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地南山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事也有两把刷子,吃没少吃拿没少拿,却也抓住几艘夹带的货船,确实有点本身。
  这样的人就是江州城最大的地头蛇,别说赵大山,就是江州来个新县令,也得看看高大求的脸色才好做事。
  高大求精瘦,刀条脸,撮山羊胡,不像个捕头,反而像个师爷。上了船也不管赵大山等人如何曲意奉承,直奔货仓而来:“你们这里面装的什么?”
  “大人,都是在通州那边收的生丝,准备运到东央郡去。”赵大山跟在后面紧走几步,殷勤地带路。
  “都是生丝?”高大求怀疑地看向赵大山:“生丝能吃水这么深?没有夹带吗”
  赵大山边招呼孙武过来开门,边说:“确实是生丝,不相信,大人您进去看看。”
  “为什么有这么多货架?”高大求皱眉走进货仓,看向两边的架子。另外两个衙役一左一右站在舱门口。
  “大人,都是生丝,这东西金贵,不能受潮不能压,所以包装上我们就定做了架子,这样摆放起来不容易受到挤压。”赵大山往旁边站了站。
  高大求伸手推手推了推稳固的货架,又伸手指扣了扣:“你们这个架子怎么还刷了黑漆?”
  赵大山连忙凑近,从袖袋里滑出一个荷包:“大人,刷上漆不容易起毛刺,我们这也是第一次行船。您看,我这三条船装的生丝,那都是金贵东西,我也不敢马虎大意。”
  说着,不露声色地把钱袋滑进了高大求的手中。高大求是常年干这个买卖的,他用手一捏就知道,赵大山送的是银子,分量还不清。
  “你这也太仔细了点吧?”高大求看着船舱里林立的货架。
  “仔细谈不上,尽心而已。这是孝敬您的,外面几位爷等会一起奉上。”赵大山低声侧头说了一句。
  “拆开看看。”高大求不动声色地把钱袋收进了袖子,指着一袋生丝。
  “好的,赵大山示意康平过来帮忙,孙正和另一名伙计就站在舱门口,两个衙役的身后。货舱狭窄,康平侧身挤了进来,和赵大山合力打开一个已经打包好的生丝包裹。
  高大求走过来捻起来观看:“你们这生丝收的不错啊?在通州待了几天?”
  “前前后后待了二个月多,主要是去那边建个方舟货行,耽搁了。”赵大山和康平相对而立,把高大求的两边视线都遮挡住了。
  “哦,我说怎么你家船上刻着方舟号呢。原来是东央郡方舟货行的东家啊!”说到这里,高大求“啧啧”赞叹:“方舟货行可是东央郡杀出来的一匹黑马,不得了。没想到东家这么年轻,到底是年轻人有魄力!”
  “哪里值得高大人如此夸奖,大人要不要出去喝杯茶。”
  高大求停下手,看了看赵大山:“茶就不喝了,我检查好你们也好早点行船。”


第127章 进内河卸货
  高大求又仔细地挑了几包让赵大山拆开查验,另外两个衙役一个站舱门里一个站舱门外,紧紧盯着衙役头目的一举一动。
  三艘大船仔细搜查,前前后后整整耽误了一个时辰左右。当着另外两名衙役面,赵大山又递上来一个香囊:“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请几位哥哥喝茶。下次路过贵宝地,一定亲自拜访几位哥哥。”
  高大求当着手下兄弟的面捏了捏手中的荷包:“我们也是奉公行事,多有得罪。”说着,对赵大山一拱手,带着两名手下往踏板走去。
  上踏板时,高大求侧身让两个手下先走。他站在一旁,看了看赵大山一眼,微微点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转身走了。
  赵大山看着高大求的身影,抿了抿嘴角,一动不动。
  船开始航行,赵大山站在船尾,而高大求站在船头,两人两两相望,各自无言。
  “主家,那个衙役是不是看出什么了?”孙正走过来,也看向已经看不见人影的巡逻船方向。
