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山记-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着要带着三个儿子去,还是谢莫如说,“小孩子本是爱玩爱闹的,他们也大些了,能走能跑的,平日里圈在府里的时候居多,既是随驾,索性带着孩子们出去见见世面。”
    五皇子笑,“我倒没想到这个。”
    谢莫如笑,“殿下这一年没个闲的时候,我想到也是一样。”又吩咐凌霄,“于氏是八月十三的生辰,我与殿下都不在,与徐忠家的说一声,到那天别忘了把于氏的生辰礼送过去,家里设一小宴,让她们三个好生乐一乐。”
    凌霄应了声“是”。
    谢莫如又同五皇子道,“这趟秋狩我看也得大半个月,家里虽有侍卫管事,也得有个人总领才好。苏氏是先进门的,我看,不如就暂把府中事交给苏氏,让周嬷嬷张嬷嬷给她打个下手。”
    这些事,五皇子向来都是让谢莫如来安排的。
    御驾八月初起程,起程前,谢莫如与五皇子进宫看望苏妃,苏妃一向身子柔弱,一年总要病上几遭,御林苑路远,且狩猎之事,苏妃似是兴致不大,这几日身上略有些不妥当,穆元帝便没令她随驾。不然近年来五皇子御前得宠,穆元帝对苏妃也不错,时常肯去淑仁宫说一说话,苏妃即得穆元帝青眼,后宫的日子便好过,每年穆元帝冬季去汤泉宫,都要带着苏妃的。既是苏妃身子不爽,穆元帝便未带她,只交待留守后宫的谢贵妃好生照看着苏妃一些。
    谢贵妃也未随驾,不为别个,后宫得有人主事,赵贵妃是大皇子之母,虽然赵身两人都是贵妃的品阶,谢贵妃一向识大体,私下在御前将了随驾的机会让给了赵贵妃。穆元帝不免赞她几句,谢贵妃笑,“陛下莫觉着臣妾如何贤惠,可得说好,下次陛下再去御林苑,一定带着臣妾才行。”
    这也是能做到贵妃的本领了,谢尚书也不是入朝就是尚书的,谢贵妃开始入宫只是四品美人之位,彼时赵贵妃因出身之故,一进宫便居德妃位,翌年生下皇长子升贵妃位。两人如今平起平坐,皆因谢贵妃这做人的妙处,她性子柔顺,向能解忧,但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的,而且,往往她都是先退后进,就似她这说话,玩笑一般透出些女人的私心,却又半点儿不讨人厌。
    穆元帝起程前难免多到谢贵妃处,就是后宫的随驾名单,穆元帝也是同谢贵妃商议的。
    言归正传,话说五皇子谢莫如夫妇去了淑仁宫,苏妃见着他们小夫妻一向喜悦,说起秋狩之事,苏妃道,“你们只管去,老五是喜欢打猎的,莫如也跟着去赏一赏风景,御林苑的景致很不错的。”
    五皇子笑,“她也就是赏风景了,打猎净放空箭。”
    谢莫如白眼五皇子,“不就是会打猎么。别净笑话我,殿下这回可要大展神威,我与母妃今冬的皮子就指望殿下了。”
    五皇子一口应下。
    苏妃笑,“倒是莫如的生辰,要在路上过了。”
    五皇子道,“等到了行宫,我单为她贺一贺。”
    谢莫如笑,“嗯,殿下这话,我可是记在心里了。”
    母子媳三人说着话,五皇子特意挑了个差使不忙的日子,为了就是一道在母亲这里用饭。谢莫如却是不由想,穆元帝亲政后少有狩猎之事,苏妃先时并不得宠,如何知道御林苑景致如何?谢莫如再一思量,想着苏妃说的该是些旧事了。
    谢莫如的生辰正赶上随驾出发的日子,倒是宫里的生辰礼提前赏赐了下来,因是谢莫如二十五岁生辰,赏赐颇厚。当然,慈恩宫还是老样子,胡太后根本不愿赏赐谢莫如,但这种每个皇子妃生辰都会有的赏赐,如果胡太后不赏谢莫如,她的皇帝儿子会找她谈心的,于是,胡太后赏的不情不愿,但也是要赏的。倒是苏妃按双份给的谢莫如,苏妃本就喜欢谢莫如,五皇子还特别会给他媳妇加分,说到要带着孩子们一道随驾的时候,苏妃有些担心,“会不会太远了?”
