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山记-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脆对褚氏道,“三郎还小,你眼睛不能离了他。大郎眼瞅着明后年也要念书的年纪了,不如叫他来宫里住些日子,我这里也热闹些。”
褚氏儿子多,尤其小儿子正是学走路说话的时候,大儿子呢,正是淘气的年岁,虽然有些不舍,也没特别不舍。尤其褚氏想的也多,婆婆是个精明人,教导亲孙子自然用心,必不能亏了儿子去。何况儿子在宫里能得陛下太后时常相见,也是福气,于自己且能就着儿子拉近与婆婆的关系。褚氏笑,“就怕他淘气,叫母妃生气。”
“小孩子家,何况是男孩子,哪里有不淘气的。现在淘气,以后聪明。”谢贵妃见儿媳妇乐意献上孙子,心里也高兴,笑道,“其实我早就有这个意思,只是想着先时你只有大郎一个,且大郎年纪还小,我也不忍心叫你们母子分离。”
褚氏忙笑,“大郎能得母妃教导,学些规矩,也是他的福气呢。”
谢贵妃便将此事定了,“大郎是六月的生辰,待过了生辰,就送他进来吧。大郎身边儿得用的嬷嬷跟一个来就好,余者什么都不用带,我这里都有。”
褚氏自然称好,回家同丈夫商量,三皇子也没什么意见。三皇子长眉轻拧,似有心事,褚氏服侍他换了衣裳吃了盏温茶,问,“可是差使上有什么难处?”丈夫在刑部,刑部尚书是亲外公,丈夫这差使一向顺风顺水,今儿这是怎么了。
三皇子搁下细瓷茶盏,轻声道,“这事儿说起来久了,你还记不记得,谢表妹出孝时在天祈寺为魏国夫人做法事的事。”
褚氏如何能不记得,褚氏道,“这事儿谁不知道呢,当时出了刺客,殿下与五皇子过去颁赐祭品,幸而无忧呢。”
三皇子道,“刑部的捕快抓到了几名刺客,就是当初天祈寺行刺之人。”
褚氏不解了,道,“既抓到了,殿下按规矩审就是了。”
三皇子摆摆手,没说话。
褚氏见他不言,也未再追问,心下盘算着长子进宫要带的东西。
三皇子在刑部这几年,审问犯人的事自不消他亲自来做,吩咐一声就是了,只是审问出的内容着实令人惊骇,那几人一口咬定当初自谢莫如手里抢去的是藏宝图。三皇子生于皇室都未听得如此秘辛,他将事回禀父皇,父皇不置可否。三皇子就怀疑,莫非真有什么藏宝图?不管是真有假有,此事他是不能再往外说的。
三皇子深知此事利害,倘为外人知,流言什么的怕是八张嘴也解释不清。故此,三皇子连老婆都没说,五皇子也听得刑部抓住刺客的消息,回家也与媳妇说了,谢莫如淡淡一笑,“看来陛下是得手了。”
“什么得手?”五皇子不解其意。
谢莫如并未对五皇子隐瞒,道,“这原是我与陛下定下的计谋,拿藏宝图当幌子引出些贼人罢了。”
五皇子大惊,“还有这样的事!”
五皇子拉着他媳妇坐下,兴致极佳,道,“快跟我说说,怎么还有藏宝图了?哪里来的藏宝图啊?”他怎么不知道藏宝图啊。
五皇子急着听故事呢,谢莫如偏不说了,瞥一眼旁边儿花梨茶几上的茶盏,五皇子连忙捧来给他媳妇,笑,“快喝快喝。”
谢莫如偏是慢吞吞的呷一口,五皇子忙接了他媳妇手里的茶盏,谢莫如此方倚着紫竹榻说起古来,“这事要追溯到太祖皇帝转战天下时了,世祖皇后,就是太祖皇帝的母亲,传闻曾主持建有秘仓,太祖建国称帝,朝廷有了银钱,秘仓就一直没有动用过。而且,据说当时秘仓是世祖皇后所建,就是太祖皇帝也不知秘仓所在。后来太祖皇帝先于世祖皇后过身,世祖皇后过逝前,身边儿只有辅圣公主;陛下亦不知秘仓所在。所以,一些知道秘仓之事的人都笃定说世祖皇后将秘仓的藏宝图传给了辅圣公主,辅圣公主又传给了我母亲。我母亲既已过逝,那藏宝图定是在我手里了。”
“我与陛下就是据此设计,事先放出风声去,才有天祈寺行刺之事。”
五皇子乃一介凡人,先问,“真有藏宝图的事么?”
