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阮梁明好笑:“四表妹日常必定不随心遂力的,你们看这个丫头,小且不说,当差还走神?”
袁训也以为然,心想有这样的丫头,主人必定也是个糊涂的。
四表妹给袁训的印象,是一脸温和的笑,这种笑的人,也许是秀外慧中,也许是满脑袋的懵懂。
大智若愚,和一脸愚相,表面上并无太大的区别。
“啊!”
钟引沛一声惊叫。
阮梁明险些失手摔掉手中书,恼怒地道:“钟四,你这一惊一乍的毛病几时才改?”
一件衣裳直扑到阮梁明脸上,衣后是钟引沛欢快的笑声:“你看你看!梁明兄你看!”阮梁明还没有从惊吓中走出来,就脸面前一片象牙白,让一件象牙白的衣裳几乎把脸全罩住,眼前白茫茫一片,这还怎么看。
他推开衣裳,夸张地大喘几口气,呼哧呼哧地后,才问到钟引沛脸上去:“你想闷死我不成?”钟引沛笑得乐陶陶:“你看你看!我的衣裳!”
阮梁明眼前一白,象牙白的衣裳又盖过来。
“你再来我就恼了!”阮梁明夺过衣裳,看上一眼,掷还钟引沛:“你的衣裳,我认得!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咦?”
把衣裳扔回去后,阮梁明反而明白过来。见钟引沛接住衣裳,低着头自己看着笑,阮梁明走过去,认真的盯上一眼,不由自主的赞叹:“呀!竟然是这样的好手段。”
象牙白的衣裳竟然像没染过一样。
“可不是,你看你看,”钟引沛笑得跟丫头红花差不多。
董仲现叹气地笑:“除了这一句,你还会别的话不?”再看一旁的袁训,也对着自己石青色衣裳发呆。
“哈哈,你们出的好难题,现在四表妹做上来了,你们倒发起呆来。”董仲现是最不赞成考验表妹们的人,他就不肯在衣裳上做文章,只撕开袖子了事。现在他见大家发呆,只管尽情的取笑。
半晌,钟留沛笑了笑:“难怪送衣裳的小丫头笑得看不见我们,果然,四表妹好手段!”
钟留沛的衣裳并不难缝补,横竖他衣上的绣花大,修补起来容易。阮梁明的衣裳是花细而碎,眼神好的人花点儿功夫也能行。
最难的,是捣蛋促狭的钟引沛,和存心刁难的袁训。
象牙白的衣裳,染上黄又微有墨色,三奶奶张氏无法还原,就用黑色的线盖住,这也是好方法,可到底不是原先的衣裳样子。
而宝珠送回来的这件,却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还是原本的象牙白色衣裳。
钟引沛啧啧:“这是怎么做的?衣裳还是原样的,这是我的衣裳,换上一模一样的,我也知道不是我的。这件,还是我的那件。”
见狮子滚绣球格外的精神,新崭崭的绣线干净整洁。
“难得难得,”这样夸着,钟引沛去看袁训手中那件,更是大乐:“这件就更妙了,妙不可言!”
石青色衣裳,毫不掩饰胸前让挖去一大块。但挖后的那块布,还是石青色。两种石青布料有不同,颜色有偏差,但有妙手在接连处绣上云纹,又在补上的那一块上加上朝霞,不管是粗看,还是仔细地看,朝霞衬云,氤氲气生。
更绝妙的,是不管云也好,霞也好,全用的是暗纹线,既不压衣裳本色,又可以行步中见到闪烁,不暄宾夺主,也不是暗不可见,反而更把衣裳衬得比原先还要精神。
而主人穿上去,就更加的是精神起来。
“小袁,你输了一着,你还敢再试吗?”阮梁明等四个人一起取笑袁训,袁训抿抿唇,抬起手:“那么,再来第二着。”
第九十章讨要
第二天,张氏正坐在房里夸女儿,说她是姐妹中最会看书的人,家里没有男孙,唯有玉珠是可以和表兄们谈书论文的人,又担心:“你出五个试题,不理你可怎么下台?”
