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地南山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陪着闺女的黄德磊岳母连忙告诉了黄德磊,一家人刚忙完黄豆,又慌慌张张来迎接孩子的出生。直到夜里近十一点多,孩子一声啼哭响起,全家才算定下心来。
  黄豆是回门又恰好宝宝洗三,无意中问起吴月娘,吴月娘才说起的。
  听得黄豆又气又急又感动:“嫂子,生孩子是大事,这个你都能忍,还忍了一下午?我和你说清楚,以后你可千万不能这样。
  女人生孩子多危险啊,就是天塌下来,都没有你重要,知道吗?以后可不能这样贤惠,人有时候还是要自私点才好。知道了没?”
  吴月娘连连点头,可是黄豆看她估计是个真贤惠的,听是听了,做未必做得到。
  “嫂子,我不是说你不好,而是你这样叫太好了。我觉得,女人不管怎么贤惠,首先要先爱自己。你得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别人才能把你看得很重要。”
  一旁站着的黄德磊听得啼笑皆非:“豆豆,你这是教你嫂子对你哥好呢,还是对你哥不好?”
  “这和对你好不好不冲突,你对我嫂子好,嫂子自然对你更好。你要是对嫂子不好,嫂子也不能犯傻,还一心为着你,得聪明点,替自己考虑,替我大侄子考虑。”
  “好好好,我怕我要是有一点对你嫂子不好,你嫂子还没怎么我,你估计就要先动手把我给揍了的样子。”黄德磊简直又好气又好笑,亲妹妹竟然胳膊肘朝外拐。
  “你竟然这么快就想对我嫂子不好了,我得告诉娘去。”黄豆故意开始卷袖子做出想打人的样子。
  黄豆嫂子的产房,赵大山自然不方便进去,只在堂屋听见黄豆的笑声一串一串的,不由也嘴角微微扬起。
  闲得没事干,黄豆干脆开始吧啦吧啦,给自己亲嫂子和黄桃普及幼儿知识,什么一周岁之前不要给他吃盐,不利于小孩子的生长发育,不要给他捆起来。
  等到会爬了,让他多爬,锻炼四肢的协调能力。黄豆简直是搜肠刮肚地在想,她想了三天才想起来的这些知识。
  她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有限,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对于不能捆孩子,曾经也是黄豆和黄三娘的斗争。
  黄豆出生,就被黄三娘捆了个结结实实。后来轮到黄德仪,黄豆死活不让黄三娘缠,差点被打。
  最后的结果就是黄豆天天跑黄三娘产房蹲着,看见黄德仪被捆她就解,后来把黄三娘也气得没办法,索性不捆了。
  黄豆就以黄德仪来举列子说,你看德仪,从小没捆,小身板长得多溜。黄德仪确实长得好,跟棵小白杨一样。在吴月娘半信半疑,黄桃听话的点头中,黄豆终于结束了自己半天的科普。
  她感觉她简直是操碎了心,跟个老妈子似得,别人还不一定听。
  不过她说了就行,听不听是别人的事情,她也不能干涉太多,过分的指手画脚反而招人讨厌。
  晚上,黄德磊过来看孩子和媳妇,吴月娘又把黄德磊走后,黄豆说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话学了一遍。
  黄德磊听了点头叮嘱吴月娘:“既然豆豆这么说也没坏处,你就听着吧。”
  “可是我娘说,孩子六个月以后就可以吃点米汤什么的,如果不给他吃盐,不是没劲吗,走路也没力气呀。”
  吴月娘有点疑惑地看着黄德磊,她觉得还是她娘经验足一点,黄豆到底是小姑娘家,哪有什么育儿经验。
  “听豆豆的,一般都不会错。你要觉得确实不对,你就自己做主,孩子是我们的,当然是我们说了算。”黄德磊看了看睡熟的儿子,又看了看精神头还不错的媳妇。
  “你也早点睡,晚上娘陪着你我也放心,你要把自己身体养好,别操心家里,什么事情都有我和娘。想吃什么,你要是不好意思和娘说,你就和我说,知道没?”