谢莫如摇头叹道,“你可真信,当初太祖皇帝攻打帝都城前,寒冬腊月的将士都只着单衣,吃饭吃几个包子还在史书上记录了下来。穷成这样,要有什么秘仓还不早取出来用了。竟真有人信。”
五皇子自有解释,道,“财帛动人心,何况你想想,一说世祖皇后当年建的秘仓,人家还不得以为有多少宝贝呢。”
“不这样,此计如何能成功。”谢莫如笑笑。
五皇子就纳闷儿了,“你说,要没秘仓的事,如何就有这种传言流传下来呢。”
谢莫如道,“殿下读史书当知,战事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当年太祖皇帝与江南王于吴江一战,太祖皇帝号称八十万兵马,江南王自称一百万大军,其实国军只得八万人,江南王撑死有十万兵马。战争时,什么牛皮吹不得,东汉末年官渡一战,许攸前来投奔曹操,曹营缺粮,许攸问曹操可有粮草,曹操还说呢,尚可支撑一年。许攸再问,曹操说,还可支撑半年。后来才说实话,粮草不多了,三天都够呛。这秘仓之说还不是一个道理。”
五皇子颌首,只是道,“藏宝图的事再不要与别人说了,这道理,咱们明白,可不是人人都明白的。”不然,怎么一拿出藏宝图,刺客都能上当呢。
谢莫如凝眉思量片刻,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事就是咱们不与人说,想必也瞒不住。”不说别个,既经刑部,想瞒人就难。
五皇子一时也没什么好法子,他素来心宽,索性道,“反正咱们心底无私!管他呢!”
谢莫如心下一动,笑道,“说不得上次陛下赏我,也是赏我藏宝图的功劳呢。”
五皇子道,“不能,要是藏宝图的事,就那么些珍珠锦缎的,也忒简薄了些。要是父皇是赏你藏宝图的事只赏这么仨瓜俩枣的,我就不能应啊。”唉呀,亏得他先时还怪担心他爹误会他媳妇呢,原来他爹他媳妇早还设下过这等计谋啊!
谢莫如一笑,道,“既是将人押至刑部,想来陛下必有斩获的。”
他皇爹有没有斩获五皇子不知道,但他皇爹近些天心情不错是真的,而且,给皇孙赐名时,五皇子府的三个皇孙也得了大名儿。分别是,穆木、穆林、穆森。
五皇子悄与谢莫如道,“你说父皇是不是犯懒了呀,给咱们儿子取的名儿这也忒简单了。”他皇爹取名的本事可真不怎么样。
谢莫如笑,“殿下们的名字都是从水的,水生木,皇孙的名字便从木上取,咱家孩子的名儿多好,木、林、森,皆是树木繁茂之意,树木本身也有栋梁的意思。总比大殿下家的叫穆桐强,听着像木桶。”
五皇子哈哈大笑。
穆元帝到底没有揣着明白装糊涂,虽是刚赏过谢莫如,但穆元帝一向分明,借着谢莫如生辰,赏赐极重,还说五皇子,“你媳妇不容易,既是她生辰,便好生庆贺几日吧。”
穆元帝都这么说了,谢莫如二十一岁生辰便格外热闹。
倒是谢莫如又得了半屋子赏赐,悄与五皇子道,“陛下还不算小气。”
五皇子偷笑。
谢太太都觉着,谢莫如是苦尽甘来了。谢太太唯一所担忧的仍是谢莫如的子嗣问题,谢莫如终是没听她的令宫人生子养于膝下,或者是谢莫如还有自己的打算也说不过。不过,这些事,既已说过一次,谢太太是不打算再多言了。此次谢莫如生辰,因有穆元帝的表态在前,胡太后想唧咕,却实在找不出能唧咕的地方来,只得与穆元帝道,“即使有赏,也不好逾越了太子妃去。”
有这么个不讲理的老娘,穆元帝不讲理时比他老娘还厉害,道,“一则国礼,一则家礼,并不为过。”
穆元帝觉着自己不为过,他恩赏分明,此次是赏谢莫如昔日功勋。但这接连给谢莫如的赏赐,以及这一次的赏赐之重,说几个儿媳妇纷纷侧目,心下各有滋味儿。除了四皇子妃胡氏略好些,就是太子妃也说呢,“到底五弟妹出身不同,极外得父皇青眼。”她堂堂太子妃,在穆元帝面前似乎还不比谢莫如得脸,这叫太子妃如何不抑郁呢。