玉珠才撇嘴,见丫头接进一包子东西来,外面包的很整齐好看,说是表公子们的见面礼儿。
张氏喜盈盈让她放到手边,边打开边喜不自胜:“这京里出来的小爷就是不一般,你看公中自带有的见面礼儿,又单独给你们姐妹带上一份了,对了,”问那收东西的丫头:“大姑娘和四姑娘都有?”
“这还用问,自然都有。”玉珠也动了兴致,过来道:“看看带的什么?”
张氏觉得手下东西硬邦邦沉甸甸,就先不开油纸,笑问:“你想要什么?”玉珠端详那包的方正模样,道:“笔墨纸砚,”
不是文房四宝不会有这么的沉。
打开来,张氏和玉珠怔住。
里面是四四方方一块冻肉,然后稀奇古怪的食材,用一张做菜的方子裹住,从外面看上去,冻肉的棱角和砚台很相似。
张氏愣了愣,还是喜欢起来:“一定是不常见的东西,表兄们带来给你尝个新鲜。”玉珠握住那做菜方子冷笑:“母亲且慢喜欢,让我念给你听听。”就往下念:“烧鹿尾,灸鹿肉……”张氏迷糊地问:“这是什么?”
“人家变本加厉上来,要看我会不会洗手做羹汤!”玉珠说着就要摔那方子,想想又停下来,在眼前过一下,转怒为喜:“这是谁写的字,这字倒是清俊的很,没有几年的苦功是写不来的。”
张氏松口气:“你喜欢就好,不过,”又提半口气上来:“这么着考人,也太……”过份,说不出口;家里都恨不能把五个客人当成小祖宗供着。说离谱,天子脚下出来的小爷还会离谱?
可这事情,是一件接一件的很是离谱。
不过玉珠继表兄们进门后,终于发自内心的喜欢。
“这字我收了,菜么,谁有功夫去做。”玉珠走去书案研究那字。过上一会儿,张氏神秘地跟过来,柔和地叫道:“玉珠,我的好孩子,你还没有看出来?”
“看出来了,这字是先习的颜,再习的柳,还有几分王右军的笔力,”
张氏啼笑皆非:“我说的是这件事,你又书呆了,快放下听我说。”
玉珠就放下来,仰着脸笑:“听你说什么!母亲认得出这写字的人?”
“我又不呆,不认得它。我要对你说,你就没看出来表公子们人物俊秀,”
玉珠心不在蔫:“嗯,”
“还聪明过人,”
“哦,”
“不像是一而再,再而三开这种玩笑的人是不是?”张氏笑嘻嘻:“我的好女儿,他们真的是来配姻缘的!”不是来捣蛋的。
玉珠这下子彻底惊醒,惊得人站起来:“啊!”但是又见到手中的字龙飞凤舞,又慢慢的红了面颊。
……。
掌珠的房里,邵氏和掌珠也对着一堆的食材低声谈论。
“他们一试再试,是来真格要订亲事。”
掌珠撇嘴笑:“先是看针指,这又来看厨艺!”
“可你一样是不会啊?”邵氏为难。
掌珠倒不怕,胸有成竹地道:“我不会没什么,反正侯府里也不要我下厨房。我一开始担心的就是他们只是来看祖母,祖母多年与他们不走动,虽是长辈也不能左右他们。他们又都年青,纵然中他们的意,他们不能当家这亲事也不能算。现在既然是真的有意,”
眯起的眼睛亮如深夜猫眼,掌珠慢吞吞地道:“那我也不必再干坐着看着。”
“你有什么主意?”邵氏一向以掌珠为主心骨,此时还是她的主见人。
掌珠但笑不语。
……
宝珠在房里几乎没岔过气去,把手中一碗热茶对着那块肉泼上去,再对不明就里的红花道:“我这就烧好了,搬去给他们吧。”
卫氏忍住笑,劝道:“好姑娘,你先消消气,我们把肉先收着,指不定老太太就让烧出来待客,”
“我手疼,缝衣裳累到。”宝珠嘴上可以挂好几个油瓶。
卫氏是硬挤出来的想法:“也许人家这是真的相媳妇?”
