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好吧,他说了什么!”袁训又就要恼。
陈留郡王微微一笑:“凡是京里来的人,我亲自见他,他以为我打听京中事,并不会奇怪。他能说你好吗?他以为我是十分真心的待他,又以为他从京里出来,对我会有用,就把你说得不值钱似的,你都知道不是吗?”袁训涨红脸,魏建金见到表兄太子宠爱于他,背后起谣言的人,他是头一个。
“我不必听了!我来告诉你吧,他把我说得跟龙阳断袖似的,我打断他的腿,又砸断他几根肋骨。他的家人要告我,让殿下撵出去。魏建金是四处求人,见京里呆不下去,才没办法去往边城。”
“就是这些话!我听的时候都一心头火,何况是再学给你听,我也恼。我们不说他说的什么,我们来说说他怎么死的,可好不好?”陈留郡王对着杯子里的酒笑:“看在你的好酒份上,我得告诉你我不算白喝。”
袁训眉开眼笑:“信都是从驿站走,信中不敢问。我听说他死,就知道必然是姐夫为我报了仇,你要知道殿下不许我杀他,不然我早宰了他!”
“嗯,”陈留郡王在此留意了一下袁训神色,见小弟说到殿下时浑不在意的信赖,果然如他打听的,是殿下面前十分的宠臣才是。
他固然可以放心,但他提起袁训的懊恼事却不是为了哄他喜欢,为了告诉他杀了人。陈留郡王就先说杀人的事:“他喝到一半,我已经听了个七七八八,他傻子不知道,还在诉他怎么冤枉,让你逼得京里呆不住。我当时盘住他让他安心,第二天让他去前锋送封重要的信,让我的亲兵在路上杀了他,把他的头提了回来。”
陈留郡王也有几分得色上来:“前锋打仗呢,死谁都不奇怪!”这样胡言乱语的人,怎么还能容他再多活一天?
袁训喝彩:“好!”
“你先别好!我说这事呢,是敲打你!”陈留郡王有几分认真:“这件事情我看得出来太子殿下包庇你,当然也有几分是为了他的名声。这件事情可以包庇你,却不会件件包庇你。我和项城郡王的事情,可不许你插手,你身为监查御史,可不许循私!”
“我知道我知道,”袁训笑嘻嘻。
又喝了几杯酒,陈留郡王才告诉他打官司的事:“去年原本是回京议事,不想半路上有变我们又折回去,随后,皇上先在云贵征了一批兵,我和项城郡王折损的人最多,自然是我和他先分。为分兵将打了起来,这里面又有污七八糟的事,梁山王看着豪气,其实老滑头,他看调解不下来,索性不管,让我们到御前来说话。这老家伙最擅长的就是这一手,装糊涂比他打仗还能耐!”
袁训嘿嘿:“原来是这样的内幕,我说我这么聪明,又在殿下府上,我消息算是灵通的,我把个邸报都倒过来看了,也没看出玄虚来。”
他胡乱自夸,又让陈留郡王大笑了一通。
“梁山王有他的私心,他儿子小王爷今年要去军中,这个时候,他怎么肯得罪我,再得罪项城呢?”陈留郡王漫不经心,像这御前打官司他半点儿不怕。
袁训却为他着想:“姐丈有什么主意吗?看看我能不能帮上你。”陈留郡王又要笑话他:“几年前走的时候,才这点儿高,几年后见面,又是探花又是御史的。这就敢说大话。”袁训气结:“我一片好心,求我的人可多着呢,你不要算了!”
“找你没用!”陈留郡王道:“你当我和项城郡王心里没底就敢跑了来?真正御前打官司能是好打吗?”
“你看你看,我就知道你有主意,你就是不肯告诉我就是。”袁训说风凉话。
“能有什么主意!缺兵将不是吗,皇上的意思那就民间征呗。正好今年武科开,皇上让我们进京,是主持武科,让我们自己挑人。”陈留郡王道:“就这主意!”