    五皇子道,“无妨,带着嬷嬷丫环们。还有府中的大夫也带上。孩子打小见见世面才好,不然,男孩子家总闷在家里,倒养的怯了。大郎二郎三郎都结实的,他们也三岁多快四岁了,能跑能跳,淘气的很。这机会也难得。”
    苏妃望向谢莫如,笑问,“你对琐事素有粗心,这般细致,定是莫如的主意。”
    五皇子笑,“是啊,先时我也没想到呢。”
    苏妃十分欢喜欣慰。
    御林苑离帝都有七日的车程,五皇子不喜坐车,大都是在外面骑马,太阳暖和的时候,谢莫如总会要五皇子轮流带着三个儿子在外一道骑马的,太子留守帝都,未能随驾,随驾的是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原本穆元帝也想带着八皇子一道,结果出发前八皇子有些发热,只得令他在宫里养病了。穆元帝好些年没秋狩了,这次组织秋狩,大家没啥经验,都没带孩子一道,就五皇子家带了,而且一带就是仨。五皇子时常就去与他爹显摆,三四岁的孩子虽然淘气,也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五皇子家三个孩子各有特色,老大穆木背书最快,但他要跟人联句一样的背,譬如,五皇子说一句,“天地玄黄”,他立刻奶声奶气的扬着嗓子接一句“宇宙洪荒”,然后,五皇子再接,他就能你一句我一句的往下背。
    五皇子问他皇爹,“我儿子聪明吧?”他也很得意自家儿子会背书这一点啊。
    由于老穆家先前闹过人荒,穆元帝尽管儿孙不少,仍旧格外喜欢孩子,抱子不抱孙的年代,穆元帝瞧着孙子龙心大悦,竟与五皇子笑言,“我儿子不聪明,孙子倒是聪明。”要了穆木在御辇里,发现小朋友非但千字文会背,简单的唐诗也会两首,穆元帝对五皇子道,“这孩子你们教的好。”
    五皇子笑,“我没空教,主要是王妃在教。”
    他家大郎二郎三郎都会背一些简单的蒙学教材,五皇子每天早出晚归,哪里有空教孩子?都是谢莫如叫了在一起教导,五皇子自己也教过,主要是不如媳妇教导的效率高,他也就把孩子的教育放心的交给媳妇了。不过,除了教育,五皇子家的儿子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大郎喜欢背着小手板着小脸充老大,当然,他本就是兄弟中的老大。二郎是个好脾气的,每日笑眯眯,由于喜欢吃点心,兄弟间他有些小胖。三郎是个话痨,更兼十万个为什么,还特会拍马屁,譬如三郎第二次见穆元帝时就知道带了支棉花送给穆元帝,还粉儿真诚的说,“皇祖父,这朵棉花送给你,祝愿五谷丰登。”把穆元帝逗的哈哈大笑,问,“这是谁教你的?”
    三郎十分自豪,且因为话痨,兄弟间,他口齿最清楚,奶声奶气的说,“我自己想的!棉花是母妃送我的!我送您!”
    大郎板着奶团团的小脸儿,一脸端正的瞥三郎一眼,尽管因年纪所限不好形容自己的心情,但大郎已经懂得用眼神表示对这个弟弟的鄙视。二郎正两只肉窝窝的小手捉着块奶糕吃的香甜,穆元帝问三郎,“五谷丰登,你知道是哪五谷么?”
    三郎挠头想了想,道,“黄米,谷子,大米,小麦,豆子。”
    二郎咽下一口奶糕,他一向是个慢性子,难得这次快语速道,“豆子做豆腐,小麦做凉皮,大米蒸米饭,谷子吃粥,黄米蒸糕。”
    三郎道,“豆子也可以做油,也可以做豆皮。”
    二郎道,“还可以做酱。”
    三郎不甘示弱,“豆芽!”
