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现在还住太后宫里,我才能天天见到。等你过完生日,去住太子府,我也就不能天天见你,就不能天天说这句话。”皇后流露出感伤。

    英敏殿下不放心上:“那我也天天在御书房念书,母后想见我,让人叫我就是。”

    皇后微笑:“你都太子了,还是没想到的地方多。我天天叫你,让你父皇知道,要说耽误你念书,也耽误你成大人。就要长大,自己的事情自己当家,我不天天见你也喜欢,只是有一样,你和加寿也不能天天再见面。”

    英敏殿下道:“所以今天太后挑侍候的人,加寿跟在里面挑,我去帮她挑人,我不在太后宫里住的时候,除去太后太上皇以外,也能多出来人陪她。”

    “侍候的人是要侍候的,不是陪她玩。”皇后面上现出耐心,在这里就便的提起:“说到这里,我倒能为你分分忧。”

    英敏殿下笑问:“怎么分忧?”

    “你和加寿算一起长大,我想到,你入住太子府,能不挂念加寿?”皇后说得很是中肯。英敏殿下自以为母亲知道自己心事,也就告诉她:“别的我不担心,我就担心她又乱吃点心。都那么胖了,大了,应该瘦些。我在的时候,我能看着她。我不在,从太后开始全是由着她吃,忠毅侯一家回京,更是由着她才是。”

    用手在自己身上比划一下:“加寿小我好几岁,除去不如我高,身子和我一样快差不多。”

    皇后心底微微泛起嫉妒,她的儿子和加寿因从小一起长大,所以感情很好。每次说到加寿,英敏殿下开心的样子,总让以前不喜欢加寿,现在认为加寿名头儿招摇的皇后暗生不悦。

    但她不会告诉自己儿子,她反而笑容加深,像是很喜欢儿子和加寿亲厚,同时接着英敏殿下的话,道:“所以你看,我把柳廉柳仁给加寿,你看好不好?”

    英敏殿下啊上一句,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柳廉柳仁是母后最得力的人,侍候上最会用心。您给了加寿,您这里怎么办?”英敏说到最后笑起来。

    太子是皇后亲生,皇后的人没有一个是不会讨好殿下的人,柳廉柳仁得皇后重用,更是把殿下巴结到天上,英敏殿下看在皇后面上,也对他们另眼相看,内心里先高看一眼,自然认为他们不错。

    英敏殿下很喜欢:“我以为只有太后和姑姑最疼爱加寿,没想到母后您也疼爱她。”

    “这不是为着你?”皇后堆出笑容。

    她的儿子还看不出来皇后是一片心思为自己。

    皇后早就想给加寿身边放她自己的人,把加寿姑娘的性子扭得向着她。但她以前是太子妃,在宫里不能作为,又加寿的事情件件是太后做主,太子妃只能干看着。

    现在则不一样,皇后是六宫之主。又有初进宫,太后还掌部分宫务,嫔妃们又风生水起,皇后再不把加寿姑娘系住,就少一份助力。

    皇后对袁训是先入为主的不喜欢,先入为主的事情,一般会在主人心里盘根错节,真相出来以后,也还野火烧不尽,春风催又生。但皇后又知道忠毅侯是皇帝看重的人,以后会是得力的外戚,她现在不把加寿弄好,她不放心。

    正好宫里进人,正好各个宫里都进人,也一定是太后宫中先选。太后是让皇后先选,但从皇帝开始都让太上皇太后先选好人,皇后自然不敢抢先。也就这不敢抢先,皇后反而生出主意。

    柳廉柳仁本就是皇后打算塞到加寿身边,加寿还小,身边人怎么教她就怎么学才是。但怕太后不答应,这就先和太子说过。

    英敏殿下没有疑心,这就说好。皇后柔声地笑:“只怕太后不答应,母后我呢,又怕送进宫的人固然个个好,但还没有进宫侍候过,加寿到时候有不如意。”