宝珠冷笑:“哼哼!”
红花和卫氏正不知如何劝时,外面有人解围:“老太太让四姑娘去。”主仆就过来,因为宝珠生气磨蹭,进来时住得稍远的邵氏张氏都在座。
讨债鬼表兄们自然也在,宝珠正眼也不看他们一眼,弄得很想道谢的钟引沛大为奇怪,他寻思他没有得罪四表妹才对。
安老太太笑容满面,自从家里来了客人她这个表情成了常用的。
“冯家的来人问我,说京里来了客人,他们家要招待,又问我是什么客人,我告诉了来人,冯老爷子听说后,就在家里生气,说这样贵重的客,怎么不告诉他也来见见。冯二奶奶拗不过他,又怕他气中冰天雪地里出来闪到风不好,就来问我拿主意。又有邻居们也来问,都要来见见。我想就这样吧,家里摆一天酒,请人来赏一天梅花,可怜咱们娘儿们过日子,怕人说闲话,平时小戏班子也很少叫进来听,再叫两班小戏,一台给女眷听,一台让表公子们招待来的男人们听,余家也要请,城里各家都要请,你们说好不好?”
邵氏张氏都说好,流露出喜欢热闹。古代守寡的人清静为主,不与外界通来往,冷冷清清过一生的人居多。邵氏张氏也这样过上十数年,平时过年过节和别人家的热闹比起来,一屋子全是女人,是差得很多。
她们都笑说愿意,又问老太太在家里的哪一处请客。安老太太说在香兰苑,邵氏和张氏都觉得奇怪,那里杂草丛生,怎么能请客?
但一向老太太说一不二,邵氏张氏也就没有反对。
宝珠更无意见,她早早就出来。让卫氏看着人,带着红花守在祖母长廊的拐角。表兄们在后面出来,从长廊往厢房里去。
见拐角处,四表妹寒着小脸儿站出来,狠狠地道:“见面礼!见面礼儿,怎么不给见面礼儿!”
说过扬长而去。
反正没想嫁他们,宝珠不允许他们拿一堆劳烦人的食材来打发自己。
表兄们面面相觑,还没有明白过来时,忠心护主的小丫头红花在后面小声解释姑娘的话:“不是说了有见面礼儿,难道拿那块肉当给姑娘的见面礼儿不成,这也太……。”
见自家姑娘走远,红花陪个笑容,匆匆跟上。
第九十一章情恋不亏心
宝珠回到房里,还没有坐下来,红花小声道:“姑娘,老太太让姑娘们烧菜呢。”红花的意思是很为难,姑娘你烧还是不烧?
宝珠跳起来茫然地问:“什么?”
“老太太说香兰苑里请客,正好表公子们从京里带来的好食材,让姑娘们一人烧一个菜出来待客。”红花有几丝得意,幸好自己把这重要的事情又提醒一遍,她当时看宝珠姑娘神色,就知道她没有听见。
宝珠本来没有大生气,现在带着几分狠狠道:“把盐换成糖,把辣椒换成酱。”红花掩口轻笑,为了安抚此时生气的四姑娘,红花还是答应着:“好。”
而宝珠还是气得更厉害。
她没见过有谁家相亲是这样的试来试去,你以为这是宫中在选妃?