    二郎想了想,实在想不出豆子还有何功用,他也不急,便又继续低头吃自己的奶糕了,三郎得意的扬起头,大郎敲他一下子,板着小脸儿教训弟弟,“母妃说做人要谦虚。”
    三郎是个心眼灵活的,而且有敏锐直觉,他不过第二次见穆元帝,就知道去抱穆元帝大腿,扬着大头对大郎道,“你再欺负我,我就叫皇祖父抽你。”
    大郎道,“回去我要把你屁股打肿。”
    二郎是和事佬,劝他大哥三弟,而且劝的方式很有二郎特色,二郎也不吃奶糕了,一手拉着他大哥一手拉着他三弟,双下巴对着糕点碟子翘一翘,道,“吃糕吃糕。”
    穆元帝的笑声自御辇传得好远,你说把大皇子恨的呀,大皇子心说,“我怎么就忘了把二郎带出来了哪,白叫老五在父皇面前穷显摆。”
    大皇子这会儿学得聪明了,只与三皇子道,“老五家的侄儿们的确招人喜欢。”净看老五轮番儿的带着小崽子们去父皇面前显摆了。
    三皇子笑,“是啊,老五和谢表妹都会教孩子,把孩子教的懂事。”三皇子把长子贡献给他娘谢贵妃了,他家二郎倒是与五皇子家的大郎年岁相仿,只是三皇子觉着孩子小,未曾有带孩子一道的心。不过,老大你这挑拨也太明显了吧,他与五皇子虽然不及四皇子五皇子之间亲密,但谢莫如是他外家表妹,有这一层关系,两家一向也是不错的。
    果然,大皇子一听“谢表妹”三字,立刻也就明白自己一时气愤挑拨错了地方。再往边儿上一看悠悠然骑马的四皇子,问四皇子,“侄儿也未入学,四弟怎么没带弟妹和侄儿们一道过来。”
    四皇子笑,“二郎年岁小,王妃不放心,大郎这小子人小鬼大,非要在家照顾弟弟,就随他了。”
    三皇子颌首道,“长子就该如大郎这般,以后顶门立户,也知爱护弟妹。”
    四皇子笑,“我就盼着他能如三哥所言一般才好。”
    一时,五皇子驱马过来,三皇子笑,“老远就能听到父皇的笑声了。”跟五皇子打听教育方法,“我家三郎与你家大郎差不多的年岁,五弟怎么教孩子念书的,好生伶俐。”小孩子家的声音也很有穿透力与传播力,三皇子也听到五皇子家的孩子背千字文与唐诗的声音,虽然还带着一股子稚嫩的奶气,却着实好听,也招人喜欢。
    五皇子道,“都是王妃教,我一教就着急。”
    四皇子道,“我家大郎也是王妃教。”
    三、四、五说着孩子的教育问题,大皇子更恨了,一口银牙险些咬碎。
    赵贵妃还同大皇子说呢,“五皇子家的几个孩子挺有意思,年纪小小,却着实有趣。”赵贵妃这次能随驾,还是颇有些意气风发的。见着五皇子家的三个郎,赵贵妃这做祖母的年纪也喜欢小孩子,只是瞧人家孩子小小年纪这样有趣,且蒙学都学了一些,就触动了赵贵妃的一桩心事。去岁皇孙们入宫念书,大皇子家穆桐进宫念书时啥都不懂,一个字不识,一句蒙学也不会。而太子长子穆檀,人家就是在家里教过的,尽管也就学了些蒙学,但孩子就怕比啊,给大皇子家的穆桐一比衬,太子嫡长子穆檀简直优秀的过分。赵贵妃见着五皇子家的孩子,就觉着怎么别人家孩子都这么机伶这么聪明啊,赵贵妃对儿子道,“孩子还是要教的。”又觉着媳妇小气,看人家五皇子府,不都是庶子么,人家谢莫如还教的这么好。
    大皇子终于忍不住道,“老五就是外憨内刁。”
    赵贵妃道,“谁家有这样招人喜欢的孩子不带出来呢,先把孩子教导好!”