太子是知其中原由的,打发了宫人方轻声道,“别瞎想,这是赏五弟妹先时功绩。”把藏宝图的事与太子妃说了。
太子妃平日里虽有些小心思,整体看还是个贤良淑德的人,这回或许是给穆元帝两遭给谢莫如的赏赐给刺激狠了,不由道,“倘藏宝图是假的,刺客怎会上当?刺客也忒傻了吧?”太子妃不知是故意还是委实这般想的,沉吟片刻道,“殿下说,五弟妹手里是不是真的有藏宝图?”
“不会。”太子笃定,“要有这东西,父皇能不知道?何况天祈寺之事,父皇安排在先,五弟妹就是真的有这东西,也早献上来了。”
太子妃摇摇头,发间一支金凤步摇轻轻晃动,映着脸颊一片柔媚,太子妃轻声道,“这这咱们夫妻俩的私房话,我就直说了,五弟妹那会儿才多大,就能设下这样的计谋来。她是辅圣公主之后,少时在帝都就极有名声的。按理五弟妹都嫁到皇家了,自然对皇家忠心,可我又想着,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呢。或者是我妇道人家想的多了也说不定。”语焉不祥的就带过去了。
太子却是不由入了心。
☆、第141章 庸人自扰
太子妃的见识没什么出奇之处,甭说谢莫如不知道,便是谢莫如知道,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会这么说的人,太子妃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没几天五皇子回家就与她说,“四弟问我藏宝图的事了。”
谢莫如道,“那该知道的,大约全都知道了。”
五皇子恨恨地,“不知谁这么可恨,老婆子嘴,有事儿没事儿的瞎往外叨叨。你是好意帮父皇的忙,如今倒叫人百般猜疑。倘是真的倒也罢了,如今是白担了虚名儿,还要受人这等怀疑。”替他媳妇委屈。
谢莫如一幅淡定样,还劝五皇子,“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殿下不必理会这些个。对了,刚三公主府来报喜,说是三公主喜得一女。殿下记得,后天咱们去吃洗三酒。”
五皇子点点头,坐媳妇身边道,“你说人咋这么坏呢。你生辰刚过,他们就传这样的谣言,说不得是嫉妒咱们呢。”
“殿下心里有数就好。”嫉妒是小,谢莫如也不怕人嫉妒,但那些在穆元帝亲政过程中得到好处的大臣们想必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五皇子思量道,“你说,是谁往外闲说的?虽说三哥掌管刑部,我倒觉着三哥不是那样嘴碎的人,再者说,我与三哥是亲兄弟,关系一向不错,你与三哥是表兄妹,刑部还有太丈人在,这事儿不大可能是三哥往外说的。”
谢莫如笑,“这要想就没个头儿了,与我有仇与你有隙的,倘知晓此事,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三殿下与祖父自会严禁刑部泄露此事,但刑部的人多了,哪怕秘审,只要经了人,人便有嘴,甲觉着乙的嘴严密,悄与乙说,乙又觉着丁是老实人,再与丁说,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也就人人皆知了。不过,倘此事经年方传出,倒可能是刑部泄密,但此事传得如此之快,反是洗清了刑部的嫌疑。这事断不是刑部的疏漏,要我说,倒可能是刺客那方面的人呢。”
“刺客不是抓起来了么?”