不然,就是在御前两位主帅再打一架,打到头破血流又能怎样?
袁训反而眼睛亮了:“你缺人缺到这个地步?”
“是啊。”陈留郡王慢慢腾腾,说到这个话题他就没精神:“又不许民间乱征,只能征能征的,又才打过一仗大的,都少人手,”
“我给你举荐的那个人,那你正好带走吧。”袁训坏笑,他答应韩世拓的,就说一不二。陈留郡王嗤笑:“收到你信我就打听了,我正准备骂你呢!我要好蛋,可不要这脓包蛋,文章世子从没有习武的名声……”
“你也不是都要会武的,”袁训磨着他:“我可答应给他的。姐夫你打听东打听西的,你明摆着信不过我,这个人你就没有打听清楚?”他挑起眉头:“这是你弟妹的亲戚,你不答应,你弟妹会哭,到时候你哄。”
袁训又把宝珠给扯出来,不过陈留郡王不是别人,对自己小舅子很是了解,他在桌子底下给了袁训一脚:“打小儿的无赖,几时能改!”
当晚他们在袁家用饭,算是尽欢而回。
……
月色明亮,陈留郡王妃依在窗前,还没有睡的打算。明月又大又圆,但看在边城长大的陈留郡王妃眼中,却还是没有家里的好。
此时无人在她面前,孩子们早跟着奶妈睡去,陈留郡王还在会人。
陈留郡王虽不在京里办公,但也有一些往军中去过的人在军中,又有兵部户部支应钱粮的人必须应酬,他还没有回房。
郡王妃就得已好好想想今天听到的事。
这件事当时听到就足够惊奇,后来就是每过去一点光阴,就越发的后怕震惊!
姑母!
中宫娘娘!
这是个多大的秘密才是!
这件事情一旦扯出来,牵涉到欺君罪,人言可畏等等。女孩子在卖的途中,总是能说出来风言风语,再变成空穴来风,在宫闱那样的地方是难以抵挡的。
而在亲人的眼中,又痛惜她必定吃了别人不能想到的苦,才到今天的后宫第一人。
郡王妃叹气,唉…。原来是姑母接走母亲和弟弟。姑母接,是应当的,谁也不能说出什么来不是?
对面,是辅国公住的地方。本来是一家人单独住一个驿站,全是官中去收拾。但国公和郡王本是一家人,他们不介意住在一处,也就这样的安排。
辅国公也正在接待客人。南安侯和他私交很好,知道他进京,白天不敢打扰他,晚上让人送一桌席面来,和辅国公坐坐。
“你猜,你问我的那事情,是什么人?”辅国公用低不可闻的嗓音问。他信得过南安侯,又收到过他的信表示疑问,问袁家到底另有什么亲眷在宫内。辅国公知道进京南安侯一定要问,本来他也稀里糊涂,还想和南安侯谈谈,此时是知道原因后想避呢,却又避不开,就让南安侯先说。
和郡王妃想的一样,这件事情重大。南安侯要是猜的不对,辅国公可不告诉他。
他没想到南安侯用筷子沾着酒水,在桌子上直接写了两个字:“中宫!”才写上去,就用帕子擦掉。
辅国公掩饰不住的惊奇:“你,”又佩服上来:“你怎么知道?”再强打一笑:“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这个我信你。”南安侯心想你就是不告诉我,也应当。他指指自己面上:“我还有眼睛,我看得出来。”
“真,真真的没想到,”辅国公面色恍然:“把我脑袋想破,我也想不出来,是她!”南安侯嘿嘿两下,他对辅国公家事有几分了解,就幸灾乐祸起来:“那你还接得走他们母子吗?”
第一百七十三章郡王妃对宝珠的不满
南安侯也是多年为官,就不会好奇再打听是什么亲戚,长一辈的,还是长两辈的?他想着袁家忽然和中宫扯得上关系,辅国公这同样疼爱妹妹的人,你可以头疼了。
辅国公明显为难了一下,但还是郑重地道:“我觉得这事儿吧,还是离得越远越好,你说是不是?”南安侯哈哈笑了:“有你的,”他打定主意看这个笑话,看是娘娘能留得住,还是你国公能接得走?