  “嗯,知道了。”吴月娘觉得自己哥哥真有眼光,选的黄德磊不错,公婆两个小姑都不错。
  黄德磊这番叮嘱,也是今天黄豆走的时候拉着他嘱咐的,产妇要多安慰,多说点好听话,让她心情愉悦,对孩子和大人都好。
  这话不但黄德磊听见了,一起走的张小虎黄桃和赵大山都听见了。
  这也算是,说一次,提醒了三个人。
  晚上,赵大山问黄豆:“豆豆,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点子和想发?”
  “我这都是纸上谈兵,书上看的呗。”这是每次做了什么大家问黄豆,黄豆唯一的回答。
  反正她确实喜欢看书,天南海北,不管什么书到她手里都要看一遍。
  看着在找衣服准备洗澡的媳妇,赵大山在心里默默决定,自己以后也要多看看书,总不能以后媳妇说什么自己都接不上话。
  嗯,那就把豆豆带过来的书全部看完再说。
  “豆豆,你的书呢?有没有带过来?”赵大山是个说干就想干的性子,想起看书就直接问了。
  “在西屋呢,你要看吗?”黄豆把找好的衣物叠好,奇怪地看向赵大山。
  “嗯,我这几天在家闲得没事,看看,好多年没认字了,顺便再认认字。不会的,刚好你也可以教我。”
  他从小上过几年私塾,后来爹死了,一直为活着而努力。在他眼里,只有自己努力活着,并且活的好,才是最重要。
  “西屋呢,我领你去拿。”黄豆说着,就准备端起油灯去西屋。
  “我来,小心烫到手。”赵大山挡了黄豆手一把,端起了油灯。
  西屋的嫁妆箱子已经基本都归置好了,该摞的摞,该用的用。除非特别需要的,大部分黄豆都没动,她们在家也待不了几天。
  黄豆把书单独放在一个旧木箱子里,这个箱子还是黄德磊闲得没事练手打的,被黄豆不嫌弃地当了书箱。
  别看不怎么好看,打磨的也一般,甚至连漆涂抹的都不均匀,却胜在结实。
  箱子里大大小小有二十几本书,不是介绍农事就是介绍水利或者各地风土人情的。
  黄豆十几年的书都在这里,实在是书太贵了。她买书的时候都挑特别有用的买,至于那些关于做文章考科举的,就算了。
  赵大山简单地看了一遍,觉得都是十分有用的书籍,欢天喜地地把油灯递给黄豆,抱着箱子回了东屋。
  黄豆无语地看看手里油灯,刚才谁说小心烫到手的呢?这么快就忘记了!
  看着郑重把书整理好,放在梳妆台一边的赵大山,黄豆突然觉得,这个男人她还是了解太少了。
  他好像所有的努力都很明显,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
  赵大山也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他不怕吃苦,不怕受罪,他怕穷,他怕娘和弟弟妹妹跟着他受罪。
  现在,他更怕不能给黄豆更好的生活。
  反正没事,看看天色还早,黄豆干脆决定不洗澡了,出去转转。赵大山自然是听媳妇的,两个人一路往南山镇晃去。
  南山镇的春天是繁忙的春天,因为它有一个很繁华的港口。
  春天,码头开始进入旺季,各种大小船只从这里经过,或卸货,或补充物资。
  张小虎家的门已经关了,黄豆一个新媳妇,也不方便去打扰姐姐姐夫,只是路过瞄了一眼,就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
  两个人走到离南山镇码头还有一小段路,找了一个略高的地方站着看了一会。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港口,不管是秩序还是停留的船只,或者是码头上来回走动的管理,忙着带夜卸货的工人。
  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各种的声音,并不让人觉得吵杂,热闹而又规范。
  两个人站了一会,也没地方可去,晃悠晃悠又晃悠回来,黄豆忍不住又晃到了黄港码头。
  “豆豆,你怨吗?全家想把你嫁给钱家的这件事。”赵大山看着空荡荡的码头突然问。
  “有点吧!”
