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地南山下-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航哥儿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小花给黄豆看,黄豆顺着航哥儿的手指看去,路边果然有一摊蓝色的小花,紧贴着草地长着,像星星一样开出一片。
“大山,停一下,我们要去采花。”黄豆对着前面赶车的赵大山喊了一声。
听见黄豆的声音,赵大山连忙徐徐停下了车子,跳下车辕一只接过航哥儿抱了下来,另一只手去扶黄豆,看着她跳下来。
三个人都往路边的一小片草地走去。蓝色的花朵很小,黄豆小心地捻起一朵放在手心给航哥儿看。航哥儿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又嘟起小嘴一吹,就把花朵从黄豆手心中吹落,他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
三个人在草地边玩了一会,又爬上大车往南山镇放向走。
路过他们买的庄园的时候,赵大山打骡子上山,夫妻俩第一次踏进了庄园的大门。
敲开大门,在这里打理的是孙武夫妻,他们过了正月十五就带着闺女儿子过来了。
孙武和他媳妇年前已经和赵大山说好了,以后山庄这边就由他们打理。几个孩子留在东央郡跟着赵大山学点本事,以后也好有点用。
看见他们诚心诚意,赵大山索性连孙武的爹娘也让他们一并带到了庄园,以后也好方便照顾。
看见赵大山和黄豆过来,孙武连忙跑过去牵了骡车交给一旁的仆人,随既领着三个人往里面走。
一迈进大门,便是一处宽阔的正院。旁边是两道正道,各通东西。
正院厅内,一水的黑漆家具,天青色的帷账,摆件不多,单等着主人来布置它。
顺山势而建的回廊青瓦红栏,两旁是栽种不久的花树。
沿回廊走到后院,东边院子里一边栽种了几棵高大的玉兰花树,一边尽然引了溪水,石桥奇石,蜿蜒而出。
“屋里都简单布置过了,现在就可以住。还有什么需要的,等主家和主母住进来再逐一添置。”孙武说完站到一边,等着去年新买的丫头端茶上来。
黄豆今天去了赵庄感觉身心俱疲,心里想着干脆在这里住着不回去了,却又知道这样不可。只能强打精神应付道:“我坐坐歇歇就走,你把这个航哥儿带下去,让你媳妇给他洗个澡,换身新衣服鞋袜再带来给我。”
说完,搂着航哥儿低声对他说:“你跟着这个伯伯去,他会带你去洗澡梳头换新衣服。等会三伯娘给你桂花糕吃好不好。”
孙武家的恰好端了点心走了过来,连忙端起一小碟点心端到航哥儿面前:“航哥儿,你尝尝这块点心,好吃的很呢。”
到底是个孩子,没一会就跟孙武家的混熟了,被带了下去洗澡换衣服去了。
整个人斜靠在椅背上,黄豆看着门口那一小片阳光地带。她有一种很累很想睡觉什么都不想做不想管的感觉。
刚才航哥儿出去的时候,赵大山跟着孙武家的一起出去了。庄园里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推敲,需要赵大山过去看看。
想起赵大雕,黄豆觉得很愧疚,她没有对他父母更好点。反而和他们斤斤计较。对于黄豆现在来说,一百两和五百两区别不大,她之所以这样和二婶算的清楚,就是不想航哥儿有一天被制约住。
她想好好教育这个孩子,才不负大雕救她的恩情。她还想带着孩子去看看大雕的媳妇,告诉她,不管她以后嫁去哪里,航哥儿永远是她儿子。
这个女人的不幸都是因为赵大雕的死造成的,黄豆觉得也是自己的责任。如果没有她赵大雕不会死,大雕媳妇就不会被婆婆十两银子打发回娘家改嫁,航哥儿也不会失去爹娘。
想到这里,黄豆还是忍不住泪湿双眸,快一年了,这件事情对她影响太大了。
一阵脚步声响起,黄豆连忙擦干了眼泪,看向门外。航哥儿穿了一身薄棉的袄裤,头发还没完全干透,软软地耷拉在头皮上。
看见坐在椅子上的黄豆,连忙喜笑颜开地跑过来,把手中的糕点塞给黄豆:“妈妈,糕糕。”
“航哥儿,你叫我什么?”黄豆从椅子上滑下来,蹲到航哥儿的面前。
航哥儿怯怯地看着黄豆,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旁边孙武媳妇想开口提醒他该叫三妈,被黄豆一伸手阻止了。黄豆轻轻揽着航哥儿,细声慢语地对航哥儿说:“你刚才叫我,我都没听清楚呢,航哥儿再叫一声好不好。”
“妈妈,吃糕。”航哥儿又大着声音叫了一次。黄豆眼泪刷的一下留了出来,却还是清脆地答应了一声,一口把航哥儿手中的糕点咬了一半。
其实她知道,航哥儿还小,三妈叫不好才叫的她妈妈。可是她还是觉得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在里面,航哥儿注定是她的孩子。
刚好走到门口的赵大山也听见了,他假装不在意地走了进来。蹲下身子一手揽着黄豆,一手拍了拍黄豆怀里的航哥儿:“我们回家吃饭,奶奶该着急了。”
黄豆伸手笑着抹了抹眼泪,对着航哥儿说:“航哥儿,妈妈带你回家,我们回去吃饭好不好?”