    太子殿下眉头微耸:“有我呢,我来告诉她。”这就皇后和太子一起成行,往太后宫中前来。

    ……

    太后宫中今天除皇帝外,人算齐全。

    嫔妃们早早就到来,陪着太后说话。太后又宣来袁夫人、宝珠和袁训。孩子们自然不少,有福姐儿在,又多来一个萧战,这会儿难得乖乖坐着,准备看太上皇和太后挑侍候的人,姐姐加寿是趁在里面挑选。

    各宫里侍候的人,本来是分派。皇帝纯孝,怕分派的人太后不喜欢面相太上皇不喜欢他们说话,就让太上皇和太后看上一看,看得中相得中,再留下来不迟。

    这是皇帝件件事情不能委屈太上皇和太后的意思,也有昭示天下孝道为先的道理在内。皇后认为加寿应该听她的,也是觉得加寿应该向她尽孝心。

    这就大家全坐好,任保让带头一批的人进来。

    十几个小太监,都生得眉清目秀。太上皇很满意,相中两个留下来。让太后选时,太后就轻拍加寿肩头,加寿是小杌子坐在太后膝下,仰起脸儿来看时,太后道:“你来挑上两个,看你会不会挑。”

    英敏殿下见说,自告奋勇过来,到太后身边站住:“加寿,我来帮你。”加寿点点头,说了一个好字,向余下的小太监们打量,手指中间一个,学着太上皇刚才的语气:“你是哪里人?”

    寿姑娘从事实上说,真的算是宫中比皇后还要出名的人物。那小太监机灵,跪下就谢:“多谢寿姑娘青眼,奴婢是福建人,但奴婢的娘是山西人。”

    加寿有点儿开心,向太后看看,脆生生道:“他是山西人呢,”旁边的人见到,就都看出来加寿姑娘这就算相中一个,太后也看出来,还是让加寿自己拿主张到底:“你说。”

    “那我…。”加寿说到这里,英敏殿下同时与加寿出声,太子摇头:“这个不好。”加寿歪脑袋望过去:“怎么着不好?”

    太子看着小太监:“额头高,忘性高。下巴尖,讨人嫌。”

    加寿怔住,她小太子好几岁,太子算是小少年,寿姑娘不折不扣还是个孩子。又是从小一起玩,英敏殿下从不骗她,面前小太监又多,加寿就没放心上,嗯上一声,又相中一个,手指住问:“你家是哪里人?”

    这个家是哪里人,和相得中全没有关系。不过是相中外形,问上一问随意做个了解。那太监也回过,英敏殿下又摇头:“不好,”

    加寿又侧面庞看他:“这个也不好?”

    “耳朵长,哭断肠,鼻子大,气性大。”

    太上皇和太后呵呵笑,都说太子今天很淘气。加寿觉得没意思上来,不肯再挑,嘟嘴儿问太子:“那你说哪个好?”

    太子笑嘻嘻转到太上皇和太后面前,恭恭敬敬回话:“进宫的太监全是受过教导,学过侍候的人。但我不放心。一来他们没有学过侍候,二来寿姐儿还小,容易受人引诱。”

    加寿把嘴儿噘高些,这不是好话。

    太后向太上皇喜欢的道:“太子是为加寿着想。”太上皇问太子:“依你,是怎么样?”太子笑道:“我就要离开这宫里,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寿姐儿又要胖。”

    加寿小手刚握住一块宫点,闻言扮个鬼脸儿,继续吃起来。

    “所以我向母后讨来两个人,母后的人全是会侍候的,也能帮我看着寿姐儿不再乱吃东西。”太子说到这里,看到加寿手上的点心,太子皱眉头:“你又吃上了?到饭点儿还吃不吃?”加寿再给他第二个鬼脸儿,胖嘟嘟脸蛋子随着晃几晃,小手又摸上第二块点心。

