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山记-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皇子啥都不说了,想着真是人不可貌相,外头人都说老五实诚,唉哟喂,外头人都是瞎子啊!他们兄弟里,怕是在工部的老四,也没老五这样的捞钱本领哪!
    大皇子看一回行宫,心里琢磨着,一百万的工程,能不好么?中午在五皇子别院吃了个便饭,下午回帝都跟他爹交差,很是赞了回行宫,“极是壮丽,儿子瞧了,宫里花木器俱皆齐全了,父皇现在过去小住最是合适。”
    穆元帝听大儿子也这样说,便通知后宫几个得宠的妃嫔,收拾行礼,带着太后去行宫小住。因修行宫的事儿是五皇子办的,穆元帝把苏妃也带上了,想着苏妃一向多病多痛,倒可去温汤宫好生养一养,那处儿暖和。
    穆元帝搬到行宫时亦颇是喜欢,无他,现在的建筑多是承袭前朝富丽繁复的风格,五皇子完全摒弃这种细碎精致,用色简单,气势疏阔,令人眼目一新,穆元帝屋里一坐也是窗明几净,样样周到。什么是享受,舒服也就是享受了。
    穆元帝先奉太后到了凤宁殿,这是太后的居所,殿内设茶花数盆,胡太后鲜少出宫,今儿出来也欢喜,见这花儿开得正好,笑赞,“这花儿好,红灿灿的,喜庆。”
    五皇子好悬没笑出声来,主要是当初给各宫室院子选花木盆景摆设时,穆元帝与胡太后的宫室自是重中之重,五皇子自然要挑金贵的放,谢莫如却是说的明白,“陛下那里放些讲究的花儿倒罢了,太后那里,颜色喜庆就好。”
    竟叫他媳妇说中了。五皇子心下暗乐,就听胡太后夸他,“小五越发能干了。”
    五皇子笑的灿烂,“孙儿正当给父皇分忧。”
    穆元帝也挺满意,关键是银子花得少,事儿且办得漂亮,穆元帝笑,“这差使办得不错。”
    五皇子笑嘻嘻地谦虚,“都是父皇教导有方。”
    行宫修好,天气转寒,一场大雪后,五皇子府上的粥棚又开始施粥了,五皇子没事便去转转,连文康长公主私下都说,“小五这孩子,平日里不大显,其实会办事,人也实诚。”
        
    ☆、第130章 哥哥们这是怎么了?

  五皇子的确是个实诚人,他办差时,不要说自己去弄些钱啥的,就是有人想跟他合伙弄钱,他都要黑脸的。当然,并不是五皇子就清高到不喜欢钱了,实际上,他也知道,柴米油盐样样不能离了钱。只是,五皇子对事对物一向有自己的见解,他是这样同谢莫如说的,“以为我傻呢。江山都是咱老穆家的,平日里冰敬炭敬什么的就罢了,这是朝廷常例,可要是别的,叫我趁着机会捞钱,这不是叫我坑自家么。哪里有这样干的?”故此,五皇子对于贪腐分子一向是将面孔板的紧紧的。
    于是,时日久了,五皇子在朝臣间就成了一个不大好说话的人。
    五皇子不理这个,他家里媳妇善持家,自己不缺钱花,朋友也有几个亲近的,平日里,除了把他皇爹交给他的差使办好,他就一门心思的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有时四皇子过来寻他,兄弟俩在炭盆烧得暖暖的屋子里吃酒闲话,分外悠然。俩人打小关系就好,四皇子当差原则性倒没五皇子这样强,不过,在差使上,四皇子只要求无功无过不得不失的能把日子过下去便罢了。两人一面吃酒,就说起如今帝都的大热门来,分封诸子的事儿。四皇子道,“五弟,你想要哪儿的封地,想好没?”
    五皇子想的倒是挺多,只是,这分封的事儿怕是不由他啊……他道,“咱们能自己选么?应该是父皇给哪儿咱就去哪儿吧?”