“好。”航哥儿很干脆地点头答应,又把手中半块糕点递给了赵大山:“伯伯,吃。”
赵大山看着面前只有一半的糕点,接过来,掰开分成两半,一半放到航哥儿的嘴边,看着他吃下去,一半放到自己的嘴里慢慢咀嚼着。
赵大山和黄豆牵着航哥儿的手,一起往大门口走去。
他们要带着他,一起回家。
第168章 婆婆生气了
赵大娘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和媳妇去了一趟赵庄,竟然把赵大雕的孩子给抱来了。
看着黄豆怀里的孩子,赵大娘的嘴唇哆嗦了半天,话都说不出来了。
她想过种种可能,大川的孩子给大山,这是最好的。也许突然黄豆就怀孕了,或者抱个别人家的女孩子来压压子。
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把赵大雕的孩子抱来。
“大山。”
赵大山刚拴好骡子,走进庭院就听见母亲的一声大喝。
明知道娘为什么发怒,赵大山还假装一无所知地问道:“娘,怎么了。”
气得直哆嗦的赵大娘伸手指向被黄豆抱在手里的孩子。
“他……他……你为什么把他抱来?”
“哦。大雕不是去了嘛,他媳妇又要改嫁了。二婶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看着孩子挺可怜的。就想抱回来养着算了,反正我们现在没孩子,等个一两年有孩子了他也大了,还能看看弟弟妹妹。”
接过黄豆手中的孩子,赵大山抱到赵大娘面前,对着航哥儿说:“航哥儿,这是奶奶,叫奶奶。”
对奶奶一直没好印象的航哥儿,一头扎在赵大山怀里,不说话。
赵大娘都被气疯了,当初她受了那妯娌俩多少气,现在还要替她养孙子,没门。
哆嗦着手指着赵大山说道:“你给我送回去,现在就送回去。”
“娘。”赵大山拍了拍航哥儿的肩膀,压低声音说:“你吓着航哥儿了。”
这一幕,刺激的赵大娘一阵眩晕。
她知道儿子的脾气,从小到大争强好胜,没有服过软。现在他孩子已经抱回来了,再让他送回去,他肯定丢不起这个脸。
等孩子被赵大娘一把抱了过去,赵大山还没反应过来,难道娘这是接受了。
谁知道,赵大娘抱着孩子就往后院走,边走边喊:“大川,你给我出来架车,你哥拉不下这个脸送我去送。我去问问庄月娥,有没有这个脸把孙子丢我家。”
航哥儿被大奶奶紧紧抱在怀里,吓得大哭,边哭边向黄豆伸手,喊着:“三妈,三妈……”
这还是路上黄豆教了几遍才教会的,她深怕孩子喊错了,惹得婆婆不高兴。
航哥儿的哭喊,把黄豆的心都要哭碎了。
赵大川硬着头皮走出来,他和媳妇不好掺合大哥大嫂的事情,只能装不知道,一直躲在房子里。
现在娘都喊他了,他不得不慢吞吞地走了出来。
“娘,孩子是我抱回来的,你有火冲我发,别吓着孩子。”赵大山走过去想把孩子抱回来,赵大娘哪肯让他近身,摸着一根竹竿就往赵大山身上打。
边打边哭:“你是不是嫌弃你娘没用,你谁家孩子不好抱,非要抱她庄月娥的孙子。你还嫌你娘受她的气不够多吗?”
