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山记-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行云应了,道,“已将消息送出去了。”
五皇子思量片刻,“我看,过几日安夫人也就来了,待安夫人到了,你就去扶风那里,也给他做个臂膀。”
江行云十分不放心,“殿下安危,不容轻忽。”靖江王死了,人家还有儿子。当然,五皇子有个好歹,五皇子也有儿子,但这是不一样的。五皇子本身所代表的巨大的政治利益,以及五皇子本身无人能替代的政治身份,都是他们这些人的倚仗,不然,江行云也不会特意留在闽安城,只为保护五皇子安危。
五皇子抬一抬手,示意江行云稍安勿躁,他道,“靖江为求一胜,都能破例启用冯飞羽。靖江那人,你我都知晓,原是最爱玩平衡的,他又是一惯偏爱穆三,倘不是求胜心切,安能让冯飞羽居三军帅位。此战,靖江有什么底牌必是尽出的。我们要想胜,必要拼尽全力,闽安城有两万兵马,领兵的耿天意原是我府中旧人。另外还有崔左崔右出身永定侯府,在闽地这几年,亦是最忠心不过。留下他们,不过一防万一,再有安夫人兵马前来,闽安城称得上是固若金汤了。何苦再将你留在闽安,我一个人,还要多少人保护不成?你若不放心,你手下调理出来的人,放一个在我身边就是。扶风那里,非得你去,我才放心。”江行云的本事,五皇子是亲眼见识过的,就是江行云手里调理出来的人,亦皆各有才干。如江行云这样的人,必得用在刀刃上,方得所用,也不委屈江行云一身本领。
见江行云仍是犹豫,五皇子将脸一板,端严万分的道,“本王已拿定了主意,不必再说了,你去把你手头上的事交待一下,待安夫人到了,你便立刻启程去扶风那里。”
江行云道,“那臣将江巽江离留下。”江巽江离也是江行云手下,倒还得用。五皇子本想说,留一个就行啦,但见江行云脸色,就没说出口,叮嘱江行云一句,“到军前也要当心,保重好自己。”
江行云起身一礼,“殿下放心,臣等定会平安归来。”
安夫人当天傍晚便到了,这位老太太年近花甲,满头白发挽成圆髻,用支素朴银簪紧紧箍在脑后,个人更显精神矍烁。五皇子起身相迎,笑道,“几年未见,夫人一如往昔。”
安夫人哈哈直笑,抱拳行一礼,道,“老婆子老啦,倒是殿下更见端贵。”
五皇子请安夫人坐了,道,“又得劳烦夫人了。”
安夫人摆手笑道,“殿下客套了,先时殿下击退靖江军,解南安困局,乃南安州的恩人。今殿下有召,老婆子义不容辞。”甭看人家少数民族,人家心眼儿半点儿不少,当然,五皇子来到江南,的确是打通了自闽地到南安的通道,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恩义。江南本就是他老穆家地盘儿好不好?安夫人这般好说话,一召即至,并非全因前番交情,也不是为了什么义不容辞的情义,主要是,与她女婿南安侯有仇的太子滚球了,安夫人也盼着跟自己交情不错的五皇子上位,将来自己族人也能受益。既然要下注,安夫人就不会小气。
大家寒暄几句,安夫人就说到正事,“老身还是先把他们安顿好。”
安夫人带了五千人马,人数不算多,但,悉数是安夫人直属精兵,论战力真不一定比耿天意与崔氏兄弟率领的两万人马差。其实,柳扶风江行云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方请安夫人前来护卫。
安夫人也不与人争差使,她直接道,“我手下人少,殿下给我块练兵的地方就好。”
五皇子道,“我手下还有一营新兵,也就三千人左右的样子,不如夫人一并帮着操练一二,他们原是江大人训练的。”
安夫人眼睛一亮,笑,“行云小友也在城中?”她与江行云交情不浅。
五皇子笑,“光顾着说政务,倒忘了此事,一会儿江大人过来,夫人正可与她一见。”
