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地南山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我们还是应该去东央郡,等孩子大了,我们再回山庄居住。毕竟新帝在东央郡立都,那边书院也比这里的私塾好。
八弟黄德仪已经过了童生试,过几年,还准备考秀才试试呢。
航哥儿聪明伶俐,即使学业不能有成,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想到这里,黄豆暗暗下定决心,晚上和赵大山商量一下。对了,还有敬哥儿,也是个聪明的孩子。要不叫大川一家和娘都去东央郡吧,省的三朝两日受二婶骚扰。
第180章 要不起的媳妇
打发走赵庄这波亲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吃饱喝足,赵二叔当着爷爷奶奶的面和赵大山黄豆提条件,要让赵大江他们兄弟来码头帮忙管理。
这是赵家的码头,你不用赵家的人,难道还想给黄家占了去。
赵爷爷沉默不语,他已经老了,耳聋眼花,十几年前,大山他们他就没护住,何况现在。
只能晒着太阳打盹,由他们去闹,反正肉烂在汤锅里,还是自己家的。
黄豆把航哥儿哄睡着,放到敬哥儿小床上睡一起,嘱咐黄小雨看着。
走到两家院子中间的门,黄豆站了一会。站这里,可以听见赵大山他们几个的说话声。
实话说,黄豆不喜欢应付这种家长里短,很烦。
可是,这是赵大山的亲戚,她拒绝不了这样的亲戚存在。
推开中间小门,走到自己家院子,她看了看面色涨红的赵大川,又看了看坐在一旁低头纳鞋底一言不发的婆婆。再看看沉着脸,一声不吭的赵大山。
不由微微叹了口气,这一家,都算是老实人,被亲情挟持的感觉真不好过。受尽欺负,也从来没反抗过。才让人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她也不想说话,更不想和博个不孝的罪名。
黄港码头是她黄豆的,她说给谁那是她的事情,还轮不到任何人来指手画脚。
她不说话,不代表人不找上她。
看大家都不说话,赵二婶先看向了黄豆:“三侄媳妇,你说说,圣上把码头给你了。给家里人安排个位置总没话说吧,这可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二婶……”黄豆刚开口,赵大山说话了。
“二婶,这个码头是要交给黄德光管得,这件事情,我已经和德光说过了。”
“什么?”赵二叔和赵三叔都站了起来:“大山,你这是眼里没有我们老赵家啊?”
“你娶了媳妇就忘了祖宗了。”
“爹,你说说,大山这是不是不孝?圣上赐给赵家的码头,凭什么给黄家管?”
赵大山站前一步:“这件事情,我和黄豆大川都商量过。本来是准备给大川管的,可是大川说他志不在此。所以,我们商量了让黄德光负责。”
“赵大山,给黄德光管可以,你得把大鹏他们兄弟几个在码头上安排进去。”赵二叔怒气冲冲说道。
“不可能,二叔,码头就这么大,我不能做这个主。他们也不适合去管理码头。”赵大山断然拒绝。
“他们不适合,黄德光就适合了,他还不是和大河他们一样都是泥腿子。”赵三叔也忍不住了。
赵大山刚要说话,黄豆轻轻拉了他一把,开口说道:
“我说我大哥可以,他自然可以。他这几年就一直没停止过学习,他是爷爷做为黄家接班人培养的,你们以为他这三年都是在混日子吗?”
