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7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意应下来。

    又是一句:“忠勇王妃带两个房里人过来,姨娘的回礼要比家人重。咱们家里的齐王妃没有房里人,但也不能低……”

    如意带笑打断她:“这是称心的话还是管你们的妈妈说话?都说了齐王妃是自家的人,就是不给回礼又怎么样?怎么这没有房里人的,倒按别人有房里人的例子比?我发给你,是我包赔还是你包赔。”

    回话的人羞愧:“是妈妈的话,姑娘莫恼,我糊涂了,想来妈妈也是忙糊涂了。”

    如意挥手让她离开:“今天没功夫和你理论,且当差去。”扭脸儿,对文三姑娘颔首:“见笑,表面上看光鲜,内里保不住出多少错。”

    文三姑娘忙着记齐王妃,含糊的应上一声。

    没一会儿又有人来要金银器皿,又是爷们习武比试的家什不足,现开库房取。小黑子跑来:“胖队长要吃别样的菜,发出来请好孩子姑娘做。”

    好孩子打发人来:“海参发的少了晚上不足,再发来不及,外面买些。”……。

    文三姑娘看得眼花缭乱,听得云里雾里。好生羡慕称心如意小姑娘管得来,又配合得当。又啧舌侯府尚且这样,王府自己接手难度可想而知。在这里深恨安王明知京中风气如此,却不早接自己。

    一眼看出这两个小媳妇成亲后丝毫不乱,不会有家下人敢笑话。而自己呢?只怕遇到管事奶奶们都是罗刹恶鬼吧。

    不能容她看许多,给她听的是外面管事滤过。如意随即说失赔,讲几句一见倾慕,恨今天不得闲儿的话。三姑娘看出她实在是忙,告辞和梅英出来,主动提及齐王妃理当拜见,梅英陪她去见念姐儿。

    ……

    皇后午后回宫,三姑娘没见成并不遗憾。皇后当不成她的样本,能见到当家媳妇她深感知足。头一回做客不久呆,又一肚皮的话需要克化,下午告辞回下处。

    见同来的长辈不在,三姑娘不知道是安王事先让人请走,把他们来意打听,伺机换亲事。三姑娘自去想心事不提。

    ……

    鼓打一更后,厅上客人犹在。主人们不能时时陪着,袁训夫妻回房歇息,换衣裳做随时送客准备。

    空当不多,也不耽误宝珠把文姑娘的话说出来。

    “刚回京,还没有和安王府往来如何,就来这一位。那话句句瞄着加寿,又高的不怕隔墙有耳。索性的给她看上一些,但到底要防备。侯爷在外面也要小心。”

    袁训微微一笑:“风云总从风云起。”

    宝珠敏锐的脱口问道:“你知道了什么?”

    “这几年卖力气说谣言的人,我今天弄得七七八八。我心里有个收拾他们的主意,只是再等几天,老冷回来再查一查,确定无误就该我出手了。”

    “有安王吗?”

    袁训还是一笑,意思不问自明。宝珠并不奇怪:“动太子的总是有好处的人,寿姐儿还有大半年大婚,从现在开始到太子大婚以前房中没有人,这是他们能做的好文章之一。”

    “谁说没有人?”袁训自己想想先好笑的不行:“皇上赏赐下八个,安王送三个,太子府上有十一个呢。”撇一撇嘴:“比我强。”

    带的宝珠想了起来也乐不可支:“寿姐儿生日,允她们出府来道贺。一排开,个个衣饰一新,倒赚得不少好名声。只是皇后娘娘把她们当众教训一通,我让人回给你,你可笑了没有?”