    关于加寿的胖,袁家的人是都不担心。宝珠生下好几胎孩子,是胖过的,知道怎么能瘦下来。再来女儿还不到七岁,胖些也没什么。

    袁训呢,也是知道瘦下来的法子,他和宝珠同样心思,女儿再大些再瘦不迟。

    袁夫人和太后就全是加寿胖些,她们认为健康。也是持现在不是十四岁,虽胖无妨。

    英敏殿下身为未婚夫,说加寿胖,是他念书后,看过惜福养生的书,自作主张,也有自以为是在内,以前是拿加寿开玩笑,说她胖。在今天是提出来作为一个缘由,好把母后的一片好意给加寿,在太子此时来看,自然是一片好意。就把加寿的胖渲染再渲染:“不许再吃。”

    加寿把点心塞一块到他手上,太子啼笑皆非说不要,加寿一定要给他,太子躲开,加寿握着点心跟上去,太子跑开两步,加寿跟在后面就追…。他们玩得开开心时,太后不易觉察的冷冷一笑。

    从皇后那里讨来的人?

    真是好笑。

    太子和加寿是相处的好,但太子诸事也早由祖母安排习惯,他又正苦攻书籍,是按储君来教导,太子身份已定,教导上重新指人,应该教的全是治国才是,再说太后还在,太子平白无故怎么会想到为加寿去讨人?

    就讨人,不向太后讨,不向皇帝讨,倒向皇后讨?

    太后心想当我是傻子吗?我也还没有老糊涂不是。

    她本心自然是不会让加寿要,正要开口说话,太上皇把她的手轻轻一捏,太后微怔,袁夫人又看出太后心思,袁夫人抢先道:“太子殿下关心寿姐儿,是她的福气。又是皇后娘娘肯割爱,寿姐儿这是怎生修来。”

    宝珠也同时明白,送来两个侍候的人,必然是皇后的意思。是怎么由太子嘴里说出,这不用去细究。

    要是不收,得罪皇后,太子也不会喜欢。太子固然不会这就表露不悦,但这算一件事情,以后皇后提起,难免离间太子和太后亲厚。

    见母亲进言,宝珠也转过来,向太后陪笑:“太子殿下赏赐,这怎么当得起。”太后看看袁夫人,又看看宝珠,最后看看一言不发,却把笑容打起的袁训,姑侄不知交换的什么眼色,太后在这里不会记得拖累忠毅侯,和侄子对看了看,露出笑容。

    缓缓地说了一个字:“好。”

    加寿追着太子直跑到殿室外面,在外面嘻嘻哈哈笑声一片,殿内,袁夫人带着袁训夫妻向皇后叩头道谢。皇后还道:“不是太子向我讨,我还舍不得给。”太后勾起嘴角,微微的像是一个笑容。

    ……

    欧阳容回到自己宫里,就兴奋的不能自己。果然,让她猜中!皇后必然要对袁加寿动点儿什么手脚。

    她安插人给她!

    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不是太子意思,这是皇后意思才是。

    太后能喜欢吗?以后加寿姑娘能喜欢吗?喜欢的,可能只有皇后自己和太子殿下,再就是容妃娘娘。

    欧阳容眸中现出狠厉,心思回到以前。

    她初进太子府的时候,十分懵懂,不懂得手段,也不会结交,如果没有太子殿下不时的宠爱,觉得日子比黄莲还要苦。

    又是一年过去,容妃不再是以前的姬妾欧阳,也深知道成为人上人,才能摆脱更多的刁难和陷害。

    她要一步一步走下去,结交外官,稳在宫中。成为那人上之人,成为冠宠六宫。

    唤贴身宫女进来:“对你说过的那件事情,可以办了。”

    宫女出去,欧阳容长长呼出一口气,想到结果,又兴奋的不能自己。

 第三百八十一章福禄寿喜同进家

    欧阳容安排事情的时候,太后宫里的客人早就散去。太上皇悠然自得,捧着一卷书看,太后坐他旁边看窗外春花,太上皇没有解释,太后也没有再问。

    太后明白过来,就不需要太上皇再说什么。

    ……

    袁家。

    袁夫人、袁训夫妻,和看老侯刚进家门、刚听说的老太太都在,大家轻声在商讨。

    袁夫人淡淡:“不收下,皇后还有别的法子,不如收下,寿姐儿虽小,但还有太后在,暂时后面就再不会有别的主张出来。”