被竹竿打了几下的赵大山,准备咬牙忍着,这是他的娘,他总不能去还手。
没提防,黄豆从后面一下扑过来,抱着赵大山挨了婆婆的两竹竿。
钻心的疼痛,疼的黄豆眼泪都下来了。
从小到大,她还没挨过打呢。
看见抱着儿子,挡住的是黄豆,赵大娘那竹竿怎么也打不下去了。刚才是没刹住车,现在两棍子已经打下去了,还是打的大儿媳妇,她这心里就过意不去了。
看着黄豆挨打,赵大山心都绞痛起来。
抱着黄豆就要去扯她的衣服看,有没有伤着。
“娘。”黄豆推开赵大山的手,转头跪了下来。
“娘,孩子是我要抱回来的,不关大山哥的事情。媳妇嫁进赵家几年无所出,心里一直愧疚。今天去爷奶家,看见航哥儿,心里就有一种亲切感,恰好二婶又想给我们,我就鬼迷心窍抱了回来。娘,你就让我养着他吧!”
赵大山一把抱起黄豆,给她抱了站起来:“你给我起来,孩子是我要抱的,不关你事。”
偏偏黄豆不听,哭着一直要往地上跪。
赵大川和黄小雨两口子站在一边,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到媳妇哭成个泪人,赵大娘心一下软了。她嫁进来几年都没孩子,心里必定是苦的。要抱着多大的勇气才能抱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回来。
罢罢罢……
是大山对不起她,又不是她黄豆不能生养。她何苦做个恶婆婆,不栽花偏偏去栽刺呢。
航哥儿被赵大娘往地上一放,立刻跑着奔向黄豆,抱着黄豆“呜呜”大哭。
看着抱头痛哭的两个人,黄小雨眼泪都忍不住落了下来,何况是能体会黄豆痛楚的赵大山。
他慢慢蹲下身子,轻轻拥抱着黄豆和航哥儿。
只恨自己无能,没有保护好豆豆,保护好他们的孩子。
午饭,赵大娘没有出来吃,借口头疼,在屋子里躺着。
看着强打精神的黄豆,又想想生气不肯来吃饭的亲娘,赵大山郁闷的一口老血都想喷出来。
黄小雨把烧好的鸡端上桌,赵大川夹了一个鸡腿给航哥儿,又夹了一个鸡腿给自己的儿子。
没想到,航哥儿伸手把鸡腿抓过去放到了黄豆的碗里:“三妈吃。”
敬哥儿举着已经咬了一口的鸡腿看看航哥儿,又看看自己亲娘,再看看三伯娘,犹犹豫豫地把鸡腿也递给了黄豆:“伯娘吃鸡腿。”
弄得黄豆哭笑不得,连忙把两个鸡腿又还给了两个孩子。
“三妈不爱吃鸡腿,就爱吃鸡翅膀。”说着夸张地夹起一个鸡翅膀啃了起来。
“我去给婆婆把饭端过去。”黄小雨说着盛了一碗饭,压了几块鸡肉和菜,准备端过去。
赵大山连忙站起来说道:“我去吧。”
“让小雨去,你现在去娘说不定碗都能砸了。”赵大川慌忙拦下赵大山,安慰道:“没事的,娘的脾气你还不知道,让小雨去和她说几句就好了。”
黄小雨端着一碗饭,送到婆婆房里,看着面朝里躺着的婆婆,放下碗筷坐到床边小声地劝着:“娘,你起来吃点。”
婆婆睡着一动不动,根本不搭理她。
黄小雨就像没看见一样,给婆婆理了一下被子,细声慢语说起鸡腿的事情。
“娘,你不知道,敬哥儿当时都咬了一口了,看见航哥儿把鸡腿给了大嫂,他想了半天,又看看我又看看他伯娘,最后还是下决心把鸡腿给了大嫂。
哎,我们家鸡要是有四个腿就好了,今天可把我家敬哥儿难为坏了。”
“那是敬哥儿孝顺。”赵大娘说着翻身起来,端起碗往外走:“吃饭不在桌子上吃,还端进屋,一点规矩都不讲,都是我把你们惯得。”
第169章 黄桃来上门
赵家老大,结婚几年没孩子,把自己堂兄弟家的孩子抱回来养了。
这个消息如惊风一样,在黄港村迅速刮了个遍。
有那尖酸刻薄的人就开始说了,看穿得人模狗样,挣再多钱也没有用,生不出孩子。
第一个想问黄豆的就是黄三娘。
她怀疑自己就是被闺女骗了,赵大山肯定有问题。难道上次黄豆小产也是假得?