    “我陪去吃饭以外,书房一步没出。我知道这场景好笑,只是没功夫细细听。”袁训往竹帘外看看,唯有月光一地。

    “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不用出去,我现在就听着再乐乐。”

    宝珠说起来:“皇后娘娘的原话,既到太子府上,不管你们从哪里来的,有心思的别想,有主意的别打。太子和加寿才是决定你们生死的人。不好,发卖了!不好,打杀也罢。又值得什么。”

    “难怪安王下半天呆不住,走的时候面色也不好看。”袁训一哂。他知道皇后的本意出自于安王和太子同例,竟然没有苦辞,就是安王在皇后面前的大罪名。

    “娘娘还有话,说十一这数字不中听,要么六六大顺,要么四四如意。”

    袁训有了郑重:“娘娘有这话出来,纵然寿姐儿不打发,太子也一定会打发出来人,”他眉头微皱:“不如寿姐儿担着,她现管家,娘娘有话理当遵从。何必等太子提出。皇后娘娘得了皇上的话,这是一定要骄傲一回。这个时候畏手畏脚灭寿姐儿志气。”

    “是啊,白天不得闲。我一会儿要去见加寿,把这话告诉她。本以为你晚上又大半夜回来,就没有想到你。你既然能早回房,等会儿咱们一起对她说。”

    袁训摇一摇头:“柳至他们没有走,糟蹋家里好酒正美的很。我只怕还是半夜回来。你先对女儿说,就说……”沉吟一时,道:“你们先说着吧,这里有一点还是得等老冷回来。六六大顺,是打发出去五个。五个绝色好比五把利剑,给对了,笼络五个人和五个人身后的人。给错了,可惜了。定下人这事情,离开冷捕头不行。”

    宝珠肃然起敬:“还是你想的周到,我今天只想到这里,原本和加寿商议来着,现在看看还是爹爹最疼,没商议就有一堆的话。”

    袁训往她面颊上一拧,调笑道:“知道错了?快扫床抚榻、洗手焚香,等我回来好好给你们母女出主意以后,就在你面前论我多多的对。”

    宝珠把他的手抱住,迟疑道:“安王的人,也能笼络人吗?”

    “还给他。”袁训想也不想:“太子做的对,张大人明明白白是安王的人,上一个人给了他,以后自己查自己,这帐有糊涂也落不到别人头上。”

    又一笑:“知道娘娘这一回为着什么底气足吗?”

    宝珠嫣然:“不过是长辈们,钟、阮、董三家出手吧。”袁训哈哈一笑,正要说话,竹帘外人影子出来,是请袁训出去的家人,袁训和宝珠相对惋惜,但又为各自的孩子气相视一笑。宝珠送袁训到院门,往老太太房里来寻加寿姐妹。

    ……

    老太太累了一天,却因兴奋劲儿没下去还有精神。袁夫人也在这里,看着孩子们检视给加寿的礼物。

    称心如意事先看过一遍,礼物已入册,好玩的有趣的珍贵的送进来。她们也在这里,因为见者有份。

    “大表姐看这个,”好孩子打开的锦匣里是双滴珠宝石耳坠,又把盒子上留有姓名,谁送的念出来。

    加寿笑盈盈:“你收着吧。”

    好孩子谢过她,又去看别的。

    元皓拿到一块玉佩,让加寿姐姐帮自己系上。

    小十得了一块缝帽头儿上的玉,又拿到一盒六个,雕刻各式各样的玉扇坠,正在把玩,宝珠进来:“哟,都有什么好的?”

    “给,”

    “给,”

    孩子们把自己手中的东西举起来。宝珠让继续玩,向袁夫人下首坐下来,同她和祖母说着今天的见闻。

    安老太太道:“宝珠,正好有件事情你也听听。”宝珠请她说。老太太道:“正经大了,好孩子也大了,我精神也不如以前。又有加喜、增喜、添喜三个,托加喜的喜气,多喜郡主和她们形影不离。虽说太后常照看,我这里也要空下照看加喜的功夫。别的孩子们我陪的不少,现在要多陪的就是加喜,哪怕加喜在宫里也要候着她。精神不足了啊。”

    宝珠感动中有些难过,陪笑道:“怎么会,人人说您精神好。”

    “是啊是啊,看姨妈也这样说。”好孩子、韩正经听老太太说一个晚上,耳朵捕捉的快,这就接上话。

    老太太对他们满面笑容挥挥手:“玩你们的去,横竖按你们的主张来,别听大人说话,你们就赶紧沾大姐的光吧。看看好孩子你贪心鬼儿,你得了几样了?还有正经,你手里也有三样了。”