……
离过年一天一天的近了,余伯南就更惶急不安。往年过年礼的人都是他,如冯家如安府如省里几家走动的官吏,都是余伯南带着家人前往。
今年……
先不说纳了方明珠,父亲生气见他都没有好脸色,就是寻常出去吃饭见客,都嫌他丢人不肯叫他。就是母亲疼爱他,让他往省里去送年礼,余伯南自己惭愧,都不肯出去见人。
可再怕见人,也不能不见人。
余伯南回想母亲才打发人来说的话:“安府来了几位京中的小贵客,年纪都跟你相仿,定下二十八那天,在安府里玩上一天,也请了咱们家,你去还是不去?”
余夫人的话很委婉,你去还是不去?她也知道丈夫最近不满意,儿子最近不如意,也不敢过份的开导余伯南。
知廉耻的人,才会觉得不能出门见人。但此事也看得出余伯南不够豁达。他是为情办错了事,又挽救方明珠的名声终身,如果因此一蹶不振,也算是他想不开。
情这个字,可以让人生死相许。有余公子几乎把身家名誉放上去,也不算冤枉。
香炉中的香已燃了有一半,余伯南还是没有想好去还是不去。
放在平时,这种从外地来的贵客,余伯南是一定会去见见的。可现在,他因为“宝珠”二字,就望而却步。
他现在是在书房里,心如乱麻不定时,身不由已的走到书架前,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推开几本书,取出书中夹着的一张纸笺。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横看是宝珠,竖看也是宝珠,草书是宝珠,楷书是宝珠,行书隶书俱是宝珠。
宝珠,余伯南满面痛苦的嘶哑出声,出声后把自己惊醒,对着手中看,怎么又把这张纸取出来了。
他本想毁去,却又舍不得。
少年的情恋,在现在另有一个词叫初恋。让人不能割舍。
换成另外一个不通情理的人,可能会怪宝珠,怪全因为喜欢宝珠才生出后面的事。可余伯南不是,本城闻名的才子,不可能不通到自己做错了事,却去怪女人的地步。余伯南就把这张纸精心收藏,紧压在书架深处,有时候触动心底最痛的地方,却又忍住不取出观看。
但人很多时候是受感情支配的动物。在安家又一次出现在余伯南面前不能回避时,余伯南是不受控制的取出手写的这张宝珠加宝珠,像取出他珍藏的爱恋。
他本来对宝珠是初恋,因为自己办错事情,纳了方明珠像生命中多出一块洗不掉的污点,就觉得和宝珠从此远隔,这份爱恋就更加的深浓起来。
如窑香之美酒,放得越久反而越香。偶然取出,闻闻香都是醉人。
在这醉人中,余伯南如遭捶击,明白一件事情。
他很想再见宝珠,对她解释一下,让她就是不再喜欢自己,也不要瞧不起自己。
是啊,在他的心里,一直是喜欢宝珠的,一直是想和宝珠在一起的。以前过年过节见上宝珠一面,是余伯南百般的回味,这从此不能再见,已经如万箭攒心,难道解释一下也不行?
余伯南破釜沉舟般有了勇气,觉得眸前一亮,人也有了神采。
冬天家家都有梅,此时窗外亦有数株。余伯南在梅香中扬眉,发狠地自语道:“我就是要再见一面,哪怕一面出行。”
宝珠如这梅香,不在面前也勾魂。
余伯南就走去见母亲,告诉她:“安府请客,既有我,我就去。还有安府的年礼还没有送,旧年里都是我们家先送,母亲要备好了,我这就带人送去。”
他面色沉沉,看在余夫人眼里倒成了严肃认真。
把余夫人喜欢得不行,忙道:“我的儿,你总算想通了。你天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我给你的好人你也不肯亲近,把我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你别怪你父亲,你出这样的事情,不能怪他生气。他再生气,也是中年了,膝下只有你一个儿子,你振作起来,他还是喜欢你的。说起来,你怕安家什么!都怪宝珠……”
“这事怎么能怪宝珠?”余伯南皱眉打断。
余夫人见儿子声气不好,怕把他惹恼再把自己关起来,这过年也不见客,余夫人还怕别人会笑话。
“好好好,不怪宝珠,全怪方氏那个贱人,早起她说水热水冷的要闹,我让人去骂了她一顿……”
余伯南再次打断母亲:“大冷天的,别少了方氏炭火热水。”
“……”余夫人张口结舌,怎么自己说什么都不对?