江行云与安夫人是老交情了,因事务繁忙,还真没时间同安夫人叙一叙友情。直至夜间,江行云方得了空闲,与安夫人详谈了闽安城的各种布置,安夫人道,“除非前线败退,否则只管放心,闽安城必定安然无恙。”
江行云不与安夫人客气,“那我便将殿下安危托付于夫人了。”
安夫人正色,“原是我分内之责。”
江行云临走前还对五皇子的安危做出了安排,当然,悉数征得五皇子同意的。因为,江行云要带走五皇子的车驾仪仗,以及五皇子常用衣裳饰服,江行云道,“臣会找一位与殿下身量相似之人假扮殿下,待臣走后,还请殿下暂且忍耐,不要外出。”
五皇子对军略素来配合,以前他还配合柳扶风计策带着老婆孩子跑路过,这种不能出门啥的,虽有些闷,但并不困难。五皇子道,“只管放心过去,我这里不必担忧。”
为何冯飞羽在点评双方将领时,己方只提了林凡,五皇子系只提了李宇,并不是双方就没其他将领了,实际上,双方不错的中低阶将领也不少,只是,能叫冯飞羽一提的,皆是有名将之资的将领罢了。
江行云并不在冯飞羽的点评名单之列,倒不是冯飞羽认为江行云不值一提,实际上,便是冯飞羽也得承认,能杀了赵阳的,哪怕真是一条鱼精,也足以载入史册了。冯飞羽之所以不点评点行云,是因为冯飞羽并未将江行云视为将帅一流。
在冯飞羽看来,江行云更偏于斥侯一流人物。
这样的人,原该隐踪匿迹,不显身不扬名的才好,如靖江王手下密探头子,无不如此。偏生出了个江行云,江行云并不张扬,只是她做的事,纵不张扬也十分有名气了。
冯飞羽虽高傲,寻常人不入他目。但他有个好处,他看人,端看值不值得一看,至于性别为女还是为男,于他眼中,并无差别。故而,冯飞羽未小看江行云半分。故而,在调林凡入豫章时,冯飞羽还特意命人传话给林凡,必要小心自身安危,不要步了赵阳后尘。当然,最后一句颇是委婉,但也就是那个意思了。
就这样,林凡这一路都是没有半点顺遂,坐船船沉,过山山塌,林凡能一路平平安安的能兵临豫章,他都觉着是自己年下去庙里求的平安符比较灵验的原因。
商月都为林凡捏了把冷汗,道,“林大将军到底领兵多年,经验老道。”没着了鱼精的道。
商月这里刚松了口气,斥侯营就亲自送来江行云奉闽王来前线督战的消息。商月顿时脸都绿了,这,这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吧!俺,俺们将军可是打算绕道去生擒闽王的,你丫怎么到前线来了?
商月身为冯飞羽心腹中的心腹,自然知道冯飞羽的盘算。此际,斥侯营的消息奉上,冯飞羽看过后将密奏压在案间,道,“再去查!”
“将军的意思是……”这次的斥侯营非军中所属,乃是靖江王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叶司南。只是,叶司南与冯飞羽合作时日尚短,不大了解冯飞羽的脾性。
“我要具体数据,查一查鱼精带多少人护送闽王来军前。”
叶司南立刻命人传来探得此消息的斥侯,那斥侯禀道,“护送闽王的军队不少于一万五千人。”
冯飞羽问,“这人数是如何算的?”
估计敌方人数的方式有很多种,从旗帜数目啊,行军扎营后留下的灶眼的数目啊,以及马匹留下的米田共的数量估算啦,都是专业范畴。
那斥侯果然道,“小人统计过闽王军队留下的灶眼的数目。”
冯飞羽看他道,“看来你肯定熟读过减灶增兵的故事了。”
冯飞羽这话,叶司南微微色变。冯飞羽提的减灶增兵,是史书上极有名的庞涓孙膑之战,故事发生在有名的围魏救赵的过程中,孙膑便是让士兵减少扎营后的灶眼数,让庞涓上一大当,最后连命都丢了。这事儿,略读过些史书的人都知道,起码叶司南是知晓的,不过,这位斥侯兄弟便没明白冯元帅的意思,实在是,这年头儿,不要说军中,平民百姓之家也鲜少有人念书识字的,更不必说通读史书啥的了。
叶司南见冯飞羽为此不满,当即道,“此事既十分要紧,属下亲去查探。”
冯飞羽微微颌首,“一定要查明大致数目。”
叶司南带着手下退出中军帐,商月方道,“将军是说,鱼精用了障眼法?”