  “嗯,以后这条道不好走了。这次放过我们,是高大求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如果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条河道折腾,就是不给他高大求的面子。”赵大山沉声说道。
  “那……这条线?”孙正看向赵大山迟疑地问。
  “回去让给三哥他们跑,以后通州那边的货行由三哥接手,我们换个方向。”
  “好,到了东央郡我就去找三舅老爷。”孙正退后一步,让赵大山先行。
  “不要说太多,就告诉他通州的货行已经差不多了,让他派人去接手,后续由他操持,我们歇两天,换个方向看看。”赵大山说完大踏步往船舱走去,船上来了外人,黄豆和夏荷都进了内舱,只有小秋在舱门口坐着玩耍。
  一路,船平安到了东央郡。
  船排队进港,赵大山先让人康平找了马车送了黄豆和夏荷还有小秋回家,孙武媳妇和马文媳妇留下来帮忙搭把手。
  一进家门,孙武爹娘看见夏荷又是一场抱头痛哭的画面。
  黄豆只觉得坐了几天船,身上都酸痛起来。孙武娘看着站在一旁等待的黄豆,也收敛了哭声,忙忙地去烧水给黄豆洗澡。
  洗好澡的黄豆,坐着喝了一碗红豆汤,夏荷轻手轻脚站在身后给她擦拭头发。要干而未干,黄豆示意她别弄了:“你也下去洗洗,休息一会。我喝完汤就去睡一会,这里不用你管。”
  夏荷答应了一声,放开黄豆的头发,任由它们随意地披散在黄豆的肩头。退到门口后夏荷没有离去,而是安静地站在外面等候。
  已经回来了,以后也要有规矩,主家仁慈,不是让自己蹬鼻子上脸的。这话是爹说的,在前主人受过严厉规矩的夏荷,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喝完汤的黄豆,摸摸已经差不多干爽的头发,起身走向内室。夏荷走过来,无声地收拾了碗筷退了下午。
  睡好了觉的黄豆起来,只觉得神清气爽,头发随意地挽了一个发髻,斜插了一朵珠花就去了黄桃家。她已经快三个月没在家了,不知道大外甥张义鸣是不是还能记得她这个三姨。
  张义鸣的名字是张小虎取的,他给儿子想名字整整想了两三个月,黄豆和黄德磊轮番帮忙都被他否决了。最后无意中在店里听见有客人说了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话,才定下了长子的名字。
  不过因为要排辈序,只能按儿子的辈序“义”来起,好歹也算谐音。张小虎其实大名也不叫张小虎,叫张士诚。只不过大家习惯叫他张小虎。
  张义鸣的乳名叫虎仔,也是张小虎起的,他是老虎,他儿子不就是虎仔嘛。后来,还是黄豆说干脆叫仔仔吧。虎仔叫,总有犯父亲名讳的意思,以后读书进学容易被人诟病。
  只要对儿子好的,张小虎一律没有意见,同意了儿子的乳名叫仔仔。对他来说,仔仔不就是虎仔子嘛。
  张虎仔果然已经不认识三姨了,一看见黄豆伸手要来抱他就躲。
  玩了一下午,小虎仔终于肯让黄豆抱一抱了,把黄豆欢喜的眉看眼笑。
  “你既然这么喜欢孩子,自己生一个吧。你今年已经十七了,也不算小了。”黄桃在一边仔细看顾着孩子,对着黄豆细声慢语唠叨起来。
  “再过一两年吧,我觉得还是大点生养好。”黄豆抱着小虎仔开始举高高,乐的他笑得口水嘀嗒。
  “你呀,就是主意正,你也不想想大山都多大了,听说黄小雨都怀上了。”
  姐妹俩一起边逗孩子边说话,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东央郡码头,方舟号还在排队,一队巡查走了过来。领头之人直接走到方舟号前,赵大山连忙走了过来,准备下船。
  “不用下来了,你家不是在外城河有房子吗?船直接调头,可以进外城去卸货。码头拥挤,不用堵在这里了。”说着领头之人看也不看赵大山,又走到一边叫了另一家也是外城有房的货主,让他可以回去,直接进外城河卸货。
  周围货船一片哗然,如果可以直接进外城河卸货,只要他们货不多,完全就可以不用存仓库,省一笔钱不说,以后也方便很多。