她有些委屈的神色让余伯南心软下来,对母亲陪个笑脸:“咱们家不是逼死人的人家,再说安府里也不答应,以后怎么见面,在外面也不好做人。让她活着吧,权当养条狗。”
说过问明年礼是谁收拾的,余伯南就出去。
他走以后,余夫人才抱怨道:“说得轻巧,我就是养条狗,它总得摇摇尾巴而不是天天寻事吵闹吧。”
想这父子两个人都会在外面做人,这里面当坏人的,只能是自己。
余夫人就叫来自己心腹的丫头,道:“大爷心慈善,又为方氏贱人说话。放了她吧,给她碗饭吃,冻得半死不活就行了,别真冻死,告诉她,她母亲再来胡闹,我安生过不了年,她就别想过好年!”
方明珠这类爱逞强的人,在安府里遇到的是讲道理的人,不和她一般见识。遇到余夫人这种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讲不清的,就只能受罪。
第九十二章如此服你
远远望见安府大门,余伯南心中又是一怯。幸好雪深他骑马来的,那马不管主人心意动摇,它只要马缰没动,依就往前面走。
马缰绳,也不在余伯南手里,在牵马的家人手中。
在马后面,是四个家人抬着两抬年礼跟着。
有几天没有来,余伯南发现安府大门异常的光亮,像是洗过又洗。而门头上,有风吹雨打的旧损的地方,也已经修描好似新的。
来的果然是贵客,安家祖母才会这么收拾。余伯南心里不是滋味儿,想京里的贵客,和自己一般儿的年纪,都在青春,又来了五个,难道一个没定亲的也没有?
盼着他们全都有娃娃亲吧。
余伯南这样想着,见守门人迎上来,在马前行个礼,满面堆笑:“余公子您来了,”和平时一样。余伯南心头一宽,下马取了几个赏钱给他,让人把东西往里面抬,又问:“祖母身子近来如何?”
“好呢,还念叨过您。”守门人得了赏钱,自然得找出几句好听的话送给这给钱的人。
余伯南喜悦地问:“哦,几时提到的我?”
“就是这大门上写福字,宅里写斗方的时候,老太太说阮家表公子字好,就说起本城也有一位才子,就是您了。”
余伯南笑了笑,但在心中稳住自己。他不久前才在浮躁上吃了大亏,理当改过很多。一面在心里暗笑安家祖母在内宅里说的话,守门的人是怎么知道的;一面不愿意站在大门上当着街上的人和下人们调笑,他能这样想,已经改了很多,他就许步往里走。
因有京中的贵客在,余伯南不肯在举止让他们看笑话,就走得方方正正,不慌不忙。那雪地里留下的步子,也笔直两条线一般,像匠人量着印上去的。
才转过影墙,还没绕过正厅,见一个红袄丫头在旁边招手,余伯南认得是玉珠的丫头叫青花。本来怕安府的姐妹们都不理自己,余伯南进来时满面大方,心中却极是不安。但见青花这贴身丫头笑嘻嘻的,也和以前没有变样,余伯南心中更多出一重喜悦,人还没有走过去,先把赏钱取出来,沉甸甸的两个小银锞子,各重一两,已经是丫头的几个月工钱。
青花眸子闪亮,本来该说的暂时都忘了,喜盈盈伸手来接:“是给我的吗?”
“给你的。你拿着,再告诉我你找我作什么?”余伯南把钱放到青花手心,银锞衬上丫头雪白的手心,好似玉盘托银晶。
青花呀的一声,先把钱收起来:“这钱把我喜得都快忘了!”和余伯南对着一笑,青花笑道:“我们姑娘说你这几天必过来,难道年礼也不送了?”