    老太太也认为收下是对的,但眉头不展,有一个主意出来,就立即道:“不然,把寿姐儿多多接回来住,也是一个办法。”

    宝珠体谅祖母关心加寿的心情,微笑反驳:“那侍候的人也是一样的要跟到家里。”

    老太太恍然一声,带着懊恼道:“是啊,侍候的人在太后面前,还是侍候人,到家里来就不一般。加寿还小,也还不能挟制他们。”

    说来说去,加寿暂时还小,幸好还有太后。虽然这里全是一家子自己人,袁夫人有一句话儿也不能说。

    袁夫人暗想,宫里固然是还有太后,但太后已上年纪。太子妃成为皇后还没有三个月,就生出左右加寿的心思,以袁夫人想皇后,最好的就是她想左右加寿,最坏的就不敢再想,袁夫人一向平和安宁的人,把眉头也颦起来,带出来愁眉不展。

    宝珠呢,也有一句话儿不能说出来。

    宝珠暗想,以前担心呀,怕女儿受委屈啊,该出来的事情一件不少。宝珠还在闺中的时候,虽有主见,但仅限于以后有个良人,找一份安宁日子。

    直到她嫁给表兄,天地大出来,视野也开阔。边城独居,威震舅父府,抗敌守城样样来得,人也随着刚毅渐现。

    想旧年里打发人海外做营生,为女儿谋后路。今天就更胆气豪气一起上来。想加寿生得聪明伶俐,又有一般人没有的大福气。宫中已呆好几年,一天一天就要大起来,前面有路去踩平,前面有江去渡过。

    担心皇后还要有什么出来,就能担心出一片平坦?宝珠不动声色,告诉自己,不怕!

    袁夫人没有看宝珠,只想自己的心思。宝珠也没有看袁训,也是只想她自己的心思。

    这个房里的人,全是能独力支撑的人。

    袁夫人,是毅然下嫁袁父,在袁父生前,他体弱多病,闲言大多都是袁夫人在听。

    宝珠,更是不用怀疑。袁训大多不在家,祖母和婆婆也有不在身边的时候,全是宝珠一个人支撑。

    老太太更不用说,在她寡居的日子里,虽然有当时的南安侯照顾,但侯爷人离得远,流水般岁月还是老太太自己过。

    她这会儿颦眉想心事。

    袁训,更不用说。

    他十二岁就当差,虽然有当时的中宫和太子百般照顾,但直接面对事情的人,是侯爷自己。

    袁侯爷都能干出女儿定亲,他跑回京里来诉委屈的事情,天大的事情下来他也一力承担。

    这就先安慰长辈和宝珠:“祖母不用担心,母亲不用担心,皇后娘娘这是看重加寿,这是件好事情。”

    哪怕在袁训心里再不满意,嘴上也是这样的劝慰。

    安老太太忙摆出笑容:“侯爷说的是。”

    面前的好孙婿,老太太什么时候见到,什么时候满意。看看他生得该有多好,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又身在这王府旧居里,背后辉煌衬出他一身芝兰宝树光,只要有他在,老太太想永远不用担心寿姐儿。

    袁夫人也慈爱的笑着,答应着:“你说的是。”袁夫人为儿子满意,就为丈夫自豪。这是他的孩子,才生得这般能干这么能担这么的疼爱孩子们。

    袁训和宝珠每每疼爱孩子们一分,袁夫人就要想到如果祖父还能在世,也会是这样的宠着孩子们,这个可敬的妇人,由儿子媳妇身上看到夫妻不能共同渡过的一段岁月,再陶醉其中,不能自己。

    袁夫人暂时安心,向袁训宝珠微笑:“有你们呢,我能放心,不会让寿姐儿受屈就好。”

    宝珠更是抿唇笑,这是宝珠的丈夫,他上心的是宝珠的孩子,宝珠寻几句话出来,也来安慰袁训:“有侯爷在,就没有什么是要担心的。”

    房中暖乐融融,老太太先嚷出来一句:“宝珠说得好。”大家一笑,这就散去。

    袁夫人回她房里,老太太回她房里,房中独留下袁训和宝珠夫妻。、

    宝珠妙目流盼,会心会意的微笑。

    夫妻成亲数年,算是聚少离多。但表兄为人,宝珠是早就明白。

    他怎么会坐视加寿受哪怕子虚乌有的不如意呢?