黄豆真的已经开始烦了。
“我先说清楚,码头是圣上赐给我的,不是赐给大山的,所以它是我黄豆一个人的。不是赵家的也不是黄家的,就是我一个人的。
我给黄德光管理,是他有这个能力,不是说把码头送他。也不是我偏袒娘家人,只是他确实可以做。”
“爹,这件事情,您老必须说话,嫁进黄家,你就是黄家的人,竟然还分你的和大山的。”
“爹,这样的孙媳妇,我们黄家可供不起。”
赵大娘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站起身要说话被赵大山和黄豆眼疾手快给按住了。
赵二叔伸手去推在打盹的老爷子。
老爷子迷迷糊糊醒了过来,摸起拐杖站起身:“要回去了?那就回吧,天不早了。老婆子,老婆子,回了。”
“爹,谁说回去了。是大山,码头不给他兄弟们,给了黄德光。”赵二叔气得头顶冒烟,却拿老爷子没办法。
老爷子刚刚推醒老伴,听见二儿子大声冲着自己耳朵说话,生气地推了儿子一把:“我不聋,听得见。不就是黄老汉周年祭嘛,大山当然要去,那是亲家爷爷。”
“爹,谁和你说周年祭,我说的是大山两口子要把码头给黄德光。”赵三叔也被老爷子气得不清。
“啥,码头?码头不是圣上给大山媳妇了嘛。那就是大山媳妇的,谁也抢不去。”
“爹……”
“行了,吃也吃了,喝也喝了,还想赖你大嫂一顿晚饭啊?走,回家。”说着赵爷爷扶着老伴,老两口往门外就走。
赵大山和赵大川连忙跑过去扶着二老。
“爷爷奶奶,你们在这住几天再回去。”
“不住了。地里草都青了,种地就要有个种地样,天天往外跑,地都荒了。”
无论大山大川兄弟俩怎么留,老爷子带着老太婆执意要走。最后赵大山没办法,叫大川驾车给老两口送回去。
老两口要走,赵康兄弟俩想赖一会也不行,老头子非说家里地长草,叫他们回。
一群人又闹哄哄回了赵庄。
黄豆感觉这一天过的,暗无天日。
晚上躺在床上,她把身子拉直,才感觉到自己终于是缓过来了。
看着在一边看书的大山,黄豆用胳膊肘捣了捣他:“大山,让大川和娘跟我们一起去东央郡吧。”
“怎么了,怎么想起这茬?”赵大边翻了一页书,头都没转。
“第一,东央郡发展可期。第二,敬哥儿以后可以进厚德书院。第三,离你叔叔婶婶远点。”
赵大山听完不由笑出声。
“第三个最关键吧?”
“也算是吧。”黄豆翻了个身,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道。
“没办法啊,这种亲戚断又断不掉,是你的叔婶,又是航哥儿的亲爷奶。”
“嗯,我明天和大川说,然后再问问娘。”赵大山伸出手拍了拍黄豆的肩头:“今天晚上是不是好点了?”
“嗯,晚上吃了药没吐,好多了。”
“那是不是说,现在适应了呢?不吐就好,你晚上要喝水叫我。睡吧,我再看会书。”
“嗯。”黄豆又翻了一个身,面向里,一会就睡着了。
赵大山目光灼灼,从书上移到已经睡着的黄豆身上,发觉这一段时间黄豆好像瘦了。
身上白色的中衣好像都宽大了一些。
赵大山把手轻轻放在黄豆的肩头,黄豆轻轻地动了一下,又安静地睡着了。
第181章 要什么样生活
三月的天气,早晨还微有凉意。
吃了早饭,赵大娘去了菜地,赵大山兄弟俩去田里看看。黄豆和黄小雨领着两个孩子去黄德磊家挤羊奶,准备拎一桶回来给孩子们做点心。