这话里表露至少玉珠没有见怪余伯南的意思,余伯南大喜:“是是,我当然来的。”
“所以姑娘让我在这里看着,说你来了,就请你去见上一面。”青花说着话,手就摸摸袖子里的银子,说完话,摸了十几遍。
余伯南没注意她的小动作,踌躇道:“我先见祖母再去看她,”
“不行,我们姑娘说十万火急,她急得耐不得。”青花转头:“那不是姑娘来了,”雪地里,玉珠过来,见是余伯南在,更明显的加快步子。
青花见到她,就把银子取出来请玉珠看:“余公子赏的。”玉珠道:“你拿着吗?”就来抱怨余伯南:“给丫头许多钱,给我,要得多少?”
“这个给你,”余伯南见玉珠和平时一样的亲昵,早就取出袖子里一串木香珠:“这是我前几天自己寻的香木,找人刻出来,我自己串的。”
香珠上刻的还有以玉珠为名的两句诗,也是余伯南所做。
这串礼物简直打到玉珠心里,玉珠即命青花看着有人过来,和余伯南走到雪松后面,头一句就是:“你生气不来了,也不理我们了,”
“我我……”余伯南急得不行,鼻子一酸一热,几滴子泪珠滚滚而落。玉珠大为诧异,就先不说。余伯南自己拭了泪水,含泣道:“好妹妹,我以为你们都恼了我,再也不想见到我。那方氏,我我,我真的没碰过她。”
“为什么不理你,家里人都知道你和明珠那丫头没瓜葛,”
余伯南更喜从天外,深深地对着玉珠作了一个揖:“妹妹你就是我的大恩人,我见到你,心里的结这就算打开。你可知道我从那天起吃不好睡不下,这世上的人都瞧不上我,我不怕。我就怕你们姐妹嫌弃我,那我可不想再活着了。”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嫌弃你,”玉珠笑起来:“你还是个男人,吃一回女人的亏,就这么点子出息?”
余伯南不好意思的带泪含笑,小心地问:“那宝珠呢,她恨不恨我?”
玉珠先把眉头颦起来,紧锁的眉山压得余伯南心头一沉,玉珠道:“宝珠应该不恨你吧,这我不知道。不过家里人虽都知道你和方明珠没有勾结,可你是为宝珠来的,却是全都知道。”
“唉,”余伯南长长的叹气。
玉珠斜眼看他,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你呀你呀,我后来细想这事,虽服你,也气你气到不行。”
余伯南愣住:“你服我什么?”
“你为宝珠敢跳墙,占住一个情字,岂不就像幽王褒姒,明皇为杨妃,都占的是一个情字,”玉珠说着就有些痴了。
余伯南却觉得味道不对,陪笑道:“好妹妹,你能打个好比方吗?这周幽王为褒姒烽火戏诸侯亡国,唐明皇和杨妃本是公公和儿媳关系,与理本就不合,后来杨妃误国,也几乎亡国,这个能比我为宝珠?”余伯南哭笑不得,就没有更好的典故?
这是服人,还是骂人?
“你不是险些丢了名誉!”玉珠理直气壮,余伯南顿时苦笑不止,连连点头。
雪珠子簌簌又下起来,有异香萦绕鼻端,好似从天上来。玉珠在这异香中,更有些痴狂。感叹道:“若有人肯为我这样,我一定效仿红拂跟他去了,”
余伯南刚要动嘴,玉珠白他一眼:“我可不喜欢你!”
“是是。”余伯南更加的苦笑。心想你就是红拂,这李靖还不太好找。
玉珠接下来又叹:“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你为宝珠的这片心意也足够了,有时候我想,又有谁会为我这样,把功名声誉都不放在心上……”
余伯南满嘴苦水,很想悄悄溜走。他知道玉珠爱看书,爱雨下听竹,爱雪里寻幽,但没想到她把情怀寄到这个方向上去。
他往左右寻找,很想找个理由来脱身而去。同时暗自庆幸,幸好我喜欢的,乃是宝珠。
------题外话------
幽王褒姒,明皇杨妃,红拂李靖,可百度。另,昨天的王右军,曾任右军将军的王羲之。
第九十三章表妹很多
另一边的雪径上,掌珠穿着大红袄子独自而来。余伯南正要喊掌珠来了,就此离开胡说八道的玉珠。冷不防玉珠道:“你这次不帮我的话,宝珠可就嫁别人了!”
