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地南山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纠缠着她爹做成炉子,柴火放进去,上面放个烧水的茶壶,每天烤火还能烧热水,可以喝,也可以洗脚洗脸洗衣服。
  就是炉心一直做不好,做一个用个十几二十几天就裂了。黄老汉看了说是泥不好,要用粘性大的土。这里土地很少有,后来挖了河泥做,效果稍微好点,一个炉子做好勉强能用一个冬天。
  黄老三手脚勤快,秋天抽空做了四个,冬天兄弟俩就睡一间屋,放一个。姐妹俩也睡一间屋,放一个。老俩口屋里一个,还有一个备用,堂屋吃饭用,哪个提前坏了也能替补一下。
  虽然坏得快,做却也简单,大家都喜欢,几乎每家每户都做了一两个。烧柴火不浪费,晚上一个屋子里放一个,炖上茶壶,夜里喝水也方便,早上还能用茶壶里的水洗脸洗衣服。
  会过日子仔细的人家,晚上最多用一两个,一大家子睡一个屋,这样暖和也节约柴火。黄家有山,不用担心没材烧。
  黄德磊先就着灶里的火点好了一个,压了几块灶糖里的木炭,送到黄桃屋里,让她们姐俩先用着。又点了一个放到自己的房间,顺便把黄德仪睡的床铺一下,给赶车的车夫睡一晚,明天好回东央郡。
  “磊子,吃饭了。”黄三娘站在灶房门口喊。
  黄德磊连忙过去,和赵大山一起端了鸡汤面,馒头往堂屋送。如果没有车夫,他们完全可以在灶房的小桌子上吃,又方便又暖和,可是还有车夫呢。
  黄桃和黄豆也收拾好走了出来,就在灶房的小桌子旁坐着,一人吃了一碗鸡汤面。黄德仪也被黄三娘给叫醒了,半眯着眼睛喝了半碗汤,吃了一筷头的面又睡着了。
  “这孩子,坐车还累成这样。”黄三娘又心疼又想责怪,想想是大儿子执意要带弟弟妹妹们去玩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车夫和赵大山黄德磊,一人吃了一大碗鸡汤面,又吃了三个大馒头,才觉得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还是家里做的手擀面好吃。”黄德磊放下碗,满足地轻轻噓了口气。
  “那肯定的,娘可是拿鸡蛋和的面,又用老母鸡汤做的汤料,能不好吃嘛。”黄三娘听儿子夸奖,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和满足。
  “吃饱了就去洗洗,早点睡,这一路可把你们累坏了吧。”黄三娘看着儿子,越看越欢喜。
  “行,大山,就在这边睡吧。”黄德磊站起身。
  “不了,我回去。”赵大山也站起身:“三叔三婶,刘师傅你们在这边,我先回去了。”
  “行,路上慢点,德磊给大山拿个灯笼。”黄老三看着往外走的赵大山,连忙吩咐。
  “不用了,我走了。”赵大山转身出门,大跨步向外走去,黄德磊带着车夫回屋睡觉,黄桃黄豆屋里的灯也熄灭了。
  夜,安静了下来。


第七十四章 大年三十晚
  年三十,吃完中饭,黄德磊和黄德仪开始写对联。大门的对联黄德磊写,灶房,牲口棚,鸡窝羊圈的小对联黄德仪写。
  黄三娘在灶房忙着和面擀面皮准备包饺子,黄桃在切菜剁肉和馅。只有黄豆,穿着厚实的衣裙,跟着黄老三进了山。
  冬天山风从林间穿过,异常的冷清。山里的鸡鸭鹅,羊群和小牛犊子都赶回了后院里的牲口棚。
  过年没事做,吃完中午饭,大部分人都找个背风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赌两把。黄老三没这个爱好,看了几眼就没兴趣了,想想在家也闲着没事,就想进山看看。
  听黄老三在院子里说去山里看看,黄豆立刻放下刚冲好的浆糊跑了出来:“爹,我也去。”