辅国公与他相视一笑,忽然都温暖起来。他们几乎同时的想到他们定下了这亲事,让大家成了姻亲。
而现在来看,又多出中宫来,国公也好,侯爷也好,都一眼看到此事的利益所在。辅国公举杯:“侯爷,我若是接不走,以后可要你多多照顾了。”他说得假惺惺的,还存着接走袁训母子的意思。
南安侯大乐,也举起酒杯:“我拭目以待,哈哈!”
在他们欣喜于又多出一层关系的时候,让他们提到的小夫妻,也正在说笑。
月色如洗,带着夏夜特有明朗,星星总像就在手边,似抬手就可以握住。宝珠洗过出来,穿着雪白的里衣,隐约可见里面红色肚兜。
袁训坐在榻上,难得的对宝珠出浴视而不见。他没有上来调笑,还在摆弄他新到手的剑。
剑是纯黑色,吞口上一抹银色,似深邃夜中的流星。宝珠向对面坐下来,对着袁训脸上的痴迷还是没有多想。
她和表凶是恩爱小夫妻,宝珠只会笑话袁训抱着剑不丢。“哟,打小儿就无赖?嗯,这无赖几时才能改呢?”说过,宝珠自己咕咕地笑。
这些话全是陈留郡王说过的,让宝珠一句不少的捡了来。
袁训拿着帕子,一遍一遍地擦拭这剑。剑锋雪寒入眉,袁训眯起眼表示满意。宝珠的话他并不生气,反而想到姐丈后,还是自语地抱怨他:“好剑他都自己留着,我还得磨着他再要去才成。”
“去磨,去磨呗,”宝珠愈发的笑容可掬。而且逗自己丈夫:“哎,那无赖的人,和你说话你听到了没?”
袁训白眼儿:“我又不聋,能没听到无赖媳妇说话吗?”宝珠笑眯眯纠正:“是无赖的媳妇,不是无赖媳妇,”说着,搬过剑鞘在手上玩耍。她才洗过,雪白中泛起微红的手臂,白生生的出现在袁训眼帘下面,让袁训心头微动,柔情上来。
他柔声唤道:“宝珠,到我这里来。”爱不释手的剑,他也暂时的放下。掸掸衣裳,为宝珠空出怀抱。
宝珠红着脸,还在玩着剑鞘。眼神儿不敢看他沁出汗水的面容——是夫妻,也还是害羞的。对于丈夫忽然又起的柔情,宝珠羞答答地道:“去洗,我们睡下来说话,你一身的汗,弄脏我的干净衣裳可怎么办?”
夏天不如冬天,耳鬓厮磨的时候,肌肤相接处总是腾腾的如热火,让人一刻也不能停下来的就要去恩爱才觉得好。
宝珠的心还沉浸在舅父等人到来中,她还想借着睡前和袁训说几句家事上的话。假如现在两个人就亲热……宝珠瞄一眼窗外月色,那星月是不是也会笑话宝珠等不得到睡下?
她磨蹭着不肯过去,找话题岔开:“这剑上倒不镶东西?”话说宝珠见过几把真正的剑呢?安家以前也有,为装饰用,上面总镶块玉什么的。而袁训的佩剑如果带回家,怕割到宝珠的手,也是放在马鞍上。
表凶有时候的考虑,也是不切实际的。
见宝珠娇滴滴说着话,袁训更觉得打心里对她不起。他抬起手,却又没有强着去拉宝珠。回想他的成亲后,他对宝珠千依百顺,为的不就是以后不能长伴身边,希望宝珠能谅解。
但是他能不走吗?
不!