小村此刻已经喧闹起来,鸡飞狗跳,大人们扛着锄头下地,孩子们在门口跑来跑去,欢呼雀跃着。
敬哥儿有一群玩得不错的小伙伴,连带着,现在航哥儿也跟他们混得很熟。
看见他们俩出来,一个黑瘦的小男孩喊:“敬哥儿,来玩。”
“不要,我要去三外爹家去挤羊奶,做点心吃。”敬哥儿很傲娇地拉着黄小雨的小手,昂首说道。
听说是去挤羊奶做点心,旁边几个小伙伴们都羡慕地跑过来。
一个拖着鼻涕的小男孩,差不多七八岁,伸出袖子,在鼻子间狠狠一抹,大声问道:“做了点心能给我尝尝吗,我可以给你抓泥鳅。”
敬哥儿还在犹豫,航哥儿急了,摇着黄豆的手:“三妈,给他尝尝吧,他抓泥鳅可厉害了。”
拖鼻涕的小男孩立刻兴奋起来,觉得自己确实很厉害,挺起瘦弱的小胸脯看着黄豆。
黄豆摸了摸航哥儿的小脑袋,微笑着说:“做好了会给你和敬哥儿三块点心,你们有权利决定自己吃还是和小伙伴们分享。”
航哥儿和敬哥儿懵懂地点头,牵着手砰砰跳跳地往平安哥哥家跑。
让他们做主,他们就要好好想想,是给还是不给,或者怎么给。
身后的小伙伴,羡慕地看着小兄弟俩,真好,我要是他们家小孩就好了,每天都有点心吃,有鞋穿。
黄德磊一早就把羊奶挤好了,家里留一桶,给黄豆一桶,还有一桶等会张小虎会来拎。
大家好像都习惯了早上给孩子喝羊奶吃鸡蛋的做饭,孩子们喝不完的就大人喝,或者做点小点心。
不过,做点心很少,一般人家都觉得没那细功夫。
“豆豆,大山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东央郡?”吴月娘悄声问黄豆。
她准备要是迟几天回,就带着孩子回娘家过几天。
一去东央郡,又是一年半载不回来。
“大山没有说。我哥是怎么说的?”黄豆看向吴月娘。
“我没问你哥,就问问你,好心里有个数。”吴月娘从屋里端了一盘子花生出来,准备给两个孩子兜里各抓了一把,边招呼着:“豆豆,小雨,你们吃,这是家里刚炒的。”
黄豆连忙把花生接了过来:“嫂子,你给我吧,不能给他们自己吃,呛到就麻烦了。”
“你看我,这几天脑子都糊涂了。是三舅妈的错,三舅妈给你们煮鸡蛋去。”
“三嫂,不用了,早上娘给他们煮了鸡蛋吃了。”黄小雨连忙拦着说道。
“三嫂,我们先回去。我把奶煮了,天气不热也不能久放。”说着黄豆提了羊奶去拉航哥儿的手。
看小姑子要回去,吴月娘也不拦着。笑吟吟地给她们往门口送:“敬哥儿航哥儿要不留下和平安他们玩吧。”
两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娘和三伯娘,他们可喜欢和平安哥哥玩了。有时候二姨父张小虎还会把仔仔哥哥带过来,那样就更热闹了。
“行吧,你们在这里玩一会,要听舅妈话,不要太闹腾,不要乱跑,知道吗。”
黄豆放下羊奶桶,蹲下身子给航哥儿和敬哥儿都理了理衣服,小声地嘱咐两个孩子。看他们都点头,才放心站起身。
黄小雨也摸了摸敬哥儿的头小声叮嘱了几句。也是两个孩子都听话,这也是她们放心留在这里的原因。
路上,黄豆问黄小雨:“小雨,你想过搬去东央郡吗?”
黄小雨诧异地看向黄豆:“怎么了,嫂子,去东央郡干嘛?”