  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在码头排队,平时还好,码头繁忙的时候,排队排一两个星期才轮到卸货的情况不是没有。
  不过从外城那高高的河堤要修一条台阶下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只有一条货船的那家外城有房的货主,摇头拒绝了巡查的好意。想到他家院子后面那长满荒草的河堤,他还是老老实实在这里排队吧。
  赵大山却毫不犹豫地吩咐三船调头,一路向外城而去。
  他家院子后面的堤坝早已经清理干净,为了方便当初孙武媳妇和马文媳妇在两边种菜,他家还用青石修了一条宽宽的台阶下去。
  当初被左邻有舍指指点点浪费钱财人力的台阶,如今刚好可以用来做码头。
  到了外河,停在自家后院的河道里,早有方舟货行拖生丝的马车过来,排队等候。
  三船生丝运完,已经到了第二日下午。饭菜由孙武媳妇和马文媳妇回去做好了,每天大家轮流回去吃一口。
  夜里赵大山也没回家,和孙武几人在船上守了一夜。已经到了家门口了,可容不得一点闪失。
  运走了所有的生丝,而船上为了保护生丝不受挤压的货架也拆卸下来,分别堆成两堆,聚集在一起。
  东央郡城外一家烧砖瓦的民窑带着三辆骡车,准备把这些货架分批拖走。
  这不是什么稀罕事情,码头上常有丢弃的货架,能用接着用,不能用就喊民窑拖过去烧火。
  周围居民在昨天,方舟号刚进内河的时候还好奇地张望,今天连孩童都失去了兴趣。东央郡水多船多,大船也没什么好看的。
  黄昏前运送拆散的货架,帮忙搬运的伙计一人扛二三根,轻松送到车上。这一堆都是货仓里外围的货架,漆着黑油漆的木棍,看起来和货仓里面的货架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不耽误赵大山的事情,民窑老板一再嘱咐,一定要今天都运完。民窑的骡车索性趁着夜色,把所有货架搬车运走。
  夜色刚刚开始弥漫,伙计们还是两三根地往车上送,走路却稳重了许多,不复先前的轻松自在。
  看着最后一根货架被抬上车拖走,赵大山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而站在远处酒楼窗口紧盯着赵大山家后院河面的安康先生,也放下手中紧握的茶杯,轻轻吐出了一口浊气。
  诚王大业,即将拉开序幕。
  这件事情黄豆也不知道,他们这次去通州收购生丝,两个多月时间并不是因为收购生丝而耽搁的。而是这批生铁熔铸的货架,才是赵大山去通州的真实目的。
  外面的货架是真木头,而里面的货架却是生铁。同样漆了黑色油漆,单单看外观是看不出来的。
  赵大山看着民窑的大车摇摇晃晃走远,他站在船头半天没动。心中思绪万千,有隐约的兴奋,也有微微的担心。
  成王败寇,不到最后一步,谁都不知道是对是错。而他也没有选择,只能做个隐在后面的商贾。成功了他是商贾,不成功他还是商贾,不过是大小而已。
  这是当初他和幕僚文康达成的协议,他不要高官厚禄,只要家人平安。这也是文康敢把长孙放到赵大山身边真正的原因,谁都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推开屋门,黄豆已经睡着了。油灯下,赵大山坐在床边,摸了摸黄豆铺散在床上的秀发,轻声低喃:“我只愿保你现世安稳。“
  许是赵大山说话的声音唤醒了黄豆,许是夜风太大惊扰了她的梦,黄豆迷迷糊糊醒来,看着赵大山:“你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赵大山笑着低下头亲了亲她的额头:“睡吧,我陪你一起。”
  “嗯。”黄豆挪了挪身子,往里面去了去,空出位置来。