  “其实,嫁进钱家,确实是对你,对黄家最好的选择。”
  “我知道,牺牲我一个,成全一大家。其实对他们来说,这不是牺牲,他们真的觉得是为我好,钱多多不错,钱家还那么有钱。”
  “豆豆,我会努力,不让你后悔,不让黄家因为你嫁给我后悔。”
  “大山哥,我选你不是因为你比钱多多优秀。是因为我心悦于你,在我心里你就是比他好。所以,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后悔。”
  看着眼睛里闪烁着星星般光芒的黄豆,赵大山无声地握紧了拳头。
  黄港码头,迟早有一天,即使用钱砸也要给你砸通,让所有人看看,豆豆并没有错。
  依靠在赵大山怀里的黄豆,并不知道赵大山的想法。如果知道,她一定会说,真的没必要介意别人的心思,自己活的好才是最重要的。


第107章 黄豆的新家
  六月十八,黄德磊长子的满月宴,让人意外的是,钱多多竟然派了提笔送来了一套文房四宝。
  黄德磊当着众人面,大大方方地收了钱多多送来的礼。
  钱多多已经定好了亲事,预备在秋后成亲。钱多多的未婚妻是襄阳府董家的大姑娘,董家在襄阳府开了一家非常出名的绸缎庄。襄阳府的生丝有一大半都来自于他家。
  这两家联姻,真正算是强强联手,门当户对。
  黄豆搞不清楚为什么满月宴不是满月办,而是放在孩子的十二天,又叫十二朝。
  这十二天的功夫,黄文博就长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小婴儿,而不是刚出生被黄豆嫌弃的丑得像个猴子一样的娃娃了。
  黄文博的名字是黄豆和黄德磊共同起的,文是这一辈的辈序。博却是兄妹俩翻书查字选了几个字,又去请教了黄德磊岳父,才定下的。
  小名也没有顺着大宝二宝三宝四宝地往下续,而是叫平安。黄豆还得意地对黄德磊说,以后生了闺女就叫如意又好听又好记。
  黄德磊连连点头,觉得这样的小名确实不错,唯有黄三娘非逼着黄豆再想几个男孩子的乳名。虽然她也想有孙女,但是她更喜欢孙子多一点。
  看着抱着大孙子就合不拢嘴的黄三娘,黄豆无奈地朝她哥哥眨眨眼,她要不是怕她娘给起个狗蛋狗剩这些据说好养活的贱命,她才不操这个心呢。
  黄文博的满月宴后,黄豆和赵大山还有黄桃就要一起去东央郡了。
  张小虎在黄文博办过洗三就去了东央郡,他开的酒店生意不错,虽然有掌柜,却也不能长久离开。
  原本,他们是准备十八吃过满月宴,十九就过去。无奈的是,黄三娘非说二十是个好日子,又拦着两个闺女在家里多留了一天。
  六月二十,姐妹俩一起乘船前往东央郡,黄德磊要在家里留到吴月娘和孩子满月才能过去。等黄文博三个月后,天气不那么酷热,再回来接吴月娘娘俩一起去东央郡。
  毕竟孩子小,在家里有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吴月娘还可以回娘家走动。等大一点了,再行船走远路,对吴月娘和黄文博来说都是最好的。
  一路顺风顺水到了东央郡,黄豆跟着黄桃一起去了黄桃送她的小院。
  门口是一条可通马车的巷子,巷子两边就是院墙,大门一律向南开。前面一排人家的围墙高高耸起,没有后门,一路可见各家各院中种植的果树或者高大的桂花树。
  这条巷子也不知道是因为叫桂花巷,所以家家都种了一棵或者两三棵桂花树。还是因为家家都种桂花树,才叫了桂花巷。
  不但院子中有桂花,偶尔还有人家能看见种有果树,路过一户,他家的石榴花正开的好,竟然有花枝从院墙里伸了出来,惹得黄豆频频回头。
  还没有进家门,黄豆就喜欢了这里。
  他们先进了黄桃的家,推开院门,院门东边有两间不大的门房,绕过影壁,是一排五间大屋,一明两暗加东西各一间厢房。
  大屋和影壁之间是青砖铺好的五米左右的一片空地,空地两边各有一个花坛。
  两侧花坛和大屋之间各有一条青砖小路,直通后院,东侧花坛里种了一棵高大的桂花树,紧紧靠近围墙。西侧的花坛种了两颗石榴树,树上已经是累累花朵。
  而隔壁一墙之隔的就是黄豆家的院子,确实可以看见她家的桂花~树伸到了黄桃家这边来。
  大屋往后走就是一个很大的后院,东边砌了两间灶房,灶房右边青砖围了一片砌有一口水井。
  黄桃在后院整理了几块菜地,最近女主人不在家,疏于打理,长满了荒草。
  推开后院的门,是一条两辆马车可通行的土路,土路另一边即是河流,河流之上可见远处有桥,桥上还有行人。
  黄豆站在后院,看着屋后的土路,和河流。
  如果以后她们自己有船,是不是就可以一路行船从城外直接进入内河,一路到自己家的屋后停靠?