不管是不是障眼法,江行云到前线之前,战事已是一触即发。
整场战事自豫章起,林凡带兵逼至豫章,但关键是,豫章现下不是你靖江地盘儿啊,现下是五皇子的地盘儿啊,由李宇率兵驻扎。林凡率大军而来,李宇也没客气,与此同时,江行云到前线之时,正赶上冯飞羽亲率大军,直逼柳扶风中军大帐。
因为江行云奉“闽王殿下”前来,将士们士气大振。江行云站在高处,与柳扶风一并观战,这样的距离,哪怕江行云目力不错,也看不清冯飞羽是哪个的。但,冯飞羽所率靖江军那种如蛟龙出海般一往无前的气势,江行云道,“哪怕早见过冯飞羽领兵,每次见时都会令人心动神摇。”
柳扶风淡淡纠正,道,“现在是冯元帅。”
江行云不以为然,“他这元帅,倘靖江战事不利,还能继续做下去。要真顺顺利利的,怕他倒霉的日子也近了。”
柳扶风望江行云一眼,“这一仗倘是输了,咱们倒霉的日子总在他前头。”
江行云回望柳扶风,早春的风犹带几分料峭之意,却又有几分春日即将到来的和软,春风吹散江行云额前流海,江行云微微颌首,说了声,“哦。”转头继续观战了。
☆、第285章 交锋之战事二
叶司南身为靖江王心腹,能被派到柳扶风身边掌斥侯营,其侦察能力显然非属下能比。
在江行云与柳扶风汇合当日,叶司南就回来了,细禀冯飞羽,“江行云奉闽王至前线所带兵马不超过三千人。”这种侦察结果,叶司南也是一脑门子的汗,不知先时冯飞羽如何看出不对来的。
冯飞羽很满意,心下忖度一番,鱼精干得就是阴谋诡计的买卖,叶司南说三千人,不,鱼精所带随从不会超过两千人,难为她怎么弄出上万人阵仗来的。两千人马,呵,两千人马护送的,绝不可能是闽王!冯飞羽吩咐叶司南,“将前番所探,写封密折送至靖江。”
叶司南面露为难之色,这不是故意蒙蔽陛下么。就听冯飞羽继续道,“今日所探之事,不要再跟第三人讲。”
见叶司南没有立刻应下,冯飞羽淡淡瞥他一眼。
叶司南到底军中出身,正色道,“是。”
冯飞羽并不是有意要瞒着靖江王,只是打仗的事,不容有半分轻忽。当初闽王为求一胜,还叫永定侯装死来着,那会儿东穆朝廷上下可是都认为永定侯是死了的,连永定侯自己家都上上下下披麻戴孝的办丧事。闽王瞒得何等严密,可见一斑,连穆元帝都瞒着没说。这就是战争,机密之事,不可传第三人耳。
靖江王当然不会将机密事乱说,事实上,冯飞羽不让叶司南详实禀告靖江王,防的也不是靖江王,冯飞羽防的是邱侧妃。邱侧妃一向喜欢插手军政之事,靖江王对其宠爱非常,当然,邱侧妃对他冯飞羽向来客气,就是说话也十分公允,就是邱侧妃本身的政治水准,冯飞羽也是认同的,毕竟先时穆三离间东穆太子与南安侯一事办得十分漂亮,那便是邱侧妃的计谋。冯飞羽也相信,哪怕邱侧妃知道什么军中机要,也不会乱说。但,当大家都认为自己不会乱说的时候,事情往往就这样传播了出去。鱼精可不是傻的,她都有本事刺杀赵大将军,刺探情报之类的事,想来也不在话下。冯飞羽身为三军主帅,自然要小心。
只是,冯飞羽这边小心了,靖江王接到江行云奉闽王去前线的消息,不禁有些微微担忧。当初,冯飞羽可是信誓旦旦的说,闽王必会留在闽安城的。如今闽王去了军前,那么,冯飞羽当初的计量岂不是就不成了么?