    四皇子滋溜喝了一口酒,道,“这也是呢。就不知父皇给咱们封哪儿了。”
    “一想到要离开帝都,我还挺舍不得父皇的。”五皇子想着,就藩就把他娘一并带去,也好母子团聚。
    穆元帝对儿子们都不错,四皇子也说,“是啊,做了藩王,三年回帝都一次,这么一想,趁着还在帝都,咱们该多孝敬父皇才好。”他生母早逝,亏得遇着老穆家这比较缺儿子的人家,四皇子虽不是受宠的,但也没吃过什么屈,对亲爹还真有些感情。
    兄弟俩一琢磨,想了许多表达孝心的法子,第二天就去他们皇爹面前表现去了。
    俩人先是频繁给他爹送礼,当然,如果送礼到了频繁的地步,那这礼肯定就不会太贵重了。像五皇子,就喜欢给他爹送些萝卜青菜啥的,冬天这个比较稀罕,但穆元帝也不至于缺,五皇子想的是,他爹身为天下之主,自然是啥都不缺的,但他送是他送的,这代表是他的心意,自然就不同了。四皇子则喜欢给他爹张罗衣衫鞋袜,他爹当然也不缺穿的,不过,四皇子送就代表了四皇子的心意啊。穆元帝给这俩儿子闹得满头雾水,心说,不年不节的,老四老五这是怎么了。
    俩人送了一个月,还有继续送下去的趋势,穆元帝开始以为儿子有啥事儿求自己呢,结果看儿子是光送东西不提要求,亲儿子非要孝顺,你说这做爹的只要脑子没病都不能拦着儿子表孝心啊。于是,穆元帝就安心享用了。只是,四皇子五皇子总这么隔天差五的送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把太子大皇子二皇子给纳闷儿的,大皇子一向很烦四皇子五皇子这俩太子的狗腿,三皇子与两个弟弟则关系较好,三皇子寻个机会就直接问了五皇子了,五皇子与三皇子的关系虽不如同四皇子那般亲近,但两人性子都不错,又是兄弟,没啥利益冲突,五皇子便很爽快的跟他三哥说了,道,“咱们这不是快分封了么,我跟四哥想着,就藩后,咱们就不能继续住在帝都了,三年回来一趟,也不能时常见父皇。我们就想着,趁还在帝都,多孝顺父皇。”
    三皇子心眼儿多,大赞这俩弟弟,“四弟五弟说的是啊,哥哥近来也一直在想这事儿,许多大臣上本,我看分封也快了,别的都无妨,就是一想到要远离父皇,以后咱们怕是想膝前尽孝都难了。更有咱们兄弟,一旦分封,天南海北,再见面不知何年何月了。”说着也伤感起来。闹明白四皇子五皇子的主意,三皇子也不欲落人后,便时不时的去他爹跟前卖个好儿。贵重东西他倒是有,只是禁不起像老四老五这般隔三差五的送啊,三皇子觉着,青菜萝卜衣衫罗袜的老四老五都送过了,三皇子不打算干拾人牙慧的事,他脑子也挺灵光,他从太后这儿入手,更兼多多关心未成年弟妹,一下子那兄弟姐妹间的感情融洽的了不得。大皇子就有些坐不住了,心说,三四五这是抽什么疯呢,以往他这日子过得顺顺当当,叫这仨一表现,他这大哥怎么就显着怪寒碜滴呀。
    大皇子从来都是放大招的人儿啊,而且,大皇子不笨,他先闹明白弟弟们抽疯的原因,才放的大招。大皇子直接把儿女的名字给改了,儿子以前叫昊哥儿,昊,天地广阔之意,多好的名字啊。大皇子给改了,改叫念恩。闺女的名儿也改,原本大姑娘叫晨,二姑娘叫曦,都是一等一的好名儿,现在大皇子也给改了,大姑娘叫君恩,二姑娘叫慈恩。非但给儿女改名儿,大皇子还有大招在后头,他更是请来城中有名的丹青妙笔,画了一幅行乐图,命人细细的装裱好了,在一次父子们闲话说笑时命人取来,不是送给他爹,而是请他爹帮着题字,便是穆元帝瞧见这画儿也是赞道,“不错不错,这画儿不错。”
    太子亦道,“大哥好巧的心思,咱们兄弟姐妹都齐全了。”既名行乐图,画上画的全是皇室这一大家子在行宫取乐的场景,画间太后、穆元帝、皇子、公主的都齐全了。太子暗道,老大竟也有这等谄媚心思。
    三皇子笑,“这画儿实在巧,尤其里头的人物儿,栩栩如生。”
    四皇子撞一下他五弟,指着道,“这是你,这是我。这是父皇,这是太子,这是大哥。”还有几位姐妹,四皇子皆指认了出来。