    大皇子不说话了,心说,太奸了,老五夫妻,太奸了。
    穆元帝这一路上,空闲时就喜欢把五皇子家的三位小皇孙叫到跟前儿逗一逗,或者教小孩子念两句诗,说一说路畔是什么树,还有远处的田地、村庄、羊群、牛马,穆元帝肚子里故事很多,表现为大郎二郎三郎回家都会跟谢莫如说,皇祖父教他们什么,给他们讲什么故事,孩子们都会同讲莫如说,谢莫如一面认真听着,时而还会补充一二,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五皇子那叫一个美呀,他做父亲的年岁相对于他的兄弟们其实并不算早,但是,五皇子初时实在没有做父亲的自觉,到现在他方渐渐适应了父亲的身份,知道孩子不是生出来就完了的。孩子生出来只是一个开始,做父母的要教导孩子,各方面的都要引导他们。他这些儿子们,还不全靠他媳妇教出来的么。五皇子都觉着,自己上辈子肯定是烧了高香啊。
    哪怕胡太后这死不待见谢莫如,也得说五皇子家的孩子们教的好,主要是老太太途中寂寞,有几个孩子,童言稚语的,颇能解忧。不过,胡太后的话是,“老五把孩子们教的好。”半句不提谢莫如。赵贵妃自然也不会提谢莫如的。
    谢莫如对胡太后也没好感,尤其是胡太后给三个孩子讲些民间鬼故事,把孩子们吓得晚上不敢熄灯睡觉,把谢莫如气坏了,先把孩子们哄睡了,谢莫如沉了脸对五皇子道,“明天你去同陛下说,再这样,以后不准带他们去见太后!”
    第二日,五皇子跑去同他皇爹诉苦,“皇祖母,哎,皇祖母……哎,父皇你劝一劝皇祖母,可别再给大郎他们讲什么诈尸还魂的事儿了,吓得大郎他们晚上都不敢睡觉。”五皇子也知道胡太后没有他媳妇的文化素养,也没他媳妇会教孩子,但宁可给孩子讲个菩萨神仙的故事,也没有给孩子讲鬼故事的理啊,把孩子们都吓坏了。
    穆元帝:……
    穆元帝问,“孩子们还好吧?”没吓着孩子们吧?
    “昨天王妃哄了半宿才哄睡了,您可跟皇祖母说一声吧,咱家这么些皇孙,都年岁不大呢。”
    穆元帝请他妹妹去劝一劝他娘,文康长公主听这事儿后也颇是无语。倒是大皇子,肚子里兴灾乐祸,心说,这就不带着你儿子各处刷好感度了。
    只是,大皇子没兴灾乐祸半日,就传出五皇子家的小崽子们要习武的事儿来,穆木是这样与穆元帝说的,“等孙儿学会武功,就能保护弟弟们了。”
    二郎老实的说,“就不怕鬼了。”
    三郎伶伶俐俐的说二郎,“母妃说了,世上根本没鬼,咱们的床下也什么都没有。”
    二郎想了想,道,“曾祖母说有鬼。”
    三郎立刻说,“曾祖母这是没文化!”
    总之,孩子们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尽管有谢莫如私下对胡太后评价不佳之嫌,穆元帝也睁只眼闭只眼当作没听到了。
    五皇子庆幸,在他皇爹面前,他向来不吝于夸赞他媳妇的,何况本就是事实,五皇子道,“幸亏王妃会哄孩子们。”
    穆元帝赏了谢莫如几匹宫缎,在穆元帝看来,谢莫如也是个会教孩子的,尤其有个只会给孩子讲民间鬼故事的胡太后比衬着,穆元帝自己都庆幸他与妹妹都不是他娘教的。这些小皇孙们,大些的穆元帝都见过,比较起来,凭心而论,还真是五皇子府的孩子教的出众些。这种出众,不只是孩子单人素质的对比,而是几个孩子有不同的生母,谢莫如却一视同仁,俱教导的懂事。尤其对比过大皇子家庶长子穆桐入学时那完全空白的学前教育后,对比一下大皇子妃,于穆元帝心里,自然是谢莫如这样的嫡母更为合格。
    五皇子把赏赐给他媳妇带回去,道,“父皇都说你把大郎他们教的好。”
    “孩子自然是要教的。”谢莫如看过宫缎,就让凌霄收起来了。虽说是庶子,谢莫如还真不是面儿上周到就算了的性子,小孩子都是白纸,教导好了,于自身于五皇子于整个皇子府又是什么坏事呢?