  如果可以,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屋后这个堤坝整理一下,砌一条台阶下去。
  拿了钥匙,开了隔壁的院门,黄豆几乎见到了和黄桃一模一样的院子。
  院子和屋里收拾的很干净,知道黄豆她们要来,张小虎早早派人每日过来打扫。还问黄豆,要不要找个打扫做饭的婆子,这么大院子日日打理也很麻烦。
  不看后院,前院其实不算大,不过是黄豆和赵大山两个人住,就显得空旷了许多。
  黄豆拒绝了张小虎的提议,她准备在这里等待大船造好的一年里,自己来仔细装饰这个家。外人进来,哪有自己做的舒心。
  晚上是在黄桃家住的,黄豆那边还缺很多东西。虽然很累,心情很急躁,黄豆还是听从了黄桃的建议,在这边住两晚。明日好好收拾一番,等二十二再搬过去。
  因为是住在别人家,黄豆和赵大山是分房睡的,赵大山住在西屋的厢房,而黄豆则住了东屋的厢房。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赵大山去货行,张小虎去酒楼,黄桃黄豆带着一个婆子开始逛街。
  好像就没有几个女人不爱花钱的,大到屋里家居摆设,小到针头线脑。黄豆觉得,自己简直就成了一个暴发户,看中了就买,买好了就付钱让人送到桂花巷去。
  张小虎家请来做饭打扫的秦嫂子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黄桃过来后才让她过来,以前一直在酒店帮忙。今天主要任务,就是跟着各个店铺里伙计上门送货。
  幸亏大部分日用品都是在方舟那边挑的,即使这样,碰见别的杂货店有样式新颖好看的,黄豆还是忍不住要买上一些。
  比如,她现在逛得这家瓷器店。他家的碗碟就比方舟货行品种多,样式也多。黄豆没忍住,连陪着的黄豆都没忍住,一人挑了两套碗碟才意犹未尽地罢手。
  中午也不回去做饭了,姐妹俩走到醉仙酒楼找东家张小虎蹭了一顿饭。张小虎索性还打包了几个菜,让伙计给方舟货行送去。
  原本他是准备邀请黄宝贵、黄德落、赵大山一起过来吃饭的,还是黄桃提醒他,说老叔知道黄豆在,未必肯抹开面子过来。
  黄桃的厨房的手艺来自于黄豆残存的记忆,加上黄桃在厨艺上确实有天赋,只要黄豆想的起来,她做出来的菜味道基本就能八九不离十。
  醉仙楼的菜就靠黄桃来撑腰,一些高汤,或者调料都是黄桃亲自熬制,黄桃怀孕就把这些交给了张小虎。
  店里的掌勺大师傅,在醉仙楼这里学到不少新颖菜式,却又极其佩服老板老板娘的手艺和为人。不说对张小虎忠心耿耿,却也算是尽心尽力,不敢怠慢。