“那边比这里繁华,不管是做生意还是随便弄块地种菜卖都能挣到钱。”
黄小雨认真地想了想,摇头道:“没想过,在这里也挺好的,吃得饱,穿的暖,还靠我爹娘近。”
“那你不觉得赵庄那边很烦吗?”黄豆问道。
“唉……烦啊。”黄小雨叹息道:“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毕竟是大川的爷奶叔婶,我能怎么办。”
“去东央郡敬哥儿也可以进厚德书院,说不定能考个秀才呢。”黄豆继续说到。
提到敬哥儿以后读书,黄小雨认真起来,仔细想了想:“没有想过,南山镇也有私塾,虽然没有东央郡的好,可也要看敬哥儿是不是读书的料不是。”
黄豆原以为黄小雨会满口答应,毕竟东央郡日后做为帝都,繁华是肯定的。一般人都会心生向往,她没想到黄小雨竟然不想去。
一时黄豆竟然无话可说。
进了家门,熬羊奶,做点心,妯娌俩在灶房忙碌了一上午。
等赵大山兄弟俩踏进院子,已经是满院飘香。敬哥儿和航哥儿正在院子里奔跑嬉闹,赵大娘正坐在院子里挑拣着要种的菜种。
“地里的麦子怎么样?”赵大娘看见兄弟俩进门,不由问了一句。
只要赵大川去一次地里,赵大娘就习惯地问一次,好像问一次离丰收就近一点。
“挺好的,去年麦子种的厚实,现在看上去,一地都是绿油油的麦穗。要是没有大的风雨,今年必定大丰收。”
赵大川边说边走到水井边,找了一个瓦片把鞋底的泥给剔掉。赵大山久不下地,已经忘记了自己脚底踩了一脚泥,刚准备进屋,看见赵大川的动作,不由一拍脑袋,也走过去,找了瓦片开始剔除鞋底的泥土。
赵大娘站起身,从屋里拎了两双鞋出来,放在地上:“别剔了,换了吧,那么脏。”
兄弟俩依言,换了干净的鞋,赵大娘顺手把已经踩脏的鞋拎到水井旁,准备吃完饭再洗。
“吃饭了。”黄豆把头从灶房伸了出来:“敬哥儿带弟弟去洗手。”
敬哥儿立刻小大人一样,拉着与他同岁,只比他小一个月的航哥儿一起洗手准备吃饭。
赵大山一时恍惚,这样的田园生活,不是他一直追求的吗?
今天他和赵大川谈了他们要不要去东央郡,赵大川拒绝了,他觉得他们现在生活很好。
种地,养孩子,照顾亲人,不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
这不是自己和豆豆一直追求的田园生活吗?为什么后来越行越远,财富越多,对权利和金银的欲望看的越重。
其中,付出的太多了,收获的反而不足以去弥补他们失去的。
第182章 回乡还是不回
这不是自己和豆豆一直追求的田园生活吗?为什么后来越行越远,财富越多,对权利和金银的欲望看的越重。
其中,付出的太多了,收获的反而不足以去弥补他们失去的。
就如黄豆失去孩子,伤了身体。
赵大山在思考这个问题,黄豆也同样在想这个问题。
没两天,黄宝贵和小莲带着孩子准备去东央郡,来询问黄德磊他们要不要一起走。
黄德磊来找赵大山,商议着他们现在就过去,还是等一等,或者是另外有什么别的打算。
码头的事情很繁琐,要扩建。黄豆还想着,南山镇码头和黄港这边连起来,沿着河道做一条宽阔的可以并行三辆大车的路。这样,两个码头之间就可以停船,一些渔船还可以在这里停靠休息。
做路就要花钱,自掏腰包还是集资或者是找襄阳府的府衙要钱。
这件事,黄德磊和赵大山还有张小虎一起,拉上黄德光都反复讨论过。最后决定,先去襄阳府要一部分,能解决多少都拿着,然后找南山镇的富户筹钱,再不够,就自掏腰包,补上。
黄德磊和张小虎纷纷表示,他们可以先拿一部分出来。
黄豆觉得没必要,当然得先看襄阳府那边说法。
会议没开完,黄老三走了进来,听了一耳朵,笑着说:“这件事,没你们想得那么复杂。可以让南山镇派民工,等秋后开始修路就行。
你们要出的钱就是民工的伙食,和工具就行。
“石头不要钱吗?民工不要钱吗?”黄豆奇怪地问道。
“石头是山上的,山上有就可以采,这个要什么钱?民工是镇上摊派的,提供伙食就行,也不要钱。”黄老三奇怪地看向黄豆,他觉得她提的这个问题才奇怪。
“那就是说,我们只要准备粮食,工具,运石头的车辆就行了?”