    身为一个绝世好爹,还有什么比这全家福的图画更能让穆元帝龙心大悦的呢,眼瞅大儿子懂事,小儿子活泼,穆元帝笑道,“都是大人了,还这般跳脱。”
    四皇子也会说巧话,笑,“儿子就是再大,在父皇面前也是孩子呢。这不叫跳脱,这是儿子彩衣娱亲。”更是引得诸兄弟都笑了。
    气氛一时极好,五皇子瞅着画中一处稍大些留白道,“大哥这画儿虽好,只是这处留白太多了。”问过这话之后,五皇子后悔了小半年,他十分后悔问这话,好叫大皇子酸倒了他满嘴的牙。
    因为大皇子就等着有人问他呢,见五皇子问了,大皇子憨憨一笑,道,“这是给后头还未出世的小皇弟小皇妹们留的地方,我想着,以后分封就藩,怕是想在父皇面前承欢膝下也难了。”说着,大皇子将目光深情的投向诸兄弟,情意绵绵的抒情直叫人打个哆嗦,“咱们兄弟姐妹这般亲近,日后天南海北,只有在藩王来朝时才能见了。每思及此,就难免悲伤,便请张丹青画了这幅全家福。我留白留的多,以后再有小皇弟小皇妹也一并添上,还请父皇帮我写几句,太子也写上几句,弟弟们都给哥哥写几句,以后我在藩地,全当见着父皇、太子和弟弟妹妹们了。”话到最后,大皇子眼中隐现泪光,与他皇爹四目相对,就差默默无语两眼泪了。
    你说把太子给麻的哟,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太子心说,没见过这么肉麻的,老大你还是男人不?是男人就别弄这些哭哭啼啼的抒情事儿,叫人瞧不上!太子虽然觉着兄弟间也有与他很不错的,譬如四皇子五皇子啥的,但是,兄弟就藩啥的,他虽不舍,可国法如此,又有什么法子呢?
    不想,上苍怎么就给他安排了这么个恶心的大哥!要是大皇子自己个儿,太子管他去死呢,就是哭瞎双眼,太子顶多送他二两眼药水,可是,看他皇爹一幅感动的模样,太子连忙劝道,“大哥想的也忒远了,前儿我还同父皇商量呢,咱们兄弟不比别朝,自小一道长大,父子兄弟情分不同,朝臣虽上折分封,要我说,是不必急的。虽有国法,也需念及人伦,咱们在一起这二十多年了,干什么都在一处,忽然就热剌剌的说要走,不要父皇,就是我也舍不得兄弟们呢。”说着也落下泪来。
    大皇子没与他爹抱头痛哭,主要是他爹坐御案后,而且,他爹虽感动,但他爹没哭。眼见太子一掉泪,大皇子正站太子下首,他顺势将太子往怀里一捞,兄弟俩抱着头似真似假的哭了起来。
    太子一面哭一面恶心:我靠!我竟与这鸟人抱着哭!晦气晦气!
    大皇子则暗道:今儿真是为留帝都献身了!
    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瞠目结舌:哥哥们这是怎么了?
        
    ☆、第131章 分封之一

  哥哥们怎么了?
    哥哥们没怎么……
    哥哥们就是感情忒丰沛了些……
    哥哥们抱头哭了一回,穆元帝咽回了喉中哽咽,眼眶微红,笑道,“这是怎么了,说的好好儿的,什么时候就藩,还得朕说了算。朕膝下唯你们几个儿女,未享天伦,你们就打算离朕而去不成?”
    大皇子立刻不哭了,一面拈起袖子拭泪一面道,“儿子唯愿能长长久久的在父皇膝下尽孝。”
    太子也得表态啊,太子更是一脸真诚难舍,“寻常百姓家倒得父子兄弟相近相亲,一想到兄弟们将要远离,儿子心里难受。”说着那泪珠还在眼眶里闪啊闪眨啊眨,那叫一个真情流露啊。
    穆元帝舍不得儿子,心里却是明白,且他心志坚定,非泪水能改,道,“不过是先议一议分封的事,暂分封了,你们且留在帝都,一则父子兄弟得以团圆,二则你们年岁还小,这么年纪轻轻的便去就藩,朕也不放心哪。”
    此话一出,大皇子心下大定,太子颇是遗憾。
    三皇子温温煦煦的模样,“往时也觉着挺好的,就是一想要离开父皇,觉着仿佛没了依靠,不知要如何是好了?”