可是黄豆气血两亏,脸色确实苍白,整个人也是养了一个多月才稍微好看点,她是亲眼看见的。
不能鲁莽。
问问儿子去。
黄三娘转身去找儿子黄德磊了去了。
黄桃,拎着一条猪肉一尾鱼,带着两个孩子和张小虎先上了门。
亲家姐姐来了,赵大娘自然是笑容满面地喊着黄豆把人迎进去。
黄小雨先出来接过黄桃拎来的肉和鱼,轻声说道:“二姐,你这是干嘛,来我家还自己带菜了。”
“来了大娘家还能没你吃的,拎着鱼肉来干嘛。等会带回去,别让你家公婆到时候说你。”赵大娘也客气地说到。
黄桃笑吟吟地先扫了一眼走出门的黄豆,看见妹妹神态如初,才转头说道:“就是我公婆让捎来的,说家里就有,难不成我们来吃个饭,还要妹夫再多跑一趟去我家打肉不成。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快屋里坐。豆豆,你把昨天晚上炒的花生端给你姐尝尝。”
赵大娘这一点很好,不管心里如何不痛快,外人面前面子很重要。
她的不痛快,也已经消散了很多。
看见姐姐来,黄豆就知道是为了航哥儿来的。
姐妹俩进了房间,看见航哥儿和敬哥儿在屋里玩呢。
黄桃连忙把跟着张小虎的仔仔和小海洋叫了进来,四个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
“姐,你喝茶。”黄豆给黄桃倒了一杯茶,坐下说道:“那边庄园已经建好了,要不要抽空带孩子一起去看看?”
“等过了三月初六吧,三月份花也开了草也绿了,天气也暖和了,到时候去住几天,带孩子们去放风筝。”
黄桃说完,垂下眼帘,看着手中的茶盏:“豆豆,孩子是怎么回事啊。”
可能是怕航哥儿坐在身边不远,不管孩子懂不懂,黄桃也做不到直接开口说你为什么抱养个孩子。
“姐,你知道嘛,上次失踪就是他爸爸救了我,他是因为我才中了蛇毒,你明白吗?”黄豆微抿唇角,看着玩得开心的航哥儿。
真是个孩子,才来了两天,就缠着黄豆,也不提太爷爷太奶奶了。黄豆去哪他都跟着,一错眼看见不见黄豆就要找,深怕把他丢了。
这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黄桃第一次听黄豆提当时的事情,握着黄豆的胳膊,定了定神,半天才缓过来了。
“我知道了,那你还有别的瞒着我吗?”
“有。”
“什么?”黄桃觉得自己呼吸都不顺畅了。
“太医说我很可能不能再有孩子了。”
一句话说完,只听“咣当”一声。黄桃手中的茶杯就掉到了地上,茶水泼了一地,茶杯骨碌碌转了几圈竟然完好无损。
“你说的真的假的?”