  张小虎为人傲气又仗义还没什么心机。对店里员工,从掌柜到掌勺再到伙计,包括洗菜的婆子都十分的尊重。
  从开业到现在一年时间,店里的生意蒸蒸日上,员工也是齐心的很。
  吃了饭,黄豆在店里转了一圈,觉得张小虎确实是个十足的吃货,酒店开的也好。她只在细节上提了建议,并没有过多的评说。
  一个酒店能在一年之内开的如此好,黄桃的手艺是一部分,张小虎的经营方式也是确实不错。
  黄豆还绞尽脑汁地给黄桃回忆了几道热门的菜谱,算是给黄桃每月的推陈出新增加点特色。
  吃了饭,黄豆就陪着黄桃回到了小院。黄桃有孕在身,一上午跑下来已经很累了,黄豆也急着去布置自己的新家。
  把黄桃送进门,黄豆就来到了自己的小院。打发了秦嫂子去黄桃那边,黄豆拴上院门,开始从卧房整理。
  黄豆准备让赵大山住东屋,她住西屋。这样,她就先开始收拾东屋。自己房间到时候先铺个床铺,留着以后慢慢收拾。
  东屋刚收拾好,黄豆抱了被子走到西屋,就听见一阵铃铛声。
  这个门铃还是黄豆的创意,上午,她在方舟货行看见有铃铛卖,就很好奇。知道是一批商人从沙漠那边带过来的,说是骆驼用的。
  结果带了一箱过来一点用处都没有,这里没有骆驼,猫狗拴上也嫌弃太大,只能暂时放在方舟货行。
  反正也卖不掉,放在方舟货行说不定卖掉了,下次他们来,就可以拿钱了,总比带回去占地方强。
  黄豆挑了几个拿回来,用结实的绳索拴了两个在桂花树上,叮嘱黄桃,有事就过来拉绳子,她听见铃铛响就知道是黄桃有事找她。
  听见铃铛响,黄豆走出去,就听见赵大山在隔壁黄桃家院子喊她:“豆豆开门。”
  原来是赵大山回来知道黄豆在家,敲门黄豆没听见,赵大山又绕回黄桃家想找个梯子翻墙。听黄桃说可以摇铃,才第一次使用了铃铛。
  后来,赵大山干脆又在灶房的屋檐下挂了两个铃铛,顺着围墙牵了一条绳子到院墙外,成人一举手的高度。
  这样,以后他回来,就不用再绕道黄桃家摇铃了。
  没想到,桂花巷大部分人家都去买了这种大铜铃来当门铃。等货商过来,不但铃铛卖完,方舟货行还预订了一批。


第108章 我要分房睡
  回到家的赵大山发现黄豆正准备布置西屋,忍不住的好奇地问:“你西屋布置给谁住啊?”
  “我啊。”黄豆理所当然地回答。
  “……”
  看着无语的赵大山,黄豆有一种难道我做错了感觉!
  连忙问:“怎么了?”
  “哪有夫妻分房睡的?”赵大山看着懵懂的黄豆有点肝疼,娶个小姑娘做媳妇就是这一点不好,她什么都不懂啊!
  被赵大山认为什么都不懂得黄豆很想问问赵大山:“孤男寡女天天睡一张床,你是考验谁呢?我既怕你擦枪走火,我也怕自己一不小心憋不住把你给强了!”