    好孩子和韩正经嘻嘻一笑,依言又去拆别的匣子。萧战知道有话说,只陪加福没在挑东西里面尖刺。

    安老太太得以从容,再告诉宝珠:“这两个养大了,该给老子娘了。大花又进了京,以后分些钟点儿给她。”

    禇大花少不了也在这里,闻言:“哎,我在这儿呢。”她的哥哥禇大路对着她笑:“没叫你。”小红拿一个东西给她:“这个好,去给寿姑娘看看,请她赏给你。”禇大花也不再听大人说话。

    烛光明亮中,老太太虽不是得意,却有为两个曾孙出色的悠然:“托亲家的福,”袁夫人含笑:“哪里话。”

    “托好孙婿的福,”宝珠回以笑容。

    “托加寿佳禄……”

    孩子们是不听,话传到耳朵里不由得一笑。袁夫人止住:“老太太,宝珠和您一样,也累了一天,有话短说。”

    安老太太对她点头,为亲家的谦虚还是那时常出来的不尽赞赏之意,切入正题:“我原意让正经和好孩子各回各家过夜。正经要上学,白天还在这家里。好孩子要学针指,也要念几本书在肚子里,免得以后跟红花似的现学,也是一样白天来。但能在家里学的,就在家里吧。”

    小红眨眨眼睛,咦,说我的娘?禇大路放下东西在她手上,悄声道:“没说你。”小红继续看东西。

    “可咱们家的风水真是养人,这两个孩子没白养大一场,他们说能照顾我了,要陪我。亲家帮忙我们定下来,十天一计。十天里,前面四天,好孩子夜里回家睡。后面六天在我面前。正经呢,推迟两天的十天。这样减少我独自的日子,有两天好孩子在,有几天他们都在,有两天只有正经在。”

    “这样我答应,如果说一回来就分开,这可不行。孩子们也想祖母您呢。”

    老太太喜欢了:“你也答应,那你明儿去送他们家去吧,把话对两府里说清楚,咱们还孩子了。知道你累,不过掌珠玉珠是姐姐,不拘礼儿。”

    宝珠一口答应下来,现叫管事的进来,为好孩子和韩正经回家准备礼物。

    “唉……”一声长叹老气横秋出自元皓小嘴里,房里人让逗笑,纷纷问他怎么了。

    元皓胖脑袋依着加寿,怏怏不乐:“我也要家去了,元皓长大了,元皓懂事体,元皓要孝敬,以后和祖父睡。只白天来上学。”

    好孩子、韩正经拍巴掌:“好呀好呀。”好孩子再幸灾乐祸:“看,我不能长呆姨妈家里,你也不能,咱们扯平。”胖队长还以大鬼脸儿。

    “咳咳,该我和苏似玉了。”小六清完嗓子,把苏似玉直接抚到一旁:“我代你说。”

    “我和苏似玉要进宫了,太后宫里有人教我们念书,一个月里家里念书次数不多。我回来一次,都要好好陪我才行。”

    大家一起点头,活似一群鸡在啄米。

    欢欢喜喜有说有笑中,孔青请宝珠出去说话:“国公爷喝多了酒,坐在大门外面流泪。看门的不知原因不敢劝,侯爷正在用酒,老国公和老夫人已睡下。请侯夫人去看看。”

    ……

    大门已关,红灯笼下朱门已气象万千,月光又罩银辉,愈发珠光宝气。

    龙怀城手捧着腮,盘膝坐在正对大门的石阶地上,喃喃自语:“真是气派,小弟这是怎生挣来?有太后,自然有这缘故,但我还能不知道小弟不是草包。”

