩耍,心里着实奇怪。皇太孙玩什么吃什么,与她有什么相干。因此留心,凡是送东西给皇太孙的,先叫到一旁问问,路上碰见什么人。三回里倒遇见她两回,有的时候是远远的,但我们也认为不对。这不,今天的汤水送来,说是她洗的果子削的皮,我们能放心吗?一试,就试出不对。这个黑心该死的贱婢,敢谋害皇太孙,请太子殿下把她打杀。”

    乾哥眨巴眼睛:“谋害我?”他刚才就没有听懂,皇后怕吓到他,让人很快把小英带走,这一会儿算听得清楚,只想问出究竟。

    皇后把他往怀里再抱一抱,不住的亲他:“有皇祖母在,谁再敢大胆,先害了我。”

    太子不想让儿子听这样的话,劝了又劝,皇后才放开手,奶妈们陪着乾哥到偏殿玩耍,母子促膝开始深谈。

    太子语重心长:“母后,这宫里可不全是温情啊。”

    皇后垂下面庞惭愧:“是啊,贱婢们见不得我们母子好,见不得寿姐儿和我好,更见不得乾哥在我宫里陪伴我。”

    太子帮她出个主意:“您抽出空儿去请教太后,当年寿姐儿在宫里也招人嫉妒,可她在太后庇护下何曾受到半点儿委屈。”

    皇后有时候还会想到太后能一夜处死欧阳容,当年却没有庇护她。但此时没有异议,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皇后道:“是啊,太后一定有好指教。”

    太子也就不再说什么,只道:“让国舅来查,国舅不能随意进出宫闱,让四祖父跟他一起查。”忽然想到柳至今天晦气不少,太子微微的颔首,要说信任上,柳至在他面前的地位半点儿没减。

    谋害皇太孙不是小事,太子这就宣柳至和四皇叔进宫。等柳至进宫的时候,皇后惴惴不安地问道:“这就给乾哥收拾东西吧,你出宫的时候带他走不是吗?以后还送进来给我见吗?”

    太子微勾嘴角:“母后想到哪里去了,加寿送他进来,特意为陪母后,我怎么能拂寿姐儿的好意。”

    “真的吗?”皇后惊喜交集地说过,又没了底气:“寿姐儿要是知道,兴许说接走,”

    “不会,”太子不自觉有了笑意:“寿姐儿一直体贴母后。”

    皇后有了慌乱:“是是,我知道,”有一句话如鲠在喉,不吐噎的自己难过,嚅嗫道:“你对她说,以前的事情让她不要记恨,”

    “别再记着了,这事情让它过去吧。”太子面容平静。

    柳至先到,太子和他到偏殿里问奶妈话,皇后长长松一口气,几乎瘫软在她的宝座上。

    乾哥跑来,欢蹦乱跳的模样:“皇祖母,没有我在,您就不会有精神对不对?我来了,咱们到院子里玩会儿吧。”

    “好好,”皇后一迭连声答应着,握着他的小手那一刻,还是舍不得丢。

    ……。

    加寿知道以后,把从山西跟随她到京里的侍候人二丫打发进宫,果然没说接走乾哥的话。

    加寿自小就是作为眼红的尖子过日子,太后从小就教她认人识人。只防备的话,防不胜防。远不如加上自己当心更重要。

    不过,她和太子都赞成求助于太后。

    皇后听从儿子,当天晚上带着乾哥向太后请罪,承认她管宫务素来有失,哭了一阵子,让太后说了几句,太后当天晚上就撵出宫十几个人,和皇后说好,第二天一早再接着肃清。

    ……。

    尽管太子在宫里对柳至私下有抚慰,柳尚书回到家里面色还是不好。当着百官的面含辱认罪,回到家就嘻嘻哈哈原也不对。而且除去大朝会上的羞辱以外,家里又有两个人往他伤口撒盐,他再能劝解自己,也没法子高兴。

    先是柳夫人。

    皇后宫中发生的事情,在查明以前不许谈论,柳家的奶妈也不敢传消息回来,柳夫人还不知道,就只担心丈夫和亲家这一出。

    柳至只想自己静静在书房,柳夫人捧着一壶茶进来,见面就道:“公事公办,你可别生亲家的气,谁叫游侍郎办事儿不妥当,让梁山王拿住错儿。先说好,加喜最要紧。”

    柳至给她一个白眼儿。

    柳夫人去了,又进来一个。柳云若送点心进来:“父亲,你和我岳父生气,我可不帮着您,我和加喜现在好着呢,她要东西只让人传话给我买,您可不能让我们生分,”

    柳至忍无可忍,把桌子一拍吼道:“滚!从老子面前滚开!”柳云若放下点心出去。

    经过这两波絮叨,柳至吃晚饭的心都没有。眼看星月就要上来,似乎月色是美的,眼前现成有点心和茶水,让小子搬到院外,尚书一个人对着夜空哼哼冷笑:“我一个人清静。”

    这得瑟也许月亮看不下去,话音刚落,院门外出现一行人。为首的一个胖脑袋,后面跟着一个略瘦的胖脑袋,后面跟着一个胖脑袋……

    柳至头皮发麻,嘀咕道:“长大了,该瘦了,怎么还这么胖?”

    胖队长元皓在前,小六在后,韩正经在后,好孩子在后,苏似玉在后进来。

    上来就开门见山。元皓叉起胖腰身:“听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