  “你别去了,山里阴冷阴冷的。爹就是去看看,在家没事做急得慌。”黄老三看黄豆要去,连忙拦着。
  “没事,我再多围个围巾。”就这样,围着大围巾的黄豆气喘吁吁跟着黄老三后面进山了。
  山里,一部分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还有一部分四季常青的树木还在寒风中头顶着积雪傲然站立着。
  黄老三是个闲不住的的人,过年,黄三娘把他那些木工工具,刀斧都收了起来,要等过完年十五,才能拿出来。
  他没东西砍柴,就把地上落的枯树枝归拢归拢,一会就归拢了一堆,准备回头带回去,灶房也多一把柴火。
  路过一片围栏,有的地方已经摇摇欲坠了,黄老三也扶了木桩往下按按,心里提醒自己,过完年记得来修整一下。
  黄豆一边走,一边拿脚特意去踩那些枯黄的落叶。一脚踩到一个圆鼓鼓的东西,脚下一滑,她吓得惊叫一声,双手在半空中抓挠了半天,才勉强把身子挺稳,没有摔倒。
  再回头来看,踩到脚底下的竟然是个野核桃。黄豆一见,来了兴趣,开始用树枝拨开落叶细细寻找起来。
  “豆豆,你没事吧?”黄老三听见黄豆惊叫,连忙站直身子看过来。
  “爹,我没事,刚才踩到一个野核桃了,差点滑到。”
  黄老三听黄豆说没事,放下心来:“哦,走路慢点,地上湿滑,小心摔了。”说着又低下头去扶那些已经是开始歪斜的栏杆。
  黄家在靠近村边的这边特意敲了一片护栏,为的就是不许人随便进山。护栏敲在半山腰,山脚下一片的树枝和杂树,随便周围村里人是砍了回去用,还是捡了回去烧火,都行。
  山里的不能放人进去。,黄老汉已经领着儿孙在里面种了一片的野核桃树,松树也连成了片。这些秋天到了,就是一笔收入。
  有眼馋的,会偷摸着上山,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做。毕竟南山这一片山势很长,小山坡众多,想发点小财的完全可以去那些无主的山头。
  赵大山在屋后整理菜园子,他细细把冻土挖开敲碎,这样过了冬天娘和妹妹就可以只管种菜,不用挖土了。
  他看见黄豆跟着黄老三往后山走,也想扔下铁锹过去看看,可是黄老三在,想想还是算了,只是挖地的速度加快了起来。
  赵大川也拿了把锄头过来帮忙,他哥挖地,他就把硬实的土块敲碎。赵大娘和赵小雨在屋里准备着包饺子,留着大年初一早上吃。
  南山镇这边,过年的风俗就是三十晚上包饺子,大年初一吃饺子,饺子又叫弯弯(万万)顺,寓意比较好,意味着一年到头万事顺利。
  大年初一规矩很多,这一天家里用的东西,包括一杯水都不能泼出去,怕把一年的财运泼出去了。也不能吃生的,中午就是年三十的蒸好的干饭,。还有菜,也是年三十做好的,中午热一热就行。
  晚上大部分就是汤泡饭一类的,等了初二就可以随便做了,生得熟得也不介意了。
  赵大山很快把屋后的小菜园挖完,看看黄豆还没有下山,把铁锹握在手里,吩咐了赵大川一句:“你敲好就进屋,外面冷,仔细冻了手。”
  赵大川小时候爱捞鱼摸虾,后来他爹死了,冬天去捞鱼,冻伤了手,一到冬天就生冻疮,怎么治也好不了。
  “没事,哥,娘给你看媳妇了。”赵大川贼兮兮地湊过来:“就是镇上在码头摆摊的那个桃花。”
  听到桃花两个字,赵大山一愣,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眉头一皱:“你和娘说,给人家回了,别耽误别人家的好姑娘。”
  “咋了?”刚好赵大娘走到屋后掐葱,听见了赵大山这么一句。
  “娘,我实话跟你说,我想娶黄三叔家的黄豆,过完年,等磊子的亲事定下来,你去帮我问问。”
  赵大山觉得还是和娘说清楚的好,不能再瞒着,不然说不定娘挑媳妇挑花了眼,给他随随便便就定了一个。
  赵大川张大嘴巴,看着大哥赵大山,黄豆,那个还没小雨大的黄小豆?