    看一眼流一回泪,叨念又是一回,等到宝珠从角门里过来,见月下这个人已然痴了。

    不用问,宝珠能明白他的心思。那只可意会语言无法表达的心情,必然是复杂的种种组成。宝珠默然转身,她知道劝不了,不如放他坐会儿吧。

    “国公要睡的时候,劝他回来。”只留下这句话给照看的家人。

    ------题外话------

    端午节日快乐,亲爱的们。

    抱抱仔的新会元蓝宝龙女亲,感谢一路支持。

   

 第七百六十七章,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

    龙怀城呆呆坐到深夜方回,送客的袁训顺路地把他扶回去。第二天一早,陈留郡王携妻子和儿女早早到来,从老太太处开始叩头,再到袁夫人和老国公夫妻。他们早就递过辞行奏章,加寿的生日席面也是他们的送行席面,上路的日子就是今天。

    早饭过,袁训夫妻带着孩子们,包括好孩子、韩正经,还有昨夜依然留在舅舅家里的元皓,送行出城数十里到码头。

    陈留郡王府的二位公主随夫也同行,张贤妃和赵端妃请旨出宫,哭得难舍难分。二位公主拿她们打动母妃的话继续当说词:“多看看加寿她们,就是那亲戚家里的好孩子小姑娘也沾光不少,气色红润落落大方不同于别的姑娘,我们这一去啊,比她还要出落。”

    自从加寿等在外玩的不错,二位公主心痒痒的,也有相思在内,和二位娘娘磨了这两年,总算她们松口,随夫前往太原,居住太原郡王府中。

    眼看流泪耽误钟点,二位娘娘含悲忍泪,说些时时来信的话,让二位公主上船。

    宝珠留在这里劝她们,龙怀城让人请她过去。

    “弟妹请和小弟站在一起。”龙怀城安排停当,撩衣端袍单膝跪了下来。

    袁训和宝珠要闪开的时候,龙怀城止住:“这是一定要拜的,以后父母亲和小十拜托给九弟夫妻,床前代我们问安,饭后代我们闲谈都是你们。九弟,弟妹,请受为兄三拜。”

    袁训和宝珠还是闪了闪,勉勉强强的受下这礼。陈留郡王说这话有道理,也要来拜袁训和宝珠,让拦住,龙怀城又说他是女婿,只下了揖礼。最后一揖,下到妻子郡王妃面前。陈留郡王半带取笑半带情意:“以后岳父母面前照顾也有你,受为夫一礼。”陈留郡王妃叮嘱他遇事小心,有空闲就多保养身体。

    直到这个时候,最不悲伤的当数小十。从记事就知道自己理当养在京里的小十,对龙怀城道:“八哥,别记挂我,我有执瑜执璞大侄子,还有加寿大侄女儿,我会玩得好。”

    龙怀城抱抱他,让他多听九哥九嫂的话。对着他欢快的脸儿,眼泪止不住的流。这泪水并非不放心,而是太放心而为小十能在繁华的京都长大而开心。

    船开以后,小十有了难过。他不懂这叫离愁,只知道不痛快促使他扯开喉咙追在船后面大叫:“八哥,我会给你写信的,我多多给你写。”

    “好……。”龙怀城不住挥手,直到船顺水远去,再看不见为止。

    袁训等人回城去,老国公夫妻对他们道声送行的辛苦,自此,忠毅侯全儿女游玩,接舅父进京的行程正式告一段落,老国公夫妻带着儿子正式开始在京里的日子。

    ……

    昨夜下一阵雨,打下落红无数。元皓穿一件花衣裳走在家人没扫去落花的石阶上,好似一朵胖落花。

    加寿陪着他,头一个到老太太房里:“元皓要回家去了,以后再来叨扰。”

    在听到老太太说由舅母送好孩子和正经回家,元皓也掺和一脚,也一样要舅母送,要哥哥姐姐护送。

    老太太含笑:“以后常来,还给你留好东西呢。”把一荷包金锞给了他。元皓佩好,神气添上三分。

    再去见舅外祖母袁夫人,袁夫人依依不舍,为他送行的礼物是一盒两枝上好的笔。

    走进老国公的院子里,老国公夫人面上光彩非凡。在这里每住上一天,就是一天的尊重,由小王爷往这里辞行就能看出。

    “元皓家去了,打扰许久,等我备席面下贴子感谢,必要到的。”