    她的眸光写着十足的你不管做什么,宝珠都陪着你,袁训一看也就明白,侯爷负手低低一笑,什么话也没有说,点一点头,边往外面走,边吩咐丫头:“备马,我要出门。”

    袁训从前面角门出去,老太太从后面角门出去。

    装着回房的安老太太能自己调动家里车辆,有一辆车从早到晚在角门上,预备着老太太出门拜客,或是送客人。

    南安老侯病重,老太太为了看他,更是出门得勤快,有时候只送个药就回来也不用告诉宝珠。这就悄悄又溜出门,上车再往南安侯府里来。

    老侯正在院子里吹春风散步,见到妹妹慌里慌张又来,失笑道:“盯着我喝过药走的,这又跑来,敢是加寿又挂念我,让你来盯着我用饭?”

    “你的加寿可想着你这老侯爷呢,所以哥哥你赶紧的好吧。加寿心里有你,你的心里倒没有她!”

    没头没脑的话,把老侯说愣住。

    老侯纳闷:“我几时心里没有加寿呢?”

    “哥哥你心里要是有寿姐儿,就不要再装病扮弱吧。我的寿姐儿在宫里出大事了,侯爷是能干的,宝珠是得力的,亲家太太是可心的,太后是慈爱的,但万般儿都齐全,也还差上一个老侯爷。哥哥你再当病人,我的寿姐儿就要吃足委屈。”老太太说着伤心。

    这是她的娘家,这是疼她一生的兄长。老太太这也算撒娇,不过她自己不会承认就是。

    取帕子擦眼角泪,一五一十的把话告诉老侯,最后还是抱怨他:“哪有功夫给哥哥你生病去,这一里一里的就要上来,皇后如今是六宫之主,太后也须让她三分是不是?太子殿下也不能说什么,再说我听过就知道,这是皇后先说动太子殿下,再来摆布,你赶紧的出主意,再也不能当病人!”

    老侯听过,是没有老太太那样慌张。

    他反而更镇定沉睿,嘴角边有笑容缓慢而出。老太太以为老侯想对策,就只望过来,而不再说话。半晌,老侯慢慢道:“这么说,我还死不得?”

    “那宫里有如龙潭虎穴,加寿一天不安稳,你一天死不得。”

    老侯向着老太太,兄妹相视一笑。老侯稳稳地道:“那我嘛,还是继续中用吧!”

    ……

    “伙计,你们这里什么菜最难得?”冷捕头和袁训在酒楼里坐下,冷捕头就叫来伙计问他。伙计来了兴致,看这两位衣着不错,带的都有好玉佩。开口就问贵菜,这是大主顾上门。想打赏也会多才是,一张嘴,麻溜的往外报。

    “我们的名菜是熊掌鹿尾,八大山珍十大海味……。”

    袁训抬手止住伙计:“不用报了,”对冷捕头笑谑:“我今天是诚心挨宰,你今天是诚心宰我,让伙计上最好的菜,最好的酒就是。”

    “好嘞,”伙计信以为真,答应一声就要走。冷捕头把他叫住:“回来回来,”伙计眨着眼皮子:“您别担心,我们铺子里有五十年的酒,埋在地里面,现给您挖去。”

    冷捕头失笑:“我不担心,你挖出来我不爱,这钱可不给你。”

    伙计陪笑:“客官您说,小的听着。”

    “来五斤上好牛肉,一个猪肘子,再四碟小菜,酒就你们柜上中间那牌名上的,就这个就行。”

    伙计听完就傻了眼,袁训笑个不停,打趣着他:“几年不见,你这还是老脾性,牛肉就能把你打发。”

    冷捕头淡淡一叹,自嘲似的,随即才有笑容出来,自己调侃自己:“我是穷人的命,穷人的口味。有牛肉最好,猪肘子解馋。怕你现在胃口刁,你现在是暴发户,吃肉你要说俗,那青菜可全是给你要的,我可一口不吃。”

    见伙计听呆住,还在旁边不走。冷捕头作势轻拍桌子:“这里不做生意是怎么的?不做我们换一家!”