邱侧妃看靖江王忧心,宽慰他道,“冯将军向来骁勇善战,倘能力破闽王中军,活捉闽王,也是大功一件。”
要是能被这话宽慰了,靖江王也就不是靖江王了。靖江王将密折合上,道,“谈何容易。柳扶风同样是当世名将,他虽不良于行,不能率军出战,但有闽王在军前,闽王方定是士气大涨。”
“这才开打,陛下何须这般忧心。若实在放心不下,不如叫三郎代陛下去军前看看,好坏如何也就知道了。”说完这话,邱侧妃叹道,“按理,闽王那边儿,闽王都不惧危险亲去军前,咱们这边,当是太孙前去方好。只是,军前不比别处,太孙身份不同,不好涉险。且闽王也不过一藩王,倘叫太孙去,倒显着抬举闽王一般。三郎未曾分封,也是陛下之子,身份上与闽王倒还对等。只是一样,他去是去,陛下必要叮嘱他,就是去了,看看也罢,军中之事,不许他伸一根手指。这打仗,最怕不懂装懂,冯将军乃宿将,纵战事不若冯将军所料,心中必已有应对之策。我就担心,他仗着身份对冯将军指手划脚,好心误大事。”
略缓一缓,邱侧妃道,“这几年,闽王能顶住冯将军,拿下赣地,难道是闽王懂得领兵打仗么?并非如此。闽地大将军一直是柳扶风,闽王可贵就可贵在敢放开手让柳扶风行事。在军略上,三郎不及冯将军之万一,让他去,是让他帮着鼓一鼓士气,且,人家藩王都亲去军前了,咱们家的皇子们难道就不及东穆藩王了?这也是个机会,叫孩子们去看看,也能明白江山来之不易呢。”
这套话说出来,邱侧妃简直就是贤良淑德,明白事理的典范。事实上,邱侧妃能说出这席话,她虽有些自己的私心,但在事情的判断与应对上,一直是保持在一流水准的。靖江王与邱侧妃这些年的感情,此时却是犹豫了,邱侧妃道,“陛下是担心三郎一直与冯将军不睦吧。”
靖江王道,“冯飞羽此人,才干不消说,性子上却是不大好相与的。”
邱侧妃一笑,为靖江王续了热茶,道,“自来有才华的人,哪个能没自己的脾性呢,多包涵些也就是了。三郎虽有些傲气,一向也识得轻重。其实,我想让三郎去,也是有我的私心。”
邱侧妃叹道,“太孙以后是要承袭江山的,三郎这孩子,因有些小聪明,陛下又偏爱他一些,后来太子之事……哎,多少小人为此谣言诟谇呢。虽说清者自清,可这世道哪有这般简单,咱们做父母的,就得为孩子多考虑一些。我总想着,还是得叫三郎跟太孙多亲近方好,本也是亲叔侄,皆因小人离间,方略有疏远。倘大家能拧成一股绳把这仗打赢了,岂不好呢。”
呐,这就是先靖江太子以嫡子之尊,内有一干老臣相辅,外有冯飞羽这样的大将,却始终被穆三所掣肘的原因了。实在是,穆三有个了不得的亲娘。
邱侧妃这就把儿子送到了前线去,当然,去前邱侧妃直接同儿子说了,“不要插手军务,打仗的事,你一句话都不准多嘴。冯将军要怎么打仗,是冯将军的事,你去了,多看,少说。哪怕就做个泥塑,也不要与冯将军有任何争端。我知道军前的将领有亲近于你的,但,任何时候,你都要维护冯将军的地位与威望。这仗胜了,你自有功劳,不要步了东穆太子后尘!否则,谁都救你不得!”
穆三连忙道,“母亲放心,儿子定会谨记母亲的吩咐!”