余伯南猛地扭头,眸子炯炯,一半是为玉珠还肯帮自己而惊喜的,一半是吃惊,他脱口而出:“宝珠要和京里来的谁订亲?”
“哈哈,你果然还是打听了,”玉珠摇头晃脑的得意了,手点住余伯南鼻子:“我气你的就是这一条,你总是偷偷摸摸,从不肯走光明大道。就说你想和宝珠递个话吧,你怎么不来找我呢,找我,我虽不是鸿雁,却也不敢辞。”
余伯南一脸后悔莫及,他心里也是真的不无后悔。冲着玉珠的仗义,余伯南笑道:“你要我帮什么忙,听上去还能打消宝珠的亲事?”
玉珠就要笑,轻启朱唇才要说话,有一个人笑道:“哟,这不是余才子?怎么你这一回找的是我玉珠妹妹?哎哟喂,我们家里难道还有第二位表姑娘给你不成?”
却是掌珠到了面前。
余伯南涨红脸跺脚:“大妹妹不要取笑!”
玉珠“扑哧”一声笑,对掌珠道:“大姐姐来得正好,我正要借本城余才子的手,出几个难的对子难一难家里的贵客,让他们以后不敢再小瞧我们。”
掌珠也眸子放光,手指住两个人笑道:“我说你们鬼鬼祟祟必没有好事情,就悄悄儿的走来看看。果然,让我猜中了。”
“你就说这主意好不好?”玉珠眼巴巴的问。
掌珠故意沉吟一下,然后翘起拇指:“好,果然是高!”玉珠心花怒放,招手让掌珠走进,一起问余伯南:“有什么试题对子文章,凡是最难的,一概写了来,到那天你也亲自到场,有我们两个坐阵,不愁难不倒他们。”
余伯南笑而不答。
掌珠和玉珠一起埋怨:“你这在我们眼里待罪的身子,还敢拿矫?”
“我不敢拿矫,不过有个疑问,”余伯南何等精明,掌珠玉珠姐妹齐上阵要为难自家的贵客,这贵客就这么不中她们姐妹的意,却反而独要娶宝珠走?
余公子来安府以前,是惴惴不安,怕掌珠玉珠嫌弃于他。现在见姐妹两个人都有求于他,此时不拿架子几时才拿。
他故意漫不经心地模样:“我有什么好处?”
“不是对你说过了,”玉珠嘴快的嚷嚷,又扫一眼掌珠。掌珠亦是聪明过人,大约猜出玉珠对余伯南说了什么,又不能确定是这句话,就瞅瞅和余伯南打眉毛眼睛官司的玉珠,直接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你不帮忙啊,宝珠就是人家的了。”
玉珠哈的一声:“就是这句!”
掌珠微微一笑,眸底颇有自得。母亲说三婶儿在祖母面前认定阮家小侯爷,母亲没追上,只能说相中董家表兄。看看玉珠的这心直口快,能在侯府里呆上几天?
多呆上几天,只怕骨头渣子也没有了。
姐妹二人一起拿宝珠来要胁,余伯南也猜得一明二白。他好笑:“要我帮忙可以,不过你们想如意,我得知道一件事。”
“是宝珠可恨你么?”玉珠又抢了先。
掌珠这总想作当家人的掌家姑娘,就从容在后面而问:“是要我在宝珠面前帮你说话?”
余伯南徐徐而笑:“是你们两个,各自相中了谁?”
有片刻的寂静,玉珠先叫出来:“你敢胡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