  不过这话她也不能说,只能期期艾艾地说:“我从小到大一个人睡习惯了,我们不是还要等两年才圆房吗。到时候再搬一起住不就行了。”
  “不行。”赵大山坚决不同意,开玩笑,好不容易娶了媳妇,不给碰就算了,还得分房睡,那他天天盼着娶媳妇还有什么意义。
  不行也没用,黄豆假装没听到一样,继续开始铺床。赵大山一看,这就开始不听话了呀。走过去一把抱起黄豆,不顾她的挣扎一路抱到东屋放在了床上:“你就睡这里。”
  说着,好像怕黄豆没听懂一样,加了一句:“我也睡这里,我们是夫妻,得睡一张床。书上说的生什么同床的?”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吗?”黄豆好笑地看着孩子气的赵大山。
  “对对对,就是这个,书上都这么说,那肯定没错了。”赵大山更觉得自己要求理直气壮。
  “可是,我们不是说好了等两年再圆房的嘛。”黄豆也觉得自己自由充分。
  “是啊,两年而已,但是没说要分房睡啊。”赵大山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没错。
  “可是……”不等黄豆话说完,赵大山“咚咚咚”跑了出去,一会把西屋的被子抱了过来:“分被子睡,不分床。”
  看着一脸认真的赵大山,黄豆也觉得无语,算了吧。他既然觉得自己定力够,那就一张床吧。
  看黄豆点头默认,赵大山更加高兴了,殷勤地帮着黄豆抬箱子搬东西。
  有了赵大山的帮助,两个人很快把小家收拾了出来。就连灶房都擦的干干净净,只等明天正式搬家过来开火。
  六月二十二,黄豆正式搬进新家,别说黄豆高兴,就是赵大山也是笑容满面。两个人定好,中午让醉仙楼送一桌菜过来,赵大山把黄宝贵和黄德落请过来。
  再加上张小虎黄桃,一家人吃个团圆饭就行了,不要惊动别人。
  虽然醉仙楼那边中午会送来席面,黄豆还是一早和黄桃提着篮子去了市场,买了新鲜的蔬菜和骨头还有猪羊肉。
  没想到,在市场上转了两圈,竟然买到了小半篮杏子和桃子,几个香瓜,路过一家店,竟然买到了樱桃,黄豆和黄桃干脆把人家刚到货的一小篮子都包了。
  价格虽然昂贵,却是及难得的。
  黄豆准备中午吃完席面,晚上留他们吃个自助火锅。上次她在方舟货行看见还有半袋子果木炭,因为已经春天了,没有卖掉,余了下来,被黄豆当宝贝拿了回来。
  虽然是入夏,吃个小火锅还是不错的,以前在娘家,吃饭要听黄三娘的安排,也不是由着黄豆姐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现在自己当家做主,黄豆就觉得是时候放飞自我了。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就出去买,实在不行就去黄桃家蹭饭。
  等过两三个月,吴月娘带着孩子过来,黄豆觉得自己蹭饭的范围又能扩大了一倍。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把赵大山培养出来,就像她当年培养黄桃一样。
  想得美滋滋的黄豆,把市场上能看见的,能做火锅的食材都买了一大份。虽然天气热,吃不完吊在水井里明天还能吃。
  买好菜的黄豆回去就开始洗洗切切,韭菜蒜苗切段,菠菜香菜小青菜洗干净放盆里。猪骨头炖汤,羊肉切片,层层叠好,豆腐切块,豆芽洗干净捞出控水……
  再做点豆腐丸子,拌几个凉菜。
  一直忙到醉仙楼伙计送席面过来,黄豆才把草莓和芒果匆匆洗干净端到前屋。
  刚放好,敞开的大门,赵大山领先带着众人进来。黄宝贵看到站在影壁后面笑脸相迎走过来的黄豆,不由微微一怔。
  浅粉色夏衫,鹅黄色长裙,挽着妇人发髻的黄豆梳着整齐的刘海,阳光下整个人好像都在发光。
  看见黄宝贵,黄豆恭敬一礼,叫了声:“老叔。”黄宝贵看了黄豆一眼,一言不发地进了屋。
  走在黄宝贵身后的黄德落挤挤眼睛,也跟着走进屋里。后面的黄桃走过来,拉着黄豆的手轻轻拍了拍。
  醉仙楼的菜肴是黄桃一手制定的,黄宝贵和黄德落虽然小时候也吃过几次黄桃做的菜,只是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允许黄桃放开手去做。
  等到搬到黄港条件开慢慢转好,两个人又出海几年,回来又到了东央郡。
  一直到了东央郡,因为生意上会有应酬,他们成了醉仙楼的常客,才尝到黄豆奇思妙想的菜肴。
  反而是张小虎,结婚后很是享受了一段时间。
  今天又是不同,因为要招待家里人,黄桃自然是去醉仙楼亲自监督,做了几个硬菜大菜。
  菜肴一上桌,黄德落啧啧赞叹,他不是没吃过,而是没吃过这么全乎的宴请。把醉仙楼的招牌菜都给一网打尽,这在平时,也是不可能的。
  醉仙楼最大的特色就是每月会推陈出新,新菜肴出来,会去掉老菜肴。然后你想吃之前的,必须得等。
  也许是季节不对,也许是时候未到,反正他们不推菜谱出来,就是以前卖的再火,你慕名而来也没用。
  没有就是没有。
  有人觉得醉仙楼这么牛气,肯定没人鸟他,顾客就是上帝啊,别说顾客点你家以前招牌菜,就是点你家没有的,你想办法变也要变出来。
  恰恰出乎意料地,醉仙楼的名声更响,被更多的人知道。
  就像掌柜解释的一样,我们店为什么不做这个菜,不是我们不会做,是季节不对,这个时候做菜就失去了它味道最好的时候。
  不是季节性的菜肴为什么也不做?