邱侧妃此方低声道,“此战十分要紧,倘败了,江山不保。纵是胜了,东穆也不会甘心,哪怕一时休战,日后也要战火连绵。冯飞羽性子不好,但这样的将才,可遇不可求。非但你父皇现下要用他,就是日后,新君只要有脑子,都不会弃之不用。你算一算,林凡年老,赵斌年轻,可堪大用的,唯冯飞羽一个,同他搞好关系,能有什么坏处呢?”
穆三叹,“我何尝不想交好冯飞羽?”关键,这冯飞羽先前对他那死鬼大哥忠心耿耿,现下又开始忠心于他那讨人嫌的太孙侄子,就知冯飞羽在穆三这里多么不讨喜了。
“先太子对冯飞羽有恩,太孙难道还对冯飞羽有恩?年前赏赐,你父皇恼怒冯飞羽,故此分毫未赐,不想太孙府亦是未有年礼赏赐,倘先太子在世,绝不会如此的。”邱侧妃嘲讽一笑,“太孙,可不比先太子厚道。冯飞羽性情高傲,心情聪明,难道看不出太孙何等样人?倘不是先太子对他有恩,你以为他会忠于先太子么?冯飞羽这样的人,想收服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要有耐心。纵收服不了他,也不要与之为敌。”
穆三再三保证,“母亲放心,儿子晓得轻重。此事关乎社稷,儿子怎会因私心害大事?”
邱侧妃颌首,“那就好。”
靖江王对穆三的交待,与邱侧妃相似,无非是让穆三好生与冯飞羽相处,不要插手军务。穆三亦是满口应是,乖顺的了不得。实际上,穆三本身能得靖江王青眼,还能拉起一批人手与先靖江太子分廷抗礼,自身素质还是不错的。
他到军前虽然出乎冯飞羽意料,但在军前的表现,纵冯飞羽也得挑不出半点不是来。只要穆三不添乱,冯飞羽都随他去。虽穆三时常打着靖江王代理人的身份去营中看望士兵,对冯飞羽帐下将领也皆和气非常,冯飞羽也没说什么。且,穆三还帮着解决了一大批的药物问题,冯飞羽还同穆三道了回谢,穆三道,“那些个人,惯会磨牙的。打仗的事我不懂,有什么难办的,你只管与我说,现下不是客套的时候,我总能帮着想想法子。”
就是相熟将领寻他报怨冯飞羽哪儿哪儿不公道的话,穆三亦是先将人训斥一回,再给几句好话安抚,并不令他们对冯飞羽生出不满之心来。可以说,穆三表现出了一位皇子的气度与风范。
连冯飞羽都觉着,此人虽不及先太子厚道,但政治素养较太孙委实是高出一大截啊。
不论穆三表现出来的贤明是真是假,哪怕是假的,起码人家会装啊。
像太孙,连装的功力都不及人家,每次就是拉着他的手一道回忆先太子,冯飞羽宁可自己去先太子陵前坐一坐,也不愿在太孙面前一遍又一遍的表示自己的忠心。
穆三既识趣,还不讨人厌,愿意在军前呆着就呆着呗。
甭说,穆三在军前,当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这是穆三第一次亲临战事,以往在他的想像里,战事可能就像如在朝中看到了奏章中所言,哪年哪月哪日,克几城下几地,伤亡几何……但亲眼见到,才知晓,将士们打下一处城镇,是如何的战火硝烟。甚至,一个地方要几经拉据,才能定出最终胜负。
转眼便近七月,七月秋风起,天气转凉,半年战事,总得来说,还是靖江占了上风,因为冯飞羽已完全占据鄱阳郡,而与林凡交战的李宇,也率兵退出豫章,与柳扶风合兵临川。
同时,林凡也亲去冯飞羽帐下说话。
林凡已年近六旬,花白头发,国字脸,身量高大挺拔,身边带的是他的族侄林安易。他膝下五子,却是将族侄带在身边,便可知林安易的本领了。
冯飞羽身边除了惯用的商月,还有就是严华,狄康两位将领,严华是冯飞羽嫡系,狄康则是昔日赵阳手下将领,被冯飞羽提拔了上来。
大家寒暄几句,具体战略制定,冯飞羽只与林凡一人商议,这就是赵阳死后,为何穆三系急于要赵斌上台的原因了。倘赵阳尚在,商议战事之事,定有赵阳一席之地,但赵阳被刺身亡,哪怕穆三系把赵斌弄上台,奈何冯飞羽看不中赵斌,故此,此次战事,仍是令赵斌守浙地,未令其亲至前线。