黄豆弯腰捡起茶杯,拿了另一个茶杯给黄桃又倒了一杯水,温声说道:“真的。”
黄桃握着黄豆给她新倒的开水,整个人都开始抖起来。
她觉得这不是真的,只能抱着杯子看着黄豆。希望她开口说一句,我是骗你的,这不是真的。
“太医说艰难,也不是肯定没有,只能说看运气。刚好航哥儿爹死了,娘又准备改嫁了。我们现在又没有孩子,这不是正好吗。”
航哥儿听见黄豆说他的名字,机灵地转头看过来,看黄豆还在姨说话,又转过头去,安心地玩了起来。
“肯定会有的,你吃药了没有?找大夫抓点药调理调理。”黄桃心神定了下来,放下杯子拉过黄豆的手:“等去了东央郡,我带你去看大夫。”
“不用了,哥已经给我配了药丸。”说着黄豆走到梳妆台前面拿出一个小瓷瓶来:“你看就是这个,哥让大夫配的,这样就不用吃很苦的中药了。”
“三哥也知道吗?那就好,如果三哥知道,那娘那一关就好过了。可是我怎么听说,别人都说是赵大山的问题。”黄桃奇怪地问。
看了看黄桃,又看了看正在玩耍的孩子。
“是大山这样说的,他怕婆婆为难我。”
听见黄豆这么说,黄桃心里的一口气终于缓缓舒了出来。
外面传来张小虎和赵大山说话的声音,不一会张小虎就在外面喊:“你们要不要去抓鱼?”
“抓什么鱼?”黄豆和黄桃都走到门口好奇地问。
“刚才德磊说,那块河滩地的鱼塘,去年冬天起了鱼没清塘,今天准备清塘过几天放鱼苗。喊我们一起去帮忙。”赵大山正在院子里收拾渔网,看见黄豆姐妹俩问,回答道。
听见说去抓鱼,黄豆兴奋起来,她最喜欢看人下水抓鱼。特别是清塘的时候,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塘都能下去。
人多鱼少,抢得却热闹。
赵大山拿网,张小虎拿鱼罩,黄豆提了个木桶拉着航哥儿。黄桃一手拉着小虎仔,一手拉着小海洋,小海洋手里还提了个小竹篮。
赵大川去地里还没回来,敬哥儿看航哥儿都能去抓鱼,闹着也要去。黄小雨没有办法,只能也提了个木桶拉着他跟着黄豆她们后面跑。
黄港村的住户一看他们这一群提桶拎篮,就知道是去抓鱼了。孩子们有的跟着走,有机灵点的拔腿往家里跑。
二月很多人家已经开始挖冻土,预备肥料,准备春耕的开始。
跑回家的孩子看没有大人在家,又赶紧往河滩跑,不管能不能抓到鱼,去看看热闹也好。
黄德光几个在家的兄弟已经到了塘子边,正在整理一张大网。
看见赵大山和张小虎来,黄德光高兴地大喊:“来得正好,正准备下塘,快过来,一边加一个,我们也能省点劲。”
大舅哥一喊,赵大山和张小虎连忙挽裤脚卷袖子,东西一放就下去了。
一张大拖网,这是前两年新置办的,一网拉下来,塘里鱼基本就去了个七七八八。回头再拉一网,剩多剩少都不要了,下面就可以由着大家伙进去抓鱼了。
第170章 渔头三把火
大网拖鱼可是个力气活,河里有淤泥,网是越拖越重,人是越走越累,到最后全凭一股子精神气在支撑着。
先开始大家还怕冷,穿着夹袄下了塘子,走了不多远,纷纷脱了袄子往岸上扔。
不脱不行啊,汗都把里衣打湿了。
航哥儿第一次见这样的情景,站在岸上直蹦哒。看见赵大山喊着黄豆把衣服扔了上来,连忙欢快地跑过去,抱着衣服拖给黄豆。
来看热闹的妇人,准备等会拖完鱼下去捞点便宜的汉子,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航哥儿。
这就是赵家老大抱得堂侄子,别说,虎头虎脑,还确实跟大山有几分相似。
“这就是你家刚抱回来的孩子呀?”有个庄上的婆子问黄豆。
黄豆不爱听抱来这句话,笑了笑回答:“这是大山八弟家的孩子,叫航哥儿。”说着拉着航哥儿的小手让他叫奶奶好。