黄豆觉得有点明白了,也不是很明白。
“就这些也要不少钱呢。你是为南山镇建路,又不是为你自己家建路,这些其实都不应该让你花钱。你只要去襄阳府找府衙就行,他们如果不同意,你再提出,你出钱,南山镇这边出力,那么肯定就没问题了。”黄老三细细说道。
“对。”张小虎一拍大腿:“这是政绩,一分钱不花就做了一条路,这条路也不长,不过三四里地。要不了多少钱。”
好吧,黄豆承认,是她把问题想复杂了。
有了民众,免费的劳力是不缺的。
粮食和工具,这件事要提前办起来,黄豆想趁着农闲适当开始先做着,不想等到秋后。
这个时候地里有活,也不需要全家出动。而且春天很多人家都打了饥荒,开始靠挖野菜度日。
做民工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粮食可以饱腹。
“你们先去东央郡吧,那边也不能一直没人管。我和豆豆就留下来,码头需要人管着,还要修路。家家要建房子开铺子,这些都要人来管理。”
赵大山先黄豆开了口,黄豆也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那行,我和老叔就先去东央郡,还有外面几个商行也要去看看。我先都去跑一圈,到时候没事了再回来。”
黄德磊先开了口,而黄宝贵只是点点头。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离豆豆他们更远了。
可能这就是他为自己冲动所付出的代价,人总要因为自己做错的事情上,或多或少受到惩罚。
“我都想把店开回来了,这次回来,爹娘抱着虎仔和小海洋就舍不得撒手。爹娘头发都白了,想想挺难受的。
让他们跟去东央郡他们也不愿意,回来,起码一家子在一起,挺好。”张小虎说着,摸了摸自己已经胖出来的肚子。
“神仙醉火锅不是到处开分店吗?你怎么没考虑把分店开到南山镇,虽然南山是个小镇,我觉得实力还是够的。”
黄德磊觉得可行,东央郡那边有掌柜,过一段时间去看看就行,不需要一直盯着。
“开南山镇,我有想过,襄阳府那边的店生意就不错,南山镇也能开。可是单单开火锅不行,得把醉仙楼的招牌菜也给弄进去。”张小虎迟疑地说道。
“想法不错,码头不是要重新修建嘛。当初二妹出嫁的时候爷爷不是分了块地给她,可以盖成酒楼。你要是嫌弃五亩不够大,让豆豆和大姐的都租给你,你给她们分利就行。”
黄德磊觉得这个计划不错,又不用租房子,一年房租下来也省不少钱。
“分利可以,不过我们要谈谈几分利。少了我可不给你盖房子,留着它荒就是了,反正我不缺钱。”黄豆开玩笑道。
“你多少给你多少,关键建那么大有必要吗?”张小虎有点觉得疑惑。
“有。”黄豆正色道:“集吃饭住宿一体的酒楼,还可以停大车,就怕二十亩都小了。”
“你心太大了,二十亩还小,要多大?这是南山镇,不是东央郡。”赵大山忍不住插了一句。
黄豆恍然大悟:“也对,那就吃饭住宿澡堂子都有。”
“为什么还要开澡堂子?”张小虎觉得这个话题已经越跑越偏了。
“那些大船一上岸是不是就是吃饭洗澡睡觉。你都给服务到位了,有钱的人自然不在乎钱。在这里吃多少钱的饭可以免澡堂子的钱,住宿免费洗澡。反正就是不出这门,钱都给你赚了。”
黄豆越想越觉得可行。
看看认真的黄豆,赞同的黄德磊,张小虎拍板:“行我们合作,索性做大点。”
“合作没必要,土地可以给你。不过我不是五亩地,是二五亩。当初爷爷另外给了我二十亩地,是单独给我的。”黄豆淡淡说道。
别说黄宝贵不知道,就是黄德磊也是第一次听说,都惊奇地看向黄豆。
“你是说隔壁那一片地是爷爷买了单独给你的?”黄德磊看看沉默不语的老叔先开了口:“我们还一直想,那片地是谁家的,买了怎么没用。”
黄宝贵暗暗捏了捏拳头,原来老爷子一直是喜欢黄豆的,单独给她二十亩地也是间接承认她对黄家的功劳吧!