    胖身子弯一弯,老国公呵呵笑的很是大声,让小十也送,把一个扳指给了小王爷,叮咛他:“早上记得来射箭,在家里习练也记得不要忘记。”

    元皓左右一看,必不可少的瘦孩子送行来的,就在后侧。这就说私房话不方便,干脆走去趴到老国公耳朵上:“我不在,千万别教瘦孩子。”

    老国公扑哧一乐,和他逗乐子:“好,好好。”

    今天恰好是沐休日,袁训就是想去衙门也不必。他和宝珠在二门上候着,等到孩子们陪着元皓出来,打发他骑上小马,别的人上马上车,就袁家的人数来看,是浩浩荡荡的主人跟出来。

    镇南王府早有准备,管家排在大门上,接进小王爷和侯爷一行,小黑子跟在后面格外荣耀。原来胖队长是小王爷身份让他又一回庆幸。小黑子跟在胖队长队里日子不长,翘鼻子自夸毛病也学会。他认为自己好生有眼力,又有好运道追上胖队长。

    小王爷得意洋洋进正厅,家中三个长辈,镇南老王和镇南王夫妻在,出嫁的长辈,大姑母萧凤鸾,二姑母梁山王妃也在这里。都是满面笑容看着元皓进来行礼,说得体的话:“元皓麻烦舅舅、舅母府上几年,元皓是时候回来陪父母亲,以后和祖父睡。”

    镇南老王跟着孙子上路几年,到此总算把孙子弄到手,高兴的大笑出声。

    但见元皓进门这仪式还没有结束,他回身对坏蛋舅舅挤个巴结的笑容:“父亲母亲,舅舅有话说。”

    袁训浑身起鸡皮疙瘩的膈应相,摇着头:“好话给舅母说。”

    宝珠对长公主含笑:“元皓这般重要,送回家来只是舍不得。但怎么办呢,元皓这般重要,却是你家的孩子。没办法,昨儿舅舅哭了一宿,”

    大家都看舅舅,舅舅的脸色有些绿,镇南王没忍住哈哈大笑。

    “元皓这般重要,舅母也哭了。以后还请常把元皓分些日子给我们,那就感激不尽。”

    宝珠说过,是加寿走上来,对姑姑眨眼睛先扮个俏皮脸儿,和母亲是一样的开头:“元皓这般重要,真不应该还给姑姑,但怎么办呢,表弟是孝敬的人儿,表弟要回家来扮孝敬。”

    元皓喜欢的胖脑袋乱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又希冀的看二表姐。

    香姐儿把这好事情让给沈沐麟,沈沐麟也有岳父浑身不对劲儿的感觉,嘟囔着:“真要说的这般恶心吗?”但在香姐儿示意之下,清清嗓子,竭力装的情真意切:“元皓这般重要,以后不能天天在家里见到,这就让二妹舍不得。怎么办呢,以后常来看元皓,可不要怪我们走的勤才好。”

    元皓喜欢的胖脑袋乱点:“说得好,说得好。”又看战表哥。萧战走到厅中间,对长辈们行过礼,手指点个唾沫,在眼皮子下面左右各一点,表示这就是眼泪了,再装个呜呜声:“表弟这般重要,真叫人难以分别。以后表弟常在家里,白天没有人捣乱,夜里不担心突然出现,哈哈哈哈,从此爽快。”

    最后变成笑,惹得大家笑成一片,自然挨上几记表弟白眼儿。

    长公主欢喜不禁,这才是她的淘气儿子,淘气从来要与别人不同。又听执瑜执璞等也上前说过,见到那叫好孩子的小姑娘面容戚戚。长公主唤她到身边柔声:“你舍不得少个玩伴?同在京里还可以来寻他玩耍呢。”

    好孩子屈屈膝:“殿下许我说,我才能说。”

    长公主让她说,好孩子委屈的不行:“今天是送我回家的日子,胖孩子一定跟我搅在一天,拔去舅母送我的头筹。”