  “大山,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黄豆翻个身看向睡在外面的赵大山。
  “没有。怎么了,你不困吗?”赵大山目光灼灼地看向黄豆。
  夜风吹过,拍打着窗棂,发出啪啪的声响。
  春宵苦短,而夜还很长。


第128章 黄宝贵请客
  在东央郡歇了三天,赵大山去了方舟货行和黄宝贵三人商议以后的方舟货行运营。最后一致决定,让黄德落去通州那边负责货行。
  通州沿海,货物贸易往来频繁,黄德落现在还没娶亲,过去上手也快。以后也可以考虑在通州安家落户。
  而东央郡这边是大本营,黄宝贵和黄德磊暂时两人留守,以后看情况在决定。
  临走的前一天,已经在黄桃和黄德磊家分别蹭过饭的黄豆和赵大山,被黄宝贵邀请去他家吃晚饭。
  因为黄豆受伤毁容的事情,黄豆已经很久没有和老叔有什么近一步的来往。就像一个瓷器,有了裂痕,修补的再好,也没有用,也掩盖不了它曾经脆裂的声响。
  黄德磊带着吴月娘,张小虎带着黄桃,孩子都没有跟来。晚上,孩子带出来不方便,也是因为王大妮一直没有怀孕的原因。黄桃和已经有了身孕的吴月娘一致默契地没带孩子过来了。
  吴月娘是刚刚发现又有了身孕的,知道的人不多,不过是黄德磊和黄桃姐妹。
  晚上的晚餐很丰盛,王大妮因为没有孩子,心气一直不高,对黄宝贵也一直是小心翼翼的伺候。
  黄宝贵从小被爹娘哥嫂娇宠,性格本来就有点无法无天。王大妮的卑微和懦弱,没有让他觉得一点幸福的感觉,反而让他感到心疼和无奈。
  因为都是家里人,也没有分桌,三对夫妻加黄德落、黄德仪,还有王大妮的弟弟九个人坐满了一桌。
  王大妮弟弟是跟着回家过年的王大妮他们一起过来的。因为黄德仪在东央郡的厚德书院读书,王重阳就动了心思。
  大年初二,黄宝贵带着王大妮回娘家拜年,王重阳就当着黄宝贵的面,说王大妮弟弟如何如何聪明,说家里穷,生生把一个好孩子耽误了。
  黄宝贵以为是岳丈家没钱,也没寻思,就伸手掏了五十两银票给了岳丈:“爹娘,你们要是家里手头紧张就和我说,弟弟上私塾可不能耽误。”
  王重阳看看女婿手中的银票,没有接,而是说起了黄德仪上厚德书院的事情:“听说你三哥家小八在东央郡那个什么书院书读得不错。到底是大书院,夫子教得也好。你弟弟啊聪明是聪明,就是命不好,投身在我们这个家庭,是爹无能,生生给你弟弟耽搁了!”
  说着重重叹了一口气,抬手举起杯子:“姑爷,我们不说这个,来喝酒,各人各命,没办法。”说着一仰脖子喝了一杯酒,把酒喝了下去。
  黄宝贵就是个傻子也知道岳丈的意思,他不傻,只端起酒杯一杯接一杯陪着岳丈喝下去,一字不提也让妻弟去东央郡厚德书院读书的事情。
  王大妮弟弟书读得迟,还是王大妮和黄宝贵结婚后,家里有了积蓄,王大妮时不时的贴补才去的镇上私塾。
  勉强识得几个大字,虽然和小八同龄,却完全不能跟刚会说话,黄豆就开始启蒙的黄德仪比。
  家里那么多孩子,大宝二宝也到了进私塾的年龄,他不带黄家的子孙去东央郡进学,却带着王家这个不聪明又没有底子的妻弟算什么。
  临走,黄宝贵还是把五十两银票压在了酒杯下面。
  回去,王大妮估计得了嘱咐,一字没提,夫妻俩安安心心过了个春节。
  过完春节,黄宝贵收拾好行囊,和王大妮去码头搭船准备回东央郡。和黄老太太挥手告别,刚走上大路,就见王大妮弟弟,一路和邻居嚷着我要和姐姐姐夫去东央郡读书啦,一边拎着个小小的包裹跑了过来。
  黄宝贵看看正一脸忐忑不安看着自己的妻子,又看看站在不远处和几个邻居高声谈论的王重阳。再看向兴高采烈跑过来,就被王大妮一把拉着手的小舅子。他突然有一种,被王家一家人坑了的感觉。
  黄宝贵带着小舅子去东央郡求学的消息旋风一般刮遍了黄港这个已经快上百户的村落。
  送走儿子的黄奶奶听说小儿子把小舅子带去东央郡读书了,气得一头栽倒在床上,大病了一场。
  已经来了,黄宝贵还是带着小舅子去了厚德书院一趟。厚德书院,不是你有钱就能进去的。一趟白跑,还把黄宝贵的脸给丢了大半!