    伙计吓了一跳,赶紧说着有有,走出这包间。

    帘子放下,冷捕头就问袁训:“说吧,你想折腾什么?”

    “我……”袁训只说一个字,忍俊不禁:“老冷,你把我看得忒低,兄弟找你喝酒,在你眼里就是有事找你不在?”

    冷捕头眯眯笑:“没事找我?好好,等下你要问我话,我可一个字也不说。”袁训笑骂:“天底下老滑头就数你最奸。”

    “本来嘛,没事情你也不找我,侯爷你如今门楣高,你要是住个侯府我还敢去,王府五间大门晃我眼睛,我也不敢去寻你。”冷捕头一脸的尖酸。

    袁训莞尔:“看来又有闲话落你耳朵里,看来我寻你太晚,也罢,以后我一天寻你一回,听你说古记儿,你看可好不好。”

    冷捕头斜睨他:“我是不怕你寻,我怕你寻多了我,接下来在宫里折腾,皇上第一个就疑你,你可就算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噗”,袁训喷出笑,不笑时就无奈般的佩服:“好吧,你是京中老鼠洞第一,没有你不知道的。让你猜着了,我是有事才找你支招,支完了接下来咱们少见面吧,免得疑到你也疑到我。”

    冷捕头嘿嘿:“你总算肯承认。”

    “不承认也没办法,事情你应该听说。”袁训微有怅然。

    冷捕头稍有正容,微笑道:“也许,那位真的是看重的意思。”

    “我知道,也有这意思。但她再接着看重下去,我岂不担心?得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让她收手,以后也不会再看重才好。”

    听完,冷捕头坏笑:“你看我会帮你支这个招儿吗?”

    袁训冲他晃晃面庞:“当然不会。你也呆了不是?是你先提出来,我老实回答你。拿你和以前一样当兄弟看,你也不想想,我会寻你出这样的主意吗?”

    冷捕头让呛,半点儿不生气,喃喃自语:“那你寻我是为什么呢?”

    “你先告诉我,除去这位,还有什么人是你顾忌的,你先对我说一遍,我以后找你也避开这些人。”袁训对他坏笑。

    冷捕头又自语:“几年不见,愈发学的奸滑。当兵还真是出息人,不过不是我夸口,除去皇上娘娘太上皇太后和太子殿下,是了,还有你的寿姑娘以外,别的人我全不放在眼里。”

    袁训含笑,认真听着他自语完,冷捕头把胸膛轻拍,大模大样:“别的人,你随意的问。”

    桌子菜还没有到,但碗箸已安,袁训用筷子沾茶水,向桌上写了一个字。

    容。

    冷捕头一看,轻松起来,也快活起来:“你要打听她?你不早说,这简单简单。”袁训悠然:“老冷,兄弟我也提你一声,我问你的,哪有简单的?一,你要是现在不敢说,还来得及。二,回去你反省反省,是不是还有不简单的人,让你当成简单给错过去。”

    冷捕头失笑:“你是寻我问话的,这倒成了我欠你人情。”脚步声在楼板上过来,冷捕头住嘴,见是小二送菜上来。

    牛肉猪肘子,酒楼里大多现成,早做好一蒸就得。小菜也送上来,酒斟好,小二得了赏钱下去,冷捕头重拾刚才话题。

    眯着眼,看似懒散得没有骨头,坐也像堆在那里。语气紧凝,却是小心严慎。

    “你要听的,应该不是他家什么官。也是的,现在什么官有什么打紧,要紧的是人品性格,就像袁侯爷您,初一见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有出息,那神态跟琉璃珠子放光,到哪儿都埋没不了你。”