只是怕人多口杂,患寡不患均,才偷偷摸摸买偷偷摸摸给吧。
是自己狭隘了,不如爹看得长远清明。
第183章 有你陪着会更好
“豆豆,我们也不去东央郡了吧,回来种种地也挺好。”
晚上,睡觉的时候,赵大山突然对黄豆说出了这句话。
看着赵大山认真得模样,黄豆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好。
“我们去山庄住好不好,那些果树也活了不少。还要养鸡养猪养羊和牛。这边的房子给租出去,让别人开铺子,如果大川想开铺子可以让大川开。”黄豆想了想,还有什么遗漏的。
“房子租不租无所谓,现在也不差那点钱。就是航哥儿怎么办?不是说等他大了去厚德书院的吗?”赵大山有点犹豫地问黄豆。
黄豆拿了剪子,认真地去剪灯花,明灭的灯光映照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宁静。
“他还小,先在镇上启蒙。如果他真是读书的料,等七八岁可以送去东央郡。反正三哥老叔他们都在那里,小八也在厚德书院读书。如果他对读书没兴趣,我们可以培养他经商,或者做点别的都行。也不是就读书一条路。”
赵大山还担心黄豆会执着,没想到听了她这一番话才发现她现在越来越看得开了。
“那就这么定了,没想到前几天还想着把娘和大川一家带去东央郡发展,结果今天又变成了留在黄港这里。
如果不是大川说不想去东央郡,就想留在这里,可以照顾娘,还有岳父母。我也没这些想法,当时他说,我就心一动,觉得这也是我想要的,为什么现在却出现了那么大的偏差。”
说道这里,赵大山不由有点感概万千。
多少人为了离开这片穷困的土地而努力,而他们明明有机会却选择回来。
“豆豆,留下来,你就准备种种果树,养养鸡,没有别的想法?”看着灯光下的黄豆,赵大山觉得今晚的她格外的迷人。
“有。”黄豆认真说道:“我想把麦子和稻谷的产量再提高试试。这么多年,我一直执着于挣钱,反而忽略了根本。只有多出粮食,才能有更多的人吃饱。
黄港码头的扩大和开通,只能带动一小部分的人富裕。如果粮食能提高产量,那么就能解决很多人温饱。
我相信,我不是老天派来凑人数的,应该也算是有用的。如果我能让粮食高产,哪怕一亩地多一百斤,那么都算是对那些穷苦老百姓一点恭献不是。”
看着灯光下侃侃而谈的黄豆,赵大山觉得即熟悉又陌生。
一个女子,怀揣着这样的梦想,算不算很伟大?而她从来不是那种拘泥于锅灶间的女子,给她多大的地方,她就能发出多大的光芒。
“你不是已经把稻谷和麦子都提高了产量了一百多了,而不是一百。很多人都夸你活菩萨,说你救了他们的命。
黄家的稻子,麦种,那是比金子都珍贵的东西。每年有多少人想得到哪怕几斤的黄家种子,这不是你做到的吗?”
提到这个,赵大山不由由衷赞叹,黄豆先出了插秧法,使得稻谷高产。她又从外地弄得麦种和当地的一起播种,产量竟然确实提了。大概用了三年时间,现在产量基本稳定在四百多斤。
赵大山看着黄豆忍不住问道:“水稻和麦子都提高了,你还想提高什么?”