    太子:听老三这话,不知道的还得以为你没断奶呢!要不要赐你俩奶妈啊!
    四皇子也说,“是啊,老远的地方就儿子带着媳妇去住,怪冷清的。”
    太子:四弟好弟弟,你怕冷清,哥哥叫皇祖母多给你挑几个媳妇陪着就好啦~
    五皇子好奇,跟他爹打听,“父皇,议出给儿子们分封何地了吗?”
    太子:果然还是五弟好,一点儿不磨蹭。
    穆元帝好笑,“看来你自己有主意了?”
    五皇子咧嘴一笑,不说话。
    太子看他一幅似有主意的模样,以为五皇子是相中什么好地界儿,想先下手呢。太子自认不是个小气的,打趣,“五弟要是看中哪儿,直接跟父皇说,总要合了你的心意。”只要能给,他都劝着亲爹给。
    五皇子笑,“哪儿都好,北边儿北昌府,我听说地方很大,林子多,野味儿也多,一年有半年都在下雪,北昌府的房子有半截是建在地下的,觉着很好。南面儿也好,南安州有好吃的菌子。西面儿牛羊马匹丰盈,东面儿临海,听说海里有鱼有虾有贝壳。要是分封的事儿有了准信儿,父皇同儿子说一声。”他虽然舍不得他皇爹,但是分封就藩啥的,五皇子也不反对,反正又不能一辈了留在帝都,早些过去经营自己的地盘儿也没什么不好。五皇子挺想早些过去经营自己地盘儿的。
    五皇子这都在畅想自己做土皇帝的美好生活了,殊不知诸兄弟连带他爹看他的目光都充满怀疑,大家都想的是:老五没问题吧?这都挑的什么地方哟。
    分封之事且不急,穆元帝今日感怀到父子深情,留几个儿子在宫里用过饭,还有六皇子七皇子也叫了来,这两位皇子年岁虽小,也读书有三四年了。
    父子兄弟们一团亲热的用过饭,眼见天晚,穆元帝想着这几个大些的儿子住在宫外,便打发他们家去了。太子陪着穆元帝说几句话,送着父亲回了寝宫,又打发人好生送六皇子七皇子各去歇了,自己方回宫内歇息。
    太子私下与太子妃说到今日事,低声道,“老大惯会装模作样。”
    吴氏笑道,“大皇子往时就觉着是个唐突人,上次在宫门口就说五弟妹的不是,把五弟妹气得了不得。今儿这献画儿的巧宗,不知是谁给大皇子出的主意呢。”
    一句话给太子提了醒儿,太子曲指轻扣膝盖,沉声道,“是得查一查了。”
    吴氏又劝道,“其实要我说,大殿下难舍父皇也是应有的父子之义。殿下想一想,倘是父皇一说分封,大殿下立刻欢喜不迭的去就藩,也不是这么个事儿不是。何况,父皇一向待咱们极好。天下父母心,大都是一样的。”
    “是啊,虽有国法,看父皇的意思,一时半刻的还是要留他们在帝都的。”太子道,“四弟五弟还好,就是三弟,也是个绵软人。大哥一向是兄弟间最年长,什么事他打头儿惯了,父皇立我为东宫,他不知有多少不服气呢。”
    “当年陛下登基,怕是靖江王也不服气。服不服气管什么用,没这命数就是没这命数。”
    太子露出笑意,“罢了,你说的对,天下父母心,咱们也有儿子,我总得体谅父皇的心意。”
    太子在宫里与太子妃品评诸兄弟,四皇子则真心为他家五弟的智商捉急,挽着五皇子的手上了自己的车驾,夜黑风寒,皇子车驾都收拾的极舒坦,俩人刚上车,五皇子的贴身内侍捧来两盅醒酒汤,四皇子递给五皇子一盏,自己也吃了一盏,道,“五弟妹真是个周全人。”