    看吧,不是坏事。
        
    ☆、第146章 暴雨即至

  一路有些小波折的到了御林苑,御林苑行宫地方宽阔,远非汤泉宫可比,便是胡太后都说,“唉呀,早知这儿这么好,夏天咱们就来了。”
    穆元帝笑,“母后喜欢,朕明年再奉母后过来避暑。”只当不知道今夏他想过来,他老娘那唧歪的宅样。
    胡太后住的地方自是极好的,宫宇面积不比慈恩宫小,且因是行宫,花木颇荗,很令人心旷神怡。未成亲的皇子们自然是随着穆元帝住在行宫内,各成亲皇子皆有行宫附近的别院,这不是自家买的,而是穆元帝赏的。其实说来也不是老穆家的东西,都是抢的前朝的。前朝江山都给老穆家抢过来了,前朝皇室财产自然也尽归老穆家了。行宫这种大物件儿是隶属皇帝的,行宫周围不少别院,除了赏自家儿子,还有颇得圣心的亲贵重臣也一人一处。只不过,想一想吧,这行宫历经战火与风雨都要重新大修的,赏的别院自然更是七零八落,确切的说是赏个旧宅土地。不过,五皇子府有便利,五皇子在修行宫时就捎带脚把自家别院都修缮一新了,而且没用自己府上的银钱,五皇子就用修行宫剩下的一些材料修的,这事儿,五皇子也同他皇爹说了,五皇子道,“就当给儿子的辛苦费啦。”
    穆元帝不过笑骂他一两句,根本未当一回事。主要是五皇子给他修个宫啊殿的,一向都是钱用的少事儿却办的漂亮,至于顺道修一修五皇子府别院的事,就是五皇子不说,穆元帝知道了也不会放心上,五皇子还特意与他说一声,穆元帝本就不在乎那些东西,心下又觉着这个儿子实在,什么都要同他这父亲说的。
    至于其他几个皇子公主府,也在五皇子修御林苑行宫时,派管事去修自家别院了,还有亲贵大臣,皆闻风而动,提前将各家宅院修缮妥当,好随驾时用呢。就是有些级别够不上穆元帝赏赐别院的大臣,财力丰厚的已打发家下人在行宫附近购置屋舍,还有财力有限或是人家另有算计的,则是得了随驾的信儿,提前着管事人等前来租下民宅暂用。
    总之,八仙过海,各有神通。
    五皇子公器私用,把自家别院修缮的很是不差。谢莫如提前打发男女管事前来收拾,故而,一到别院,样样都是齐备的,他夫妻二人自是住了正院,孩子们就安置在与正院相连的小跨院里。
    待他二人换过衣裳,孩子们也都洗过脸过来了,谢莫如笑问,“看过你们的屋子没?”
    大郎是做哥哥的,所以,他先回道,“母妃,看过了。”
    二郎是个慢性子,道,“院里还有竹子。”
    三郎是话痨,偏生他排第三,得等两个哥哥说完才能说话,这会儿早急的不行了,二郎话一话,三郎便嘴快道,“还有青藤,还有假山,母妃,我们能去园子里看看吗?”
    谢莫如笑,“去吧,小心些,不许爬假山,也不要临近水边儿。”
    三人拉长小奶音齐声应了,谢莫如命他们的丫环嬷嬷好生跟着。待孩子们出去玩儿了,五皇子道,“没事,水边我都建了密密的栏杆。”
    谢莫如笑着呷口茶道,“那也得小心些,孩子们都好动,四嫂说因旭哥儿大了,就是怕他到处乱跑乱玩儿的,他家湖畔也装了栏杆,哪里防得到,旭哥儿经常爬上去。”
    “男孩子都是好动的。”五皇子自有法子,“等明年他们大些,我教他们游泳。”
    谢莫如笑问,“殿下还会游泳?”