  “大山,你可别乱说。豆豆还小呢,你翻过年都二十二了。”赵大娘也是很惊讶,她是喜欢黄豆,可她从来没想过把黄豆说给自己家大儿子做媳妇。
  以前,她还动过心思,寻思着黄豆年龄和大川还算合适,后来看黄家发展的那么好,就歇了心思,一心一意把黄豆当闺女一样看待。
  “娘,我想过了,我可以等黄豆几年,你要是急着抱孙子,就让大川先结婚。”赵大川已经十八了,翻过年就十九了,如果不是赵大山阻在前头,他完全可以成亲了。
  “哥,我不急。”赵大川脸都红了。
  “没你事。”赵大娘看小儿子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没好气地拍了他一巴掌:“你弟弟不急,你急,你别惦记小黄豆了,她估计过完年春后就要和钱家的钱多多定亲了。”
  赵大娘虽然寡居,却也是个人缘好的,钱家到黄家透口风是瞒不住的,没两天村子里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赵大娘听了还替黄豆高兴,觉得嫁到钱家确实不错,黄豆也算是好人有好报。
  谁想到自己家的混小子老牛还想吃嫩草,黄家就是瞎了也不会放着钱多多不要,要自己家这个粗汉子一样的儿子吧。
  赵大娘看了看大儿子,又看了看小儿子,不由从心里叹了口气。大儿子长得太高大魁梧了,虽然脸型像他爹,眉眼俊朗,却是更棱角分明,一看就是个硬汉子。
  要是大儿子像小儿子一样,俊俏一点,白皙一点,文质彬彬一点,起码在外形上还能和钱多多拼一拼。
  “娘,你听谁说的?”赵大山心里被赵大娘一句话掀起了惊涛骇浪。
  “就是那天宝贵娶媳妇,钱家不是来送礼嘛,钱多多和他妹妹钱满满都来了。是他家的大管事特意在黄老爷子面前提的,意思黄家没问题,春天就定亲。黄家要是舍不得豆豆,等两年也行。”
  说到这里,赵大娘又看了一眼儿子皱起的眉头:“钱家这句话分量可确实挺重的,他家子息不丰,钱多多按道理明年就十八了,完全可以成亲了……”
  赵大娘话还没说完,赵大山把手中铁锹往冻土里一插,跃过竹篱笆就往后山走。开始还是走,后来就直接跑起来,越跑越快。一眨眼,人就像一阵风一样,卷进了后山的树林里。
  “娘,我哥……”赵大川咽了口吐沫,觉得他哥可能有点疯了。
  “哎。”赵大娘看着大儿子跑远的身影,重重地叹了口气,她确实很喜欢豆豆,如果能做她家的儿媳妇,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可自己家什么条件,黄家什么条件,钱家又是什么条件。想到大儿子刚才那种赫人的神情,赵大娘心里不由沉甸甸的,可怜的大山,如果你爹不去的早……
  “娘,我大哥好像是认真的。”赵大川摸了摸下巴,看着已经看不见赵大山身影的后山认真地说。
  “我当然知道你大哥是认真的,你大哥从小到大,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没做不好的。不过这次他估计要碰得头破血流了!”想到大儿子,赵大娘就心里难受。
  老天爷,你要是公平点,就让我儿子如意一次,他从小到大吃了多少苦,如果婚姻也不能如意,那么这辈子,他还有什么可舒心的事了。
  “娘,你别担心,我觉得说不定豆豆就喜欢我大哥这款的,那个钱多多长得跟个弱鸡一样,豆豆不一定看的上。”
  “呸。”赵大娘呸了小儿子一口:“你当你娘瞎,那个钱多多每次从襄阳府回来,南山镇大小姑娘谁不眼红。他家有钱是有钱,钱多多长得好,也是有眼睛能看见的。”
  “娘,你这叫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赵大川不服地嘟囔起来。
  “你有威风,你有威风怎么不把春芽娶了,还不是被人张家那小子抢了先。”
  赵大山出海没回来的时候,赵大娘替小儿子看了一个媳妇,就是村里的春芽。