    元皓听着,昂脑袋晃胖身子,好生的得瑟。

    镇南王府的长辈们一起大笑,安慰好孩子不要着恼,让人取东西给她添上回家的礼物,好孩子犹觉得不能相比头筹,但出于礼貌重打笑容。

    ……

    街口,常家的家人看了许多回,见到袁训等过来,拔腿回去报信。因为沐休,常大人夫妻和膝下五个儿子的户头人数尽集。袁训等在大门下马时,他们已在大门上等候。

    客厅上,好孩子笑盈盈比元皓还要希冀,听着姨妈说着差不多的话:“祖母让送好孩子回家,从听到我就没痛快过。以后还请常常的打发她来才好。”

    哥哥姐姐也如对元皓一般轮流说上一通,好孩子得到姐妹们许多羡慕的眼光。

    奉老太太的命,事先对玉珠说好,要看过好孩子的房屋才走。袁训带着儿子、女婿、正经大路厅上说话,女眷请侯夫人和加寿姐妹等去内宅。

    和母亲玉珠在一处,前有花后有树的三间厢房收拾出来。宝珠又和玉珠交接一回好孩子的衣裳、首饰等,老太太给好孩子的人也交接过,家里有事,辞过中饭回家不提。

    常大人夫妻回房,正感叹着好孩子箱笼的多,这全是在袁家置办或是老太太为她置办。玉珠夫妻带着好孩子复又过来。

    一匣子书和两块衣料,又一块男人用的玉饰件,一件赤金首饰。好孩子在父母帮忙下送上来,笑盈盈道:“祖母帮着挑,钱是我出,给祖父母备下的。”

    家里都知道好孩子是个小财主,常大人夫妻收下。

    又有各房长辈的东西,姐妹们也有东西,父母亲房里的使唤人打赏。问姨娘青花却不在,原来玉珠跟女儿上路一回,见宝珠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是有姨娘才叫周全,回来不肯再耽误青花在房里侍候,把她强许给一个丧妻无子的小官员,如今一夫一妻过日子,时常来请安,但不知道好孩子今天回,所以不在。

    好孩子把给她的东西呈给母亲,请母亲代转交。

    上午忙忙碌碌的送东西,午后睡起,玉珠对女儿交帐册。

    “曾祖母说你大了,不会管也要学着管,你的东西归你。这是你游玩走的时候,曾祖母送来的私房,为你买了地,这是三年收息。这是三年里你虽不在,祖父母说理当给你月钱,在这里。”

    常大人想官运不错,与结亲袁家有关,故不肯少了好孩子这一份儿月钱。

    好孩子收下来,又取出她回京后得到的宫中赏赐,皇上一份儿和太后宫中一份儿,自己算过,请母亲帮着再看一回,核对数字无误后,对母亲道:“过上几天,我、表哥和胖队长,还有小十叔叔,小六表哥似玉姐姐,请小红吃席面,把不用的私房交给她,在京里再起个铺子。”

    玉珠夫妻说好,等她回房去不在面前的时候,夫妻对着笑。玉珠道:“真没想到她有这么多私房。”

    常伏霖笑道:“在苏州、扬州还有两间铺子呢。前岁和去岁,祖母打发人说息银不多,留为铺子上添流水。以后流水添的足够拿起钱来,你我还要吃惊才是。”

    玉珠抚着额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早在她嫁到常家,就看出这书呆子家积蓄不多。公婆有五房儿子,五个房头使唤人也就多,开月钱都是一笔数目,远不如她的祖母带着三房寡媳、三个孙女儿用度宽松。

    玉珠的性子不急不抢,也不指望将来公婆给自己孩子多少嫁妆,只把她的一份儿守好就行。在好孩子没出这么大风头以前,玉珠因有宝珠铺子里股份,是家里的财主。如今看过女儿私房,玉珠自觉后退一步。别说比不上女儿,就是她给女儿备的私房以后亮明,也要小心翼翼别遭嫌弃才好。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个姐妹叫宝珠。