“抓完了么?抓干净了么?”谢莫如斜睨着五皇子道,“殿下不会还不知道当年引的是哪条蛇吧?”
五皇子自己也想过此事,搔搔下巴问他媳妇,“当真与靖江王府有关?”
“这里头具体的事我并不知晓,但哪怕有关,靖江王府也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秘仓之事,本就不算机密,只是前人故去,现在知道的人少了,遂成机密。不说别人,世祖皇后二子二女,现今在世的宁荣大长公主、靖江王,肯定都知道一些的。如此良机,他们怎么会不往外说呢。他们略漏一丝风声,与咱们有仇有怨的人,哪怕知道不是真的,也乐得扇风点火。”
五皇子深觉他媳妇说的在理,五皇子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道,“他们扇风点火也是白费力气,这朝廷还不是他们做主呢。”
五皇子好奇的要命,“媳妇你是怎么知道秘仓之事的?”他媳妇也就比他大一岁啊,他就完全不知。
谢莫如笑,“我家里有一批藏书,书中不知谁做的标注,初时看的不大明白,后来我命人问了陛下,也就明白了。”
五皇子咋舌,“你叫人问父皇,父皇就与你说了?”
谢莫如淡淡的似笑非笑。
五皇子深觉自己问了句废话,他爹要是没同他媳妇说明白,俩人怎能设下这等计量。
外头神秘兮兮的流言颇多,五皇子是不会干吃这个亏的,第二日进宫就跟他皇爹唧咕了一回这事儿,穆元帝道,“这事朕自清楚,不必你多言。”
五皇子叹气,问他爹,“父皇,你说这世上怎么小人这么多?”
穆元帝道,“既知是小人传些闲话,何必还为此分心。不必理会,谣言不攻自破。”
五皇子真心道,“我要有父皇你的境界,也就不必烦恼了。”
五皇子在他爹面前向来随意,穆元帝与他说话也便透出些随意来,一笑,“你是成天闲的没事儿,才会想东想西。”
五皇子道,“儿子忙着哩,也就是刚歇一歇,平日里衙门也不得闲。”
“一会儿忙一会歇的,倒不知听你哪句了。”穆元帝搁了笔,端起茶来吃一口,道,“有个差使给你,前几天内务府来报,说是御林苑的行宫年久失修,你去瞧瞧,到底如何了?”先时五皇子修缮汤泉宫的差使就办的很好,这些宫院修缮的事务,穆元帝觉着五儿子办得不错,且有经验。故此,又将这差使给了他。
五皇子应了,道,“御林苑行宫在林场那边儿,去岁儿子到林场狩猎倒是扫过一眼,外头瞧着有些陈旧,到底如何,儿子明儿就去。”
穆元帝点头,“下去吧。”
五皇子进宫得了新差使,回家安媳妇的心,“父皇心里是极明白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有殿下在,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谢莫如听他说明日要去御林苑,便道,“内务府那边儿可选好了人?咱们府里殿下准备带谁去?”
“内务府还是上次随我修汤泉宫的许郎中一道。府里的话,叫小英子跟着我,另外徐忠是常跟我出门的,余者再带二十个护卫就有了。”
谢莫如想了想,一面吩咐紫藤去打点行礼,一面道,“御林苑地方不小,查看屋舍怕是一日不够的。”
五皇子道,“我琢磨约摸三五日也就能回来了,最迟也误不了中秋,三皇妹那里,你代我说一声吧。”
谢莫如应了,道,“只管放心,三公主一向明理大方,这洗三礼,原就多是女人们的事。殿下要是在帝都,做舅舅的,自当过去。既有差使,我一人去也是一样的。”又问,“殿下可同母妃说了?”