    袁训给他倒上酒:“你就胡扯吧,反正我最近闲,有功夫听你拿我取笑。”

    冷捕头咧咧嘴:“不是取笑是实话。难道不是吗?是块玉,放泥堆里也放光。是个蜡烛,点完也就完了。”

    袁训寻思下:“有道理。”

    “那些个顺着裙带上去的,别看现在能得意,时候一长你再看,他们还能呆得住呆不住?那光华世面上,得自己有光华才能长呆着。远的不说,就像你的老对头柳家,”

    袁训干咳两声,把冷捕头打断,骇然地笑:“咱说话当心点儿行不行?”

    冷捕头又坏笑,一口答应:“行!老丞相已做古,侯爷你这就打遍朝堂无对手,”袁训白眼他,冷捕头又坏笑:“这个也不能说,那就只能说说柳家的破落子弟们。”袁训失笑:“这个能说。”

    “老丞相去世,侄子们争着为丁忧。要说丁忧这是古理,最早只为父母祖父母等直系尊长,到后来丁忧成风,兄弟姐妹丧也如此办理。本朝柳侄子们这样办事,大面上是寻不出错来,但仔细一想,全是做给皇后看的。”

    袁训在听到“柳侄子们”时,就忍不住一笑,这坏东西故意少说一个字,把柳家侄子们这话全变了味,听上去像是他家的侄子。

    又听到后面说是摆样子做个看席面的,袁训微笑:“这说得也是。”

    冷捕头不怀好意打量他:“所以,以后,你家指不定也出这样事情,有那一天,侯爷仙去,”袁训把拳头捏巴捏巴出响动,冷捕头又咧嘴:“你别恼,在你前面我早走了,你想找人也找不到我。”

    袁训摆手:“你认真的说,别乱插话题。”

    “不是乱插的,是挨得着的。”冷捕头呷一口酒,看上去他自己是有滋又有味,啧巴下嘴,继续道:“这就挨得着我刚才说的,是块玉怎么都放光,不是块玉,这都和柳至挤着去丁忧。”

    袁训来了精神:“你骂他我爱听,”笑容可掬:“再多骂几句不是。”

    “骂他你又不进钱,骂他不过是皇上都不解他丁的是什么忧。皇上正要用人,寻他几回不出来,娘娘恨得只怕咬牙,娘娘眼前无人可劝,娘娘自己出个主意,”

    袁训眼睛一亮,但是故意道:“咦,你不是不能说吗?”

    “哈哈,这是有关连的,这就带出来。”冷捕头打个哈哈,舌头一卷,话题就转回去:“你要问的那家就是这般,宫里无根基,先是得宠,京外来的事事儿不懂,就失了宠。这又有宠,有宠又如何?无子到最后,总是凄凉。”

    袁训语带双关:“这事情可不能办。”

    冷捕头继续疯疯颠颠哈哈不断:“啊,有子又如何,柳至一丁忧,事情像是不对,哎,我说侯爷你拳头硬,几年前打得京里老鼠洞都翻个过儿,你怎么不去寻他事情?”

    袁训见缝插针地笑话他:“就那时候把你翻出来晒晒日头的不是?”

    “我说找不到可恨的人,原来在这里。你把我翻出来,你倒是再塞回去,害我晒脱皮,回家去老婆都不认。”冷捕头皮头皮脸,见袁训倒酒,又一碗酒下肚,再道:“这外面无人,里面也难。你都看到,你这样大的福气,还要来寻我说话,何况是你要问的那一位,和我不能说的那一位呢。”

    袁训揶揄他:“你也没有少说。”

    想这个人今天说的实在不少,看来袁侯爷还能在他眼睛里呆着,袁训着实的感激。这就安心不少,打迭心思陪他,和他痛醉,各自回家。

    ……

    第二天起来,袁训坐到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