  春芽是黄家湾王家的姑娘,原本两家也算门当户对。赵大川人又长得好,王春芽看见赵大川也是满眼冒星星,赵大娘以为这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情。
  结果,前一天还对赵大川脉脉含情的王春芽,第二天就定了南山镇的另一家。这家孩子还是张小虎的本家,人长得真的就是又瘦又小,跟本不能跟身材修长样貌俊俏的赵大川比。
  不过,人家家底比赵家强,家里有十几亩水田,还有一艘打鱼的渔船。听到王春芽定亲,赵大娘气得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赵大川却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他喜欢的可是黄小雨,而不是王春芽,不过这件事情他可没敢随便透露。
  如果大哥能娶到黄豆,那么自己想娶黄小雨应该也没问题吧,赵大川不由痴痴地幻想起来。


第七十五章 帮忙修栏杆
  赵大山一口气跑进山林,迎头碰见正在修整栏杆的黄三叔。
  “三叔,修栏杆呀。”即使他已经被钱多多提亲的消息激得失去了理智,看见黄三叔,他还是很快地冷静下来。
  “大山呀,吃了没。刚好你过来,帮我把栏杆扶一下。”黄老三抬头一看是赵大山也不客气,直接招手叫他过去帮忙。
  赵大山走过去扶着栏杆,看着黄三叔拿起一块石头“啪啪啪”把一根木棍钉了下去。
  “三叔,我来吧。”说着赵大山就要去接手。
  “不用不用,石头冰手,我来就行。大山你怎么没去找磊子他们玩,一个人跑山上来干嘛。”
  “哦,刚才看见黄豆跟着您上山了,我来找黄豆有点事情问问她。”赵大山往山林里扫视了一圈,没有看见黄豆的身影。
  黄老三停下手也看了看四周:“豆豆呀?刚才还在的,应该进去捡核桃了。”
  “你们四个在东央郡弄得货行怎么样了,真是年轻啊!心也太大了,这个步子迈得有点大啊!”黄老三说着觉得自己可能态度不对,连忙换了口气。
  “大山,我与你爹从小相识,不说一起长大,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你爹去的早,三叔也没教导过你,不过你和磊子他们几个好,跟亲兄弟一样,三叔说你几句你可别往心里去。”
  “嗳,三叔,我当您和我爹一样呢,我们要做的不好你只管说。要是做错了,你就把我当磊子一样,抽一顿都行。”赵大山谦逊地低着头,认真扶着手上歪斜的护栏。
  “你们这次没有和家里商量,直接在东央郡买铺子买地,把几年出海的钱都花进去了。我和你黄爷爷心里啊,没底。”说到这里黄老三站直身子,看着赵大山。
  “大山啊,我们是庄户人家,你们这个步子扯得太大。你算算,几千两银子要买多少好地啊?要是……要是……”黄老三想说亏损,又怕大过年的不吉利,只能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不是叔啰嗦,你们还年轻,出去闯闯可以,但是不能这么干,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起码当初应该回来先买点良田,以后不管怎么样,也好有个退路。”
  赵大山看着黄三叔被风霜吹黑的脸:“三叔,没事,我们不是还年轻嘛,大不了从头再来。”
  “大山。”黄老三忍住怒火,低喝了一声:“你已经二十一了,叔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磊子都满地跑了。你娘拉扯你们兄妹三个容易吗?你去东央郡开商行没错,错得是你们连商量都没商量。”
  “你和磊子他们不同,磊子还有我,他是我儿子,他就是一败涂地了,回来我黄老三手里几十亩地也有他吃喝,也够他养育儿女了。”
  “你呢?你家你爹留下来的几亩地租种给别人,也只能勉强混个饥饱,你娘省吃俭用就是为了你们兄妹能日子过好。你是长子,你不能错,你一步踏错,全家都要跟着你遭罪,你想过吗?”