“已说过了。衙门也交待清楚了。”
谢莫如便不再问了。
第二日,五皇子一大早就带着内务府的郎中匠人与侍从们出城,直奔御林苑而去。谢莫如送走了他,瞧着时辰差不离,便收拾了去三公主府参加三公主长女的洗三礼。
谢莫如与三公主无甚交情,不过是面子情罢了,先与三公主说了五皇子不能来的缘故,三公主还在月子中,头脸收拾的整齐,腰后倚着一个秋香色的夹纱软枕,笑与诸妯娌姑嫂说话,道,“五哥既有差使,五嫂来是一样的。”
谢莫如瞧了瞧在悠车里的小娃娃,笑,“这孩子生得可真好,三妹妹好福气。”
四皇子妃胡氏笑,“就知道你喜欢小闺女,我也盼闺女呢,这不早早的过来沾一沾三妹妹的福气,只盼我这胎是个闺女。”
三皇子妃褚氏道,“这孩子生得像三妹妹,可真俊。”
大皇子妃崔氏道,“眉心鼻梁似驸马。”她娘家与唐驸马家沾亲,崔氏是见过唐驸马的。
三公主是公主之尊,又是头一胎,儿子闺女的都欢喜,见大家都夸她家孩子,自然也是喜悦的,笑道,“就是爱哭,晚上总要哭几回,声音响亮的只要掀翻屋顶。”
崔氏笑,“小孩子家,哪儿有不哭的,声音亮堂说明孩子壮实。”
太子妃身份高贵,且住在宫里,故此来得最晚。太子妃一身大红朱凤袍,头戴七尾凤冠,端的是威风八面,雍容华贵,她一进来,诸人纷纷起身。太子妃是极随和的,摆摆手不必诸妯娌姑嫂见礼。
崔氏要让位给太子妃坐,太子妃笑,“大嫂只管坐。”她直接坐三公主床畔了,三公主也十分客气,在床间做了个欠身的意思,道,“小孩子家的洗三礼,怎敢劳动娘娘亲临。”
太子妃在皇室素以爽俐闻名,笑道,“嗨,这话就外道了。三妹妹年岁小,你不知道,以往在宫外的时候,我是最爱热闹的。小囡囡的洗三礼,我这做舅妈的怎能不来?太子原也想过来,只是又怕来了这个排场那个排场的,倒是扰得你们不能清静。我说罢了,我去也是一样的。”
听太子妃说的亲热,三公主自也欢喜,笑道,“太子每日要随父皇理政,可不敢轻扰。不过是洗三礼,娘娘亲自过来,我都受宠若惊呢。”
太子妃又看孩子,狠狠的赞了一回孩子,道,“咱们妯娌姑嫂的,大嫂和三妹妹最是有福气,闺女好,闺女贴心。”
长泰公主也说,“是啊,姑妈知道三妹妹生了小闺女也这样说呢。”她家里也是不愁儿子的。
太子妃笑,“我正说呢,怎么没见姑妈?这样的日子,姑妈又一向喜欢女孩儿,断没有不来的。”
长泰公主笑,“皇祖母宫里的内侍一大早上就到姑妈府里,想是皇祖母有事,姑妈进宫去了,临进宫前还叮嘱我把洗三礼带来。”
既是慈恩宫有召,太子妃便不再多问,反是瞅着谢莫如打趣,“五弟妹可听到什么新鲜事儿没?”
谢莫如笑,“如今帝都城还有新鲜事?我倒不知。”
太子妃玩笑似地,“都说五弟妹手里有什么藏宝图呢。”
谢莫如坐在四皇子妃的下首,双手叠放在膝上,听太子妃这话眉毛都没动一根,笑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太子妃怎么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了?”
太子妃脸上的笑一滞,继而扬眉笑道,“唉哟,叫五弟妹一说,咱们都成庸人了?”
谢莫如似笑非笑地望向太子妃,“谁信谁就是庸人。”
太子妃好悬没叫谢莫如噎着,好在她本就是个会圆场的人,嘻嘻一笑道,“哎,就为了不做庸人,我也不能信的。”便将此事揭过去了。
永福公主道,“倒不是咱们庸碌,是谢王妃太过英明了。”
谢莫如笑,“英明不敢当,只是倒还心静。心静则少思,少思则没诸多想头儿了。咱们不比外头的人,外头那些人,想着上进想着功名想着前程,想得多是好事。在咱们皇家,想得少才是福气呢。”
长泰公主听这话已是大有深意,忙岔开话道,“唉哟,只顾说话,三妹妹,洗三儿的时辰快到了吧?”