“奶奶好。”航哥儿这两天被黄豆带的异常听话,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奶奶。
“哟,这孩子还真乖巧,几岁了?”旁边一个妇人问。
“三岁了。”随着黄豆话音落下,航哥儿配合地伸出三根小指头。
看见他这么乖巧,黄豆表扬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我们航哥儿真聪明。”
看见那些人还想说,黄豆转身把赵大山的衣服叠好放在准备装鱼的篮子里,黄桃把张小虎的衣服也捡过来叠好放在一起。
黄小雨顺手把篮子和桶都放在一边,三个人拉着四个孩子跟着网跑。就好像这样她们也能帮下面拉鱼的人一把劲一样。
小虎仔和小海洋拖着黄桃跑到河堤哪一边,去给张小虎加油去了。航哥儿和敬哥儿手拉着手跟着赵大山跑,跑得跌跌撞撞,却劲头十足。
黄家大宝二宝已经进了私塾,三宝四宝还小,看见黄豆还是很礼貌地过来叫三姑。可能因为黄豆现在很少在家的缘故,他们对黄豆这个亲姑姑反而没有黄小雨这个远房姑姑来的亲。
对面小虎仔大声地喊“爹”,把周围几个孩子都带动起来,大家都开始拼喊“爹,爹,爹”……
好像这样,就可以给在下面拉鱼的几个爹一些力量一样。
敬哥儿爹不在这里,但这依然挡不住他的热情,他有三伯啊。别人喊爹爹,他就喊三伯,开始他一个人喊,后来航哥儿也跟着喊。两个人比赛似地拼嗓门。
一时河堤上喊爹的,喊舅舅的,喊伯伯叔叔的,生意此起彼伏,比池塘里还要热闹。
“大山家的,你家孩子怎么还喊三伯啊,没改口啊。”有好事的邻居看航哥儿喊三伯,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是八弟家的孩子,他爹死了,娘回了娘家。大山说我们暂时没孩子,帮着带几年孩子。”黄豆笑笑解释道。
其实很怕应付这种人,却又无可奈何,不能不搭理。
八卦婆还想说,黄豆先一步去拉航哥儿,假装怕他摔下去,小心地拉着他的小手。
下面拉网的几人在淤泥里艰难地走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大鱼网拉到头,只见鱼儿欢快地在网里跳跃着。
孩子们赶紧跟着跑下堤坝,尽量跑到离渔网近的地方,这样就能离鱼也能近一点。
敬哥儿更急了,拖着黄小雨一路跑,想离得近一点。偏偏黄小雨怕他摔下去,又怕他踩到淤泥,死命给他拖了回来。
而航哥儿,虽然跟黄豆处得很亲了,却完全没有敬哥儿那么大的胆子。只怯生生地看看下面鱼网中蹦跳的鱼,想下去又害怕的样子。
“航哥儿,要不要下去看看?”黄豆蹲下身子轻声问道。
航哥儿看看黄豆,又看看下面的鱼网里蹦跳的鱼。大眼睛眨呀眨,他想下去,又有点害怕。
“如果你想下去就说好,或者点头,如果不想就说不,或者摇头,知道吗?”黄豆轻声哄着他。
看他甭着小脸使劲点了点头,黄豆提起一旁的木桶,一把抱起他小心翼翼地往下走。
下面拉网的人,几个人站在一旁拉着网,防止鱼跑出去,还有人在旁边用箩筐开始拾鱼。
赵大山正站在一边帮忙提着网,黄豆走到靠近他的地方。弯腰放下木桶,小心地蹲下身子,捡起一块小土块砸向赵大山。
看他回头,连忙做口型,让他把航哥儿抱过去。
“脏。”赵大山指指自己的衣服。
看黄豆摇头表示没事,他也无所谓了。放下网,边走边把双手在裤子上擦了又擦。
走到岸边,伸手准备抱航哥儿,黄豆也鼓动航哥儿向三伯走去。
看见航哥儿被三伯抱起来,扛在肩头上,敬哥儿都快薅不住了。
黄小雨只能把他也送了下来。
“三伯,三伯,我也要。”敬哥儿手舞足蹈。
看着站在岸边的敬哥儿,航哥儿坐在赵大山的肩头一脸的笑意。