  说到这里,黄老三不由微微有点喘息,他平时寡言少语,今天中午喝了点酒,又在这里忙碌了一会,此刻酒意有点上头。
  “叔。”赵大山看着面前的汉子,有点泪目。他爹死的时候他才十二岁,可以说基本上很多做人的道理还没有教过他。
  爹爹死后,就连最亲的叔伯爷奶都算计他们,没有一个人告诉他,你要好好的,这样你娘你弟弟妹妹才能有人保护。这些道理不用别人说,他也知道。
  可是没人知道他害怕,他怕自己不够强,怕自己连弟弟妹妹和娘亲都养不活。他对金钱的渴望其实一直是强于磊子他们三个的。
  回来前,他把手里的钱都规划好了,给弟弟五百两,让他买地建房,娶妻生子,以后不愁吃喝。给妹妹留点,买点地以后陪嫁丰富一点,让她不用去婆家看人脸色。给娘留一点,以后养老都不用烦心。
  剩下的,他自己留一部分买点地,再拿出一部分和磊子他们先买艘船在南山镇跑跑,先挣几年辛苦钱,把家安上,过几年挣得好买地也行开店也行。
  是什么时候开始,他失去了本心,他把妹妹的嫁妆银子,娘的养老钱,弟弟买地建房娶媳妇的钱都拿出来投到了方舟货行。
  是因为豆豆谈起怎么做货行时明亮的眼睛,是黄米出嫁涂家开来的三条大船,还是他的小姑娘被黄三婶指使着做这做哪,他舍不得的心疼。
  他觉得,他的小姑娘适合更好的,他不舍得放她给别人照顾,那么他就更要娶她,尽力给她最好的,他错了吗?
  看着面前脸色微红,神态迷茫的赵大山,黄老三有点后悔了,他今天的话有点多,也有点重了。
  大山是个好孩子,他们开的货行也运行的很好,自己不应该这么打击他。
  “大山,大山。”黄老三试探地叫了两声大山,把陷入迷茫的赵大山唤醒过来。
  “啊,叔你叫我?”赵大山抬起头看向黄三叔。
  “你要是找豆豆有急事,你就过去,往核桃林那边找,豆豆应该在那边。”黄老三也不忍心叫这个孩子给自己帮忙了,自己哪里会教孩子,别把一个好孩子带入歧途了。
  说不定他们做的才是对的,而自己毕竟老了,做事就有点瞻前顾后,还是年轻好啊!
  “不急,我帮你把这片弄了。还要做什么,您说,我来弄。”赵大山已经彻底清醒过来,他现在不适合见豆豆,还是再等一会,等自己缓过来再说。
  “行,那你去那边。”黄老三往山坡下一指:“那边有个柴火垛,你去挑那种粗壮的棍子给我拿一些过来,这边有的的棍子已经没用了。”
  “好。”赵大山答应着,转身往山坡下走去。
  黄豆踩了核桃差点摔了一跤,就开始找了个树枝一路拨弄着寻找遗落的核桃。找了半天,大概找了十几个,她也不管脏不脏,一屁股坐在一块没有积雪的石头上,开始用找到的石块敲核桃。
  最近半年,黄豆很馋,就是那种明明吃饱了,看见什么都还想吃一口的馋。大概是进入发育生长期,十四岁的黄豆已经发育的很好,整个小胸脯都鼓鼓囊囊,显得她有点肥的腰都不那么粗了。
  减肥成了黄豆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又觉得自己才十四岁,还在生长。都说女大十八变,看看爹娘哥哥姐姐,黄豆也知道,只要自己不长歪了,怎么也不丑。
  何况黄家也没一个胖的,都是高高条条的一堆身材标准或者偏瘦的。
  这个年代能吃饱穿暖就算不错,就连钱多多,小时候养那么胖,这几年还不是抽条给抽成一个玉树临风的小帅哥了。
  想想钱多多,黄豆就不由自主想到赵大山。钱多多的事情,她还没有和赵大山说,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说,赵大山和她还没有定亲,这样的事情也不适合赵大山出面。
  “哎。”想想钱多多,再想想赵大山,黄豆忍不住深深叹了一口气。
  她准备不再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想到这里,黄豆拿起石头狠命开始砸起了核桃。砸开两个,竟然还有一个是坏的,里面核桃仁都黑了。黄豆气得顺手就给它扔回林子里去了,哺育你大地母亲去吧。
  捡起另外一个,放进嘴里,嚼嚼,有点苦有点涩,有点微微的甘甜。勉强能吃,黄豆也不讲究,又砸了一个,把剩下的归拢归拢,等会回去再拿。
  黄豆又往前走,前面原来是一片杂树林,后来被清理了盖上了一片棚子,平时关了鸡和奶山羊。
  绕过棚子,前面就是一片天然的松树林。松树四季常青,这个时候的树叶已经绿得发黑,边缘还有点微微发黄。树顶上的白雪都结成了块,像一顶帽子顶在树头上。
  黄豆没有往松树林走,秋天他们过来打松子的时候,黄豆跟着进去过。里面常年不见阳光,总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特别适合拍鬼片,或者吓唬人用。
  赵大山从山脚扛了两捆粗壮点的树棍走了上来,丢在黄三叔的脚步:“三叔,够了吗?”