三皇子妃吴氏也跟着问三公主,“三妹妹,洗三的东西可都预备齐全了?”
“预备好了。”今儿是她闺女的洗三礼,三公主还真怕谢莫如与太子妃翻脸,三公主问侍女,“什么时辰了?”
其实时辰还早,三公主道,“你再去检查一遍洗三的东西,别落了什么。”
大家便说些洗三的事,藏宝图的什么的,太子妃自恃身份都得了一噎,她们更不想去碰这个钉子。
太子妃碰了个钉子,别人还好不过看个热闹,大皇子妃崔氏心下却很有几分幸灾乐祸,这倒不是崔氏心胸狭窄,只是刚刚太子妃说的什么“咱们妯娌姑嫂的,大嫂和三妹妹最是有福气,闺女好,闺女贴心。”。太子妃说这话时,崔氏已有几分不悦了。她如何能与三公主相比,三公主天生贵胄,她生儿生女唐家都只有欢喜的,可崔氏身为皇长子妃,连生两女,压力不可谓不大,太子妃还说这样的话,再加上大皇子与太子早就有些不对付,崔氏听到太子妃这话,再宽厚的人心里也有了气。
只是尊卑有别,太子妃到底是太子妃,且太子妃这话说的叫人挑不出半点儿不是,是故,崔氏纵使不悦也只得哑忍了。如今见吴氏在谢莫如这里吃瘪,崔氏自然高兴。
待吃过洗三酒下午回府,晚上见了丈夫,崔氏还与丈夫说了一回,崔氏道,“太子妃也是,明知是流言,还问五弟妹真假。这样的流言,搁谁身上谢不烦恼呢,哎,也难怪五弟妹生气呢。”
大皇子先是一乐,问,“老五家的与太子妃掐死来了?”难不成竟有这样的好戏?
“看殿下说的,我们是皇子妃,又不是街上泼妇。太子妃身份高贵,也须得给她留些颜面呢。只是我瞧着五弟妹的口气不大喜欢罢了。”崔氏拍丈夫胳膊一记,“殿下少在这儿偷乐了,以往殿下只说五殿下与太子相近,可殿下想一想,您与五殿下难道就不是兄弟手足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您待五殿下好了,情分自然就有了。我看五弟妹为流言之事颇为烦恼,殿下当多宽慰五殿才好。”可别真傻啊!这么好的机会,太子妃在谢莫如这里吃瘪,心下定是不快的。谢莫如也不是好惹的,太后在她面前都讨不得好儿去。女人们已是半翻脸状态了,男人们这里就有了可乘之机。上次大皇子发昏给五皇子府放闲话儿,此番正得缓和一二。
大皇子虽时有发昏,要说聪明也是有的,他想了想,拍手笑道,“你说的是。妇人之间的事我不好多理,你也多宽慰五弟妹吧。”
丈夫总算说了句正常话,崔氏松口气,就听丈夫道,“你说,老五家是不是真的有藏宝图啥的?”
崔氏挑眉,“要不殿下去问问五弟妹?”