  回来黄宝贵就在巷子附近,找了家私塾给小舅子扔了进去。王大妮觉得是黄宝贵没尽力,黄德仪都能进,为什么她弟弟就不能进。
  女人心中要揣上了事情,就喜欢埋怨。开始黄宝贵还解释,后来索性不理,最后直接炸毛了,摔了饭碗,王大妮终于嘴巴闭上了。
  黄宝贵在货行睡了半个月,还是王大妮三番两次去才把他哄回来。
  这些,都是黄豆听黄桃说的,说起王大妮,黄桃直皱眉。
  黄豆也觉得奇怪,以前看王大妮挺好的,怎么结婚就变了?大概是没孩子,自尊心太强,就显得自卑了!
  因为平安和小虎仔都没来,黄宝贵吃饭的时候就提了一句,他还是很喜欢两个孩子的。王大妮当时脸色就变了,黄豆和黄桃相视一眼,吴月娘也看见了,连忙把话题叉开了。
  一顿饭吃的还算圆满,吃完饭,黄宝贵非留着大伙吃点西瓜在走。
  黄宝贵弄了一批早春的西瓜,个大又甜,挨家送了两个。赵大山看黄豆喜欢吃,也没客气,拖个凳子坐下来,递了一片给黄豆,递了一片给黄德仪。
  “老叔在哪里弄的西瓜,我明天早上也去买几个,豆豆喜欢吃。”赵大山边吃边说,他和黄宝贵一直跟兄弟一样,有些方面就有点不拘小节。
  “认识一个打渔的人家,他家今年点了早西瓜,竟然结的不错,一批也就几个。我明天一早问问,有就给你都送去,带着船上吃。”黄宝贵听说黄豆喜欢吃,也不吃了,把剩下的两片都拿起来递给了黄豆。
  没想到小舅子不愿意了:“姐夫,我要吃,都给你侄女吃了,我都没了。”
  王大妮弟弟从小全家就供着他一个人,有啥好吃的都是他先吃。来了东央郡,全家就姐姐姐夫加他三个人,黄宝贵一直是个手脚大方的,好吃好喝的更是由着他。
  已经把西瓜分了一片给黄德仪,并且咬了一口的黄豆长大嘴巴,看着王大妮的弟弟。
  心里想,要不,我再吐出来?
  “你这几天吃少了,家里留的西瓜不都进你肚子里了吗?”黄宝贵还开玩笑地拍了拍他的小肚皮。
  这个小舅子,以前不胖也不瘦。来了东央郡,吃的好喝的好,明显养出了小肚子。
  “黄德仪还吃呢。”王大妮弟弟最不服气的就是黄德仪,他天天被她姐姐唠叨学习学习,拿黄德仪和他比。
  黄德仪才不管,他头一低,一会啃完把西瓜皮放进了盆里,洗了洗手:“三姐快吃,我们回家。”
  看黄德仪急着要走,平安和小虎仔又在家。黄豆也不坐了,三口两口把西瓜吃了,洗了手就起身和赵大山他们一起告辞。
  走到门口,黄宝贵还叮嘱,我明天一早就去,到时候让他家直接给你们送船上去。
  跟在后面的王大妮和王大妮弟弟也听见了黄宝贵的话,王大妮没说什么,王大妮弟弟连忙喊:“姐夫,你不能都给他们,带几个回来,我和姐姐要吃。”
  黄宝贵不由皱眉,以前没觉得小舅子这么不懂事,今天当着自己侄儿侄女的面这样,让他觉得很难堪,不由语气有点重了起来:“大妮,带你弟弟回去,还有没有规矩了。”
  好吧,黄豆就看见王大妮眼中泪花一闪,拖着弟弟进了屋。
  “老叔,你怎么对老婶说话的。西瓜反正再过一个月也该上市了,现在豆豆不吃也没事。”黄桃边说边扯了扯黄豆的衣袖,让她也圆个场。
  被扯了衣袖的黄豆无辜地看着姐姐,谁还不是个孩子啊,上市时候吃和现在吃感觉能一样吗。
  “老叔,那你明天早点,我们明天就要走了,你来迟了我可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西瓜了。”黄豆说完,硬从姐姐手里把自己袖子抽了回来。
  “行,我肯定早,不耽误你路上吃。”黄宝贵说完,大家一起摆手往家里走去。
  走了没多远,黄德磊夫妻和黄德落转弯进了巷子。黄桃和黄豆并肩走在前面,赵大山和张小虎并肩跟在后面。