    曾看过游侠传,那独自一个风雨里来去让玉珠魂萦梦牵。而此时玉珠认为宝珠称得上那游侠,有一点相似,宝珠以一双肩膀挑起娘家两个姐妹。虽面容还是娇滴滴,但分明能看到铁骨铮铮。

    玉珠轻叹:“宝珠呀,全是有宝珠。”

    ……

    这一天还有一件大事,加喜姑娘第二次去柳家做客。

    加寿过生日,带上姐妹在太后面前借萧战说话:“战哥都可以送去,这感激早早的让他揽去,我和二妹三妹、大弟二弟小六全吃了亏。”

    袁训和柳至坚持到底,柳云若和加喜定亲是迟早的事情。这局面既已让不按道理出牌的萧战打破,太后在加寿等说了又说后“不甘心”的答应,但只许送一次。

    加寿等道谢时,修改成一个人送一次,把元皓小红全算上,加喜姑娘在今年去柳家的次数不成问题。至于明年?明年再说也不迟。

    午后,好孩子和母亲算私房,袁训一家人再次上马上车,加喜坐在母亲大轿里,对出门儿欢喜异常,不时揭开轿窗看外面热闹。好玩的东西她相中,大哥二哥买下送到轿子里。

    柳家的人挤满街口等候着,对五月午后的酷暑浑若不见。他们的笑容比日头还要炽烈,期盼也胜过天气的炎热。

    ……

    “来了……”这话传到大门上,柳夫人催着柳至,撵着儿子往外面赶来。

    这不仅是袁柳的大事情,也是轰动京都的事情。看热闹的人不少,好似簇拥着袁家人,成了袁家的威风。

    袁训见到柳至时,毫不掩饰他的白眼儿,头一句话不是亲家寒暄,是当众鄙夷的口吻:“不是寿姐儿哭着闹着要来,我才不送。既到这里话说前头,我家加喜不纳妾!”

    “对!”萧战出门前得到交待,少说话最好别说。但这一句话能不跟上吗?振臂高呼:“岳父说的好!”

    “对!”执瑜执璞道。

    “对!”小红和禇大路。

    一干子孩子只说到一半,天气又热,有点儿什么就噼哩啪啦轰的着了,热闹也是一样。围观的人附合:“对!”

    “说得好!”后面这位估计啥也没听到。

    “对对!”

    一声高过一声,瞬间传出好几条街。

    柳家中一大半儿的人面色发白,看看身边人面色,笑容还有的不用问了,不是同道人,寻气色同样不好的悄声问:“真的要把妾全打发了?”“听忠毅侯是这语气?”

    “不答应他会不会就此掉头走人?”

    全是这样的话。

    笑容保持的人幸灾乐祸:“三叔,学学我吧,我养的小在青楼里,家里清静。”

    “噤声!你真想把忠毅侯气走是怎么着!”

    乱七八糟的话传到柳云若耳朵里,小脸儿也开始发白。和母亲一起阻止正在冷笑的父亲。

    柳云若道:“父亲别回话。”

    柳夫人道:“老爷退后几步,这儿由我招待。”

    对袁训陪笑,顺着他的话风:“那是那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柳至对天翻眼冷笑:“我说过的话一个字不退!”

    “你敢!”袁训怒目。

    宝珠忙道:“住轿,请侯爷少说几句,我出来了。”抱着加喜下来。

    因周围人多,加喜以为好玩,格格笑上一声,小胖手互相握住,小面庞左瞄右看。

    看到父亲时,袁训收到怒容。看到柳至时,当公公的也送上慈爱神情。

    大家的视线全放到小小的加寿姑娘身上。

    见她下地,左边走来大姐加寿握小手,右边是她的胖大哥,魁梧的世子握小手,加喜欢蹦乱跳的一步一软走到柳家大门上。

    进门的那一步,加寿和执瑜互相看一看,手往下放一放,有门槛在,加喜又正乐着呢,由不得的绊到,小身子往下一软。

    柳垣欢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