在袁训看来,鹰搏长空,鱼跃龙门。这是他对得起母亲,对得起舅父姐姐,对得起宝珠的唯一方式。
在他心里,中探花还不够。中个探花又算什么呢?小二年纪小小,都看不上探花。何况是同样骄傲和天份过人的袁训。
也许这和他的血管里,流淌着他外祖父辅国公血脉的缘故。
另一边儿是娇嗲的宝珠,还在新奇那把杀气外露的剑。陈留郡王给袁训的剑,虽然不是古剑,也是战场上喝饱人血的利器。这把剑,就在袁训心头成了他的另一个牵挂。
为了宝珠,必然去。
为了家人,也必须去。
袁训见宝珠肥肥白白的小手渐伸到宝剑上面,心想这两个宝是不能放在一起疼爱的。他夺过宝珠握的剑鞘,把剑合起,起身下榻:“看划伤你的手,我收好,洗洗就来陪你。”宝珠甜甜的笑着,在他身后犹在交待:“放远点儿啊,我怕呢。”
饶是夏天,饶是剑锋其实在表凶手中,宝珠也觉得寒浸浸的让她耐不得。
“知道。”袁训回头,取笑地一笑,这才走开。
窗外夜风轻送,把花香不停地送进房中。宝珠斜倚在榻上,轻打团扇直到袁训回来,才把担心告诉他:“姐姐不喜欢我吗?她都没和我说几句话。”袁训想都不想:“怎么会!我喜欢宝珠,姐姐就得喜欢宝珠。”俯身把宝珠颊上一亲,抱起宝珠道:“走,我们喜欢喜欢去。”
烛光在两人背影后追寻着,见那纱帐拂下,只捡到几声银铃似的吃吃低笑声。
……
街上打了三更,南安侯才回到文章侯府门外。这才是文章侯府丧事的第二天,大门上白纸灯笼忽忽悠悠还飘动不停。南安侯随意的看了看,觉得丝毫不影响他见到旧友的心情。
这去了的两个人,哪一个他都不介意她们的死和活。活着,竭力的忘却。死了,就送上一程便是。
南安侯可能是有了酒,难得的生出对自己的一点儿满意。看我,说了在你们家住到丧事结束,我这不是又出来了。
好在夏天的丧事都从简,七天后就要下葬的。再是王侯将相,也难招架这热天的温度。
南安侯漫不经心地往大门里进,就见到文章侯匆匆出来。文章侯大喜过望,只是家有丧事不能表现喜色,他面上只出来一片感激:“姑丈,您言而有信,你果然还是这里歇息的。”南安侯好笑,但丧事不能表现出笑,他只一晒:“辅国公回京,我总得去见见。”
“是是,”文章侯还真的怕南安侯借着见人今晚不回来,南安侯府也有灵堂,文章侯还真的没法子去拉他回来。
可姑母在这里呢,姑丈在这里家里最有面子。当然他们不住一块儿,一个在灵堂上用冰镇着,一个在上等的客房里容身。
随着南安侯走上几步,文章侯很想说点儿话出来,他倒不是冲着想结交辅国公。以他一天家里没了两个人的心情,他哪还有心情结交外官。只为想亲近姑丈,盼着他能在家里忍上七天,文章侯就找闲话聊:“您回来的晚,是用了酒吧?”
就是想说几句就是。
南安侯心想废话,我订席面的时候你不是就在旁边听着。南安侯此时的心情大不一样,他才死了老婆,也突突地往外面冒着喜悦。
他一片好心为妹妹办养老的事情,却找到中宫的亲戚家里。宝珠袁训又都是好相处的人,从以后子孙们前程上考虑,南安侯也有自得的本钱。
要知道他当初办这件事,可完全没有任何私心。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栽了花引来蜜,全是无心而来。在这种心情下面,南安侯就很想对着文章侯说道说道。见说回来的晚,南安侯就指自己衣裳。他出去时一件黑色袍子,现在还是一件黑色袍子:“你说我出去时间久,我这不是得先回家换衣裳,再会过人,再回家去换下来,才往你这里来吗?”