  “你怎么还跟个孩子似得,为点吃食和个孩子计较。”黄桃看路上终于没几个人了,忍不住点了点黄豆的脑袋,数落起来。
  “姐,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为什么要委屈自己装大方?”黄豆笑嘻嘻地抱着黄桃的一只胳膊。
  “你看吧,今天晚上王大妮又要和老叔唠叨了,要是吵架,王大妮肯定心里要埋怨你。”黄桃没好气地拍了黄豆一巴掌。
  “她小心眼难道怪我喽?真是的,我老叔别说给我送几个西瓜,他就是给我送座金山我也敢接着。”黄豆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她小心眼你不小心眼,你不小心眼你怎么不把西瓜推了,少吃几口能怎么样?”黄桃看黄豆这样子就来气,都嫁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一样呢!
  都是赵大山惯得,想到这里黄桃忍不住回头瞪了一眼,远远落在后面的连襟俩:“你们蜗牛爬呢,走那么慢?”
  赵大山和张小虎对视一眼,摸摸鼻子,我们还是老实点,别被媳妇的台风尾巴给扫了!


第129章 小莲送西瓜
  第二天,黄豆吃完饭拎着自己的包袱刚上船,船外就传来黄宝贵说话的声音:“大山,出来。”
  赵大山和黄豆走出去一看,黄宝贵正站在一条小渔船上,摇船的是个年轻的姑娘。黄豆好奇地走过去,摇船姑娘一抬头,黄豆就皱起眉头,这个姑娘怎么这么眼熟?
  十四五岁,一张清秀的小脸,笑起来眉眼弯弯,黄豆觉得她一定在哪里见过,只是有点忘记了。
  老叔是来送西瓜的,看见赵大山和黄豆出来,他笑着指了指船舱:“一早去摘的西瓜,大山过来接一下。
  摇船的姑娘,从船舱里抱起西瓜递给黄宝贵。黄宝贵从小船上踮起脚尖开始往上递西瓜,赵大山趴在大船上一个一个接。两个船高度落差有点大,不过好在两个人手长,互相努力一把还能够到你。
  “老叔,够了。你留两个回去给老婶吃吧。”黄豆站一边看他们已经接了五六个,连忙说。
  “不用,你们带着船上吃。过几天熟了我再去摘,不差这几天。”黄宝贵说着又从摇船的姑娘手中接过西瓜递了过来。
  早春西瓜,估计种的不多,一共就八个,还用毛笔细心地标了12345678的数字。
  “这里面有的西瓜还没怎么熟,这样可以放久一点,都是我爹挑的,夫人您就按标的顺序吃,可以多吃几天。”摇船女人不但长的好看,声音也挺甜。黄豆一听她说话,恍然大悟,这是那个卖花的小莲嘛。
  “小莲,是你呀,上来坐坐吧,我一下没认出来。”黄豆连忙热情招呼,心里却在嘀咕,老叔怎么认识她的。
  “不用了,谢谢夫人,我还要回去照顾弟弟妹妹呢。”小莲摆手拒绝,把小船往旁边摇了摇。
  “豆豆,大山,那我先回去了,我就不上了。等会跟着小莲的船一起到货行那边去。”黄宝贵说着像赵大山和黄豆摆了摆手,又转头叮嘱小莲摇船。
  一艘小船,在河道里向远处摇去,两岸是绿色的堤坝。小船上的两个人,应该是在交谈着什么。男的身姿挺拔,女的小巧玲珑,眼前的一切像一副江南水乡的画卷一样,在黄豆面前徐徐展开。
  小莲送来的西瓜都是个头差不多的,赵大山都给黄豆搬船舱里了。
  “给他们两条船送两个吧。”黄豆看赵大山找了个箱子按顺序往里放,数字越大越在下面。
  “豆豆,你记住,你是他们的主母。你给他们吃,那叫赏赐,你不给,也很正常。”赵大山第一次这么严肃地和黄豆说话,黄豆都有点发懵了。
  “大山,怎么了?”