  “够了,够了,你去看看豆豆吧,叫她别进松树林,那里面没太阳,冷得很。”黄老三点着头,后面的栏杆倒塌的少,他只要把木棍敲进去拦着不让它们倒就行。
  “嗳。”赵大山答应着,就往核桃林走去。
  核桃林的树上叶子已经落光了,一眼可以望出去很远,根本没看见黄豆的身影。赵大山往羊圈那边走走,看见一块石头边堆了十几个核桃,就知道位置没错。
  绕过羊圈,就看见黄豆正探头探脑往松树林看,又紧张又好奇,忍不住叫了一声:“豆豆,你在干嘛?”
  “啊。”黄豆被赵大山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得跳了起来,一看是赵大山又惊又怒,冲过去一顿拳头:“你吓死我了。”
  黄豆的拳头落在赵大山身上根本不疼,却让他心里荡起阵阵涟漪,忍不住一低头,封住了那个让他眼晕的红唇。
  等到黄豆挣扎着从赵大山怀里挣脱出来,两个人都是面红耳赤呼吸不稳。
  看着眼前娇艳的黄豆,赵大山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弯腰一把抱起黄豆就窜进了松树林。


第七十六章 荠菜馅汤圆
  赵大山抱着黄豆窜进白雪皑皑的松树林,往前跑了一段路,就找了一棵树杆比较粗壮的松树。一手抱着黄豆,一手双脚并用,攀爬了上去。
  这棵树的主干生长畸形,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往一边倾斜了出去,多出来一段横梁一样的主干,勉强能坐两个人。赵大山把黄豆放在靠树杆的一面,自己在外面坐了下来,黄豆从赵大山的肩头往旁边看,哦,原来如此。
  旁边有一棵更高大粗壮的松树,笔直而立,树杆几乎笼罩了这棵树的半边身子。真是难为黄豆现在屁股下坐着的这棵树了,为了能够沐浴到阳光,算是费了老大的劲了,把一棵本来该笔直生长到树,硬生生逼成了一个弓腰驼背的树。
  “你来过这里吗?”黄豆在树杆上坐稳身子,推了推赵大山。
  “没有,我只到过养山羊的那边。”赵大山指了指刚才的来路。
  “那你怎么找到这棵树的?”没来过,竟然奔着这棵树就过来了,黄豆感觉有点不相信。
  赵大山笑着看了黄豆一眼!“我进来扫了一眼,发现这边树长得有点奇怪,就过来了。”
  “火眼金睛啊?”看着赵大山奇怪的神情,黄豆暗暗吐了吐舌头,哎,又开始犯病了。十几年了,一些习惯还是改不过来。
  “豆豆,钱多多的事情,你能跟我说一下吗?”赵大山用手轻轻扫了扫刚才抱着黄豆进来,落在她头发上的积雪。
  “就是钱家想和黄家结亲,大概觉得我合适,就来提了。”
  “你爷爷和你爹娘怎么想的?”赵大山看着黄豆,握紧了拳头。
  “我爹娘和我爷爷,包括我全家叔伯兄弟大概没有一个人有意见的,大家都觉得钱多多不错,钱家不错。”黄豆仰头看向赵大山,他真高啊,即使坐在她身边,也比她高出半个头去。
  “你怎么想的。”赵大山看着黄豆的眼睛,感觉里面有一道漩涡,能让她沦陷进去,永世不得出头。
  “我只要你啊。”黄豆又不傻,这可是一道送命题。答不好,说不定某人记在心里,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傻瓜。”赵大山用手背摩挲了一下黄豆娇艳的脸蛋:“你说钱家如果被你拒绝了,会不会做点什么?”