难道这吊孝的衣裳,我能穿出去见人?再说我见人的衣裳,也不能穿着来对死人吧?还不让你们当成我喜欢得很?
文章侯没有盘查的意思,就尴尬应道:“是是,”
然后南安侯想了起来,正色道:“辅国公明儿来吊丧,可是往我家里去,不往你们这里来。”我家里搭着灵堂呢,接我家的往来亲友,收的东西也是我的。
老老太太去世,南安侯一件半件也没办着,还耿在心里。
本来他是不计较的,他自问没有半点儿孝心,没有也应当。可东西指给了掌珠却看着他,南安侯心想这人情我担着,我真是冤枉。
这股子冤枉,就在此时冒出来,以致南安侯要和文章侯计较计较,
文章侯张大嘴,他更喊冤枉:“我没有敢这样想啊,”转而就明白过来,见南安侯不理自己往里走,文章侯随后跟上:“我说姑丈,往我们这里来,也应当啊?”他顾不上丧事不能笑,陪出个笑脸儿:“姑母可在这里,姑丈您,不是也在这里守灵?”
“我不守着,不是又要和你们打官司?”南安侯板着脸。文章侯心想哪能呢?这一辈子你也不怕和我们兄弟打官司,都有无数事实为证。文章侯继续陪笑:“姑丈您是要面子的人才是。”南安侯借题又发作一句,他先道:“哼!”
哼过后,南安侯愣住。面前冷月凄清的,月亮再好,也让灵堂给衬的凄凉无比。长明灯点着,进出的人白孝带扎着,那个折磨他一生不能安宁的人,她去了?
她竟然真的去了?
南安侯这才体会到,从此他解脱,从此他轻松。可见月下影子上一把胡须,南安侯自怜上来,可我也老了啊。
这一辈子还算是没有摆脱掉她。
南安侯在一生里,也曾想过弄些污糟手段对那名义上的妻子。可他每每又要想到,这个人只是娇痴不懂事体,又遇上家里没有一个懂事明理的人。而他在不打算和妻子作和好打算时,想想她也挺可怜。南安侯可以醉卧花红柳绿,她能吗?
她这一生独守空房,从洞房一直守到老,虽然是怪她太不会处置事情,可还算是个可怜人吧?
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
做与不做,全由一个想法来决定。
南安侯简短的又想到那去了的人,然后长叹一声,拂袖往他的住处过去。刚才他还想教训文章侯,还想再骂上几句出出气。可人都不在了,还说它作什么。
这又是他的一念间,他不想再理论了。
该去的,全让它们随风去吧。
出自内心,仿佛叹尽南安侯一生心事的叹息,把文章侯惊得原地站住,不敢再跟。这声叹息,没有提半个字的旧事,却让文章侯把旧事不停的回想。
文章侯问自己,他有什么资格让姑丈的旧友往这里来吊孝呢?他又有什么资格和姑丈理论呢?
他独自在月下站到腿酸寒,见到韩世拓走过来关切他:“露水要下来了,父亲倒站在这里?”文章侯才一怔醒来,随口道:“我刚和你姑祖父说话,想让辅国公等人往我们这里来吊丧。”韩世拓一怔:“怎么?姑祖父和辅国公好吗?”
“辅国公今天才进的京,看你姑祖父赶紧地送了两桌上等席面,又赶晚上去见他,辅国公又主动说吊丧去南安侯府,应该是不错的。”
韩世拓心花怒放,也是丧事让他不敢笑,只语气急切起来:“怎么是两桌?”虽然他知道答案,也想从父亲嘴里再听说一回,这心就更定才是。
“你不知道吗?辅国公的女婿是陈留郡王,所以是两桌席面。”文章侯说过,用手捶腰:“到底是我老了,这一天我就酸痛上来,”对儿子道歇着吧,文章侯先回房。
他没有留意韩世拓在他刚才站的地方,一株老槐树下面,所以才这么的阴冷,韩世子也站着发起呆来。
好在他真的累了,疲倦的身体和发困的眼睛促使他没呆一会儿,就转身回房。
……
掌珠还没有睡,梳着晚妆也是一身里衣,在烛下写着什么。韩世拓觉得新奇,过来道:“你会认字我知道,可你还会写吗?”