    五皇子笑,拿出当家人的气派来,道,“妇道人家,也就办办这琐碎小事了。”
    四皇子咂摸着五皇子府的醒酒汤,“你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你家这醒酒汤似也比我家的好喝呢。”
    “梅子汤兑了蔗糖水,四哥喜欢,明儿我叫她把方子给四嫂送去。”
    兄弟俩喝了回醒酒汤,车驾里拢了炭盆,身上也就渐渐暖和起来,俩人说几句闲话,四皇子方与他弟道,“五弟,你可真是的,北昌府那地儿,寻常当官儿都没人愿意去,说那里好多不服教化的野人,都是罪臣流放,流放到北昌府去受罪。南安州更不必说,你四嫂就在南安州住过,好啥呀,除了那里的小妞儿经常暑天穿露胳膊的衣裳,没啥好的。要我说,那地儿风化就不大好。西面儿更别提,宜安公主的父亲晋王不就是死西面儿了,东边儿倒是临海,临海才穷呢,听说海沿子上的人,一年四季,除了臭鱼烂虾没的东西吃,还时不时有海盗上岸劫掠。你可别想不开了,父皇对咱们一向疼爱,要是分封,咱们最好是分封个肥沃太平之地,要是能遇着个产茶产丝产盐的好地方,那真是一辈子吃喝不尽啦。”
    五皇子老老实实的说,“好地方谁都想要,只是我想着,上头有哥哥们。头一个大哥在兄弟间排行最长,大哥的封地,肯定是咱们兄弟中最好的。三哥更不必说,自有贵妃娘娘替三哥筹划。我母妃一向不懂这些,在宫里也说不上话。不瞒四哥,自从赵国公上本后,弟弟也没少琢磨这分封的事。前些天读史书读到,汉高祖分封功臣一节,萧何身为汉初三大功臣,高祖分封,他也只要别人不要的贫瘠之地,弟弟心有所感。咱们是父皇亲子,但为子孙计,不得不为之虑深远。倘子孙贤于你我,则无需你我为其操心;倘子孙不如你我,封地贫瘠些,倒也容易保全。”
    四皇子一直觉着这个弟弟太实在了,听到此言方知这个弟弟是见识深远,非自己所不能及。四皇子正色一拱手,“五弟此言,哥哥受教了。”
    五皇子笑,“四哥这就是笑我了,咱们兄弟打小在一处,四哥以诚待我,我焉能不以诚待四哥。哎……”五皇子又是一叹,灯火昏黄中,兄弟二人目光相对,四皇子也是一叹,二人都觉着,今日大皇子与太子这番作态,倒真不如早日分封就藩的好了。
    俩人的别院庄子离得也不远,四皇子还是先送五皇子回了别院,自己方回。
    四皇子妃知道今日宫里留饭,自己便先用了晚饭。四皇子带着冰雪进屋,四皇子妃起身相迎,亲为他解下身上的貂皮大氅,问,“外头下雪了?”
    “出宫时天儿还只是冷,就这一会儿,雪花儿就飘了起来。”四皇子去了氅衣,侍女捧来温水巾帕,四皇子洗过手,擦把脸,换了家常暖袍,问,“儿子呢?”
    四皇子妃往隔间儿一瞅,笑,“刚哄睡。”
    四皇子携妻子的手去瞧了一回,见儿子睡得小脸儿红扑扑,更是爱的了不得,伸手给儿子捏捏鼻梁,直捏得小家伙不耐烦的伸出小拳头翻了个身,乳母嬷嬷有些责怪的盯着四皇子。四皇子妃拍掉丈夫的手,两人出了隔间儿,四皇子第一千零一回道,“我看咱们旭哥高鼻梁大眼睛的,俊的很。”都是他那五弟,硬说他家旭哥儿鼻梁矮。四皇子都想再问一问五皇子,哪儿矮了?明明一点儿都不矮!