  “会啊。”黄豆非常肯定:“如果宋兰娘什么都不做,就不是宋兰娘。钱家也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来提这件事情,而不是在我老叔的婚礼上。”
  说到这里,黄豆微微叹口气:“虽然,表面上他家大管事是背地里和我爷爷提的,该知道的人还是都知道了。钱家是势在必得啊!”
  赵大山听到这句势在必得,握紧的手掌重重擂向一旁的树杆。树顶的积雪噗噗落下,从头顶一下子滑进黄豆的后脖子里,惊得黄豆大叫一声,一头扎进赵大山的怀里:“快快,后面。”
  幸亏赵大山身高体壮坐得稳,差点就被黄豆撞飞出去。
  其实赵大山脖子里也灌进了积雪,不过与黄豆过激的反应比,他明显忍耐力大多了,只“嘶嘶”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接住黄豆,把手伸进她的后领里面,胡乱地拨弄着。
  雪进了脖子里面哪里还能掏的出来,早化成雪水流到了后背。赵大山的手只顾着胡乱的抹着,没注意一下勾到了一根细细的带子。脑袋一木,他傻了,随即一道鼻血流了出来。
  等他跳到地上手忙脚乱,胡乱抓了点雪捂在鼻子上,血迹抹干净,黄豆已经坐树杆上笑的花枝乱颤。如果不是她一只手紧紧抱着旁边的主干,估计整个人都能笑掉下来。
  赵大山脸就像火烧了一样,只能低下头又抓了两把雪,握在手里,强自镇定了半天。
  黄豆笑够了,终于停了下来,向赵大山招了招手:“呆子,上来吧。”
  没有抱着黄豆,赵大山上树速度很快,几乎一个眨眼的功夫,人就坐到了黄豆身边。
  “想过怎么做吗?”赵大山终于镇定了下来。
  “想过,拖吧。”黄豆晃荡着双足,轻松随意。
  “拖到你能够成亲的年龄吗?那有什么用,那样到时候如果再说不,反而更会激怒宋兰娘。”赵大山皱紧眉,拖个两三年,就等于黄豆耽误钱多多替钱家传宗接代了。
  两三年,种子好土地肥沃说不定两个孩子都生了!宋兰娘一怒肯定不能善罢甘休,如果钱家对付现在黄家,虽然不能说轻而易举,起码也会让黄家元气大伤。
  “不用,最迟拖到明年年底吧。我哥亲事差不多有着落了,如果不出意外,春天能成亲。然后我二姐秋后出嫁,等我二姐出嫁后,钱家要是旧事重提了,到时候再拒绝。”黄豆说着,挺直双脚,把头轻轻靠在赵大山的肩头。
  “有区别吗?早一点说和晚一点说,宋兰娘只要想动黄家,迟早都会动。”赵大山觉得整个口腔里充斥着一股血腥气息:“你拒绝,黄家一定躲不掉。”
  “没事,等明年,我哥婚后就可以直接搬去东央郡居住了,为了我爹娘早日抱上大胖孙子,嫂子跟去肯定没问题。开了春,你和哥想办法把小虎诱惑过去,不管干什么,得让他在那边有事做。”
  说到这里,黄豆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秋后他和我姐结婚,他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去东央郡定居。明年就让小八去东央郡那边读书去,那边有个“厚德书院”,非常不错,小八可以去试试。到时候,我肯定要过去照看他的。”
  “豆豆,你想干什么?”赵大山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