    “那是!”五皇子得意,“父皇教过我们,我一学就会了,最笨的是三哥,他学了好几年没学会,至今不会,一下水就沉底。”
    谢莫如听的直乐。
    夫妻俩说一回孩子的事,今日刚到行宫,穆元帝也累的,故此并无晚宴,都是各在自家吃的。待傍晚用过晚饭,夫妻二人也就早早歇了。
    第二日男女老少乘马坐车的去打猎的林场,先在林场附近扎营安寨,然后男人们才去鸣角围猎,这些就没女人们的事儿了。女人们都是去太后的营帐中坐着说话奉承,当然,这也得是够级别的女人才有的体面。谢莫如倒有这个级别身份,不过她没去,她一向与胡太后不合,更厌恶胡太后给自家儿子们讲民间鬼故事的事,于是就带着孩子们在自家营帐外,教几个小家伙拿着小弓小箭瞄着小靶子有模有样的射箭。
    谢莫如会骑马,射箭的准头也不错,教几个小家伙是绰绰有余了。
    谢莫如不欲去太后那里晦气,主要是谢莫如活得这么大,哪怕当初谢家那自作聪明的宁姨娘,相比于胡太后也是个可爱的人了。谢莫如此生,实未见过如胡太后这等昏馈糊涂,蠢笨刚愎之人了。如胡太后死看不上谢莫如,谢莫如对胡太后也没什么上佳评价,胡太后位高,谢莫如霸道,两人不过是井水不犯河水罢了。
    谢莫如不喜去胡太后跟前露面,胡太后也不喜谢莫如,从谢莫如的血统,到谢莫如的行事,胡太后就没一样瞧得上眼的。但胡太后喜欢五皇子家的三个重孙啊,尤其这次就五皇子家带了孩子过来,小孩子正在天真可爱的年纪,童言稚语颇是有趣。虽然上次给重孙子讲鬼故事的事儿,胡太后得了闺女一通劝,胡太后倒是难得反醒一二,主要是她也想到了,孩子小,胆子也小,的确不该同孩子们说那些鬼怪之事。胡太后反省了,如今跟前妃嫔在侧,闺女孙媳也都在,讨厌的谢莫如识趣的没过来,然后,胡太后就想到三个小宝宝了。
    胡太后与文康长公主道,“你还没见过老五家的三个小子,招人喜欢的了不得。”说着就命人去把孩子们带来。
    谢莫如不放心孩子们,就跟着一道来了。
    胡太后见着谢莫如,好悬没问出来,“你怎么来了?”将这话憋回去,胡太后改为淡淡的一句,“唉哟,老五媳妇也来了,哀家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来做什么!没的招人厌!
    谢莫如行一礼,过去三皇子妃下首坐了,淡淡道,“原也不敢过来扰太后娘娘的清静,听说太后娘娘宣召大郎他们,我便跟着一道来了。”
    胡太后与谢莫如俩人,两句对话就令帐内气氛大为降温,谢贵妃生怕这俩人掐起来,尽管她也不喜欢谢莫如,也连忙同文康长公主道,“这就是五皇子家的三个孩子了,看这小模样生的,多招人喜欢哪。”岔开话题。
    文康长公主叫了三个孩子到跟前儿说话,问他们大名儿是什么,学过什么,在家里做什么了?
    几个孩子都答了,你一句我一句的,气氛也就活泼起来。文康长公主听他们说在帐子外学射箭,还说,“这么小就会射箭了?唉哟,你们武功不错呀!”
    谢莫如倒没料到文康长公主这般脾性还会逗小孩子,其实文康长公主也没想到谢莫如这般脾性还这么会教孩子。文康长公主一说他们武功好,孩子家都会当真,大郎就把小胸脯挺了挺,端正着一张小脸儿道,“还行吧!今儿晚上我就找只鬼来射一射!”
    文康长公主看自己老娘一眼,胡太后连忙道,“哪里有鬼!世上根本没鬼的!”
    二郎疑惑的望向胡太后道,“曾祖母,不是你说有鬼的吗?”
    胡太后笑着哄他,“那是曾祖母逗你们玩儿呢,不要当真,世上根本没鬼。”再强调一遍,尽管她是死厌恶谢莫如,对曾孙还是很喜欢的,尤其这几个曾孙又不是谢莫如生的。
    三郎闻此言已大声道,“曾祖母,你原来是在说谎啊!”
    二郎道,“说谎可不好。”
    大郎端正的点点小脑袋,很同意他弟的观点,“说谎是不好。”
    三郎就童言无忌了,且他又是个爱说话的,就总结了一下道,“曾祖母,你没文化又爱说谎!”