看了看,掌珠的字周正匀净,韩世拓就夸赞道:“这是花过功夫的。”掌珠撇嘴:“你又拿我说笑话呢,换成是我的三妹写字,倒当得起。”就拿起来给韩世拓看,自己嚷着热,旁边放着美人儿团扇,掌珠拿起来轻摇着,眸子里焕发出神采来:“这是我自己拟的管家章程,给我自己看的,你凑上来,就给你看一看,可别说不行,我不依你。”
又怕韩世拓看不明白自己写的意思,掌珠一行一行的指给他看:“这头一条,是以后各房头的使用要分清。”她冷笑:“二婶儿要加个金丝竹簟,四婶儿又要加个罗汉床,公中分派东西难道不是各房都一样的。再就多出来小爷姑娘们,也是按人头儿给东西。今天我刚查过,她们去年就领过的,又问过你那糊涂的娘,旧的没交上来,又要新的,这怎么行?”
韩世拓和往常一样点头。
“这第二条,是以后家人们不管有体面没体面的,一概赏罚分明!二房里的老家人,仗着以前侍候过老老太太,天知道曾祖母房中没有人吗?她们不过是端过药汁子,现在就装大尾巴狼。眼里没人,可是不行。”
韩世拓把字纸还给掌珠:“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家以后是我们的,当然是我们说了算!掌珠,你要当家,趁我还在家时,你就赶紧的和她们争吧,”
掌珠变了脸,眉梢儿高高的吊起来:“你又作怪?”
“不是!”韩世拓立即否认。见掌珠气势汹汹要上来,韩世拓摆手:“你不必闹,听我说完!姑祖父对我说的话,竟然是真的!”
说出南安侯来,掌珠才面色稍缓:“什么话?”
“看你,都不记得。姑祖父对我说去边城的话,你丈夫这么大的事你也忘记?”韩世拓还要怪掌珠。
掌珠啊了一声,丈夫离京根本不在她的想法之内,她怎么会记得!掌珠微沉下脸,但这件事是南安侯和袁训说的,她就不能乱发火,只是先问个明白:“你以前全当是假的,现在怎么当是真的?”
“不是我不信他们,是这件事说得太玄乎!你也看到听到,为了西山大营调走人,京里乱成一团,又让铁头御史父子告上一状,又扯出受贿,又扯出逃役,”韩世拓有了讽刺:“不是把我的好叔叔们全都牵连进去!那银子可没有少赔。”再一转脸色,有了喜容:“但对我说的却是真的。”
掌珠疑惑,韩世拓轻声告诉她:“却原来陈留郡王是辅国公的女婿,看我年青我就不太清楚。”
“那又怎么样?”
“而辅国公却是舅祖父的旧友,”韩世拓喜欢起来。
才说到这里,外面有人说话:“二老爷打发人来见世子。”韩世拓和掌珠一起恼了,掌珠刚才没发完的脾气一起上来,往外面骂道:“让他先管好自己!”韩世拓则火大的出去,自打帘子太用力,差点儿把帘子撕下来。
院外,站着二太太身边的一个婆子。见到韩世拓恼怒,这婆子并不惧怕,她只退后一步,传二老爷的话:“二老爷说了,世子是孝孙,这三年的孝是要守的!”
“滚!给我滚出去!”韩世拓大骂出声,而掌珠也见到来的只是个女人,就腾腾走出去,斜着眼角瞪住她,也骂道:“我们倒是守好的,难道夫妻说句话儿也不行!回去告诉二老爷二太太,有镜子先照自己!”