  “傻瓜,教你怎么做好一个当家主母。”说着赵大山就准备伸手来捏黄豆的鼻子。
  “哎,脏,你没洗手。”黄豆连忙倒退几步,让了开来。
  两个人笑闹了一番,赵大山就出去了,要开船了。
  大船从河道驶出,转上宽阔的江域,眼面前是一副更盛大的画卷。白浪翻滚,船帆高扬,三艘大船在江面上乘风破浪。
  中午,吃了午饭,黄豆切了一个西瓜黑籽红瓤,抱了半边西瓜坐在甲板上吃。
  天气还不是很热,湖面上船行起来的时候,更是凉风习习。夏天,在船上确实比陆地上好,就是赵大山他们晒的太黑了点!
  半边西瓜,原本黄豆是顺着一边挖的,吃的时候心里想,留一半给赵大山。也许是西瓜太好吃了,也许是西瓜不大。很快半边就挖完了,黄豆又往旁边蹭了蹭。
  她吃西瓜,最不耐烦切片,一片一片咬,吃个二三片,淋了一手的西瓜水,不如拿勺挖起来方便实在。
  黄豆还发现,挖着吃比切片吃的时候吃的多。如果切片,一个西瓜,她四分之一是肯定吃不到就不想吃了。但是抱着半边西瓜挖着吃,她能吃半边。
  一半的西瓜吃了三分之二,黄豆觉得有点饱了。是继续吃完,把瓜皮往水里一扔毁尸灭迹。还是,留给赵大山吃呢?
  “是不是吃不下了?”身旁响起赵大山的声音。
  吓得黄豆一哆嗦,差点把西瓜扔了出去,连忙转头看向走过来的赵大山:“不是,这个是我省下来给你吃的。”
  黄豆说着,脸不红心不热地把只有三分之一瓜瓤的西瓜递给了赵大山。
  “那得谢谢媳妇,对我真好。”赵大山说着接了过去,三下五除二,几口就把西瓜吃了,一仰脖子西瓜水也喝了。
  喝完西瓜水,赵大山竟然孩子气地开始“噗噗噗”往河里吐西瓜子,还顺手把西瓜皮扔河里了,真的毁尸灭迹了!
  看的黄豆忍不住掩面笑了起来,赵大山很少有这么孩子气得一面。“你还吃吗?桌子上还有一半,我去给你拿。”黄豆说着站起身来,准备进屋去拿西瓜。
  “不用,留着你等会睡完午觉起来吃。这些又不能饱腹只能解一时之渴的吃食都是你们女人喜欢的。我去拿网装在船后,说不定能捞几条鱼。晚上,你给我做小鱼锅贴吃吧,这个我喜欢。”
  “行,你捞吧,晚上我做。”
  船行在河面上,他们经常会挂一张小网在船尾,张鱼补虾。虽然效果不大,吃是足够了的。
  黄豆看着赵大山下网,又叮嘱了在灶房收拾的夏荷几句,转进了舱房准备午睡。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每天再忙,黄豆也要雷打不动的睡个午觉。
  黄豆是被甲板上的奔跑声惊醒的,一般午后,只要黄豆睡觉,大家基本上都会注意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脚步声。
  到底是在船上,隔音效果有的的地方还是不行。此时二三个人从黄豆头顶上跑过,黄豆不惊醒才怪。
  “外面怎么了?”黄豆起身走到外面,看着守候在门口,惊得站了起来的夏荷问。
  “不知道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