    谢莫如心下一沉。
    胡太后不知道“没文化”的评语是谢莫如给她的,此刻从曾孙嘴里说出来,她竟然也不恼怒,笑道,“曾祖母又不是秀才相公。”在胡太后这里,没文化根本不是什么差评,那啥,有没有文化的,她老人家都是太后!
    三郎仰着小脑袋望着自己的曾祖母胡太后,认真道,“曾祖母,以后你可不能说谎了啊。”
    胡太后大笑,点头,“不说啦!”
    三郎很满意自己的教育,装模作样的绉出两句文话,“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三郎心里,他觉着曾祖母没文化,还问,“曾祖母,你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哪怕人家胡太后没文化,也听过这两句话的,胡太后偏皱眉做思考状,摇头,“不知道,三郎知道吗?”
    “就是说,知道错了能改了,就是好孩子。”
    “唉呀,三郎一说,曾祖母就知道啦。”胡太后笑的眼睛眯成一线。
    三郎见自己把没文化的曾祖母教明白了,就从自己荷包里取出一块糖,塞到胡太后手里,说,“这个送给曾祖母吃。”
    胡太后险些笑瘫在宝座上。
    诸人也都笑起来,胡太后又逗着他们说话。谢莫如也就放下心来了。
    当天傍晚,穆元帝带着儿子们狩猎归来,晚宴吃的便是当天猎到的野味儿。因为几个小家伙把胡太后逗的乐了一日,女眷在太后这里饮宴,谢莫如不敢叫孩子们吃多了肉,同太后道,“晚上吃肉不好克化,娘娘这里有没有青菜?”
    要是谢莫如想吃,胡太后不给她下耗子药就是好的,不过见谢莫如看着几个小家伙,胡太后就改了口,道,“是啊,晚上可不敢给孩子们吃多了肉,小孩子家肠胃弱。”命厨下做些适合孩子吃的小菜来。
    待晚宴回家,五皇子与谢莫如说起自己狩猎时的威风来,谢莫如就问了,“殿下得了这许多猎物,有没有着人送些回去孝敬母妃。”
    五皇子道,“我与三哥都把第一日的猎物献上,一则是孝敬母妃,一则也要给东宫。大哥四哥六弟七弟也有所献,父皇说先处理好了,再一并送回帝都去。”五皇子趁势教育儿子们得懂得孝敬长辈云云,孩子们拉着小奶音应了,又催着父亲说狩猎的故事。几个小家伙听得入神,别的时候,他们都该睡觉了,这会儿听他们爹说到如何射鹿打熊,都听的也不困了,大郎还说,“父王,明儿孩儿同父王一道去吧!孙儿能保护父王!”
    二郎奇怪,道,“晚上没吃到熊肉!”他爹打的熊呢?熊肉呢?熊掌呢?
    三郎对二郎道,“二哥你没听父王说么,熊给祖母送回去了啊!”又对五皇子道,“父王,明日我也跟父王一道去打猎吧!我要打一头熊给二哥吃!”
    五皇子道,“我会功夫,你们会吗?等你们学会功夫,再带你们去!”
    小孩子都是越大越不好糊弄,大郎道,“今儿跟母妃学了弓箭。”
    三郎道,“曾祖母和姑祖母都说我们武功好!”
    五皇子听得就是一乐,道,“跟你们母妃学的啊,那估计这辈子都猎不到猎物了。”
    大郎道,“母妃射的很准的。”
    五皇子笑,“等哪天我有空,我来教你们。”哄孩子们几句,就打发他们去睡了。
    其实大郎觉着很遗憾,他学会了弓箭,正想射只鬼来一展英姿,结果不想曾祖母是个说谎精,原来世上竟然真的没有鬼。
    五皇子暂时没空亲自教儿子们弓箭,倒是第四天穆元帝命内侍将几个孙子接了去,他连着三天去林场狩猎,劳逸结合,第四天他命皇子们尽可继续狩猎玩乐,他自己起了含颐弄孙的心,这几日听老娘胡太后絮叨着说起五儿子家的孩子们学弓箭的事,穆元帝干脆把皇孙们接来自己教上一教。
    三人练一会儿弓箭,大郎问他皇祖父打猎时的事儿,想听皇祖父讲故事,穆元帝就说起林场里的动物,什么兔子、野鸡、狸子、狍子、猞猁、羊、鹿、麂子、熊、乃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