第一次他有了一种油然而生的优越感,他也是有人疼爱的宝宝。
等到三伯和他商量换哥哥来坐,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还被三伯夸了句:“航哥儿真是懂事,又听话呢。”
他得骄傲更甚。
为了哄两个孩子,赵大山把敬哥儿放在岸边,提起黄豆带下来的木桶,按到塘里加上水,又去网里捞了两条鱼放进去。
“这两条鱼是给敬哥儿和航哥儿的,你们一人一条。”
看着赵大山递上来的水桶里有鱼,两个孩子又蹦又跳,高兴坏了。
黄豆和黄小雨趁机给他们拉上去,看着他们的鱼,周围的孩子羡慕坏了。
鱼网里是鱼被搬运到车上,准备送到南山镇去售卖。
众人又把大网往回拉了一遍,这一次鱼明显少了很多,没有了那种一拉网就有鱼跳跃出来的情景了。
等到大网拖上来,岸上闲人都涌下去抓鱼,赵大山和张小虎反而没力气下去了。来回两趟大网拖过,把他们身上的力气都拖光了。
歇一会,看下面人抓得热火朝天,赵大山还是没忍住,走了下去。
航哥儿和敬哥儿两个人跑得跌跌撞撞,赵大山扔鱼上岸,他俩就尖叫着过去抢。
有时候看花了眼,还把人家的捡走了。
这样说情况很正常,并不奇怪,大家也都不介意。捡去一两条鱼算什么,再抓呗。
张小虎坐在岸上大口喘息着,他这几年发福又缺乏锻炼,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到处疯跑,却精神头十足的少年了。
第171章 一起来抓鱼
这场下塘里捞鱼的人太多,渔网拖上来,就是闲人们捞鱼的时候。
有用捞网的,有用篮子的,有用鱼罩的。
鱼罩是一个竹子编织的东西,一抱粗,高度大概到人的腰下面一点,是由一条条修长的竹片编织而成。
从下往上是圆形,快要到上口突然收拢变小,用削好的竹片收口,务必要收到光环不扎手。
有的人,两手拿两个鱼罩,在水里看见鱼就罩下去。
鱼被罩到中间,就只能被困在这方寸之地,跑不掉了。从上面圆形的口中把手伸进去,把里面的鱼摸出来就行。
有时候碰见狡猾的鱼,来回乱穿,就把手伸进去用力搅拌一下水。水搅拌混浊了,鱼也晕了头,就好抓了。
赵大山带了两只鱼罩过来,下了塘子走的很快,一会功夫就扔了二三条鱼上来。
看得张小虎心痒不已,他也提着兜网下去捞鱼,捞了半天只捞到一条小猫鱼。气得把兜网扔到岸边,抢了赵大山的一只鱼罩,两个人并排在水里罩鱼。
岸边的兜网很快被个十来岁半大的小子拿去,欢天喜地也跑下去兜鱼。
塘水本就不多,又加上人多,搅动的越发混浊。只是下去,不管大人孩子,都有收获。
敬哥儿和航哥儿只顾忙着捡鱼,小手抹了身上又摸脸,很快成了两只小花猫。袄上,裤子上,脸上,手上,都是捡鱼时候被鱼甩出来的污水弄脏的痕迹。
小虎仔和小海洋也跑了过来,跟着张小虎后面捡鱼。,结果就是两只小花猫变成四只小花猫。
最后四个孩子默契地达成共识,不管是张小虎还是赵大山的鱼,谁先看见谁就赶快去捡,反正最后都是堆到一起。
捡慢了,有那趁机占便宜的婆子或者孩子,伸手捡了去,总不能为一条鱼去跟人家要吧。
正跑得起劲的四个孩子,忽然听见下面的人惊叫起来。
就见赵大山和张小虎已经扔了鱼罩,张开双手在水里拦着什么。
一条大鱼横冲直撞,从众人的手中,双腿间逃窜。
两个汉子站立不稳,竟然被撞得摔倒在淤泥里,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眼看大鱼往赵大山他们这边窜来,这边水深点,人也少点,眼看大鱼就要从赵大山身边窜过,进了深水区就再难捉它了。
赵大山一个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