这婆子白了脸,但她早有准备,就冷冷脸儿说声是,转身要走,见老太太身边的一个人过来,也是交待这话,不过她说得委婉:“这守着丧呢,想来世子和奶奶是知道的!”掌珠气得把个团扇扔了出去!
韩世拓把这个婆子也喝走,和掌珠都是恼火的回房。掌珠咬牙道:“你走吧,谁让你回房来!说起来你要感谢我,不是我撵走你的妾,这会子不知道你又钻到哪个房里,平白我还要担冤枉名吧?”
“我偏在这!二叔和二婶难道不说句话?”韩世拓的混帐让这股子火激上来,也叫来自己的小厮,告诉他:“去看看老爷们今天晚上都怎么睡,有和太太们说话的,赶快来回我,我也不是吃素的!要守,大家一起守!”
小厮见他在气头上,答应走开。这里韩世拓和掌珠相对气了一会儿,掌珠才又骂道:“你说你走,我倒不怕一个人在这家里,只是你守丧,就是做着官,也是要丁忧的。你看着是晚上就说胡话!父亲的官已经辞了,祖父早没了,父亲是孝孙你是曾孝孙,你这时候出去寻差事,不怕铁头御史了?”
韩世拓就笑了。掌珠奇怪地问:“我说错了?”
“不对,”韩世拓借着机会,也会在掌珠面前扳回一局,道:“掌珠你聪明,也只是个女人队中的聪明人。”
“胡扯!”掌珠沉下脸:“有话就说,别寻我的不是!”
韩世拓要么是怕她,要么是让着掌珠的,就息事宁人状:“你别恼,听我告诉你。”掌珠蔑视他惯了,就气鼓鼓敲着桌子:“说得不好,看我罚你!”
“别,我都灵前跪了一天了,父亲要迎客,全是我跪着,你再罚我,我明天可就起不来了,”韩世拓哄掌珠几句,才道:“父母死,子守丧去官,守丁忧之制。自汉代以来,兄弟姐妹去世,也得功服守这个制,”
掌珠瞪圆了眼,骂他贫嘴:“我知道!这还要你说!”
“可夺情起复,你是知道没想到不成?”
掌珠呆了一下,狠狠瞪了韩世拓一眼:“说!”
“不可以缺少的官职,是可以只守丧不去官的。”韩世拓有些得意,看看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他得意地道:“你看我的姑祖父,你的舅祖父,身在都察院,又上了年纪,并不多管事情,皇上说他是识途老马,让他掌管才放心,他就没去官。”
掌珠不相信:“舅祖父就在我们家住着呢,你敢胡说我明天就去问他。”韩世拓一笑:“不信你现在把他老人家叫起来问吧,他是妻死给的假,去官丁忧的是南安侯府的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跪着守灵的,和我一样,是你的大表兄世子钟恒沛。”
“怎么是我的表叔们全去了官?”掌珠吓了一跳。
过去为了丁忧就不能当官,家里死了人隐瞒不报的也是有的。
韩世拓微叹:“所以我佩服姑祖父,他做事情我们家是说不出来个不字的。”掌珠见夸的也是她的长辈,也有了笑容,但还是讽刺自己这个家里:“那我们家呢,是不是也应该叔叔们全去官才对?”
“别提了!”韩世拓叹气:“他们哪里肯,现在还在为这个吵,说父亲去官就行,他们是孙子,还不是长孙,他们都不愿意去官。”
在这里韩世拓想起来,南安侯和姑祖母一生不和,但在她死了以后,南安侯让三个成年的儿子全去官守制,这不是又有意作给家里看的?
南安侯是明知道文章侯兄弟们没有这个孝敬和豪气,是不会都去官守制。
想到家里的一摊子烂事情,韩世拓更加的坚定,告诉掌珠:“既然真的有门路,我得走。我要是去求文官,御史能参到我。可现在打仗缺人,有消息出来,今年的武科出来人,都得往军中去。我去军中,这算是我能为朝廷分忧,没有人能参到我的。”
掌珠伤了心,他说得滴水不露,难道是真的要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