    四皇子妃好笑,问他可要再用些饭食,道,“炖了鹿肉,味儿倒是不坏。”
    宫里用饭一向规矩大,且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四皇子并没有吃太饱,点头,命上了些。
    侍女摆上六七个热菜两三样汤品,四皇子妃服侍着他用了些,天色晚,这年头儿夜间娱乐活动就一种,夫妻二人便早些安歇了。
    四皇子与妻子说起分封的事儿来,又说到五皇子,“五弟是有大智慧的人哪。别看大哥上蹿下跳的,要我说,他不及五弟。”
    胡氏静静的听丈夫说了这事,也道,“五皇子说的倒是有理,不说别个,我妇人心思忖度的,父皇在位时,父皇怎么也不会亏了咱们。可想一想以后,太子子孙成群的时候,分封之后又分封,谁都是疼自己的骨肉。怪道老话儿说,吃亏就是福呢。倒真不必总想着拔尖儿向上的,朝廷给咱们分封,不管是肥是瘦,都是朝廷的恩典。”
    这么一念叨,夫妻二人都去了争强的心。
    不然,四皇子虽是母亲早逝,四皇子妃是姓胡的,她爹又是南安侯,真要争一争,未尝不能争到肥沃之地。
    五皇子自来就是事事都与媳妇商议的,分封这事也不例外,谢莫如听四皇子说了,谢莫如道,“殿下说的是,再者,殿下说的地方,或者别人以为苦,我倒觉着都是好地方。便不是为了子孙后代计,我也觉着那几处地方好。只是不知陛下什么时候分封,叫大皇子这样一搅和,就藩的事短时日是不能提了。”
    五皇子笑,“以前我也不知道大哥这般多愁善感的人涅~”
    谢莫如瞥向五皇子,别有深意的一笑,五皇子也笑了,捏住媳妇的手,在掌心轻轻的刮了一刮。
        
    ☆、第132章 流言之一

  原本谢莫如五皇子两个琢磨着,分封的事,怎么着年前也能有个着落的,不想年前仍未有准信儿,倒是寿安老夫人今年寿宴过得平平淡淡,自从谢莫如给承恩公府正了规矩之后,寿安老夫人的寿宴就没啥滋味儿了。热闹依旧热闹,只是每逢谢莫如亲至,寿安老夫人心塞都来不及,哪里还有过寿的心思呢?便是宁荣大长公主,因胡五儿的事,对谢莫如已由私下暗恨改为明恨了。宁荣大长公主也不惧人知道,胡五儿是她亲闺女,亲闺女被谢莫如掌掴,这如掌掴她有何不同?是故,往日宁荣大长公主当着谢莫如还爱装个亲热样儿,如今也是懒得再装了。
    诸多恩怨摆这儿,仇怨双方一碰头,这寿宴能过好才奇呢。好在,穆元帝、胡太后所赐依旧丰厚,东宫也随着两宫赐下不错的寿礼来,最重要的是,谢莫如略坐一坐就走人了,她一走,承恩公府都在心里念佛。谢莫如显然是同五皇子商量好的,谢莫如在家就说了,“不去吧,显着不给陛下面子。可我真去了,承恩公府定不自在,咱们干脆早去早回。”
    五皇子与承恩公府本就无甚交情,更兼胡五儿当年在太后跟前儿说过他媳妇的坏话,五皇子都记着呢,也就决定露个面儿便回了。
    这夫妻俩一走,承恩公府真是双手双脚都欢迎啊。
    谢莫如在车上还说呢,“不知为何,竟未见到安夫人过来?”安夫人难得来一回帝都,穆元帝要留安夫人在帝都过年。
    五皇子立刻露出个幸灾乐祸的笑容来,谢莫如问他,“就说吧,还卖什么关子不成?”