冯飞羽请林凡一并看沙盘地形图,道,“柳扶风陈兵临川,再退的话,只好退回闽地了。临川一战,当是生死之战。”
林凡搔下满头花白乱发,道,“差不多是时候了。”
其实吧,打仗这种事,三十六计轮番用的时候少,更多的时候,是一力破万法,谁家兵更强马更壮刀更快人更多,谁就是胜者。
冯飞羽先时就与靖江王分析过双方实力对比,冯飞羽拼尽全力,柳扶风当真有些吃不消,好在,柳扶风自己不能上阵,故此格外注重培养将领,这些年打仗,委实挑出几个不错的,不然,给冯飞羽这样打下去,柳扶风就得把自己个儿交待在江南了。
冯飞羽要绕道浙地,捷取闽安之事,只告诉了林凡一人。冯飞羽道,“柳扶风智计百出之人,这小半年的仗打下来,他一直未用“闽王”这步棋。临川之地,易守难攻,他是不会放过这等良机的。若我所料未差,他必要用闽王中军帐为幌,诱我军深入的,大将军定要小心。我此去闽地,倘十日内没有消息,立刻转攻为守,严守豫章,鄱阳二地。”
林凡没废话,沉声应下。
冯飞羽连兵马都是一早就调入浙地的,他独身一人,只带亲兵,自鄱阳入浙地,带上人自港口走水路至闽州港登陆,一路未有片刻停留,直接兵逼闽安城。兵贵神速这四字,在冯飞羽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五皇子得知冯飞羽率大军前来的消息,也只来得及叫人把城门关好。但,安夫人与一干五皇子托付她帮着操练的新兵,则被冯飞羽大军拦在城外。
要是别人带兵前来,五皇子还能淡定些,一见来的人是冯飞羽,五皇子立刻明白这是冲着自己来的。五皇子立刻命人向外连放三只信鸽,皆被冯飞羽军中神箭手射下,冯飞羽还着人跟五皇子说了声,“先前只是怀疑您在城内,这下本帅终于放心了,您果然在城内啊。”当真是把五皇子气个半死。
倒是安夫人急命人往临川送信,但马匹再快也不及信鸽的,爱送就送吧,冯飞羽毫不担心,他有把握三日之内拿下闽安城!
☆、第286章 交锋之战事三
其实攻城战是非常难打的战役,不同于草原上的战争,直接就是真刀真枪的来往,如果有一个城池,只要城池坚固,守城将领还不算无能,三千守城军凭借城池,对抗三万攻城军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何况,闽安城有守军两万,外面安夫人精兵五千,外加五皇子请她一并操练的三千人。安夫人虽在外,却正可与守城军内外为援,以常理推断,冯飞羽就是孙膑再生,他也不可能三日内拿下闽安城的。而冯飞羽带的人数,也只有一万五千人而已。
起码守城将领耿天意与崔氏兄弟都有守住闽安城的决心,他们认为,纵冯飞羽亲率大军前来,但闽安城粮草充足,守城军虽不算精锐,也都是可用兵士,守上一月总没问题的。而一月时间,足够支撑到援军到来的。
五皇子显然没有三位将军乐观,五皇子是不懂打仗的事,不过,打仗的常识还是有的。他也知道攻城没有这般容易,但大致统计出冯飞羽所带兵力时,五皇子更是忧心了。他有打仗常识,冯飞羽却是战事专家,常识上只有比他更清楚的。冯飞羽能亲率不到两万人的兵马来攻城,就说明,冯飞羽定是有备而来。
至于有没有可能是冯飞羽故作玄虚,兵围闽安,以动柳扶风军心……不,倘只为动柳扶风军心,冯飞羽完全可以派其他将领过来突袭,譬如林凡,这也是当世名将。
想通这一切,五皇子当即令全城戒严,死守闽安。
五皇子这命令是对的,没有半点错处,如果来的不是冯飞羽而是其他人的话,当然,纵冯飞羽亲来,五皇子的应对也是没有半点差错的。毕竟,闽安城是一座城高四丈,城基宽五丈,城墙是刚刚检修过的再坚固不过的城池,就是城池外还有着围绕城池的深且宽的壕沟。
这样的一座城池,墙厚城高,兵坚器利,除非冯飞羽长了翅膀,不然,五皇子也想像不出冯飞羽能有什么法子在短时间内攻进闽安城!