  那就是最近熬的高汤配的配料,不适合做这种菜。
  我们不做,不是欺客,而是尽量让你吃到最好最新鲜最美味的菜肴而已。
  其实说白了就一个字——装。
  桌子下面,黄豆还特意放了一个冰盆,一顿饭吃的是酒足饭饱,大家都很高兴。
  吃完饭,也不散去,第一天搬家图得就是个热闹,得吃了晚饭才能散。撤了席面,上了茶和零食糕点,几个人竟然拿了骰子出来玩了起来。
  这个还是赵大山他们在船上学会的,不过他们四个都很克制,基本上不去沾惹。
  今天几个人都是家里人,也不问输赢大小,团团坐下开始摇起了骰子。
  黄桃和黄豆看了一眼都没有兴趣,黄桃回去午睡,黄豆干脆也跑去小睡了一会,起来看看没散的牌局,又跑去看屋后菜园子。
  屋后的菜园子是原本就有的,只是一直无人打理,已经是荒草遍地。
  黄豆伸手薅了两把草就觉得简直无从下手,从小到大,她就没有黄桃勤快。家里菜地基本都是黄三娘和黄桃打理,黄豆常做的就是去拔两颗青菜,去拔几根葱回来。
  原本兴致勃勃准备整理菜园的黄豆索性洗了手,打开后门,站在后门看小桥流水,和对面河岸边偶尔路过的行人。
  悠闲地张望了一会,大致弄清楚了过了桥就是今天她和黄桃去买菜的小街。赶紧关了门,取了钱从后门奔出去,直奔小街而去。
  买了酥油烧饼,又买了刚出炉的烤鸭,再把刚出锅的包子买几个,转身又提了一坛子据说不错的米酒。黄豆晃晃悠悠从后门走了回来,后门去买菜,近了不知道多少路。
  黄豆把火锅汤料准备好,特制的炭烧火锅炉还是在南山镇做的,冬天做好后吃了两次,黄三娘就给收了起来。
  说是又费油又费肉还费菜,就连炭火也费,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吃的。
  谁当家谁做主,黄豆索性准备嫁妆的时候打包当嫁妆带走。
  等到日落黄昏,睡得面如桃花的黄桃过来,黄豆已经把炭火都准备好了。
  催了又催,几个人才收拾了战场。都是家里人,黄豆也不费事往前屋搬运,直接把桌子摆在了灶房隔壁的一间饭厅里。
  一进屋子,热气腾腾,黄桃端了水让他们洗手。张小虎接过去轮流伺候几位大爷。赵大山没要他伺候,自己跑灶房洗了手把碗筷端了过来。
  几个汉子坐着,看着黄桃和黄豆好像表演一样,烫菜、涮肉、沾料,开吃……
  一顿晚饭吃到月上树梢,黄豆深切地体会到了黄三娘说的,费油费肉费菜还费炭,她是连骨头汤都给他们添了几遍。
  送到大门口,黄豆站在院门口的台阶上。黄宝贵从身边走过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豆豆你怎么瘦了。”
  说完还瞅了赵大山一眼,好像嫌弃他没把侄女照顾好。
  刚娶了媳妇的赵大山表示很冤枉,却又只能忍着不吭声。黄豆举着手里的灯笼往前伸了伸:“我没瘦,是在长个子,抽条了。”
  “嗯,有什么事记得找老叔,别委屈了自己。”说着黄宝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