    五皇子笑,“这也没啥,我也是听四哥说的,安夫人与宁荣大长公主脾性不和,俩人关系平平。”
    谢莫如道,“安夫人倒是个直爽人。”
    五皇子“扑哧”便乐了,谢莫如唇角翘了翘,也露出一丝笑意。到别院正好用午饭,周嬷嬷张嬷嬷迎上来,笑道,“我们正说呢,殿下和娘娘也该回来了。”带着侍女们服侍二人换衣净手,传饭上来。
    谢莫如用饭时素来不喜太多人服侍,对周张两位嬷嬷道,“你们下去用饭吧。”
    二人行礼退下。
    夫妻两个欢欢喜喜的用过午饭在屋里榻上坐着说话,谢莫如道,“陛下什么时候回城?”眼瞅着过年了,总不能在行宫过年,再者,还有许多祭祀之事,也得在皇城办的。谢莫如以为腊月前必得回城,结果这都到寿安老夫人的寿辰了,看御驾似还没动弹的意思。
    五皇子膝上放了本书,偷笑,“父皇是在行宫住舒坦了。”他爹以往真是严于律己,行宫啥的基本都不用,这回着实是舒坦了,五皇子就能瞧得出来,他爹那脸色在汤泉宫泡的红润红润的。五皇子还打趣道,“说不得什么时候咱们就得准备小皇弟小皇妹的礼物了。”
    谢莫如忽想到一件,道,“说正经的,四皇子家旭哥儿的生辰快到了,四皇子府上肯定要摆酒,这回你去了可别说旭哥儿鼻梁矮了。四嫂说,四皇子总是给旭哥儿捏鼻梁,有一回还把旭哥儿捏哭了。”
    五皇子好一阵大笑,拍着榻板道,“四哥还在我面前装呢,硬说旭哥儿鼻梁一点儿不矮。不矮还捏呢。”
    “你可记着些。”人四皇子疼儿子疼的不行,自然不愿意有人说儿子鼻梁矮。
    “记着了记着了。”五皇子晃着手一个劲儿的笑,“其实叫我说,旭哥儿鼻梁矮倒有些似安夫人。”
    谢莫如笑,“不准在外头说这话。”
    “遵命遵命。”
    于是,旭哥儿两周岁生辰礼时,五皇子没口子的赞旭哥儿鼻梁高,五皇子把旭哥儿抱怀里细打量一回,忍着肚皮里的笑,与四皇子道,“以前总觉着旭哥儿鼻梁矮些,这会儿大些瞧着,倒长成高鼻梁了,可见咱们旭哥儿会长。”
    四皇子心下美滋滋地乐,还谦虚着,“小孩子家,可不就一天一个样么。”哼哼,亏得他勤给儿子捏鼻梁呢。
    三皇子也夸旭哥儿俊俏,四皇子脸上笑得似朵花,唯大皇子只虚应一二,事后四皇子与媳妇道,“大哥说不得就是嫉妒咱家有嫡子。”
    胡氏笑,“别混说,旭哥儿虽好,也是咱自家看着好,哪里就人见人爱了?大嫂也不容易,看着大嫂的面子就罢了。”嘴里虽说儿子也不能人见人爱,可心里想着,这样的场合,正是儿子两周岁生辰,叔伯们谁不顺嘴儿夸两句呢,就是亲戚们夸了,胡氏也不见得就会当真,偏生大皇子不夸,倒叫人心下不悦。
    四皇子原就与大皇子不大亲近,这会儿只是抱怨一句,也就不说什么了。
    旭哥儿生辰后,御驾方起驾回皇城。
    五皇子十分怀疑,倘不是要回城过年,他爹说不得要在行宫过冬呢。
    随着皇帝回城的各亲贵大臣,一回城便忙的不可开交,朝中的差使自不必说,皇帝跟前儿的事谁都不敢耽搁。但除了朝事,自家亲戚朋友前辈同僚各种年下来往也是忙的人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五皇子府自不例外,这样忙的时候,谢太太还来了一回,给谢莫如带来了谢柏送回的东西,谢柏常着人往家捎带信件礼物,年下更有不少东西送回来,里头总少不了有谢莫如的一份。谢莫如收了,问谢太太,“二叔一去西宁州都快六年了,明年就到了述职的时候,不知二叔可回帝都?”
    说到这个,谢太太笑的格外舒心,“信上说是要回来的,约摸得等开春,且看陛下旨意。”
    谢莫如笑,“好几年没见二叔,不知变样子了没?”
    谢太太笑,“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怎能不变样?”
    祖孙两人略说了些闲散话,谢太太面儿上露出些微难处,欲言又止的样子,谢莫如道,“祖母可是有事要与我说?”
    既是欲言又止,也是欲言的,谢太太叹口气,道,“要说起来其实并不是咱家的事,只是你舅太太哭天抹泪儿的同我说过好几遭,三老太太也是唉声叹气呢。”
    谢莫如不解,这“舅太太”三字说的是谢太太的娘家嫂子朱太太,三老太太说的是谢家三房的三老太太,两人根本不搭边儿的,平日里都不大相熟。谢莫如实在想不出谢太太话里的意思,便道,“舅太太与三老太太能有什么事愁成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