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取胜,冯飞羽定会撤兵,毕竟,冯飞羽人马撑死两万,五皇子心下也是有数的。
守城兵马称得上训练有素,耿天意与崔氏兄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整个闽安城的防护,五皇子还亲去城墙看了看,他不是个胆小的人,早闻冯飞羽声名,这回也想亲眼一见,看冯飞羽是否名不虚传。当然,五皇子此刻是诚心诚意的祈求冯飞羽是个名不符实的怂货方好,如此,五皇子必要感谢苍天的。但只要有脑子想一想也能知道,冯飞羽能自闽州港登陆,亲率大军兵临闽安城,这就不是怂货能做出来的事。
五皇子登上城墙,一则要看看冯飞羽何等样人,如何有这般声名;二则也是给将士们提振下士气,别叫冯飞羽吓傻了。
冯飞羽不知道五皇子上了城墙,他现在正与安夫人人马交锋,安夫人在五皇子心中,那是一等一的彪悍人物,就是安夫人手下精兵,那也是安夫人亲自挑出来的,甭看现下都是年岁尚轻,二十来岁的样子,但这些孩子自幼啥都不干,就是进行兵马训练,绝对精兵中的精兵。上次五皇子请安夫人援手,安夫人五千精兵便击溃了靖江上万人马。
安夫人领兵的能力,以及手下兵马的战力,五皇子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但此际,冯飞羽便如同一支出弦利箭直入安夫人军阵之内。安夫人狂吼一声“好”!无半分惧意,打头迎上。
安夫人惯用两把大刀,冯飞羽则是手握玄铁长枪,二人皆为当世名将,到两人这种身经百战得来的身份,能有这样的名声,实力自不消说,皆是个中好手,不过瞬息之间便是百招已过。安夫人一个快七十的老太太,能在冯飞羽手下过上百招,冯飞羽亦是一声长笑,“夫人好刀法!”枪式随之一变,更见凌厉。冯飞羽刚过而立,正当盛年,安夫人再彪悍,毕竟年迈,右手大刀陡然脱手,冯飞羽长枪直挑安夫人咽喉,冯飞羽这一枪之势,称得上迅若流星,疾若惊雷,倘换个人,定要被冯飞羽钉死枪下。安夫人临危不惧,左手长刀掷向冯飞羽,闪身避开冯飞羽长枪锋芒,冯飞羽枪势微斜,其势不减反增一枪正中安夫人右肩,连透三层软甲,直将安夫人右肩钉个对穿,安夫人当真一代狠人,当年能活剥前夫的皮,对别人狠是一定的,但,安夫人对自己更狠,她左手闪电般扣住冯飞羽的铁枪,一声怒吼便将枪头自右肩拔出,顿时半身染血。
这一切也只在电光火石之间罢了,安夫人亲兵见势,此等情形仍是军阵不乱,悍不畏死,一片血光中将安夫人抢了出去。冯飞羽纵马狂追,大军过处,血流成河。
五皇子不自觉的一手紧握城墙青砖,道,“崔左崔右,你二人立刻出城相援,不必与冯飞羽当面交锋,率军扰其阵容,让安夫人脱困即可。”安夫人这样的强人都不是冯飞羽对手,五皇子也不会让崔左崔右去送死。
崔左崔右带了八千人出城,跟冯飞羽屁股后面追了去,他二人出城时间略晚,就是打马狂追,也跑了小半个时辰才追上冯飞羽部队,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