“你不知道,在我曾经的世界里,稻谷亩产都是一千五百斤以上了。麦子亩产都能达到千斤左右,五百斤真的不是我的梦想,而现在,基本是连五百都达不到。
我想的是,即使不能上千斤,每年进步一点,一年哪怕多个十斤二十斤的,只要稳定,都是进步。”
看着眼前的灯光,黄豆恍惚又回到那个世界。它没有饥荒,男女平等,人可以在天上飞,横跨海洋高山。
那是她回不去的梦,回不去没关系,她要给自己打造一方乐土,也不枉重新活一场。
看着恍惚的黄豆,赵大山不由屏住呼吸,这是黄豆第二次提起以前的世界。第一次还是她小产的时候,她为了失去的孩子伤心,他一度以为她是胡言乱语。
原来不是,真的有那么一个世界,比现在的世界更值得她向往。
那边有她的亲人吧,比现在更好吧。那么,那边有没有人等着她,有没有儿女?如果她可以回去,她会不会毫不犹豫地回去?
想到这里,赵大山不由心一紧,觉得就好像被人用手攥住心脏一样,让他疼得喘不过气来。
“豆豆。不管以前有多好,忘记好吗?你现在有我,你想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保证,一定听你的,我们去把稻谷,小麦,苞米,豆子都试试。”
黄豆只觉得自己被拥入一个宽大的怀抱,他紧紧地抱着她,怕失去她一样,抱的紧紧的,不敢松手。
“你是不是傻。”黄豆笑着想挣脱开他的怀抱,可惜没能如愿。索性依偎进去,轻声问道:“你是不是害怕呀。”
“嗯。”赵大山把下巴抵在黄豆的头顶,看向窗外的月色映在窗棂上:“我害怕,怕你一天突然厌倦了,离开这里,回到你那个世界去。”
“回不去了。”黄豆想想,深深叹息一声:“如果能回去就好了。”感觉到自己腰间的双臂忽然收紧,连忙继续说道:“如果能回去,我一定带你回去看看。那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和神奇。”
“我不想去,不想知道,就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有你,娘身体好,大川娶妻生子,小雨嫁人,过的也好。这些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时候,爹刚死,我觉得活着都很难。为了不被饿死冻死,我和娘拼命劳作,拼命挣钱。可是,我们还是饿还是冷,还是没房子住。
现在,好像什么都不用努力就很自然的就到了手里。有时候,我都感觉是不是活的不真实,忍不住要去掐一把自己的大腿,感觉疼了,心才能安定下来,原来这是真的。”
赵大山紧紧抱着黄豆,在心里感激,因为遇见你才会有这么多美好而幸福的日子。
黄豆听得又心疼又好笑,真是个傻子:“大山,我们还会更好,你相信吗?”
“相信,你陪着我,我们一定会更好。”
赵大山信誓旦旦,这是真的,他相信,未来有黄豆陪着会更好。
第184章 半篮小樱桃
进入五月,阳光愈发温暖,到处都是浓郁的绿,空气中都带着清爽清凉的气息。
黄豆带着航哥儿在后山喂小羊,这是航哥儿最喜欢的事情之一。
他喜欢看小羊伸出舌头,从他小手中把青草卷走,真是又激动又害怕。
第一次看黄豆喂的时候,差点吓哭了。拼命拉着黄豆的手,怕她被小羊咬了手。
慢慢的,他也敢伸手抓着草,隔着栏杆喂小羊了。
“三妈,小羊吃饱了吗?”
一旁的黄豆,正把割来的青草往木栏里的石槽放。
“还没有,你再喂它多一点,它吃的多,才能长得快。”
听到黄豆说还没有,航哥儿,兴致勃勃地又抓了一把草,从木制栏杆的空隙出递了进去。
这是庄园的后山坡,砌了羊圈,用围栏圈了起来。
羊圈的对面是个用竹子圈起来的,大棚一样的一个长棚子,上面盖着稻草,这是养鸡的地方。
今年,黄豆他们养了两百多只鸡,二十头羊,三头大牛,两头小牛仔。
航哥儿最喜欢的事情之二是每天来捡鸡蛋,在草棚里,一窝一窝鸡蛋。拎个小竹篮,很快就捡满一篮子。
有时候,个别的鸡不听话,也会在别的地方生蛋。黄豆会和航哥儿满山遍野去找,找到了就记住位置,下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