大皇子此方不提了,崔氏命人传晚膳。
太子妃吃瘪之事,当天就在皇室传遍了,主要是三公主家长女洗三礼上,又是在诸妯娌姑嫂面前,大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到底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至于给太子妃帮腔的永福公主,许多人不知出于何等目的,心有灵犀,默契十足的把永福公主给略过去了,便是有未曾略过的也说,“永福公主与太子妃是亲姑嫂,难免偏颇一二的。”
当然,此事中,谢莫如的风评也一般。不过,谢莫如一向风评一般,大家说她,无非就是,“早便是个厉害的。”这些话于谢莫如委实不够新鲜。
太子妃先与太子诉苦,“我不过玩笑,五弟妹就当了真呢。”
太子道,“你也是,说这个做甚。这事父皇心里就比谁都明白,五弟妹的脾气,咱们皇室谁人不知,她那张嘴,谁能讨得好儿去?就是看着五弟的面子,你也不该提,只当不知便罢了。”心里有疑惑归有疑惑,怎么就傻到说出来了呢。便是东宫属官对谢莫如也多有怀疑的,只是大家都放在心里,他媳妇这嘴也忒快了。
太子妃受了丈夫一通埋怨,只得继续苦情叹道,“就随口打趣她一句,她既这般小性儿,以后我不说就是了。”
“以后可别这样了,伤情分。”五皇子与他一向关系不错,何况近来年,五皇子差使得力,如今又去检修御前苑,在御前也有脸面,何苦因些个小事生出嫌隙来呢?五皇子又一向是维护谢莫如的,委实得不偿失。
☆、第142章 风又起~
因着藏宝图的流言实在太甚,谢尚书借着中秋将至的时节还去了一趟五皇子府。谢尚书近来方知晓当初天祈寺行刺事件从头到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谢尚书也委实没料到,谢莫如那么早就与穆元帝有了联系,他至今想不通谢莫如是怎么同穆元帝联系上的。如今,这倒不是要紧事,要紧的是,藏宝图之事,可不只是事关五皇子府。谢尚书简直愁死了,别人疑五皇子府,今上在位,五皇子府其实是不必愁的,只是,事情既关谢莫如,难免就令人联想到谢家。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谢尚书再三道,“此事如今只作流言,但三人成虎,娘娘万不可轻忽。”
谢莫如道,“祖父放心,流言止于智者,我心里有数。”
谢尚书也便不再多言,又把谢柏送回的给谢莫如的信交给了谢莫如,祖孙俩说些闲话,谢尚书起身告辞,谢莫如相送,谢尚书道,“五殿下中秋也不能回么?”
“御林苑的房屋失修,大约比较严重吧,要到中秋后了。”
五皇子走前说三五天便回的,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御林苑的房屋状况委实不大好,这一耽搁,足耽搁了一个月。期间,五皇子怕谢莫如担忧记挂,又因中秋将近,便打发管事回帝都一趟,先是往宫里递折子说明御林苑行宫的情形,太了正在御前,见五皇子府的长史递上的奏章,不由道,“眼下便是中秋了,还是让五弟先回来,过了节再说御林苑的差使吧。”
穆元帝将五皇子的折子递给太子,太子就见折子里先是介绍御林苑的情形,接着又说了要继续在御林苑工作的事,后面的话颇是令人发笑,大意是,“儿子不欲半途而废,父皇也不要叫儿子回帝都过中秋了,你要我回来,御林苑的事我就不管了”之类的话。
穆元帝笑,“就让他把御林苑的差使办好吧,省得再去二趟。
太子道,“五弟既要在御林苑过中秋,也不能委屈了他,父皇将好月饼多赐给五弟一些才是。”
穆元帝笑,“这是自然。”
长史回府,既然五皇子不在,他就是与皇子妃复命,谢莫如问了他些御前答对的话,就令长史下去了。谢莫如又打点了衣食命管事带去御林苑,并写了封信交与管事,吩咐道,“殿下既说中秋回不来,这些东西你带去,里面我都一样一样写好了。告诉殿下,既是误了中秋,便一定把差使办好,家里无需惦记,待他回来再补过中秋节是一样的。”
管事将话一一记下,谢莫如又交待几句,他不敢耽搁,带着几车衣食去了。
谢莫如向来周全,衣食都分好了,哪些是给五皇子的,哪些是让五皇子看着分派给一道当差的人的。不为别个,中秋佳节,在外头也得吃一回月饼才好呢。
谢莫如又进宫同苏妃说了一回,莫叫苏妃惦念,苏妃道,“老五一向做事认真。”
谢莫如道,“御林苑行宫房舍且多,又经年不用,估计要修的地方肯定不少,殿下的脾气,做便要做好的。修宫室什么的,陛下倒是喜欢差殿下去办。”
苏妃笑,“这就是实在人的好处了。”
谢莫如也是一笑,又道,“我在信上与殿下说了,既中秋回不来,待他回来了,我与殿下带了孩子们进宫,咱们一道在母妃这里补过中秋。母妃只管把好茶好果的留着吧。”哄得苏妃开心起来,略说会儿话,谢莫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